生活中五年级数学(专业18篇)

小编: FS文字使者

优秀作文不仅具备独特的观点和深度思考,还要有精彩的文采和语言表达。优秀作文是对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生活中五年级数学作文

在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数学,买菜、建房、设计图样等都要运用到数学。

这几年,数学老师教了我们很多知识,在生活中都是不可缺少的。比如,如何用公式计算各种图形的面积、体积、容积,用公式就可以计算出结果,比如计算房子的面积,就把它的长和宽测量出来,再用公式就能计算出来了。

在喧闹的菜市场,人们在买菜的时候,简单的计算就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一次,我和妈妈在菜场买菜,我们看到很新鲜的蕃茄,妈妈上前去先问:“阿姨,这蕃茄多少钱一斤?”那个商贩说:“五块钱一斤。”妈妈挑了几个递过去称重,又问:“多重啊?”那个阿婆说:“两斤四两。”妈妈给她一张伍拾元的钞票,她找给妈妈四十元,这时,妈妈想了想说:“阿姨,你算错了吧,两斤四两应该是十二块,我给你五十,你找我三十八才对呀。”那个阿婆连忙说:“对,对,是我算错了,多找了你两块。”我们将两块还给阿婆后,回头妈妈对我说:“佳欣,你知道我是如何计算的吗?”我自信地答道:“这我知道:一斤5块,两斤10块,再就是一斤等于十两,一两等于0.5元,也就是5毛,0.5元×4两等于2元,十块加两块等于十二块,50-12=38。也可以用十分之四乘五等于二,再计算。数学老师说过同一道题可以用不同方法计算但结果是相同的,这道题就是可以用多种方法计算。”“是的,你说得非常好!你发现老师教你的加、减、乘、除法,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了吗?”我连忙点头。“看似简单的计算,在我们生活中就是盈与亏的大问题。计算在你的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你以后要特别注意计算的正确率!”

亲身经历了这件事情后,我对数学又有了更多的认识,生活中的数学真是无处不在,所以我更要好好地学习数学,懂得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生活中五年级数学作文

一天,我和妈妈去商场,进了一家鞋店买鞋,鞋旁边写着一张大纸,“打7折”。我心想,打7折不就是除以7吗?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说:“原价700元,除以7就变成100元了,这可能吗?应该是原价除以10再乘以7,就变成490元了。”

经过妈妈的解释,我知道了打折的算法,哦,原来生活中也有奇妙的数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生活中五年级数学作文

在学习生涯中,数学是一个连续而又艰辛的过程。它不需要语文的深厚功底、出口成章,不需要英语的多听多说、勤读勤写;但一个个看似死板的数学符号中,有的是智慧、勤奋、方法。为学为道,归根结底还是要为人,而数学思想中的沉着冷静、谨慎踏实的智慧法门,渗透到生活中,使学有所用,学无处不在。

可曾见过南飞的大雁,永远是6只或6的倍数,失去一只便会感到孤单;可曾见过余晖照耀下的金字塔,长与宽的精确比例,造就了它的顶天立地,唯我独尊;可曾见过袅袅婷婷的主持人,亭亭玉立的位置是经过了怎样缜密的计算;可曾见过翩翩起舞的芭蕾演员,因数学的存在,而超脱了形体、超越了自我,变成了美丽的天鹅……大自然俨然是个最出色的数学家,缔造出美轮美奂的众生万物。

漫步于市井街道旁,会感受到什么叫做学以致用:没有零钱便找,运用的是最简单的减法定义;零头不用付了,运用的是四舍五入的妙不可言;讨价还价的底线,是利润=售价——成本;打折销售的实惠,运用的是乘法那看似微不足道却又无比精妙的守则。正是数学的存在,让生活中有了货币流通,有了潮涨潮落。可以说,失去了数学,生活的平衡会打破,生存的空间会倾斜。

一定对小商小贩那斤斤计较的脾气有所领教吧?苦笑的同时,你是否看到,数学是维权的武器,是人类在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下共同信奉的准则。数学犹如一座大山,人人都有理由臣服在它的脚下。于是我们便有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因为人们已经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审视能力的高低,使那些爱占便宜的小人无缝可钻。于是又能说,是数学维持了社会的相对公平,造成了巨大的贫富差异,使人类在这种差异中找到前进的力量,从而不断进步。

生活中五年级数学作文

12月6日,星期六,是我奶奶的生日。生日那天,爸爸先送我去打羽毛球,我学羽毛球的时间是上午10:00-11:50。我们羽毛球班里有15个学生,每次上课开始,毕老师会让我们先热身,每个人要颠球500个,然后,捡羽毛球50个,每人打3组,一组要打5次。之后,让我们排成1列,每列5人,练习挥拍的动作,挥拍的动作有4步,如果谁扣球时,5次不过网,就要做100个蹲起。这次我做了20个蹲起,只有1次没过网,最多的同学做了100个蹲起。我们打得很开心。

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妈妈不喜欢吃蛋糕,我把妈妈的二十分之一块蛋糕给了牛牛,这下子牛牛就有了的一块,也就是二十分之二块蛋糕。牛牛很开心,我也很高兴,因为,我用学过的分数解决了问题。

小学五年级作文:生活中的数学

1.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2.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4.狭路相逢勇者胜。

5.多是学习经验的,激励人们发奋学习。如:。

6.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7.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8.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9.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

10.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11.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12.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13.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14.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15.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16.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17.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18.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19.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20.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21.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22.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23.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24.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25.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26.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27.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28.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29.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30.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31.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32.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33.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34.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35.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36.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37.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38.经得广,知得多。

39.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40.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41.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鲤鱼走长江。

42.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43.谚语第二缉。

44.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

45.一正辟三邪,人正辟百邪。

46.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47.一理通,百理融。

48.人怕没理,狗怕夹尾。

49.人怕理,马怕鞭。

50.人横有道理,马横有缰绳。

51.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

52.不看人亲不亲,要看理顺不顺。

53.天上无云不下雨,世间无理事不成。

54.天下的弓都是弯的,世上的理都是直的。

55.天无二日,人无二理。

56.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摆,理越明。

57.无理心慌,有理胆壮。

58.牛无力拖横耙,人无理说横话。

59.认理不认人,不怕不了事。

60.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水大漫不过船,手大遮不住天。

61.水不平要流,理不平要说。

62.水退石头在,好人说不坏。

63.以势服人口,以理服人心。

64.让人一寸,得理一尺。

65.有理说实话,没理说蛮话。

66.有理的想着说,没理的.抢着说。

67.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68.有理不在言高,有话说在面前。

69.有理不可丢,无理不可争。

70.有理赢,无理输。

71.有理摆到事上,好钢使到刃上。

72.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73.有斧砍得树倒,有理说的不倒。

74.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会说。

75.吃饭吃米,说话说理。

76.吃人的嘴软,论人的理短。

77.只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五年级数学《生活中的负数》教学反思

“负数”这一概念虽然是第一次出现且比较抽象,但学生对此并不是一无所知。在教学中,我从游戏“说反话”引入,又通过存折上存入和支取,海拔高度的高于海平面和低于海平面,商场的楼层等让学生在生活实际背景中学习和感受正负数的意义,让学生充分理解用正负数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建立正数和负数的数感。这种生活化、经验化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自觉地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学生自主归纳得出“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结论。

如何引出数轴,使学生在数轴上清楚地看到从左到右的循序就是从大到小的顺序,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所有的正数都在0的右边,即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一个分界点。这样通过借助生活实例让学生对负数与0的关系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使学生感知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在本课的教学中有一个难点的处理应该引起注意。“在温度计上表示—11度”,对于这一温度的表示,学生经常会错误地表示成—9。对于这一表示错误我们应该让学生进行反思,查找错误的原因,从而让学生领会用负数表示时的思考方法。首先要确定观察的方向,其次确定数的表示位置。我想通过这样的处理学生对于“正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这一特征会获得更加清晰的认识。

不足之处: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了解不深,有些问题设计的过浅,没有价值。致使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五年级暑假数学与生活指导答案完整版【】

二、填空题:

11.312.8、9或1013.14.8。

15.916.27017.718.1、4、4。

三、解答题:

19.(1)3(2)。

20.(1)(2)。

21.(1)(2)。

22.解:设一个有只羊,另一个有只羊。

解之得:答:(略)。

23.解:(1)总体是名学生参加环保知识竞赛得成绩得全体。

(2)(3)(名)。

24.解:(1)。

(2)25.(1)(2)。

(3)(4)①99.96②。

26.(1)(2)(3)。

生活中五年级数学作文

生活中到处都是数学,一个个数字,一道道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我还发现人们经常利用图形的结构与性质巧妙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难题。

暑假,我去上兴趣班,途中路过一个叫“虎啸花园”的小区,这个小区很漂亮,橘红色的外墙,雪白的窗户,还有许多绿色的小树。而一下子吸引我的眼球的是小区的大门,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大门,一根根黄黑相间的铁栏杆纵横相交成一个个长方形,就像一道美丽的栅栏。这时,一辆黑色的别克轿车停在了门口,按了两声喇叭,只见,栅栏门的中间向上拱起,一个个小长方形被拉成了一个个小平行四边形,整个长长的栅栏门从中间分出了两个大平行四边形,门就这样被轻松灵活地打开了,小别克进了大门,栅栏门由平行四边形变成了长方形,回复了原样,静静地等待着下一辆汽车的到来。

看,小区的大门就是利用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性质,灵活地打开、关上,而且不容易损坏。如果选用其它的形状,比如五边形、六边形或一些不规则的图形,那么小区的大门就不会这么容易开关,而且经过多次强制变形,大门还会扭变形,甚至严重损坏。人们是多么聪明啊,发现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还聪明的运用到生活中,为生活增添了许多便利。

三角形的特性与长方形刚好相反,很稳定,不容易变形。这个特性也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家附近正在盖一座新的楼盘,在建筑工地上,三角形的脚手架随处可见。还有的脚手架是正方形的,不过这样的正方形的对角已经被连接起来,分成了四个三角形。我经常看到建筑工人们稳稳地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施工,一点都不紧张。我想,这都要感谢三角形,是三角形的稳定性让脚手架更加稳固,减少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造成的事故,让人们可以放心地去干活。

其实,图形在生活中的运用是极其广泛的,包装盒、饼干、家具、房屋等等,我们生活中的所有物品都有着不同的形状。我们随时随地都能看到许多图形,各种各样的图形充分发挥着自己的特性,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生活中的数学五年级作文

最近,我校开展了“探索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活动。经过反复思考,我发现这样一个数学问题:怎样才能算出一个不规则的茶壶能装水多少毫升?茶壶的形状是不规则的,不好直接利用公式来计算它的容积,但我们可以将茶壶中装满水,再将水倒入一个规则的量杯中,这样,茶壶的容积不就可以利用公式计算出来了吗。

首先,我找来一个不规则的茶壶,将其倒满水;再将水滴水不漏地倒入一个规则的长8cm,宽5cm的长方体量杯中;然后,我再量出量杯中的水高,是16.5cm;最后,利用求长方体体积的公式便求出了这个不规则茶壶的容积了:8×5×16.5=660(立方厘米),合660毫升,也就是这个茶壶能装水660毫升。

这个问题,我还想出了另一个解决的方法:我们可以先称出1立方分米的水重多少千克,再称出装满水后的茶壶中水的重量,这样,同样可以算出不规则茶壶能装水多少毫升。我先称出1立方分米的水重1千克,然后我又称出装满水的茶壶重0.895千克,空茶壶重0.238千克;用0.895-0.238=0.657(千克),就是装满水后的茶壶中水的重量。0.657÷1=0.657(立方分米),合657毫升,也就是这个茶壶能装水657毫升。

没想到这两种方法的误差这么小,我想这两种算法都是可行的吧。

通过这次实验,我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竟这么有意思。让我们在探索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掌握更多有益的知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五年级数学计划

1、数与代数(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性质和意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2、空间与图形(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

3、观察物体与。

三、复习重难点

分数加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因数和倍数。

四、复习要求与做法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加减法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根据给出的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知道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据。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5.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6.根据教材的重点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复习措施

1、逐单元、有重点进行复习

采用“看、读、练、说”的方法进行复习。看,看有关运算方法、算理的词句。读,读这些词句,做到对本单元心中有数。练,通过做书中以及练习册上的有关练习,做到巩固知识。说,对于练习中有关的算理、数量关系等思维过程说出来,理清思路。

2、抓薄弱环节,进行集中练习

针对逐单元复习中出现的比较集中的内容,采用多练精讲的策略,使学生做到巩固复习的目的。多练精讲中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做综合试卷,形成综合处理能力

用做综合试卷的方法,对学生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考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了解学生的不足,采取个别有针对性的复习。

4、抓住个别落后生,采取一对一的复习

抓住落后面较大,在逐一复习和集中复习效果不好的个别学生,采取一对一式的复习。让落后生也能跟上步伐,巩固知识,缩小落后面。

六、 课时安排:20课时左右

1.因数与倍数复习1课时

2.分数的性质和意义复习1课时

3.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复习1课时

4.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复习1课时

5. 观察物体与统计复习1课时

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梯形的面积。

教学过程:

练习四

一、第2题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说说怎样找出面积相等的梯形。由于这4个梯形的高相等,只要比较它们的商、下底的和是否相等。这几个梯形中,除左起第3个梯形之外,其余的面积都是相等的。

二、第3题右图是直角梯形,可以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直角梯形中与上、下底垂直的那条腰的长度就是梯形的高。

三、第5题要注意两个问题:1、统一面积单位;2、讲清楚数量关系。

四、第6题先搞清楚水渠和拦水坝的横截面积分别是指图中的哪个部分,分别是什么形状,图中标出的条件又有哪些。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分别进行计算。

五、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当的进行补充和强化。

五年级数学日记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买菜啦!买文具啦!量布等等,都需要用到数学。

这个学期,老师教一个新知识,是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这个知识,可帮我大忙啊!

昨天晚上,我妈妈一起去买桔子。桔子是1、8元一斤,妈妈买4·5斤,本应该付钱8·1元。可是营业员粗心大意,不知道怎么算的,算成9元钱。还好我利用这个学期新教的知识,在脑子里算过一便后,马上纠正营业员的失误。

不仅营业员阿姨夸我聪明,这么小都会小数乘除法,而且在回家的路上,妈妈还表扬我,给她省0·9元,并且学过的知识能在生活中活用。

是啊!要是没学好这门数学,以后损失的不只是这0、9元,或许是几百,几千,甚至上亿呀!

五年级数学教案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整数”与“部分”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整体“1”,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难点:充分体会“整数”与“部分”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再认识》。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活动一:分笔游戏,体会单位一

1、分笔活动,找4名同学拿着自己的笔来到讲台。(笔数是2的倍数:4、4、6、8)

2、请你们4名同学拿出自己笔的1/2,看谁拿的又快又准。

3、另找4名同学检查。

4、同学们自己说说是怎么分的。(把全部铅笔平均分成两份,拿出其中的一份。)

5、师提问:他们都是拿出全部笔的1/2,可是拿出来的笔却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每位同学的总数不一样)

活动二:教材p34说一说。

1、带着新的认识,我们来判断两个小朋友看的书一样多吗?

2、小刚和小明都看了各自书的1/3,他们看得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同桌交流,再全班反馈。

3、师总结:因为书的薄厚不同,也就是总页数不同,所以两人看的页数也不同。(整体不同,相同分数表示的数量也不同。)

4、在什么情况下,他们读的一样多呢?(整体相同,相同分数表示的数量也相同。)

(三)巩固练习

1、教材p34画一画。

2、教材p35练一练第一题、第二题。(在练习中,针对错误比较多的,进行集体讲解,少的则个别讲解)

四、板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

整体不同,相同分数表示的数量也不同。

整体相同,相同分数表示的数量也相同。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我采取以小游戏为开篇来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在教学和练习中我重点强调了“平均分”和体会“整数”与“部分”的关系。学生在练习时,也能体会到整体不同,相同分数表示的数量也不同,如“印度洋海啸捐款”一题。但在练一练第一题写分数时出现错误很多,其主要原因在于书中没有平均分,而是要画一条辅助线和旋转图形。

新五年级数学五年级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过程与方法: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识的工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学会转化。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算理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方法: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运动呢?

(生回答自己喜欢的运动……)。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图中小明他们想买3个3.5元的风筝需要多少钱?你会列式吗?

指学生回答:3.5×3,教师板书:3.5×3。

4.探索:观察这一道算式,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观察后回答:这道算式的因数有小数。

5.揭题:以前我们学习的乘法都是整数乘整数,今天的算式中却出现了小数,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互动新授。

1.初步探究竖式计算的方法。

(1)引导学生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学生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师走到学生中,了解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板书,学生可能想出下面几种不同的方法:

方法1:

连加。展示:3.5+3.5+3.5=10.5(元)。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3.5×3就表示3个3.5相加,所以可以用乘法计算。(师板书意义)。

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3元×3=9元,5角×3=1元5角,9元+1元5角=10元5角,即3.5×3=10.5(元)。

方法3:把3.5元看作35角,则35角×3=105角=10.5元。

引导:出示(边说边演示):

强调:我们可以把3.5元转化成35角,用35角乘3得105角,再把105角转化成10.5元。注意在列竖式时因数的末尾要对齐。

2.自主探究,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1)教师出示算式:0.72×5。

师:同学们看0.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还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2)学生汇报演示。

可能有两种方法:加法和乘法。根据学生的汇报,展示这两种方法。

(3)比较:(见板书设计)。

引导: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生:用乘法比较简便。

(4)追问:仔细观察乘法算式,谁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把乘数转化成整数的?

生:先把0.72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转化成72×5=360,得出结果后再把积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是3.6。

生: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积末尾的0可以直接去掉。

指导学生归纳出:计算小数乘整数的乘法,要先把小数看作整数来乘,乘完以后,看因数扩大了多少倍,再把乘出的积缩小相同的倍数。当积的末尾有“o”时,应先点上小数点,再把“0”去掉。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顺利地买完了风筝,那就让我们就一起把风筝放飞吧!

三、巩固拓展。

1.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1题。

想一想: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2.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2题。

同桌之间相互谈谈是怎样点小数点的。

3.指名板演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3题。

4.不用计算,你能直接说出下面算式的结果吗?

148×23=3404。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作业:教材第4页练习练习一第1、2、3题。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各的简便运算。

批注。

教学(后记)反思:

五年级数学教案

xxx年12月11日。

复习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完成“练习与应用”1-3题。

1、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认识复式统计表,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学习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统计图与统计表

小组讨论:

这一单元,你学习了那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1、完成第1题。

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独立填表,再进行适当交流。

要重点指导计算“人均耕地面积”的计算方法。知道根据问题,应该用全果耕地的总公顷数除以总人口数。

总结,得数大约是0.11公顷。

2、你知道吗。

先让学生自由阅读,再交流体会。

3、完成第2题。

学生观察后,可以要求说说这里的复式条形图与此前认识的复式条形图有什么不同,体会复式条形图的具体形式是可以变化的。

学生填表后,适当可以组织交流,使学生体会我国城乡社会经济正在不断发展、进步。

4、完成第3题。

可以先让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再组织对统计图的观察与分析。

要启发学生根据对条形统计图的直观观察从整体上评价这两只球队,看出红队的状态不够稳定,而蓝队的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这节课你又收获了什么?

五年级数学

目标:

1、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等式与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的理解。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脉络,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2、通过练习与运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方程的'方法和一般步骤,会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1、谈话引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你能说说什么是等式的性质吗?什么是方程?什么是解方程呢?

在小组中互相说说。

2、组织讨论。

(1)出示讨论题。

(2)小组交流,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你是怎么获得这个知识的?我们在学习这个知识时运用了什么方法?

(等式与方程都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等式性质:)。

(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3、小结。

同学们对这一单元的知识点掌握得很好,我们不仅要理解概念和意义,还要会熟练地运用。

二、练习与应用。

1、完成第1题。

(1)独立完成计算。

(2)汇报与展示,说说错误的原因及改正的方法。

2、完成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你用怎样的方法连线的?(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把x的值代入方程。)。

3、完成第3题。

(1)列出方程,不解答。

(2)你是怎样列的?怎么想的?大家同意吗?

(3)完成计算。

4、完成第4题。

单价、数量、总价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指出:抓住基本关系列方程,y也可以表示未知数。

五年级数学周记

时间过得多快啊!啊,马上我们复习单元第六条、第七条统计单位、数学广角通过复习本单元的,我更巩固这方面的知识的时候,我一周的练习,在错误的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包含在代码和原则,我没有填满。应填写平均和号码。第二个问题是统计数字,国画,韩国画,我所有的绘画。第三个问题是求平均,这组数字甚至,我没有发现中间的两个数字,找到另一个中间的数字。

这个星期,我非常高兴,因为我也巩固了上周的知识。

今天,老师给我们作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数学公式,之后,随着学生一场激烈的辩论,最后把单词“教导”数学公式。

主题如下:“123456789x+()=98765432”,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我开始考虑它。上帝啊,这个问题太复杂的权利,光这么久号码是看到人晕眩,如果一个尝试,这是到什么时候?我是不是错了!!!!是坐以待毙,或者伪造前方吗?我环顾了一下四周,不料,都在忙,我就五年级数学周记不坐在那边?我的头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经过近一又吵架了是激烈的辩论,我们终于明白,其实是那么简单五年级数学周记的题目就是我们自己制造复杂。987654321除以123456789等于超过8-9。这不仅仅是剩下的第二年学到师了吗?但只是转移。现在,每个人都看到,谜底是123456789×8+9=987654321。我的心像拨开云雾见春天的到来。放学后,老师告诉我们又来了,我想gefeng纹丝,英雄所见略同!

数学有惊人的味道有苦,感到失望,兴奋,那里就有欢乐。

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用量具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不规则物体体积计算方法的探讨,拓展学生的思维。

情感与态度:促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探索,和谐配合,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周围事物规律的探究。

教学重点: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知道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就是排开水的体积。

教学准备:量杯、水、沙子、橡皮泥、不规则物体(石块、石块)、乒乓球。

教学过程:

师:大家最近都在求物体的体积。这些物体,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各类形状的盒子(长方体和正方体),水)。

师:小胖想问问你们这些物体的体积你们会求吗?怎么求?

1、长方体和正方体形状的物体,我们会求,先测量出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然后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就能计算出来。

2、a、可以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内,水的长、宽与容器内部的长、宽相等,再测量一下水的高度,根据这三个条件,水的体积就可以求出来了。

b、把容器内的水倒在量杯内,就能测出水的体积。

师:那现在有一块石头,那么这块石头的体积怎么求呢?今天,我们就要研究这个问题。

(出示课题:用量具测体积)。

师:我们首先来观看大屏幕。(视频)。

师:请大家交流一下,你看到了什么?

生:将石块放入一个装满水的容器内时,容器内的水面高度会上升。

师:大家再看一下……。

师:大家想一下,为什么将石块放入一个装满水的容器内时,容器内的水面高度会上升?

师:因为石块本身是有体积的,将石块放入一个装满水的容器内时,原本下面容器内的水就会被石块所“排开”了,这样就导致了容器内的水面高度会上升。

生:容器内水面高度会下降。

师:再将石块放入容器内呢?容器内的水面高度又会xxxx?

师:那你能否来判断一下,容器内的水面高度的上升与下降和石块的体积,两者之间究竟有怎样的联系?(大家小组讨论一下)。

生:水面升高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实验告诉我们是如何测量罐头的体积?罐头的体积是多少?

(原来水的体积是200ml,现在把罐头放入量杯全部浸没在水中,水面就升高了,现在的体积是400ml,升高部分水的体积就是200ml,水面升高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罐头的体积。)。

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水面升高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罐头的体积。

师:刚才我们交流了很多,谁能简单概括一下测量石块体积的方法?

1、观察原来水的体积。

2、放入石块。

3、观察变化后的体积。

4、求两个体积的差。

师:a、现在老师想用你们刚才的方法测量这个石块的体积(将石块放入水中),观察一下,你有什么想说的?(石块没有被浸没)。

(不是,水面升高的这部分水的体积其实是石块浸在水里的这部分的体积,而不是整个石块的体积。)。

师:只有将石块整个都浸在水里面,水面升高那部分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师:通过两次实验,我们可以确定: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板书)。

师:通过刚才一系列的实验讨论,我们得出了这个结论,你们真聪明,有一只乌鸦也非常聪明,相信大家都学过“乌鸦喝水”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乌鸦为什么会喝到水?

(把石块投入到杯子中,石块就把水排开了,水面就升高了。石块投的越多,水面升高的越快,当水面升高到杯口时,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师:乌鸦用这种方法喝到了水,非常聪明,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困难,也应该多角度,多方位的去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师:接下去请同学们把书翻到67页,独立完成书上的第二题。

师:谁能说说这幅图你看懂了什么,这个苹果的体积又是多少?

(原来量杯中水的体积是600ml,把苹果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水面上升到了800ml。

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就是苹果的体积:800-600=200ml=200cm3。

(相同,因为两个量杯的形状、大小是相同的,水面上升的又是一样高,虽然它们的形状不同,但是它们的体积是相同的。)。

a

一个长方体水缸,长是7分米,宽是5分米,水深3分米,把一个钢球浸没在水里,水面上升0。2分米,这个钢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水缸的厚度不计)。

b

讨论题:

有一只长方体水箱,长20分米,宽5分米,水箱里放入一个长方体钢块后,水面上升了0。6分米,已知钢块的长和宽都是4分米,求钢块的高是多少分米?(水箱的厚度不计)。

判断题。

(容器的厚度不计)。

a、

1.5×1。2×4。5。

b、

1.5×1.2×6。

c、

1.5×1.2×(6—4.5)。

d、

1.5×1.2×(4.5+6)。

2。有一只长方体玻璃水缸,长10分米,宽4分米,水箱里放入一个长方体铜块后,水面上升了0。5分米,已知铜块的长是3分米,高是4分米,求铜块的宽是多少分米?(水缸的厚度不计)。

a、

10×4÷(3×4)。

b、

10×4×0.5÷4。

c、

3×4×0.5÷(10×4)。

d、

10×4×0.5÷(3×4)。

深化练习:

从里面量长、宽均为2分米,向容器中倒入4.4升水,再把一个苹果放入水中。这时量得容器内的水深是1.5分米,这个苹果的体积是多少?(玻璃容器的厚度不计)。

h独立练习:

1、水倒入一个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容器内,水高3厘米,然后放入许多小石子,这时水升高到5厘米,求这些小石子的体积。(容器的厚度不计)。

2、一个底面积为16平方分米长方体鱼缸,蓄水深20cm,现将一块小假山完全放入水中,此时水面上升了2cm,求这个小假山的体积。(鱼缸的厚度不计)。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