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更大的数教学教案设计(汇总14篇)

小编: 笔砚

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资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集锦,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冀教版数学四上《认识更大的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认识亿以内的数,教材安排了两个环节。首先,教材选择了我国南极长城站到北京的距离、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每小时飞行的距离,地球与月球的平均距离,三组关于距离的数据。让学生在试着读数的过程中,感受几个数的大小;然后让学生把这些数写在数位表中,认识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理解各个数位上数字表示的含义,学会写亿以内的数。

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分级和知识迁移的过程,根据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掌握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认、读、写亿以内数的过程。

(2)认识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理解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能读、写亿以内的数。

(3)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会读、会写亿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会读、会写中间、末尾有0的亿以内的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人2张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课前预热(播放录像)。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课件出示两组图片及文字资料,让学生说一说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答)。

二、自主探究。

1.课件出示56页插图。

师: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插图下面的文字,有困难的可以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生自主读,师巡视,了解学生读数情况,相机指导。

师生交流。

2.课件出示学过的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认识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导学生读数,师根据学生的读数情况适时板书读法。

4.让学生拿出手中的数位顺序表,把第二个数写在数位表中。生自己填写师巡视,写完之后,集体交流。

5.师:如果没有数位顺序表,应该怎样读数?(以675672为例)。

(1)分级。

(2)问:万级的数是多少个万?怎么读?(67万),个级的数怎么读?连起来怎么读?(六十七万五千六百七十二)。

(3)板书: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三、巩固练习。

1.读数练习。

(1)出示课件,小组讨论读读每一级末尾、中间有0的数。

(2)出示卡片,指名练习读数。

2.写数。

(2)出示课件:我来读,你来写。

学生在练习本上写数,师巡视指导,然后订正。

四、课堂小结。

大家说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0”的意义,会写“0”;掌握0-10各数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

2.在现实情境中经历“0”的符号化过程。

3、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培养用数的.观念观察事物的习惯。

l教学思路。

1、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设计教学时,从摘苹果这一生活化的情景出发,让学生参与游戏,亲身体验,在生活情境中发现隐藏的数学知识,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充分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注意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用1-10来表示物体个数,并说说1-10各数表示的意义,特别是注重让学生自己探索怎样用数表示“一个也没有”,给学生提供机会大胆尝试创造,最终抽象出“0”这一数的表示方法。这样就在具体的情境中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

3、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在本课教学中,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摘苹果呈现,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睛”,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自主的观察活动;之后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大胆创造、多向交流的活动空间,使学生在一个生动活泼、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体验、理解、和掌握知识。

l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

0的意义。

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经历一个创造符号的过程,让学生感知0的含义,知道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

l课前准备:

苹果树挂图、课件。

l教学过程:

活动一:情境引入。

谈话:同学们见过苹果树吗?你摘过苹果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棵特别的苹果树。

(出示苹果树图)谁来说说你看到什么了?

【引导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如共有10个苹果,每个苹果上面都标有一个数等】。

你们想摘下这些苹果吗?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摘苹果的游戏,好不好?

活动二:摘苹果,提出问题。

1、说明游戏要求: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苹果摘下来,告诉大家上面的数是几?表示什么意义?然后再把它贴到黑板上。

2、指几名学生上前摘苹果。

3、提问:苹果摘完了,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小组讨论一下。

认识克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教材编写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1克和1千克的关系,能正确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你们进教室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教室里与平时有什么不同呢?

你们想不想仔细的看一看并了解一下这些秤呢?

那好,就请你们下地去看看,哪些是你见过的,哪些没见过,你能说出秤的名字吗?

谁能到前面来指着说说,你认识的那种秤的名字呀?

二、新授。

1、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感受重量。

2、用用手掂的方法感受物体的重量。

3、用用秤称的办法准确的知道物体的重量。

4、学习字母表示的方法。

5、体会1克有多重。在称量物品的时候要选择适合的称来称。

5、感受10克有多重,50克、1000克有多重。并学会如何认识称。

6、引出千克这个重量单位。

那你们想想千克这个重量单位多用在称量什么样的物体呢?

生:比较大的,重的物体上。

师:在生活中称量什么可以用千克做单位呢?

生:体重,大米......

师: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生活的孩子,说得真好,通过以上研究,我们认识了克和千克这两个重量单位。并和他们交上了好朋友,他们邀请我们去开心游乐园玩,你们高兴吗?好,让我们学得开心玩的快乐!

第一个游戏:猜猜单位名称。

请你像老师这样说题,让你的好朋友猜出它的单位名称,大家快速的判断对错,然后请你继续出题找其他同学回答,要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

(师生互动)。

第二个游戏。

猜猜小组同学的体重,你可以抱一抱或背一背,估计一下你的好朋友多重,再填报告单,

(师生互动)。

师:说说你同桌是多重,(生答)实际测量一下吧!生到前面(找两组)。

总结:同学们的估算能力是逐步从生活经验中培养,提高和积累来的,多用心你会估得越来越准确。

生:……。

三、总结。

我们共同度过了丰富而又有意义的40分钟,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教案设计

这个单元以读数和写数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包括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学习经验。在第一轮教学经验的指导下,我在读数时特别注意了读数的要点强调,每一级的数都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只是读完后在后面加上它的数级单位(自定义概念,指一、万或亿)。通过分级读,全班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快速地读出给定的大数。在教学写数的过程中,我让学生跟大数的读法进行比较,找出方便快捷的方法,即先画分级线,再用数级单位代替分级线,然后按照读法,分级写出各级上的.数。通过这种方法的运用和逆运用(自定义概念,指某一方法经反方向思考后的运用),沟通了读法与写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均得到了提高。

在省略尾数取近似值的教学中,对于为什么要省略,如何省略的问题,我通过估算引入,让学生明白省略尾数去近似值的目的是为了在特定情况下方便解决问题,而省略尾数的方法,与估算中的估这一环节有相似点,一般低位上较小的数选择舍去,较大的数选择进一后舍去。由此引出“四舍”、“五入”。当然在这过程中仍少不了前面读书写数中的分级这一环节的帮助。教学过程中,我明确要求学生我先分级,好确定省略的部分,在合理的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最后再按要求改写,这样学生们掌握起来会容易的多。

在本单元中结合计算器的使用而安排的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的教学中,我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经验,根据二年级时学习的转移方法,渗透了平均的思想。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对与120+130+140+150=()×()这类加数是偶数个的问题,讨论出两种做法,一种是把130+140看作一组,120+150看作和相同的另一组,因此得出120+130+140+150=(270)×(2)的方法。也有学生发现四个数中没有一个是他们的平均数,但可以通过130与140的平均数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又有了120+130+140+150=(135)×(4)的解决方法。

e的认识

1、学会aoe3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知道单韵母有4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能直接读出带调的aoe的音。

3、认识四线格,学会在四线格里书写aoe。

二、教学重点。

学会aoe3个单韵母,认识声调符号。

三、教学时数:2课时。

四、教学流程。

(一)看图讲故事,激发兴趣。

(二)学习aoe。

1、看图说话,小女孩在做什么?

2、教师示范发音a,边读边讲发音方法。

3、引导学生看图和a,说说发现了什么?

4、教学儿歌:圆圆脸蛋扎小辫,张大嘴巴aaa。

5、学生互相练习,开火车读。

(三)指导书写。

1、认识四线格。

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aoe的笔画笔顺及占格位置。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四)学习声调。

1、看图观察,小汽车的走势,配合手势学习。

2、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3、联系aoe的四声。

(1)按顺序读。

(2)变序读。

(3)二三声对比读。

4、请小老师教读,小组比赛读。

5联系日常生活,用带调的aoe组词。

(五)拓展练习。

1、读儿歌。

圆圆脸蛋扎小辫,张大嘴巴aaa。

太阳出来红通通,公鸡一叫ooo。

清清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eee。

2、跟老师读一读,说一说。

阿姨好!

啊,你说什么?

啊!多么可爱的小鸟!]。

噢!原来是他。

哦,我明白了!

额额头!蛾飞蛾!

恶恶心,饿,饿了。

3、游戏:找朋友。

学生戴着字母头饰上台,介绍自己:我是a,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小朋友回答,a,你好,我们愿意和你做朋友。

冀教版数学四上《认识更大的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目。

2.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万级和亿级的数。

3.记住数位顺序表。

4.能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

5.善于与他人交流学习过程与结果。

6.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7.勇于实践,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建立数感。

1.感受1万的大小。

2.感受更大的数。

3.学生举例。

(二)。

动手操作,认识数位。

(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比万大的数,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1.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并说说你是怎样拨的?

5万、7千万、8百万、9亿。

2.在计数器上出7百万,然后一百万一百万地边拨边数,数到1300万。

3.一千万一千万地数,数到一亿。

4.填一填。

(1)十万里有()个一万,一百万里有()个十万。

(2)一千万里有()个一百万,一亿里有()个一千万。

(3)万位的左边是()位,右边是()位;千万位的左边是()位,右边是()位。

5.计数器上拨出2345678这个数。

6.算一算。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些比“万”更大的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案

同学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小精灵聪聪也非常喜欢,并且他还把我们的校园画成了一幅美的画儿,想不想欣赏一下?(出示校园主题图)

1、从这幅画上,你都看到了什么?

2、其实,有一位新的数学朋友也藏在画中,猜猜看,它是谁?

3、对了,就是角。它藏在老师拿的三角板中,藏在老爷爷带的剪刀里,还藏在,又藏在,哎呀,到处都是它的足迹!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角。(板书课题)

(一)联系实际,初步感知。

1、老师先来了解一下,你们最想知道角的哪些知识?

3、老师也找到一些物品,上面有角吗?谁过来边指边说给大家听。

(二)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刚才大家找到的这些是否都是角呢?数学中的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接着研究好不好?(电脑演示,出现不同方向的三个角)

2、你认为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4、谁来指出这个三角板的一个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

6、现在,谁再说一下,角到底是什么样的?

(三)巩固练习:

1、现在你知道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了,对吗?谁来判断?(出示图一)

2、看来,数角时不漏数,也不要错数,考考你!(依次出示图一、二、三,让学生数角)

(四)实践操作,丰富认识

1、学习用尺子画角。

(1)要想设计,不会画角怎么行?那怎样才能画出一个漂亮的角呢?小组自己研究一下,看哪个小组想出的画角方法既快又好?(师巡视)

(2)哪个小组汇报一下?(生交流),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老师也来画一个。你们能再画一个开口方向和这个不同的角吗?(找三生板演,余生在下面画,并相互欣赏)

(3)画得真好,能标上它的各部分名称吗?

2、做角。

(1)、下面我们放松一下,做一个小巧手的游戏,好不好?你面前有许多材料,除了图形中原有的角,你还能做出其它的角吗?看谁做的角最巧妙,老师这儿还有奖品鼓励呢!

(2)、哪个小组愿意交流一下你们做出的角?(生纷纷出示用线绳拉出的角,用圆形纸片折出的角,以及用硬纸壳做成的活动角等等)

3、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2)、这位同学说用重叠的方法验证一下,试一试,你发现了什么?(电脑演示重合的过程)

(4)、对,科学家也发现了这个秘密,齐读一遍。(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1、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都解决了哪些问题?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认识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3、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时间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时间生活中非常有用的。

教学重点:

1、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

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时间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

1、拿出一本数学教课书,和一只笔,提问:哪个重有些?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掂一掂,然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

3、从刚才的实践得出结论:物体有轻有重。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

二、观察、操作领悟新知。

1、出示主题挂图,物体的轻重的计量。观察主题挂图。

(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

(2、)这幅图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在说什么?

(3、)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以下好吗?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单位来表示。

(4、)在学生说的同时,老师拿出有准备的东西展示。

2、克的认识。

(2、出示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并说明使用方法。

(3、)将一个2分皮放在左边盘内。1克砝码放在右盘内,让学生观察。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个2分皮重多少克?板书:克。

(4、)1克有多重?我们来掂一掂好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践调查入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找一找等学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了克。

3、千克的认识。

(1、)出示盘称。大家认识这称吗?

(2、)看看盘称的使用方法。现在要称1千克的水果或蔬菜,谁能当售货员来称一称?

(3、)现在先掂一掂自己的书包有多重?估计有几千克,然后用称一称。

(4、)刚才大家都说了,一袋盐中农500克,那两袋呢?

(5、)板书:1000克。

1000克和1千克比较,请同学们猜一猜,谁重?

板书1000克=1千克。

齐读:1000克=1千克。

三、效果测评。

1、完成教材第88页第3题。

2、完成教材第89页第4题。

3、完成教材第89页第5题。

4、完成教材第89页第5题。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认识更大的数教学反思

《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掌握更大数的读写,并能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近似数。教材安排了四个情境活动:数一数(亿以内数的认识),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写及比较大小),国土面积(大数的改写),森林面积(近似数的认识)。通过学习,学生将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

我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创设情境,合作交流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对于初次教学此单元内容的我来说,初看不难,教学时,才知道“山中有虎”!

教学时存在的问题:

1.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没有接触大数的经验,这从让他们收集大数的结果(能收集到大数的同学了了无几)可以看出。

2.在大数的读法上,学生口头读还行,但是在书面表达上学困生常出现“三千万五百四三万”的句子。

3.改写与四舍五入混淆起来。刚开始,有很多同学把“把下列大数改写成以‘万’(亿)为单位的数”与“把下面各数精确到‘万’(亿)位”等同起来了。

认识更大的数教学反思

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掌握更大数的读写,并能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近似数。教材安排了四个情境活动:数一数(亿以内数的认识),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写及比较大小),国土面积(大数的改写),森林面积(近似数的认识)。通过学习,学生将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

我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创设情境,合作交流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对于初次教学此单元内容的我来说,初看不难,教学时,才知道“山中有虎”!

教学时存在的问题:

1.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没有接触大数的经验,这从让他们收集大数的结果(能收集到大数的同学了了无几)可以看出。

2.在大数的读法上,学生口头读还行,但是在书面表达上学困生常出现“三千万五百四三万”的句子。

3.改写与四舍五入混淆起来。刚开始,有很多同学把“把下列大数改写成以‘万’(亿)为单位的数”与“把下面各数精确到‘万’(亿)位”等同起来了。

《认识更大的数》教案

数一数(第2-4页)。

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验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

创设生活中的银行工作人员数钱的情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银行工作人员数钱时把100张百元人民币扎成一叠,是多少元?

二、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

1、认识“十万”

一万一万地数,数到9叠人民币是多少元,在数的过程中让学生边数边拨计数器,以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当学生数到9万时,问:再加1万是多少?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交流,引出“十万”这个计数单位。

2、认识“百万”,“千万”,“亿”

通过一些数数推理认识“百万”,“千万”,“亿”。

在学生认识“亿”这个计数单位时,可让学生充分想象。当说到10个千万是多少时,可让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在学生的各种命名中,老师引出“亿”这个计数单位。

3、认识计数单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与应用。

1、练一练第1、2题:

第1题通过拨一拨、说一说的对应活动,巩固学生学习的新的计数单位。第2题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认识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关系,巩固对大数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十进制数的计数方法“满十进一”的计数原则。

2、练一练第3、4题:

这两题首先要审题,明白数数的要求;其次学生数到“满十进一”时,老师可作一些追问,以明确什么时候进位。如果学生有困难,可借助使用计数器试一试。

四、作业:

练一练5、6题。收集5-10个生活中常见的大数。

生活中的大数。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万万万计数单位。

认识克

1、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简单的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掂一掂、称一称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认识1克有多重和建立1千克质量的观念。

课时安排:

练习五1课时。

第1课时千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了解称物体的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体会1千克是多重。

教学难点:体会1千克是多重。

教学准备:台秤一个、两袋质量不一样的食品、若干重1千克的物品、若干其他重量的物品。

学生:称好自己的体重、带1千克重的物品。

教学时间: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

160—70=504×=7×4—5=5×700=。

52+48=7×500=78—49=。

(一)情境: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去商店买东西吧!你买过些什么?这是老师昨天在超市买的两袋东西(出示:两袋不同重的食品)。

1、猜一猜:哪一袋重一些?

2、掂一掂:哪一袋重一些?

要知道食品准确的重量该怎么办呢?(用秤称一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秤称物品。

(二)教学新课:

1、课件演示:介绍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

2、认识台称,学习使用台秤称物品的方法。

(1)引导学生看图:在秤面上你看到了什么?(指针、刻度)秤面上的刻度告诉我们物品重多少,像物体的长度单位是米一样,物品重多少也有他的单位,国际上通用“千克”来作它的单位(板书:千克),千克在我们生活中又叫什么?(公斤)。

3、动手试一试。

(2)请带了1千克水果的同学数数这1千克水果有几个。

(3)情境:老师这儿有许多东西,你能从中找出1千克重的吗?

4、估一估。

(1)请你猜一猜老师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看一看、抱一抱。

三、巩固练习。

基础训练:

1、想想做做1。

谈话:通过称一称,我们知道表示物品有多重都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出示商品实物照片,观察后交流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

问:你知道什么是净含量吗?

2、想想做做2。

谈话: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到关于重量的信息。

出示图片,了解数学信息。

从这两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进行安全教育)。

3、想想做做3。

学生观察秤面说出各种蔬菜的重量。

交流反馈,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看出秤面上所表示的物品重量的。

根据刚才说出的数据提出数学问题,口答解题。

4、“你知道吗?”

让学生进行阅读,然后交流自己的体会,使学生感受计量单位千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板书设计。

千克的认识。

掂一掂称一称看一看。

千克(公斤)kg。

17个鸡蛋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

四、作业设计:

我会填。

(1)要知道物品有多重,可以用手,用秤()。

(2)称物品有多重,一般用()做单位。

《认识更大的数》教案

通过练习使学生更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的体会较大数字的意义。

实际操作。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亿位的`数,现在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十10个10000是多少,

10个100000是多少,

10个1000000是多少。

一亿等于十个一千万。

一千万等于十个一百万。

一百万等于十个十万。

1.指明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5万,7个一千万,教师强调认准计数单位。

2.在计数器上拨出三千七百万,然后一百万一百万的数,数到四千二百万。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归纳出“满十进一”的原则。

3.一千万一千万的数数到一亿。

5.十万里有()个一万。

一百万里有()个十万。

一千万有()一百万。

一亿里有()个一千万。

有关这个题,使学生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不管数有多大,都要记住每相邻两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还要记住亿内数的数位顺序。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课件|视频|试卷。

数一数。

十万里有(10)个一万。

一百万里有(10)个十万。

一千万有(10)一百万。

一亿里有(10)个一千万。

认识更大的数教学反思

1.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

2.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3.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学生学具,计数器。

1.交流收集的数据,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的特点,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近似数。

2.出示“观察与思考”中的一组数据,重点讨论取不同的精确值后数据的变化情况,从中让学生发现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的方法。如果学生发现有困难,教师也可以补充一些其他的数据,让学生再一次进行观察,直至他们发现“四舍五入”的方法为止。然后,引出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的概念。

1.先出示三种近似数,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精确的程度,然后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时,重点突出选择的依据,让学生理解取近似数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懂得同样进行比较,需要用相对应的单位进行比较的方法。

2.“讨论”,这是一题从逆向思维的角度考虑原来精确数的`范围,出示这些题目时,重点可以展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四舍的”、哪些是“五入的”,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原数有几种可能的特点。当然,这道题目主要是供学生在课堂中讨论,在单元评价时,不一定要作为学生必需掌握的内容。

第12页第1、2题,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地运用到各种近似数,本题的练习目的是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的运用是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学生在练习第1题时,先让他们讨论,通过学生的互相交流体会到近似数的作用。同样,在练习第2题时,重点讨论为什么说“血管总长”、“电话的用记量”是一个近似数,学生只有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在今后的辨析中分清近似数与精确数的异同。

第3题,说说数的范围是有多种方法,本题的要求是说一说“各数在几万之间”,因此,学生在比较时,首先就按要求把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精确到万位,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比较。教师在指导这些练习时,最好采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让学生从图像上真正理解各数的范围。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1994年至20xx年我国造林面积统计是224318570公顷。

精确到千公顷:约224319千公顷。

精确到万公顷:约22432万公顷。

精确到亿公顷:约2亿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