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三年级第四单元教案(精选21篇)

小编: 灵魂曲

一个好的教案应该能够清晰地引导学生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接下来是一些精心编写的三年级教案实例,希望能给教师们带来些许帮助。

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2.使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3.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体会探索发现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算法;体会算法多样化和灵活性。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体会算法灵活性。

一、依托情境,理解算理

1.根据情境图,分析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问题1:你从这张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问题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问题3:为什么用乘法列式?

2.引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

3.结合直观,动手操作理解算理(14×12)

提示一:先尝试计算14×12,并写出计算过程,再到图中圈一圈你的方法;

提示二:先在图中圈一圈你的方法,再写出14×12计算过程。

(根据情境分析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利用直观图形,自主探究,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探究算法。感受转化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二、基于算理,创造算法

展示学生算法,并逐一分析。

平均分:

a、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

b、将12套书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个?

c、12套书还可以怎么平均分?

不平均分:

a、用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来说一说。

b、不平均分,除了分成10份和2份,还可以怎么分?

c、不平均分法这么多,为什么单单选这种?

小结:这几位同学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先分再合。为什么要分?为什么要合?通过先分再合将没学过的知识转化成学过的知识,在数学中这种思想叫做转化。

(基于算理将拆分方法概括为平均分和不平均分。通过学生的讲解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体会到算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竖式计算:

a、这种方法和刚才有什么不同?(竖式计算)

b、你能用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的方法说一说吗?

c、哪个同学能将竖式的整个过程用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来讲一遍。

d、请同学们象他一样的用竖式计算14×12(老师张贴竖式)

e、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数学书中的竖式,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这个0不用写?表示24个十。

比较算法:

a、大家观察和刚才哪种算法一样?谁愿意上来解释一下。

(2812×2的积,2套书的本书;14014×10的积,10套书的本书;)

b、既然一样,横式写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出现竖式呢?

c、比较这些方法你喜欢那一种?为什么?

(通过观察分析,打通竖式计算和横式笔算的关系,进一步明确竖式笔算的算理。通过比较三种算法的,让学生感知算法多样性和各自的特点。)

三、巩固练习,灵活应用

1.列竖式计算,并寻找错误(课本46页,做一做)

2.找一找:从竖式中寻找问题答案。

3.算一算

四、回顾总结,质疑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于本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1、让学生经历尝试、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

2、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相互评价,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3、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家价值。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

在交流合作中,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所得的积表示多少个“十”,因此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1、老师要买2套书,一共有多少本?

提问:怎样列式?

2、老师要买10套书,一共有多少本?

怎样列式?

提问:在解决这两个问题时,我们用到了什么旧知识?

3、如果老师要买12套书,一共有多少本?

生列式并说意义。

提问:这是一道什么样的算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块来解决的新问题。揭示并板书课题。

1、探究14×12的笔算。

(1)、回忆2×14的计算过程,并说出意义。

(2)、小组探究10套书在竖式中怎样表示。

(3)、汇报展示。

2、错例辨析,突出重点。

师把在巡查过程中错的竖式板书到黑板上。

着重讲解竖式,学习笔算的算理。

当生指出错误的竖式出错点后,请一名基础较好的同学复述乘的顺序及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去乘第一个因数的对位知识: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2分别去乘14,8写了对着个位,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分别去乘14,10乘4得4个十,所以应把4写了对着十位,10乘1个十得1个百,所以1写在百位上。第二次乘其实是算10个14是140,140末尾的“0”在和8相加时写不写都不会影响个位上相加的结果,所以这里的“0”可不写。

引导学生把题目补充完整。

3、同学们自由说说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

1、寻找位置(把相乘的结果放在正确的位置里)。

2、火眼金睛。

3、列竖式计算。

23×1333×3143×1211×2212×4432×13。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我们是怎样学会这些知识的?

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过程中,学生已经理解了笔算的算理,知道了 乘的顺序及积的书写位置。因此,本节课主要利用几何图形理解算理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进行迁移,让学生自主建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利用几何图形去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相关运算算理,并能正确地处理计算过程中的进位问题.

2、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迁移新知的能力。

3、使学生在经历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并渗透德育教育和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1、能够简单利用几何图形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2、掌握计算中为什么进位。

让学生总结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法则。

学生课前准备:练习本和文具

教师准备: ppt课件、题卡、动物卡片、水果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和学生互动,游戏水果蹲

学生分四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并选一类水果.最后,选出一组水果获胜.

二.复习

利用课前水果蹲获胜水果小组,引出复习习题,并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板演.(一边计算一边想你是怎么计算的)23×13= (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本子上做)

师:通过复习出示(两位数成两位数笔算)板书

三.新知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创设情境。

师:刚刚同学们在做题时,老师看到一位学生的桌子上有一盒酸奶,老师很好奇,我想采访一下他。

师采访。xx你喜欢喝酸奶吗?

(课前准备一生说:是的,老师,妈妈说每天喝一盒酸奶对我长身体有好处。)

生:愿意。

2.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找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和简单说说几何图形)

生:说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师:那么你们会列式吗?(找生列式)

生列式,师板书48×37=

3.引出估算

同学们,在课下,咱们班有两位同学在预习时遇到了点困难,请同学看。(观看视频)

视频中的两个同学起立寻求帮助。以此引出估算的多种方法。

预设

(2)因为48≈50 50×37=

(3)37≈40 48×40

师:那么实际需要酸奶的盒数比20xx多还是少?为什么?

生回答。

4.引出笔算

同学们现在春风小学,要给学生们配备营养餐中的酸奶,想知道具体需要酸奶的盒数,你们能帮忙吗?(请同学们在题卡上完成 第一题,并同桌之间说一说。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板演,并找2名同学结合几何图形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计算后,师:同学们这么快就帮助春风小学解决了困难。老师替他们感谢你们。谢谢大家。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白板,你发现了什么?

生找异同。

师总结:这种利用以学知识学习新知的过程就是迁移思想。

出示课题进位和迁移。

那么同学们通过对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学习,并结合刚刚计算的过程,你能说说如何笔算吗?(小组合作完成题卡2题。小组讨论,最后由组长写出讨论结果)

小组汇报和补充完成此内容。(运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给予鼓励,例如数学家就是这样说的)

找2名同学说,再大家加重音齐读。重要的事说三遍。

5.巩固练习

同学们你们能独立计算了吗?有几只小动物迫不及待的和大家见面了,同学们请看 。老师选一位同学帮大家选择一种可爱的小动物。(选择后生做后面题)

在学习新知时错的生展示.

6.小结。

生说一说

8.布置作业

教材51页6题

9.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进位)

23×13=299 48×37=1776(盒)

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2、使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3、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体会探索发现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算法;体会算法多样化和灵活性。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体会算法灵活性。

1、根据情境图,分析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问题1:你从这张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问题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问题3:为什么用乘法列式?

2、引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

3、结合直观,动手操作理解算理(14×12)

提示一:先尝试计算14×12,并写出计算过程,再到图中圈一圈你的方法;

提示二:先在图中圈一圈你的方法,再写出14×12计算过程。

(根据情境分析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利用直观图形,自主探究,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探究算法。感受转化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展示学生算法,并逐一分析。

平均分:

a、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

b、将12套书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个?

c、12套书还可以怎么平均分?

不平均分:

a、用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来说一说。

b、不平均分,除了分成10份和2份,还可以怎么分?

c、不平均分法这么多,为什么单单选这种?

小结:这几位同学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先分再合。为什么要分?为什么要合?通过先分再合将没学过的知识转化成学过的知识,在数学中这种思想叫做转化。

(基于算理将拆分方法概括为平均分和不平均分。通过学生的`讲解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体会到算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竖式计算:

a、这种方法和刚才有什么不同?(竖式计算)

b、你能用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的方法说一说吗?

c、哪个同学能将竖式的整个过程用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来讲一遍。

d、请同学们象他一样的用竖式计算14×12(老师张贴竖式)

e、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数学书中的竖式,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这个0不用写?表示24个十。

比较算法:

a、大家观察和刚才哪种算法一样?谁愿意上来解释一下。

(2812×2的积,2套书的本书;14014×10的积,10套书的本书;)

b、既然一样,横式写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出现竖式呢?

c、比较这些方法你喜欢那一种?为什么?

(通过观察分析,打通竖式计算和横式笔算的关系,进一步明确竖式笔算的算理。通过比较三种算法的,让学生感知算法多样性和各自的特点。)

1、列竖式计算,并寻找错误(课本46页,做一做)

2、找一找:从竖式中寻找问题答案。

3、算一算

四、回顾总结,质疑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于本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理解笔算的算理,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掌握笔算的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掌握笔算乘的顺序及积的书写位置,理解笔算的算理。

课件、三角板、点子图。

一、复习导入。

1、口算:12×20=11×30=14×10=。

11×4=12×3=14×2=。

2、抽查学生笔算,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3、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过书店买书呢?林老师这个周末也去书店买了一批书,请看屏幕(课件演示)。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41页例1主题图。你能帮林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2)要算一共买了多少本书,该怎么列式呢?为什么要用乘法?(板书:14×12=)。

(3)师:同学们,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已经学会了,那么两位数乘两位数又该如何计算呢?今天这节课,林老师要跟同学们一起解决的问题。(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4)引导学生利用复习题的两位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找到14×12的计算结果。

(5)小组合作探究,找到14×12的计算结果。

(6)汇报:抽查小组成员上台板演,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7)过渡:孩子们真聪明,利用前面我们学过的知识,成功的找到。

14×12的计算结果,非常棒,继续加油哦。我们已经知道14×12=。

168,怎样把它写成像14×2那样,列竖式计算呢?那么请继续跟林。

老师一起学习。

2、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结合点子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和算法的关系。

第一步:先算2套书的本数,就是求2个14。先算(2×4=8)那么8代表的是什么呢?应该写在哪一位?(抽查学生上台写)再算2个10,写在哪一位?求出2套书是28本。

第二步:再算10套书,就是求10个14,我们先怎么乘?按照前面乘的方法,我们是先用十位上的1与个位的4相乘,得到4个十(课件演示10×4=40),40该怎么写?(请一位同学上台写)还有哪一位没算?再算十位上的1与十位的1相乘,得到1个百(课件演示10×10=100)该怎么写?算出10套书是140本。

第三步:最后要算12套书,该怎么做?(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28+140=168)(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3、讨论:第二层积个位上的“0”写不写?

(因为4在十位就代表40,不影响计算的结果,可以省略不写)。

4、回顾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课件演示)。

5、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xxx。

2、xxx。

四、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五、板书设计: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一单元单元备课教案

三年级的学生接触了英语才一个学期,对英语的基础知识只限于最基本的日常用语交流。个别学生对教师的课堂用语和指令还不能很快作出反应。但是三年级的学生好胜、好动、好表演、胆子大,这就给了教师充分的发展空间,要求教师用各种教学手段,动用自己的表情、动作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我设计本课时时是用情景教学法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问与答,分角色地进行表演。

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为教学目标,以语言运用为中心,以活动教学为主线,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手段,以生动的.画面、实物为辅助,力求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真实、平等、和谐的交流环境。本节课在教授新知识上始终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其次,教学活动设计富有层次与梯度,从机械模拟到趣味操练,再到创编对话,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不但体现了从“不会到会”这一学习过程,而且充分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

但遗憾的是,我在教学活动中,只注重课堂知识的传授和运用,缺乏情感目标的教学,没有抓住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的培养――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应当保护动物,热爱动物……希望在下次教学中补上。

三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习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3、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积累词汇。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了解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按不同方面把课文分为两部分,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各部分写具体的。

有关松鼠的资料。

两课时。

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个谜语: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像把伞?(学生回答:松鼠)。

你喜欢松鼠吗?为什么?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松鼠》。(板书课题)。

学生们谈感受:

美丽的小动物讨人喜欢。四肢灵活、行动敏捷、闪闪发光的.小眼睛,全身光滑,尾巴大而漂亮。(能谈出自己的感受就行,不强调统一)。

从哪几方面体会到小松鼠美丽和可爱?

当学生谈到小松鼠的特点时让孩子从文中去找,切入到文中去学习课文。

学生谈到小松鼠美丽,就让学生到文去找,你从哪看出小动物美丽的?引导学生学习描写小动物外形特点的部分。

学生谈到小动物谈到灵活或机灵时,引导学生到文中去找:你从哪感受到小松鼠的机灵的。

喜欢吃的东西、如何做窝……。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学习,并指导学生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的同时,学习描写动物的方法。)。

全文共4个自然段,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从外形上介绍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

第二部分(2——4自然段)介绍了松鼠的生活习性。

松鼠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机灵。

并板书:

1、活动: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的机灵。

2、住的: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松树上,窝暖和安全。

3、吃食:松子、榛子、橡栗、鸟蛋。

学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1、熟读课文。

2、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及特征。

学生在体会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的同时,学习小作者描写小动物的方法。

把你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学生朗读课文。

学生谈并学习写好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先要从外形特征去观察小动物,再要观察小动物的生活悄习性,如:小动物吃食时的样子,睡觉时的样子,游戏时的样子,喜欢做什么……并学会把小动物写活。(生动、形象)。

结合语文天地的读一读,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语。让学生学习用表示顺序的词语来练习说话。从而进一步感受作者对于小松鼠的喜爱之情。

回顾课文内容,填一填:松鼠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双的小眼睛。身上的毛,的好像搽过油。一条的大尾总是,显得格外。

让我们再来看看一篇写小动物的《带刺的朋友》语文天地中的开卷有益。

捷遮蔽。

1、外形特征。

2、吃食物时的样子、神态动作。

3、睡觉时的习惯和样子。

4、做游戏时的特点。

语文天地。

一、畅所欲言。

怎样爱护小动物……学生收集资料,进行讨论。

二、笔下生花:两课时。

1、你喜爱的小动物写一写……。

要求:介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可以从动物的外形特征、吃食时、睡觉时、游戏时的样子、神态、动作等方面来写。

三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1、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父母或其他亲人为自己做的事中感受他们对自己的关爱,并教育学生要回报亲人的关爱。

2、要求学生表述要清楚、完整,并富有情感。

3、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和能正确评价的能力。

3、重点难点:

感受亲让人的爱并教育学生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回报亲人。

提高学生口头表述事情的能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日期:

一、创设交际情境。

播放所收集的与本次口语交际主题相符的公益广告、短片画面等。

二、学生说说看后的感受。

看课本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说出话题。

三、读文中提示。

1、要说出亲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

2、要说出自己对亲人做什么事或打算做些什么事。

四、小组合作。

1、交流各说的内容。

2、讨论交流。

五、全班学生讲述汇报。

1、认真倾听。

2、评价。

3、互动表演。

六、评价。评选出优胜和优秀个人。

板书:回报亲人。

表述事情清楚、完整。

认真倾听、正确评价。

用行动去回报亲人。

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第四单元教案

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我在教学工作中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些的成绩。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

一: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严格按计划进行教学。

备课不充分会严重影响课堂的气氛及学生的积极性;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获益不浅。平时,我紧抓备、教、改、辅、查等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备课时掌握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同时还要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

二:在课堂上,我尽量活跃课堂气氛,激励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让他们主动参与,注重对学生口语的培养。为了更好地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或让他们进一步巩固知识,布置适量的作业、练习,并且对试卷、作业等认真批改并加以讲评,做好总结,以便及时做到查、漏、补、缺。特别是五年级,尽量做到精讲多练,让学生做到听、说、读、写并举,眼、耳、口、鼻、脑并用,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课后,认真做好学生工作,让孩子们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其有足够的信心去学习英语,使他们从对英语学习的畏惧转变到对英语的要学、乐学。

三:课后,及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前多预习,课堂上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真正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课后认真完成配套练习,不懂的地方,多向老师或成绩好的学生请教。

四:爱心浇灌潜能生。

\"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他们,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由于我能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因此促进了他们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其次,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注重研究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辅导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以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小学英语教学大纲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学科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自己付出了很多,收到的回报也不少:领导的信任,使我精力充沛;同事的帮助,使我干劲十足;学生的渴求,使我信心倍增。我会努力填补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再创佳绩。

三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1、练习区别形近字和语文环境中去辨别近义词,修改病句,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

2、学生积累关于仁爱之心的名人名言。

3、通过读《饺子的来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其受到爱心教育。

4、鼓励学生走进社会,通过访问、写作等实践活动,能用爱心与人相处。

1、提高学生区别形近字、近义词、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2、通过阅读名人名言和“知识窗”的内容。积累语言,扩展知识。

1课时。

日期:

一、学习“练”

1、区别形近字。

(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学生按组讲述,怎样从字形的特点上去更好地区分字形字义。

(3)从前单元的生字中,再找出几组形近字。

2、照例字填空。

不(折)不(扣)。

不()不()不()不()。

3、认识修改符号。

(1)读一读,认识四种修改符号。

(2)记住四种修改符号的名称和表示方法。

(3)扩展练习,有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我是诚实懂礼貌的一个孩子。

李强的家里五口人。

二、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练读名人名言。

2、小组内交流对这几句名人名言的.理解。

3、展示自己搜集的有关仁爱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

4、课上背一句名人名言。

三、学习“知识窗”

1、学生独立阅读《饺子的来历》。

2、用自己的话讲出故事。

3、说说自己知道的有关饺子来历的其他传说。

四、总结。

板书:语文七色光三。

“练”

1、选字填空组词语。

2、照例字填空。

3、认识修改符号。

(1)改正(2)删除(3)增补(4)对调。

三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1、读课文,弄懂“爱心项链”的含义。

2、教育学生要乐于帮助有困难的人,做富有爱心的人。

3、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10个生字。

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爱心项链”的含义,并从中受道感染和熏陶。

课件。

1课时。

日期:

一、课前预习。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肆虐———————()故障—————————()承诺———————()哀求—————()。

3、默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

二、学习研讨。

1、齐读课题。

(1)说说你所周到的项链?(2)什么是“爱心项链”?小组合作学习,寻找文前提示的问题。

2、交流汇报。(1)小组汇报。

(2)教师帮助学生归纳答案,利用可我呢结尾一段来作答。

(3)3、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文中人物的对话。

三、实际应用、拓展延伸。

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曾经做过的、听过的或是自己接受的有关“爱心”的事。

2、读《阅读》中的有关阅读材料。

四、教师总结。

这课的题目是一种比喻:把爱心比作金钱,把做善事比作金钱,把金钱和珍珠穿在一起,就成了世界上最珍贵的爱心项链。爱心是可以传递的,他不需要回报,但可以心心相印。

板书:爱心项链。

汽车抛锚路人相救。

不求回报只求承诺。

帮助他人传递承诺。

爱心无价心心相印。

《用冰取火》教案

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车南站,天空中漂浮着阴云,原来人声鼎沸的车站已变的死一般的沉寂。

“爸爸……妈妈……”一阵阵凄厉的哭喊声传来。原来有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孤零零的坐在废墟旁号啕大哭。她的衣服沾满的鲜血,让人分辨不出他的容貌。“爸爸……妈妈……痛啊……”他的脸上的血渍几乎被他那豆大般的泪水冲洗掉了。

这个小孩叫小东,她的爸爸妈妈正要从火车南站赶往广州外出,却被那可恶的日本鬼子那罪恶的子弹阻拦了,当时一颗颗的炸弹从天而降,不一会儿,上海火车南站就成了一片废墟,小东的爸爸妈妈为了保护他,用身躯把它遮的严严实实的,小东的爸爸妈妈被炸死了,小东也被炸伤了,他算很幸运的,因为当时火车南站那千千万万的人都被炸死了,可他的爸爸妈妈死了。他便成了孤儿,依然可怜。除了哭,他还能干什么?幸好有一位大娘收留了他,可怜的小东他与大娘相依为命。有一天一位八路军来他家喝水,小东想参加八路,他很憎恨日本人,他想为爸爸妈妈报仇。

战争!战争!战争!一切都是战争!失去爸爸妈妈的是战争!令人伤心的也是战争!战争啊!停下你的脚步吧!我们期待的是和平!从给我们的生活永远的离去!

三年级第四单元作文

8.读题,选择正确的算式。

(1)学校买了8把椅子,共用了360元,照这样计算,买40把椅子需要多少元?

a.360×8÷40b.360÷8×40()。

a.120÷4×9b.150÷3×9()。

9.买6个鼠标要用126元。照这样计算,买32个鼠标要用多少元?

13.学校有5排松树,每排14棵,松树的棵树是柏树的7倍。学校里有多少棵柏树?

第四单元:年月日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2--53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应用24时计时法,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问题的计算。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24时计时法的应用。

教学关键: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24时的基本含义以及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揭题。

让学生看课本52页图,问:你们看到了什么?21:00表示几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的计时法。(板书:24时计时法)。

二、用24时表示时间。

1、我们的钟面时针一周要几小时?那一天要转几周?

2、那一天一共有几个小时呢?(24)。

3、所以我们把从0到24时的计时方法叫做24时计时法。

4、用24时表示下午和晚上的时间:

早上从1时到12时就用1--12时来表示。

但时从中午12时开始,下午1时我们用24时计时法又该怎么表示呢?

同学们讨论一下?

5、那下午2时用24时计时法又怎么表示呢?

6、小结方法:

同学们怎么样很快的知道我们通常习惯的表示时间的方式,改成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

下午以后的时间只要用12加上我们通常说的几时就可以得到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

比如:晚上9时就用12+9=21所以就时21时。

三、习简单的时间计算。

1、教学例三。

2、学生讨论。

3、汇报:你是怎么计算的?

4、师生共同总结:1、统一时间表示法。

2、用图表示。

3、用24时计时法计算经过时间,只要到达时刻减去发车时刻,就是经过时间。

四、练习:

1、抢答比赛:老师说时间学生说24时计时法表示。

2、完成课本p53页做一做。

3、完成练习13的第一题。

4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十三。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让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运用24时表示法,并能准确的计算出一天内经过的时间。

教学重难点:简单的时间计算。

一、复习。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出下面的时刻:

下午4时是()时上午8时是()时。

晚上10时是()时深夜12时是()时。

2、13时是下午()时17时是下午()时。

21时是晚上()时14时是下午()时。

3、连线。

18:0623:385:0013:00。

下午6:06晚上2:00下午5:00早上5:00。

4、和平街新设一个邮筒,需要在邮筒上标出3次信,早上8时30分第一次取信,以后每隔4消失取一次信,请你标出每次取信的时间。

5、春雷画展每天的开放时间是8:00--17:00,这个画展每天展出多长时间?

6、看图填空(图在课本55页)。

春风饭店晚上的营业时间是从下午到晚上。

一天共营业多长时间?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洋洋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她一共睡了()小时。

课外小组14:30开始活动,经过1小时20分结束,结束时间是。

8、一场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比赛什么时候结束?

5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活动课制作年历。

教学目的:

通过让学生制作年历,让他们能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平润年的知识,并且让学生我国的一些节日,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及动手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平时我们要知道今天是几号,怎么办?

你们见过什么样的年历呢?

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年历好不好?

二、活动。

要制作一个年历有哪些步骤呢?

师生共同总结:要确定1月1日是星期几。

休息日和一些节日要用其他颜色标出。

如何布局,如何分工。

让学生小组合作。

三、作品交流。

你觉得哪组的作品好,好在什么地方?

6第六课时。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计”测试题。

班姓名等级家长签字。

一、下面是叮当书店今年一月售书情况统计表。(25分)。

种类科普文艺侦探卡通。

册数500500100700。

请你将右边的统计图补充完整。

1、你认为书店老板应该多进一些什么书?为什么?

二、把统计图补充完整(35分)。

4种电脑价格统计图。

姓名张平刘玲孙伟于兰。

体重/千克26323032。

(1)b种电脑比c种电脑贵多少元钱?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请提出来并解决。

三、4人小组的体重如下表(10分)。

这一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四、看图回答问题(30分)。

(1)哪个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多多少?

2

第四单元:年月日

一、设计理念。

本着积极践行“53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此教学设计旨在“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突出探究,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分自主探究、合作互动、反馈测评三个大的模块,教学流程力求完整呈现导学、自学、互学、展示、测评五个板块。

合理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自主学习,愉快交流,获取知识。

二、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选自义务教育阶段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第四组第16课,围绕着单元主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展开,讲述了几个小伙伴之间互比本领,主人公小柱子开始丢了面子,于是下决心苦练绝招,最后在不懈努力下出奇制胜,获得小伙伴们称赞的故事。课文充满着童心童趣,人物形象鲜明,正是这一阶段孩子的真实写照,学生很容易产生共鸣。

三、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正处于一个逐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个性活跃,自强,好胜,极其希望获取知识和认可的阶段,容易对自己身边的事情产生好奇心,通过引导,很容易激发浓厚的兴趣。具备一定的自学与互学能力,能借助拼音朗读课文,通过交流简单的了解文章大意。

四、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读“憋、腮、攥”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3、理解课文大意,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4、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理解课文大意,知道各个小伙伴都有什么绝招,绝招是怎么获得的。

教学难点:1、通过了解和评价每个小伙伴的绝招,分析小领子的绝招为什么引起大家的赞叹,从中体会小柱子的人物性格和精神品质。

2、从绝招的评比中,体会到童年生活的快乐。

六、教学准备。

制作简单课件。

七、教学流程。

教学模块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学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师生问答引入课题。

2、课件出示自学提示,指导自学方法。

2、自学提示告诉学生们要从哪里去学,要怎么学,起到指导作用。

自学1、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进行自学。

1、出示评价标准,可以合理的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提示学习要点。

展示1、课件出示“我最喜欢___”

学生根据评价结果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位人物,并说出理由。

1、通过对人物的对比,体会各个人物,特别是小柱子的人物特征,从对比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测评2、课件出示“我有也绝招”

创设情境:假如“我”也是小伙伴中的一员,在下一次比赛中,“我们”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1、通过学生想象下一次比赛的情境,检测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中“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就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

2、通过这一环节将本课与接下来的“教你学一招”口语交际联系起来。

八、板书设计。

16*绝招。

人物绝招怎么得到的。

九、教学反思。

《绝招》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描写的是几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趣事。讲的是小柱子和小伙伴比本领,第一次输了,感到很羞愧,于是他暗自练习绝招。结果,在他的努力下,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大家对他的绝招赞不绝口。这篇课文富有童心童趣,文中细致刻画的小柱子这个人物形象鲜活欲出,跃然纸上。可以说,他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典型代表,很多学生都可以从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尊,好强,不服输。

课文内容简单易懂,学生完全可以自学学通,因此将课堂交给学生自己是这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积极践行“53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力求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突出探究,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授课时严格划分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馈测评三个板块,精心设计导学、自学、互学、展示、测评五个学习阶段,真正让课堂回归学生手中。

在本课的教学中,为了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在没有网络资源可以利用的情况下,尽自己最大努力制作了简单的演示文稿来配合教学的实施,每一张演示文稿,就是一个教学板块的呈现,每一张演示文稿,也是一个学习要素的提示。

首先利用上节课的数学课,结合课文中小柱子的绝招--心算,再配合课文插图的展示,通过对话导入本课的课题,很快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听到孩子们响亮的回答声,我知道这节课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然后是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进行自学,自学后出示“我会读”和“我会填”进行自学效果评估,并由评估结果决定下一步的互学进度。经过实际的课堂验证,我觉得在课前的阅读提示中有一部分和自学提示有重叠部分,一部分内容可以在学生完成自学测评后通过交流归纳出来会更好,直接给出稍显突兀。

学生的互学和展示是“535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点,在这里我创设了两个比较容易调动气氛的情境:“我会评”和“我最希望是___”,通过交流评价对于文中人物和他们绝招的看法,评出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和绝招,使学生在互动探究中体会到童年的乐趣,以及绝招的来之不易。本环节有一处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在小评委投票环节耗费的时间比预设的要多出了几分钟,稍显拖沓。

反馈测评环节的设计和实施都围绕着引入第四组课文的口语交际来进行,学生讨论“如果自己也是小伙伴中的一员,在下一次比赛中,要展示什么绝招呢?”。这一环节突出了由课文延伸出去的理念,而学生们的表现也非常活跃,话音刚落,他们就迫不及待的交流起了自己的“绝招”,这样接下来的口语交际和习作都得到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总的来说,这节课课堂结构鲜明,对于学生的评价和反馈比较积极和及时。不足之处是时间上的处理还有待加强,对于放手给学生去总结还有些底气不足。

2014/4/23。

三年级音乐第四单元2《嘹亮歌声》教案孙青芸

教材分析:

《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民族特色浓郁的台湾叙事歌曲。旋律轻松活泼,歌词生动有趣,深受儿童的喜爱。歌曲节奏跳跃,生动的刻画了蜗牛与黄鹂鸟的形象与心态,可以借助故事教唱,以音乐表演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及歌曲中的乐理知识。

(2)从音乐中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教育。

(3)指导学生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准备:

电子琴、黄鹂鸟和蜗牛的头饰、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1、准确地拍打节奏。

2、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课时设计:

一课时。

教学策略:

1、以故事导入。

2、分配角色表演歌曲。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情感交流。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首先是给学生讲蜗牛和黄鹂的故事,之后播放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让学生随音乐摇摇身体、摆摆头,模仿蜗牛和黄鹂鸟的动作做律动。

学生跟音乐做律动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使学生初步熟悉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感知了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形象,而且更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为完成歌曲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

三、学唱歌曲。

1、首先节奏练习,xxxxxx︱xxx︱。

2、其次是教唱歌曲。利用多媒体课件,主要运用听唱法来完成歌曲学唱。

之后跟琴练唱,发现问题重点练习。

并提出演唱要求(跳跃欢快有弹性)。

学生练唱,掌握演唱要求。

1、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直观的画面,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教学生准确演唱歌曲四、分角色表演为歌曲创编动作,分析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学生创编动作并分角色表演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从中体会乐趣。

五、课堂小结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说说你能从蜗牛和黄鹂鸟身上分别学到一些什么最后整节课在《蜗牛与黄鹂鸟》歌曲声中愉快地结束。

思考并发言让学生分析和辨别黄鹂鸟身上存在的缺点我们不应该学习,我们要学习蜗牛身上那种对奋斗目标执着追求的顽强精神。

板书设计xxxxxx︱xxx︱。

小学英语教案三年级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atthez》,第二课时包括let’slearn和let’sdlet’sspell三部分。主要教学四个形容词thin,fat,tall,shrt。

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根据一级目标要求,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本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现有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能听、说、认读thin,fat,tall,shrt,并理解词义。

2、听懂含有形容词的几个指令,并按指令做动作。

3、在活动中习得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育学生爱护动物,懂得动物是世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教学重、难点。

本课时教学重点是能听、说、认读几个形容词thin,fat,tall,shrt。听懂含有形容词的几个指令,并按指令做动作。

教学难点是单词thin的发音。

我通过与扮演司机跟导游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既复习了新知,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习完本节的单词后,又让学生们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上出现的动物,为了进一步巩固今天的学习要点。而且做到自己造句子。其中,有几次都复习了旧知,把学过的动物单词再次的扩展,让学生们会描述其特征。

在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中,我从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出发,利用有趣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用旅观光团通过唱歌曲、走迷宫活动,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通过用旧知识引入本课新知识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在猜一猜、的活动过程中,尝试做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使他们不仅掌握本节课的内容,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经验、新认识,并由此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个性成长。

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我主要采用图片、多媒体以及教师丰富的体态语言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它们能活化教材,辅助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有序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能充分利用有的教学时间,改善信息的传递方式,增强信息的传递能力,使外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本节课,我下了很多功夫,通过画画,开火车,做游戏等环节,为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益,本课中我从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利用图片、创设了多种生动的情景,使教学过程自然融于快乐活动之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积极的情感较好地为知识、能力目标的达成服务,同时本课中,我始终注意让学生多个感官动起来,不但在听说读方面加强训练,还培养了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尝试的能力。

三年级第四单元作文

板书设计14蜜蜂。

第三课时。

自主探索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行三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小组交流: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听听同学的发现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

3、指名朗读,注意正音,齐读巩固。

4、全班交流,说说你的发现。

5、教师引导`小结:这四行词语,每一行带点的都是形近字,其中有些音同,有些音近,有些音异。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别,进行扩词练习。

6、拓展练习:形近字组词。

二、读读背背。

1、导入:不同的花在二十四小时内陆续开放,你只要看到什么花刚刚开放。

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我们在《花钟》一课中,了解了鲜花开放的规律,其实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将要学的一首农谚歌谣就揭示了瓜果蔬菜在十二个月中不同的生长特点,下面就让我们去读一读吧。

2、学生自由朗读儿歌,带有音节的字拼读拼读,注意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先在组内朗读,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获,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

4、抽小组朗读,全班交流。

5、师生对读,齐读。

6、看谁最先背下来。

7、背诵比赛。

三、读读认认。

1、读一读这儿的三行词语,想想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白这些词语都是指的人体的器官,这些字都带有“月”字,从而得出结论:带有“月”的字都与人的某些器官有关。

3、这7个字扩词。

4、说出你了解的带有“月”的生字,并组词语。

四、宽带网。

1、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其实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请把你课前收集到的这方面的资料跟同学交流交流,并说出你资料的。

2、读课文中列举的例子,读后谈谈自己的体会。

小结激励: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勇于探索,练就了一双慧眼,也许你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发明家!

三年级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开学的第一天,我们的小组就接到了班主任李老师给我们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出黑板报。

当时,我们觉得这真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可等我们真的接受任务之后,我才发现自己无从下手,在旁的徐佩芸说:“这不是存心为难人吗?真希望有高手助阵,如果神笔马良在就好了。

我们小组成员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并构思了好半天。黑板报终于”出世“了。我们现在黑板报的顶部写了几个美术字——新学期,新气象。有的同学在一旁拿着本黑板报书打边框我在一旁头头是道的说:”我们一定要把这期黑板报出好,一期好的黑板报要有“装饰、插图、美术字、花纹,还要不停地修改。”在旁的值日组陆梦露说:“打边框要轻一点。”我点点头,便认真地打起边框来,只要有一点没打好,我都会认真修改,等把边框打完后,其他几位同学过来检查验收,果真不错!

开始写字了,该小书法家袁凡迪上场的时候,她心里有些紧张,说:“虽然我的钢笔字写得不错,可是和粉笔字比起来毕竟是有区别的,我们在旁鼓励她。于是,袁凡迪一笔一画认真地写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写完看,我们几位出黑板报的同学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望着自己辛勤的劳动成果,心里甜滋滋的,高兴无比。

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单元分析和课时备课

教材分析:

课标提出:“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将应用问题与计算有机结合,使学生经历计算法则的获得过程。”不连续进位加法中安排我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情况,为学习计算提供现实背景。通过具体的生活问题或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的方式,将笔算加法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背景中。学生掌握计算方法以后呈现现实的问题情境,应用计算知识解决。这样编排不仅让学生经历了笔算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笔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计算的意义,主动构建数学知识,形成运算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学情分析:

将计算与运用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来学习计算。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迁移旧知,学会万以内的加法(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结合所学知识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万以内的加法(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进位的算理。

突破方法:

让学生自主探索、讨论和交流,使学生明确“哪一位上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教法:迁移法、动手实践。

学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教学学具:

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课件分别出示丹顶鹤、蜥蜴、麋鹿、狐狸的图片。

2、课件出示“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统计表。

学生观察这份统计表并从中获取数学信息(鸟类271种,爬行类122种,哺乳类31种。)。

(设计意图:通过对图片和统计表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湿地部分野生动物的种类,并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算一算。

38+55=。

1、几十加几十怎样笔算?(学生独立演算后,集体点评)。

为什么十位不是8?

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上3+5+进位1=9。

2、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三、互动新授。

1、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要运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2、根据问题,尝试解答。

出示教材例1: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算式:271+122=。

引导:你们会计算吗?自己试试看。

学生在答题纸上试算,教师巡视,并指名学生板演。

学生讲解计算过程,集体点评。

教师再次运用课件演示计算过程:

小结:在计算这道题时,应该注意什么?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做出评价。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知识迁移的效力,让学生独立计算,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出示例2:我国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小组合作,列出算式并试着在答题纸上计算,如果遇到问题,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解决。

你们在计算中遇到什么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271+31=。

在计算这道题时,应该注意什么?(课件演示并小结)。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如果十位相加满十,就向百位进1、

4、比较总结。

引导学生观察两道例题中的算式,同桌互相交流讨论,找出计算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组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分析、比较、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总结,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以及计算过程,同时提醒学生在计算时一定要加上这个进上去的1、)。

四、知识运用。

啄木鸟治病夺红旗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批改同学的计算,集体评讲学生的完成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当小老师,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但提高了学生注意力,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落到实处。)。

五、课堂小结。

学生谈学习的`收获。

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加法》

课标提出:“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将应用问题与计算有机结合,使学生经历计算法则的获得过程。”不连续进位加法中安排我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情况,为学习计算提供现实背景。通过具体的生活问题或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的方式,将笔算加法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背景中。学生掌握计算方法以后呈现现实的问题情境,应用计算知识解决。这样编排不仅让学生经历了笔算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笔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计算的意义,主动构建数学知识,形成运算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将计算与运用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来学习计算。

1、引导学生迁移旧知,学会万以内的加法(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结合所学知识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掌握万以内的加法(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进位的算理。

让学生自主探索、讨论和交流,使学生明确“哪一位上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教法:迁移法、动手实践。

学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教学课件。

1课时。

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课件分别出示丹顶鹤、蜥蜴、麋鹿、狐狸的图片。

2、课件出示“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统计表。

学生观察这份统计表并从中获取数学信息(鸟类271种,爬行类122种,哺乳类31种。)。

(设计意图:通过对图片和统计表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湿地部分野生动物的种类,并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算一算。

38+55=。

1、几十加几十怎样笔算?(学生独立演算后,集体点评)。

为什么十位不是8?

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上3+5+进位1=9。

2、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三、互动新授。

1、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要运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2、根据问题,尝试解答。

出示教材例1: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算式:271+122=。

引导:你们会计算吗?自己试试看。

学生在答题纸上试算,教师巡视,并指名学生板演。

学生讲解计算过程,集体点评。

教师再次运用课件演示计算过程:

小结:在计算这道题时,应该注意什么?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做出评价。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知识迁移的效力,让学生独立计算,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出示例2:我国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小组合作,列出算式并试着在答题纸上计算,如果遇到问题,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解决。

你们在计算中遇到什么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271+31=。

在计算这道题时,应该注意什么?(课件演示并小结)。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如果十位相加满十,就向百位进1、

4、比较总结。

引导学生观察两道例题中的算式,同桌互相交流讨论,找出计算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组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分析、比较、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总结,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以及计算过程,同时提醒学生在计算时一定要加上这个进上去的1、)。

四、知识运用。

啄木鸟治病夺红旗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批改同学的计算,集体评讲学生的完成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当小老师,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但提高了学生注意力,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落到实处。)。

五、课堂小结。

学生谈学习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