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分析论文(专业22篇)

小编: 影墨

范文范本是总结写作的权威参考,它们经过精心挑选和编写,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范本,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1.体育教学通路封闭。这种现象的具体表现是高职体育教学和社会完全脱节,没有与时俱进,在体育教学时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重视,更没有反映出当代体育科技的发展。

2.重视教师的主导,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没有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和主体作用,总是以教师为中心,采用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进行,更缺乏对学生讲解体育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最终导致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呈现程序化、强制化,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技能训练,限制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3.教学模式过于单调、统一。一直以来,国家教委对于高等院校的体育课的教学计划都具有统一的规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计划、内容及大纲等都必须遵循教委的具体要求来执行,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打击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更难按照社会需求培养针对性的人才。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教育课类,它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管理科学等。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重要性具体表现在:

1.有效促进体育资源的整合和有效优化,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提高教学工作效率。

2.体育老师要进行教学观念的转变,积极有效的适应新时期社会进步的要求,给学生的学习发展环境提供广阔的空间。

3.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体育技能的扎实掌握,并且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体育老师的教学经验得到了提升,专业水平得到了提高,对发展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提供了具有很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说服力。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的宗旨是为了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这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方法,实行素质教育方针。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时要以这一宗旨为根本,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为指导思想,添加高职院校的自身教学特点,制定对学生教育教学的目标,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在改革中要体现高职院校体育的特色,让学生不仅要重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还要重视加强自身体育锻炼,树立终身制体育思想和健康第一的理念。

1.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发挥其学习自主性。在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学改革中,老师是引领者,学生才是主体。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积极的、自主的、高效的进行学习和锻炼,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能客观的`做出评价。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呆板的、固定的,束缚了学生的发展空间。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中,必须要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切实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开展互动课堂,创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积极发挥自己才能、思想感情和判断想象的自由空间,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2.更新观念,强化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教育工作者要打破墨守成规的传统思想,结合教育部的总体规划目标,和学生的自身特点,创建一套特色的、新颖的、快乐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健康的锻炼身体,健康的学习知识。积极主动的更新观点,早日实现统一教学改革。首先,改变课程设置,以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中心教学;其次,在对学生授课时,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再次,教学效果的评价多倾向于健康标准。在体育课上,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得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3.激发学生的潜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改革教育,就是改掉在传统教育中的落后的思想教育手段,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鼓励学生要多问、多想、多创新、多沟通,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生与老师之间相互交流,从而强化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4.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学生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具有青春活力,传统的授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要求了。所以,在上体育课时要注重对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即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要求,又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真正地做到体脑结合,使体育知识和体育锻炼有机地衔接、融合。即保证了学生体育学习过程的完整性与连续性,又确保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与确立。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多样,涵盖面广,可以满足每个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要求,进而激发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培养他们热爱集体、奋发向上、坚韧不拔、拼搏进取的精神。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的目的性是使学生的身心能健康的成长,适应未来的工作,让学生的生理、心理、道德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和文化水平得到全面的发展。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还不是很完善。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前进,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暴露出一些不完善的教育教学问题,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们应大力重视并改进,从而使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建设分析论文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集影像和讯息为一体的专业,具有交叉性学科的显著特点,以数理知识为基础并兼具人文学科的艺术传导性。国内当前的高职院校在视觉传达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僵化,人才培养方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教学管理信息化、集成化势在必行。

一、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单一。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教学课程基本是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程,没有自身的专业特色。在时代的信息化需求下,这样的课程设置无法满足新媒体对视觉艺术的需求,缺乏对学生的立体空间视觉进行艺术训练,并且没有和其他学科进行知识链接,导致学生对学科知识难以融会贯通。

2.教学片面化。

片面理解美术教育,将专业过于细分化,片面学习理论知识,过度强调艺术的高雅性。学生无法理解学科知识,片面性的知识传输导致学生的知识领域狭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没有得到具体的提升,学生拥有大量的理论知识却无法运用。

3.教学信息僵化。

大数据下,教师和学生对于信息的需求日益庞大。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大量搜集学科知识和社会知识,学生亦需要大量的知识补充。因此,知识的“安全性”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学生无法辨明知识的好坏,学科知识资源有限,某些被加密受限的资源无法观看。

4.教学条件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教学配套的教学设备、仪器、教学场地、师资力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学生实训场地受限,师资力量不足、缺乏专业化教学设备,无法满足现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教学对网络信息集成的需要。

二、如何做到高职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教学管理信息网络化。

1.改善教学机制。

各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以及区域特点,建立适合自身教学发展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优势。针对视觉传达艺术教学,应寻求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改变原有的刻板、僵硬的教学状态,优化学生课程,将教学重点放置在专业实践上。将传统的“听授”模式转变为主动性的知识灌输,例如模拟作业形式的课程,讲座形式课程等。多学科知识教授,让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例如相关的艺术鉴赏课程、文案创意课程、心理学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等。

2.工学一体化。

工学一体化,教学不单单限制于课堂。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后要进行课时实践,掌握每一个实际运用操作方式。教师可采取“工作室教学模式”,要求学生采取小组分工,进行“半企业化”教学,并对不同小组进行评分机制,在实际训练中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让学生挑战自身。

3.教学资源全面智能化。

提高教学资源投入比例,将学生放在教学第一位,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教育目标。为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应该优化教学资源,全面铺设信息化智能化设备,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为企业输送人才。

4.建立教学管理信息平台。

建立相关的校内交流网站,以信息的集成为特点,为每位在校师生提供账号,为相关合作企业人员提供账号,增加游客服务。学生能够在教学管理网站获取校内资讯和学习资源。教学管理信息平台支持学生通过自身的账号进行学习资源查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性。

为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应该建立教学考评机制并设置于教学管理信息平台,将考核分为线上、线下两部分,提高全院师生对于考核的关注度。考核内容包括教师教学效果、学生成绩、考勤(教师、学生)、艺术作品展评分。采用不记名评分机制,增加学生互评和教师互评栏目。

三、小结。

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和教学资源整合性对于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而言具有重大意义。高职院校应以培养复合型设计人才为教学目标,不断地提高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结合地区优势和学校优势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建立线上的教学管理平台,将教学管理做到每一位师生都能够参与,将教学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芳.民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研究[j].美术大观,(3).

高职高专旅游管理教学改进性分析论文

摘要:21世纪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三大产业之一,有“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旅游业的发展也要求学校为其输送更多高质量的人才,而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关键还在于教育,在于教学质量。本文立足于现有的旅游管理教学体系,对于提高中专旅游管理教学质量问题,提出几点思考分析。

优化中专旅游管理教学课程体系,整合中专旅游人才培养空间,在基本功和专业能力模块下功夫,培养出适应行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中专学校的教学侧重于实用与实践,主旨在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所以中专旅游管理教学的着重点就在于岗前的专门化训练,模拟实务训练以及创新发展训练教程。提高中专旅游管理教学质量,提高旅游管理人才职业素质,发展核心竞争力,显得非常迫切与重要。

一、着重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作为旅游专业的学生,旅游职业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旅游教育要与社会行业的需要相结合。中专职校需要更加务实,帮助学生练就一身硬本领。其中主要包括对旅游地历史风情的了解和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首先是对于专业知识的认知,旅游专业的学生需要对于历史地理以及民风民俗有涉猎,或许中专职校的学生文化课成绩不算好,但是如能有专业的指导,学生在专业基础知识这一块是可以有进步的。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就是在帮助学生练基本功。故而,中专旅游管理教学可以从教学的专业基础知识上着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其次,旅游管理这一专业具有灵活性的特征,学好这个专业的关键点不在于记忆和背诵专业课知识,而在于与人打交道。与其他专业不同,旅游管理专业侧重运用性,所以提高教学质量还应深入研究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当然这一专业还涉及到管理与服务。旅游专业的应用性比较强,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鼓励学生与人交往,并悉心与人交往的技巧与礼仪。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需要教师理论联系实践,课堂教学可以不必拘泥于课堂,可以走出学校,与旅游景区合作,由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现场示范,在不同场合的不同礼仪,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话语,不同景区的不同讲解,甚至包括站立、行走的姿势与待人接物的礼仪都需要面面俱到。

二、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理念的培养。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衡量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旅游专业的学生由于工作的特性,需要学生热情主动、积极向上、能说会道以及灵活应变。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以及合作意识,在集体中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同时在教学中,通过实践教学去加强学生的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一些旅游市场需要的特质其实也是社会所公认的品质,比如,诚实守信。当游客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他们可以信任的只有导游,只有旅游管理人员。成为客户忠实的向导,为客户着想,这才是可持续发展道路。赢得信任,赢得尊重,这是旅游业人才需要去努力的方向,也是中专职业院校需要向学生传达的职业理念。中专旅游管理院校不光要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也需注重学生实践中展现的综合能力,重礼仪、重形象、注意言谈举止,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增加可能性。

三、从培养服务意识着手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旅游产业是服务产业,旅游人才的服务意识就是一个人的敬业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抓住重点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培养学生的敬业意识,是从事这一行业的重点。有效的教学在于教育内容的有效性,如果说培养旅游管理人才的职业素养是基础教学,那么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服务意识就是拓展教学。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在于与人打交道,只有具有服务意识的学生,才能提高服务水平与能力,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有服务意识,有敬业意识,有责任感,在进行工作的时候我们有如此的意识才能带给旅客愉悦与幸福,这也是实现我们人生幸福与目标的一种方式。中专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应该认识到培养学生的敬业意识同样是教学的重点。

四、优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旅游业的繁荣带来了旅游专业的火爆,培养出适应和引领产业发展的旅游人才成为了旅游院校的目标,故而,优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步骤。中专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应该随着时代与市场的需要,走出一条职业化、务实化、多样化的道路。学校的教学可以联系企业,实行定向培养人才计划,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培养模式,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旅游职业教育主打务实,把培养可以服务于市场的人才放在第一位。联系当代社会的需要,应时代所需,灵活地发展学科课程,深化教育改革,将学生的学习中心从理论延伸到实践。根据旅游专业的特性,更多地增加实践课,或者增加理论联系实践的课程,减少学生枯燥的学习理论课的时间,让学生提起学习专业课的兴趣,重新获得学习知识的信心。

结语。

近些年来,旅游业飞快的发展,对于旅游人才数量及质量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中专旅游管理应当结合自身的特点,利用实践教学的方法,从实践中传授旅游行业的基础知识,对学生的各方面素质进行言传身教,帮助学生联系企业尽可能多地进行实训。从实践中积累经验,立足于实践教学,才是中专旅游管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与关键。

【参考文献】。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摘要]音乐学院的音乐表演专业、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和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有着很大的区别。在目前的教育改革新形势下,如何对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教育进行改革值得思考,针对这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索,从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教育入手,从而提高全国音乐教学质量。

一、解决学生生存问题是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根本。

高等职业教育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高等职业院校生存、发展的重点是面向市场办学,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等技能人才对学生的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可是,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在市场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不协调的问题。要想解决目前面临的问题,应该以学生的就业和生存方面为重点,让学生毕业后找到与自己所学知识相匹配的理想工作。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在教学上的主要出发点就是能够让学生毕业后有一个较高收入的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学历技术专家和人才在高端科技中尤其需要,大多数为一线技师、工人并服务于百姓、社区,对一线艺术人才的公民文化艺术生活的有效提升很关键。很多人都希望在毕业后能够拥有丰厚的经济物质基础,所以高学历是大多数人才追求的目标,很多人选择考研,这些人中大多数是真才实学的人才,但在就业时,有很多博士、硕士在就业上比学士难,学士在就业上不如高职的现象屡见不鲜。所以,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就业和生存问题,应该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严格要求以人才培养目标及就业岗位为主,教学的根本出发点以解决学生生存问题为目标,对教学进行科学改革,更利于提高教学成果,让学生的未来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二、“演学结合”作为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出台以来,高职院校就针对“演学结合”的理论实践进行科学探索。舞台对于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来说才是他们的理想圣地。舞台就是他们的工厂,他们的工作就是能够在舞台上进行“演”,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表演,因此,要应用“演学结合”的模式对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学中演,演中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习兴趣,更好地适应教育,更利于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三、高职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新的教学方式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因此,在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上,需要科学、合理地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一些核心科学的教学改革上,在音乐表演专业上我们也需要不断探索。课程改革需要找到突破口,以钢琴课程为例,对课程进行不同的改革,带动其他器乐合奏等专业课程的改革。学生在就业后演出过程中将会面临各种突发状况,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针对类似的临时状况设置教学课程,能够在学习当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解决突然性状况的能力。即兴伴奏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掌握音乐技巧和音乐知识。教师在教学当中采取“即兴伴奏”教学方式,这也是培养学生的音乐专业能力,更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既然要培养学生即兴伴奏的技巧,首先让学生必须对伴奏的知识进行全方面的了解,教师在教学课程当中,可以将伴奏的基础知识更加丰富化、深入化,通过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多种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钢琴伴奏的技巧,能够熟练地弹奏24个大小调。学生不只能够掌握伴奏,还能够将钢琴伴奏与演奏相结合,这样更利于学生对音乐表演能力的掌握。当然,教师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对基础音乐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例如调式、和弦等基础技巧的掌握和练习,让学生在演奏当中加强自身的视觉训练,长期下去,会给即兴伴奏奠定良好的基础,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还能提高学生钢琴演奏的能力。在音乐教学当中,钢琴课与即兴伴奏的课程目标不同,钢琴课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演奏的技巧,并且提高钢琴的演奏水平,即兴伴奏却更注重合理的配乐演奏,通过伴奏能够让音乐更为完美。即兴伴奏也是较为复杂的,学生还需要对和声、作曲以及复调等专业基础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在即兴伴奏时将它们进行合理运用,加入自己对音乐的情感,才是完整的即兴伴奏。对于教学的内容和体系还需要进行调整,以实用、够用为主要原则,教学的相关内容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对老旧的、不适用的内容完全可以进行删减。了解学生对课程掌握的实际情况,对理论课程的内容进行大量的整合和调整,在教学课程中更应该增加对学生以后就业、发展较为实用的内容。大课和小课、舞台和课堂、学习和演出等方面教学的融合,让学生对表演产生更多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表演水平,通过实际结果显示,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不只让学生对学习更感兴趣,也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了极大的提高。

四、“课堂就是舞台,舞台就是课堂”作为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主旨,“课堂就是舞台,舞台就是课堂”的艺术实践教学理念就诞生了。这种教学理念就是学习音乐作品作为课堂上的主要内容,在实践活动中对音乐作品进行舞台表演。这种教学理念,让艺术和职业教育特点进行了融合,让教学内容和舞台演出在实践活动中进行了融合。教学中,作品和课堂训练的内容以演出计划为目标,目的就是让学生演出节目与作品,教学效果的评价也进行改变,不再是传统教学中通过考场了解教学成果,而是通过学生在舞台上演出得出评价,音乐专业的特殊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对学生的演出意识、表演意识、与观众交流的感受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训练,而且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有了很好的检验。当然了,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在舞台上的实战经验是无法学到的。学生的音乐专业水平在舞台艺术实践活动中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并且在这样的教学过程当中对舞台的演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对于学生来说,在以后的就业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也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了生存问题。专业技术对于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来说很重要,学生学好专业技术,是掌握专业本领的基础,对于艺术实践的教学改善,我们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第一,对教学进行了制度化,音乐表演专业的每个方向的班级需要进行专业汇报,而且专业汇报每周都必须进行,班级的专业教师和文艺团体的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自己组织。第二,教学系统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将艺术实践活动进行贯穿,对声乐、通俗演唱等教学进行不同的分类,进行汇报时,邀请到场观摩的人要包括相关专业的专业教师和文艺团体的专业人才,在观摩的过程中,对汇报的成绩和不足进行评价或提出建议和意见。第三,教学主题化,在主题上要有不同,确定主题可以通过艺术实践活动进行最终主题的确立,例如,民乐汇报的江南丝竹、流行音乐的校园民谣、声乐汇报的红色经典等。第四,教学市场化,舞台不仅局限在校内,完全可以将舞台搬到校外,将音乐系的师生组织在一起创立一个艺术团,社团中要设立外联,通过外联找到赞助商,然后在社会中进行演出,艺术团的成员可以在不同的地方进行演出,比如说广场、社区或者乡村,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舞台演出经验,不仅对学生的专业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综上所述,社会的发展对于音乐表演专业的人才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针对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作出一些建议。不管是任何类型的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在教学当中的专业基础课程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教学改革以学生就业和生存为主要教学目标,让学生毕业之后能够找到较为理想的工作。对一个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具备德、智、体、美等全方面的综合能力,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会演唱或演奏作品,还要学会将作品在舞台上进行出色的表演,只有做到多才多艺,具有更强的综合性能力,才能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艺术设计与传媒大类[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24.

[2]关远见.直面高等职业教育的思索[m].北京:线装书局,2007.

[3]秦德祥.中外音乐教学法[m].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

高职护理生理学教学的改革分析论文

在高职护理生理学的改革中,教师需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有目的的优化,并且要依据教学大纲给学生讲解知识和理论基础,并且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教师应该注意临床护理工作的相关课程教学中,要知道学生去思考去探究,教师在讲解中,要注意难易结合,并给学生思考和阐述谈论的时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教学方法是非常关键的,在护理生理学的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方法一是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教学中,学生是中心,老师是组织和协调的人,并且根据有效的信息来做好教学的计划和决策,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学生进行交流,来帮助和引导学生完成课程的学习。二是多媒体的教学技术,多媒体网络教学、多媒体课件和光盘等手段可以创设出立体生动的情境,可以实现教学程序设计的优化。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和易懂性,容易被学生接纳。三是问题教学法,以问题的提出为教学的切入点,展开问题,并且对其进行解决。在生理学的教学中,以提出问题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的理解更为深刻,也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更为全面。

高职高专英语词汇教学分析论文

词汇是语言的基石,高职高专学生词汇基础较为薄弱。英语词汇学习混合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夯实学生的词汇基础。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建立英语词汇混合教学模式的模型,利用手机英语词汇学习app督促同学们每天背诵单词打卡,定期检测词汇量增量,根据测量表反馈对学生词汇积累进行帮助和指导,有利于立体地加强词汇教学效果,为学生英语学习打好词汇基础。

英语词汇教学;混合教学模式;模型

混合教学模式学习是由传统课堂转变而来的整合了各种灵活的教学方式的学习范式。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电脑网络、手机app学习成为补充课堂学习的重要方式。然而混合教学模式的运用也存在着评价量规不科学、过程性评价缺失和课堂学习质量不好等问题。所以,我们要从实际操作层面设计更为有实效的混合学习模型。

(一)词汇学习的重要性。如果把语言学习比成建造高楼大厦,那么词汇学习就是建造这座大厦的砖石。词汇在语言中是基础,词汇学习在语言学习中的地位也是如此。目前,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中词汇学习是教师在教学中狠抓的一个部分。英语词汇学习需要学生自己花费大量的课余时间消化、巩固和掌握。而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无论采用学习何种英语教材,都要重视以词汇为首的英语词汇基础教学。如果学生要参加相应的英语等级考试,则更应夯实词汇基础,从而提高学生应用英语语言综合能力和英语考级能力。(二)纯课堂教学的局限。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是以学生将来面临的职业环境为背景的并以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实用能力为教学目的的课程。在整个课程教学体系中,英语词汇教学虽然重要,但是其他的教学任务和要求占用师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致使在课堂上师生无法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词汇教学上。词汇教学在实际操作中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课后自学、补充为辅的手段。高职高专的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这就要求他们在课后大力加强对英语词汇的学习巩固和补充提高。(三)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到高职高专程度起开始进行的英语教学,是基于学生至少经历小学、初中和高中十二年系统英语课程学习的教学。绝大多数同学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英语学习成绩在原来的班级中没有优势,在此前的英语学习中得到的学习的成就感较小。在进一步进入高职高专学习时,大多数同学的词汇量较少,学习主动性较差,词汇学习巩固的效果也不高,课后自学情况更不能保证。所以,提高英语词汇的教学,既要加强英语学习的'兴趣,又要加强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时间和范围,需要课上课下相结合,引进恰当的英语词汇学习和课程考核的机制,并可视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兴趣、自觉性和成就感。由于手机网络功能的日新月异,手机上可以购物、支付、玩网络游戏。学生们每个人都拥有智能手机,并几乎都能够熟练操作手机,利用手机app学习上手快。除了多媒体教室里的电脑、投影仪等教学媒体,学生对手机微信、app等教学也很感兴趣。

(一)词汇学习内容范围设计。英语词汇混合学习模式在时间上把课堂上和课外两个时间在教学和考核上相结合。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学生学习教材上的英语词汇,课后给学生补充英语词汇学习的app百词斩,比如:百词斩、闯关背单词和可可英语等,并在学习过程中动态地促进学生词汇量的增加和词汇应用能力的提高。以百词斩为例,app在注册后会对用户的词汇水平进行测试,然后帮助用户设置词汇背诵范围和进度。学生们每天可以在app上进行词汇学习,既可以打卡背单词,又可以通过“单词tv”、“单词电台”和“爱阅读”,多方式、趣味性地积累词汇。学生在完成课后的手机app学习后也能跟同学pk词汇量,游戏化地巩固英语词汇,学习的互动性也大大增加。(二)词汇混合学习模式学习效果评价设计。通过教师课堂和网络两种模式下的词汇教学,达到激发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和提高词汇巩固能力、进而提高词汇量的教学目的。用百词斩app测试词汇量,督促同学们每天背诵单词打卡,定期检测词汇量增量,从而对学生词汇积累进行帮助和指导。简单地设计一个测量表,内容包括:学生信息(班级、姓名、学号);词汇量(初始、1个月后、2个月后、3个月后)。这样也能保证整个英语词汇混合学习模式长时间的推进,真正能够为提高学生的词汇量而起到实质作用。

(一)词汇混合学习模式体验。在江阴职业技术学院2014、2015、2016和2017级非英语专业学生中进行英语课堂教学和百词斩app词汇学习混合教学模式运用。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严格根据以上建立的英语词汇混合学习模式实施教学,加强监督和控制,并在过程中积极了解情况,检查执行力度,反思教学效果。(二)词汇混合学习模式评价。现以2015级国贸(1)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例展开说明。2015级国贸(1)班是非英语专业班级,人数总计20人。在英语相关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按照以上词汇混合学习模式学习效果评价设计测量表定期了解学生词汇量的变化。具体操作如下:从2017年10月开始执行,全班同学下载百词斩app,在下载初期每生在app内测试词汇量后进行记载,要求每天至少背5-10个单词打卡,此后每个月同一天进行测试,最近一次记录词汇量时间为2018年2月。现选取部分学生记录,从中摘录第一次和最近一次记录,较为典型的如倪*同学从3345个词汇量增长到了4093个,蔡**从3612个到4535,宋**从3865个到5127个,华*从3174个到4174个,周**从3127个到3888个。由此可见,该班每个同学在为其六个月为一个周期的学期中,在课堂教学之外辅以课后百词斩词汇学习手段后,词汇量有不同程度得较为可观的提高。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学生们通过教师引导下的课上课下相辅相成的英语词汇学习,对英语词汇学习的时间投入大大增加,英语词汇学习效果明显提高,相应的学习信心、兴趣、自学性和成就感都在不同程度地提升,从而刺激学生能够更加投入到词汇这个混合学习模式中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阶段性词汇量测试之后,教师在课堂上加以讲解和巩固,在教师用语中高频使用常用词汇,在课后作业中兼顾词汇巩固的需要。教师根据阶段性的词汇量记录采取了以下教学措施:1.根据以上成绩,在课程考核中以平时分的30%计入;2.总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争,一般小组以宿舍为基础进行划分;4.阶段性地辅以词汇练习卷检测,强调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巩固,避免学生死记硬背。通过课上课下的混合模式在词汇上的加强,以及通过英语相关课程的学习、考试的准备等各方面的作用下,迄今为止,该班有宋**和朱**共2人通过了六级考试,蔡**、陈**、华**等共13人通过了四级考试。无论是词汇量的明显提高,还是四、六级过级人数稳步增加,这些进步都与词汇学习的加强不无关系。

(一)英语词汇混合教学模式运用的问题。从2014年开始采用该词汇混合教学模式到现在,其中发现几个问题,比如:1.课后百词斩app背诵词汇打卡作弊的情况;2.积极背诵词汇的同学并不能都在词汇检测、四六级考试中有好的反馈。所以教师的作用不能忽略,并且要意识到英语学习不仅仅是词汇学习,而词汇学习也不仅仅局限于词汇量的提高,还要加强词汇的运用能力。(二)英语词汇混合教学模式运用的反思。客观上,通过从14年开始在学生中推广百词斩开始,同时基于对“闯关背单词”、“可可英语”、“雅思词汇”、“知米背单词”等手机app的长期关注和了解,随着英语词汇学习app运用的推广,其本身的功能在不断完善和健全当中,用户体验也越来越好。我们也可以选择多种词汇学习的app,优势互补运用于实际教学中。主观上,我们从教与学两方面入手,引入小组竞争机制,加强课堂教学,提高考核比例。随着对英语词汇混合教学模式运用的持续跟进,教师对此研究得也越发深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通过教学实践,混合模式下的词汇教学如果能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考虑更为具体的运用情景,可以期待更好的效果。(三)混合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上的更多运用。

本次研究仅在非英语专业的高职高专学生的非相关专业英语课程中展开,有一定的局限性。英语词汇的混合教学模式也可以在非英语专业的专业英语课程或者在英语专业学生中开展。英语语言整体水平的提高不仅是在词汇上的积累,而且更多的是在听、说、读、写、译能力综合提高。所以在成功运用英语词汇混合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同时根据学生情况适度引入听力、阅读等的课外网络教学并构建模型,融合在实际教学中,监控反馈,效果将更加全面。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其对各阶段的教学活动都起到了显著的影响作用。对于高职语文教学而言,在新课程标准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也需要积极融入改革大潮,对语文教学作出优化改进,使其更加符合教育整体发展形势。对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活动所提出的全新要求,以及高职语文教学在这样的背景下所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然后探究了进行教学改革的意义所在,最后结合新课程标准以及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实际情况,提出了实现教学改革的措施建议,希望可以为高职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语文在高职院校中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但是长久以来,语文教学活动的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不少学生对于语文课程并不重视,从而导致教学参与度较低,教学成果不明显。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高职语文教学也应该着眼于此,认真思考当前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社会发展对高职生的需求,以及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活动提出的新要求,对语文教学作出适当的转变,尽可能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让语文教学在高职人才培养上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高职语文教学表现出的问题。

1.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推出已经有较长时间了,在这一段时间中,中小学教育改革趋势明显,收获了很多改革成果,教学质量相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其属于高等教育的一环,对于新课程标准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如中小学,这就使得高职教育长久以来都处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下,并未产生有效的转变。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情况来看,其对教育教学活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对高职教育也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第一,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活动要增强实用性,不能局限在理论教学当中。所谓的实用性,就是教学中要融入一些实用性的知识,让学生在接受这些知识后,可以形成一些实用性的.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第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活动要增加实践,从传统的课堂教学跳出来,在实践中展开教学活动。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不通过实践,学生就无法彻底理解相关知识的内涵意义。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实践,学生才能从实践中掌握相关知识的精髓。第三,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活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但是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主体、知识理解的主体,应该成为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师只是实现知识传递、讲解的负责人。所以,教学活动需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围绕学生来开展教学活动。

2.高职语文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表现出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施行,高职语文教学逐渐表现出来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直接影响到教学成效。首先,高职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不强。从当前高职语文教学活动来看,其主要教学内容还是局限在课文讲解、美文鉴赏等方面,和初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相比,只是在难度和范围上有所提升,教学模式和核心内容并未发生改变。初高中语文教学还有应试这样一个重要目的,然而高职阶段的语文教学并不存在很强的应试目的,这就使得语文教学的开展目的不明,实用性较低。其次,高职语文教学缺乏实践。实践是教学活动进行深化的一个关键环节,通过实践将教学的知识进行运用,通过具体的运用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但是从目前的高职语文教学来看,教学实践非常缺乏,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只是单纯进行理论讲解,并未给学生留出时间进行实践,也没有专门组织学生开展实践。如此一来,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就停留在表面,自身的语文能力难以实现有效提高。最后,高职语文教学仍旧处在教师为主的模式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凸显。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活动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让学生参与进来。但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不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课堂教学,都未能体现出学生主体地位,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新课程标准进行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其具有显著的意义。首先,教学改革可以让当前效果较低的语文教学活动得到改变,从内容和形式上优化教学,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发挥出培养人才的主要作用。其次,教学改革可以优化师生关系和课程结构,让高职语文课程更加科学合理,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从而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环境,提升教学水平。再次,教学改革可以促进语文教师自身的发展,为了适应新课程的新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素养,加强自身在实践方面的教学能力。最后,教学改革有助于增进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促使学生在语文课程中获得相关的职业技能,让学生可以适应未来的社会工作需求。

1.增加语文教学的实用性。

高职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基本上都会进入社会中,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工作岗位进行工作。在工作实践中,就会涉及到很多与文字相关的工作技能,比如编写文案、编制工作计划、写工作总结、写调查材料、编写合同等等。这些文档的编写都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但是在当前高职语文教学中,并未涉及到这些实用的方面。所以,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下,高职语文教学就需要在教学内容上增加这些符合社会需求的内容,提高教学的实用性。比如,在语文教学中,除了对一些文章进行讲解之外,教师就可以引入使用文体的写作分析,让学生对这些文体形成深入认识。如对于调查材料的写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从网络上搜集一些调查材料案例,将其在课堂上展示出来,然后就调查材料写作的相关要素逐一向学生讲解,包括了调查对象、调查方法、调查标准等等。通过具体的讲解,学生自然能够对调查材料的撰写形成一定的掌握了解,从而掌握这一类问题的写作方法。再比如,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设置专门的语文实用技能教学环节,针对在社会工作中会使用到的一些技能进行教学。比如说话艺术,说话是实现人与人沟通的桥梁,如何与人有效沟通,是每个学生都应该掌握的技巧。所以,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就可以将说话艺术纳入到教学内容当中,由此进行语文实用技能教学。

2.增加语文教学的实践。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活动要注重实践,从传统的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发展转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局限在课堂讲课之中,要从实践角度出发设置一些实践环节,让学生可以对课堂上讲述的知识进行运用,从而实现深层次的掌握。比如,上文提到要在教学中增加调查材料这类实用性文体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了调查材料的教学之后,就可以设置一个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校园中展开调查实践。例如可以设置“食堂饭菜与伙食费”这样一个实践调查主题,让学生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到校园中随机调查20名学生,针对食堂饭菜种类、价格、每周伙食费支出以及对于食堂饭菜的评价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结果编制调查报告。通过这样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对自身的沟通交流能力实现强化,还能在编制调查报告的过程中加强对这一实用性文体的掌握,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除了设置教学实践环节之外,还可以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通过引入实际的工作任务,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教师可以从外部企业承接一些文案编制的工作,然后将其分配给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并给予学生合理的报酬。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报酬的驱使下认真进行实践,如此不仅提前适应了工作,也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

3.强化学生教学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这样一个理念,在高职语文教学中,需要遵循这一理念开展教学活动,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予以有效凸显,让学生可以在其中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推动语文教学活动的进步发展。比如,在高职语文教学课堂中,可以采取角色互换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到讲台上进行课文的讲解,让教师扮演学生的角色,在讲台下听学生讲解。通过角色对调,就让学生成为了知识的讲解者和传递者,这样可以强化学生的主动性,使其可以在课下最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提前预习和分析。再比如,可以采取语文+专业的分层次教学模式,依据学生的专业,设置与之对应的语文教学模式,体现出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层次化,加强语文教学的针对性。比如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可以多设置一些和旅游相关的教学内容,比如脱稿讲演、谈话沟通、普通话,等等。对于文秘专业的学生,语文教学则可以多安排一些材料撰写、公文写作方面的教学内容,加强学生文秘专业素养。此外,教师还需要注重教学考评上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考核当中。

四.结束语。

新课程标准下,高职语文教学体现出了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语文教师要加强重视,积极展开教学改革。这就需要从增加教学实用性、增加教学实践和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等方面切入,推动高职语文教学的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4]周剑.新课程背景下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高职语文课程改革[j].东方企业文化,2012,(16):267.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分析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需要高职院校具有创新的教学理念,学习能力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和终身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在高职院校汉语言的教学中通过利用自主教合作教学模式能够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就有效的提高了汉语言文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应根据新课改的具体内容对教学的方式进行改革,首先,应该在汉语言专业中建立起新的课程体系和创新课程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包括写作能力和书面表达以及对文章的鉴赏能力等,这样才能充分的保证汉语言专业学生在毕业走向社会之后能够体现出自身的专业素质,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在汉语言文学学习中要不断的积累知识,使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多,在参加工作之后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专业价值。汉语言文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掌握自身的学习方法并针对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进行实际的运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因此,作为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积极的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提高。其次,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制定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对考评体系进行创新和改革。高职院校应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为学生制定就业指导机制,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就业观和人生观进行合理的把握,使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加的清楚。对于考评体系也应进行改革,并结合根据学在平时,考评在平时的原则,促使学生在充分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本学科课程的内容进行不断深入分析,并将所学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2.1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从合作中建立起新的教学模式。

在高职院校汉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应采用自主合作的教学模式,教师结合汉语言课程的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对授课教案进行编写,并精心的设计课堂的教学氛围,这样能够更加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在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探究,并对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交流的空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这样就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知识的框架进行总结,使学生成为课程自主学习的主体,提高了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汉语言教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2.2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积极探讨有效的自主学习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中应不断的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成为和学习一起进行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并对课程的内容和相关的材料进行精心的设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对诗歌和文言文等进行分析,了解其中所表达的感情和所蕴含的含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兴趣,这样学生就能够利用课余时间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查找和阅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意识得到了有效的培养。教师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要从源头上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不断探究新知识的习惯,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效果,使学生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知识。

2.3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

在汉语言教学中运用自主教学方式对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应具备实施自主教学模式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接受的能力老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对新知识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应给与一定的具体指导,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出能够深入分析和辩证发生的学习意识,并教会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如何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思想,并对文学作品内涵能够进行深刻的剖析。作为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文学知识和资料领悟能力的培养,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使学生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得到提高。

结束语。

高职汉语言文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学习能够充分的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承。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自主合作教学模式,要加强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学会自主学习,并使自身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在实际运用中应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完善,这样才能发挥出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分析论文

所谓个性化教学是指教师以个性化的教为手段,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目的,并促进个体人格健康发展的教学活动。个性化教学包含三个因素,即教育者、教材、受教育者。“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个性化教学的具体体现,个性化教学是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受教育者当前掌握的知识和所达到的能力水平等智力因素及其性格特点、学习动机类型、认知风格等非智力因素千差万别。针对不同受教育者,教育者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近几年,电大开放教育招生专业不断增多,地方中小学教师学历不断达标,政府公务员学历持续提升,但汉语言文学专业却出现了招生人数递减的情况,很难形成传统意义上的班级规模。学生人数过少的现象,给开放教育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了新的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迫切需要个性化教学以适应目前的现实。

1.网上辅导多于面授辅导课时。

随着远程开放教育模式的改革和探索,教师面授课程已经逐渐为网络教学所替代。传统的教师面授课时正在大幅度地减少。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进行个性化教学,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电大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网上教学资源建设和虚拟空间社区的师生交流被提上日程。

2.教师一专多能。

在电大远程教学中,“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责,已经有了新的内涵。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者,要“授之以渔”,而且是知识载体的创建者,教师要运用现代化手段完成网上教学资料整理更新以及课程资源建设任务。电大课程责任教师既要熟悉教学理论内容,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其教学工作量不是减轻了,而是比以前更重了。事实上,开放教育教师往往要负责很多门专业基础课程或对多门课程进行教学辅导。在多媒体教学方面,电大远程教学要优于传统教学,各专业教师基本会制作或参与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

3.个性化教学的核心———创新性。

每年专升本的学生中都有在专科阶段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在基础知识衔接上比较困难。学校针对这部分学生要开补修课。教师教的学生人数每届总量并不多,但辅导学生的课程数量却很大。每一个教师精力是有限的`,随着新课程的不断出现,旧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要把工作做好,唯一的途径就是不断创新,挑战自我。

1.灵活的授课机制。

电大学生多数是成年在职人员,学生上课出勤率受到一定影响。当某届学员本身人数少而又出现严重缺勤时,大班授课方式就很不合适。经过探索,我们认为出勤率较高时在教室授课较好,因为有多媒体大投影,可以方便学生边听边看课件,可以提问或集体讨论。而出勤率较低时,采取教师和学生面对面座谈交流方式比较好,或与学生一起浏览课程网页,营造出教和学的和谐氛围。

2.根据教材设计不同的授课方式。

对于文学性较强的课程,比如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和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课程,学生兴趣较浓厚,教师以讲课为主,提问和课堂讨论为辅;对于比较抽象的理论性课程,比如中国古代文化要籍导读和西方文论等学生不太感兴趣的课程,可采用师生共同参与、合作讲课的方式,即教师给学生示范讲解后,让学生轮流上讲台,每人讲一个作家或作品,难理解的地方教师在讲台下配合解释。学生参与式教学,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台上学生讲得认真,台下学生听得注意力集中;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比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课程,则是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学生,多数是中小学教师,在课堂上让这些在职的中小学教师讨论发言或讲解课程设计方案,非常贴近教学实际,来自于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3.进行多样化的网上教学辅导。

网上教学辅导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在网络远程学习环境中,应该给学生提供具有可操作性、有明确学习目标的课程资源。网上教学辅导的内容包括自主学习指导、电子教案、课程bbs论坛、期末复习指导、历年考试真题分析及答案、形成性考核作业指导等。自主学习指导内容包括公布上课的时间和地点、预习上课的主要内容、课程的重难点提示、思考题。电子教案是对全书内容框架的梳理,以及对每个章节重难点的详细分析。课程bbs论坛是网上师生互动的平台,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考试重点定期发布专题讨论题和小组讨论题,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可非实时提问。期末复习指导侧重各章复习重点训练并给出参考答案。历年考试真题分析及答案,是让学生熟悉课程的考试题型及解题思路。形成性考核作业指导,是学期临近结束时网上公布作业参考答案,便于学生反思自己的答题方式是否准确。

4.富有特色的形成性考核方案。

电大学生平时成绩占终结性成绩的一定比例。平时成绩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上课出勤率、书面作业和网上学习。平时成绩的标准,一要突出电大特色,网上学习分值比重加大;二要突出成人在职特点,上课出勤率所占分值相应较小;三是突出自主性,学生的学习进程和网上学习方式可以自己做主;四是学习时限性,应该有一个大致时间范围。对于网考课程,中央电大制定了详细的形成性考核方案,布置了网上作业,并限定具体的答题时间,逾期成绩为零。中央电大形成性考核方案的优点是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提高学习效率;不足是尽管教师不断提醒学生学习时限,但是学生由于工作繁忙,有时还是来不及按时答题,结果失去了考试机会。

总之,“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学,是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的必然选择。在开放教育中,“材”包含两个含义:其一是指教学的对象———学生,学生不同,教学方法应该不同,对于电大开放教育的学生,应该以网络远程教育为主,面授辅导为辅。其二是指教学的媒介———教材,教材不同,面授教学方法以及相应的网上教学也应该有所不同。电大开放教育的课程责任教师承担多门课程,课程性质不一样,资源建设应各具特色。无论是教育对象,还是教育媒体,都彰显了电大教育是远程“因材施教”,这也决定了我们对开放教育个性化教学的探索任重而道远。

衔接理论及高职英语写作教学分析论文

英语写作是语言输出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式,而衔接理论又是实现语篇整体连贯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对于听说读写能力相对较弱的高职学生更是如此。将衔接理论应用到英语写作中,可以使文章思路清晰、结构紧凑,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长期以来,英语写作一直是我国英语教学公认的薄弱环节。对于现如今的高职学生来说,英语写作更是学习中的一个弱项。学生在写作中,往往存在逻辑关系不突出、语言条理不清楚、写作质量水平不高等问题。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引入衔接理论是一大突破,能使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提高写作的质量和水平。

1.对衔接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对衔接理论的教学与讲授机会比较少,也比较笼统,导致学生对衔接理论的认识比较欠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常常出现指称、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词的滥用和错用,对英语写作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在英语写作中,过多使用指示代词“that”和定冠词“the”。

2.受母语教学因素的干扰

我国的英语教学还没有完全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改革创新力度不强,英语教师整体水平也有待提高。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使用母语的频率较高,学生受汉语思维的影响,致使英语的表达习惯和逻辑思维受到了严重影响。例如,习作中常常出现“oschool.”这样的流水账。

3.知识水平不高的影响

高职学生刚一入学时,英语的整体水平就比较滞后。尤其是语言知识欠缺、词汇量较少、语法结构匮乏,致使其在英语写作中出现重复性使用词汇和词汇搭配错误的现象,写出来的英语作文存在结构搭配错误、内容空洞、缺乏条理性等现象,未能做到有效的衔接和连贯。例如,生硬地使用inaddition、furthermore、what’smore、moreover、besides等衔接词。

1.从提高知识掌握入手,加强衔接理论的讲授

在现代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由于学生基础薄弱,教师应该从基础性知识开始讲解,注重方式方法,大胆探索创新,结合文章实例传授衔接理论知识,从衔接理论对英语写作的重要性和指称、替代、省略、词汇衔接等每一个衔接手段的知识点讲起。例如,常用替换的词有that、one、so、not、do等。教师应把写作教学融入课堂教学,把精力放在对语篇的分析上,而不是放在语言点的讲解上。切实通过对英语文章结构的分析,提高学生对衔接理论知识的掌握,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

2.从丰富训练手段入手,加强使用衔接理论意识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在学生充分掌握一定的衔接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丰富英语写作训练,组织多种不同类型的写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训练的同时增加各种衔接手段的讲解和练习,分别从词与词、句与句之间训练学生如何利用词汇衔接组织语篇、加强文章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多样化的词汇产生衔接纽带,组成比较连贯的语篇,切实加强各种衔接手段在英语写作中的运用。例如,句子“peterhadawife,buthecouldn’tkeepher.”通过不断丰富写作练习,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汲取所学到知识,增强英语写作的融会贯通能力和使用衔接理论意识,提高写作质量。

3.从强化语篇分析入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衔接理论的运用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掌握的,只有多阅读、多练习才能熟练掌握,才能理解衔接理论的真正内涵和对英语写作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对整个语篇的理解,引导他们抓住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逻辑联系,切实掌握衔接手段的使用。例如,在表达因果关系时,可以使用because、consequently、so等词语把句子连接起来。同时,还可以对学生写作中出现的衔接错误实例进行分析,提高教学的指导作用,使学生在错误实例中找准定位,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使他们在实际英语写作中不再发生同样的错误,增强学生对衔接理论的熟练掌握和应用。

4.从区分语言表达入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言环境对学生学习英语写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语言环境主要以汉语为主,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受汉语思维的影响是必然的。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必须讲清楚英语和汉语的在表达上的区别,指导学生不能用汉语思维去思考英语,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和思考的能力,这将对学生学习英语和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语衔接理论与英语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提高英语写作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应充分引导学生运用衔接理论,增强学生对这一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这将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高职护理生理学教学的改革分析论文

摘要: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于高职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度上升。面对全球经济的转型发展,作为高职院校中最为重要的语文课程,改革发展也势在必行。在新形势下,改革发展必须基于“六位一体”的改革模式,构建以“六位一体”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并且在此基础上积极实践,为国家培养高职人才贡献力量。

关键词:

六位一体;高职语文教育;改革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也迎来了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对于高职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我国高职教育中的必修课语文教育改革也是迫在眉睫。目前来看,我国语文教育仍旧存在着教学思想落后,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及研究者积极思考,开拓创新,提出了很多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方案。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致力于“六位一体”课程模式改革之下,并积极把这一模式运用于高职语文教育的改革之中,形成具有高职院校具有鲜明特色的整体化的教学体系。高职院校中的语文教育课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的时代,阅读信息需要一定的语文综合能力。所以培养语文素养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之一。同时,语文与人际交流等都密切相关。高职院校是以职业化为目标,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为主的教育场所,我们在培养的时候不仅要灌输语文知识,更要提升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1“六位一体”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所谓的“六位”,指高职课程教学组织和实施中必须突出的六个基本要素:职业能力需求分析、职业能力目标、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职业能力训练素材、“教、学、做”结合及形成性考核。“六位一体”则是这六个要素有机构成、在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即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确定明确、具体、可检验的课程目标;根据职业能力目标确定知识目标、组合教学模块、设计职业能力训练项目;以职业能力训练项目为驱动;以真实的职业活动实例为训练素材;根据职业能力形成和知识认知的规律,“教、学、做”一体化安排,促使学生在训练中提高能力,获取知识;课程考核以平时的项目完成情况和学习过程考核为主。“六位一体”的课程模式把职业化上升到了核心地位,让整个教育过程更近贴近学生的需求。“六位一体”课程改革模式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思维定势,这是一种突出职业教育的目标,面向社会教育的教学模式,最大优化教学体系,构建具有特色的科学的全新模式。

2“六位一体”课程模式下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实践。

2.1更新教育思维,科学定位教育目标。

新时期以来,我们在进行教育改革时,不能因循守旧,依旧按照之前的教育发展模式来培育学生。从教育制定者到教育实践者,都要积极转变思维,广泛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教育成果,兼收并蓄地吸收符合我国高职语文教育发展的知识。同时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求知要求来科学地制定教学方式,切记不可一刀切,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育思维的更新是需要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的,这就需要每位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精神,思想上积极进取,行动上不断创新。平时多进行学习,在教学这门课程中,教师永远是学生,多听讲座,多看相关书籍。同时在课下时候,要主动和学生交流,倾听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反馈,对于学生提出的好建议一定要牢记,把这些可实行的建议运用于以后的教学中。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更新教育思维的同时,还需科学定位教育目标,教育目标具有引领的作用,我们在制定时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开拓创新,制定出一条符合中国高职语文教育发展的科学之路。教育目标作为标杆,直接影响着最终的教育效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在备课前要明确教学目标,在上课前要明确课堂目标,在进行人文教育时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尤其对于高职教育中的语文教育,要把知识教育与能力教育相结合,不仅要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还要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和人文素养,让学生在迈入社会后,能清晰地表达自我的观点,并对事物有一定的评价能力。在看到一些事物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意识,让其生活不仅仅是机械地向前走,更多地会思考人生。这一体现了“六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2.2树立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与方法。

我们在进行高职语文教育时,一定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教育者培育的主体,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有很多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完全忽略了学生本体的作用,完全按照教师的意志来教学,结果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最终都不尽如人意。这样也是极为不科学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兴趣。对于高职语文课程来说,就要以审美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依照教材,但不可局限于教材,教师要为学生拓展知识面,学生大都喜欢听故事,我们在讲解课文的时候穿插一些故事,会提高学生的兴趣,这样,最终的教学效果也会增强。要想获得学生的喜爱,教师在教课时就必须不断提高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要多样化,积极践行高职语文教育模式的多元化,通过多种方式来达到认知的目的。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也要灵活多样,实现语文教育模式的多样化,多倾听学生的意见,在教学方法上因材施教,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多借鉴优秀教师的方法,在不断摸索中奋力前行。在现在很多高职院校中,就开拓了很多的精品创新课程。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主体,而把学生作为主体,对于一些接受性较强的文章,学生可以组建小组,通过讨论,选派代表来进行讲解,最后设定了台上台下互相提问的环节,在互动中达到学习目标,通过学生们的表现,教师可以最终纠正研究过程中的错误并且对课文主旨进行总结,对研究方式加以客观的评价。而对于一些感悟性强的课文,可以运用联想教学法,设定特定的情景去让学生感悟与作者相同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和作者突破空间,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这样也是让学生感受文学魅力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对于一些新型题材的课文,比如戏剧作品,很多课本都选录了曹禺的经典作品《雷雨》,就可以在讲解之前,让学生排这样一出剧目,学生在排练的过程中,会搜集资料,会体悟人物的感情,会总结出作者所表达的内容,可谓是一箭三雕。通过演出,学生也会对话剧这一文学样式有了更为深厚的理解,回顾一下,我们会发现这篇课文所要掌握的知识点都在这一演出中所领悟到。

2.3改革高职语文课程的考核模式,构建多元化的考核体系。

目前,在很多高职院校中,存在着课程考核单一的现象,一般而言,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大部分依赖于最终的一次考试。实质上,这种考核模式是极为不科学的。要想改变这种考核模式,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我们要建立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的考核模式。通过互相的监督与评价,来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家长的配合能力以及教师的教课质量。第二,我要要对学生实行多元化的考核标准。我们的考核标准大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过程性考核,这一部分要占最终成绩的百分之六十,主要包括学生的考勤、学生的上课情况以及课下的完成情况。第二部分为终结性考核,主要就是期末考试。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出题时,要侧重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要出一份真正能考查学生能力的试卷。第三部分为能力考查,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活动,也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考秘书资格证等资格证书,同样学生的汉语运用能力,演讲辩论能力等可以纳入考查之中。第三,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课外竞赛活动,并把这些活动纳入最后的考核系统里。比如可以组织普通话大赛、演讲比赛等。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来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并且可以有意识地通过这些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能主动地去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了解中外优秀的文学和文化。在潜移默化之中达到最终的培养目的。

2.4深化教学改革成果,制定具有鲜明特色的教材。

教材在教学课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规定着教学方向,同样,教材也是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物化形态的依托。高职教育工作者在选定教材时,在认定权威的基础上要契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教师学生才能配合默契,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在此,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教育工作者在编订教材时,既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成果,又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在选择课文内容上,既要选录经典,如中国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内容,包括上古时期的《诗经》,楚辞,汉赋、中国古典诗歌,长短不一的宋词,充满市民特色的元曲以及明清时代的四大名著,这些代表着每个时代特定的文学形式一定要选取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来供学生学习。但是仅仅吸取古代精华还远远不够,现代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还要选录一些具有现代气息的文章,包括当代优秀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同样,我们还可以选录一些代表现代社会发展的科技文,培养学生的现代阅读能力。此外,网络上还有很多的教材可以提供下载,教师可以常常关注网络上的新知识,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看一些精品课。这些网络教材虽然良莠不齐,但可以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3总结。

实践表明,根据“六位一体”目标改革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是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这种教学方法去除了传统的不科学的部分,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践了教学过程的完整化和体系化目标。使得学生能更好地树立职业精神,更顺利地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1]赵沛.职业教育教学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2]邓泽民,侯金柱.职业教育教材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刘文菊.论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几个重要表现环节[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

[5]陈和.关于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构想[j].职业教育研究,2007(7).

[6]张晓慧.关于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4.

[7]陈洪.在改革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高职英语教学心理分析论文职业高中英语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现阶段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推进,社会的人才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社会人才的需求量也急速增加。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从以往的单一型、理论型向复合型,应用型和国际化转化。在此情况下,高职英语教学创新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高职英语课程既要掌握语言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尤其是要培养学生在日常交际和涉外贸易活动的能力。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当其冲的是要仔细分析当前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创新英语教学管理,为大力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1学生组成呈现特殊性,英语基础普遍薄弱。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各类各级职业学校的生源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学生的素质层次不齐,只有少数学生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且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而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到了职业学校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产生了害怕学习英语的心理,也有些学生对英语有厌烦甚至是抵触心理,缺乏学习英语的信心。以上这些情况都充分表明了高职英语教学的创新管理具有一定的困难。

1.2教师教育观念滞后,思想上安于现状。

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观念严重滞后,教学理念陈旧落后[1]。如今,大多数教师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学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普遍“以教师为中心”进行填鸭式的教学放学,只是单纯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课堂气氛较为严肃,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很难打开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潜能得不到挖掘,从而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然而英语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它的学习是需要大量实践的,可目前很多教师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把教学重点放在语言知识层面,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故而学生的学习效果低下,学生便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也不乏有些教师受到了新时代思想的影响,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由于他们的概念模糊,把英语实践教学片面地认为是课堂的分组朗读、角色扮演、听录音等。这样的教学方法根本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分析的时间,不能把自己所学的语言知识灵活地运用在实际生活中。长此以往,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对英语课产生了厌烦甚至出现抵触心理,渐渐地就失去了学习英语的欲望和兴趣。

1.3扩大招生规模,学校管理面临挑战。

近年来,由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引起了我国教育部的重视,进一步扩大了高职的.招生范围。在此背景下,职业学校的作用就日益显著,在校学生的数量也一直呈上升趋势,因此也对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正面临着严峻的挑穑如管理体制的创新、管理体制的优化、促进教学均衡发展等。

2.1英语课堂教学要扩大信息源,循序渐进。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或参考资料,设计各种各样的思考题,或让学生根据相同资料、信息源去找寻不一样的答案,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求异的思维能力。如此一来,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2]。

例如,在学习某个单词,如“perfect”时,这个单词有两种词性,既可以作名词,也可以作形容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对这个词进行造句,通过造句学生就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个单词,可以清楚这个单词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意思,从而把自己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学生就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学习英语的欲望,学习效果也会得到迅速的提高。

2.2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尽量使用英语,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在查阅单词的词义时,要求学生尽量使用英语词典,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词汇的内涵和外延。特别是有些用汉语很难解释,甚至是模糊不清的词、句,英语词典都会给出和词、句相似的语境,且这些句子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学生就可以根据语境猜测、理解该词或句。如此一来,学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词、句,也可以增强语言实践的量,还能有效提高自己对相关词、句的运用能力。

例如,“before”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就有不同的用法和意思,用作连词时,意思为“在……之前”;还没来得及……就……。用作介词时,before用作介词时,可以指时间“earlierthan在……之前”,也可以指位置“infrontof在……之前”。用作副词时,意思是“atanearliertime/inthepast以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该词不同的用法,进行造句,通过这样的方法,就可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2.3注重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学生扮演的角色是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要用到大量的语言,充分了解各种语言规律,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因此,实践教学法是非常有效的,也值得在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中推广运用。

例如,在课堂中讲到情境对话时,要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把情境逼真地表演出来,然后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生活中碰到类似的情境,可以很快地进入状态,进行适当地交流。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职业学校的高职英语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成为了制约我国高职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用有效的方法强化高职英语教学创新管理。只有这样,职业学校才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英语人才,更好地满足社会市场的人才需求,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加快进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参考文献。

高职体育职业体能创新教学体系分析的论文

职业导向是为了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自主学习,从学习内容探索出好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能力和好的心理素质。高职院校体育教育,随着职业体能导向教育的发展需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目标和内容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措施,对社会人才的需求也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对新时期职业体能导向下推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有进一步的发展。

高职体育教学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和身体各机能的发展。职业体能的表现为基本的运动,同时也是对人体是否拥有健康体质的衡量标准,任何事情都没有身体健康重要。良好的职业体能,可以确保人们日常生活、对工作的精力充沛,和工作能力的保证。随着现代社会的脚步不断加快,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使人们的生活变得不规律,就容易出现健康问题隐患。高职体育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通过体育锻炼,在周期性、非周期性的体育运动项目,有效的提高自身的体质,保证健康体能,为提高职业能力的奠定良好基础。也可通过良好体育习惯,放松和协调日常生活中的疲惫,以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我国高职院校学科种类较多,学科大致分为语言、建筑、医药、办公类。根据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职业体育能力培训。运动项目对学生进行有目的训练,发挥体育教育的实用性和强大的体育素质。高职体育教学传统模式亦在根据教育目标,达到教学内容。现阶段高职体育教学结合社会高职工作人才的需求特点和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健康重要性的理解,促进学生的身体体能发展,和健康体魄的发展。

教学内容、目标及教学方法较为落后,目前我国体育教学的内容、目标和方法都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教学内容没有将职业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得不到学习目标的职业性发展。高职院校在教学目标方面,侧重于学生的身体机能的培养,没有重视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方面的'培养。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不仅是身体健康,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一定的适应能力。

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就是强身健体,现阶段体育教育提出按新的要求,传统体育教学目标已不能达到职业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要求,因此要不断跟进教育改革,转变教学理念与目标。通过体能训练,提高高职学生的全面素质,教学目标要改变学生被动式学习方法,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主动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得以各方面的提高。

高职体育教学要结合生活和职业需求,全面的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得以更好的发展。例如,建筑工程类的学生,要对学生的肩背和手部的力量加以训,提高其部位的力道、灵敏和协调性。可以进行篮球、乒乓球、对墙击球等方式,进行体育项目的训练。同时屈臂伸、单双杠支撑运动也可以对此进行力量的训练。导游、酒店管理人员、文职、幼师等工作人员,可结合形体课、健美操、礼仪等形式进行训练。课程内容要结合学生职业内容,这样才能做到体育课程的实效性,以便学生可以通过训练,更早的接触到未来工作。

高职体育教学为了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在目标方面更注重对应用和实践。体育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部分,其体现职业标准的培养。通过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对学生的体育习惯和意识都进行培养。更好的发挥高职体育教学内容,根据学生需要出发,积极开展体育教学,不断改善高职体育教学方法,提高高职体育教学的质量。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活动对学生体能培养职业导向都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体育与健康》课程,在高职体育教学中,为了达到学生可以增强体质,保证健康的锻炼方式。体育教学也是高中教学中的重要学习内容,体育学习内容可以将各学科内容进行整合,结合,好的身体是做好一切的保证。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身体机能的提高。体育教学具有教育性、职业性、文化和健身性。学校体育课程要坚持“健康为首位”的思想,保证高职院校除了体育运动技能的培养外,也可以对学生的职业性有所帮助,提高其身体机能的发展、心里素质,从而达到兴趣的培养、素质的提高、身体的健康。

参考文献:。

[1]王丽娜.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改革[j].民营科技,(1):89.

[2]卢丹,佐颜辉.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改革[j].教师,(35):85.

[3]吴慧倩,吴跃进,刘水庆.构建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研究---以服务贵州经济为视角[j].河南科技,(6).

高职体育职业体能创新教学体系分析的论文

[摘要]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所以高职教育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教学,更需要通过工学结合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工作经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与大国工匠精神,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率。教育管理创新是实现高职院校办学宗旨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创新。

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尤为缺乏,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国家亟需的此类人才值得深思。由于我国职业院校的主攻专业不同,其教学模式、管理模式都有一定的差异,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依旧采取传统的理论式教学,这使一些高职毕业学生不符合市场的需求,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经济发展预期中能创新的综合性人才炙手可热,高职院校应该迎合这种市场需求,建立工学结合的教育管理模式,安排学生在校内、校外两种环境下获得知识与技能。所以,高职院校要创新学生管理模式与教学管理模式,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提高高职人才培养水平。

一、转变教育理念,完善管理机制。

在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中,学校既要实现教学目标,又要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高职毕业生在社会中的竞争力。想要实现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学校必须要加强对企业之间的合作管理,为学生能够定岗实习奠定基础。校方可以在合作企业中设立实习管理与协调机构,方便实习学生在企业中的管理,并且能够让校方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企业实际运营情况,对实习工作做出适当的调整。同时,通过管理与协调机构能够了解学生的综合情况,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与对学生的实习评价,从而找出现如今经济市场中的就业导向,并与企业一起分析当前用人情况以及对策。学校的教育改革、管理改革都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而促进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以及培养专业技能。当学生从校园环境转移到企业环境中,原有的教育环境与教育对象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学习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传统的教育管理工作无法实施与展开。所以,学校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企业的实习状况,实施具有针对性、灵活性的教育管理模式。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中,院校可以将班级管理机制转移到企业实习管理中,由校企双方共同管理。与此同时,针对实习学生较为聚集的单位,可成立实习小组,建立小组组长责任制度,从而加强对每个小组的管理。

二、建立与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对于刚刚接触实习岗位的学生来说,该类学生对工作会感到陌生,无法将校内学习的内容很好地应用到企业中。所以,对新员工的岗前培训以及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在岗前培训中,学校要让学生了解实习的意义与目的'、要求与内容、形式与时间等;企业要让学生了解该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发展目标、岗位需求等。与此同时,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保障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安全,避免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同时,校企之间也要签订《实习管理协议书》,书中要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义务与权利,保证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能够全面实施。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在实习管理中都会配备实习指导教师,该指导教师主要负责专业指导,而没有思想教育与学生管理的指导教师。所以,为了能够完善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必须要建立“双导师”的管理模式,不仅要对岗位实习学生进行专业性指导,同样也要配备思想教育指导教师,如果企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校方可以积极吸纳企业思想意识好、综合素质高的工作人员作为指导师傅,从而进一步提高实习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素养。

三、创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基于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培养能创新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最主要的就是转变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管理”学生转化为“服务”学生,尽校方最大的努力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质量人才。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评价标准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网络作为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样也是重要的交流渠道。校方学生管理工作要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能力,建立一个网络教育平台,利用该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情况,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从而提高工学结合教育管理的水平与效率。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育管理模式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够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建立合理的工学结合管理模式,不仅能够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而且还可以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11(7).

[2]周冬根.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与创新[j].职业教育研究,(11):67.

分析高职院校数学课程中渗透数学建模教学的思考论文高职院校招生人数

数学建模是指利用数学符号对数学实践问题以公式形式表述出来,再通过相关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建模可以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条件,让学生在假设、研究、分析、比对中形成学习结论。教师要借助教学内容展开渗透操作,利用实际问题为学生创设实践机会,根据教法改进渗透建模思想,从而促进建模思想的全面渗透,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借助教学内容渗透建模思想。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和剖析,找到文本思维和生本思维的对接点,让学生顺利介入数理讨论学习之中。教师利用教学内容对学生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利用教辅手段创设教学环境,可以有效唤醒学生的数学思维。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运用数学公式进行数学推演操作,都涉及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因此,教师要积极整合教学内容。借助教学内容渗透建模思想时,教师要结合多种教学调查情况展开相关操作。筛选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观照不同群体学生的不同学力基础。如解读定积分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推导曲边梯形的面积公式,鼓励学生对曲边梯形进行分割、归类、求和、取极限等实际操作,建立定积分数学模型,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完成对物体体积和质量的具体计算。这些数学模型具有广泛性,学生在实践中再遇到类似情境时,也会运用相关模型进行实际操作。推演数学公式时,教师可引入建模思想,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设计、推演、验证,并利用推演结果反过来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带去全新的学习体验。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渗透数学建模思想,能够为学生提供更清晰的学习渠道,能够促使学生运用现成的数学模型来解决数学问题,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利用实际问题渗透建模思想。

教师在数学建模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有接轨生活的意识。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结合生活实际问题渗透建模思想,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概念意识,并使学生在假设、推理、验证过程中形成数学能力。利用生活实际问题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符合学生数学认知成长的`实际需要,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展开设计,让学生利用已知数学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这势必能促使学生形成数理认知基础。高职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妨鼓励学生展开质疑活动,让学生列举疑惑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整合优化处理,并结合数理知识进行实践探索。这些也属于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如教学“假设检验”时,教师可让学生展开假设创设,并通过多重操作实践进行检验。另外,教师设计课外作业时,也可渗透数学建模思想,让学生运用建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数学建模思想不仅是一种数学认知理论,还是一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学习认知基础展开相关操作,自然能够促进数学基本技能的提升。高职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力基础,为学生布设适宜的学习任务。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利用建模思想解决问题,需要关涉很多专业理论,教师应该进行示范操作,让学生有学习的榜样,这样才能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度。

三、借助教法改进渗透建模思想。

教师要重视数学学法的传授,增加教学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实践性。由于高职学生学力基础、学习悟性、学习习惯等存在差距,所以教师需要做好学情调查,降低数学学习难度,运用简单通俗的语言解读抽象的数学概念。这样,学生才能听得明白、学得好。渗透建模思想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数理讨论互动,这不仅能引导学生展开质疑、释疑活动,还有利于学生树立数学建模理念,形成良性学习认知。教师打破传统教法束缚,采用先进的计算工具、数学软件、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或者利用网络搜集平台展开教学设计,都可以为学生提供难得的学习契机。高职学生通常拥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师可借助信息媒体展开教学设计,与学生的生活认知接轨。如翻转课堂的适时介入,便属于数学建模典范设计。多数学生都有智能手机,可以随时随地参与网络信息共享活动,因此,教师应具备信息共享和网络互动意识,为学生布设相关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多元互动操作中逐渐达成学习共识,进而建立数理综合认知体系。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教学过程之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教师要做好全面考量,针对学生实际进行科学设计。教师要加强对数学建模思想方法的研究,并将这些方法与学生学习实践相结合,从而调动学生的数理学习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品质。总之,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时,教师需要具备整合意识,对建模资源信息展开搜集整理,对学生学力基础进行全面判断,为建模思想的顺利渗透创造良好条件。数学教学设计应不断更新,教师教学水平也亟待提升,而建模思想的全面渗透,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全新契机。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展开创新设计,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建杰.数学建模思想与高职数学教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06).

[2]刘学才.高职数学建模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7).

分析高职院校数学课程中渗透数学建模教学的思考论文高职院校招生人数

多年以来,高职数学的课堂教学被学生认为是抽象、单调和枯燥的。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几支粉笔一堂课的现象还相当普遍。尽管许多教师都意识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但是很多时候,教学条件的改变是不尽如意的。现实中存在的教法过于陈旧死板,不便于理解和接受。另外,由于高职数学教学有它自身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式还不能完全丢弃,因此,如何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现代教育技术做到有机结合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二、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对策与建议。

1.结合专业课内容,着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高职数学教学内容必须与专业相结合。由于专业趋向专门化,各专业对数学的需求也必然不同。所以,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和教材的选用有必要结合本专业的知识进行设置,针对不同的专业,给出适应专业需要的教学内容。为了更好的服务专业、适应专业、融于专业,必须对传统的高职数学教学内容做必要的取舍,使学生拥有与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的高职数学知识,突出培养专业人才的能力。它的主要特点是体现专业性,其内容要体现一个“用”字,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是发展的需要。授课方式相对灵活,可以采用“讨论式”或“双向式”教学,也可由某一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数学应用展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做是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2.取舍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突出。

由于高职院校办学特点所决定的,高职数学的课程学时减少是一种普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高职数学教学要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适当增删内容,保留传统教材的基本结构,更新部分概念和理论的表达形式,只有在有限的课时环境下调节好难易度、把握好重难点,做到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才能将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教学效果才能有所改善。

3.培养自学能力,重视学法指导。

当同学们进入到高职院校以后,以往那种仅靠教师讲解、题海战和反复训练的情况已经不存在了,更多的时候还是要靠学生自己来合理支配学习时间;所以,应当着力培养高职生自学能力。不少学生很不适应高职数学教学中教师讲授快节奏的教学方式,依然留恋中学里所接受的“题型教学”、“题海战术”,但是,大学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所以,学生要转变观念,尽快适应中学到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内容的转变,争取做到合理支配学习时间,将高职数学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4.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高职数学教学也有必要打破传统教学法,开拓教学新思路,让教师“变主动为被动”,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可以采用灵活的教学互动式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讲授、小组的讨论,提高自信心、主动性和分析思考能力,使每个学生增强学习兴趣。另外,教师有必要以社会需求为基本出发点,紧扣专业需求,充分了解学生专业及将来从事岗位的有关情况,制定授课目标,达到学生满意的授课结果,使授课切实满足学生合理需求。另外,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还有必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遵循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高职数学课程基本教学要求》,因地制宜,突出实用性。二是必须保证一定的课时。三是对基础太差的学生,在做好课外辅导的前提下,让他们在心理上减轻对高职数学的学习压力。只有爱学,才能学得更好。

高职高专旅游管理教学改进性分析论文

体验式学习是整合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罗杰斯等人的理论而形成的学习框架。归纳诸多理论可知,体验式学习是让学习者从某活动中得到体验,并与他人交流反思从而提炼经验(概念体系),以此来指导未来活动的一种学习方式。其中大卫库伯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体验式学习圈”对体验式学习进行了解释。学习圈的第一步体验,即是学习者亲历某一项活动。第二步发表,即是体验该活动后学习者发表看法。第三步反思,即是学习者对自己或其他参与者的行为和看法加以思考,将“现有的经验”进行归类、拷贝和系统化。第四步理论,即是学习者将反思所得的汇集成概念体系。第五步应用,即学习者将概念体系应用到实际活动中。

旅游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中国全面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世界旅游强国建设,核心在旅游人才,关键在旅游教育。因此,寻找提高中国旅游教育的路径和方略,培养出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对今后我国旅游教育以及旅游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显然,从高职高专旅游管理教学的角度去解读,运用体验式学习模式将成为解决当前困局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首先,旅游业所提供的产品是“游客体验”,旅游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是员工与游客的互动过程,偏重情境管理和情感管理,这是纯粹的书本知识传授所不能达到的。其次,旅游管理属于综合应用性的学科,实践性很强,比如旅游规划、酒店管理等等。仅停留在传统的“知识传授”教育模式,那不可能培养出应用型管理人才。同时,体验学习是一种新的重要学习模式,具有比传统学习方式更多的优点,它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与不足。因此,要摆脱中国旅游教育的困境,培养出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倡导体验学习不愧为重要的路径之一。

3.1.1校内课堂的体验式学习的模式。

(1)主题式体验教学。即围绕教学内容,结合书本知识和实际情况,以专题讲座形式展示给学生。

(2)案例式体验教学。即在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典型的旅游事件进行具体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式体验教学。即让学生对某一具体论题进行思考和讨论,以此来运用所学分析和解决问题。

(4)情景模拟式体验教学。即设定情景,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模拟具体事件的演变,使学生从中得到学习和积累。

3.1.2校外社会的体验式学习的模式。

(1)项目式体验教学。即事先设计的项目交由学生处理,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目的是让学生在过程中得到学习和锻炼。

(2)社会调查和访问。即设计调查题目,让学生深入到旅游企业内部或市场环境中去调查,最终将调查结果写成调查报告,使得学生有针对性的接触企业和市场。

(3)专业技能活动。即让学生到企业实地进行专业技能观摩,旨在为学生创造复合型的'教学活动体验。

(4)专业实习活动。即学生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中实习,获得思想上、业务上的锻炼,并进一步掌握专业技术的实践教学活动。

3.2.1教师素质导致体验式学习模式的效用低。

在实际操作中因教师对课程认知和积累的不同,和对体验式学习模式的认识差别,易造成体验式学习模式变成填鸭式教学的另一种变形,或变成一种单纯的游戏,使得教学效果的大打折扣。

3.2.2教学目标与体验式学习模式不吻合。

在教学目标设置中,由于未能真正契合体验式学习模式,导致教学目标只是提留在文字上,在教学模式、教学环节和考核环节等上得不到真正的体现。

3.2.3课程设计(项目)不具有启发性。

启发性表现在三方面:一方面是让学生对自身的心态、能力和行为等有反思,二方面是让学生对其他人的发表有客观的分析和理论的升华,三方面将所得到的反思及理论巧妙地应用到以后的实践或生活中。但实际中体验式学习模式的课程项目,却往往体现不出启发性。

3.2.4课程规划片面化,未能形成集成式体验式学习模式。

旅游教学的许多课程是相关的,例如《旅游美学》《旅游资源学》《景区规划》等,在旅游管理工作中是相互作用的。而在实际规划体验式学习模式的课程时,因各自独立没有使课程形成网络型系统型综合型集成课程,降低了学习效果。

3.2.5未形成团队学习氛围。

在实际操作中,忽略了体验式学习模式是团队形态完成的,取而代之的是松散的不负责的氛围,严重的干扰了体验式学习模式的实施。

3.2.6回顾环节的诸多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对于项目结束后的回顾环节主要存在教师引导不力、学生发表不充分和团队反思提炼的理论深度浅薄三大不足。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的分析论文

近些年,针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之一,职教师资专业技能不高、实践教学能力较弱的突出问题,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确立了实践教学改革的着力点是突出职教师资“双技能”(教师职业技能和专业技术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培养。为此,学院经过多年的改革、创新与实践,提出并按照“三重”的培养理念(重教师素质、重实践能力、重创新意识),以及针对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岗位“工作过程”导向的要求,构建实施了“双序列、四层次、多模块”职教师资实践教学体系(简称“双四多”实践教学体系);为了支撑“双四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打造了互利共赢的“三方合作”(学院、职业学校和企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及共建共管平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合作委员会,形成了“五位一体”(实践教学教师、学生、职业学校、企业、职业技术教育教师教育研究所)的实践教学改革运行机制,提升了“双技能”职教师资培养质量,学生的能力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及好评,并因此获得了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下面,我们以电子信息工程类职教师资专业为例,简要介绍“双四多”实践教学体系。总体上分析,该体系使学生“双技能”职业能力培养具有早进入、分序列、连续化和系统化的特点。

一、双序列——教师的职业知识与能力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类职教师资专业既具有师范教育的特点,又具有工科教育的特点,但又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混合,而是二者的有机结合与高度统一,这种结合和统一的融合点就是职业技术教育,这也赋予其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是师范教育,因此,毕业生应具备教育的基本理念,掌握教育的基本规律,学习教学教法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同时,职业技术师范教育还具有职业技术教育特点,即毕业生还必须具备与职业技术教育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知识和修养。

其次,电子信息工程类职教师资专业作为工科专业又具有工科教育特点,因此其仍然要开设大量的专业课程,完成大量的专业实验与实训;同时,电子信息工程类职教师资专业又不完全等同于普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普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和进行实践技能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将来能够进行工程实际的设计,能够胜任工程师的工作,而电子信息工程类职教师资专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是今后要为中职学生讲授专业课程,指导中职学生的专业实验与实训。也就是说,在专业知识结构的特点上,电子信息工程类职教师资专业教育高于普通工科教育的要求,即毕业生不仅要掌握理论性、基础性、系统性比较强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高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是由其教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

职业技术教育师资专业所具有的鲜明特色决定了所培养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应由两个“序列”构成——教师的职业知识与能力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二、四层次——由基础素质到专业、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从纵向看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一)基本素质层次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师德修养和大学生基本素质为主;

(二)基础技能层次以培养学生基本教学技能和专业基础技能为主;

(三)职业与专业技能层次以培养学生从事中职教师职业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为主;

(四)综合训练层次以综合实习和科技训练为主,突出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索创新意识,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和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各层次由基本素质到综合能力依次提升,能全面、系统培养学生教学与专业实践能力。

三、多模块——满足职业与专业素质要求的不同层次的能力培养。

近年来,我们多次组织教师调研了二十多所工科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我们感觉到,在目前的形势下,中职学校对师资的要求发生了变化,这些要求可以归纳为:

第一,由于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老教师的知识结构已经不能适应,因此,新教师应具备当前的新技术、新知识,能根据专业发展要求开出新课,并应该获得至少一种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专业技术证书,最好能取得某种高新技术的技术证书。

第二,由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本身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那么,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不单能动手实验,还能够指导学生教学实验和实训,而且还应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因此,在构建四个层次的教学环节时,充分考虑了这些要求,按照不同年级课业进程分序列、分层次设计并实施了若干实践教学模块:

(一)基本素质层次包含有社会实践、军事训练、书法训练、普通话训练等教学环节构成的素质拓展模块。

(二)基础技能层次:对于基础职业技能的培养包含有现代教育技术训练模块、教育理论课微格教学训练模块;基础专业技能的培养包含有计算机程序设计训练模块、网络训练模块、工程基础训练模块(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训、autocad实训等)等。

(三)职业、专业技能层次:这个层次的职业技能是培养学生从事专业课教学和实验教学能力,包含学科教学论实训模块和实验教学微格教学模块;而这个层次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包含有与这个层次的职业技能相适应的专业技能训练模块(单片机实训、传感器实训、课内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等)和发展代表专业领域内新技术发展方向的专业新技术技能训练模块(dsp、eda、嵌入式技术、现场总线等)。

(四)综合训练层次:这个层次的职业技能训练主要是在中职学校完成的,包括有教学实习模块和班主任实习模块,以及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取证模块,学生应在这个层次取得由劳动部颁发的高级工证书;专业技能的训练主要有由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环节构成的科技训练模块、由学生“自主实践计划”和各种大学生科技活动、竞赛构成的科技创新模块、以及专业技术证书培训取证模块,学生应在这个层次取得在专业或行业内认可的技术工程师证书,有条件的学生还可获得各种大学生竞赛的获奖证书。

上述各层次的每个模块既具有独特功能,又相互联系,共同构筑起“双师型”师资教学及实践能力体系,特别是职业资格证书和专业技术证书的获得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一)与中职学校、企业合作,共建共管实践教学平台。

实践教学体系的落实离不开稳定的高质量的符合职教师资需求的校外实践基地的支撑,为此,我们基于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原则,建立了学院、职业学校和企业参加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合作委员会”(现共有62个单位,其中有28所中职学校),明确了合作各方的权利、责任和利益,实现了与企业、职业学校共建共管实践教学基地,共同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合作模式,为实施“双四多”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可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平台,确保了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和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与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建立专业技术培训基地。

我们与深圳英蓓特公司合作双方投资建立了集学生实验、教师科研、专业技术取证为一体的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英蓓特嵌入式技术研究中心、培训基地。将社会培训考证与课堂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综合性实验教学,在完成教学基本要求的同时,组织学生直接参加考证,取得arm公司颁发的技术工程师证书。近年来,共有三届学生参加了培训,取证率达100%。

(三)与中职学校合作,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基地。

我们与多所中职学校合作,拓展教育实习基地的功能,借用中职学校的实践教学资源,开展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和取证工作。近年来,共有五届学生参加了高级无线电装接工的培训,有99%以上的学生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目前,我们正在和几所技师学院合作,准备在部分学生中试点开展技师(或准技师)的培训与考证工作。

(四)实施“学生自主创新实践计划”,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及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学院在“主体参与、重视过程、合作学习”原则下,设计实施了“学生自主创新实践计划”,突出个性化培养,强调以场景模拟、项目模拟来“仿真”,并与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大学生电子竞赛相结合,让学生获得真实的综合训练,最终使学生学用结合,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索创新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经过系列改革与实践,我院职教师资实践教学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和完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更加稳定,实践教学改革机制更加顺畅、高效,学生教学基本技能、专业技术实践能力等更加突出。

参考文献:。

[1]杨金土.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研究水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88).

[2]梁卿,蓝欣.论职教教师资格制度中的三个问题[j].职教论坛,2009(8).

[3]李双雁.对我国中等职教师资培训的再思考[j].职教论坛,2008(4).

[4]张建国.我国职教课程开发模式的演变及启示[j].职教论坛,2007(4).

高职高专旅游管理教学改进性分析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产业迅速腾飞,这要求旅游管理从业人员要有更高的专业素养,这对旅游管理从业人员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第一阵营,需要不断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进步的综合型人才。案例教学在旅游管理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增强了旅游专业教学。本文通过教学实际的结合,对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应用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旅游管理;应用;意义。

当下,我国旅游业更趋于现大众、科学化,随着旅游消费模式的`转变,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专业型人才需求也随之强烈,这就要求高校转变旧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出不断适应岗位要求的复合型人才[1]。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教学中应用旨在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技术,同时在教师有目的的指导下,利用典型案例为学生创设情景,最终达到教学目的。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集体协作能力,同时也会帮助学生提高认识,获得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提高学生实战能力。

较高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是旅游管理专业所具有的特点。仅仅依照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学生很难得获得实践能力,而案例分析教学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获得实践的经验和总结。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教会学生理论知识,而并非获得实战能力,当一位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走到工作岗位时,不能设计旅游线路,不能解决旅游团中的突发事件,那么显然这是失败的教学。因此,只有理论知识与实战氛围相结合才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的能力也会在案例的讨论、分析、阐述中得以提升。

2、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讲授、讨论、辩论、互换角色、综合、案例分析这些方法都是教学的大体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积极性的激发不同,据分析,相比其他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能够更深层次的挖掘学生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法规避了教师、黑板、讲台等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课堂不再是教师的舞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用案例为载体,让学生与教师一同体验课堂的激情。这种形式可以极大的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3、开阔学生视野案例教学过程中,老师先为学生讲述案例,再让学生们讨论。根据一个案例,每位学生都会阐述不同的见解和解决方案。再由同学们选择,在众多阐述结果中选择优质的方案。没有了标准答案的束缚,同学们各抒己见,在讨论中学生的视野得到开拓,同时也加深了学生们的记忆。

二、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

自我国开展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已有20余年,目前,各高等院校、普通高等院校以及中等职业院校都会开设旅游专业。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腾飞,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也随着增强。以经典案例作为教学素材,强化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现代化的复合型人才。

1、建立案例库。

在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下,学习国外的经典案例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摒弃模仿,把国外案例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才是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关键。想要把案例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就应该有案例的写作、分析和使用的能力。建立适合案例教学法的专业师资队伍,让企业和教师相结合,创建属于我国本土化的案例库[2]。1)案例的收集在案例的收集期间,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是较好的教学环节。可以收集参考资料,也可以收集企业的成功运营经验,还可以收集媒体信息资料和社会调查报告等等。同时,也可以参考国外的优秀案例,同国际相接轨,组建一个庞大的案例库。2)案例的编写在收集了大量的案例信息之后,就该完成案例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了,即案例的编写。在案例编写过程中通常有两种方法:一个是把案例编写到教材的相应知识点章节中,另一种是编写独立的案例集锦。案例编写的过程十分复杂,要通过认证和研讨,按照技巧和要素,再结合经验,最终完成课程的案例库。

2、案例与课堂教学的结合。

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运用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机会,以此来规避学生们社会实践经验少的缺点。学生们在案例的学习中,应领会把管理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们获得能力的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1)制定计划教师在授课前要做好教学计划,计划要做到周密且详细。教师要考虑到课堂案例的个数,每个案例分析所耗费的时间,案例的知识要点体现在教材中哪个章节等。只有经过教师的周密计划,才能让整个课堂更加充实,让学生有序地进行活动的参与,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2)选择恰当的案例在大量案例积累的基础上,在旅游管理的实际教学中,案例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授课情况而定,案例不仅要具有典型性,同时也要富有真实性以及适用性,同时更要符合国家的国情、经济发展形势等。让案例符合世界范围的旅游经济发展动态,让案例具有说服力。选择学生们所熟悉的案例,让学生对案例更加有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1、选择的案例要恰当。

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所选择的案例要做到“精”,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每个知识原理都可以用多个案例来呈现,所以,案例的选择就不可面面俱到,要选择具有典型性且有针对性的案例。让案例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让案例可以体现事物的共同特征,这样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这样具有示范性的案例可以让学生学会触类旁通[3]。同时,案例的选择还要做到“实”,教师选择的案例要是真实的,案例只有真实发生过,其细节才会更加清晰,只有这样的案例才会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氛围,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讨论兴趣。恰恰相反,如果案例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且有臆造的痕迹,就会让学生提不起兴趣,不以为然,这就使得案例教学法失去了其意义。案例要“新”,就是说案例要有与时俱进的特点,旅游业是不断发展的,旅游者的需求也是千变万化的,只有不断适应这样的变化,旅游业不断地推陈出新,才可以顺应时代的发展。旧的案例对当下的实际情况是起不到帮助作用的。因此,案例的选择要做到新。案例要“深”。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内容过于肤浅的案例会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只要套用基本原理即可,根本无法体现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也会敷衍了事,无法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2、案例讨论要求同存异。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在讨论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欣赏那些思维方式非同寻常的学生,带着包容的心态去接受每一位学生的见解。允许同学们发表不同见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分析过程更加具有创造性和多样性,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得以发挥。同时,也要纠正学生的错误,不可一味放任自流,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判断力与分析能力。

3、灵活的应用案例分析法。

相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方法更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顺应了当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模式。但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不可一味的追求高端,模仿和套用国际名牌大学的教学模式[4]。原因在于,案例教学法具有很强的技能性和实践性,因此,不是所有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都适合使用。因此,教师也不能够完全地摒弃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们应该根据所授课程的具体内容和特点,运用相应的教学方式,从而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案例教学所耗用时间较长,且很多院校并未配备适合该教学方式的硬件设备。所以,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才能保证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四、案例教学的成果。

案例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体。案例教学让学生获得了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案例教学促进了师生间的沟通,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们在学习中获得了今后在岗位中的优势,找到了自我就业方向。

五、结语。

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培养了学生实际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更让学生获得了实践机会和实战能力,同时也为我国旅游业培养了大量的现代化复合型专业人才,在我国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各高校和老师要积极地引入案例教学法,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效率,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最终更好地培养出高质量的旅游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2]常莹.旅游中职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3]江文龙.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教学中的优化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4]张艳艳.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山西财经大学,.

简析高职分析化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论文

这几年我校加大了校企合作的力度,其中订单式培养和冠名班的成立说明了用人单位对适合企业自身发展人才的渴求,但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学校教学内容的相对陈旧和局限。职业技能鉴定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和任职资格条件进行的认证,是现代社会规范专业人才、劳动者职业行为的标准。要培养符合医药行业需求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学生,就必须将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相结合,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我们根据药物检验岗位工作人员必须明确国家标准检测方法中文字内涵,熟练准确进行分析检验操作,能够进行常规检测数据处理及出具正确的检验报告的要求把分析化学理论教学分为分析检验的基本流程、分析数据处理与结果计算基础、化学分析法基础知识和仪器分析法基础知识四大模块。强化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弱化对分析理论的推导论证,突出岗位需求。实践教学分为称量操作技能、滴定分析操作技能和基础仪器分析操作技能三种技能,分基本操作,单项实训、综合实训三个层次组织教学内容,实行进阶式教学,从基本技能掌握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两个方面进行。具体的教学内容以药物检验岗位需求改革传统分析化学教学内容,参照药品行业、国家标准组织教学内容。例如:查阅药典,完成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后,直接测定葡萄糖酸钙含量;在学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引入维生素c注射液的颜色检查。将国家、行业标准和分析化学传统知识进行有机结合,涵盖药检工技能鉴定有关分析化学部分的相应知识点,以药物分析检验为中心,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践教学内容往往来自药检工作一线,但在顺序编排上又注意考虑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包含了实际工作中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法的优化。

在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中,可以根据每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分析化学课程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在教学中应多采用将两者有机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演示教学法就是其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例如,药物检验工技能鉴定对规范性操作要求很严。以滴定操作为例(见表1)。学将规范操作动作采用录像、照片等直观的形式加以演示。在播放过程中随时按下暂停键,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讲解和现场示范,启发学生思考不规范操作可能导致的误差。而在实际操作练习中,要求两人一组,一人操作,一人观看,互相纠错,并鼓励同学们把在实训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拍成录像,给予再现和纠正;也可以任命几个掌握得又快又好的同学为“小老师”,辅导其他同学的操作,这些措施增强了趣味性,满足了学生渴望参与的心理,从而有效地调动起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成绩,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操作习惯和职业素养。收集与专业、课程相关的案例,关注社会热点事件,采用案例教学法组织教学。例如:每种分析方法都可以结合《中国药典》中的常用药物进行说明;在讲解配位滴定法时,引入《水的总硬度测定》这一案例,根据我国《生活用水卫生标准》结合当地水质和学生家乡水质进行教学;也可以在讲完化学分析法后,通过三聚氰胺事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搜集相关资料,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通过调研、讨论、提出问题(为什么三聚氰胺可以在蛋白质含量测定中以假乱真);进而分析凯式定氮法优缺点(从而引申出化学分析法的特点、总结四大滴定的异同点);最后引导学生讨论解决方案(借此引申出仪器分析法的优点)。这种通过案例引导进行的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两大类分析方法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对信息的识别、归类、解读、综合和表达的能力,小组学习形式又强调了学习过程的合作与交流,非常有利于其今后的职业发展。

三、技能水平的强化。

目前,我省职业院校在校生申请参加相关专业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时,如果理论课成绩合格可视为鉴定理论考试合格,只需进行操作技能考核。可见,技能操作部分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我们在强化技能训练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调整原有教学计划,增加实训课的学时数,将理论与实训学时比例调整为1∶1。技能训练反复进行,以达到职业教学要求的熟练程度。其次,增加技能考核的次数,由原来仅有的期末考试改革为阶段性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电子天平的操作技能、滴定分析基本操作技能和药品含量测定技术。其中,滴定分析基本操作技能考核包括滴定管的使用、移液管的使用、容量瓶的使用、滴定操作、定量转移操作、准确稀释溶液操作等,药品含量测定部分选取药用硼砂的含量测定和维生素c注射液的颜色检查作为项目考核内容。第三,开放天平室和分析化学实验室。学生有时间、实验室没课时。学生可在遵守实验室规则和仪器使用规则的前提下,到天平室和分析实验室进行基本操作练习。管理相关实[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免费!]验室的实验技术人员每天例行检查仪器和实验设备,以保证实验教学正常运行。也鼓励学生将实验室的滴定分析器皿借出,利用课外时间用自来水练习基本操作。另外,在分析化学课程即将结束前组织相关学生参加分析化学技能竞赛,由分析化学课程组教师组题并出任考评员,取前六名(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进行物质奖励,同时结合分析化学技能考核成绩给予加分奖励,一等奖加7分,二等奖加5分,三等奖加3分。以此强调掌握分析化学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考核标准的统一。

为了使培养的学生即能满足药物分析检验岗位的不同能力需求,又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技能,应建立科学的评分标准和完整的考核方法,将教学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统一起来。鉴于药检工技能鉴定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包括技能笔试和技能操作)两部分,我们也将分析化学考核分为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理论考核中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作业和考勤)占20%,考试成绩占80%,考题结合药检工考核大纲拟定。技能考核包括平时成绩、实训笔试和操作考核三部分。平时成绩占25%,包括考勤、预习情况、实训报告。在实训报告的评定上更多地强调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实训中的异常现象及出现的问题、甚至对于失败的结果只要能够做出合理的解释,也应判为一份合格的实训报告;实训笔试占15%,主要考查实验室基本知识、实验原理以及基本技能操作的关键环节与注意事项,这是在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以前的课程教学中常常被忽视的`项目;操作考核占60%,采取分阶段考核的方法,选择典型实训项目做考核内容,从仪器药品选择、仪器洗涤、操作、整理、科学作风、操作时间、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等方面制定评分标准,以工种考核的形式进行。通过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考核学生的职业道德。对于实训过程中修改伪造数据、违反实训室规章制度等行为实行倒扣分。事先公布考题和评分标准细则,使学生的操作有章可循,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每一次的成绩都登记在册,取各阶段成绩总和作为操作考核成绩。以上是我们在分析化学常规教学与药检工技能鉴定的衔接方面进行的一些研究与探索,与真正的“双证课程”尚有距离。影响课程建设的因素有很多。理论上有技术进步、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政策法规方面的影响,但在实施过程中如师资、场地、教学设施、学生条件等学校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此外,学校的行政工作、支持系统的状态无疑也会影响课程建设的活力。但我们在向“双证课程”迈进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确确实实得到了较大提高,教学改革所带来的成果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应该将课程建设深入地开展下去,更好地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分析高职院校数学课程中渗透数学建模教学的思考论文高职院校招生人数

摘要:为了更好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健康发展;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专门探讨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方法问题,并探索性提出了有效的声乐教学方法改进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

声乐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掌握与具备一定声乐演唱知识、能力目标而开设,学生的声乐理论水平、演唱能力等深深的影响着其后续的教学工作,进而影响到儿童的健康成长。就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来说,基本上都是“集体教学”方式,与音乐专业学生相比,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数量更多、声乐理论基础及演唱能力等更差,要想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声乐理论、演唱水平,必须从改进教学方法入手;为此,笔者结合长期从事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工作的实际,谈谈对改进声乐教学方法的体会。

一、开展正式声乐教学前,与学生充分交流,全面了解学生。

开展正式的声乐教学前,是声乐教学比较关键的一个阶段,其具有“自由”、“期待”两个主要特点;对于“自由”特点,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都是处在“教学”之外,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相对“自由”一些,没有教学中的那种“紧张”心理或者氛围绕,教师、学生之间可以进行更为轻松的交流,这样可以了解到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真实需求及真实能力;对于“期待”特点,主要体现在教师、学生之间之前都不是很了解,都“期待”深入了解对方,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相关的“声乐条件”,如身体状况、乐理知识、视唱练耳水平等,而学生则可以深入了解教师的学历背景、教学能力教学设施、教学条件及所要开设声乐课程情况等。总之,在开展正式的声乐教学前,教师与学生之前有必要进行专门、深入的交流,为后续声乐教学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培养学生浓厚兴趣与良好习惯,引导学生进入声乐殿堂。

学生良好的声乐理论知识水平、高超的声乐演唱能力,不是在一朝一夕就可以掌握、形成的,其需要日久天长的积累,这就要求学生一要有对声乐课程浓厚的学习兴趣,二要有良好的声乐学习习惯,然后在二者共同影响下,学生必能进入美妙的声乐殿堂。对于学生声乐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声乐理论与演唱知识时,要先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在激发学生好奇心、满足学生好奇心、再激发学生好奇心、再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循环”中,逐步培养起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这与教师渊博的知识、风趣的语言、良好的形象、美妙的亲和力是分不开的;对于学生良好声乐学习习惯的培养,虽然习惯的养成很难、很痛苦,但一定要求学生坚持,如每天半小时至一个小时的呼吸、微发声、咬字吐词和哼唱歌曲等练习,学生良好声乐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其也就会自动进入到了专注、忘我的声乐学习境界。

三、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循序渐进的开展声乐基础训练。

第一,坚持歌唱姿势训练;对于声乐演唱来说,歌唱姿势同样重要,声乐教师在给学生第一次上声乐课时,一定要强调、讲解歌唱姿势问题,在第一堂课中就要求学生要能够“良好站立”,如身体自然站立、胸部自然挺起,头摆正、脖子不能歪曲等。第二,科学进行发声训练;声乐是一门典型的歌唱艺术,其通过声音来表达人类情感,即科学发声是声乐演唱的基础,要想学好声乐,发声训练是基础;首先,让学生学会正确呼吸,在使学生充分了解人体发声器官基本工作原理基础上,保证学生掌握正确的吸气、呼气方法;其次,让学生正确的开喉,重点使学生掌握声带与气息之间的平衡感和开喉的适度感,以及掌握正确的开喉练习方法;第三,让学生正确认识共鸣,声乐演唱中的“共鸣”主要是指人体对发声产生的共鸣,要求学生对“共鸣”要有一个正确认识,同时掌握对共鸣腔体的运用方法;第四,掌握正确的发声练习路子,其是学生学习声乐的关键环节,是一种典型的技术训练过程,也是打好声乐演唱基本功的重要与有效途径。

四、重视语言在声乐演唱中作用,加强咬字、吐字语言训练。

声乐演唱是一门高雅的、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艺术,语言是声乐演唱的基础,也是人们表达、获取思想情感的最直接、最有力工具。清晰的咬字、吐字对于声乐演唱来说意义重大,可以说一切声乐演唱技法训练都是围绕语言中心展开的。因为语言是产生声乐演唱优美旋律的主要依据,通过语言的咬字发音与音乐旋律的结合刻画出特有的音乐形象及产生预期音响效果。为此,也要求声乐演唱要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这就使正确掌握咬字、吐字发音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声乐演唱技能。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咬字、吐字发生,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结合歌曲演唱进行,引导学生注意不同咬字、吐字发音所表达的不同艺术效果。

五、专门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提高声乐演唱水平。

专门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是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提高学生声乐演唱水平的重要与有效手段;可以理解为我们平时所说的二度创作。要想使学生能够成功的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首先要求学生要全面的了解、熟悉作品,熟悉歌词、熟悉乐谱、熟悉歌曲所表达的情感,甚于是歌曲作品的创作背景,只有对歌曲作品有了“深入骨髓”的了解,才有可能成功的对其进行艺术处理;其次,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不仅体现在对其乐谱、旋律等的更改上,还体现在对其所要表达内容、情感的改进上,可以考虑将自己的生活内容、情感等融入其中,再通过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忘我演唱等表现出来,进而产生一种新的声乐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赵芳.基于合作学习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实践[d].河北师范大学,2016.

[2]郭敏.浅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文艺,2017,01.

[3]刘江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黄河之声,2015,11.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的分析论文

摘要:高职院校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教师应重点发展专业实践能力,这是部分高职教师职业能力的短板。培养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是确保现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只有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群体,才能推动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从而培养专业过硬、综合素质较高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关键词:高职;环境艺术设计;职业能力;实践能力。

一、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现状。

随着我国高职教学体制改革进程的深入,我国高职教师队伍规模正不断扩大,社会的变化发展对高职教师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也不例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不仅要具有相应的专业素养和多学科、跨专业的综合理解能力、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应具有商业设计实践能力。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往往就职于设计第一线,没有经过专业的实践训练是难以达到企业用人标准的,这就对教师的设计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笔者经调查了解,一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有待提升,存在如下两个方面问题。第一,师资结构有待完善,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以实践为主的专业,该专业涉及多种施工材料、施工工艺和施工管理等,这些经验都需要多年的积累才能获得。一些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是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后直接入职的,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实践能力较弱,这就导致其在授课过程中只停留在艺术审美或传授理论知识的层面,而对设计定位、设计实施等诸多方面缺乏考虑,这样的教学脱离实际,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第二,校企合作实施困难,产、学、研深度融合欠缺。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目标和特征决定了其专业发展、师资力量的培养离不开与企业的合作,因此,要提高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质量、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校企合作是最佳途径。另外,产、学、研一体化是促进教师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不断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但是由于管理层面诸多条件的制约,很难有实际性的合作。另外,在固有观念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接收企业的设计订单、创建工作室或开办自己的公司,往往被认为会影响教学,这让教师的积极性受挫。种种原因导致部分专业教师离企业一线实践越来越远,久而久之,其专业实践能力与相关知识也会不断退化。

二、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

当前的教育正面临这样的困境:一方面,部分大学毕业生面临试用期长、低薪甚至找不到工作的局面,另一方面,企业面临熟练技术工的“用工荒”。为了能够从这种困境中突围,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建设实训室,建立实习基地,在课堂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等,以期使学生在毕业时就能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高职院校的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既要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又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操能力。对于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而言,提高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有两个:第一,教师有自己的公司或工作室。然而,部分高职院校不支持教师设立自己的工作室,认为教师从事第二职业会不安心于学校的工作,影响教学和科研。第二,深入工作一线,到企业挂职。一方面,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意识到要派教师到企业挂职,但是相关政策不完善,所以教师参与性不足;另一方面,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部分企业由于看不到教师实践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往往不愿意接收教师到企业实践。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看,最好的方式是与知名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让教师能够长时间深入企业,从而拥有过硬的实践能力。通过深入企业挂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得提升。

1.开阔知识视野,接触更多的现代设计理念环境艺术设计行业日新月异,客户需求和设计理念更新迅速。教师深入一线设计现场,可以直接接触设计公司众多职业素养较高、专注于设计行业的人员,通过与他们合作,虚心向他们学习,开阔知识视野,汲取更多的现代设计理念,特别是深入了解大型空间设计的新理念。

2.提高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获得宝贵的从业经验教师通过企业挂职,除了丰富感性认识,加深和巩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外,还提升了设计超前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对项目的执行、判断能力,项目设计的应变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实施能力等,熟悉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设计成形的一线工作流程,掌握各类新兴装饰材料的特点和施工工艺方法及技巧。另外,教师通过挂职,对实践技能的掌握经历了从生疏到熟练、从初级到高级的循序渐进的提升过程。通过实践修正、创新理论,使理论与实践融合,正如费尔巴哈所言:“理论所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实践将为你解决。”

3.磨炼工作意志,融入企业文化企业往往更讲究效率,一般工作节奏较快、强度大,很多教师刚开始难以适应在企业工作。因此,教师要迅速完成由教师角色向挂职岗位角色的转换,以企业员工的身份,接受管理、履行职责,以顽强的工作意志克服各种工作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挂职任务。如,要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的工艺、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利于教学更贴近实际工作;向有丰富设计实践经验的设计师学习,提高应用新工艺、新技术的能力,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此外,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公司的各种活动,通过与企业同仁的广泛交流,掌握行业当前的发展情况和岗位职业能力素养,最大限度地感受企业文化,如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等,从而适应、融入企业文化。

通过多层面的锻炼,教师可以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的设计实践能力,同时把相关的经验融入设计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专业教育:

1.优化教学内容教师通过挂职锻炼,不但可以提高实践能力,还可以培养商业思维和市场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并将所得应用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当中。如,将在企业实践期间获得的先进设计理念、一线实践案例和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引入课堂教学,准确把握社会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重建教学内容,使之更加注重面向行业发展,注重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使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同步。

2.提升教学能力教师拥有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后,就可以游刃有余地指导实训教学,以案例带动理论教学和实践项目教学。如,在居住空间、店铺空间、办公空间等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准确把握客户需求,布置恰当的设计题目,让学生完成。让学生完成作业之后依次走上讲台,以设计者的身份推介自己的设计方案,教师以客户的身份提出问题,由设计者回答。这样既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氛围,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再如,运用企业实践所获取的真实的设计项目信息,让学生进行“真题假做”,甚至可以让有能力的学生参与企业的真实项目。学生通过“理论—实训—项目设计”教学,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获得一次真实环境下的全面、综合的实践锻炼。这种实践教学缩短了学生的课程学习与职业岗位实际环境的距离,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获得职业工作经验和实际设计成果,提升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3.加强校企合作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解决师生的实习、实训问题,学校必须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建立联系,并以灵活的模式激发自身与企业合作的动机,对双方利益、合作动机进行深入分析,这有助于为产、学、研结合建立纽带,更好地开展合作、实现双赢。教师实践锻炼结束后,学校可以从新技术学习、课程改革任务、参与企业设计项目、调研报告、设计作品、专业论文、校内外实训基地拓展等方面对教师的社会实践过程进行考核,以达到有效锻炼的目的。

4.开展学生工作室的建设教师运用企业挂职经验,结合设计行业特性,参照设计公司真实的工作情景,以公司模式管理学生,建设与公司岗位“零距离”对接的学生工作室,使学生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增强实践能力,了解具体、实用的创意方法和设计流程,加强团队协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以此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力,激发其设计才能,帮助他们形成创造性思维模式。成立学生工作室,是现代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模式之一。工作室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高职设计人才提供了可能,是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平台。只有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好地进行专业建设并且培养出实践能力出众的学生,从而适应社会需求。教师提升实践能力,才能了解设计公司对设计人才职业能力素养、专业课程设置的真实诉求,了解专业岗位群的业务范围、具体需求和发展趋势,从而更有针对性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使专业培养目标、专业结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符合市场需求。沃韦纳戈说过:“不要担心犯错误,最大的错误是自己没有实践的经验。”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才能受到企业的欢迎。因此,教师应主动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帮助学生加强实践技能的锻炼,确保实训教学取得实效,这是作为一名合格高职教师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李丹.高校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研究.教育与职业,(30).

[2]孙裕杰.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装饰,(8).

[3]张景.关于提升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探讨.美术教育研究,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