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第四单元(精选17篇)

小编: 曼珠

优秀作文是我们对审题准确和把握篇幅节奏的准确性,以及语言优美和句法结构的流畅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一)。

不管我有多么害怕,不管我有多么不情愿,但放学铃声依然准时唱响,像一首哀伤的歌曲的前奏。一周又过去了,我抓不住流逝的日子的尾巴,人去楼空,熟悉而又陌生的寂寞席卷而来。我的心像窗前桌上那本乱糟糟的作业本,在冷风中瑟瑟发抖,然后重重地摔在地上,遍体鳞伤。

第四单元的作文

去年,因为爷爷得了肾结石和胆结石,常常作痛,我们便带爷爷到临沧去治疗。可治疗了一段时间后,还不见好转,我们又带爷爷到云县去住院。那段时间,好了一些,可还是常常发作。于是在去年的寒假,我们决定带爷爷到昆明的昆华医院住院治疗。而这件事就发生在那段时间里。

爷爷和很多人住一间病房,一个哥哥,两位爷爷。这件事就和其中的一位爷爷有关。那是一个下午爷爷在用计算机做材料,听说他是设计师,做完这个图可以得到很多报酬呢!他做了很久,累了想上床休息,可是他还没洗脚,又抬不动水盆,家人又出去了,怎么办呢?正当爷爷苦恼时,爸爸伸出了援助之手。爸爸拿着爷爷的水盆到卫生间接了一盆满满的热水,爸爸把水抬给爷爷。可是问题又来了,爷爷因为做手术的缘故,不能弯腰,爸爸早就知道了。于是,把爷爷的脚轻轻的放入水中,认真地搓洗,爸爸在洗的时候,爷爷万分感谢。“谢谢你了,小伙子。”“没事,小辈帮老辈被洗脚天经地义。”......爸爸最后又把水抬去倒了,并让爷爷上床休息后才闲下来。站在一旁的`我彻底看呆了,我被爸爸的行为,深深的感动了,要说认识那个爷爷,也才是三四天前,爸爸能为一个陌生人做到如此地步!我开始反思我自己:刚才我怎么没想到呢?我还小这是一个理由,可是当我长大了呢......

最后想送大家一句话:只有你学会珍惜,才会发现生活中到处充满感动。

第四单元的作文

人人都有一双手,每只手上有五个指头,他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可是,在一个寂静的夜晚,五指兄弟吵起架来。原来他们在争谁是老大。

大拇指说:“我应该是老大,干什么事能不用我呢?比如说写字,我是最累的一个了,你看我都快磨平了。”

第四单元练习

生b:主动地站起来,我知道,添一个问题就能解答了。

师:你们想添什么问题,谁来讲一讲?

(同学们把手举得高高)。

生c:收购的栗子多少千克?

生d:好象不好,还有第三个条件没用上。

师:(面带微笑)讲讲你的想法。

生e:一共收购了多少千克?

生f:收购的栗子比核桃多多少千克?

生g:还可以反过来讲,收购核桃比栗子少多少千克?

生h:收购的枣比核桃多多少千克?

生i:我也反过来讲,收购的核桃比枣少多少千克?

生j:收购的栗子比枣多多少千克?

生k:这个问题不用求了,题里已经有了,就是第三个条件。

师:(点头微笑)j你认为k说得有理吗?

生j:想了想,我同意k提出的意见,谢谢你帮我纠正。

师:同学们真聪明,提了这么多问提,现在你们能解答了吗?

生:齐声说,可以了。

反思:

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四)。

归宿假终于要结束了。同学们大包小包地提着家的温暖,胀鼓鼓的嘴含着家的甜蜜来到了寝室。我受不了她们对家的美好的回忆,咽不下她们好心的馈赠,只能默默地走开,默默地走向能掩饰悲伤的教室,假装去学习,希望能暂时忘记将要来临的下一个周末。

第四单元的作文

记得寒假里的一个雨天,爸爸不在家,我的额头突然变得滚烫滚烫,妈妈赶紧拿出体温计给我量了量,不得了,39。7度!妈妈急忙给我裹上雨披,然后瘦小的妈妈执意背着沉重的我去医院看病,一路上我听见妈妈粗重的喘气声,好像还不断说着:“再坚持一下就好了”,不知那是鼓励我,还是给她自己打气鼓劲,那么冷的天妈妈的头上竟冒出了豆大的汗珠……看过了医生,开了补液,妈妈回家给我吊上之后,就再也没停下来过,一会儿给我量体温,一会儿给我吃药,一会儿又扶着我上厕所。那天晚上,我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还躺在妈妈的怀里,她和衣侧身斜靠在床头,但是双手却把我搂得紧紧的,就这样过了一夜……第二天,我的病终于有所好转,妈妈紧揪着的心放下了,皱着的眉头松开了,笑容又回到了她的脸上。

第四单元作文

印象中有很多人帮助过我,深爱过我,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的母亲,她给了我最大的爱和关怀,也是我最喜欢的`人。她给了我生命,她努力让我成长,让我成长。

记得一年前的一个晚上,当时11点多,突然觉得想吐,胸闷,发烧,不时咳嗽一声又一声。我妈看到我这么痛苦的样子,就说带我去医院检查,我说我不去。当时我最怕去医院,因为我知道去医院可能会打针。妈妈说,你不去,先躺床上。当时下着倾盆大雨,我妈冒着雨出去给我买药。过了大概10分钟,妈妈买完药回来了,浑身被雨水打湿了。她不在乎换衣服脱鞋,就立马把药洗了喂我喝。看着妈妈瘦弱的背影,看着妈妈为我长出的白发,看着妈妈为我担忧留下的岁月痕迹,我的心猛的颤抖起来,眼眶发烫,一滴眼泪不争气的流了下来。她忙了一晚上,一会给我量体温,一会给我吃药,一会给我盖被子。在妈妈的照顾下,第二天病就好了。

我真的很感谢妈妈,她在深夜的雨里给我买药,千方百计的照顾我。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为母爱无私付出的人。这份温暖的爱情,这动人的一幕,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记忆。

第四单元作文

我记得小时候,我一点都不喜欢读书。一听到大作家的名字,就头晕目眩,连听都不想听。

以前每当我妈给我买书的时候,我都只看书上的插图,很少认真认真的看书。直到有一次,我变了...

那次写完作业,觉得没什么可玩的,也没什么可做的,就拿着雨果写的《悲惨世界》看了一会儿。当我读完这本书的其中一章时,我的内心非常激动,似乎有一种悲伤和怜悯的感觉。这是我在那本书里从来没读过的东西。它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和知识。让我似乎不自觉地品味了世间所有的.酸甜苦辣;让我变得比以前更懂事...

从此,我一写完作业,就停下来,坐在沙发上,静静地看一些名著。

古人曾说“书自有金屋,书自有颜如玉”。这句话仔细想想还是有道理的。书就像深渊。没有尽头。“读旧学旧。”你不会明白的。

朋友们,请听我真诚的忠告:只有当我们先试着去读那些好书的时候,那些像宝石一样闪亮的书才会进入我们的“宝库”。所以,每个人都要坚持每天读一本书!

书籍是把每个人带向知识海洋的帆船。我爱看书。相信这个时候你也和我一样喜欢这本奇书。

第四单元作文

转眼间,童年的大门已徐徐向我关闭。回忆往事,有苦有乐,有开心,有生气……但是有一件事让我感动不已,历历在目。

星期下午,因为晚上有客人来,所以妈妈带我到农贸市场,市场上人山人海,由于我还要买钢笔。情急之下,我们来到了路边一个卖菜的小摊上买菜。摊主是一位老爷爷,一看就知道是位饱经风霜的地道老农民。

妈妈上前问了价钱,便开始与他谈判。可那卖菜的人斤斤计较,怎么也不肯降低半角钱。我在旁边不耐烦的催着妈妈,妈妈也着急了,便匆忙称上菜付上钱,急急火火地走了。谁知到了半路上,妈妈才发现钥匙不见了,怎么办?待会还有客人要来呢!想到这里,妈妈脸上露出了失望的表情。“肯定是忘在那摊子上了,丢了东西,谁会还给你,更别说那斤斤计较的老头了。你自认倒霉吧!”

经过一翻激烈的思想斗争,妈妈还是决定回去碰碰运气,于是我们又朝市场的方向奔去。

到那里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了,市场上人不多了。在昏暗的灯光下,我们看到了那位老大爷还在那儿,眼睛向四处望着,像是在等人。我跟妈妈走上去,老爷爷认出了我们,他用那长满老茧的手把钥匙递给妈妈,妈妈向他会心地点了头,我们三个都开心地笑了。

望着眼前着朴实的老大爷,一股愧疚感由然而生。

这件事时时感动着我,教育着我要向老大爷学习。

四上第四单元范文

《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

“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个绝对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来。”所以在不得已的情况上鲁滨孙在荒岛漂流了28年,这其中经历的一切我们都已难以想象。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多坚强的信念啊!

想想活在当下的我们,多少人是在过日子,过一天算一天,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就算叫他去做,他也是找借口不断推掉,比如说这太辛苦了,我不懂。可是有多少东西,本领不是你与生俱来的,还不都是自己在社会在学习上学来的。就像鲁滨孙,他十九岁以前的生活都是顺心顺意的,但他漂流到荒岛上什么不是靠自己。

社会是个最快让人成长的地方,整天躲在家里,躲在父母羽翼下的人不如去社会上“漂流”。很多人都说社会最现实,的确,它总能轻而易举地把别人的天真的梦破碎。但是它也叫人成熟,像鲁滨孙他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他懂得了如今的生活,虽然是简陋不堪,而与以前的那种邪恶可鄙的生活相比,却已不知道强多少倍,他现在不以过去之忧为忧,也不以过去之乐而乐了。

学习其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你觉得人生太无聊,不如在学习上“漂流”。学习可以让你学会很多东西,可以让你知道这个世界很大,有很多未知的事值得你去探究。而你知识学以致用的话,那是你无法可想象的有用。鲁滨孙在荒岛上把他曾经学到的知识应用上,挽救了他自己。

最喜欢这一段话:我经常怀着感激之心坐下来吃饭,敬佩上帝的好生之德,因为他竟在荒野中赐以我丰富德没事。我已经懂得去注意我的处境中的光明的一面,少去注意它的黑暗的一面;多去想到我所享受的,少去想到我所却缺乏的。这种态度有时使我心里感到一种衷心的安慰,简直无法用言语表白。…我觉得,我们对于所需要得东西感到不满足,都是由于人们对于已经得到得东西缺乏感激之心。

我们在“漂流”的过程中,始终都应该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拥有一颗会感恩的心,会减少我们对社会,对学习的'埋怨;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我们明白付出比回报更值得我们去做;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我们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更有勇气走下去。

我们的一生很短暂,我们不可能在一个地方停留一辈子。我们总要不断去不同的地方“漂流”,去经历许许多多的风雨挫折,去实现我们的目标或梦想,我们才会成长,才会更懂得珍惜。我们应学习鲁滨孙的“漂流精神”,让自己完整,让自己的人生完整!

《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读完《鲁滨孙漂流记》这本精彩的小说后,一个高大的形象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他就是勇敢的探险家、航海家鲁滨孙。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永不放弃的精神,实现了自己航海的梦想。我仿佛看到轮船甲板上站着这样的一个人:他放弃了富裕而又舒适的生活,厌恶那庸庸碌碌的人生,从而开始了一次与死神决斗的生存大挑战。种种的不幸与困难并没有压倒鲁滨孙,反而使他更加坚强。上苍给予鲁滨孙的困难,对于他也更具有挑战性!风暴海啸,全船除鲁滨孙无一幸免,真正的生存挑战才刚刚开始!流落孤岛,他为了找到合适的住所,在岸上跑了一整天,在一个山岩下找到了一个栖身之所。鲁滨孙在小山下搭了一个帐篷,而且尽量大些,里面再打上几根木桩来挂吊床。第二天,他把所有的箱子以及木板、做木排的材料,堆成一个临时性围墙,作防御工事。但只过了十几天,突然发生塌方。鲁滨孙不但把落下来的松土运出去,还装了天花板,下面用柱子支撑起来,免得再次出现塌方的灾难。永不放弃,鲁滨孙奠定了生活的基础。一次,鲁滨孙无意中掉在墙角的谷壳,竟然长出绿色的茎干,不久,长出了几十个穗头,这真是老天的恩惠。从此,鲁滨孙一到雨季就撒下半数种子来试验,以得到更多的粮食。最糟糕的一次试验,大麦与稻穗的收成仅获了半斗而已。但是,经过这次试验,使鲁滨孙成为了种田高手。知道什么时候下种,现在他知道一年四季播种两次,收获两次。永不放弃,鲁滨孙有了生活的口粮。造船回乡,鲁滨孙又花费了数年的时间,无数的心血。光砍树就是数月。但由于事先没有考虑周全,船离海边太远,他怎么也无法让船下水。这下,数年的心血白花了,一切希望都破灭了。直到星期五的出现,这个希望才重新油然升起!鲁滨孙是个伟大的人,坚毅的人,孤身一人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7年。他敢于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勤奋劳动,把小岛经营得有条不紊。他在逆境中锻炼了自己,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这本书教会我们只有坚持才能胜利,只有实干才能让我们摆脱困境,实干比信念更重要…我的人生也会随着这本书而起航,在人生的航海中,勇敢前进,永不放弃!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

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比起来,我更喜欢看《汤姆・索亚历险记》了。记得有一次暑假,妈妈让我看书,我毫不犹豫地拿起了那本厚厚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可是看了才后悔,因为,这本小说并不适合喜欢看故事的我,我看了半个月,一半也没有看完。日子就这样熬,我终于看完了。随即,第二天,我就拿起了只有它一半厚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开头就把我深深吸引住了,顽皮孩子汤姆的故事让我爱不释手。汤姆是一个顽皮、天真并且非常活泼的孩子。因为他嫉妒新来的孩子的神气样子与他打了一架,所以被波莉阿姨罚刷墙。但是,他并不甘心,因为讨厌刷墙,他想出了一条妙计。在贝恩面前,他佯装成非常喜欢刷墙的样子,把贝恩的新鲜劲给提起来了,经过一番恳求,汤姆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并且还得到了苹果。可是这还没有结束,整个下午,他让所有想来开玩笑的孩子们都留下来刷墙了,并且还得到了许多好玩的东西。由此,我不得不发出赞叹,汤姆的脑子可真灵光,可是却没有放在正地方。也许我们会对刷墙不屑一顾,但是,对于一些有新鲜劲的孩子们来说,那是一种乐趣。我仿佛也回到了从前,为了一个不存在的东西,而花了“大价钱”(是同学编的,就因为好奇心)。

他喜欢做恶作剧,以至于波莉阿姨常常冤枉他。有一次,因为波莉阿姨教训汤姆偷糖,把席德当做模范让他学习。席德得到了波莉阿姨的特许,待她走之后就伸手向装糖的盘子中伸去,不料打碎了盘子,他特别高兴,因为他讨厌的席德终于因为自己的过失而将受到惩罚。可是波莉阿姨误认为是汤姆的作为差点揍了他一顿。他虽然不是一个好孩子,但是他的行为总是让人捧腹大笑。

但是顽皮归顽皮,淘气归淘气,我们不能否认他是一个善良、正义的孩子,外表的缺点并不能掩盖他本质的优点。从他准备去孤岛之前的想法--他说他自己是个被人抛弃的、没有朋友的孩子;谁也不爱他;那些人发觉自己把他逼到什么地步的时候,他们也许会懊悔;他本想好好地做人,努力向上…可以看出他心里想过要变成好孩子。从小说前几章看,汤姆非常崇拜海盗,因为,在他的眼中,海盗不是个贪婪的家伙,而是一个附有正义感的侠客,他们帮助贫穷的人,打劫富有并且贪婪的贵族和有钱人。所以汤姆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孩子。

还有一件让我记忆犹深的事情。汤姆和哈克亲眼目睹了杀人不眨眼的印江・乔埃杀害年亲的鲁宾逊医生的事情。一天晚上,汤姆偷偷的和哈克跑到坟场,就在他们胆战心惊的躲在那里到处张望的时候,印江、鲁宾逊医生和莫夫出现了,他们是来盗墓的。可是,因为印江太贪婪,要鲁宾逊医生多付钱的时候,他莫夫和医生扭打在一起,印江用莫夫的刀把鲁宾逊医生杀害了。莫夫很害怕,他请求印江不要告诉别人。可是第二天,别人发现了尸体,并且发现了莫夫忘记的刀,印江出尔反尔,把所有的事情都强压在莫夫身上。汤姆受到了良心的谴责,他不愿意看到一个无辜的人被处死,因此,他冒着生命危险在法院里把这件事情抖落出来,可怜的莫夫得救了,但是可恶的印江逃脱了。在这里,我为汤姆的勇敢而惊叹,在冒着生命危险的情况下,汤姆居然还说了出来。他是多么勇敢呀!

汤姆和哈克,这两个人们眼中不守规矩、顽皮、捣蛋的孩子在马克・吐温的妙笔之下被写得活泼可爱、栩栩如生,他们在循规蹈矩的教育下变成了“坏孩子”,可是,这并不是他们的错,而是那些教育他们的老师、阿姨的所错之处,一味的教他们怎样学习“模范儿童”--席德,令人十分厌恶。

这本书也告诉了大人们怎么样教育孩子,告诉大人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性格来培养孩子,不能总是给他们找一个榜样,要求孩子们怎样怎样学习榜样,当然,榜样自然是好的,不过,自己就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在学习别人的长处之时同时不能忘记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大人们应该体会孩子的心情。

《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有着浓厚童年气息的小说让我赏心悦目,从中体会到了那些在人们眼中是“坏孩子”的孩子们的心灵。马克・吐温不愧是著名的儿童小说家!

读《汤姆索亚历险。

文档为doc格式。

第四单元复习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单元课文概述   本单元选取的主要是有关文学艺术方面的文章,从中可以看出作家们对文学艺术的体验和感悟,以及由此生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从而丰富我们的文化素养。

二   雅词积累(37)。

板书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三月不知肉味   于我心有戚戚焉。

五体投地   戛然而止。

归省    行辈   撺掇   凫水   潺潺   宛转。

活动    读     特别注意加点字。

写      空手写。

用     造句训练,用的雅词越多越好。

《在声音的世界里》3段。

第四单元教案

1、提高运算能力,培养数感。

2、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课件。

(一)回顾旧知,梳理知识结构。

1、请同学们回忆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梳理。

2、在组内进行交流,然后以组内单位进行汇报。

3、汇报,在学生的整理基础上进行整理,完善。

(二)口算、计算。

1、完成练习十三第1题。

32×3=14×5=190×2=13×60=。

17×40=60×90=24×5=25×80=。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内反馈订正。

2、完成整理和复习第1题。

在空格里填上相应的积。

(1)哪些积是口算得到的?是怎样口算的?

(2)哪些积是笔算得到的?是怎样笔算的?

口算:两位数与整十数相乘,只用两位数与整十数中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在所得到的积后面添上1个0。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先用第二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最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3、比较每组算式得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30╳30=31╳29=32╳28=33╳27=。

50╳50=51╳49=52╳48=53╳47=。

(1)个人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

发现:在乘法中,当两个因数的和不变时,这两个因数的差越接近,积越大。

4、比较下列算式得数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11╳11=21╳21=21╳31=21╳41=。

51╳61=31╳61=41╳71=51╳81=。

发现:头乘头,头相加,尾乘尾。(够进位的要进位)。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

28╳22╳6=3696(个)。

答:小王半年一共投递3696个快递邮件。

(1)个人独立完成。

(2)组内交流:1260÷7÷9=20(元)。

答:平均每小时20元。

(四)谈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或问题?

第四单元教案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及连加的笔算方法,对千以内的加法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2、使学生养成检查的习惯,自觉进行估计,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口算、笔算、估算以及三位数的连加的笔算方法。

能准确进行笔算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及连加。

一.揭题:这几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今天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好。(课题)。

二.计算练习。

1.复习第1题。1)出示口算题。

2)生独立计算。3)汇报核对。4)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复习第2题。

1)指名读题,弄清题意。

独立用竖式计算,并验算。(指名板演)。

2)指名汇报,集体核对。

3)指名说自己是怎样验算的?要检查些什么?

(检查时要看验算的结果与竖式的结果是否一致,还要看数字有没有抄错。)。

3.复习第3题。

1)先估计得数大约是几百,连一连。

2)独立计算,然后同桌互说。

3)汇报。说说要注意什么?

4):在估算时,我们要把这些加数看作是与它接近的整百数,再将它们相加,结果不是一个具体的数。

4.复习第4题。

1)指名说图意。

2)生独立计算。汇报。

5.复习第5题。

1)指名说图意。

2)问:“三年级去的人数与一年级同样多”是什么意思?。

3)生独立完成,要求:先估计一下,三个年级一共去了多少人,再算一算你估计得对不对。

三.课堂。

1.在分析和解答“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加减法运算的意义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

2.使学生养成检查的'习惯,自觉进行估计,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分析和解答“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能准确找出“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一.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千以内数的加法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

6.复习第6题1)出示:算一算,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346+113552+175。

346+213452+275。

346+313352+375。

2)指名学生说一说。

3)学生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4)学生汇报结果,验证。

5)。

第一组:第一个加数不变,第二个加数每题分别比上一题增加100,和也相应地增加100.

第二组:第一个加数每题分别比上一题减少100,第二个加数每题分别比上一题增加100,结果和不变.

三.解决问题练习。

1.复习第7题。

1)学生自读题目。2)问:要求“下午用电缆多少米?”怎么想?

3)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生独立计算。

2.复习第8题。

1)说图意。2)独立计算。汇报。

3.复习第9题。

1)说图意。2)独立计算。3)汇报。说说这两个问题分别用了哪些条件。

4.复习第10题。

1)小组里说说:下面每组数中,你认为哪一个数最特别?为什么?

2)指名说。

三.课堂。

第四单元练习

[教例]。

师:请同学们把这道题解答出来。

学生把题目读了几遍,小声在议论,(感到奇怪)这题怎么做?

生a:大声地喊了出来,老师,这题怎样解答?

师:(惊讶狀)怎么,很难解答吗?

生a:不是,是不知道要求什么?

生b:主动地站起来,我知道,添一个问题就能解答了。

师:你们想添什么问题,谁来讲一讲?

(同学们把手举得高高)。

生c:收购的栗子多少千克?

生d:好象不好,还有第三个条件没用上。

师:(面带微笑)讲讲你的想法。

生e:一共收购了多少千克?

生f:收购的栗子比核桃多多少千克?

生g:还可以反过来讲,收购核桃比栗子少多少千克?

生h:收购的枣比核桃多多少千克?

生i:我也反过来讲,收购的核桃比枣少多少千克?

生j:收购的栗子比枣多多少千克?

生k:这个问题不用求了,题里已经有了,就是第三个条件。

师:(点头微笑)j你认为k说得有理吗?

生j:想了想,我同意k提出的意见,谢谢你帮我纠正。

师:同学们真聪明,提了这么多问提,现在你们能解答了吗?

生:齐声说,可以了。

反思:

第四单元

1.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 )。

a.50个b.54个c.55个d.56个。

2.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建立的。

c.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祖国统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d.民族区域自治可以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3.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 )。

a.内蒙古自治区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d.西藏自治区。

4.西藏解放五十多年来,国家向西藏自治区拨付的财政补贴和基本建设费已达200亿元人民币。目前,国家每年向西藏提供的财政补贴和基本建设费约为10亿元。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为了( )。

a.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b.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

c.加强各民族间的团结d.贯彻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5.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事业的山东援藏干部是( )。

a.孔繁森b.焦裕禄c.王进喜d.张秉贵。

6.“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是指( )。

a.两种军事制度      b.两种社会制度。

c.两种法律制度      d.两种管理制度。

7.在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各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

a.新中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改革开放使中国国力大大增强d.“一国两制”为各方所接受。

8.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是在( )。

a.1996年7月1日b.1997年7月1日。

c.1998年7月1日d.1999年7月1日。

9.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1999年回归祖国的是( )。

a.英国侵占的香港b.葡萄牙侵占的香港。

c.英国侵占的澳门d.葡萄牙侵占的澳门。

10.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重要一步的是( )。

a.中国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的成立。

b.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的成立。

c.“汪辜会谈”

d.提出发展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

11.我国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是在( )。

a.新中国成立后b.澳门回归后。

c.改革开放后 d.香港回归后。

12.中国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于( )。

a.1990年b.1991年c.1992年d.1993年。

我国五大牧场之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我国第二橡胶基地西藏。

国家商品粮基地 内蒙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观察下图,写写你的感受。

台湾同胞回祖国大陆探亲的情景。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2年9月,邓小平同志说:“关于(香港)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材料二 1984年6月,邓小平同志说:“我国政府在1997年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后,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不变,香港可以继续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保持和发展经济关系。”

请回答:(1)香港由哪几部分组成?香港岛是在哪一不平等条约中被割让的?

(2)我国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这一方式有什么意义?

(3)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说明了什么问题?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两岸中国人完全可以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谈判解决两岸的政治分歧,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材料二 近年来,分裂势力的活动不断加剧,给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给两岸关系发展和国家统一造成了严重危害,也造成了岛内的思想混乱和政治动荡。

请回答:(1)党和政府解决中国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请具体解释一下。

(2)当前,海峡两岸实现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正确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在生活中探索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体验迁移类推、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3、情感与态度:

通过生活情境和游戏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品质。

掌握并正确运用7、8、9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自主探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联系生活运用求商的方法并解决实际问题。

一、故事引入,游戏激发,复习旧知。

1、故事:“三七二十一”小故事。

2、游戏:请你认真听并说出正确答案。(请你快速站起来)。

3、复习:复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二、探究求商方法。

(一)情景引入。

师:我们都有哪些节日呢?你最喜欢哪个节日?有没有属于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

生:“六一”儿童节。

师:瞧,小朋友为准备这个节日正忙着呢?(课件出示情境图)。

(二)探究体验。

师:请你仔细观察:三个小组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他们有的在做彩旗,有的在做五角星,还有的在准备爱心气球。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这几个小组,看他们准备得怎么样了!

教学例1:课件出示:做彩旗。

1、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课件出示)。

2、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他们一共要做多少面小旗?)。

教学例1:课件出示:彩旗。

3、读题,谁来解决这个问题?(指名独立解答)。

4、引导学生列式并板书:7×8=56。

由乘法和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列出:56÷8=。

56÷7=。

5、探索求商的方法。利用知识的迁移,用乘法口诀求商。56÷8商几(指名独立解答),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商是7)你为什么会想到用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求它的商呢?引导得出:要知道56÷8等于几,就要想到几乘8等于56,所以可用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求商。那八是除法算式中的什么数?五十六呢?七呢?算式中缺了7,所以商就是七。

小结:用正确的乘法口诀求商,观察除法算式中少几,那么商就是几。

齐说算理。

56÷7该怎么计算?(指名解答)。

交流:56÷7=8你是怎样想的?(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商是8)。

6、观察这三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它们使用了同一句乘法口诀求商。)。

7、巩固练习用一句乘法口诀解决三个算式。

(三)尝试练习。

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三组小朋友完成的情况。

1、从第二组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小朋友做了49颗星星,平均分给7个小组)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每个小组分几颗?)。

交流汇报。

2、从第三组中,你又能知道什么信息?提出什么问题?(第三组小朋友带来了27个气球,每9个摆成一行))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可以摆成几行?)。

交流汇报。

3、归纳小结求商的方法:在计算除法时,可用什么方法求商?(“用乘法口诀,口诀少几商就是几”)。

三、游戏激发,主动参与。

1、传球游戏。

(规则:可以将球传给任意一个小朋友,得到球的小朋友按照指令完成求商任务。)。

2、举牌游戏。

(规则:分组举牌,商是几就举起几的牌子。其他组监督并指出错误。每组选出一个小朋友来读题。)。

要求求出商,并说出用了哪一句乘法口诀,用了几的乘法口诀。

通过积极参与,自主独立的思考,得出这些算式都是用乘法口诀来求商,用了7、8、9的乘法口诀。

师:小朋友们,请你们想想,这节课有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让你给这节课的内容取个名字,你取什么?(引导学生自由取名后,老师在揭示课题。)。

帮助小兔子过河采蘑菇,顺利过河的小朋友得到小兔子带来的数字卡片。

四、课堂总结。

小朋友这节课你们的表现都很棒,你们能跟老师和同学们说说你学会了什么吗?

学生自由发言。(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倾听;帮助;上课发言积极;声音洪亮。。。。。。)。

第四单元项脊轩志

学了《项脊轩志》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原来文章多一点细节描写效果是那么好。

最喜欢作者的描写他的'先妣的那一段: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好像隐隐能看到有一只洁白纤细的手和那关切的眼神,直觉心里一阵暖和,这便是母爱!还有作者和他妻子的那一段“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借物抒情,表现了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也表明了作者在项脊轩年日之久。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忆及幼年读书时,祖母来轩看望自己,那真挚感人的情景,那谆谆的嘱咐,那沉甸甸的期望,令人不禁潸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