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形的联想(汇总18篇)

小编: JQ文豪

作文是学生展示自己才华和个性的好机会,写一篇优秀作文可以让自己脱颖而出。通过阅读以下优秀作文的范文,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作者的独特思想和深刻观点。

方形的联想作文

正方形纸。

操作方法。

01一张正方形的纸,横折一次,竖折一次,对角各折一次,这样留下一个“米”字形的折痕。

02以一个小正方形为低,沿着折痕叠成如图所示的状态。

03用手按下,是一个正方形。

04沿中缝对折。

05反面同上。

06把一角对折到中缝中心,其他三个角同样。

07两两对折到最后如图所示样。

08把翅膀放下来,折好脑袋,一个漂亮的纸鹤就做好啦!

方形的联想作文

看封面就很别具匠心,群星环绕,蓝色背景,正中心有一只亮光中略带娇羞的小母鸡。再翻开漂亮的环衬,各种各样圆形的蛋,椭圆形的蛋,上圆下椭的蛋,也有下圆上尖的蛋,就是没有找到一个方形的蛋。这些蛋和这只小母鸡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可以说此时此刻我们对这本书是越来越感兴趣了。

福洛克农场里有一个家禽俱乐部,每一个星期四,鸡太太、鸭太太、鹅太太和一大群太太们一起聚会,大家都在各种各样的炫富“别踩到我的戒指,这可是正宗的巴黎货”,原来不光在人类的明星界流行着巨型的鸽子蛋戒指,在家禽的富太太界也流行大鸽子蛋戒。“我在大风中一连飞行了5360公里,平均每小时飞行34公里呢”“我昨天晚上上收集了13公斤上等的蠕虫呢”“我一晚上就下了56个蛋”,虽然女儿对速度的'理解不是很深刻,也不知道5360公里到底有多远,但是她看到一晚上就下了56个蛋,就开始问我了“妈妈,我在奶奶家里看到过了一个鸡一天只能下一个蛋,这个鸡会下56个蛋,是真的吗?”孩子也开始对这些富太太们的话产生极大的怀疑了。

看看这时候我们的小鸡乔吉特和那些衣着华丽的富太太们比起来,是那样的朴实,木真,稚嫩,有点格格不入的感觉。大家开始问乔吉特了“你最近怎么样啊?”“我?我……嗯……今天早上,我下了一个方形的蛋!”这成了一个特大新闻在农场里炸开了锅,乔吉特一夜间成了明星了。记者们大老远的都来采访她。这时再看看我们的乔吉特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朴实的小母鸡了,走起路来昂首挺胸大摇大摆的,说起话来也夸夸其谈了。她把翅膀雄赳赳的竖起来,把靴子上的马刺擦的亮闪闪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是自信满满的样子。乔吉特一夜成名,画面上那个蜷缩在角落里的小母鸡,骤然成为故事的主角。那些意气风发的太太们在这一页都成了陪衬。可是乔吉特的心里乱极了,她觉得自己的脑子一下子变得空白了。

终于有一天,一只好奇的鹅太太开口想看看那个了不起的方形的蛋,乔吉特虽然满口答应了,心理却七上八下的,不知道这一下应该怎么交差了。她用遍了所有的方法都没有让鸡蛋变成方形。第二天早上当乔吉特怀揣着蛋忐忑的走出来的时候,大家惊呼“啊,快看啊她真可爱”“她长得真壮啊”“毫无疑问,这是一只最漂亮的小鸡”“很明显,方形的蛋孵出来的孩子,果然与众不同呢!”“快看,她的脑袋是方形的呢!她的翅膀看起来真有力!”鹅太太不屑一顾的说“不管怎么说,我可没有看到她下的那个方形的蛋”,大家又纷纷的炫富去做自己的事情了,乔吉特有什么安排呢?“我?我……实际上,我只想呆在这里,和我的宝宝待在一起。”

故事的结尾让我们感到很欣慰,乔吉特一开始是有虚荣心,但是到故事的末尾,其他那些鸡炫耀着自己的新装的时候,约见自己那些高大上的朋友的时候,她不再有攀比之心了,只想跟孩子在一起。我们都曾经青春年少过,也曾经轻狂过,也曾经虚荣好胜过,但是当生命里最重要的那个人出现了,什么都是浮云了。过好自己的生活最重要了,不要生活在别人的眼睛里。不要虚伪的去羡慕别人,做好自己是最重要的了。

看完这个故事女儿说“原来小鸡在说谎啊,根本就没有下方形的蛋。说谎的小鸡鼻子会向皮诺曹一样变长的”“那你说说谎好不好啊?你以后还说谎吗?做错了事情不要紧,只要你自己能承认改正了就好了,但是如果做错了事情还说谎,妈妈就要生气打屁gu了”“我知道了妈妈,我以后不会说慌的”。看绘本故事对孩子的教育意义比我们自己说十遍八遍还要来的直接,孩子从故事的内容里面理解了道理并且能和自己的生活结合在一起是最好不过的了,这就是现在为什么那么多的妈妈热衷给孩子买绘本,绘本就是孩子的精神食粮,这个是我们用多少钱都无法买到的,再次感谢海豚绘本花园和绘本网给的这个宝贵的试读机会!

方形的联想作文

1、正确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知道它们的外形特征。

2、学习嵌板与相应卡片的配对。

3、发展幼儿的视觉与触觉。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嵌板、实心图形卡片、粗线条与细线条卡片(附后)。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对兄弟,请你们仔细看一看(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嵌板)。

二、幼儿观察、操作学具,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1、操作、感知,认识正方形与长方形。提问:

(1)这对兄弟长得一样吗?

(2)它们哪里不一样?

(3)那它们有一样的地方吗?

(4)师总结:这个四条边一样长的方形叫做正方形。这个两组对边一样长的方形叫做长方形。

2、三段式教学法教授正方形与长方形:

(1)师:这是正方形(长方形)。

(2)师:这是正方形还是长方形啊?

(3)师:这是什么?

三、嵌板与卡片的配对。

1、教师出示卡片,展示教具。

师:今天正方形和长方形两兄弟还带来了它们的照片,你们想看看吗?

(1)(出示实心图卡片)。

师:你们看这张照片是谁的啊?(根据幼儿的回答摆放卡片,检验是否正确。然后请幼儿摆放另一张卡片)。

(2)(出示粗线条卡片)。

师:我这里还有两张卡片,和刚才的有点不一样,你们来帮帮忙,看看它到底是谁的。(请幼儿尝试摆放)。

2、幼儿操作嵌板与卡片的配对。教师个别指导。

师:小朋友们,桌子上有很多方形兄弟俩的照片,你们想不想去把那些照片发给它们啊?

【教学反思】。

蒙台梭利教育的科学之处,在于它能针对幼儿发展的.敏感期帮助幼儿发展潜能。敏感期有感觉器官精练的敏感期和肌肉运动协调发展的敏感期。在感觉的敏感期内,孩子会以他的视觉、触觉去学习分辨物体的尺寸、大小、颜色、形状等。本次“方形兄弟”的活动。正是根据蒙台梭利教育理念设计的。但它既不是一个纯粹的蒙氏活动。又有别于我们当前幼儿园的一般教学活动,它是蒙氏教育思想和《纲要》理念的一个结合。它利用蒙氏教具(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嵌板)这一载体帮助幼儿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此次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1、活动的命名和导入部分。

设计者将毫无生命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称为“兄弟”,将枯燥的形状拟人化、游戏化,这样能帮助幼儿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学习活动从一开始就让幼儿感到亲切、好玩,激发了幼儿探讨的兴趣和欲望。

2、活动充分给予了幼儿实际操作的机会。幼儿通过触摸两个方形来感知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典型特征。并且通过触摸比较找出他们的不同点,体现了让幼儿自己动手感知、自己得出结论这一科学的教育理念。

3、嵌板与卡片的配对练习进一步帮助幼儿感知和理解了方形、长方形的特征。同时,配对的练习又是分层次的。从实心到粗线图再到细线图,逐步增加难度,幼儿必须通过进一步的操作才能解决问题,这种由易到难的卡片让幼儿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形成了思维判断能力。

方形的联想作文

1、取一张正方形的纸(我是用半张a4纸裁成的正方形,大小和玫瑰花相似),对折。

2、对折后开口向上,将底边向上折,如下图第一幅图。然后打开。

3、垂直刚才的折痕在对折一次,底边在向上折,然后把折的底边打开如下图第三幅图。

4、向左侧对折如下图第一幅图,把右下角的三角折起如下图第二幅图片,然后打开如下图第三幅图。

5、把中间的小方块按对角线折如下图第一副图,将中间的突出的纸层前面往右翻,后面往左翻如下图第二幅图,左右两侧的`纸层向前向后翻如下图第三幅图,最后打开如下图第四幅图。

6、把中间正方形的角捏一个小印如下图第一个图,四个角都捏个小印,形成螺旋状如下图第二幅图。

7、纸翻过来如下图第一个图,拉起对角线转如下图第二幅图。

8、下图第一幅图是整理后的形状,把底部图片一层压一层往上折如下图第二幅图,将最后的纸层折入第一个纸层的下面如下图第三如图。

9、最后再整理一下花瓣,ok折好了,欣赏一下吧。

方形的联想作文

红色彩纸、学生用本(大)、硬纸板。

铅笔、水彩笔(深色)、橡皮擦、尺子。

剪刀、刀片、

步骤。

1、剪一块正方形彩纸(如图),拉起一个角向对角对折(如图),使正方形彩纸变成三角形,注意边缘对齐。

2、把三角形两边锐角对折,变成一个小三角形(如图),用铅笔和尺子在三角形的底端画出线条(如图所示)。

3、按图所示画出图案,随时修改调整,使图案匀称协调。

4、如下图所示,按每个图形的平均线对折彩纸,用剪刀剪下镂空部分。

5、剪好后把彩纸打开(如下图所示)。

方形的联想作文

方法/步骤。

1、一张正方形的纸。

一般小卖部或者超市都有卖的,不过小编喜欢用白纸折让后自己涂颜色。

2、将纸对折。

横竖斜三个方向都要进行对折有利于下一步的操作。

3、沿着步骤二折出的纹路折小三角形,得到如图所示形状。

4、沿着纹路轻轻挤压就可以得到如图所示形状。

5、将分开的两边向下翻,并朝内折三角形,即可得到如图所示形状。

6、沿中间线对折。

7、把下面的一半分别向上折叠,然后对折。

8、轻轻的拉开两侧的纸,再折一个小角(作为千纸鹤的嘴巴),千纸鹤就做成了。

方形的联想作文

修剪方形指甲其实用的工具很简单,无非就是指甲钳,当然也可以用指甲剪。如果修剪方形指甲的话,百科美眉建议大家用指甲剪,这种剪刀的灵活性更大,而且刀面锋利。

指甲钳。指甲钳是大家普遍会使用的,无论是圆头还是方形的指甲,用指甲钳都能轻松修剪好,而且用起来很顺手。

指甲剪。指甲剪的顶部是钝头设计,刀面锋利,一般一次就能顺利修剪完毕。用这种剪刀的好处是,即使不小心动了一下,也不担心会被戳伤。

但无论用哪种工具,首先的指甲要有一定的长度,太短的话修剪出来的话指甲没那么好看呢。想要修剪成方形指甲,对于指甲的肉比指甲要突出的mm来说是有些难度,所以一定要等指甲长了之后再做修剪哦。

方形的联想作文

1.正确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知道它们的外形特征。

2.学习嵌板与相应卡片的配对。

3.发展幼儿的视觉与触觉。

活动准备。

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嵌板、实心图形卡片、粗线条与细线条卡片(附后)。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对兄弟,请你们仔细看一看(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嵌板)。

二、幼儿观察、操作学具,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1.操作、感知,认识正方形与长方形。提问:

(1)这对兄弟长得一样吗?

(2)它们哪里不一样?

(3)那它们有一样的地方吗?

(4)师总结:这个四条边一样长的方形叫做正方形.这个两组对边一样长的方形叫做长方形。

2.三段式教学法教授正方形与长方形:

(1)师:这是正方形(长方形)。

(2)师:这是正方形还是长方形啊?

(3)师:这是什么?

三、嵌板与卡片的配对。

1.教师出示卡片,展示教具。

师:今天正方形和长方形两兄弟还带来了它们的照片,你们想看看吗?

(1)(出示实心图卡片)。

师:你们看这张照片是谁的啊?(根据幼儿的回答摆放卡片,检验是否正确.然后请幼儿摆放另一张卡片)。

(2)(出示粗线条卡片)。

师:我这里还有两张卡片,和刚才的有点不一样,你们来帮帮忙,看看它到底是谁的。(请幼儿尝试摆放)。

2.幼儿操作嵌板与卡片的配对.教师个别指导。

师:小朋友们,桌子上有很多方形兄弟俩的照片,你们想不想去把那些照片发给它们啊?

活动评析。

蒙台梭利教育的科学之处,在于它能针对幼儿发展的敏感期帮助幼儿发展潜能。敏感期有感觉器官精练的敏感期和肌肉运动协调发展的敏感期。在感觉的'敏感期内,孩子会以他的视觉、触觉去学习分辨物体的尺寸、大小、颜色、形状等。本次“方形兄弟”的活动.正是根据蒙台梭利教育理念设计的。但它既不是一个纯粹的蒙氏活动。又有别于我们当前幼儿园的一般教学活动,它是蒙氏教育思想和《纲要》理念的一个结合。它利用蒙氏教具(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嵌板)这一载体帮助幼儿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此次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1.活动的命名和导入部分。

设计者将毫无生命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称为“兄弟”,将枯燥的形状拟人化、游戏化,这样能帮助幼儿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学习活动从一开始就让幼儿感到亲切、好玩,激发了幼儿探讨的兴趣和欲望。

2.活动充分给予了幼儿实际操作的机会。幼儿通过触摸两个方形来感知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典型特征.并且通过触摸比较找出他们的不同点,体现了让幼儿自己动手感知、自己得出结论这一科学的教育理念。

3.嵌板与卡片的配对练习进一步帮助幼儿感知和理解了方形、长方形的特征。同时,配对的练习又是分层次的。从实心到粗线图再到细线图,逐步增加难度,幼儿必须通过进一步的操作才能解决问题,这种由易到难的卡片让幼儿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形成了思维判断能力。

方形的联想作文

1、洗干净指甲,将指甲里面的脏东西抠出来。

2、准备指甲钳,平时是习惯将指甲修圆,所以会先剪掉两边的指甲,但现在是反过来,要先修建中间的指甲。

3、将中间的指甲修剪得平平的,另外稍微处理一下两边的指甲,尽量令指甲看起来呈方形。

4、修剪得差不的多的时候,然后指甲稍微磨一下。

5、如果出现尖角,就要稍微处理一下。

6、修剪指甲出现肉刺的话,要用剪刀剪掉。

方形的联想作文

圆胸的朋友们注意了,要想练成方胸请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减少动作幅度小、角度小的胸肌练习动作。比如尽量少用坐姿器械推胸、simth架推胸、杠铃推胸等,这些在训练胸肌的过程中动作幅度小和动作角度小的练习动作。如果在锻炼胸肌的过程中一定要用杠铃的话,建议要经常变化双手间的间距,最好采用宽握距做杠铃推胸。

2、多用动作幅度大、角度大的练习动作,这些练习动作可以达到拉伸胸部的肌肉纤维,以及扩大胸腔的效果。比如哑铃推胸、哑铃飞鸟、绳索夹胸、绳索推胸、仰卧屈臂上拉、双杠臂屈伸、俯卧撑等,这些在训练胸肌的过程中动作幅度大和动作角度大的练习动作。尤其推荐双杠臂屈伸,这个动作可以有效的练习胸肌下缘和外缘,使胸肌呈现漂亮的方形。

3、在锻炼胸肌的过程中还是要做到动作的标准、标准、再标准。因为锻炼胸肌的过程中,动作的不标准很可能导致胸部肌肉的发展不均衡。还有就是在锻炼胸肌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动作的“长位移、慢速度”等。

以上就是关于练出方形胸肌的方法,需要的注意的地方希望大家平时锻炼的时候不要忘记,想把胸肌练方的朋友们就要严格按要求去做,坚持两三个月便可看到胸肌形状的改变,有这方面需求的朋友们可以试一试哟。

《长方形的面积》教案

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认识面积的含义。

通过操作得到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并会运用。

课标指出“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给学生创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面积”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听说过。但是,他们的认识仅仅是“物化式”的感性认识。因此,本课通过一系列活动,包括观察、描述、操作、思考、交流和应用等等,从实物中的面积——图形中的面积——生活中的面积,来引导学生实现“面积”的知识建构,实现从实物——抽象的认识过渡,建立起“面积”的空间观念,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并让学生知道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能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首先让学生认识“面”,例举我们周围的一些物体的面;由于物体的面有大有小,进而引出面积的定义: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接着让学生举例说明比较生活中物体表面面积的大小。其次让学生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总结出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再次让学生运用观察法、重叠法及测量法来比较出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最后让学生区分周长和面积这两个概念,以便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面积”。(板书:认识面积)。

1、认识“面”

(1)摸一摸。

(师注意纠正学生错误的摸法,张开手掌,认真的慢慢的摸这个面的全部,静静的感受它的大小,自己动手摸摸看。)。

摸一摸自己的课桌面,再摸一摸铅笔盒盖的面。

说明:这些都是“物体的表面”(板书:物体表面)。

(2)比一比。

那刚才摸的铅笔盒盖的面和课桌面比,哪一个面大,哪一个面小?引导学生说完整。

看看前面的黑板,想一想数学书的封面和黑板的表面比,哪个面大,哪个面小?

2、初次感受面积的含义。

通过观察、比较物体的表面你发现了什么?(物体表面有大有小)。

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那么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课本封面的面积,桌面的大小就是桌面的.面积。(师可边指板书边引导学生说)。

你还能举例说说吗?同桌互说、指名说。

在我们今天的教室里还有很多物体比如说桌子、凳子、练习本,三角尺等等,请同学们任意选择两个物体的面,先用手摸一摸它们的面,再说说什么叫他们的面积,(要把它们的面摸完整)最后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这些平面图形也有大小,我们把这些平面图形的大小叫什么呢?(板书: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平面图形的面积)。

1、那在这些平面图形中,你觉得哪个面积最大?哪个面积最小?

2、咱们今天一起认识了面积的含义,其实面积的用途相当广泛。比如说到我们祖国的国土面积就居世界第三位。看!这就是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我国一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今天老师从其中描出了江苏、安徽、四川、湖南四个省份。观察一下,你想说些什么吗?(多媒体出示)。

生:我看出四川省的面积最大,江苏省的面积最小。

师:说的很好。这几个图形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出它们谁大谁小。(板书:观察)。

3、老师这里还有一道题目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下。多媒体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

(例2),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生:看出来的。

动手操作,几个要求:你可以用老师提供的透明方格纸、小纸条等等,如果觉得有用就用,老师更欣赏你能用自己身边的材料来比较。如果你暂时还不会可以看看周围同学的操作,相信你会得到启发。(播放音乐)。

生1:重叠。

小结:物体表面的面积和平面图形的面积都是有大小的,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如:观察、重叠、数格子等。

1、想想做做第3题。

刚才同学们运用了自己的方法都能比较出一些平面图形的大小,老师还想来考一考大家、,看这四个图形你觉得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呢?想一想:有没有更好办法来比较呢?(数格子,出示方格)自己数一数、再比一比。(集体交流)这个图形你是怎么数的啊?(交流半格的数法)。

2、想想做做第4题。

你们今天学习得真棒!咱们的数学课真有意思啊!我们的课本上还给我们准备了一些有趣的图案,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完成课本想想做做第4题。

提问:同学们刚才描出来的是这个图形的什么?(周长)那老师想将它涂成红色,涂色的部分是这个图形的什么呢?(面积)。

周长和面积是好朋友,不过好朋友有时也要分清楚。

3、想想做做第4题。

对于有些面积相近的图形,只要学生说出差不多就可以了。

4、实践运用:选择教材77页的动脑筋作为一个实践活动。

你们今天学得高兴吗?你有哪些收获?

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是小学数学第六册几何小实践的教学内容,闵行实小的毛爱文老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重新整合了教学内容,使数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整堂课充分体现出二期课改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理念和新基础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育理念,不失为一节好课.但是除了毛老师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和数学素养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外,学生的表现更加引起了我的关注,整堂课中学生围绕老师的提问积极热烈地开展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有各自的想法,并且在和同学的不同观点比对之后,能判断选择出更优的计算方法,同时运用知识的迁移自己得出如何计算正方形的周长.下面就选取学生突出表现的三点做个点评:。

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整节课中,毛老师设计了许多的问题,频率较高,面较广,学生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都能作出及时准确地回答,没有重复发言和言不答题的,而且当一个学生的回答有错误时,其他的学生能及时地判断和修改,对于表达不完善的发言,更能加以补充说明.例,师:求长方形台布花边的长度其实是在求什么生1:求花边的长度就是求周长.马上有同学举手表示异意,生2:求花边的长度其实在求长方形台布的周长."听"是学生思考和作出回答的前提条件,只有学生进行认真的倾听才能有良好的发言,从而使教学的过程更加流畅,使课堂讨论的气氛更加热烈,学生的思维得以更好的激发.

学生良好的数学语言的表达.整节数学课中,学生的回答充分体现出数学的特点,语言的表达科学,简练.例在第一环节探究长方形的周长环节中,学生展示出3种不同的算式,9+9+8+8=34dm,9×2+8×2=34dm,(9+8)×2=34dm,师:每个算式的意义是什么生1:把长方形4条边的长都加起来就是长方形台布的周长.生2:它是看特征的,长方形的特征是对边相等,所以一定有2个长和2个宽,所以2×8加2×9就得出长方形台布的周长.生3:长方形里有2个长,2个宽,先把1个长和1个宽加起来在×2,就是长方形的周长了.从学生数学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也看出了这个班级的学生对长方形概念掌握得很好,能清楚地利用特征得出周长的计算方法.

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的品质.学习数学除了有良好的习惯更应该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从而培养优良的学习的品质.在学习好长方形周长时,毛老师设计了一个练习,计算两个长方形图形的周长,其中一个是正方形.学生在交流发言时,首先想到了4×26这样的算式,理由是:长方形是两组对边相等的,把长和宽加起来后乘2,正方形是4条边都相等的,所以只要乘4就可以了.知识的迁移在此时呈现出明显的特点,知识的灵活运用体现出数学的活学活用.另外在课堂最后一个拓展环节中,毛老师设计的一个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提出问题:求这个图形的面积至少知道几条边哪几条为什么生1:8条边,并上前一一指出.生2:只要知道2条边即可,因为有几条可以移动,再一一指出.师立刻对此表示肯定和表扬,此时,有一生马上举手:我要提醒同学们不是所有的不规则图形都能巧算的.这个回答的出现让老师和同学对移动部分边长巧算周长又有了新的认识.

当然学生简练流利的表达,具有良好的数学语言和习惯是和老师平时关注学生的发言,培养学生的发言是分不开的.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更何况要上好一节课,更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好教案,好老师再加好学生才能使短短的35分钟留给他人成就的思考和收获.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是小学数学第六册几何小实践的教学内容,闵行实小的毛爱文老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重新整合了教学内容,使数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整堂课充分体现出二期课改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理念和新基础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育理念,不失为一节好课.但是除了毛老师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和数学素养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外,学生的表现更加引起了我的关注,整堂课中学生围绕老师的提问积极热烈地开展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有各自的想法,并且在和同学的不同观点比对之后,能判断选择出更优的计算方法,同时运用知识的迁移自己得出如何计算正方形的周长.下面就选取学生突出表现的三点做个点评:。

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整节课中,毛老师设计了许多的问题,频率较高,面较广,学生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都能作出及时准确地回答,没有重复发言和言不答题的,而且当一个学生的回答有错误时,其他的学生能及时地判断和修改,对于表达不完善的发言,更能加以补充说明.例,师:求长方形台布花边的长度其实是在求什么生1:求花边的长度就是求周长.马上有同学举手表示异意,生2:求花边的长度其实在求长方形台布的周长."听"是学生思考和作出回答的前提条件,只有学生进行认真的倾听才能有良好的发言,从而使教学的过程更加流畅,使课堂讨论的气氛更加热烈,学生的思维得以更好的激发.

学生良好的数学语言的表达.整节数学课中,学生的回答充分体现出数学的特点,语言的表达科学,简练.例在第一环节探究长方形的周长环节中,学生展示出3种不同的算式,9+9+8+8=34dm,9×2+8×2=34dm,(9+8)×2=34dm,师:每个算式的意义是什么生1:把长方形4条边的长都加起来就是长方形台布的周长.生2:它是看特征的,长方形的特征是对边相等,所以一定有2个长和2个宽,所以2×8加2×9就得出长方形台布的周长.生3:长方形里有2个长,2个宽,先把1个长和1个宽加起来在×2,就是长方形的周长了.从学生数学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也看出了这个班级的学生对长方形概念掌握得很好,能清楚地利用特征得出周长的计算方法.

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的品质.学习数学除了有良好的习惯更应该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从而培养优良的学习的品质.在学习好长方形周长时,毛老师设计了一个练习,计算两个长方形图形的周长,其中一个是正方形.学生在交流发言时,首先想到了4×26这样的算式,理由是:长方形是两组对边相等的,把长和宽加起来后乘2,正方形是4条边都相等的,所以只要乘4就可以了.知识的迁移在此时呈现出明显的特点,知识的灵活运用体现出数学的活学活用.另外在课堂最后一个拓展环节中,毛老师设计的一个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提出问题:求这个图形的面积至少知道几条边哪几条为什么生1:8条边,并上前一一指出.生2:只要知道2条边即可,因为有几条可以移动,再一一指出.师立刻对此表示肯定和表扬,此时,有一生马上举手:我要提醒同学们不是所有的不规则图形都能巧算的.这个回答的出现让老师和同学对移动部分边长巧算周长又有了新的认识.

当然学生简练流利的表达,具有良好的数学语言和习惯是和老师平时关注学生的发言,培养学生的发言是分不开的.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更何况要上好一节课,更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好教案,好老师再加好学生才能使短短的35分钟留给他人成就的思考和收获.

正方形的教学反思

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比较注意的是数学的知识教学,往往忽略的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和应用。学生可能学会了知识上的技能,却不会把数学和世纪生活连在一起,在生活中不会应用数学,这样就造成了数学和生活的脱节,失去了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在这个课堂上,我从身边的正方形以及谜语的方式引入,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充斥着生活,生活处处充满了数学,这样的数学才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另外,本节课堂上,我让胆小的同学回答问题,给他们锻炼的机会,对于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们更应该采取鼓励的方式,而不是放任不管,让他们自生自灭。而且,这节课我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发现,他要到取得成功的快乐,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勤于动脑的精神,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习不应该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发展空间,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要知道,当学习,尤其是数学的学习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新引力时,学生才能真正的“动”起来,因此,我们老师应该把书本上的东西进行转化,变成学生动手、动脑实践的活动,把首相的数学转化为学生喜欢的事物或者生活,这样的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

《手形的联想》教案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感知,能认识一些简单的物和形,在本课中,通过不断变化的手形来引导孩子们进行丰富的联想,并能用简短的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感受,对孩子进行个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培训,让他们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充分体现艺术的价值。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有助于学生成为积极的评价主体,提高评价能力。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   题。

教学时间一(3)、一(4)、3/28-3/30。

教学目标1、感知手形变化与组合,结合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联想,探究装饰和组合的美感。2、培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装饰美化生活的能力,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3、从不同角度对手形进行联想,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进行装饰和组合。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1、观察感知不同姿态、角度的手形,探索以手形与身边事物的联系进行联想。2、研究手形的装饰和组合。

教学准备绘画工具、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激发兴趣1、伸出手看一看,这是什么?2、想一想,在光线下做个手形,这又是什么?激发兴趣。观察联想1、试一试,能否用手形做一个跟生活中相似的物体?说说看到了什么?像什么?想到了什么?还能变成什么?2、结合观察,想一想,这些形状像什么?如果它们在一起玩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在投影仪前观察影子)小组探讨这些形状和生活中哪些物体相同?联想并说出手形与生活中相似的物品。感受欣赏   1、欣赏手形装饰:手形变成了什么?用了什么方法?2、欣赏手形绘画:这里有手吗?谁能将手变成什么?3、你还能想到什么方法?欣赏欣赏想像、交流观察联想愉快表现作业要求:1、用自己的手画成你认为像的形象。2、对手进行联想,画到纸上。3、将这些形象在一起的时候可能发生的事情画下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演与联想,并画成一幅画。找到货想到适合自己的制作方法。成功展示比一比看谁变的最好。1、你认为他们的画哪儿有意思?为什么?2、请说一说你的想法和看法。3、请你为你的作业做一个表演。比一比看谁变的最好。大胆发表意见,成功展示自我。

板书。

摆造型。

涂颜色。

学生们的上课积极性都很高,在教师的引导下,都想到投影仪前来摆造型,但新奇的造型还不是很多。在看到老师准备的手影动画的时候,学生们都惊叹于我们的双手,原来只要多动脑和多实践,可以表现这么多的优美画面。教师列举生活中的物体,学生想办法找出与手形的联系是难点,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

教材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个、面积为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每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听说你们已经知道了一些关于面积的知识,可否接受我的挑战?

(1)什么是面积?

2.学习面积单位有什么用?

4.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可以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测量操场的面积,教室的面积;草地的面积等等,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去量,那可就麻烦了,所以我们要从数学的角度寻找一种计算面积的方法。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的目的,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握好教学的起点,抓住生活中的几个场景,引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

(一)、自主探究。

师: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测,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系?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知识的欲望,也培养了学生大胆探究,敢于猜想的精神)。

(二)、合作探究。

师: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带上老师温馨的提示踏上探究之旅。

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探索2号和3号长方形的秘密,完成实验记录表。

2.仔细观察记录表,你发现了什么?与组内成员说一说。

3.小组共谋:尝试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准确表达你们的发现。

(设计意图:创设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活动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借助导学提示经过启发,独立思考,讨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从而提高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展示交流。

(四)、拼图验证。

请各小组再拼一个长方形,并记录它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看看我们的发现是不是适用于任意的长方形。

(五)触类旁通。

想一想,怎样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呢?指名说。

听学生汇报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实践应用。

2、练一练第5题。

3、根据算式画出。

四、提升。

在今天的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正方形的周长

1.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

2.正确计算.

重点。

难点。

理解简便方法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活动投影片、钉子板、尺子.

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下面各题.

520+70430×2 1600÷8 430-60。

880÷4 3100×3380+40 500×6。

4200÷7800-50400÷5  2000×4。

2.复习.

(1)6×4表示什么?

a.表示6的4倍是多少;b.表示4个6相加,用另一种算式表示是6+6+6+6.

(2)乘法和加法之间有一种什么关系?

(3)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3、例4,建立周长的概念.

投影出示例3、例4这两幅图.

问题:围成像图中这样的三角形和正方形,分别要用多少厘米长的线,该怎么求?

(1)学生按要求自己解决.

要求:请同学们在各自的钉子板上用线围成图中那样的三角形和正方形,用尺子量出它们每条边的长度,然后算一算围成这两个图形分别用多长的线.

提示:以厘米为单位,如果每条边的长不是整厘米数,看和哪个整厘米数接近,就算大约是多少厘米.

学生动手测量、计算之后,要求学生按操作的过程组织语言,用“先、再、最后”等表示次序的词汇报测量结果.

深入学困生中,帮助他们准确测量.

(2)学生汇报对两个图形的测量结果.

引导学生明确:这个三角形每条边的长度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三条边一共长12厘米,围成这个三角形要用12厘米长的线.

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度都是2厘米,四条边一共长8厘米,围成这个正方形一共要用8厘米长的线.

(3)说明: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课题)。

2.学习例5.

(1)在黑板上画出下图:

(2)让学生自己计算;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将两种算法在黑板上.

第一种:第二种:

2+2+2+2=8(厘米)2×4=8(厘米)。

(3)重点讲解“边长×4”的道理.

利用投影把计算公式与几何图形有机地联系起来.作法是投影出示正方形的图形,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各边长,然后把四个边长在一条线上拉直合并起来,就得到.

启发学生明白其理:依据正方形的特点,想一想为什么用边长×4?

因为正方形的四个边长相等,有四个同样大小的边长,所以,用公式表示,就是“边长×4”.

(4)比较两种算法,说说哪一种最简便?

引导学生明确:因为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数字小时用加法算还容易些,数字大了,用加法计算就非常麻烦,所以,用“边长×4”这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5)用这种简便算法,求一个.投影出示:

(6)投影出示: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7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学生在练习本上做,一名学生板演,巡视,集体校对,纠正错例.

3.小结:怎样求最简便?为什么?

三、课堂小结.

学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最有意义的是什么?

四、随堂练习.

1.量一量同桌同学为你准备的七巧板块,算出其中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板块的周长.以整厘米为准.

2.用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学生间拼成的大小不一)交给同桌,讨论:怎样测量,就可以算出这个拼成的,说说为什么.

3.学校操场前面要建一个正方形的升旗台,边长是20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五、布置作业 .

1.一块正方形的手帕,边长是2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一个正方形的桌面,边长是80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一个正方形花圃,周长是60厘米,边长多少米?

设计。

边长×4。

例5。

2×4=8(厘米)。

游戏目的。

2.使学生的头脑灵活,增强观察能力.

游戏过程。

长方形的周长体会

2.出示一组图片,说一说长方形的周长.(投影出示)。

3.口述计算过程(投影出示).。

(2)一个长方形枕套,长50厘米,宽30厘米.四周缝上花边,要用多少厘米花边?

(3)一个长方形地,长25米,宽15米,周长是多少?

4.操作练习,小组进行.。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长方形的面积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卡片面积问题,促使学生经历问题研究发现规律形成方法的研究过程。体验不断改进测量方法的意义和作用:在直接测量的方法基础上逐渐改进测量方法,发现间接测量方法,总结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

2、在探索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过程中,理解这种方法的原理,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基本的思考程序和基本的计算能力进行相应的训练。

3、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讨论研究等学习方式逐渐自觉地改进测量方法,形成新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等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乘积。

教学准备:

课件、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若干、长方形卡片、直尺。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我们刚刚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一、复习导入。

概括起来我们知道了两件事:什么是面积和面积单位;知道用面积单位铺满的方法可以知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面积。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课题:长方形的面积)。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一)提供材料,启发研究。

(1)估一估。考考你的眼力,估一估这张长方形卡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2)怎样才能准确知道卡片的面积到底有多大?

(3)就用你们刚才想到的方法看能不能求出它的面积?

(二)展示、交流方法。

1、交流。

(1)它的面积是多少?

(2)谁估计得比较接近?

(3)你用的什么测量方法?

2、展示交流全铺情况。

(1)沿长摆了几个?有这样的几行?一共是几个几?

(3)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全部铺满,这是一种方法,谁和他的方法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卡片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面积,通过铺满、数面积单位的个数,使学生建立和深化面积意识:把所有的面积单位都数上,才是卡片的面积。

3、展示交流半铺情况:沿长一行,沿宽一列。

(1)探究方法:这是沿长摆几个,沿宽摆几个?

(2)能想象出铺满是多少个面积单位吗?

(3)课件演示:沿长沿宽一共是多少个。

(4)这种方法不用全摆满,通过想就知道全部铺满以后有多少面积单位了。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卡片的面积,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全铺麻烦,到铺一部分,只摆一行一列,利用想象也能算出面积单位的总数,在操作中对直接经验进行修改。

(1)用这个方法,比比谁能很快地求出这个长方形卡片的面积。

(2)面积是多少?(课件展示:沿长沿宽一共是多少个)。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卡片的面积,促学生深入思考,再次丰富学生间接测量经验,优化方法的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探究更简便的方法间接测量方法。

(1)半铺的方法比较简单,但它是不是适用于任何一个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呢?

(4)探究交流:为什么长20厘米就能摆20个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呢?

(5)为什么宽是4厘米,就能摆这样地行呢?怎么列式?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测量较大面积卡片的方法,引起学生自觉改进旧方法的意识,发现长方形长、宽与面积单位边长个数的关系,突破由面积单位到长度单位的转化这一理解难点。

比比谁能很快地算出这张卡片的面积,面积是多少?怎么列式?(板书算式。)。

大家共同研究,有了这么了不起的发现!

设计意图:培养想象能力,内化操作活动,展现思维状态,推进学生思维发展,深化理解面积计算方法。

(三)归纳公式。

(1)研究到现在,你知道量出长和宽后怎样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吗?

(3)(指算式)看到长几厘米,就知道能摆几个面积单位,宽几厘米,就知道能摆这样的几行。所以长的厘米数乘宽的厘米数等于所含的平方厘米数。

三、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验证公式。

2、交流反馈:选取教室里表面是长方形的物体,先估计它的面积,再量出它的长和宽,计算出面积,看看估的和算的是不是较接近。

3、练习: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巩固新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价值。

四、总结研究过程,渗透数学研究的方法。

回顾一下咱们的研究过程:同学们经历了解决长方形卡片面积问题直接测量到不断改进测量方法发现规律:间接测量方法形成方法:总结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的研究过程。今天我们研究出了求长方形的好方法,能解决许多的实际问题,其实利用这个方法,还可以求其他图形的面积,今后我们会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