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位数减三位数教学设计(精选22篇)

小编: 紫衣梦

教学计划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来制定,既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这些教学计划范文中,可以看到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

人教版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教学设计

从开学到现在教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我感觉老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很吃力。从课堂效果和作业情况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1、商的位置的确定:当练习中同时出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有可能是一位数时,有些学生的错误率就比较高,有的明明被除数的十位不够商,却还要去商;有的确定十位商后,余数与个位合起来除,学生不知道商几;遇到不够商1要商0时,学生遗漏;有些学生把除数看着一位数,把末尾的0忽略不看,直接用一位数除法计算了。

2、在试商的过程中不知道商几。

3、在乘的过程中经常把商和想出来的整十数相乘。

4、学生第一次除后,减法不彻底(连续退位减法不熟练),导致后面计算出错。

5、学生做题目时,余数忘写,横式答案抄错。

学生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师过高估计学生的已有知识,为了节约时间,来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而抛弃了复习旧知。没有对旧知的唤醒,学习效果不理想,只能课内损失课外补。而其课堂计算训练的量不够,课堂上因一些情境让计算时间流失。部分学生基础不好,速度慢;部分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没有参与探究活动中。

针对这些情况,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1、及时复习三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除法笔算,以及三下”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除法笔算),并将计算方法与“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相联系,使学生体会到“商是两位数”就需要试商两次,就需要经历两次估商的过程。

2、教给同学们除法竖式的口诀:一想(把除数四舍五入想成整十数),二商,三乘(和原来的除数相乘),四减(注意连续退位)。

3、做好批改记录,针对个别学生遇到困难或疑惑的地方给予一对一指导和帮助。

4、通过教材中的题组对比让学生明确商的位置取决于被除数的大小。

5、汇集学生错误,全班会诊“找错”。通过反例让学生寻找错误,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建立正确的思考方法,形成计算策略。

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三位数减两、三位数(一)(例题1、2,练习九1、2、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和不退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减两、三位数,并掌握笔算减法的算理。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计算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积极思考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大家喜欢看什么动画片?

现在国产的动画片越来越多,大家都非常愿意看,我这里有张统计表,大家来看看。

二、探究新知。

出示p41统计表。

观察统计表,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能提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1、我也来提个问题,看大家能不能解决,出示例题1:比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怎么列算式?竖式会列吗?从哪一位算起?请你自己算一算。

435。

-322。

113。

435。

-86。

349。

这个算式能不能像刚才那样直接减?个位不够减怎么办?

注意:借位要在对应的十位数上打退位点做记号,表示借一当十和个位上的5相加再来减6得9,现在十位上因为借了一个十,还剩下2又不够减,怎么办?再像刚才一样,找更高位百位在4上打上退位点,借一当十,并和十位上的2相加再来减8得4,此时百位上剩3,3减0还是3。

3、以上两题做完了,你有什么话想说?

小组讨论:笔算万以内减法要注意什么?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4、及时练:完成p41做一做。

请学生上黑板板演,集体订正。

三、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计算减法,特别是退位减法一定不要忘记打上退位点,退1当十来用。

四、作业设计。

1、完成练习九第1题。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九第2题。

引导学生读题列算式解答。

3、完成练习九第3题。

先说说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再针对每一空说说如何求。

4、计算。

五、板书设计。

435435。

113349。

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练习课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是用一位数除商两位数的'延伸,是以一位数除两位数为基础的,主要是解决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时,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的问题。

先复习一位数除商两位数笔算除法,为学习新知识起到孕伏作用。接着引导学生以小组探讨的方式进行学习,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迁移能力。在总结法则时,先让学生讨论汇报小结法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知识的构建能力。练习的设计突出有针对性的对容错的问题进行训练。

教学调整:。

在这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来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但教材编写进度太快,直接让学生学习被除数百位不够除,怎样处理的笔算情况,学生有困难。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划分为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让学生来探究被除数百位够除的笔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来探究被除数百位不够除的笔算方法。

从学生的起点出发重组教材。

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

整理和复习(一)。

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一)(p471、2,练习十1、2、3、5)。

教学目标:

1、复习三位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计算过程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3、能熟练的运用计算法则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

能熟练的运用计算法则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计算过程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第四单元学习完了,我们今天对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二、复习过程。

1、完成p471。

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板演,然后回答第一个问题,同位互说第二个问题,最后结合具体的题目指名汇报,说计算的过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2、完成p472。

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板演,然后回答第一个问题,同位互说第二个问题,最后结合具体的题目指名汇报,说计算的过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3、从以上加法和减法题中各选一题进行验算,并说说验算的方法。

4、完成p481左边4小题。

学生上黑板计算,集体订正。

5、完成p482。

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列算式解答。

6、完成p483。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指名说错误的原因,集体订正。

三、作业设计。

1、完成p481右边4小题。

2、完成p485第一行。

四、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一)。

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2、笔算加法时,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3、计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口算方法和笔算方法的理解,并加强应用,培养世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经历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乘法计算的运用价值。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教学难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具准备:课件、写有算式的南瓜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出示下围棋的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

放大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

接着,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

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二、探讨计算方法。

1、估一估19×19大约是多少?

2、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3、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4、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重点评议笔算。

三、练习。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

分组选做2道。

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

2、争当小医生:下列题目对吗?有错的请改正。

3422。

×41×74。

3488。

136144。

1601528。

3、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题的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的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4、解决问题。

请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

完成后,请学生向全班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5、游戏。练习十六第2题。

贴出写有算式的南瓜卡片。用语言描述菜园里收南瓜的情境,请同学们帮助菜农收南瓜。

让学生自由选择卡片,算对的就收获了这个南瓜。

完成后,先检查是不是算对了,再比一比哪组学生收获的南瓜多。奖励优胜组。

四、课堂总结: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五、布置作业:《课堂作业本》第33页。

板书设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

教后反思:在笔算前让学生先估一估是培养学生估算意识的重要资源和手段,估算还能帮助检查笔算的结果是否合理。我在学生笔算之前,总要让学生先估一估,学生的乘法估算能力提高的同时,也巩固了乘法口算。进位乘法的算理和不进位的相同,学生通过知识迁移,独立探究完成,在交流中注意进位的处理。尤其在第2步计算,总有进位的,如若学生口算有困难的就存在进位写法的问题,有的写在竖式中,显然找不到合适的位置,所以我就引导学生记录在竖式旁边。但是在计算结果校对中发现错误率很高,除了算理不透外很多学生都是在口算时这儿或那儿出点问题。教材在练习十六里还安排了充分的练习。那么就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吧!建议在起步阶段的笔算过程中,要求学生轻声说出每一步计算过程,每个数字都是怎么得来的。在说的过程中改善书写和计算中的一些马虎现象,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作业反馈:本次作业是针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我要求学生每一道都列出竖式,如果书上已经出现竖式,就将竖式写完整,如果没有,就将竖式列在本子上夹进去。作业本上完成的情况比较理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邮箱:zym00604@)。

一、设计思想。

本节课内容属于四个学习领域中的“数与代数”领域。教材第78页的运动会情境图,从实际生活情境引出,由小精灵向学生提问:“你能算出一共有多少瓶矿泉水吗?”使学生体会到他们要学习的内容来自现实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思考,鼓励学生发现和总结这类题目的计算规律,问问他们在计算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引导他们分析、归纳出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课时仍然是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基本算法和算理与例2是一样的,但出现了进位叠加的情况。教学时,还是要抓住乘的顺序和每一位积的书写位置这两个问题。例3的主题图是学校开运动会,一些学生休息时在领取矿泉水的情景图。由小精灵提出问题:“每箱24瓶,9箱一共有多少瓶?”这道题虽然仍然是连续进位的乘法题目,但进位的难度增大了。可能发生的错误是这个例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的时候,教师重点要检查学生计算十位上2×9得18个十再加个位上进上来的3个十时的进位情况和积的书写位置,若发现学生有错,应及时分析原因,给予必要的帮助。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材特点是结合学生熟知的运动会具体情景,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数学知识。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知识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同时,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渗透估算的思想。

四、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方法,纠正进位叠加可能发生的错误,正确掌握乘的顺序和每一位积的书写位置,并能准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景,逐步培养学生提问、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主动获取知识以及对知识的迁移的能力。

五、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概括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方法。

六、教学策略。

《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设计中我注意体现这一理念,让学生在主动的、互相启发的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在教学设计中我还重视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而启发学生探索多样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对计算方法有深刻的体验、思考。

七、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材78页的主题图和“做一做”的图片。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听算。

7×8+8=4×6+9=5×7+9=3×6+8=3×9+5=。

5×9+8=7×6+9=9×4+7=2×9+5=4×7+8=。

[通过相应的听算练习,为新课的学习做好知识的铺垫]。

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a.同学们,你们参加过运动会吗?你最喜欢什么运动项目?(指名学生交流)。

c.学生独立思考列算式,并先估算,再列竖式计算“128×4”等于多少?(学生交流)。

在计算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错误:

(1)计算时忘记进位,或忘记加进位数。

(2)可能会把进位数当作因数去乘另一个因数。

究竟谁做得是正确的,等我们研究完了这节可答案就揭晓了,同学们可要好好的钻研哦!

(二)合作学习,探讨算法。

运动会已经开始了,我们去看看吧(出示:教材第78页的主题图)请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根据学生汇报一起来解决“有9箱矿泉水,每箱24瓶,一共有多少瓶?”这个问题)。

1、探索算法。

a、学生思考:“求一共有多少瓶?”应该怎样列式?

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24×9=。

b、先估算,再列竖式计算“24×9=?”

(1)请学生独立思考,并动笔在草稿纸上做一做。

(2)小组内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

(3)全班交流。

a.24×10-24=216(瓶)。

(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算?)(先口算出10箱的瓶数,再从10箱的瓶数里减去1箱的瓶数就是9箱的瓶数。)。

b.请用竖式做的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可能会出现一下几种情况)。

2424。

×9×9。

---------------。

186276。

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并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

让学生明白整个计算过程:用9乘4得36,向十位进3个位写6,用9与2乘得18,加上个位数3得21,在百位写2,十位写1,积为216。

(提示:9与2乘得18,加上个位的进位数3得21,要向百位进2十位写1,由于第一个因数没有百位,所以向百位进的2不必进到横线上,可直接写在百位上。)。

(三)巩固深化--发展练习。

1、列竖式计算。

出示:78×7=67×9=。

b.独立完成。

c.在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积的百位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2、出示:49×8=69×8=。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

算完后,比较这两道题有什么区别?(49×8:8与十位上的4乘得32,还要加上进位数7;69×8:8与十位上的6乘得48,加上进位数7得55应再向百位进5,十位写5。)。

3、归纳、总结计算你应注意的问题:

(1)计算是应注意,不要忘记进位,也不要忘记加进位数。

(2)不要误把进位数当作因数去乘另一个因数。

(3)如果某一位的乘积正好是整十数,在向前进位的同时,不要忘记在本位添“0”。

[通过算法的归纳,是学生的理解更深刻。]。

(四)小结、回顾。

请同学们再来看看在上课一开始你“128×4”算对了吗?

如果错了,你找出原因来了吗?

九、板书设计。

连续进位(二)。

有9箱矿泉水,每箱24瓶,78×7=67×9=。

一共有多少瓶?

(2)24×10-24。

=216(瓶)。

(2)24×9=216(瓶)49×8=69×8=。

24。

×9。

------。

216。

十、作业设计。

教材80页练习十八。

1.比一比,看谁计算得又对又快,

2.学生独立完成第二、第三题,说说是怎样解答的。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调动学生的计算兴趣,避免计算的枯燥、乏味]。

3.你从表中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哪些数学问题,会解答吗?(指名学生交流)。

[通过学生自己提问并解答,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十一、镇街交流意见。

十二、教师使用体会。

[问题研讨]。

1.如何把握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契机?

2.如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参考资料]。

薛金星:《小学教材全解》,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0页。

谢则冰:《教案1+1》,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进位和不进位的三位数加法。

2、使学生比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让学生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应用加法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和不进位的加法题。

教学难点:

理解笔算加法的算理。

教学步骤:

一、复习铺垫。

1、口算下面各题。

71+4524+4335+47。

52+2032+5953+28。

2、笔算。

430+260570+380。

提问: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3、引入新课。

谈话:通过练习,我们知道不管口算还是笔算,在计算时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满十要进一,这节课我们将要根据这个规律开始学习三位数和两、三位数相加的不进位、进位加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36页的图片以及“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让学生说一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教学例1)。

(2)板书:271+122。

(3)探索算法。

学生尝试写竖式,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板书:

271。

+122。

()。

(1)提问:根据表中的信息,求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多少种怎么列算式?

(2)板书:271+31。

(3)提问:这是一道三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怎么计算呢?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板书:

271。

+31。

()。

师:个位上写几?(1+1=2,写2)。

师:十位上相加是多少?(7+3=10)十位上怎样写?(十位上相加是10,在十位上写0,同时满十向百位进1。)。

师:百位上是多少?(2+1=3)为什么要加上1?

(4)想一想:271+903,怎样计算?

师:与例2的算式相比,这是一道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式,请同学们根据我们掌握的加法法则尝试笔算。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板书:

271。

+903。

()74。

生:向百位的上一位(千位)进一,百位上写1,千位上写1.

3、小组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1)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37页“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题,指名板演。然后校对订正,注意在竖式计算时容易出错的地方。

2、完成“练习八”第1题。

在竖式中相应的位置写下结果,然后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八”第3题。

先计算出每两片树叶上的和,然后与得数相等的花朵相连,学生独立做题,连一连。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设计。

1、123+361456+533。

2、367+626426+382516+703。

六、板书设计:m。

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

整理和复习(二)。

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二)(p473,练习十4、5、6、7)。

教学目标:

1、能熟练运用计算法则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并会估算。

2、能运用三位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会选择适当的计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能运用三位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会选择适当的计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对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二、复习过程。

1、完成p473(1)。

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板演,请学生说计算的过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2、完成p473(2)。

让学生明白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选择估算的方式,并将过程写在每小题下方。

3、完成p473(3)。

两个问题选择的计算策略是不一样的,问题1可以使用估算,问题2使用精算。

4、完成p496。

第1问采取估算的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方法,汇报结果。

第2问先让学生自己将要买的商品打上勾,再列算式计算。

5、完成p497。

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自己把问题写出来,列算式解答。指名汇报结果。

6、引导学生完成p49思考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用铅笔填空,请学生说说这样填的理由。

三、作业设计。

1、完成p484。

2、完成p485第二行。

3、学生课下整理全单元知识导图。

四、板书设计。

人教版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该课内容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第一课时,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学过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本节课是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其乘法算理是一样的。该课也是小学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知识的迁移,自主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的笔算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体验知识迁移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并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学生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课前2分钟口算练习。

一、情境导入。

播放北京标志性景点的图片。

教师:同学们,暑假你们都去哪里玩了呢?王叔叔、李叔叔暑假去了首都北京旅游,他们乘车所用的时间都是12小时,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去的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王叔叔。

旅游大巴。

平均78千米/时。

李叔叔。

火车。

平均145千米/时。

教师:他们是从同一个城市去的么?

学生列竖式计算,交流、汇报。

二、探究新知。

李叔叔所在的城市离北京又有多少千米呢?如何计算呢?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45×12。

1、运用估算。

能不能估一估李叔叔住的城市离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呢?

说一说估得方法。

要想知道准确结果,还得用笔算。

2、探究算理。

学生尝试笔算,教师巡视,挑选出几种不同思路的算法到黑板板演。我们先请刚才板演的同学说一说他是怎么算的吧,每一步的算理。(根据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145。

×12。

290――表示什么?(表示2小时行的路程,即290个1)。

145―表示什么?(表示10小时行的路程,即145个10)。

1740。

我们想知道这个结果是否正确,有什么好办法呢?(一是与估算结果比较,二是通过验算。)。

3、讨论交流。

大家四人一组讨论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样的,互相说一说。

4、学生汇报。

文档为doc格式。

人教版三位数减三位数教学设计

1、结合具体情境,会发现信息、整理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经历尝试解决的过程。

2、掌握笔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认真检查仔细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3、会用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学会连续进位、退位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的算理;明白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学导航、课堂检测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田园的小卫士——七星瓢虫要到菜园里去捉害虫!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情境图)。

【设计意图】由可爱的七星瓢虫引入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这个环节达成目标4。

二、学习新知。

活动一:发现问题。

1、请仔细观察,从图中我们能获取哪些关于白菜的信息?关于七星瓢虫的有哪些?关于茄子的呢?(学生交流,随着学生的汇报,逐个在大屏幕出示)。

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问题)。

预设可能有:一共有多少棵白菜?两块菜地一共有多少只瓢虫?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在课件中将问题补充完整)。

3、这节课我们主要来解决这四个问题问题,剩下的问题我们暂且先放到问题口袋中。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有条理地观察事物,发现信息,整理信息,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利用从情境图中搜集到的信息提出问题,体会这些信息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这个环节达成目标1、4。

活动二:尝试解决问题。

一、探索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解决关于白菜的问题。

我们先来解决关于白菜的问题,自己先将题完整地读一遍。谁会列算式?(学生交流,板书算式189+394=)。

得数是多少呢?请同学们打开导学案根据要思考的问题试着算一算,做完之后准备小组交流。(生根据导学案提示的问题试着计算)。

同桌交流想法和做法。

全班交流,有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问一问或请教展示的同学。

(如果学生不提,老师提问:十位的8是怎么来的?百位的5是怎么来的?)。

就像大家刚才说的,我们看!(课件用小棒演示算理)。

我们一起梳理一遍刚才的计算过程。(教师边说边板演竖式)。

【设计意图】在学生有计算不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教师大胆放手,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与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根据迁移规律进行计算。课件演示算理及梳理计算过程达到进一步理解算理的目的。通过这个环节达成目标1、2、4。

2、生独立解决关于七星瓢虫的'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独立解决关于七星瓢虫的问题(两块菜地里共有多少只瓢虫?)把答案写在导学案上。(生独立把答案写在导学案上)。

抽生展示一下做法,全班交流。

3、小结并揭示课题。

说说这两道题和以前学的有何不同?

生可能答:个位相加满10向十位进1,十位相加又满10向百位进1;出现了连续进位的加法。

师揭示并板书课题:连续进位加。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两块菜地里共有多少只瓢虫?”这一问题,既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又强化计算方法。通过这个环节达成目标3。

4、总结连续进位的加法计算法则。

你能不能说说在计算这类连续进位的加法时应注意些什么呢?

(生可能会回答:别忘了进位;数位对齐……)。

课件出示加法法则,生读。

【设计意图】观察总结,找出笔算加法的共同特点,体会“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的算理。

1、解决关于茄子的问题。

刚才的学习咱们同学确实发扬了七星瓢虫积极肯干的精神。下面我们来看关于茄子的问题,谁能给大家读一读?(抽生读)。

请你根据提示的问题自己试着把答案写在作业单上。(学生根据导学案提示的问题自己试着把答案写在作业单上)。

同桌交流想法和做法。

全班交流算理和做法。(重点交流:个位5个一减6个一不够怎么办?十位用几个十减7个十,又不够怎么办?百位上用几百减去2个百?)。

(课件用小棒演示算理)。

根据刚才电脑的演示我们再一起梳理一遍刚才的计算过程。(师边说边板演竖式)。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探讨的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板书:退位)。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根据以前学习的知识大胆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这个环节达成目标1、4。通过互相交流引导学生弄清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的道理。

2、观察展示学生的验算算式,交流验算的方法。

(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将差和减数合起来,看能不能等于被减数;用被减数减去差,看能不能得减数。)。

小结:看来,验算是帮助我们检查的好方法!我们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验算的意义,养成自觉检查和验算的好习惯。通过这个环节达成目标2。

3、已检查的茄子比已检查的白菜多多少棵?

(生独立解决,并交流做法)。

4、师生总结计算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生可能总结: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不论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都要向前一位借1。)。

(课件出示减法法则,生读。)。

【设计意图】观察总结,找出笔算减法的共同特点,体会“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一在本位加10再减”的算理。

三、拓展应用。

1、判断对错(帮七星瓢虫检查蔬菜)。

2、巩固练习(帮七星瓢虫找家)。

大家看,辛苦了一天的七星瓢虫正准备回家呢,它们实在是太累了,你能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吗?来,动笔算算看,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3、拓展练习(接受七星瓢虫的挑战)。

【设计意图】判断对错是对计算易错之处进行针对性练习。巩固练习,既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养成细心计算的好习惯。拓展练习,在思考与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练习的设计注意了层次性和坡度,通过本环节达成和检测目标2、3、4。

四、归纳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整理本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回顾整理,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提高学生的总结反思能力。不仅有知识上的积累,还有学习方法上的收获,同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和价值。

板书设计:

连续进位加退位减。

189435435。

583159276。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作用:本课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积小于100)、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选取了青岛东西快速公路的情景,经学习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算利的知识基础。

教材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分析及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做好迁移。

2、竖式计算。

36×6025×4298×23。

102×9150×8127×3。

【设计意图】复习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起到知识迁移作用,使学生看到新旧知识的联系,以便更好地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

为了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我们每人都应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青岛市在道路建设方面做了积极的准备。

指导学生情境图,仔细的观察你看了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高速公路一共长多少米?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题锻炼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根据新授内容有选择性地板书。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解决问题:“一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找到相关信息,根据信息指名回答列出算式。

2、列式:213×15。

3、怎样计算?小组讨论。

组织汇报:可能有估算、口算、竖式计算等方法。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意识,探索并发现两位数乘三位数的方法,然后通过全班的交流汇报,进一步总结两位数乘三位数的多种方法。

4、总结:在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时可以用估算,口算和竖式计算的方法。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6、板演竖式计算:

213。

×25。

————。

1065——————213×5的积。

213——————213×10的积。

——————。

3195。

7、总结算法: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竖式计算,要数位对齐,先用两位数的个位。

数乘三位数,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乘三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8、自主探究: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指名找信息、列式:260×12=?

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汇报订正。

260260。

×12×12。

————————。

52052。

26026。

————————。

31203120。

9、优化算法,巩固新知。

引导学生队这两个竖式的计算过程进行比较,通过观察、讨论,明确第二种算法比较简单。

四、巩固提高。

321109287180。

×12×14×63×14。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梳理、概况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加深对算理的认识,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213。

×25。

————。

1065——————213×5的积。

213——————213×10的积。

——————。

319。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中,我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视学生探究的过程,使算法与算理有效融合;在教学方法上,采取独立试做,互动交流,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课堂气氛活跃;精心设计练习;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不足之处:

1、教学中没有将新旧笔算进行很好的对接。特别是在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没有利用好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习新知,过高估计了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掌握,没有进一步强调算理,教学中又没有强调好“用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这个算理,结果导致部分学生在书写第二步乘积时,数位对错。

二、四八三十六等等;原因之二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出错,比如24+。

8、54+7等等。

三、今后改进方面。

1、教学中复习铺势要到位,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关注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联系,充分的利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旧知迁移效果会更好。

一、说教材:

《三位数乘两位数》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本节课在此基础上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

二、说教法学法: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计算教学都是从简单到复杂螺旋上升的,最基础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支持了这样的发展提高。在教学中我力争让每一位学生参与竖式的形成、经历、计算的过程。如213x15先参照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格式写出竖式,这里应让学生形成习惯,数位多得数写在上面,数位少的数写在下面,便于计算;再考虑,计算顺序即213x5,后算十位即145x10,并正确写出积的位置,然后计算两个积的和,最后还应检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把新旧知识结合在一起,体会计算时的相同点,促进认知同化,完善认知结构。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分析及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四、说重点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的重点为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难点为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时的进位。

五、教学准备: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

首先复习旧知,做好迁移。

我的设计意图是:复习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起到知识迁移作用,使学生看到新旧知识的联系,以便更好地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其次,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谈话,指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并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

我的设计意图是通过提问题锻炼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根据新授内容有选择性地板书。

再次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解决问题:“一期工程全长多少米?”根据信息列出算式,小组讨论如何计算我的设计意图是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意识,探索并发现两位数乘三位数的方法,然后通过全班的交流汇报,进一步总结两位数乘三位数的多种方法。

教师总结:在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时可以用估算,口算和竖式计算的方法。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板演竖式计算:

总结算法: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竖式计算,要数位对齐,先用两位数的个位数乘三位数,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乘三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然后自主探究: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全长多少米?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汇报订正。引导学生队这两个竖式的计算过程进行比较,通过观察、讨论,明确第二种算法比较简单。

最后巩固提高,课堂小结。

通过回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梳理、概况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加深对算理的认识,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教学设计

1.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通过计算、观察、思考,总结出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法则。

3.会估算,并能用估算的方法检查计算。

4.理解验算的意义,会正确进行三位数加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5.经历用万以内的加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复习。

1.口算。

53+7=76+9=500+700=。

70+400=60+80=18+4=。

34+50=20+90=25+36=。

2.笔算,并说说笔算方法。

23175864。

+45+24+19+26。

3.在里填上合适的符号。

281+306()600。

572+112()700。

405+392()700。

二.学习新知。

1.生活情境导入。

苗店小学有学生323人,苗店中学有学生281人。请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假设提出:共有学生多少人?

思考:如何列式?估算一下大约为多少?如果用竖式,怎样计算?

竖式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计算完后要注意什么?如何验算?

强调: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

并进行板书。

2.继续抛出数学信息:玉泉小学还有学生396人。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假设:玉泉共有学生多少人?

学生列式并尝试计算。巡视着重发现学生未进位情况的多少。

然后进行交流。得出: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相加满十,向百位进1;百位相加满十,向千位进1。

【板书】。

引导得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

齐读计算法则,考察学生快速理解记忆的能力。

3.改错。

175239。

+62+571。

795800。

三、巩固练习。

1.轻松练一练。【列竖式计算】。

359+467=935+108=592+502=。

682+496=580+407=720+627=文章来。

三位数减法教学设计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笔算减法中隔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过程。

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探索并掌握隔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理解隔位退位减的算理。

课件。

出示教材例7中的画面,让学生阅读人物对话。

提问: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1、谈话:求“一年级同学画了多少幅儿童画?”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204—108=?

列出竖式,让学生观察竖式,并思考:按我们已经学过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现在遇到了什么新的问题?(学生回答)。

(1)学生拨算珠计算。

可以自己算,也可以与同学交流。

在班内交流拨珠计算方法。交流过程中提问:

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十位上又是0,你是怎么办的?

百位上拨去一颗算珠,接下去应该怎么办?十位上现在有十颗算珠了,再接下去该怎么办?

(2)联系拨珠的过程进行竖式计算。

先在小组内研究计算方法,自己在教材上算出得数,再在班内交流。交流时指名学生说出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

3、谈话:像这样难算的题目,要想知道我们算得对不对,应该怎么办?

让学生一起验算。

小结。提问:这节课的减法计算与以往的有什么不同?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在学生回答时板书课题。

独立做题。指定两人板演,每人做一组题。

全班订正交流,比较每组两题的不同点。

帮助啄木鸟指出题中的错误在哪里。

交流:在减法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独立订正。

独立计算。

验算时,对已发现的错误要查找原因。

谈话:观察题中插图,你了解哪些信息?自由发言,全班学生列式计算。

对学生进行保护牙齿的教育。

学生读题,口答,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

(1)这节课学习了两步计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

(2)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某个数位退去了1,要记得减去1,再减减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数学课课,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板书课题)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有关乘法的知识。

第一题请把下列计算题改写成乘法算式。

7+7+7+7+7=7×()=()15+15+15=15×()=()第二题估算。

62×41≈()39×41≈()。

第三题竖式计算:

23×14=。

1)生独立完成。2)集体订正。

老师发现咱班同学太了不起了,这道题竟然有25人无师自通,都答对了。但是计算结果正确了,你能讲清其中的道理吗?请把你的想法在小组进行交流分享,错误的孩子也不要着急,看看能不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过来。

1.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二,后教1、讲。

对,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是相同的,现在我们通过微课再来回顾一下本节课的内容。1)、(播放微课:三位数乘两位数)。

2)、谁能向老师一样,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指名说。

生回答,师板书:145×12。

1)估算:估一估145×12的大致范围吗?2)笔算。

师:那么到底有多远呢?动笔算一算。指名板演(学生尝试计算,师巡视找错误的学生),纠错(拿学生卷)要想知道他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可以用什么办法验证?(计算器)。

3)计算器验算。

1).到了北京,都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这不,我就买了这么多只,你帮我估一估准备多钱够呢?(课件)。

2).找错误。出示第二步乘积数位错误的例子3).笔算并用验算器验算。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问题情境自主掌握整数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口算方法。

1、课件分别出示45页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引导学生理解用复合名数表示的数学术语速度的含义。

2、根据图里的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让学生独立口算。163=。

(师巡视,注意统计不同口算方法的种类)。

4、汇报交流。

二、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算法的特点。

1、出示题目: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1603=,独立计算后小组交流。

2、引导学生对比163=和1603=,让学生从16和160的关系中,总结出几百几十与一位数相乘的口算方法。

3、将第1题增加1个条件30小时行多少千米?

1630=。

4、让学生在与163的对比中归纳出简便算法。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六第1题。

让每位学生独立口算,将得数写在该题(树叶)的旁边,然后让部分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及时反馈学生口算情况。

2、练习六第2题。

可向学生展示两种花卉的部分品种,引发学生的生活美感。

3、练习六第3题。(开放题)。

在反馈时,引导学生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

还可利用本题资源,扩大解题视野。

四、课堂小结。(略)。

文档为doc格式。

《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西师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p51三位数的加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类推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悟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交流的意识,逐步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体验合作的愉快,交流的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经历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有此基础上掌握笔算的方法。

学习方式:独立探索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

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在这样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是不是感到很幸福?可是,你们知不知道,我们国家还有许多的儿童因为贫困而面临辍学,请看图片(贫困山区的图片),看到这些孩子,你想做些什么?(生随便谈谈)。

师:民族小学的同学也像你们一样富有爱心,他们举行了爱心捐赠活动,请看统计表。

民族小学五六年级爱心捐赠活动统计表文具(个)图书(本)人民币(元)五年级620680470六年级190240480合计师:看到这个统计表,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让咱们解决什么问题?(生回答)。

我们行来估计一下:620+190=?(估计结果,并说说自己是怎么估计的)。

要想知道准确的结果,应该怎么办?下面请每个同学独立地计算出结果。

二、独立探究,合作交流。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把你的计算过程写在练习本上。

2、梳理思路,准备小组交流。

3、小组交流。

师:在小组交流时,老师有一个小小的建议:一个同学发言的时候,其他几个同学要认真听,有不明白的地方可向发言者提问,每一个同学发言后要对他的方法进行评议。

4、全班交流。

5、观察这些计算方法,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提示:可从这两方面去说:

(1)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2)也可以给这些算法分分类,并说说每种算法的好处。

生先独立地想一想再进行小组交流。

6全班交流,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7、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一共捐赠多少本图书这个问题。

8、师:刚才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老师也想发表一下意见,你们想不想听?同学们想出的这些算法都很有价值,我们在解决不同的问题的时候要灵活地选择算法,但是笔算是最基本、最准确的算法,也可以说它是一把万能的钥匙,所以,我们必须掌握这种算法。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研究笔算。

9、师:老师出了几道题,想请同学们判一判。

420230350。

+300+480+260。

720710610。

通过老师做的这份作业,你觉得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生自由说一说,说后总结笔算加法的注意事项)。

10、用笔算的方法解决一共捐赠多少元人民币。

三、实践应用。

1、比比谁聪明。

240+3口0不进位的可填(),进位的可填。

2、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废电池中含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会对土壤、水和人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一颗纽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这些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四、全课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420230350。

+300+480+260。

720710610。

注意:相同位数要对齐。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能根据教材内容大胆改编教材的例题,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握学生学习情绪的切入点,引导他们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沟通,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交流。学生在捕捉联系和发现窍门的“顿悟”过程中经历了知识经验的迁移于同化,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以拓展。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精神,同时也体验了成功,体验了学习的快乐。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的迁移能力,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分析和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2.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兴趣,进一步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可以上课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上课。

师:今天先让我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口算能力吧,请看大卡片出示的口算。

(卡片顺序出示口算题、生作答)。

12×3500×715×460×70350×2。

卡片出示197×5≈。

师:大家看这道题的要求是什么?

生:估算。

师:那约等于多少呢?

生:100。

师:你是如何估算的。

生:把197看成200来估算,200乘5等于1000,所以197×5约等于1000。

师:通过刚才的口算和估算,我知道了大家的口算和估算掌握得很好,我们的笔算掌握提如何,来,做一道吧,请拿出练习本进行笔算。(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竖式45×12的竖式)。

师:来,你做得最快,请你上黑板板演,请注意书写工整。

师:好,大家都做完了,我们一起来检查黑板上的这道题。哪位同学来评价一下。

(方案一)。

生:她计算错了。

师:哪里出错了,他是如何错的。

(生具体回答)。

师:你观察真仔细,老师帮他改过来。

师对板演的学生:以后可要注意,计算要处处细心。

(方案二)。

生:她做对了。

生: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第一个因数,最后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师:你说得真清楚,我们把掌声送给她。

(生鼓掌)。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师:看来大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都掌握了,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乘法(板书:乘法)请看大屏幕。

(1)引入例1。(课件出示)。

例1:李叔叔从海南乘火车去广州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

师:李叔叔从哪到哪去?

生:从海南去广州。

师:乘坐什么交通工具。

生:火车。

师:你还知道什么?

生:12小时李叔叔可以到广州。

生:火车的速度的每小时145千米。

师:你能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海南到广州有多少千米?

师:你能列出横式吗?

生:能。

师:请列出模式,不用计算。

(生列式)。

师:列完式的同学想一想今天我们列的这个算式与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师:请一个同学告诉我你是怎么列式的?

生:145×12(师板书)。

师:还有不同的列式吗?

生:12×145(师板书)。

师:这两种列式都正确。

师:会计算吗,请动笔试一试吧。

(学生计算)。

师:我想请一个同学说一说她计算的过程,我来板书。

(板书:145。

×12。

生:0。

师:谁与谁乘得0。

生:二五得十,写零进一。

师:你这样说我就明白了,接着说。

生:二四得八加一得九、一二得二,一五得五……。

师:五写在哪?

生:写在十位上。

师:也就是与因数的十位对齐是吗?

生:是。

师:请接着说。

生:一四得四,一一得一。再把它们加起来。

师:个位是多少。

生:个位是0,十位写4进1,百位6加一得7,千位上的1移下来。

师:她说得怎样?

生:她说得很清楚,完整。

生自觉鼓掌。

师:这道题的笔算过程。同学们都明白了吗?

生:明白。

生:这是十位上的1去乘145,乘得的145是指145个十,所以这个5要与十位对齐。

生:这次是十位上的1去乘5,一五得五,是指5个十,所以这个5应该与因数十位上的数对齐。

师:说得好,要是声音再大点就更好了。

×12。

290→145×2=290。

145→145×10=1450。

1740→290+1450=1740。

师:1450的0在竖式中为了简便就省略了。

师:刚才这样列式的(指黑板上的算式:12×145)同学,请说一说,你是怎样列竖式的。

生:列的竖式一样,也是145乘12。

师:大家都知道,两个因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所以可以把两个因数交换位置列出了竖式,是吗?交换位置与不交换位置来乘,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来比一比,请看小黑板。(出示两种竖式)。

师:你觉得哪种好些,为什么?

生:交换位置乘好,因为这样节约纸张。

师:还想到节约能源上去了,想得真细致。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该课内容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第一课时,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学过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本节课是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其乘法算理是一样的。该课也是小学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知识的迁移,自主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的笔算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体验知识迁移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并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学生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课前2分钟口算练习。

一、情境导入。

播放北京标志性景点的图片。

教师:同学们,暑假你们都去哪里玩了呢?王叔叔、李叔叔暑假去了首都北京旅游,他们乘车所用的时间都是12小时,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去的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王叔叔。

旅游大巴。

平均78千米/时。

李叔叔。

火车。

平均145千米/时。

教师:他们是从同一个城市去的么?

学生列竖式计算,交流、汇报。

二、探究新知。

李叔叔所在的城市离北京又有多少千米呢?如何计算呢?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45×12。

1、运用估算。

能不能估一估李叔叔住的城市离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呢?

说一说估得方法。

要想知道准确结果,还得用笔算。

2、探究算理。

学生尝试笔算,教师巡视,挑选出几种不同思路的算法到黑板板演。我们先请刚才板演的同学说一说他是怎么算的吧,每一步的算理。(根据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145。

×12。

290――表示什么?(表示2小时行的路程,即290个1)。

145―表示什么?(表示10小时行的路程,即145个10)。

1740。

我们想知道这个结果是否正确,有什么好办法呢?(一是与估算结果比较,二是通过验算。)。

3、讨论交流。

大家四人一组讨论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样的,互相说一说。

4、学生汇报。

《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旧知到新知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迁移类推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探索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笔算:回忆一二年级的加法和乘法,看视频,如果王爸爸把鱼卖到每斤12元,28斤鱼的,能卖到500元吗?设计意图:本节新知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等旧知的基础之上,唤起学生的旧知可有效迁移到新知的探究中。在课一开始就创设了学生非常熟悉并且喜欢的“爸爸去哪儿”的卖鱼片段,立刻就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他们学习兴趣特别高,老师趁机出示问题,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2、探究新知:如果每人有499元,他们剧组有23人,一共会有多少钱呢?引出三位数乘两位数。

设计意图:

解决问题重在理解题意,弄清条件间的关系。经常追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列式,”为什么用乘法不用除法,回忆乘法是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让学生理解求23个499元一共多少前就是求499×23的积,可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1)学生进行估算,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2)笔算。

师:同学们为什么都想起了列竖式,因为我们以前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那么三位数乘两位数能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算出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借助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解决今天遇到的新问题。同学们试试吧!

学生尝试,师巡视挑选有代表性的做法之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

学生独立尝试,教师不仅可以检测出学生运用旧知解决新知的能力而且利于发现学生的困惑,从而为下一步的交流提供充分的教学资源。

教后反思:

正如事先预设的一样,学生模仿之前的笔算方法较轻松地完成了。提问:1497是几个人的钱,20个499元是多少钱,最后23个人的钱是多少,学生都很容易答出来了,只是朱逢行别出心裁用了这样一种方法:他解释道:每人500元,23人有500乘23元,最后再减去一个23元,就是所有人的钱。学生的思维有时很独特,不得不令人佩服。

3、练习让学生“当老师”自己出题,很大程度上是让学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充分发挥学生自己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计算题的设计的.简单过程,让孩子们做课堂的小主人。

两大组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师挑选典型做法全班交流。

三、课堂总结。

师:通过讨论归纳,利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学生推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四、延伸练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问题情境自主掌握整数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口算方法。

1、课件分别出示45页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引导学生理解用复合名数表示的数学术语“速度”的含义。

2、根据图里的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让学生独立口算。16×3=。

(师巡视,注意统计不同口算方法的种类)。

4、汇报交流。

二、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算法的特点。

1、出示题目: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160×3=,独立计算后小组交流。

2、引导学生对比16×3=和160×3=,让学生从16和160的关系中,总结出几百几十与一位数相乘的口算方法。

3、将第1题增加1个条件“30小时行多少千米?”

16×30=。

4、让学生在与“16×3”的对比中归纳出简便算法。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六第1题。

让每位学生独立口算,将得数写在该题(树叶)的旁边,然后让部分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及时反馈学生口算情况。

2、练习六第2题。

可向学生展示两种花卉的部分品种,引发学生的生活美感。

3、练习六第3题。(开放题)。

在反馈时,引导学生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

还可利用本题资源,扩大解题视野。

四、课堂小结。(略)。

教学反思: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问题情境自主掌握整数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口算方法。

1、课件分别出示45页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引导学生理解用复合名数表示的数学术语速度的含义。

2、根据图里的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让学生独立口算。163=。

(师巡视,注意统计不同口算方法的种类)。

4、汇报交流。

二、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算法的特点。

1、出示题目: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1603=,独立计算后小组交流。

2、引导学生对比163=和1603=,让学生从16和160的关系中,总结出几百几十与一位数相乘的口算方法。

3、将第1题增加1个条件30小时行多少千米?

1630=。

4、让学生在与163的对比中归纳出简便算法。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六第1题。

让每位学生独立口算,将得数写在该题(树叶)的旁边,然后让部分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及时反馈学生口算情况。

2、练习六第2题。

可向学生展示两种花卉的部分品种,引发学生的生活美感。

3、练习六第3题。(开放题)。

在反馈时,引导学生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

还可利用本题资源,扩大解题视野。

四、课堂小结。(略)。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一、导入:

李叔叔想让同学们帮他一个忙,你们愿意吗?(出示;练习题)。

请同学们帮李叔叔算一算,一共花了多少钱?(独立列式计算)。

二、新授。

因为中秋节假期短,所以李叔叔没能回老家看望父母,他决定国庆节回老家,

1.结合导学案列式。

2.观察45×12与145×12有什么不同?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板书:三位数乘两位数)。

3.你认为合肥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呢?尝试估算。

你是如何估算的?和大家分享。

4.合肥到北京到底有多少千米?怎样才能知道准确结果?(尝试笔算)(指生板书)。

用竖式计算也就是笔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

5.讲解计算方法。

8.巩固练习:先课件,后动笔(总结计算中出现的问题)。

9.当堂达标检测。

三、总结:

今天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