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养成教育课文教案(专业16篇)

小编: 雅蕊

教学过程是指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一年级教案范文,希望能够对教师们有所帮助和启发。

一年级语文教育教案

1、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困难。

2、懂得关心、照顾残疾人,从小树立助人为乐的思想。

3、初步学会倾听、交流、沟通。倾听时,集中注意力,听清楚,想仔细,记心上。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录像片断、课件。

搜集并了解残疾人的残疾情况及生活状况。

一、谈话引入

残疾人多么不幸阿,假设我们遇到了残疾人,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口语交际《我想这样做》。

二、想想说说

你能说说我们大家应该怎么帮助任娇娇吗?你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呢?小组讨论。

选出代表,看看谁是最有爱心的孩子。表扬说得好的孩子,评出爱心大使。

三、议议说说

遇到一下情况,你准备怎么做?

1、一个盲人在商店里要买东西

2、在公共汽车上来了一位腿脚不灵便的残疾人

3、有事情要告诉聋哑人

4、一位同学走路一瘸一拐的'。

就上面的情景分组议一议,谈谈自己的看法,再演一演,说说自己想怎么做,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大家评一评哪些同学的想法好。

小结:从大家的发言可以看出,小朋友们是很有爱心的人,很会帮人做事,如果大家能经常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那么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四、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出示歌词: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再没有心的沙漠,再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

说说听后的感受。

五、总结:

六、作业设计:

1、做一做做一个帮助残疾人的少先队员。

2、夸一夸夸一下身边热心帮助残疾人的“好心人”。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教案

《一个中国字》一课是长春版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板块“我家的亲属”中的第二篇课文。本课所讲的是一个叫笑笑的女孩给远在国外的爸爸写了一封信,内容就一个大字“笑”,让爸爸感到兴奋不已,解除了一天工作中的疲劳,让学生体会到拥有亲情的快乐,并受到亲情教育。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喜欢活动,喜欢游戏,喜欢展示自己。本文的识字量较大,识字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只有依据实际以活动、游戏为载体,采用多种识字方法,才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认识、会写更多的生字。

教学目标:

一、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大”。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在语境中识字,在读中感受浓浓的父女情,体味亲情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重点: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大”。

教学难点:感悟课文内容,体味中国汉字的魅力。

课时安排:3课时。

课前准备:字词卡片、信封、课件(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变魔术变出一封信。

2.知道这是什么吗?是一封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一个中国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课文写的是一位叫笑笑的小女孩给在国外工作的爸爸写了一封信,爸爸特别高兴。这封信里只写了一个字,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字吗?我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师范读课文,生听准字音。

2.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文,圈画生字,反复拼读,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3.指名分自然段读文。

1.齐读第一自然段。做填空:一(?)信,学习“封”字,扩词。板书:封。

2.妈妈听到女儿会写信表情怎么样?轻声读第二自然段。学习“奇、怪”两个字。板书:奇、怪,分别扩词。指导书写“奇”上窄下宽。学习“大”字头,在这个字中“大”捺变点。先观察“奇”在虚宫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生书空笔顺。学生仿写,师生评价,完善书写。理解“奇怪”。我们在什么时候能用上“奇怪”这个词,用“奇怪”说话。指导学生注意“?”读出奇怪的语气。

3.妈妈看到信后怎么样?指名读第三自然段。通过理解字义学习“递”字,板书:递。并做一个“递”的动作,扩词。

4.爸爸收到信了吗?小组读第四自然段。学习“拆、页”。板书:拆、页。

出示封好的信封,做“拆”的动作,了解为什么是提手旁。强调翘舌音。

“页”字理学习(课件演示),扩词。指导书写,观察“页”在虚宫格中的位置,师范写,生书空,在本上对照范字书写两个。

四、生字回文。

读一到四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听写生字:奇、页。

2.认读词语。课件出示:一封信、奇怪、递过去、拆开、几页。

二、再读课文,继续识字。

1.妈妈看到笑笑写的信时感到奇怪,爸爸看信时心情会怎样?生:兴奋、高兴……。

(1)第一回看到女儿写的信一定会高兴、会兴奋、会非常激动的。学习“兴、奋”并板书。“兴”多音字,两种读音分别扩词,书写时注意最后一笔是点。“奋”可用猜字谜识记“一人一块田。”注意“大”字头,在这个字中上宽下窄,捺不变。学生对比“奇”字书写“奋”。

(3)能用兴奋的语气读一读吗?指名读。师范读。生试读。

(4)让我们带着这份激动而又兴奋的心情一起来读一读第五自然段。

3.指导写字:“珠”左窄右宽,“甜”左右相等。

4.从女儿的信中爸爸感受到了女儿的思念和祝福,更感受到了女儿的那份爱和体贴,于是爸爸……师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四、创设游戏,巩固生字。

1.比比哪列火车开得快。

全班分两小组,出示字词卡片,开火车赛时读。将卡片奖给优胜小组分发给学生(生站立不坐)。

2.今天我点名。

另一小组同学到前面点名(即读发到学生手中的生字、新词),点对即坐,并将卡片收好。

3.找朋友。

在小组内将课前准备的字音、生字、词语卡片组合到一起,读给小朋友听。

4.你们真棒,这么多词语都能准确地读出来,接下来我们再自由地把这篇课文读一读吧!

一年级语文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泉水,而且陶冶了人们的品格,使学生受到无私奉献的教育。

2、在给课文分段,归纳课文段意的基础上,学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哺育”“络绎不绝”造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借物喻人,寓理于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围绕训练重点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

2、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新出现的字、词。

2、一边读,一边想,按自然段读懂意思,并划分结构段。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2、理解自然段内容,用归并法划分结构段。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并解题:古,年代久远;古井,人们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城市的许多孩子没有见过井,老师可出示图片,让学生认识井。)古井,古时留下的一口井。

2、导入:作者为什么会对故乡的古井一直难以忘怀?

二、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读后评议。

2、评议后老师利用生字卡进行正音练习。

3、说说还有哪些词语或句子读不懂,或者你认为应该重点理解的。(学生在课本上划出记号或做出批注。留待讲读课文时讨论。)。

三、自由读课文。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古井的位置。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到古井挑水的人很多。

第三段(第三至第五自然段):讲村里人长年帮助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挑水,可从不要报酬。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讲古井对“我”的启发。(不仅提供了泉水,还陶冶了人们的品格,教给人们怎样做人。)。

2、课文,想一想,共同归纳:课文讲了和古井有关的什么事?哪一件是文章的重点?

(课文讲了古井的位置和作用,讲了到古井取水的人很多,重点讲乡亲们常年帮一对老人挑水不要报酬的事。)。

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要求读正确、流科)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哪一句话含义不好懂?把它划出来。

2、幻灯出示含义深刻的句子: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

导学:

(1)划出关键词语“母亲”、“乳汁”“哺育”,理解其本义和引伸义。

(2)让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为什么把古井比作:“温情的母亲?”

(3)体会这句话在全文的重要作用(总领全文,提示文旨。)。

(4)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求读出赞美的语气。)。

4、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二、过渡。

(1)每天从早到晚到古井取水的人络绎不绝。

(2)村里人长年帮一对老人挑水,从不要报酬。

三、讲读第二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一段写什么?(每天从早到晚到古井取水的人络绎不绝。)。

2、“络绎不绝”是什么意思?你从哪看出挑水的人是络绎不绝的?(前后相接,连续不断。从取水时间;看到的;听到的声音;“路面是湿漉漉的”四个方面写出了取水的人多)。

3、为什么说“像一支支快乐的乡间小曲”?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4、古井周围的路面是怎样的?为什么用春雨来比喻?

5、教师小结:这一段写出了古井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很大,也表达出了作者对古井的赞美之情。(板书:以水养人)。

6、用喜悦、赞美之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四、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读后思考、讨论:

1、乡亲们为什么帮助老人?(年过六旬:男的腿负过伤,走路一瘸一拐;女的又矮又瘦;只有一个女儿在外地教学。)。

2、他们是怎样帮助老人的?(“这个帮着挑一担,那个帮着提一桶”,“这个”、“那个”,是说帮助老人挑水的不是一个人,有很多人。“一担”、“一桶”说明挑水的人有的力气大,有的力气小。“总是满满的”说明乡亲们一直坚持帮助老人。“多次表示”,“谁也不肯接受”说明乡亲们自觉无偿地帮助老人。)。

这两个问题可视学生的具体情况,放手让学生自学讨论,小结时,教师对个别遗漏问题加以点拨即可。

五、学习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思考后讨论;。

(1)“总让大家白出力气”中的“总”,“白”的意思是什么?“歉意”,怎样理解?

(2)对老人的歉意,乡亲们是怎样回答的?这句话怎么理解?

幻灯出示:那口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可它从来没跟人们要过报酬(先用一个句反问加重语气,突出了古井功劳大。用“可”表示转折,进一步赞美古井无求于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说明乡亲们主动地帮助老人,是因为受到了古井的启示?使乡亲们懂得应该怎样帮助别人。)。

板书:以德育人。

六、说说第三、四、五自然段讲了一个什么内容。

七、分角色读这三个自然段,要求读出对话语气。

八、学习第六自然段。

1、幻灯出示这一段话: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了生命的泉水,还陶冶了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3、“陶冶”是什么意思?古井是怎样陶冶乡亲们的品格的?板书:启迪怎样做人。

4、这句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照应开头。)。

5、以饱满的深情朗读第六自然段。

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怎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把每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说一说。

2、指导学生抓住段意的主要意思,舍去次要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连贯。

(在故乡的村东头有一口古井,到古井挑水的人很多,村里人长年帮助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挑水,可从不要报酬,这口古井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泉水,还教给人们怎样做人。)。

3、教师总结:这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十、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作者为什么要写古井?怎样通过写古井来表达文章中心的?

归纳:本文写作方法。

(1)借物喻人,寓理于物;。

(2)先总述后分述再总述。

十一、巩固本课所学字、词,并进行造句练习。

1、小组同学互相听写生字、词,并互相评改。

2、教师将练习中出现的较普遍错误进行集中提示。

3、指导造句;。

(2)学生相互交流,评选句子。

作业:

1、背诵课文。

2、抄写词语。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和1个部首,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到祖国的美好,激发起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

多种方法积记生字。

教学难点:

感悟课文内容,体会祖国的辽阔。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喜欢旅游吗?想到每个国家去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来实现这个美好的梦想。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范读课文。生注意听准字音。

2、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轻音节读准音。

3、再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4、“经验小交流”,你喜欢哪个字?你是采取什么好方法记住它的?

5、学习一个新的部首,“立刀旁”。

6、生汇报每个字的学习方法。

7、重点指导学生学习“乡”。

三、练习:多音字(乐)。

四、课后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游戏,小小火车开起来。比一比哪列火车读得快。

北京、江河、和平、图画、宝岛、名字。

2、这们认识了这么多的词语,生字宝宝从词语中走出来,你还能认识吗?

二、指导书写。

1、左右结构:江、利,其中“江”左窄右宽,“利”左宽右窄。

2、上下结构:公、宝、京,注意每个字的最后一笔都是点。

三、讨论。

看地图会给你带来哪些乐趣?

四、完成书后练习。

1、读词语,做游戏。

先请同学试着读一读,然后指名读,再说说这些词语的特点,让学生按照数字顺序做游戏。

2、填标点。

世界上最深的洋是太平洋()。

在祖国的地图上()这找到了可爱的家乡()。

3、小组做找国家的活动。

五、课后作业。

1、书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查字典。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了解有关亲属的称呼,会分类。

3、珍视亲情。

教学重点:各种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不同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歌曲,激趣导入。

1、师: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歌曲,你们想听听么?下面我们来一起听一听这首歌曲。(听歌曲《家族歌》)。

师:这首歌的名字叫《家族歌》,又叫《亲属歌》。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家的亲属》。师板书课题《我家的亲属》。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出示生字卡“亲”。

3、师:同学们,在刚才听到的这首歌中,都提到了哪些亲属?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阿姨婶婶等。

4、师:那位同学愿意来介绍自己的亲属,愿意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边介绍,老师边出示词语卡片。

5、师领读词语。

二、认识亲属名称,学习生字。

1、师:请同学们看黑板上的两幅图,借助拼音,认识亲属的名称。(教师出示主题图。一棵大树,上面有很多苹果,一个苹果代表一种称呼。)。

2、师:指名读左右两幅图中的词语。对于不正确的字音加以纠正。

3、师:再读词语,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他们互相之间都是亲属。

4、师:请你根据自己家的情况,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我家的亲属有……”

5、开火车认读词语卡片。关注“叔、伯、婆”的读音。

师:下面请三个小组进行比赛,看哪组读的又快又准。读的好的小组有粘贴奖励。

爷爷奶奶,伯父伯母,姑姑姑父,叔叔婶婶。

姥爷姥姥,爸爸妈妈,姨母姨夫,舅舅舅母。

姐姐,我,妹妹,兄弟。

师:同学们读的真棒!

6、认读生字。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拼读,组词。

师:同学们,你记住这些字了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的呢?谁能告诉老师?学生回答。

师:你们看“婶,姑,娘,姨,姥”这些字,有什么特点?那位同学回答一下老师的问题?

8、找学生把黑板上的词语按照奶奶、姥姥家分别排列好。

9、练习。出示小黑板。

妈妈的妈妈是()爸爸的妈妈是()。

妈妈的姐姐是()爸爸的弟弟是()。

爸爸的哥哥是()爸爸的姐姐是()。

三、课后作业。

认读与书写生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困难。

2、懂得关心、照顾残疾人,从小树立助人为乐的思想。

3、初步学会倾听、交流、沟通。倾听时,集中注意力,听清楚,想仔细,记心上。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

录像片断、课件。

学生准备:

搜集并了解残疾人的残疾情况及生活状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残疾人多么不幸阿,假设我们遇到了残疾人,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口语交际《我想这样做》。

二、想想说说。

你能说说我们大家应该怎么帮助任娇娇吗?你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呢?小组讨论。

选出代表,看看谁是最有爱心的孩子。表扬说得好的孩子,评出爱心大使。

三、议议说说。

遇到一下情况,你准备怎么做?

1、一个盲人在商店里要买东西。

2、在公共汽车上来了一位腿脚不灵便的残疾人。

3、有事情要告诉聋哑人。

4、一位同学走路一瘸一拐的。

就上面的情景分组议一议,谈谈自己的看法,再演一演,说说自己想怎么做,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大家评一评哪些同学的想法好。

小结:从大家的发言可以看出,小朋友们是很有爱心的人,很会帮人做事,如果大家能经常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那么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四、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出示歌词: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再没有心的沙漠,再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

说说听后的感受。

五、总结:

六、作业设计:

1、做一做做一个帮助残疾人的少先队员。

2、夸一夸夸一下身边热心帮助残疾人的“好心人”。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教案

1.知识与能力:

(1)会认8个要求会写的字,14个要求会认的字,能正确书写“比”和“斤”,掌握“比”字的笔顺,明白“斤”的字理,进一步培养识字和写字的能力。

(2)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以读促讲,在朗读实践中识字学词,同时培养阅读兴趣,体悟阿凡提的智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懂得只有动脑筋才能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比”和“斤”。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在读中受教育。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手帕、一张纸。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1、同学们,今天有一位朋友骑着他的小毛驴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贴“阿凡提”图片)认识他吗?(板书“阿凡提”)来,一起和他打个招呼吧!(你们真有礼貌!)。

2、在“阿凡提”的名字里还藏着一个生字“提”,说一说你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3、听过他的故事吗?他是个怎么样的人呢?(聪明,有智慧)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阿凡提有趣的故事。(板书课题《比力气》,齐读)。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范读课文:先听老师讲故事,注意要听准字音!然后告诉老师谁要和阿凡提比力气?结果怎么样?(贴“大力士”)。

3、你们再来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出生字,要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

4、课文是讲比力气,那我们这节课就来比读文,比识字,比写字,看谁能当“学习星”!要把课文读正确,得先过字词关,来,我们比一比,看谁读得准?(检查生字认读:师出示字卡,学生开火车认读,随时正音。)。

三、随文识字,记形解义。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他们俩在哪相遇的?(城墙边)。

大力士有怎样的表现呢?(高兴地说)读出高兴的语气。

重点认识“咱”和“比”。

2、面对大力士的挑战,阿凡提是怎么说的?(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3、大力士的力气有多大呢?(读第三自然段)。

重点认识“斤”和“答”。(了解“斤”的字理演变过程)。

读出大力士胸有成竹的语气。(指导读)。

4、阿凡提想出了什么办法来战胜大力士呢?(读第四自然段)。

认识“帕”(出示实物)。

5、当大力士听说要他把手帕扔过城墙时,大力士是怎么说的?(“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一起做吹走手上灰尘的动作,理解“吹灰之力”,大力士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指导读出轻松,不放在心上的语气)。

重点认识“灰”和“之”。

6、比赛的结果到底怎么样呢?大力士那么高大有力,为什么连一块手帕都扔不过去呢?学生自由说一说。(手帕很轻,落地时飘飘悠悠的,而阿凡提是借助了石头的重量。)。

读到这,你想对阿凡提说点什么呢?

7、同学们,在我们刚才的读文中认识了很多新的生字新词,如果它们从课文中走出来,你们还能认识它们吗?(出示新词,检查认读,再观察生字,注意引导学生区分“提”“扔”“抓”“拾”,拓展“提手旁”的字。)。

四、仔细观察,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比”和“斤”的结构和笔顺(课件出示)。

2、然后和老师一起书空,练习书写。

五、拓展升华,学以至用。

最后我们来一次智慧大比拼!想参加吗?要是和你们相比,老师可就是大力士了,我这有一张纸,我想把它扔出去那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师扔纸)好,开动你的脑筋,看谁能像阿凡提一样想出巧妙的办法比老师扔得远?(评出“智慧星”)。

六、总结全文,感悟反思: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地说一说。(光有力气是不行的,还要有智慧;如果生活中遇到问题,应该学会动脑筋想办法,用智慧去解决问题。)。

七、课外延伸,布置作业:练习把课文演一演;搜集阿凡提的故事。

板书设计:

7-4比力气。

识字卡片阿凡提图大力士图。

(智慧星)(大力士)。

一年级语文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在熟悉的空间中学习汉字,在认识汉字的过程中了解学校各种设施及用途。

2、认识4个生字,了解“文”字的字理及演变过程,初步感受汉字的魅力。

3、知道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感受到汉字无处不在。

教学重点: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识生字。

教学难点: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识生字。

教学准备:

挂图、“文”字的字理识字课件。

教学过程:

同学们,我们想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得怎么办?(读书)想读书就必须得先识字,汉字是我们学习的助手,所以我们要与汉字交朋友。说说你自己认识了多少字?那老师可要考考你。

1、出示挂图,认“语文”两个字,拿出自己的语文书,看看上面的字,说说语文书里有什么内容?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端书、翻书的方法,了解有关书籍的知识,如封面、目录、页码,书中几个主要的图标等等。

2、出示“文”字的字理,给学生讲述“文”字的故事。

3、指名读班牌上的字,认识“班级”、两个字,知道这里是他们学习生活的乐园。

4、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生字,看看你记住了多少?

出示:班、级、语、文。

5、观察图画,认一认这些字,看看你都能在哪里找到它们?

知道每处的地点、作用,借机认识一下标牌上面的字。

1、认识阅览室,知道这是他们课内外读书的地方。

2、认识微机室,知道这是他们上微机课的地方。

3、认识实验室,知道这是他们做实验的地方。

4、参观卫生间、会议室、办公室,告诉学生它们的作用。

把你今天在学校的所见所闻,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听让他们也了解我们的校园。

一年级语文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了解有关亲属的称呼,会分类。

3、珍视亲情。

教学重点:各种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不同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师: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歌曲,你们想听听么?下面我们来一起听一听这首歌曲。(听歌曲《家族歌》)

师:这首歌的名字叫《家族歌》,又叫《亲属歌》。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家的亲属》。师板书课题《我家的亲属》。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出示生字卡“亲”。

3、师:同学们,在刚才听到的这首歌中,都提到了哪些亲属?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阿姨婶婶等。

4、师:那位同学愿意来介绍自己的亲属,愿意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边介绍,老师边出示词语卡片。

5、师领读词语。

1、师:请同学们看黑板上的两幅图,借助拼音,认识亲属的名称。(教师出示主题图。一棵大树,上面有很多苹果,一个苹果代表一种称呼。)

2、师:指名读左右两幅图中的词语。对于不正确的字音加以纠正。

3、师:再读词语,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他们互相之间都是亲属。

4、师:请你根据自己家的情况,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我家的亲属有……”

5、开火车认读词语卡片。关注“叔、伯、婆”的读音。

师:下面请三个小组进行比赛,看哪组读的又快又准。读的好的小组有粘贴奖励。

爷爷奶奶,伯父伯母,姑姑姑父,叔叔婶婶。

姥爷姥姥,爸爸妈妈,姨母姨夫,舅舅舅母。

姐姐,我,妹妹,兄弟。

师:同学们读的真棒!

6、认读生字。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拼读,组词。

师:同学们,你记住这些字了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的呢?谁能告诉老师?学生回答。

师:你们看“婶,姑,娘,姨,姥”这些字,有什么特点?那位同学回答一下老师的问题?

8、找学生把黑板上的词语按照奶奶、姥姥家分别排列好。

9、练习。出示小黑板。

妈妈的妈妈是( )爸爸的妈妈是( )

妈妈的姐姐是( )爸爸的弟弟是( )

爸爸的哥哥是( )爸爸的姐姐是( )

认读与书写生字。

一年级语文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泉水,而且陶冶了人们的品格,使学生受到无私奉献的教育。

2、在给课文分段,归纳课文段意的基础上,学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哺育”“络绎不绝”造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借物喻人,寓理于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围绕训练重点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

2、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新出现的字、词。

2、一边读,一边想,按自然段读懂意思,并划分结构段。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2、理解自然段内容,用归并法划分结构段。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并解题:古,年代久远;古井,人们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城市的许多孩子没有见过井,老师可出示图片,让学生认识井。)古井,古时留下的一口井。

2、导入:作者为什么会对故乡的古井一直难以忘怀?

二、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读后评议。

2、评议后老师利用生字卡进行正音练习。

3、说说还有哪些词语或句子读不懂,或者你认为应该重点理解的。(学生在课本上划出记号或做出批注。留待讲读课文时讨论。)。

三、自由读课文。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古井的位置。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到古井挑水的人很多。

第三段(第三至第五自然段):讲村里人长年帮助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挑水,可从不要报酬。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讲古井对“我”的启发。(不仅提供了泉水,还陶冶了人们的品格,教给人们怎样做人。)。

2、课文,想一想,共同归纳:课文讲了和古井有关的什么事?哪一件是文章的重点?

(课文讲了古井的位置和作用,讲了到古井取水的人很多,重点讲乡亲们常年帮一对老人挑水不要报酬的事。)。

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要求读正确、流科)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哪一句话含义不好懂?把它划出来。

2、幻灯出示含义深刻的句子: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

导学:

(1)划出关键词语“母亲”、“乳汁”“哺育”,理解其本义和引伸义。

(2)让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为什么把古井比作:“温情的母亲?”

(3)体会这句话在全文的重要作用(总领全文,提示文旨。)。

(4)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求读出赞美的语气。)。

4、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二、过渡。

(1)每天从早到晚到古井取水的人络绎不绝。

(2)村里人长年帮一对老人挑水,从不要报酬。

三、讲读第二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一段写什么?(每天从早到晚到古井取水的人络绎不绝。)。

2、“络绎不绝”是什么意思?你从哪看出挑水的人是络绎不绝的?(前后相接,连续不断。从取水时间;看到的;听到的声音;“路面是湿漉漉的”四个方面写出了取水的人多)。

3、为什么说“像一支支快乐的乡间小曲”?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4、古井周围的路面是怎样的?为什么用春雨来比喻?

5、教师小结:这一段写出了古井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很大,也表达出了作者对古井的赞美之情。(板书:以水养人)。

6、用喜悦、赞美之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四、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读后思考、讨论:

1、乡亲们为什么帮助老人?(年过六旬:男的腿负过伤,走路一瘸一拐;女的又矮又瘦;只有一个女儿在外地教学。)。

2、他们是怎样帮助老人的?(“这个帮着挑一担,那个帮着提一桶”,“这个”、“那个”,是说帮助老人挑水的不是一个人,有很多人。“一担”、“一桶”说明挑水的人有的力气大,有的力气小。“总是满满的”说明乡亲们一直坚持帮助老人。“多次表示”,“谁也不肯接受”说明乡亲们自觉无偿地帮助老人。)。

这两个问题可视学生的具体情况,放手让学生自学讨论,小结时,教师对个别遗漏问题加以点拨即可。

五、学习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思考后讨论;。

(1)“总让大家白出力气”中的“总”,“白”的意思是什么?“歉意”,怎样理解?

(2)对老人的歉意,乡亲们是怎样回答的?这句话怎么理解?

幻灯出示:那口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可它从来没跟人们要过报酬(先用一个句反问加重语气,突出了古井功劳大。用“可”表示转折,进一步赞美古井无求于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说明乡亲们主动地帮助老人,是因为受到了古井的启示?使乡亲们懂得应该怎样帮助别人。)。

板书:以德育人。

六、说说第三、四、五自然段讲了一个什么内容。

七、分角色读这三个自然段,要求读出对话语气。

八、学习第六自然段。

1、幻灯出示这一段话: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了生命的泉水,还陶冶了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3、“陶冶”是什么意思?古井是怎样陶冶乡亲们的品格的?板书:启迪怎样做人。

4、这句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照应开头。)。

5、以饱满的深情朗读第六自然段。

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怎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把每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说一说。

2、指导学生抓住段意的主要意思,舍去次要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连贯。

(在故乡的村东头有一口古井,到古井挑水的人很多,村里人长年帮助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挑水,可从不要报酬,这口古井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泉水,还教给人们怎样做人。)。

3、教师总结:这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十、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作者为什么要写古井?怎样通过写古井来表达文章中心的?

归纳:本文写作方法。

(1)借物喻人,寓理于物;。

(2)先总述后分述再总述。

十一、巩固本课所学字、词,并进行造句练习。

1、小组同学互相听写生字、词,并互相评改。

2、教师将练习中出现的较普遍错误进行集中提示。

3、指导造句;。

(2)学生相互交流,评选句子。

作业:

1、背诵课文。

2、抄写词语。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和1个部首,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到祖国的美好,激发起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

多种方法积记生字。

教学难点:

感悟课文内容,体会祖国的辽阔。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喜欢旅游吗?想到每个国家去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来实现这个美好的梦想。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范读课文。生注意听准字音。

2、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轻音节读准音。

3、再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4、“经验小交流”,你喜欢哪个字?你是采取什么好方法记住它的?

5、学习一个新的部首,“立刀旁”。

6、生汇报每个字的学习方法。

7、重点指导学生学习“乡”。

三、练习:多音字(乐)。

四、课后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游戏,小小火车开起来。比一比哪列火车读得快。

北京、江河、和平、图画、宝岛、名字。

2、这们认识了这么多的词语,生字宝宝从词语中走出来,你还能认识吗?

二、指导书写。

1、左右结构:江、利,其中“江”左窄右宽,“利”左宽右窄。

2、上下结构:公、宝、京,注意每个字的最后一笔都是点。

三、讨论。

看地图会给你带来哪些乐趣?

四、完成书后练习。

1、读词语,做游戏。

先请同学试着读一读,然后指名读,再说说这些词语的特点,让学生按照数字顺序做游戏。

2、填标点。

世界上最深的洋是太平洋()。

在祖国的地图上()这找到了可爱的家乡()。

3、小组做找国家的活动。

五、课后作业。

1、书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查字典。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了解有关亲属的称呼,会分类。

3、珍视亲情。

教学重点:各种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不同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歌曲,激趣导入。

1、师: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歌曲,你们想听听么?下面我们来一起听一听这首歌曲。(听歌曲《家族歌》)。

师:这首歌的名字叫《家族歌》,又叫《亲属歌》。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家的亲属》。师板书课题《我家的亲属》。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出示生字卡“亲”。

3、师:同学们,在刚才听到的这首歌中,都提到了哪些亲属?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阿姨婶婶等。

4、师:那位同学愿意来介绍自己的亲属,愿意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边介绍,老师边出示词语卡片。

5、师领读词语。

二、认识亲属名称,学习生字。

1、师:请同学们看黑板上的两幅图,借助拼音,认识亲属的名称。(教师出示主题图。一棵大树,上面有很多苹果,一个苹果代表一种称呼。)。

2、师:指名读左右两幅图中的词语。对于不正确的字音加以纠正。

3、师:再读词语,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他们互相之间都是亲属。

4、师:请你根据自己家的情况,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我家的亲属有……”

5、开火车认读词语卡片。关注“叔、伯、婆”的读音。

师:下面请三个小组进行比赛,看哪组读的又快又准。读的好的小组有粘贴奖励。

爷爷奶奶,伯父伯母,姑姑姑父,叔叔婶婶。

姥爷姥姥,爸爸妈妈,姨母姨夫,舅舅舅母。

姐姐,我,妹妹,兄弟。

师:同学们读的真棒!

6、认读生字。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拼读,组词。

师:同学们,你记住这些字了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的呢?谁能告诉老师?学生回答。

师:你们看“婶,姑,娘,姨,姥”这些字,有什么特点?那位同学回答一下老师的问题?

8、找学生把黑板上的词语按照奶奶、姥姥家分别排列好。

9、练习。出示小黑板。

妈妈的妈妈是()爸爸的妈妈是()。

妈妈的姐姐是()爸爸的弟弟是()。

爸爸的哥哥是()爸爸的姐姐是()。

三、课后作业。

认读与书写生字。

一年级语文教育教案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泉水,而且陶冶了人们的品格,使学生受到无私奉献的教育。

2、在给课文分段,归纳课文段意的基础上,学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哺育”“络绎不绝”造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借物喻人,寓理于物的写作方法。

1、围绕训练重点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

2、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

第一课时

1、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新出现的字、词。

2、一边读,一边想,按自然段读懂意思,并划分结构段。

1、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2、理解自然段内容,用归并法划分结构段。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并解题:古,年代久远;古井,人们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城市的许多孩子没有见过井,老师可出示图片,让学生认识井。)古井,古时留下的一口井。

2、导入:作者为什么会对故乡的古井一直难以忘怀?

二、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读后评议。

2、评议后老师利用生字卡进行正音练习。

3、说说还有哪些词语或句子读不懂,或者你认为应该重点理解的。(学生在课本上划出记号或做出批注。留待讲读课文时讨论。)

三、自由读课文。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古井的位置。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到古井挑水的人很多。

第三段(第三至第五自然段):讲村里人长年帮助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挑水,可从不要报酬。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讲古井对“我”的启发。(不仅提供了泉水,还陶冶了人们的品格,教给人们怎样做人。)

2、课文,想一想,共同归纳:课文讲了和古井有关的什么事?哪一件是文章的重点?

(课文讲了古井的位置和作用,讲了到古井取水的人很多,重点讲乡亲们常年帮一对老人挑水不要报酬的事。)

1、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要求读正确、流科)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哪一句话含义不好懂?把它划出来。

2、幻灯出示含义深刻的句子: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

(1)划出关键词语“母亲”、“乳汁”“哺育”,理解其本义和引伸义。

(2)让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为什么把古井比作:“温情的母亲?”

(3)体会这句话在全文的重要作用(总领全文,提示文旨。)

(4)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求读出赞美的语气。)

4、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二、过渡

(1)每天从早到晚到古井取水的人络绎不绝。

(2)村里人长年帮一对老人挑水,从不要报酬。

三、讲读第二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一段写什么?(每天从早到晚到古井取水的人络绎不绝。)

2、“络绎不绝”是什么意思?你从哪看出挑水的人是络绎不绝的?(前后相接,连续不断。从取水时间;看到的;听到的声音;“路面是湿漉漉的”四个方面写出了取水的人多)

3、为什么说“像一支支快乐的乡间小曲”?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4、古井周围的路面是怎样的?为什么用春雨来比喻?

5、教师小结:这一段写出了古井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很大,也表达出了作者对古井的赞美之情。(板书:以水养人)

6、用喜悦、赞美之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四、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1、乡亲们为什么帮助老人?(年过六旬:男的腿负过伤,走路一瘸一拐;女的又矮又瘦;只有一个女儿在外地教学。)

2、他们是怎样帮助老人的?(“这个帮着挑一担,那个帮着提一桶”,“这个”、“那个”,是说帮助老人挑水的不是一个人,有很多人。“一担”、“一桶”说明挑水的人有的力气大,有的力气小。“总是满满的”说明乡亲们一直坚持帮助老人。“多次表示”,“谁也不肯接受”说明乡亲们自觉无偿地帮助老人。)

这两个问题可视学生的具体情况,放手让学生自学讨论,小结时,教师对个别遗漏问题加以点拨即可。

五、学习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思考后讨论;

(1)“总让大家白出力气”中的“总”,“白”的意思是什么?“歉意”,怎样理解?

(2)对老人的歉意,乡亲们是怎样回答的?这句话怎么理解?

幻灯出示:那口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可它从来没跟人们要过报酬(先用一个句反问加重语气,突出了古井功劳大。用“可”表示转折,进一步赞美古井无求于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说明乡亲们主动地帮助老人,是因为受到了古井的启示?使乡亲们懂得应该怎样帮助别人。)

以德育人。

六、说说第三、四、五自然段讲了一个什么内容

七、分角色读这三个自然段,要求读出对话语气

八、学习第六自然段

1、幻灯出示这一段话: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了生命的泉水,还陶冶了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3、“陶冶”是什么意思?古井是怎样陶冶乡亲们的品格的?板书:启迪怎样做人。

4、这句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照应开头。)

5、以饱满的深情朗读第六自然段。

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怎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把每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说一说。

2、指导学生抓住段意的主要意思,舍去次要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连贯。

(在故乡的村东头有一口古井,到古井挑水的人很多,村里人长年帮助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挑水,可从不要报酬,这口古井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泉水,还教给人们怎样做人。)

3、教师总结:这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十、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作者为什么要写古井?怎样通过写古井来表达文章中心的?

本文写作方法

(1)借物喻人,寓理于物;

(2)先总述后分述再总述。

十一、巩固本课所学字、词,并进行造句练习

1、小组同学互相听写生字、词,并互相评改。

2、教师将练习中出现的较普遍错误进行集中提示。

3、指导造句;

(2)学生相互交流,评选句子。

1、背诵课文。

2、抄写词语。

一年级语文入学教育教案

教材简析:

本课由四幅图画组成,分别以“欢迎新同学”、“学习语文很快乐”、“良好的读写习惯”为主题,教师通过观察、说话、参观、演练等方法,让学生感到上学真好,学习语文真好,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内容,初步了解学校的生活,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共同学习的快乐。

2、依据画面的'提示,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并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的习惯。

3、通过观察、说话、演练,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的思想感情。养成良好的听讲、读书、写字的习惯。

难点:养成良好的听讲、读书、写字的习惯。

教学准备:放大的课文图片。(幻灯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实际,启发谈话。

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今天早晨来上学,是自己来的,还是家长送来的?

2、进一步导入:在学校门口,你看见了什么?(可以说看见的人,也可以说看见的物,还可以说看见的事。)。

(二)、仔细看图,指导观察。

1、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你觉得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可以联系实际说,也可以看图后比较说。)。

3、教师小结:小朋友来到学校学习,老师是你们的好朋友。老师爱小朋友,小朋友也爱老师。

(三)、说话演练,体会感情。

谈话:早晨,老师见到你们,说:“小朋友早!”你们应该怎样回答?平时见到老师,怎么说?放学时见到老师,怎么说?(找小朋友进行演练。)。

(四)教儿歌。

上学校。

太阳公公起得早,

花儿点头对我笑。

背上我的小书包,

高高兴兴上学校。

第二课时。

(一)出示图片2,引入激趣。

出示图片2,教师引导:你知道他们在上什么课吗?你怎么知道?你认识这些字吗?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

1、观察图2:请你说说看到了什么?

2、整理:a、小朋友坐得很端正。

b、小朋友听得很专心。

c、桌上的学习用品只有铅笔盒。

d、一个小朋友正把卡片贴在相应的图画下面。

……。

3、培养学习习惯。

(1)、提出要求。

(2)、教师示范。

(3)、学生演练,教师检查、指导。

(三)、教学儿歌。

上课了。

丁零零,上课了,

快进教室来坐好。

学习用品放整齐,

等待老师来上课。

老师说话认真听,

提出问题多动脑。

回答问题声音响,

大家夸我学习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年级语文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泉水,而且陶冶了人们的品格,使学生受到无私奉献的教育。

2、在给课文分段,归纳课文段意的基础上,学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哺育”“络绎不绝”造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借物喻人,寓理于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围绕训练重点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

2、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新出现的字、词。

2、一边读,一边想,按自然段读懂意思,并划分结构段。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2、理解自然段内容,用归并法划分结构段。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并解题:古,年代久远;古井,人们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城市的许多孩子没有见过井,老师可出示图片,让学生认识井。)古井,古时留下的一口井。

2、导入:作者为什么会对故乡的古井一直难以忘怀?

二、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读后评议。

2、评议后老师利用生字卡进行正音练习。

3、说说还有哪些词语或句子读不懂,或者你认为应该重点理解的。(学生在课本上划出记号或做出批注。留待讲读课文时讨论。)。

三、自由读课文。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古井的位置。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到古井挑水的人很多。

第三段(第三至第五自然段):讲村里人长年帮助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挑水,可从不要报酬。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讲古井对“我”的启发。(不仅提供了泉水,还陶冶了人们的品格,教给人们怎样做人。)。

2、课文,想一想,共同归纳:课文讲了和古井有关的什么事?哪一件是文章的重点?

(课文讲了古井的位置和作用,讲了到古井取水的人很多,重点讲乡亲们常年帮一对老人挑水不要报酬的事。)。

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要求读正确、流科)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哪一句话含义不好懂?把它划出来。

2、幻灯出示含义深刻的句子: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

导学:

(1)划出关键词语“母亲”、“乳汁”“哺育”,理解其本义和引伸义。

(2)让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为什么把古井比作:“温情的母亲?”

(3)体会这句话在全文的重要作用(总领全文,提示文旨。)。

(4)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求读出赞美的语气。)。

4、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二、过渡。

(1)每天从早到晚到古井取水的人络绎不绝。

(2)村里人长年帮一对老人挑水,从不要报酬。

三、讲读第二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一段写什么?(每天从早到晚到古井取水的人络绎不绝。)。

2、“络绎不绝”是什么意思?你从哪看出挑水的人是络绎不绝的?(前后相接,连续不断。从取水时间;看到的;听到的声音;“路面是湿漉漉的”四个方面写出了取水的人多)。

3、为什么说“像一支支快乐的乡间小曲”?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4、古井周围的路面是怎样的?为什么用春雨来比喻?

5、教师小结:这一段写出了古井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很大,也表达出了作者对古井的赞美之情。(板书:以水养人)。

6、用喜悦、赞美之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四、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读后思考、讨论:

1、乡亲们为什么帮助老人?(年过六旬:男的腿负过伤,走路一瘸一拐;女的又矮又瘦;只有一个女儿在外地教学。)。

2、他们是怎样帮助老人的?(“这个帮着挑一担,那个帮着提一桶”,“这个”、“那个”,是说帮助老人挑水的不是一个人,有很多人。“一担”、“一桶”说明挑水的人有的力气大,有的力气小。“总是满满的”说明乡亲们一直坚持帮助老人。“多次表示”,“谁也不肯接受”说明乡亲们自觉无偿地帮助老人。)。

这两个问题可视学生的具体情况,放手让学生自学讨论,小结时,教师对个别遗漏问题加以点拨即可。

五、学习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思考后讨论;。

(1)“总让大家白出力气”中的“总”,“白”的意思是什么?“歉意”,怎样理解?

(2)对老人的歉意,乡亲们是怎样回答的?这句话怎么理解?

幻灯出示:那口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可它从来没跟人们要过报酬(先用一个句反问加重语气,突出了古井功劳大。用“可”表示转折,进一步赞美古井无求于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说明乡亲们主动地帮助老人,是因为受到了古井的启示?使乡亲们懂得应该怎样帮助别人。)。

板书:以德育人。

六、说说第三、四、五自然段讲了一个什么内容。

七、分角色读这三个自然段,要求读出对话语气。

八、学习第六自然段。

1、幻灯出示这一段话: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了生命的泉水,还陶冶了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3、“陶冶”是什么意思?古井是怎样陶冶乡亲们的品格的?板书:启迪怎样做人。

4、这句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照应开头。)。

5、以饱满的深情朗读第六自然段。

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怎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把每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说一说。

2、指导学生抓住段意的主要意思,舍去次要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连贯。

(在故乡的村东头有一口古井,到古井挑水的人很多,村里人长年帮助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挑水,可从不要报酬,这口古井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泉水,还教给人们怎样做人。)。

3、教师总结:这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十、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作者为什么要写古井?怎样通过写古井来表达文章中心的?

归纳:本文写作方法。

(1)借物喻人,寓理于物;。

(2)先总述后分述再总述。

十一、巩固本课所学字、词,并进行造句练习。

1、小组同学互相听写生字、词,并互相评改。

2、教师将练习中出现的较普遍错误进行集中提示。

3、指导造句;。

(2)学生相互交流,评选句子。

作业:

1、背诵课文。

2、抄写词语。

教学目标:

1、能在熟悉的空间中学习汉字,在认识汉字的过程中了解学校各种设施及用途。

2、认识4个生字,了解“文”字的字理及演变过程,初步感受汉字的魅力。

3、知道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感受到汉字无处不在。

教学重点: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识生字。

教学难点: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识生字。

教学准备:

挂图、“文”字的字理识字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想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得怎么办?(读书)想读书就必须得先识字,汉字是我们学习的助手,所以我们要与汉字交朋友。说说你自己认识了多少字?那老师可要考考你。

二、认识四个生字。

1、出示挂图,认“语文”两个字,拿出自己的语文书,看看上面的字,说说语文书里有什么内容?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端书、翻书的方法,了解有关书籍的知识,如封面、目录、页码,书中几个主要的图标等等。

2、出示“文”字的字理,给学生讲述“文”字的故事。

3、指名读班牌上的字,认识“班级”、两个字,知道这里是他们学习生活的乐园。

4、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生字,看看你记住了多少?

出示:班、级、语、文。

5、观察图画,认一认这些字,看看你都能在哪里找到它们?

三、参观校园。

知道每处的地点、作用,借机认识一下标牌上面的字。

1、认识阅览室,知道这是他们课内外读书的地方。

2、认识微机室,知道这是他们上微机课的地方。

3、认识实验室,知道这是他们做实验的地方。

4、参观卫生间、会议室、办公室,告诉学生它们的作用。

四、作业。

把你今天在学校的所见所闻,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听让他们也了解我们的校园。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困难。

2、懂得关心、照顾残疾人,从小树立助人为乐的思想。

3、初步学会倾听、交流、沟通。倾听时,集中注意力,听清楚,想仔细,记心上。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

录像片断、课件。

学生准备:

搜集并了解残疾人的残疾情况及生活状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残疾人多么不幸阿,假设我们遇到了残疾人,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口语交际《我想这样做》。

二、想想说说。

你能说说我们大家应该怎么帮助任娇娇吗?你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呢?小组讨论。

选出代表,看看谁是最有爱心的孩子。表扬说得好的孩子,评出爱心大使。

三、议议说说。

遇到一下情况,你准备怎么做?

1、一个盲人在商店里要买东西。

2、在公共汽车上来了一位腿脚不灵便的残疾人。

3、有事情要告诉聋哑人。

4、一位同学走路一瘸一拐的。

就上面的情景分组议一议,谈谈自己的看法,再演一演,说说自己想怎么做,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大家评一评哪些同学的想法好。

小结:从大家的发言可以看出,小朋友们是很有爱心的人,很会帮人做事,如果大家能经常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那么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四、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出示歌词: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再没有心的沙漠,再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

说说听后的感受。

五、总结:

六、作业设计:

1、做一做做一个帮助残疾人的少先队员。

2、夸一夸夸一下身边热心帮助残疾人的“好心人”。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了解有关亲属的称呼,会分类。

3、珍视亲情。

教学重点:各种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不同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歌曲,激趣导入。

1、师: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歌曲,你们想听听么?下面我们来一起听一听这首歌曲。(听歌曲《家族歌》)。

师:这首歌的名字叫《家族歌》,又叫《亲属歌》。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家的亲属》。师板书课题《我家的亲属》。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出示生字卡“亲”。

3、师:同学们,在刚才听到的这首歌中,都提到了哪些亲属?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阿姨婶婶等。

4、师:那位同学愿意来介绍自己的亲属,愿意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边介绍,老师边出示词语卡片。

5、师领读词语。

二、认识亲属名称,学习生字。

1、师:请同学们看黑板上的两幅图,借助拼音,认识亲属的名称。(教师出示主题图。一棵大树,上面有很多苹果,一个苹果代表一种称呼。)。

2、师:指名读左右两幅图中的词语。对于不正确的字音加以纠正。

3、师:再读词语,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他们互相之间都是亲属。

4、师:请你根据自己家的情况,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我家的亲属有……”

5、开火车认读词语卡片。关注“叔、伯、婆”的读音。

师:下面请三个小组进行比赛,看哪组读的又快又准。读的好的小组有粘贴奖励。

爷爷奶奶,伯父伯母,姑姑姑父,叔叔婶婶。

姥爷姥姥,爸爸妈妈,姨母姨夫,舅舅舅母。

姐姐,我,妹妹,兄弟。

师:同学们读的真棒!

6、认读生字。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拼读,组词。

师:同学们,你记住这些字了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的呢?谁能告诉老师?学生回答。

师:你们看“婶,姑,娘,姨,姥”这些字,有什么特点?那位同学回答一下老师的问题?

8、找学生把黑板上的词语按照奶奶、姥姥家分别排列好。

9、练习。出示小黑板。

妈妈的妈妈是()爸爸的妈妈是()。

妈妈的姐姐是()爸爸的弟弟是()。

爸爸的哥哥是()爸爸的姐姐是()。

三、课后作业。

认读与书写生字。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和1个部首,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到祖国的美好,激发起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

多种方法积记生字。

教学难点:

感悟课文内容,体会祖国的辽阔。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喜欢旅游吗?想到每个国家去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来实现这个美好的梦想。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范读课文。生注意听准字音。

2、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轻音节读准音。

3、再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4、“经验小交流”,你喜欢哪个字?你是采取什么好方法记住它的?

5、学习一个新的部首,“立刀旁”。

6、生汇报每个字的学习方法。

7、重点指导学生学习“乡”。

三、练习:多音字(乐)。

四、课后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游戏,小小火车开起来。比一比哪列火车读得快。

北京、江河、和平、图画、宝岛、名字。

2、这们认识了这么多的词语,生字宝宝从词语中走出来,你还能认识吗?

二、指导书写。

1、左右结构:江、利,其中“江”左窄右宽,“利”左宽右窄。

2、上下结构:公、宝、京,注意每个字的最后一笔都是点。

三、讨论。

看地图会给你带来哪些乐趣?

四、完成书后练习。

1、读词语,做游戏。

先请同学试着读一读,然后指名读,再说说这些词语的特点,让学生按照数字顺序做游戏。

2、填标点。

世界上最深的洋是太平洋()。

在祖国的地图上()这找到了可爱的家乡()。

3、小组做找国家的活动。

五、课后作业。

1、书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查字典。

一年级健康教育课教案

为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要求,本年度,我校健康教育工作要紧紧围绕市教委、区教育局下达的教育系统健康教育目标任务,开展扎实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

1、学校教导处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做到有教师、有教材、有教案、有课表、有考核,确保开课率达到100%,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2、认真进行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要在各学科中有意识渗透健康教育知识,确保100%的学生健康教育。

3、认真做好健康教育评价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力争各项指标达标。

4、积极组织健康教育任课教师认真学习钻研教材,制定好教学计划、坚持集体备课,进行教研活动,及时总结交流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学校大队部是健康教育宣传的主阵地,要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宣讲健康教育基础知识,利用红领巾板报办好健康教育专栏。

2、利用校园电视网络开展专题卫生讲座,宣传卫生和健康知识。

3、进行健康知识竞赛和健康实际操作能力竞赛。

4、利用主题班队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康行为习惯教育。

1、教导处要加强健康教育计划制定、备课、教研活动、考核等方面的检查,并计入量化考核和奖惩。

2、卫生室与总务处不定期抽查学校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3、大队部要利用校园宣传阵地搞好健康教育宣传、传染病预防常识教育,确保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不低于80%。

四、做好学生的身体健康监测和疾病预防工作。

1、本学期积极配合上级做好学生体质监测工作。

2、按照“六病”防治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学生近视眼、龋齿、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椎弯曲等常见疾病和麻疹、腮腺炎等传染性疾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

3、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对学生严密关注,认真执行信息报告制度。

健康教育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学校要高度重视,对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文件、材料、照片等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归档,确保健康教育档案的完整与准确。

一年级安全教育课教案

1、让学生了解外出游玩可能会遇到的危险,不能独自外出,必须跟家长一起。

2、了解如何避免发生的意外伤害;3、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树立安全意识,提防生活中的意外伤害。

能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提放意外伤害,保护自身安全。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出去有玩过吗?跟谁一起去的?

二、看一看,想一想(分析事例,强化观点):

1、学生看图,老师读“安全警示”中的故事(p32)。

2、引导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跟家长外出游玩应该怎么做?

3、全班交流。

4、教师补充小结。

三、说一说,记一记:(联系实际,辨别是非,指导行为)。

1、引导学生看图,读读“小博士”的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读小博士的话:

双休日或节假日,我们外出游玩一定要跟紧家长,万一与家长走散也别慌。

(1)街上走散别着急,原地等候好主意。

(2)商场走散莫哭闹,服务前台求帮助。

(3)公园走散莫慌乱,电话报位是关键,集市走散别乱跑,警察叔叔帮你找。

3、记一记小博士的话。

四、总结全课,测一测:

1、小检测:判断对错。下面同学的做法对吗?

2、学生看拼音读“小贴士”《跟紧家长防走散》。

一年级入学养成教育教案

1、让学生学会书写坐姿和握笔的正确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减少学生的近视率。

1、学生正确坐姿的书写图及握笔姿势图;录像:正确的握笔坐姿姿势及错误的'坐姿。

2、请两名小学生到班级做示范;田字格本人手一套。

重点是纠正学生的坐姿及握笔姿势。难点是对左手写字的学生进行纠正。

1、教师出示图引出本节活动。

孩子们,请看这幅图,图中的小朋友坐的好不好?(好)握笔姿势呢?他是怎样坐的?(让学生学一学)教师引导:脚是怎样放?身子如何?如何握笔?学生模仿,教师给予学生指导。

2、教师对学生的模仿给出一定的肯定,并讲解正确的坐姿及握笔姿势。坐姿:头正、肩平、背直、脚平,胸离桌子一拳的距离,眼离桌面的距离为一尺。

握笔:笔放置在食指与中指间,拇指握住,三指与笔尖的距离不超过一寸。

3、教师示范正确的坐姿及握笔姿势,学生进一步模仿正确的正确的坐姿及握笔姿势,教师来回巡视,并给与指导。

4、教师重点纠正左手写字的学生,手把手的纠正。

5、播放录像:不正确的坐姿与握笔给学生带来的危害(如近视眼、歪脖、脊椎变形……)让学生从思想上得到重视。

6、学生在田字格上写数字,教师重点纠正不正确的坐姿及握笔姿势。

7、活动结束,教师对有进步的学生及时表扬。

学生绘画的时候,教师也要时刻提醒学生的坐姿及握笔姿势。

本次活动反思:学生书写坐姿现状的调查报告。

一年级健康教育课教案【】

教学目的:

了解什么是情绪,掌握情绪的种类;理解情绪对人的影响,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培养自己的情绪;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分析的习惯。

教学重点:

情绪的种类;中学生情绪的特点。

教学难点:

情绪对我们有何影响,应怎样做?

教学过程:

一、自学前三段。

理解什么是情绪。

默读前三段,思考:

1.什么是情绪?

2.情绪与认识、意志、语言的关系是什么?

二、精讲4、5段、理解掌握情绪的种类。

1.指名说出几种情绪。

教师总结:

(1)孔子的“七情”;

(2)陈无泽的“七情说”;

(3)情绪的三种状态。

2.情绪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哪几类?(板书)。

三、讨论中学生情绪特点,使学生了解中学生情绪特点。

1.指名说说自己的情绪特点;

2.小组讨论中学生情绪的特点;

3.教师总结中学生情绪特点。

四、指名朗读最后一段,了解情绪对人的影响作用,知道应怎样对待自己的情绪。

1.听完了这段的朗读,你知道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本段内容。

五、训练、巩固重点、学以致用。

利用本节课所学的情绪知识分析你过去因某件事而产生的情绪,说出这种情绪的类型、特点和地你的影响及你今后的打算。

六、小结。

1.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

2.教师适当补充、评价。

七、作业。

学完本节课后,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培养积极的情绪,使消极的情绪向积极方面转化,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一年级安全教育课教案

1、知道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以及人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

2、增强好好吃早餐、多喝水和良好的烹饪时好习惯的意识。

3、了解健康标志士什么,知道安全饮食的常识。

4、培养关注自己饮食健康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教学重点。

知道如何健康饮食?

三、教学难点。

培养关注自己饮食健康的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讨论:小朋友,在你的印象中,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是健康的?(学生各抒己见)。

2、是啊,过胖、过瘦、面色蜡黄……都不能称为健康的人。

看来,一个人的健康直接跟饮食有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健康饮食。

(板书课题:吃出你的健康来)学生齐读课题。

那如何做到健康饮食呢?

(二)好好吃早餐。

1、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

但是,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重。

下面请听一个故事。

(故事大概内容:一位小朋友每天早上总喜欢睡懒觉,怕上学迟到又没有时间吃早饭,结果才上了第一节课肚子就开始饿得受不了,更别提上课认真听讲了。)。

2、小朋友听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话想说?

早餐对我们有多重要呢?

(三)饭前饭后多补水。

身体缺水时,新陈代谢大大减慢。

所以,人必须及时补充水分。

要使人体储备足够的水分,你应该每天喝两升水。

这包括喝白开水,或在早餐时喝牛奶、下午休息时喝橙汁、晚饭时喝汤等等。

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的水呢?因为一天下来你会不知不觉地失去两升水的储备。

其中,大约有一升水是通过排尿排出体外。

另外一升水是通过汗和呼吸排出体外。

不过,即使你吃的是固体食物,你也有可能吸收了同样的水分。

比如,多吃水果、蔬菜、鱼、蛋和面包,也能补充一些水分。

(四)有节制地吃点零食也不坏。

零食对任何人都有诱惑力,不吃零食很难做到。

如果我们合理选择零食,把握好进食的时间,吃点零食对健康也有好处。

有些零食含有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因此,可以适当吃一点零食。

平常我们各异的零食具有不同的功能:。

花生:花生中富含维生素b2,多吃些花生,有助于防治口唇干裂、您现在正在睛发红、发痒以及脂溢性皮炎等多种疾病。

核桃:核桃中含有丰富的生长素,能使指甲坚固,不易开裂。

同时,核桃中富含植物蛋白,能促进指甲的生长。

葵花籽:葵花籽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亚油酸的含量尤为丰富。

亚油酸有助于保持皮肤细嫩,防止皮肤干燥和生成色斑。

无花果:无花果中含有类似阿司匹林的化学特质,可稀释血液的流动,从而使大脑量充足。

奶糖:奶糖含糖、钙,适当进食能补充大脑能量,令人神清气爽,皮肤润泽。

吃零食最好在两顿饭之间,不要在接近正餐的时间吃。

临睡钱和看电视时吃,都不是好习惯。

零食就是零碎食物,因此,不能吃得太多,只能作为生活的调味品,更不能影响正餐的食欲。

(五)良好的烹调促进健康。

良好的烹调能减少食物营养损失;不恰当的烹调,会大大降低食品中的营养含量。

比如,有些烹调法损失会损失食物中的维生素,而换一种烹调法能使维生素较好地保留下来。

煮:煮过的蔬菜,会损失百分之七十的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蒸:蒸比煮,能够保留更多的营养成分,但仍会损失百分之三十的水溶性维生素。

微波加热:如果使用较少的水,微波加热能保留部分的水溶性营养成分。

烘和烤:烘烤的高温,会损失维生素c。

烘烤家禽类食品,需要彻底烤透。

一年级健康教育课教案

八号文件,引领全中国德育工作者前行!

1、跟妈妈逛超市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在购买包装食品时怎样注意买合格的食品,认识“绿色食品”标记,学会根据“生产日期”与“保质期”来判断食品是否合格。

2、教育学生不到小摊上买“三无食品”教材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在购买包装食品时应注意购买合格的产品。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挂图,我们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二、学习新课。

1、看图,说说图意。(学生根据自己图意发言)。

师:(出示“绿色食品”标记)你们认识这个标记吗?这是什么意识?(学生自由发言)。

师:这是“绿色食品”标记。是一种安全食品。(学生交流)。

师:可以在带来的食品包装上找一找“保质期”,(教师指出在产品说明栏中去找)。(学生找保质期)(组织学生汇报)。

师:刚才同学们真不错,都能找到,那“保质期”是12个月表示什么意思呢?生:食品超过12个月就不能吃了。

师:对了,12个月就是一年。看保质期还应看生产日期才能确定食品是不是过期了。(板书:生产日期)

师:在包装上找找看,看看你的食品是什么时候生产的?(学生找生产日期)(教师出示一些数据让学生判断)

师:有些食品如“八宝粥”,他们的瓶子盖上有一个“安全钮”。(教师出示瓶盖,指导学生认一认,用手按一按)师:这就是“安全钮”。(板书:安全钮)师:现在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师领读)(学生跟读)。

师:现在大家一起来读。生(齐读)。

三、结束语。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跟妈妈逛超市》,学会了购买食品时应怎样选合格的食品,做到不买过期食品、变质食品。

2、我爱小树和小草教学目的: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挂图,我们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二、学习新课。

1、看图,说说图意。(学生回答)。

师:教师读课文,学生听时想一想,有什么感受?(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发言)。

师:春天的大自然真美,这些小草、小树美化了我们的城市,美化了我们的祖国。(板书:美化环境)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组织学生看书,分组讨论)。

师:小树长成大树,可以让我们休息、活动,还可以调节气温。(板书:调节气温)师:刚才同学们说,数会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不错,有些植物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板书:净化空气)。

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儿歌。(教师出示儿歌)请同学们看着书,听我读一读。师:请大家齐读这首儿歌。(学生齐读)。

三、结束语。

节气温、给我们遮荫,还给我们带来了美味的水果。

(板书:尝到美味的水果)。

让我们再来看看课文最后一幅画,你们看到了些什么?(学生自有回答)。

师:对了:“小草正在休息,我们不要打扰它们”

3、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冬春季节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初步知道这些传染病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2、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方法,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教材重点难点:知道怎样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寒冷的冬天过去了,万物复苏了。但春天刚刚来到,天气还较冷,不时有冷空气南下,这个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比如说感冒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二、学习新课。

师:谁得过感冒的?感冒时有什么感觉呢?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师:(小结)请同学们看示意图,从图中你能说说呼吸道传染病是怎样传给健康人的吗?(指导学生观察图,结合图进行叙述)。

说话。

咳嗽空气呼吸。

病人喷嚏带细菌的飞沫健康人。

吐痰。

师:从图中可以看出,呼吸道传染病是靠空气来传播的。

请同学们读一读第4段并填空,不会写的字用拼音写。(学生自读后填写)。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像感冒等疾病是靠空气传播的。得了这些病影响我们的学习,会损害我们的健康,那我们怎样来预防呢?(指导学生读图,理解图意)。

三、结束语。

我们知道了怎样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了。现在我们来学一首儿歌。请大家自己来读一读。教。

师检查,全班读。

4、预防接种好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2、通过教学使学生不惧怕接受预防接种,不怕打预防针。教材重点难点:

让学生知道打预防针是保护人体健康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可以增强健康人的免疫力,降低感染传染病的几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你们还记得春季流行一些什么传染病吗?(生回答)。

师:好,下面我们再把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儿歌背一背。

二、学习新课。

师:从刚才我们背诵的儿歌中,我们知道预防传染病要做到不到病人家中去玩,天冷要加衣,讲究卫生等等。今天我们介绍一种很有效的方法,这就是注射预防针。比如接种卡介苗就可以预防结核病,注射白日破三联预防针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感染。注射乙脑预防针可以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等,所以我们从出生后就开始注射和接种了好几种疫苗。

师:你们知道自己打过哪些预防针,分别预防什么病的吗?(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给予纠正)。

师:我们知道疫苗有这么大的本领。现在我们学一首儿歌,来夸夸这本领大的疫苗。(教师出示儿歌)。

师:请同学们看着拼音自己把儿歌读三遍。(学生自读儿歌)。

生:不怕痛,要勇敢地打针。

师:大家讲得不错,要勇敢地打针,不要因为害怕而逃避。

三、结束语。

爸爸妈妈,打过哪些预防针,服过哪些预防药,并做好打针的准备。

5、保持教室卫生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到保持教室整洁对学习的重要性。

2、使学生知道怎样保持教室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关心集体的良好风尚。教材重点难点:

让学生知道保持教室整洁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做才能保持教室整洁。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一幅学生打扫教室的挂图)。

师:请同学们看图,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表现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根据图上的内容发言,要求说请时间、人物、干什么事、具体的讲每个人在干什么,结果怎样等)。

师: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如何保持教室卫生。

二、学习新课。

师:请同学们看课文,你们看书,听老师读一读图下的课文。(教师读课文的第二部分)。

请同学们自己把老师读的这部分读一读。想一想保持教室卫生有什么好处?(让学生自己谈)。

师:刚才同学们讲得很好,那怎样做才能保持教室卫生呢?(出示有关挂图和儿歌)。

师:请同学们看看挂图说一说。(分别指着每一幅图让学生说话)师:同学们说的很好,我们总结一下应该怎样做。(教师总结)请大家自己读一下儿歌。(学生读儿歌)师:请同学们看看课文后面的“做一做”,你知道怎样做了么?(学生根据图意回答)。

师:四幅图中所画的事,你认为对的,就把图旁的小娃娃画成笑脸,做的不对,就给他一个哭脸。(让学生操作)。

师:第3题第4题和第5题可以请家长帮忙,准备一块抹布带到学校来。把儿歌读给家长听,请他们给你打分。

三、结束语。

希望大家在平时多能做到保持教室。

6、放学后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放学后要注意安全,做有益的活动,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教材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安排好放学后的生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翻到《放学后》这一幅图。这幅图画的是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指导学生读图后组织学生发言)。

二、学习新课。(学生听教师范读)。

师:下面同学们把课文自由的读读。(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放学了,我们回家了,应该做些什么?请同学们看下面的图,看看每幅图画的是什么?判断一下。

(组织学生读图讨论,并进行小结)。

师:刚才同学们讲的很多都是回到家后应该干的事,这些都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儿歌。(出示儿歌让学生读)。

师:刚才同学们只讲了放学后回到家应该注意的事。那放学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明确放学后要立即回家,不在路上玩。走在路上不能追跑打闹,要注意安全)。

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学儿歌。(出示儿歌)。

师:大家把儿歌连起来读一读,想一下,总的说来放学后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学生从放学回家时和到家后两方面谈)。

三、结束语。

放学走路时要排队,不再路上追跑打闹,要注意安全。回到家后做有益的事,做有益的活动。希望大家都要注意。

7、维护公共卫生教学目的:

1、通过让学生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维护公共卫生的意义,并养成从小就注意公共卫生的习惯。

2、使学生认识到维护公共卫生必须做到不随地吐痰,不随地抛杂物,不随地大小便等等,并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教材重点难点:

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请你们观察一下图,从中知道了些什么?(让学生自由读图,自由发言)。

(教师范读第一段,然后学生自由发言)。

师:公园里,柳枝在微风中飘荡,各种各样的油船在湖面上荡漾。五颜六色的鲜花正在开放。湖边上一片草地,碧绿的青草就像给大地铺上了绿色的地毯。你们喜欢这里玩吗?(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如果在这个公园里,沪上却漂着塑料袋、断枝、纸盒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草坪上也是一堆果皮、饮料袋,假山上亭子边到处是水脏脚印„„,你们说说,这样的地方你还想去吗?为什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

师:同学们都喜欢环境优美,同时又很整洁的地方去玩,这样的环境可以使我们心情舒畅。环境不整洁,同学们就不愿去。所以凡是像公园、风景区这些公共场所,需要大家来维护它的卫生。今天,我们就来讲讲“维护公共卫生”。

二、学习新课。

(出示一组图片)。

师:刚才我们说的公园里那些果皮杂物等,都是游人丢的。那么,我们到公共场所玩,应。

该注意些什么?(组织学生结合图片讨论,说说应该怎样做)。

师:同学们讲的很好,要维护公共卫生,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做到不随地吐痰,不随地抛杂物,不随地大小便,现在我们来学首儿歌。

师:大家要认真读儿歌,要读懂。然后说说要维护公共卫生应该怎样做?

三、结束语。

怎这样才能维护公共卫生呢?这就要我们每个人做到不随地吐痰,不随地抛杂物,不随地大小便,不乱刻乱画。要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

8、课间十分钟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课间十分钟到室外适当活动的好处。

2、通过学习教育学生正确合理的安排好课间十分钟的活动。教材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合理正确的处理好课间十分钟。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长时间的上课,结束时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交流回答)。

师:对了,长时间的上课,你们会觉得很累,这时上课就听不进去了,想趴在桌子上睡觉。这都是因为你的大脑疲劳了的缘故。

我们上了一节课后就会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让大家调节一下,今天我们来学习《课间十分钟》这一课。

二、学习新课。

(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谈谈课间十分钟的主要活动)。

(学生自由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第一段然后发表自己的意见。

(让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大家进行了讨论,你们说说下课后不应该做什么?(让学生围绕不喊叫、不追跑打闹、不看书写字等讲)师:现在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第二段。(学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看着书上的拼音,听老师把儿歌读一遍。(老师范读,学生听)师:下面请同学们看着拼音自己学着读一读,把它读通。(学生自由读儿歌)(生齐读)。

三、结束语。

学习了这课,大家知道了课间十分钟应该注意些什么,希望大家在平时注意做到这几点。

9、看电视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看电视时的一般要求,做到三要和三不要。教材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注意看电视的卫生要求,并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吃过晚饭你们干什么呢?

(组织学生讨论,了解他们放学后回家干什么,看电视的学生有多少)。

师:有不少同学每天放学回家后或者晚饭后都要看电视。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有关看电视的卫生问题。

二、学习新课。

师:你们说说,看了些什么电视?(学生汇报自己所看电视的内容)。

师:从刚才同学们的汇报可以看出,通过看电视,可以了解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大事,看电视开阔了我们的眼界,现在,打开书本,自己读读课文。在读前先听老师读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学生齐读)(出示挂图)。

师:你们家的电视机放在哪里?你又坐在哪里看呢?(学生回答)。

请举手。

你们看电视时为什么要开灯?(指定开灯的学生回答)。

你们也说说,看电视时为什么不开灯呢?(指定不开灯的学生回答,并说说不开灯的理由)板书:要开盏灯。

看电视时除了要开灯,还要求同学们时间不能太长,一般不超过1小时。板书:不要超过1小时。

师:看电视时不能躺着看,姿势要正确,看过电视后要洗洗脸,也不要边吃边看。板书:要洗脸、不要躺着看、不要边吃边看。(组织学生讨论、回答)。

三、结束语。

今天我们讲了看电视的要求。看电视时要做到六条,即“三要三不要”,一要距离2~3米,二要房里开盏灯,三要看完电视后洗个脸;一不要躺着看电视,二不要超过1小时,三不要边吃边看电视。

八号文件,引领全中国德育工作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