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一党员事迹宣传范文(19篇)

小编: 薇儿

范文范本通常是由经过验证和成功的案例或样本组成,可以作为参考和指导,以提高写作或表达的水平。这些范文范本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内容,适合各个年龄段的读者参考。

迎7一精选党员事迹宣传精选

41岁,大专学历,党龄7年,曾获得塔里木物探处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邵xx同志从事爆炸班长工作14年来,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将全部精力都放在工作上,爱岗敬业,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较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风险识别,一个点位都不能少。每次作业前,邵xx都要率先上山,摸清每个炮点的准确位置,掌握周围的安全情况。他说:“队员们跟着我上山,不检查、不掌握现场情况,我怎能把大家安全带回!”

邵xx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主动承担其他工作。由于工区内植被较为发育,很多地方都不能使用大型设备,只能人工修路。今年夏天天气格外炎热,工区最高温度达到了39摄氏度。在烈日下,他带领本班组队员,用铁锹挖,用镐头刨、人抬肩扛,为可控震源高效采集修平道路。

迎七一党员模范人物事迹精选

赵xx,男,40岁,党龄12年,大专学历,曾获得塔里木物探处优秀共产党员、河北省国资委优秀团务工作者。

为了做好宣传报道工作,赵xx在西秋1三维项目启动后,就自学微信公众号的编排、队刊的编辑、无人机的使用、视频的后期制作等内容,不断提高队伍的宣传报道能力。先后跟着测量组、修路组、下药组、山地钻机组攀登高难山体区8次,在中国石油报、塔里木石油报、东方物探、东方公司oa工作动态、东方公司及塔里木物探处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发表稿件60多篇,制作队刊12期。以弘扬亮剑精神、山地之鹰精神为主旋律,将西秋1三维项目的难、公司及物探处的大力支持、247队工作中的亮点、员工中的典型先进人物提炼出来,报道出去,出色完成了项目的宣传报道工作。

迎七一党员模范人物事迹精选

大学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200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目前在塔里木物探处物探方法研究所工作,二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震采集方法设计与研究工作。

该同志能够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在工作岗位上,求真求实、勤奋刻苦、兢兢业业,能够出色完成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他积极参与生产与科研攻关项目,科研中提出多项新思路,具备创新能力,创造多个首次记录。

首次将均方根振幅、afe、断裂刻画解释技术应用到采集方法设计中,并通过解释技术分析确定采集脚印现象,该研究在2018年获得了技术专利一项。

首次自主搭建塔里木物探处远程培训支持系统平台,解决生产中远程技术支持及培训问题,取得了好的效果。

积极撰写技术论文与会议报告,工作至今发表论文10余篇,包括核心期刊及spg、cps/seg会议等;积极参加物探处、公司qc活动以及公司的技术比武活动,2015年在东方公司klseisii比武获得个人一等奖、2017年获得中国石油勘探开发青年学术交流会二等奖等。

开展学习宣传全国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活动总结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加思来提·麻合苏提同志先进事迹为广大党员干部擎起一面榜样的旗帜,树起一座精神的丰碑。为进一步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党员民、辅警担当作为、砥砺奋进,向全社会传播正能量,伊宁市公安局哈桑奇派出所党支部通过多途径、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了系列学习宣传活动。

支部班子成员深入包联警务室(站),以点带面为民、辅警进行典型事迹宣传培训,使民、辅警在不断提升思想境界的同时,自觉擎起榜样的旗帜。目前,所党支部开展专题学习研讨4场次,教育培训7场次,党员民、辅警撰写心得体会166篇。

对标先进,补足差距鼓干劲。党员民、辅警把学习对照加思来提·麻合苏提同志先进典型作为开好年度组织生活会、推进“干部作风百日整治”活动的重要举措,在集中学习之余,通过读报刊、上网站、看视频等方式深入全面了解加思来提同志生前事迹,经过深刻反思、谈心谈话、征求意见对照查找自己在担当作为、发挥作用、为民服务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并以此为鞭策深挖根源,鼓足转作风、抓整改、促落实的勇气和干劲,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目前,党员、民警已查摆个人问题73条。

崇尚先进,广泛宣教浓氛围。为彰显社会正气,把加思来提·麻合苏提同志先进事迹宣传到家家户户,党员民、辅警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及入户、巡逻、结对认亲等工作,深入辖区商业网点、居民小区、群众家中,为群众宣传讲述加思来提同志无私无畏、一心为民的感人故事,让群众深切感受党员干部投身岗位的责任担当、敢打能拼的斗争精神和以身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而不惜生命代价的奉献精神,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共同抵御歪风邪气和极端宗教思想的侵蚀,营造崇尚先进、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和向上向好的社会氛围,近期宣传活动共出动警力81人,受教育群众1000余人。

迎7一精选党员事迹宣传精选

今年57岁的张xx,任大海林林业电信局局长已有十个年头,作为当家人和带头人,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坚韧的职业操守和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林业电信局主要承担全局260多公里通讯线路、3500余个固话和宽带用户、局址198栋楼体和住宅小区亮化、450余盏路灯、900余处监控和雪乡景区通讯、亮化和监控施工维护等工作任务。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张xx坚持靠前指挥、事必躬亲、毫不懈怠,以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职工战胜困难完成任务,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

抢在先、干在前。在长双公路通讯线路升级改造工程施工中、在雪乡景区亮化和监控设施安装更新作业中、在各项应急故障抢险中,到处能够看到张xx的身影,身先士卒与职工一起奋战在施工作业现场。雪乡旅游期间,他带头到景区值班检查维护网络、亮化和监控设施。每当出现应急故障,无论刮风下雪、白天黑夜他都是带领职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迅速查明原因排除故障,确保了景区网络通讯、亮化安全顺利运行。

谋在早、做在实。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通讯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张xx在搞好社会调查认真分析市场经济形势基础上,努力探求提高单位经济效益的新途径,主持制定和实施了“四零承诺”服务措施,提高了服务社会、服务用户质量;组织开通了iptv电视业务,推出相关优惠政策,用户数量逐年增多;多次与合作运营商协商谈判,网络通讯利益分成提高到50%;在局址亮化管理上,他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因地制宜,科学管理,切实做到了节能降耗,仅亮化电费消耗与上年相比节约12万元;与领导班子一起研究制定加强管理一系列制度和工作措施,在资金使用、材料购进、费用收缴、车辆管理等方面,严格遵守规定,不徇私情、节约挖潜,全面完成了林业局有限公司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和经济指标,2020年完成上缴128万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张xx先后荣获牡丹江林区优秀共产党员,林业局“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党的事业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张xx以满腔的工作热忱,用热爱和执着,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价值。

迎7一精选党员事迹宣传精选

汉族,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2006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任塔里木物探处219队地球物理师,三级工程师。

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多次几次紧急替补上阵战斗。2017年8月,组织安排他紧急到2100队挑起地球物理师重担,他二话没说,迅即进队,与技术人员一道圆满地完成了克深6开发三维采集项目。2018年1月,因工作需要,又派从2100队收工休息没多久的他到2222队担任地球物理师,此时,面临年幼孩子、身怀有孕的爱人需要他在家照顾、春节即将到来等情况,他再次发扬了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坚决听从组织召唤,迅速奔赴野外现场,投入到了野外生产,这样一来,温xx在野外连续工作近10个月。2019年初,为了满足工作需要,又把他从2100队调到了219队担任地球物理师,此时爱人即将临产,只能再次把老人接过来照顾。听他说的最多就是愧对妻子,愧对孩子,愧对家人。但对当初选择物探行业从不后悔,始终坚守在野外一线贡献着青春和热血。

在2019年度克深西三维施工过程中,作为地球物理师,他带头翻山越岭,与技术人员一起跑遍了工区中的每一处断崖、每一处障碍物,为后续炮检点精确布设奠定了基础,保证了钻井和放线工序顺利施工。突出的工作成绩、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得到了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获得2018年度物探处优秀共产党员、2018、2019年度先进个人称号。从2006年来先后获得物探处和公司qc奖项多次。

迎7一精选党员事迹宣传精选

41岁,大专学历,党龄22年,曾获得塔里木物探处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蔡xx同志在井监岗位上,尽职尽责、带头示范,现场作业严格按照联队”三标一规范“的要求,做到量井、下药、录像达标,规范包药程序,成为全队学习的标杆。

黑山位于工区北部,是工区里地势最高,断崖最多,地形最复杂的地方。面对如刀劈斧削、垂直落差超过200米的断崖,沟壑密布、如蛛网般的冲沟河道等复杂地表,井监的责任更显突出。有时,最远的井位需要步行3、4公里,翻越几个、十几个断崖才能到达。对于这里的下药任务,很多人都心存畏惧,不愿上、不敢上。但是,党员蔡xx主动迎难而上、向险而行。黑山地区一共完钻300余口井,其中高难复杂地段53口井的下药任务全部是蔡xx完成的,确保了后序采集工作顺利衔接。

施工中,他主动请缨,承担最难爬、路最远、山最高的任务,由他负责完成的下药数量和质量都位列钻井组第一名。

迎7一精选党员事迹宣传精选

蒙古族,大学本科,2005年7月参加工作,201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三级工程师。目前在塔里木物探处物探方法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地震采集方法设计与研究工作。

张xx同志是方法所里的技术骨干,针对塔中深层攻关难点,他通过深入细致分析,提出了塔中大沙漠超深层地震勘探的采集技术方向,三维采集参数中炮道密度是基础,优选高覆盖次数、宽方位、小线距的地震采集技术思路,为塔中地区近些年又一次的勘探热潮贡献了力量。

他注重专业技术知识学习,学以致用,勇于创新。2018年首次在塔中地区开展了基于航拍数据自动化选点工作,规划可控震源行进路线,并优选检波点,提高了选点效率,避免了人为因素。

他积极参与科研于学术交流,参与国家级、局级、处级科研项目十余项,获得专利一项,在专业技术期刊及研讨会发表、宣读论文十余篇,获得局级、物探处级科技进步奖5次,获局级技术比武一等奖、中国石油学会物探技术研讨会一等奖各一次,并于2017年获得新疆石油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学术活动先进个人”称号。

迎7一精选党员事迹宣传精选

张xx,45岁,200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担任xx社区主任以来,张xx始终坚持以“服务群众、为民办事”为宗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社区工作者一起为居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在扶困救弱、社区维稳、综合治理等方面辛勤工作、竭诚奉献,多次被授予局级先进生产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繁荣文化管理创新先锋、三八巾帼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21年被大海林有限公司评为“巾帼抗疫奉献标兵”。

不辱使命抗击疫情,众志成城共渡难关。

2020年初突发新冠疫情,经历过2003年非典的张xx深知这将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她连夜组织召开社区工作人员会议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全体委主任立即在居民微信群发布突发新冠疫情通知和基本疫情防护常识,研究制定了全面走访排查计划,带领社区工作人员连同辖区民警、疾控中心医护工作者组成了工作小组,对辖区内居民进行地毯式拉网排查,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xx社区辖区内共管辖65栋楼,4550户,6993人。春节期间,大量外出务工人员从全国各地返回,排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社区工作人员对外地返乡人员的返乡地、返乡时间、行程、身体状况等进行详细询问登记,发现异常情况随时上报相关部门。xx社区重点隔离45人,占到全局重点隔离人数的50%。在这场防疫阻击战中,xx社区做到了仅一例外源输入型病例,无一例传染病例,为全局抗疫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关注民生问题,创建文明、和谐社区。

2020年八至九月,台风巴威、美莎克、海神先后侵袭局址,张xx带领社区工作者冒雨对平房区、低洼区域、桥、管涵等易发灾害部位进行重点排查,对危房户、老、弱、病、残等弱势人员及时做好转移安置。灾后她带领社区居民委主任及时到辖区内走访排查,发放消毒药品,详细讲解使用方法,对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喷雾消毒,有效遏制灾后疫情的发生,及时将灾害情况进行上报,对受灾户积极开展灾后救助,为受灾居民发放救灾物资。

张xx还立足社区工作实际,带领职工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定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决心。在社区开展“党员一刻钟”活动中,她作为主讲人上讲台讲党课,带领社区党员共同学习,加强党员学习督促检查,并将学习资料送到高龄、病困党员家中。通过学习不仅使自己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做到了政治坚定、思想过硬,还通过领学、促学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筑牢了社区党支部战斗堡垒。

热心志愿服务,扶弱救危解难题。

孟德海是23委居民,以捡垃圾为生,废旧物品全部堆放在屋内,无人监护,张xx主动和他结成了帮扶对子,并及时向街道办事处和林业局反映情况,帮助孟德海进入敬老院居住,逢年过节张xx还会为他送去衣物、水果等物品,像亲人一样关心爱护孟德海。

作为雪乡爱心公益会的一员,工作之余张xx积极参加协会走访病困党员、关爱留守儿童、帮助空巢老人等活动。在“黄手环,把爱带在身边”志愿服务活动中,她为xx社区20名高龄老人申请了黄手环。疫情期间,她参与了协会捐款活动,为疫情一线医护人员送去慰问物资。

一滴水融入大海才能变成永恒,一个人钟情于自己的平凡岗位,他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岗位,风霜雪雨,从无怨言,面对疫情,毫不退缩,面对危险,勇往直前,张xx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林区社区工作者的风采。

迎7一精选党员事迹宣传精选

40岁,大专学历,党龄14年,曾获得河北省国资委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

孟xx是联队文书,挖掘身边典型,讲好物探故事,是他的主要职责之一。

新闻宣传工作是一项集前期采访、策划、拍摄,后期撰稿、制作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加班加点是常事。今年,塔里木油田公司开展了“当好主人翁、扫除‘低老坏’”活动。孟xx结合工作实际,积极筹备,拍摄并制作了短视频《抓捕》,在物探人的朋友圈里引发热议,并得到了处领导的肯定。在项目施工中,他跑遍了测量、钻井、放线、查线等所有班组,在微信公众平台及队刊上发表报道20余篇。

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他还积极协助联队党支部书记搞好党建基础工作,兢兢业业的为联队党员处理党费缴纳、软件教学等工作,得到队领导和员工的一致好评。

迎七一党员模范人物事迹精选

丁xx同志现任上海爱德夏机械有限公司质量部保证高级经理助理兼质量先期策划经理,同时还兼任拖内公司团委委员。他的工作格言是“今日事今日毕,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丁xx同志在平时的工作中,时刻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衡量、约束自己,不断增强党的观念,加强党性修养,把每一位优秀员工、优秀党员当作自己的折射镜,树立自我的人格魅力。面对着人员流动大、人力资源匮乏,工程师从4人骤减至2人的质量先期策划,以及多个项目交样和批产在即,他迎难而上,想客户所想,天天义务加班加点,及时与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和客户进行沟通,出色地完成了公司及组织交给的任务。2015年全年,由他带领的前期开发质量团队,出色完成了14个产品的客户ppap认可工作,其中包括2个长期未能获得客户认可的产品,深受公司管理层和客户的好评。

丁xx同志在工作中勤于思考、勇于探索,锐意进取。如公司在gm-o1sl项目开发过程中,涉及到新产品和新工艺,技术开发团队缺乏经验,一些技术难题严重困扰着公司技术人员,一时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造成刚投产阶段的各种质量抱怨频发。丁xx凭借其原有技术功底,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帮助技术部门一起找到了产品的设计不足,帮助供应商进行技术改进和提升。在他的带领下,成功地将产品的不合格率从70%降到了目前的1。5%,并仍然在持续改进中。

他就是一个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人,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践行着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宗旨;自觉遵守工作格言,工作从不拖延,凡事身体力行,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在各方面起到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模范榜样作用,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对信念的执着追求。

黄文秀先进事迹学习宣传活动党员干部心得体会

6月16日上午9时至17日凌晨5时,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遭遇强降雨,持续暴雨引发山洪,黄文秀在抗洪救灾途中不幸遇难。黄文秀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之后,回到家乡百色支援建设,成为广西百色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的第一书记。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看完各家媒体对黄文秀事迹的报导,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现代社会发展的节奏太快,快到很多人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初心,甚至不知初心为何物。可能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孩提时代,说起自己的人生理想,那一定是要成为伟大的数学家或者科学家,为整个人类的发展做贡献。而随著年纪的增长,思维以及认知的具化,理想渐渐成为考一所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经济独立、独善其身.......所有生活的零碎,都不再能够拼凑得起最初梦想的蓝图。也许是因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越来越浅薄,也许是因为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也许是对于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的认知超越不了“小我”。而黄文秀的事迹,正是能够让我们在感动、感慨的同时,从这些情感碰撞中再去找到自己的初心,用榜样的力量荡涤灵魂、砥砺初心、呼唤担当。

时代呼唤党员干部的担当。黄文秀在扶贫日记中写道:“一位世界著名的社会学家说过,‘一个国家的落后在于精英的落后,而精英的落后在于嘲笑民众的落后’,我们党深刻明白这个道理,从而提出要教育扶持一批人脱贫,并且扶贫要扶志和扶智,这样一个切实为群众谋发展、谋福利的党,我怎么能不响应号召呢?”广大党员干部,在开展扶贫工作中,更是要以身作则,树立为人民服务、建功立业的决心和信心。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不得,畏手畏脚怕出错而不做事要不得,纸上谈兵不深入群众、不深入基层调研要不得,“数字”脱贫和虚假脱贫更要不得。我们肩上担负着使命、责任、信仰、人民群众的期望而负重前行,前行的路上或许荆棘满布,或许有过不被理解、不被接纳,但又何足无惧,当一个人的思想强大到足以凌驾时间与空间,当一个党员干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作为自己的追求,忘“小我”而追求“大我”,便可以做到宠辱不惊,便可以做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时代呼唤青年一代的担当。现在很多青年学生从小就生长在两代人给他们搭建起的“温室”里,对于人生的规划可能更多的在于实现自我。因此,“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种在少年时代就树立起来的宏伟志向、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对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引导中显得尤为重要。黄文秀身为北京师范大学的硕士毕业生,毕业后没有贪恋大都市的繁华,没有衡量个人的得失而选择一条可能更开阔、更安逸的道路,而是选择回到家乡、反哺家乡、建设家乡。笔者认为,黄文秀事迹也应该宣传到更多的学校、更多青年学生的视线,不是说简单的鼓励广大青年到基层去工作,而是为了引导青年一代的价值观,是要他们博览群书、全面发展、求真务实、不断增强自己的综合素养,引导他们树立更远大的人生理想,为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由此,国家才有希望,民族才有未来。

暴雨如注、电闪雷鸣,汹涌的洪水漫过道路,眼前是黑压压的模糊世界……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30岁的壮族女干部黄文秀生前传回的最后视频画面。

“不忘初心”,说到底就是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祖国事业谋发展的崇高目标,时时刻刻牢记人民的利益,是一句说起来简单,却需要一生为之奋斗的话语。纵观我国和我党发展的历史,在每个年代总会涌现着那么一些人,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中国人民的美好未来不断奋斗着,付出了自己的一切,哪怕是最宝贵的生命。

不忘初心,源于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人民群众是我党执政最大的底气,也是祖国蓬勃发展最根本的力量和保障,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人民群众谋幸福,是一个党员应该时刻铭记于心的。正是因为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时刻牵挂着人民群众的利益,黄文秀同志在看到天气预报之后,想到的是驻村地点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危,毅然返回驻地去帮助当地群众抵御自然灾害。

不忘初心,给人以无所畏惧的力量。正是因为坚定不移信仰社会主义,许多党员同志才会一直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无私付出。当面对狂风暴雨的时候,黄文秀同志并没有退缩,而是毅然决然地踏上驰援贫困村民的道路,在赶赴驻村地点的途中,还不忘联系同事,询问村民的受灾情况。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黄文秀同志生前的事迹,再一次让全党上下的同志受到了“不忘初心”的力量,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应该主动向该同志学习,保持一名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守初心、担使命,与人民群众紧紧相依在一起。如果多一些像黄文秀同志一样的好党员,何愁人民不幸福、祖国不复兴呢。

党员学习疫情防控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党员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他们,留在灰暗的昨天,却让我们走向美好的明天;他们,停留在历史的页码上,却让我们拥抱充满希望的未来;他们,为人民、为国家牺牲,他们,就是在一线默默无闻的工作者,他们,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一线工作人员,是能为国家强大而效力的英雄:一线工作人员,是能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英雄:一线工作人员,是能奋不顾身为国捐躯的英雄!

一位年仅8岁的孩子,父母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当问他:当你知道爸爸妈妈在一线的时候你是什么感受“他说:“不好的感受”为什么?因为在家里一个人感觉很孤独,那你怎么来调节自己的?深呼吸呀!8岁的年纪应该正被父母捧在手心里,说出如此的话让我好心酸。正是因为他们父母舍小家,才能守护大家的安全。

湖南90后医生宋英杰倒在抗疫一线,他才28岁啊!此前,他连续十天奋战在一线,突发心源性猝死殉职,愿天堂没有疫情。

祖国因你们奋战一线蒸蒸日上,人民因你们日夜守护安然无恙。

不对特定名词说感谢,但一定要感谢在人民生命中那些有名的、无名的英雄们,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能到来。我们有信心战胜疫情,不会让病毒一直延续下去,让我们一起加油,一定要早发现,早隔离,对自己和国家负责,勤洗手,戴口罩,不给国家添麻烦,做好自己本职工作。

这个寒冬全国人民一起经历这场困难面前,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如春天,疫情快快过去吧!把那个生机勃勃美好温暖的世界还给我们。

黄文秀先进事迹学习宣传活动党员干部心得体会

节目中,黄文秀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品格,忠于职守、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一心为民做好乡村建设,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惧艰难的奉献精神,深深震撼了收看节目的党员同志。大家纷纷表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农垦振兴之路和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赵贵明)。

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先进事迹重要指示在襄阳各地选调生中引发反响。

“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黄文秀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选择返乡做一名选调生,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扎根基层,6月17日凌晨,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黄文秀在扶贫路上勇敢前行的事迹,感动了无数基层工作者,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更在襄阳市各地选调生中引发反响,代表性观点如下:

南漳县肖堰镇观音堂村书记助理冯光(届选调生):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黄文秀师姐心系群众,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选调生的内涵,倒在扶贫工作的一线,令人痛惜。同为驻村扶贫干部,我们应当悲愤为力量,根植师姐对待群众的这份鱼水深情,深入乡村,立足实际,把握规律,对标对本,把本地区“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解决好,提高群众认同感和获得感。

保康县马桥镇河南坪村书记助理郭先涛(2018届选调生):习近平强调,黄文秀同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同为选调生佩服黄文秀同志的勇于担当,作为扶贫大军中的一员,虽然保康县顺利通过省第三方评估及第三方考核,顺利实现脱贫“摘帽”,但我们要不忘初心,加压奋进,巩固脱贫成果,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新农村。

谷城县赵湾乡鲁家油坊村李渊(2018届选调生):她用拼搏的汗水诠释了青春的意义,她为人民事业付出汗水甚至生命在所不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骄傲。她的初心,也是我们9000多万共产党人的初心。从贵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我选择返回故乡谷城县做一名选调生,山区枯燥的生活正锤炼了我们始终不渝的初心,我们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学习,向黄文秀甘坐冷板凳学习,勇作新时代选调生,在基层挥洒自己的热血与青春。

南漳县李庙镇组织干事严辉威(届选调生):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值得我们每一名青年干部学习,南漳县脱贫摘帽后,我们严格按照“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监管”要求,近期,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40名干部集中走访偏远山村贫困户,全面摸排脱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同时进一步宣传政策、化解矛盾、提升群众认可度和满意度,巩固脱贫成效。

南漳县长坪镇东园村书记助理李国辉(2018届选调生):火一样的青春,温暖了一方;花一样的年华,怒放的生命!文秀师姐学成归来,选择了家乡、选择了担当、选择了奉献,她是英雄、是扶贫之花,她为我们选调生作出了榜样,她的“长征精神”见证了选调生的初心,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接力奔跑!扶贫路上不落一人,选调路上不忘初心!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面对信仰,是为党,还是为自己?

对于个人信仰,年轻干部有个人不同的选择。黄文秀选择了为党,在上大学期间入了党,如她在入党申请书所写:“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一个人的信仰,决定着人生选向。“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未来,青春用来回忆的。”@年轻干部,你们当抛弃为个人为私的“小九九”,立志许党报国,奋斗新时代,展现新作为,让青春绽放光彩。

面对选择,是城市,还是基层?

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条件优越,环境宜人,是年轻人梦寐以求,孜孜追求的地方;农村基层,与城市相比,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地理位置偏远,条件艰苦,农村出来的年轻干部走出去,一般就不想在回来。黄文秀从农村出来的,却选择了“我就是要回来的人”,她北师大硕士毕业,选择到革命老区百色,当了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把自己永远地留在了基层。农村基层是个大学校,追梦圆梦的大舞台。@年轻干部,你们当面向未来,面向明天,把“到基层去”作为人生第一选项,到基层学习,锻炼自己,增长才干,提升干事创业本领。

面对攻坚,是出击,还是待毙?

脱贫攻坚,啃的都是硬骨头。对于基层干部来说,打赢脱贫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如何对待脱贫攻坚,是对基层干部的考验。黄文秀经受了考验,面对攻坚,她主动融入基层,进农户入田间,和群众做“一家人”,发挥地方优势,用足用活党的扶贫政策,开辟了一条带领群众脱贫的新路子。脱贫一线考验人,也锻炼人提升人。@年轻干部,你们当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勇气,自觉投身到脱贫攻坚工作一线,发挥聪明才智,敢拼敢闯,踏出脱贫攻坚新路来。

面对危险,是避难,还是前冲?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无数的危险。党员干部如何面对危险,既是考验责任担当,也是考验对党忠诚。面对危险,有私心的人,多是考虑自己第一,躲避可能带来的灾难;有公心的人,常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尽可能地减少危险带来的灾难。黄文秀就是有公心的人,面对百色大石山区进入雨季,可能给群众带来的危险,她没有选择躲避,毅然告别家人,前冲在危险一线,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基层干部的忠诚。危险是锤炼人的“熔炉”,也是检验人的“试金石”。@年轻干部,你们当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有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精神,用年轻的热血应对人生遇到的危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化险为夷,走向更好明天。

黄文秀走了,但黄文秀“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永远留在党员干部心中。@年轻干部,我们还等待什么?动起来吧,向脱贫攻坚战线上的黄文秀们学习,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践行者,做群众最贴心的人!

公司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干、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推动农垦集团和公司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让公司全体党员干部的内心深处,感受到了对党忠诚、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宝贵品格,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不忘初心、明确基本党员标准、树立行为规范、全面理解党的纲领,牢记党的宗旨,牢记党员义务和权利,坚定牢固入党时的那份理想和信念,以榜样为标杆,从自身做起,以正能量影响身边人。(何天雷)。

学习时代楷模张富清先进事迹宣传活动党员观后感心得体会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中央宣传部在湖北省来凤县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张富清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习近平总书记对张富清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张富清的先进事迹,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政治品格,有力弘扬了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近一段时间以来,张富清的先进事迹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对他的由衷敬佩。大家认为,他的先进事迹体现了对党忠诚、为国奉献、甘于奉献、淡泊名利的崇高精神,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高贵品质,不愧为全社会学习的榜样,不愧为时代的楷模。大家表示,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以张富清为榜样,积极弘扬奉献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淡泊名利、砥砺前行,努力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70周年华诞献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在湖北省来凤县举行,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张富清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张富清先进事迹的电视片。发布单位有关负责同志,“时代楷模”张富清的亲友、同事及社会各界代表等参加。

“战斗英雄”扎根深山数十载绝口不提当年勇。

有一种信仰,让我们忍不住流泪。

年轻时,张富清备尝艰辛。十五六岁,他到地主家做长工,后来家中唯一壮劳力二哥被国民党抓壮丁,为了全家维持生计,他用自己将二哥换了出来。他因身体瘦弱,被指派做打扫、洗衣、做饭、喂马等杂役,饱受欺凌,稍有不慎就遭到抽打,苦不堪言。

国民党部队被剿灭后,在领3块大洋回家和参加革命队伍之间,他选择了后者,成为西北野战军的一员。自此,瘦弱的张富清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在壶梯山、东马村、永丰城等战斗中他担当为大部队清障开路的突击队员,先后炸掉敌人四个碉堡,立下赫赫战功。

这样一位战斗英雄,在退役转业后却将过去的功绩深埋心底。漫长的岁月里,除了向组织如实填报个人情况外,他从未说起过这些战功。英雄褪去光环,回归平凡,有苦自己咽,有难自己扛,再苦再难,他也绝不躺在功劳簿上。

若非国家开展的退役军人信息登记发现老人的事迹,这一切或许将永远尘封,不为外界所知晓。英雄无言,是何等崇高的境界;英雄无名,该是多么大的遗憾。去年底,他的子女们终于知道,原来父亲是一位战斗英雄。此时,他的大儿子张建国已经退休,这是多么漫长的岁月!

当我们跟随张富清的小儿子张健全来到老人居住了30多年的家中时,昏暗的灯光、斑驳的墙壁、褪色的家具……都在无声地讲述着老人的人生故事。

在老人家中静默地逗留寻觅,我们看到阳台上一排像战士一样整装待发的绿植,看到写字台上做了很多记号的书和字迹黝黑而略显凌乱的笔记,看到角落里用了几十年的旧搪瓷缸。

卧室里一个带轮子的像鞋架一样的架子,就是老人左腿截肢后行走的支撑。2012年,老人左腿感染危及生命被迫截肢,当时他已是88岁高龄。我们无法想象,耄耋之年遭受这样沉重的打击,老人该有多么强大的内心才能逼迫自己重新站起来。张富清的老伴儿孙玉兰说,他多次在扶着墙练习站立时跌倒,残肢擦在墙上和地上留下一条条血痕。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是湖北省最偏远的一个县。1955年,退役转业时,组织告诉已升为连职干部的张富清,恩施地区条件艰苦,急需干部支援。山水迢迢,他深知这一去只怕再也回不了大城市。虽然心里惦记着部队,又想离家近些,他还是服从组织安排,带着爱人来到了恩施。到恩施后,他再次响应组织号召,奔赴来凤县。从此,两人扎根异乡山区,一过便是一生。

从粮食局到三胡区、卯洞公社再到外贸局、建设银行,在每一个岗位上,张富清都兢兢业业,甘当螺丝钉。

这是怎样的一个英雄!当副区长,他让自己的爱人下了岗;当革委会副主任,他把自己的大儿子下放到林场。

他从不为自己和家人谋取私利,子女没有一个在他曾经工作过的单位上班。

他艰苦朴素,对生活毫无所求。房子,左邻右舍都装修一新,他家还是30年前的老样子。衣服,袖口都烂了,他还在穿,儿子买的新衣服被他叠得整整齐齐放在箱子里。做眼部手术可以全额报销他却选择最便宜的晶体。

他说:“没法再在工作岗位上为国家做贡献了,能为国家节约一点是一点。”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心里时时刻刻装着组织,装着国家,却几乎没有他自己。

一个宁静的下午,我们开始了和老人面对面的交流。对话在一种肃穆的氛围中开始——。

“你打仗时为什么这么勇敢,不怕死吗?”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革命军人,我入党时宣誓,为党、为人民,我可以牺牲一切。我一直按我入党宣誓的去做,对共产党有一个坚强的信念……所以满脑壳都是要消灭敌人,要完成任务,没有任何其他的想法,所以也就不怕死了……”

“88岁截肢后,当别人以为你站不起来的时候,你为什么又站起来了?”

“不能工作了,我不能给国家增加任何麻烦,也不能给家里增添很大的包袱,我要他们好好工作,为党多做点事情……”

“64年来,你立功的事情,你不对单位讲,甚至也不对家人讲,孩子们也是刚刚知道,这是为什么?”

“我一想起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士,有几多(好多)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资格拿出立功证件去摆自己啊?!我有什么功劳啊?!比起他们我有什么功劳啊……”

讲到这里,老人哽咽难言,泪水溢满了眼眶。他的老伴儿掏出纸巾给他擦拭眼角的泪水。他又想起了那些死去的战友啊!此时,记者也忍不住流泪。

95岁老党员张富清的初心本色。

24岁,在生与死之间,他选择冲锋在前,在战火洗礼中成长为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

31岁,在小家与国家之间,他选择服从大局,到偏远异乡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半个多世纪,无论顺境逆境,他选择淡然处之,将英雄过往尘封在沧桑的记忆。

95岁高龄,在新中国即将迎来70华诞之时,他又一次挺直脊梁,向祖国和人民致以崇高军礼。

他,就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有着71年党龄的老兵张富清。

95岁的离休干部张富清,又一次当上了“突击队员”。这一次,是前所未有的任务——接受众多媒体记者的采访。

不久前,在国家开展的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中,张富清深藏多年的赫赫战功引发关注。

2018年12月3日,张富清的儿子张健全来到来凤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询问退役军人信息采集的具体要求。

回到家中,张健全问:“爸,国家成立退役军人事务部,需要如实上报个人信息,你什么时间参的军、有没有立过功、立的什么功,都要讲清楚。”

沉吟片刻,张富清说:“你去里屋,把我的那个皮箱拿来。”

这只古铜色的皮箱,张富清带在身边已有60多年。锁头早就坏了,一直用尼龙绳绑着。依着父亲的要求,张健全小心翼翼地开箱,把存在里面的一个布包送到了县人社局。

打开一看,在场的人都震惊了:

一本立功证书,记录着张富清在解放战争时立下的战功: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团一等功一次,两次获“战斗英雄”称号。

一份由彭德怀、甘泗淇、张德生联名签署的报功书,讲述张富清“因在陕西永丰城战斗中勇敢杀敌”,荣获特等功。

一枚西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奖章,镌刻着“人民功臣”四个大字……。

“哪里知道他立过大功哦。”老伴儿孙玉兰只见到他满身的伤疤:“右身腋下,被燃烧弹灼烧,黑乎乎一大片;脑壳上面,陷下去一道缝,一口牙齿被枪弹震松……”

张富清一年四季几乎都戴着帽子,不是因为怕冷,而是因为头部创伤留下后遗症,变天就痛。

左手拇指关节下,一块骨头不同寻常地外凸。原因是负伤后包扎潦草、骨头变形,回不去了。

多次出生入死,张富清在最惨烈的永丰战役中幸运地活了下来。

“永丰战役带突击组,夜间上城,夺取敌人碉堡两个,缴机枪两挺,打退敌人数次反扑,坚持到天明。我军进城消灭了敌人。”

这是张富清的立功证书上对永丰战役的记载。1948年11月,发生在陕西蒲城的这场拼杀,是配合淮海战役的一次重要战役。

“天亮之前,不拿下碉堡,大部队总攻就会受阻,解放全中国就会受到影响。”入夜时分,上级指挥员的动员,让张富清下定了决心。

张富清所在的连是突击连。他主动请缨,带领另外两名战士组成突击小组,背上炸药包和手榴弹,凌晨摸向敌军碉堡。

一路匍匐,张富清率先攀上城墙,又第一个向着碉堡附近的空地跳下。四米多高的城墙,三四十公斤的负重,张富清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跳下去成功就成功了,不成功就牺牲了,牺牲也是光荣的,是为党为人民牺牲的。

落地还没站稳,敌人围上来了,他端起冲锋枪一阵扫射,一下子打倒七八个。突然,他感觉自己的头被猛砸了一下,手一摸,满脸是血。

很多人问:为什么要当突击队员?

张富清淡淡一笑:“我入党时宣过誓,为党为人民我可以牺牲一切。”

轻描淡写的一句,却有惊心动魄的力量。

入伍后仅4个月,张富清因接连执行突击任务作战勇猛,获得全连各党小组一致推荐,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我一个小小的长工,是党和国家培养了我啊!”时隔多年,张富清的感念发自肺腑,眼角泪湿。

出生在陕西汉中一个贫农家庭,张富清很小就饱尝艰辛。父亲和大哥过早去世,母亲拉扯着兄弟姊妹4个孩子,家中仅有张富清的二哥是壮劳力。为了减轻家中负担,张富清十五六岁就当了长工。

谁料,国民党将二哥抓了壮丁,张富清用自己换回二哥,被关在乡联保处近两年,饱受欺凌。后被编入国民党部队,身体瘦弱的他被指派做饭、喂马、洗衣、打扫等杂役,稍有不慎就会遭到皮带抽打。

这样的生活苦不堪言,直到有一天,西北野战军把国民党部队“包了饺子”,张富清随着四散的人群遇到了人民解放军。

“我早已受够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我在老家时就听地下工作者讲,共产党领导的是穷苦老百姓的军队。”张富清没有选择回家,而是主动要求加入了人民解放军。

信仰的种子,从此埋进了他的心中。

在团结友爱的集体中,一个曾经任人欺凌的青年第一次强烈感受到平等的对待和温暖的情谊。

历经一次次血与火的考验,张富清彻底脱胎换骨,为谁打仗、为什么打仗的信念在他的心中愈发清晰。

“从立功记录看,老英雄九死一生,为什么不想让人知道?”负责来凤县退役军人信息采集的聂海波对张富清的战功钦佩不已,更对老人多年来的“低调”十分不解。

“我一想起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士,有几多(多少)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资格拿出立功证件去摆自己啊,我有什么功劳啊,我有什么资格拿出来,在人民面前摆啊……”面对追问,这位饱经世事的老人哽咽了。

每一次,他提起战友就情难自已,任老伴儿帮他抹去涌出的泪水:“他们一个一个倒下去了……常常想起他们,忘不了啊……”

亲如父兄,却阴阳永隔。在张富清心中,这种伤痛绵延了太久。那是战友对战友的思念,更是英雄对英雄的缅怀。

他把这份情寄托在那些军功章上。每到清明时节,张富清都要把箱子里面的布包取出,一个人打开、捧着,端详半天。家里人都不知道,他珍藏的宝贝是个啥。

“我没有向任何人说过,党给我那么多荣誉,这辈子已经很满足了。”如今,面对媒体的请求,老人才舍得把那些军功章拿出来。

多年来,他只是小心翼翼地,把1954年“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颁发的一个搪瓷缸,摆在触手可及的地方。这只补了又补、不能再用的缸子上,一面是天安门、和平鸽,一面写着:赠给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卫祖国、保卫和平。

总会有人问:你为什么不怕死?

“有了坚定的信念,就不怕死……我情愿牺牲,为全国的劳苦人民、为建立新中国牺牲,光荣,死也值得。”

任凭岁月磨蚀,朴实纯粹的初心,滚烫依旧。

1954年冬,陕西汉中洋县马畅镇双庙村,19岁的妇女干部孙玉兰接到部队来信:张富清同志即将从军委在湖北武昌举办的防空部队文化速成中学毕业,分配工作,等她前去完婚。

同村的孙玉兰此前只在张富清回乡探亲时见过他一次。满腔热血的女共青团员,对这位大她11岁的解放军战士一见钟情。

少小离家,张富清多年在外征战。

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张富清随王震率领的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先头部队深入新疆腹地,一边继续剿灭土匪特务,一边修筑营房、屯垦开荒。

1953年初,全军抽调优秀指战员抗美援朝,张富清又一次主动请缨,从新疆向北京开拔。

待到整装待发,朝鲜战场传来准备签订停战协议的消息。张富清又被部队送进防空部队文化速成中学。

相隔两地,他求知若渴,她盼他归来。张富清同孙玉兰简单的书信往来,让两颗同样追求进步的心靠得更近。

“我看中他思想纯洁,为人正派。”部队来信后,孙玉兰向身为农会主席的父亲袒露心声。

临近农历新年,孙玉兰掏出攒了多年的压岁钱,扯了新布做了袄,背上几个馍就上路了。

搭上货车,翻过秦岭,再坐火车。从未出过远门的她晕得呕了一路,呕出了血,见到心上人的时候,腿肿了,手肿了,脸也肿了。

彼时,一个崭新的国家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需要大量建设人才。组织上对连职军官张富清说:湖北省恩施地区条件艰苦,急需干部支援。

拿出地图一看,那是湖北西部边陲,张富清有过一时犹豫。他心里惦记着部队,又想离家近些,可是,面对组织的召唤,他好像又回到军令如山的战场。

“国家把我培养出来,我这样想着自己的事情,对得起党和人民吗?”“那么多战友牺牲了,要是他们活着,一定会好好建设我们的新中国。”

张富清做了选择:“作为党锻炼培养的一名干部,我应该坚决听党的话,不能和党讲价钱,党叫我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哪里艰苦,我就应该到哪里去。”

孙玉兰原以为,两人在武汉逛一阵子,就要回陕西老家。谁知他说:组织上让我去恩施,你同我去吧。

这一去,便是一辈子。

从武昌乘汽车,上轮船,到了巴东,再坐货车……一路颠簸,到恩施报到后,张富清又一次响应号召,再连续坐车,到了更加偏远的来凤。

这是恩施最落后的山区。当一对风尘仆仆的新人打开宿舍房门,发现屋里竟连床板都没有。

所有家当就是两人手头的几件行李——军校时用过的一只皮箱、一床铺盖,半路上买的一个脸盆,还有那只人民代表团慰问的搪瓷缸。

孙玉兰有些发懵,张富清却说:“这里苦,这里累,这里条件差,共产党员不来,哪个来啊!在战场上死都没有怕,我还能叫苦磨怕了?”

张富清不怕苦,可他受不得老百姓吃苦。来凤的很多干部都回忆说,无论在什么岗位,他总是往最贫困的地方跑得最多,为困难群众想得最多。

三胡区的粮食生产严重短缺。张富清到了三胡,每个月都在社员家蹲个20来天,“先把最贫困的人家生产搞起来,再把全队带起来”。

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士气很快上去了,三胡区当年就转亏为盈,顺利完成了为国家供粮、为百姓存粮的任务。

到卯洞公社任职,张富清又一头扎进不通电不通水不通路的高洞。这是公社最偏远的管理区,几十里地,山连着山,把村民与外界完全隔绝。

张富清暗想:“这是必须攻克的堡垒,要一边领导社员生产,一边发动群众修路,从根本上解决村民吃饭和运输公粮的问题。”

为了修进入高洞的路,张富清四处奔走、申请报批、借钱筹款、规划勘测……。

约5公里长的路,有至少3公里在悬崖上,只能炸开打通。张富清不仅要筹措资金、协调物资,还要组织人手,发动群众。

有的社员“思路不大通”,认为修路耽误了生产。张富清就住到社员家的柴房,铺点干草席地而睡,帮着社员干农活、做家务。

农闲时节,早上5点,张富清就爬起来,一边忙活一边交心。吃过早饭,他就举个喇叭喊开了:“8点以前集合完毕,修路出力也记工分。”

上午11点和下午5点半,一天两次,开山放炮,大家都要避险,回家吃饭。一来一回,要费不少时间。有时赶不及,张富清就往嘴里塞几个粑粑,灌几口山泉水。

“他跑上跑下,五十多岁的人了,身体并不好,工作却特别认真。”曾和张富清在卯洞公社共事的百福司镇原党委书记董香彩回忆。

一年到头,不到腊月二十八,孙玉兰很少能见到丈夫的身影。有的时候,惦记他没得吃、没得衣服,她就让孩子们放了学给他送去。

一次,大儿子张建国背了两件衣服、一罐辣椒上山了。十来岁的孩子走到天黑还没赶到,只得投宿在社员家中。第二天,等到天黑,父子俩才打个照面。

老张是真忙啊!社员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个从上面派来的干部,是真心为我们想啊!”

从抵制到触动,从被动到主动,群众在张富清带领下肩挑背扛,终于用两年左右时间,修通了第一条能走马车、拖拉机的土路。

后来,张富清要调走的消息传开了。临走的那天,孙玉兰一早醒来,发现屋子外面站了好多人。原来,社员们赶了好远的路,自发来送他了。

“他们守在门口,往我们手里塞米粑粑,帮我们把行李搬上车,一直到车子开了,都没有散。”回想当年的情景,孙玉兰笑得很自豪。

将心比心,张富清把老百姓对党和国家的期望,都化作默默洒下的汗水。

以心换心,群众把对他的信赖与认可都包进了一只只粑粑,修进了一条条路。

如今,原卯洞公社所辖的二三十个村,已全部脱贫出列。当年张富清主持修建的道路,已拓宽硬化,变成康庄大道;高洞几乎家家户户通了水泥路。

粮食局、三胡区、卯洞公社、外贸局、建设银行……从转业到离休,数十年如一日,张富清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在来凤这片毫无关联的穷乡僻壤,留下了一个人民公仆任劳任怨的足迹。

曾任卯洞公社党委副书记的田洪立记得,张富清家的餐桌上常常只有青菜、萝卜、油茶汤,比大多数社员的伙食都差。

可是,这个拥有“人民功臣”称号的转业军人却毫不在意。

他心里只装着一个念头:“党教育培养我这么多年,我能为人民做点有益的事情,党群关系密切了,再苦也知足了。”

循着喧闹的城中街道,来到一座5层小楼,顺着台阶上2楼,就是张富清老两口的家。

走进客厅,一张磨损破皮的沙发、一个缺了角的茶几和几个不成套的柜子拼凑在一起。进了厨房,几只小碗盛着咸菜、米粥和馒头,十分素淡。

这套潮湿老旧的房子是上世纪80年代,张富清在建设银行工作时单位分配的。有人说这里条件不好,他只是淡淡一笑:“吃的住的已经很好了,没得什么要求了。”

比起过去,老两口总是特别知足。

在卯洞公社时,他们住在一座年久失修的庙里,一大一小两间,20多平方米,三张床挤了两个大人、4个小孩。一家人除了几个木头做的盒子和几床棉被外,什么家当也没有。

“他家的窗户很小、又高,屋里不通风,光线暗淡。他那时候分管机关,完全有条件给自己安排好一点。”董香彩回忆:“张富清的大女儿患有脑膜炎,因当年未能及时救治留下后遗症,这么多年来看病花钱,他从来不找组织特殊照顾。”

“不能给组织添麻烦。”这是张富清给全家立下的规矩。

上世纪60年代,国家正是困难时期,全面精简人员。担任三胡区副区长的张富清动员妻子从供销社“下岗”。

孙玉兰不服气:“我又没差款,又没违规,凭什么要我下来?”

“你不下来我怎么搞工作?”一向温和的张富清脸一板:“这是国家政策,首先要从我自己脑壳开刀,你先下来,我才可以动员别个。”

孙玉兰下岗后,只能去缝纫社帮工,一件小衣服赚个几分钱。手艺熟练了,就开始做便衣,一件衣服几角钱,上面要盘好几个布扣。

回家做完功课,孩子们都要帮妈妈盘布扣。到了后来,两个儿子穿针引线的功夫都毫不含糊。

有人替孙玉兰不平:他让你下来,你就下来,不和他吵?

“这个事情不是吵架的事情,他给你讲,这是政策问题,他把道理说明白,就不吵。”

那些年,张富清每月的工资,很难维持一家人的生计。除了患病的大女儿,其他三个孩子下了学就去拣煤块、拾柴火、背石头、打辣椒。

“衣服总是补了又补,脚上的解放鞋被脚趾顶破,就用草裹住捆在脚面上。”小儿子张健全记忆犹新。

相濡以沫,她理解他。可是,孩子有过“想不通”。

大儿子张建国高中毕业,听说恩施城里有招工指标,很想去。张富清管着这项工作,不但对儿子封锁信息,还要求他响应国家号召,下放到卯洞公社的万亩林场。

荒山野岭,连间房子都没有,两年的时光,张建国咬牙挺着,不和父亲叫苦。

张富清四个子女,患病的大女儿至今未婚,与老两口相依为命;小女儿是卫生院普通职工;两个儿子从基层教师干起,一步步成长为县里的干部。

子女们没有一个在父亲曾经的单位上班,也没有一个依靠父亲的关系找过工作。孙子辈现在大多在做临时工,一个孙媳妇刚刚入职距县城几十公里的农村学校。

“父亲有言在先,他只供我们读书,其他都只能靠自己的本事,他没有力量给我们找工作,更不会给我们想办法。”张健全说。

有人劝张富清“灵活点儿”,他正色道:“我是国家干部,我要把我的位置站正。如果我给我的家属行方便,这不就是以权谋私吗?这是对党不廉洁,对人民不廉洁,我坚决不能做!”

一辈子,“党和人民的要求”就是他的准则,“符合的就做,不符合的就坚决不做”。

有一次,分管粮油的张富清把“上面”得罪了。

某机关的同志来买米,提出要精米不要粗米。想到群众吃的都是粗米,又见对方盛气凌人,张富清看不惯,没几句就和对方红了脸。

来人跑去告状,一个副县长来了,批评张富清“太固执”。张富清很较真儿,回答说:“干部和群众应该一视同仁,如果我给谁搞了特殊,就违反了党的政策。”

战场上雷厉风行,工作中铁面无私。张富清把一腔热情投入建设来凤的工作中,却把一个永远的遗憾藏在自己心底。

1960年初夏,不到20天时间,张富清的老家接连发来两次电报:第一次,是母亲病危,要他回家;第二次,是母亲过世,要他回去处理后事。

工作繁忙、路途遥远,考虑再三,他没有回去。

“为什么没有回去呢?那时国家处于非常时期,人民生活困难,工作忙得实在脱不开身,只能向着家乡的方向,泪流满面,跪拜母亲……”时隔多年,张富清在病中,专门在日记里写下当年的心境:“自古忠孝难两全,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怎能因为家事离开不能脱身的工作?”

这就是张富清的选择:战争岁月,他为国家出生入死;和平年代,他又为国家割舍亲情。

2012年,张富清左腿突发感染,高位截肢。手术醒来后,他神色未改,只自嘲一句:“战争年代腿都没掉,没想到和平时期掉了。”

令人惊叹!术后不到一年,88岁的张富清装上假肢,重新站了起来。

2019年3月的一天,张富清家中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他所在老部队、新疆军区某团从媒体上了解到张富清的事迹后,特意指派两名官兵前来探望。

“门口的绿军装一闪,他就激动得挣扎起来,双手拼命撑着扶手,浑身都在使劲,最后,硬生生用一条腿站了起来!”回忆那天的情形,张健全的眼眶湿润了。

年轻的战士朗读起全团官兵为老英雄写的慰问信。他念一句,老伴儿就凑着张富清的耳朵“翻译”一句。当战士念到“三五九旅”“王震将军”这两个词时,张富清无需“翻译”竟听清了,先是兴奋地拍手,后又激动地落泪。

为了迎接战友,张富清特意将军功纪念章别在胸前。

望着父亲精神抖擞的样子,张健全偷偷抹去眼角的泪水。他知道,这一生,如果说父亲有什么个人心愿,那就是再穿一次军装,回到他热爱的集体中去。

多少年了,这是第一次,他高调地亮出赫赫战功。也是第一次,他能够面对战友,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我们的新中国就要庆祝成立70年了,盼着我们的祖国早日统一,更加繁荣昌盛,希望部队官兵坚决听党的话,在习近平主席的强军思想引领下,苦练杀敌本领,保卫和建设好我们的国家。”

临别,张富清又一次坚强站起,挺直脊背,向老部队战友行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我看到老前辈眼里亮晶晶的。”新疆军区某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陈辑舟回忆说,老人的眼中,有久别重逢的喜悦,更有郑重交付的嘱托。

回到部队,他们把老英雄的故事讲给战友们听,全团官兵热血沸腾。

“作为一名战士,我要像老前辈那样,苦练杀敌本领,争当优秀士兵。”战士李泽信说。

“作为新时代的官兵,我们要发扬老前辈‘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干部胡妥说。

“英雄事迹彪青史,传承尚需后来人。”团政治委员王英涛说:“历史的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中,一定要传承好老前辈的优良传统,把胜战的使命扛在肩头,猛打敢担当,猛冲不畏惧,猛追夺胜利,高标准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

张富清的事迹传开后,老人一次次拒绝媒体采访,更不许儿女对外宣扬。后来,有人说,“您把您的故事说出来,对社会起到的教育作用,比当年炸碉堡的作用还大”,老人的态度“突然有了180度的转弯”。

“有几次采访正赶上父亲截肢后的断腿疼痛发作,他没有表露一点,连休息一下都不提,其实早已疼得一身透汗。”张健全说。

从深藏功名到高调配合,张富清的选择始终遵从初心。

他的心很大,满满写着党和国家;他的心又很小,几乎装不下自己。

他去做白内障手术,医生建议:“老爷子,既然能全额报销,那就用7000元的晶体,效果好一些。”可张富清听说同病房的群众用的晶体只有3000元,坚持换成了一样的。

他把自己的降压药锁在抽屉里,强调“专药专用”,不许同样患有高血压的家人碰这些“福利”。

“我已经离休了,不能再为国家贡献什么,能够节约一点是一点。”很多不通常情的做法,在张富清看来,都有着理所应当的理由。

“他完全可以提要求,向组织讲条件。他完全可以躺在功名簿上,安逸闲适地度过余生。”来凤县委巡察办主任邱克权听说张富清的事迹后,利用工作之余查阅大量资料,自愿承担起挖掘梳理张富清事迹的工作。

从好奇到感佩,邱克权感到,越是走进老英雄平淡的生活,越能感受到一名共产党员强烈的炽热。“什么是不改初心,什么是淡泊名利,他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平凡中的伟大。”

张富清床边的写字台上,一本2016年版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格外引人注意。因为时常翻阅,封皮四周已经泛白。

第110页的一段文字旁,做着标记——。

“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

什么是坚定信仰?什么是初心本色?张富清用一生给出了答案。

新中国走过70年风风雨雨,张富清的岗位、身份一再改变,始终不变的,是他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

采访中,张富清多次强调:“在战场上也好,在和平建设时期也好,我就是完成了党交给我的任务,这都是我应该尽的职责,说不着有什么功。”

“泪流满面,这是何等境界”“赤子之心,感人肺腑”“这才是真正的党员”……老英雄的事迹,朴实无华,却直抵人心。媒体争相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反响。

网民“周杰伦奶茶店”说:“六十多年了,不是因为一次偶然,这位老英雄依旧会把曾经的荣誉埋藏在心里。他只把自己当成一个幸运儿,那个活下来替所有牺牲的战友领取那份荣誉的人。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穿上军装卫国,脱下军装建设国家。所谓英雄者,大概如是吧。”

莫道无名,人心是名。

不断有相关机构向老人提出收藏他军功证书的请求。

“我现在还舍不得、离不开,但是我想将来,还是会捐赠给国家,因为这些本来就属于国家。”老人袒露自己的“私心”。

精神富足、生活清淡、追求纯粹——。

他的名字“富清”,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黄文秀先进事迹学习宣传活动党员干部心得体会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黄文秀同志生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副科长、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她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放弃了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回到家乡百色工作,任职于百色市委宣传部。3月,黄文秀同志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奋斗在基层第一线,黄文秀埋头苦干带领全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脱贫18户56人,教育脱贫28户152人,发展生产脱贫42户209人,共计88户417人。在她的努力下,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206月17日凌晨,她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

黄文秀精神是“放弃繁华,反哺家乡”的奉献精神。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时刻牢记手中的权力来自于民,更应该回馈于民。始终坚决以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黄文秀精神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苦战精神。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工作的中心,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不计较个人得失,不在意个人荣辱,把为人民群众谋好事、谋实事作为自己衡量自己工作绩效的标准,因为人民群众的满意是我们机关工作得以更好更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黄文秀用自己的青春和热情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她的青春定格在了人生最美好的30岁,但是她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奋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青年人,以更饱满的姿态在新时代发展的浪潮中砥砺前行。

黄文秀先进事迹学习宣传活动党员干部心得体会

20黄文秀同志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百色工作。203月,黄文秀同志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埋头苦干。6月17日凌晨,她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一位优秀的第一书记黄文秀同志就这样的走了,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0岁,她的坚定步履永远定格在了扶贫脱贫防洪抗洪的路上。她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奉献自我,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青春对于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人生因奋斗而精彩,生命因奋斗二绽放华丽色彩,奋斗的年龄,黄文秀同志没有选择安逸,她放弃了城市舒适的环境,毅然回到家乡,在基层她找到了自己施展才能的舞台,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黄文秀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的具体表现。她把脱贫攻坚当作战场,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当作长征路,在这个战场、这条路上,她就是一名不惧生死、冲锋陷阵的英勇的战士!

入党志愿书是一个人对党组织的誓言和承诺。一次承诺,一生践行。先进典型总是把对党和人民的誓言刻于心、践于行。榜样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入党誓词须终身坚守,入党志愿书须不时重温,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在任何情况下都绝不放弃理想信念,始终朝着入党志愿指向的梦想和目标坚定地前进。责任在心,责任就是使命。责任如炬,照亮前行的路。党员干部一旦走上了“岗位”,就意味责任在肩,就要将“责任心”固牢。先进典型牢记心中责任,拿出了敢担当、能担当、会担当的决心和行动。

我们要向黄文秀同志学习,学习她的坚定信念,明确人生航向;学习她的勤勉务实,争做群众的贴心人;学习她的奋斗精神,与中国梦同频共振。主动将“小我”融入到中国梦实现的大格局中,无论我们现在工作在什么样的岗位,做着什么样的工作,我们要始终坚定共产党人的信念。

黄文秀先进事迹学习宣传活动党员干部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从不谋私利、一心为民的杨善洲到两任村官、六载离家党的忠诚战士沈浩;从放弃优越条件、倾情扎根脱贫攻坚一线的黄文秀到坚守初心、淡泊名利六十载的张富清。从他们身上无不体现了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那份心心相印、鱼水深情。然而中国列车正驶进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期,面对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能否充分发挥新时期党员干部的初心和历史使命,是衡量这次主题教育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标尺。

目前,一些党员干部为民服务不实在、不上心、不尽力,脱离群众,抱怨现在干群关系不好处理,出现这些现象,只能说明我们有些党员干部没有真正理解群众利益观至上,没有理解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没有理解我党初心和使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实,群众的要求并不高,如果相应的把办事程序减少一些,群众少跑一些路,态度更和蔼一些,工作更务实一些,群众就很满意了。作为新时代党员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党员干部在思想上与群众同心同德、在行动上与群众同心同行,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

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力戒形式主义,坚守求真务实优良作风。近年来,不少地方大搞形式风,这不仅没让人民群众从中获利,反而劳财害命,损害了共产党人的形象和公信力。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形式主义的危害,形式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四风”不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因此,以反对形式主义为突破口,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服务水平,谨防形式主义树倒根存,在求真务实上下深功夫,这才是践行初心和使命的第一步。

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力戒官本位思想,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通过此次教育实践活动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了解民情、掌握实情,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拿出难题的实招、硬招。而不是走马观花式调研。“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群众的事就是我们最需要去解决的事,只有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突出的问题解决好、落实好,才能实现国泰民安。黄文秀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帮助群众走出贫困,走向小康,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因为她深知只有与群众走近了,才知道人民群众心中最关心的事,“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一一落实好,就是给这次主题教育最好的“案卷”。

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需要更多人的参与和支持。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需要更多、各行各业的人参与进来,我们共产党人要依托“文明创建”“五级书记大走访”等活动平台,带头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企业车间等以身作则,树立先进典型,激励更多人投身于实现民族复兴事业中来。一朵鲜花打扮不出春的美丽,只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践活动,才能形成众人先进移山填海的壮观。

人民梦汇聚成中国梦,开展这次主题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敢于啃“形式主义、官本位思想”硬骨头,团结带领人民把党的绘就的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美好现实。如果说中国梦是一幅宏伟蓝图的话,那么初心不忘、使命不改就是这幅蓝图里不可或缺的底色。

黄文秀先进事迹学习宣传活动党员干部心得体会

206月16日上午9时至17日凌晨5时,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遭遇强降雨,持续暴雨引发山洪,黄文秀在抗洪救灾途中不幸遇难。黄文秀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之后,回到家乡百色支援建设,成为广西百色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的第一书记。

听完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的报导,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现代社会发展的节奏太快,快到很多人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初心,甚至不知初心为何。科学家、建筑师、军人一个个为家为国且高尚神圣的职业一直是我们在孩童时代的理想,而随著年纪的增长,思维以及认知的具化,理想渐渐成为考一所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经济独立、独善其身.......所有生活的零碎,都不再能够拼凑得起最初梦想的蓝图。也许是因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越来越浅薄,也许是因为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也许是对于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的认知超越不了“小我”。而黄文秀的事迹,正是能够让我们在感动、感慨的同时,从这些情感碰撞中再去找到自己的初心,用榜样的力量荡涤灵魂、砥砺初心、呼唤担当。

每每学习榜样的先进事迹时,带给我们的都是无数的震撼和感动,伴随的也必定有牺牲和死亡,缅怀悼念后我们要擦干眼泪,努力继承烈士们无畏艰难险阻,流血牺牲,爱党爱国爱人民的伟大遗志。

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先进事迹重要指示在襄阳各地选调生中引发反响。

“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20黄文秀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选择返乡做一名选调生,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扎根基层,6月17日凌晨,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黄文秀在扶贫路上勇敢前行的事迹,感动了无数基层工作者,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更在襄阳市各地选调生中引发反响,代表性观点如下:

南漳县肖堰镇观音堂村书记助理冯光(届选调生):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黄文秀师姐心系群众,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选调生的内涵,倒在扶贫工作的一线,令人痛惜。同为驻村扶贫干部,我们应当悲愤为力量,根植师姐对待群众的这份鱼水深情,深入乡村,立足实际,把握规律,对标对本,把本地区“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解决好,提高群众认同感和获得感。

保康县马桥镇河南坪村书记助理郭先涛(2018届选调生):习近平强调,黄文秀同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同为选调生佩服黄文秀同志的勇于担当,作为扶贫大军中的一员,虽然年保康县顺利通过省第三方评估及第三方考核,顺利实现脱贫“摘帽”,但我们要不忘初心,加压奋进,巩固脱贫成果,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新农村。

谷城县赵湾乡鲁家油坊村李渊(2018届选调生):她用拼搏的汗水诠释了青春的意义,她为人民事业付出汗水甚至生命在所不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骄傲。她的初心,也是我们9000多万共产党人的初心。从贵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我选择返回故乡谷城县做一名选调生,山区枯燥的生活正锤炼了我们始终不渝的初心,我们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学习,向黄文秀甘坐冷板凳学习,勇作新时代选调生,在基层挥洒自己的热血与青春。

南漳县李庙镇组织干事严辉威(届选调生):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值得我们每一名青年干部学习,南漳县脱贫摘帽后,我们严格按照“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监管”要求,近期,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40名干部集中走访偏远山村贫困户,全面摸排脱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同时进一步宣传政策、化解矛盾、提升群众认可度和满意度,巩固脱贫成效。

南漳县长坪镇东园村书记助理李国辉(2018届选调生):火一样的青春,温暖了一方;花一样的年华,怒放的生命!文秀师姐学成归来,选择了家乡、选择了担当、选择了奉献,她是英雄、是扶贫之花,她为我们选调生作出了榜样,她的“长征精神”见证了选调生的初心,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接力奔跑!扶贫路上不落一人,选调路上不忘初心!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面对信仰,是为党,还是为自己?

对于个人信仰,年轻干部有个人不同的选择。黄文秀选择了为党,在上大学期间入了党,如她在入党申请书所写:“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一个人的信仰,决定着人生选向。“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未来,青春用来回忆的。”@年轻干部,你们当抛弃为个人为私的“小九九”,立志许党报国,奋斗新时代,展现新作为,让青春绽放光彩。

面对选择,是城市,还是基层?

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条件优越,环境宜人,是年轻人梦寐以求,孜孜追求的地方;农村基层,与城市相比,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地理位置偏远,条件艰苦,农村出来的年轻干部走出去,一般就不想在回来。黄文秀从农村出来的,却选择了“我就是要回来的人”,她北师大硕士毕业,选择到革命老区百色,当了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把自己永远地留在了基层。农村基层是个大学校,追梦圆梦的大舞台。@年轻干部,你们当面向未来,面向明天,把“到基层去”作为人生第一选项,到基层学习,锻炼自己,增长才干,提升干事创业本领。

面对攻坚,是出击,还是待毙?

脱贫攻坚,啃的都是硬骨头。对于基层干部来说,打赢脱贫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如何对待脱贫攻坚,是对基层干部的考验。黄文秀经受了考验,面对攻坚,她主动融入基层,进农户入田间,和群众做“一家人”,发挥地方优势,用足用活党的扶贫政策,开辟了一条带领群众脱贫的新路子。脱贫一线考验人,也锻炼人提升人。@年轻干部,你们当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勇气,自觉投身到脱贫攻坚工作一线,发挥聪明才智,敢拼敢闯,踏出脱贫攻坚新路来。

面对危险,是避难,还是前冲?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无数的危险。党员干部如何面对危险,既是考验责任担当,也是考验对党忠诚。面对危险,有私心的人,多是考虑自己第一,躲避可能带来的灾难;有公心的人,常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尽可能地减少危险带来的灾难。黄文秀就是有公心的人,面对百色大石山区进入雨季,可能给群众带来的危险,她没有选择躲避,毅然告别家人,前冲在危险一线,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基层干部的忠诚。危险是锤炼人的“熔炉”,也是检验人的“试金石”。@年轻干部,你们当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有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精神,用年轻的热血应对人生遇到的危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化险为夷,走向更好明天。

黄文秀走了,但黄文秀“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永远留在党员干部心中。@年轻干部,我们还等待什么?动起来吧,向脱贫攻坚战线上的黄文秀们学习,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践行者,做群众最贴心的人!

公司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干、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推动农垦集团和公司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让公司全体党员干部的内心深处,感受到了对党忠诚、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宝贵品格,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不忘初心、明确基本党员标准、树立行为规范、全面理解党的纲领,牢记党的宗旨,牢记党员义务和权利,坚定牢固入党时的那份理想和信念,以榜样为标杆,从自身做起,以正能量影响身边人。(何天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