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问题说课稿(模板16篇)

小编: MJ笔神

教案模板是教师的自我约束,能够帮助教师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规范性。请仔细研究以下教案模板,了解如何通过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归一问题三年级作文

当老师把学校召开家长会的通知书发给我们的时候,我拿着那张通知书不敢正面朝它看上一眼。期中考试以后,我自以为自己非常幸运,家长因为工作忙而没有空闲工夫问起我的考试成绩。唉,这一次可就要露馅了!

只能够自认倒霉了!谁叫我平时不好好学习,考试前又不好好复习。上课时和旁边的同学说话,别人在做作业的时候,我却一个人在玩耍,自己的成绩自己知道,一股劲地往下退,直线下降嘛!尤其是数学,我一点也听不懂,上课就像梦游一样,老师上到那儿就算到那儿,听了就忘,简直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简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平时做作业还要好,做完就不知道自己在做一些什么,为什么这么做。简直像在做梦一样却不知道一个所以然。大部分时候,我只要一遇到做不出的时候就问同学,美其名曰虚心请教,然而实质上是叫别人说了,自己写写,好像自己当一个书记员,只管抄写。老师看到以后经常跟我耐心谈话,说了一大堆道理,我却全部当了耳旁风。到了期中考试的时候,虽然我提前两天知道,但是我说“临时抱佛脚,越抱越别脚”。所以,大家在复习的时候,我却照玩不误。期中考试考了一个比较差的成绩那是不能够怪别人的.呀!只能够怪自己不用功呀!

也许家长会开完,家长们相互通气,妈妈又会掉下伤心的眼泪,因为我是她的希望,她的骄傲,她的精神支柱。可是,我就是那么不争气,成绩那么差……我想自己真的不应该让他们那么失望,那么伤心,那么落泪。从现在开始,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学习,争取以后考试次次都取得好成绩!那么让自己的父母也能够在家长会上抬起头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青岛版归一问题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大约200字)。

青岛版归一问题,是指青岛地区有关单位在财报上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主要涉及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方面。青岛地区多家企事业单位存在虚收虚支、资金划转等问题,这种不规范的财报编制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和投资者的利益。近年来,青岛市政府和有关机构对此问题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整治和纠正。通过参与这些整改工作,我深受启发,对青岛版归一问题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段:问题分析(大约300字)。

青岛版归一问题之流行,主要是由于财务人员的不规范操作和管理观念的淡漠造成的。一些企事业单位为了在短时间内达到目标,可能会将真实的财务数据进行美化,对实际情况进行掩盖。另外,一些单位在执行财务制度和政策时存在盲目从属的问题,缺乏对法规和标准的准确理解和执行能力。而政府监管的不到位也让这些问题得以长期存在,监管人员的能力和意愿都面临一定的挑战。问题的产生不仅对企事业单位造成了损失,也对广大投资者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危害。

第三段:整改措施(大约300字)。

为了解决青岛版归一问题,青岛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整改措施。首先,加强了对企业财务人员的培训和资格认证,提高财务人员的品德和业务素质。其次,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财务监察机构,加大对企业财务数据的检查和核实。同时,推动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提高数据的透明度和准确性。最后,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造假行为进行处罚。

第四段:成效与启示(大约300字)。

通过整改措施的实施,青岛版归一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和改善。财务人员的素质和意识得到提升,他们更加注重准确和规范的财务操作。政府的监管力度加强,打击了一批造假行为,为企事业单位正常经营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这些整改措施增强了市场的监管和透明度,提高了投资者的信心和对企业的认可度。

第五段:个人体会(大约300字)。

通过参与青岛版归一问题的整改工作,我深刻感受到了规范财务报表的重要性以及对投资者利益的关注。财务数据的真实和准确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也关系到投资者的权益。作为一名财务人员,我将更加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严格遵守财务制度和法规,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同时,我也愿意积极参与到财务监管中,监督企业遵守相关法规,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市场的正常运行做出贡献。

总结:通过对青岛版归一问题的研究和整改实践,我深刻认识到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企业和投资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政府、企业和监管机构必须加强协作,强化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监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共同推进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投资者的利益保护提供坚实的保障。

解决问题评课稿

董老师的这堂课,以学生为中心,搭介平台,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又通过小组全作学习、动手体会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的实际意义。我认为董老师的这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应用到生活当中去,解决身这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董老师在课的导入部分就创设了学生去雅戈尔动物园的情景,小记者去动物园带来了一些数学信息,请学生仔细听,并说说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把学生在生活中熟悉而非常感兴趣的情景搬到课堂上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气氛较好。

二、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产生多种资源,教师学会观察、倾听,充分利用来自学生的兴趣的资源。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董老师非常巧妙而充分的利用了教学资源。例如,在巩固阶段,董老师出示了很多图片,让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提数学问题,并且请学生解决他们自己提的数学问题。采用了小组竞赛的方式,分三小组,答对一题一朵小红花。最后当比赛结果出现时,董老师非常巧妙地问学生第一小组至少得几朵才能和第二小组一样多。充分利用了各组得小红花这个教材资源。

三、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注重小组合作交流,可以给学生提供充分自主的活动空间和广泛交流的机会。学生可以在平等的交往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潜能,教师也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启发者、合作者、促进者。小组合作学习,充分赋予了课堂的活动空间。在小组学习中,教师仅仅是导演,学生真正走到前台来表演,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对知识的探索过程中,通过理解、认知、质疑、创造、体验、交流和表现等一系列的活动,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得到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更为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董老师有效地开展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例如4人小组解决“斑马比老虎多几只”这一问题,董老师明确提出学习目的、合作要求。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说一说,谁和谁比,谁比较多,谁比较少,最后再想一想怎样列式。真正开展了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师生共同探究。

本堂课值得商榷的地方,我个人认为董老师对学生评价的方式能不能再丰富一些,更能激励学生一些,这样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青岛版归一问题心得体会

归一问题是指规范词语的使用,消除同一语言中词义多义的现象,使语言更加简洁明确。在青岛市进行的归一问题管理工作,是为了提高市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效率。这一问题也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通过参与归一问题管理工作,我有了一些体会和心得。

首先,归一问题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语言是一种活的工具,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而不断演变。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也会存在一些差异,这就会导致词语的使用上产生一些分歧。归一问题的存在不是错误,而是需要通过规范和协调来解决的。因此,我们没有必要过分担心归一问题,而是应该积极参与到解决归一问题的过程中。

其次,归一问题的解决需要集体努力。归一问题的管理工作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广大市民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只有形成共识,大家才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规范词语的使用。在青岛市的归一问题管理工作中,相关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专门的研讨会等。通过这些努力,广大市民的归一问题意识得到了提高,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再次,归一问题管理要注重方法。解决归一问题需要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手段,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宣传和呼吁。在青岛版归一问题管理中,相关部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机制,包括了问题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决等环节。通过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找出一些常见的归一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法的有效运用,使得归一问题管理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了实际的可操作性。

最后,归一问题管理的核心是通过规范词语的使用,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力。归一问题管理不仅仅是解决一些表面上的问题,更是通过规范词语的使用,提升整体语言水平。在青岛市的归一问题管理工作中,相关部门提出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要求,如词语用法示例、常见错误案例等,帮助市民理解和掌握正确的词语用法。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产生误解和歧义。

综上所述,青岛版归一问题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提高市民的语言素养和沟通能力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参与这一过程,我更加清楚了归一问题的存在不是错误,而是可以通过规范和协调来解决的。归一问题的解决需要集体的努力和共同的理解,同时也需要注重方法和手段的运用。通过规范词语的使用,我们可以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力,从而提升整体的语言水平。希望青岛市的归一问题管理工作能够不断深入和完善,为市民提供更好的语言环境。

青岛版归一问题心得体会

近年来,“归一问题”成为社会热点,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而在青岛这座美丽的城市里,也出现了一些特有的“青岛版归一问题”。在长期的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下面,我将以五段式的方式,来分享一下我对“青岛版归一问题”的思考。

首先,要明确理解“青岛版归一问题”的实质。归一问题,简而言之,就是人们普遍存在的思维定势和行为倾向导致的问题。它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伤害。青岛版归一问题则是指在青岛这座城市里,出现了以归一为特点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市民抛弃垃圾随意乱扔的现象,餐饮店主利用地沟油来“归一”食材成本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青岛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的提升。

其次,要深入分析青岛版归一问题产生的原因。青岛版归一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一方面,社会文化传统对个人行为模式的影响不容忽视。青岛作为一个海滨城市,历史上海洋文化的熏陶使得一些市民具有部分海洋文化特点,比如自由、开放等。这种开放的思维方式,一定程度上让人们对归一问题容忍度增高。另一方面,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竞争压力也是青岛版归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代,一些人或企业不择手段,甚至利用归一问题谋取私利。

然后,应该认识到青岛版归一问题的危害性。青岛版归一问题不仅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还会阻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垃圾乱放不仅破坏了环境卫生,也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构成了威胁。而食品安全问题更是直接关系到市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长期以来,一些不负责任的商家在青岛市场上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权益和社会的稳定。

再者,要积极寻找解决青岛版归一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提升市民的素质和意识。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的环保和食品安全意识。通过教育和制度建设,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同时,需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那些破坏社会和谐的人受到应有的制裁。

最后,我们每个人都要以身作则,争当行为的模范者。不仅要自律,还要积极引导身边的人们,从改变自己做起,影响他人,共同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只有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解决青岛版归一问题,让这座美丽的城市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总之,青岛版归一问题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问题,也是一个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只有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面对,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源,实现城市和谐发展。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青岛将能够克服这个问题,焕发出更加美好的光芒。

归一问题三年级作文

教案说明:

教学内容:

复杂归一应用题(小学数学九年制义务教材第九册,p47/例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复杂归一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且正确解答.。

2.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常规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根据题目特点用最简捷的方法解题.。

教学过程:

一、准备。

读题、列式并解释算式。

列式:25.2÷3÷1.5。

25.2÷1.5÷3。

25.2÷(1.5×3)。

二、学习例4。

改准备题成例4。

1.读题,说出条件和问题.。

2.“照这样计算”怎样理解?

3.要求5台8小时织布多少米,首先应解决什么问题?

列式并解释算式:

25.2÷3÷1.5×5×8。

25.2÷3÷1.5×8×5。

4.这几种方法都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5.还有别的方法吗?25.2×(5÷3)×(8÷1.5)。

将来学习分数乘除法以后,我们就会计算这个算式了.。

三、变化例4。

改例4成:

1.读题,考虑这道题的数量有什么特点.(织布机的台数没变.)。

2.小组讨论:解题关键是什么,然后列出算式,看看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3.集体讨论:

(1)解题关键:求出1台织布机1小时织布多少米.。

列式并解释算式:25.2÷3÷1.5×3×6。

(2)解题关键:求出3台织布机1小时织布多少米.。

列式并解释算式:25.2÷1.5×6。

说说为什么这样做.。

(3)解题关键:求出6小时是1.5小时的几倍.。

列式并解释算式:25.2×(6÷1.5)。

说说为什么这样做.。

4.小结:

除了掌握常规解题思路,还应该注意题目自身的特点,看看有没有更简捷的方法.。

四、练习。

1.独立完成并订正。

(1)建校劳动中,3人5次搬砖75块.照这样计算,40人8次搬砖多少块?

列式:75÷3÷5×40×8。

(2)建校劳动中,3人5次搬砖75块.照这样计算,40人5次搬砖多少块?

列式:75÷3÷5×40×5。

75÷3×40。

2.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

2台拖拉机3小时可耕地7.2公顷.照这样计算,

(1)5台拖拉机一昼夜可耕地多少公顷?

7.2÷2÷3×5(×)。

7.2÷2÷3×5×24(√)。

(2)继续耕地6小时,又耕了多少公顷?

7.2÷2÷3×6(×)。

7.2÷2÷3×2×6(√)。

7.2÷3×6(√)。

7.2×(6÷3)(√)。

(3)继续耕地6小时,这时一共耕了多少公顷?

7.2÷2÷3×2×6+7.2(√)。

7.2÷3×6十7.2(√)。

7.2÷2÷3×2×(3+6)(√)。

7.2÷3×(3十6)(√)。

五、总结。

六、作业p49/1-6。

七、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说课稿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并进行良好的情感和态度的培养,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教师只有在教学中灵活处理教材、调整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现代数学信息资料充实到课堂教学中,落实《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就我所上的《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二)》教学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作以说明。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二)》这部分内容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发展。它是在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种题实际上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题,只是有一个数题目里没有直接给出来,需要根据题里的条件先算出来。通过解答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可以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提高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能力。在教材使用上我大胆改变教材材:从学生身边的事出发,以收集、整理学生植树活动的数据情况分析来建构。从植树活动情景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课本中数学之间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源泉,这样更会体现课堂教学“以生为本”、以“发展为本”和教师由“教教材”向创造性的“用教材”的新理念。

用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数量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再通过“想”帮助学生弄清,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多造林的公顷数是原计划造林公顷数的百分之几。然后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的改变题中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这类百分数应用题的认识,看到题里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一种“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在过程中体验数学与周围的联系,发展自己的解决问题策略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促进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达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的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理念。教学目标是1、学生在学习了解答“一个数上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基础上,学习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2、提高学生迁移类推和分析、比较、解决问题的能力。3、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难点: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能够正确解答。

本节课,我用植树造林活动作为教学主线,让学生在自己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力求教学设计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1、在内需的情感导入中,使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新知。2、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经历过程、主动探究。3、在多样的课堂评价中,使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4、在开放的教学教程中,让学生应用数学、体验成功。

1、情景引入,通过植树节,同学们都踊跃地参加植树活动的数据。让学生说说下面每个百分数的含义。(1)六年级同学今年植树的参加率是98%.(2)六年级同学今年植的树成活率是85%.(3)同学们植树的棵数是去年的120%。目的是让学生回顾解答“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关键是什么?为后面的新课探究打下基础。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多(或少)百分之几”, 是在“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基础上延伸。

2、探究新知,通过紫金镇今年大力开展了植树造林活动的情景图及数学信息,让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条件提出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在过程中体验数学与周围的联系,发展自己的解决问题策略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促进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达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的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理念。通过改一改,让学习利用已有学习经验解决比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的问题。体现一题多解、一题多改、一题多意的用材要求。

3、深化巩固,由于人们过度砍伐树木,造成了水土流失。我国著名的淡水湖----洞庭湖,因水土流失引起泥沙沉积等原因,面积已由原来的大约4350平方千米缩小为约2700平方千米,没庭湖的面积减少了百分之几?国家实施天然林和藏羚羊保护工程。我国西藏地区藏羚羊的数1999年是7万只左右,到20xx年9月增加到10万只左右。藏羚羊的数量1999年增加了百分之几?两道题的练习,学生进一步明白“求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应注意找应用题中的标准量,也就是确定单位“1”,用标准量作除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减少)百分之几的题,它的解题思路和直接求一个数是另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的分析思路基本相同,都要分清哪两个量在比较,谁是单位“1”,但是这里比较的两个量中有一个条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必须先求出。

4、课后延伸:我镇今年实际造林14公顷。明年计计划造林比今年造林多20%,估计明年造林多少公顷?我们下节课研究.让学生进一步想对数学研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解决问题》说课稿

本单元在编写上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生活,强调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乘法意义的感悟。教材中的主题图以学生喜爱的动物出现,目的是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根据前两节课的学习,二年级学生已经对乘法有了初步认识,并能够初步用乘法解决问题。由于本班学生思维敏捷,愿意和小伙伴交流合作、并且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求几个相同加数和)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会根据乘法的意义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求几个相同加数和)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课标》指出的“倡导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理念,我安排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对动物故事非常感兴趣,因此我创设了带学生去动物园看动物,从复习引出新课。 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非常成功,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根据《课标》要求,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所以把本环节分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两步。

(1)提出问题:

首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主题图、为提出数学问题做好准备。然后鼓励学生根据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问题,先让他们和同桌说一说再汇报,这样很好的保护了孩子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学生很快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一共运多少根木头?”

(2)解决问题:

学生有了前两节课的基础,很快列出了第一个问题“一共运多少根木头?”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这时引导学生说出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3分别表示什么?理解2×3的意义。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同学们,运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了动物乐园的实际问题,课本59页《做一做》练习十二的第1、2、3题,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发现图中的的数学信息,并提出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做到了情境的完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很高涨,又潜移默化的渗透了思想教育。

四、总结延伸、情知共融

在总结延伸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谈收获,同学们下课后可以继续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归一问题》教学反思

《归一问题》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妈妈买碗”为主线,通过学生数学熟悉的两步计算,建立“归一问题”基本模型,让学生理解归一问题的思路,先算出“1”个单位数量是多少,再根据题目中的其他条件,算出几个几最后的结果,由于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我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画图,让学生看图,画图理解图意,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效果还不错。本节课的例题和想一想同属于归一问题,但略有不同,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比较的发现不同方式,让学生在对比之下发现不同,在课堂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根据线段图编一道归一问题的应用题,这样既巩固了新知,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的同时,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这节课后,通过自我反思教学过程,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课堂上讲得较多,没有放手给学生,担心学生画图,课堂上耗时过多,不能按时完成教学内容,在讲例题时,没能照顾少数潜能生的学习体验。教学中不想让学生犯错,总着急想让学生一次就答对,不想让学生先犯错。在全课总结时,让学生说得较少,自己说得较多,这个环节教学效果不理想。

今后的改进措施:

1.课堂上要大胆放手给学生,能不讲时就不讲或少讲,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

2.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自己做题的想法,让学生多样性的表现。

3.教学中不要怕学生出错,要让学生从错误中发现自己,然后在错误的基础上发现正确的知识。

4.多听其他老师的课,积累教学经验,促使自己不断进步。

归一问题三年级作文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课程标准要求及解读:

新课标明确指出第一学段在“问题解决”方面的目标是: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初步学会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根据以上目标,结合“归一问题”这一课例的特点,我重点突出了“帮助学生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初步学会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这两个目标。在教学中注重分析归一问题的数量关系,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整理信息,建构归一问题数学模型。

二、教材分析:

《归一问题》是五四制青岛版新教材三年级上册43-45页的内容。本单元是一个独立的“解决问题”的单元,而“归一问题”是本单元最后一个信息窗的内容之一,在本单元中作为一个独立的“例题类型”出现,可见“归一问题”在整个小学阶段的问题解决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做好“归一问题”教学,对于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在教材中,归一问题的教学定位主要有两点:一是解决归一问题,建构归一问题数学模型。二是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感受画线段、列表、文字描述等都是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在解答问题中让学生学会如何有条理地整理条件和问题,这样,当他们遇到难一些的题目时,自觉用到这些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三、学情分析:

通过对全班40名学生进行课前前测发现,全班有99.2%的学生能根据数量关系熟练解答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只有11.2%的学生能独立解决归一应用题。89.75%的学生不会有条理地整理条件和问题,只有10.25%的学生会用线段图来整理条件和问题。前测结果说明三年级的学生在解决问题上大多只凭感性经验,对于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认识还不够深刻,需要继续强化理解。之前只是解决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数量关系简单明了,不用对信息进行书面整理,因此学生缺乏整理条件和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信息整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掌握归一应用题的的解答规律,建构归一问题数学模型。

四、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本课的目标定位和学生的学情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归一应用题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地分析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规律;建构归一问题的数学模型。

2、通过信息的整理,渗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学会归纳与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五、评价设计。

1、通过第二大环节“初步探究、整理条件和问题”的设计实现目标二的达成。

2、通过第三大环节“深入探究、建立模型”和第四环节“巩固练习”实现目标一的达成。

3、主要通过“同学们去风景区游玩遇到一些数学问题”这一系列的情景串的设计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目标三的达成。

六、教学流程设计。

(一)回忆旧知,复习巩固(2分钟)。

(点击课件)首先我用屏幕出示题目:燕子妈妈9天捉了945只害虫,平均每天捉多少只害虫?让学生读题,并在答题卡上用不同的线画出问题和条件,并列式。

[设计意图]:通过上面练习的设计复习旧知,为归一问题的解决打好基础。通过让学生画出条件和问题,为进一步帮助学生整理应用题信息做好铺垫。

(二)初步探究、整理条件和问题(17分钟)。

在这一环节主要设计了四次活动。

活动一:体会整理条件和问题的必要性。

课件出示题目:小明和同学们在景区门口买门票,两张票30元,买6张票需要多少元?

让学交流知道了什么?并通过老师的板书让学生感受到麻烦,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什么好方法能够又快又简单地把我们需要的条件和问题表述出来?然后让小组带着问题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找出题中数学信息、教师板书,让学生体会到写这么多字真麻烦,从而引发学生思考――“有没有什么好方法能够又快又简单地把条件和问题表述出来?”让学生体会整理条件和问题的必要性。

2、活动二:探究交流各种整理条件和问题的方法。

学生在小组讨论探究的基础上,集体交流,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整理条件和问题的方法:文字表述、线段图、列表格。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出各种整理条件和问题的方法,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运用这些策略可以更有效的解决问题。

活动三:方法优化。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师生总结的`整理方法,组织学生发言,从而优选出画线段图和列表整理,让学生体会这两种方法的简洁明了。再进一步引导:把表格的边框去掉,用箭头连接可以更简洁。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最简洁而有效的整理方法。同时为帮助学生更高效整理,可以把表格边框去掉,用箭头连接。方法的优化有助于提高学生整理条件和问题的能力,从而为高效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活动四:列式解答。

老师引导学生从整理好的条件和问题中寻找有着密切联系的条件和问题?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然后试着列式计算。在交流不同做法时,引导学生讲清自己的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解答、集体交流,说清思路、理清算法。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法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三)深入探究、建立模型。(8分钟)。

教师出示题目:小明在商店买了3瓶饮料一共花了12元,如果买7瓶饮料需要多少钱?

最后引导学生观察两道题目的解决方法,发现解决问题的相同:两次计算都要先求出单一的量,再求出总量。

[设计意图]:通过和第一道问题的对比,让学生发现两道题目解决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点是没有倍数关系的问题只有一种解决方法,相同点是两道题目都要先求出单一量,再求出总量。通过对比,初步体会解决归一问题的规律,初建解决归一问题的模型。

(四)巩固练习(5分钟)。

教师课件出示题目:三个小题主要考察目标一、目标二的达成情况。

[设计意图]:三道题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其中1、2小题让在学生整理条件和问题的基础上进行解答,第3小题则是一道反归一问题,通过让学生比较正反归一问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加深对归一问题本质的认识。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2分钟)。

学生交流收获,教师引导总结:解决归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先求出单一量。并提出课后继续探究的希望。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设计,梳理知识脉络,理清思想方法,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乐趣。

(六)达标检测(6分钟)。

出示写有问题的检测题卡,学生独立完成,当堂订正。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补救。

归一问题三年级作文

“归来吧,归来吧……”唉,我亲爱的熊熊!

自从老妈把熊熊以多种理由送到郑州,我便肝肠欲断,痛不欲生,魂不守舍,无精打采……呜~我想咬人,我想咬我狠毒的娘!为什么要把我和熊熊分开!我们两个朝夕相处,相依为命。不行!这个暑假我要把熊熊接回来!

熊熊,你回来吧!

归一问题三年级作文

去年一月左右,我们全家三口装得大兜子鼓鼓的,打扫完家,提上就动身和我表弟家上车,启动车后,前去湖南海滩游玩之旅就正式开始了!

到了湖南,关上车门,把行李放进了宾馆,我和表弟立马冲出宾馆的旋转门,目的只有一个直奔酷爽的`海滩冲刺。

到了海滩,只见刚才灯火辉煌的大都市都被邻海的`黄沙所吞没,海浪猛烈地扑打着沙滩,一波又一波,似乎不冲到岸边就不罢休的样子,我和表弟脱掉衣服和鞋子,赤着白嫩的脚踩在黄沙上,一股麻麻有温暖的感觉直扑心头,当时正好是晚上,海的那边是一望无际的黑暗,与被月亮与星星点亮的无边无际的漆黑天空遥相辉映,好一个水天一色!

归一问题三年级作文

今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些关于环境污染的报道,十分着急,我想知道更清楚的信息,于是,我上网找资料。

我看到了关于每年人们丢弃的物品的.资料。比如牙刷,如果按每支牙刷重9.1克,三个月换一支的话,按北京人口1200万计算,全年丢掉的牙刷重是463.8吨,这还没把宾馆的一次性牙刷算在内。还有牙膏皮、肥皂盒等物品。

虽然人们有如此多的物品被丢掉,但是这些物品是可以回收的。1吨废塑料可以生产0。37~0。73吨油,这可以获得利润8000元。我想,如果我们把这些牙刷收集起来,送到废品回收站,或者我们在倒垃圾时,进行垃圾分类,这就不就可以减少浪费,对垃圾进行回收、利用了吗?这会对我们的社会带来一笔多大的财富啊!

所以,我们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做保护环境的有心人!

归一问题三年级作文

数学是丰富的,当然数学也是奇妙的。“归一”问题十分有趣,那就让我们看看“归一”问题最有趣的.地方吧!

首先要告诉大家什么叫“归一”问题:“归一”问题是要先算出一个或一只或头条……。

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上有一题:4支钢笔24元,5支钢笔一共要多少元?12支呢?其实这种题目是要先算出1支钢笔多少元?所以24÷4=6(元),接下来6×5=30(元),算出了5支钢笔要30元,再接着6×12=72(元),算出12支钢笔一共要72元。

在生活中也有许多许多的“归一”问题。比如,王叔叔2天运了6个货物,3天一个运了几个货物?应该摆出算式6÷2×3=9(个),6÷2求出了一天运了3个货物,再3×3=9(个),所以3天一共运了9个货物。

“归一”问题真有趣!数学真会千变万化!所以,请大家学好数学吧!

归一问题三年级作文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3分)一列火车3小时行240千米,照这样算,7小时行_________千米.

2.(3分)粮站加工切面,5天加工440千克,照这样算,30天可加工切面_________千克.加工4840千克切面要_________天.

3.(3分)两辆汽车一个月用油1200千克,5辆汽车8个月用汽油_________千克.现有36000千克汽油,够_________辆汽车用3个月.(一个月算30天)。

4.(3分)8个人10天修公路840米,照这样算,20人要修4200米,要用_________天.

5.(3分)筑路队,修一段路,6个人45天完成,如果增加9人,_________天完成.

6.(3分)学校平整操场,35人3小时平整1260平方米,照这样算,40人平整2880平方米,要_________小时.

7.(3分)某工程队,16个工人9天能挖水沟1872米,27个工人14天能挖_________米.

8.(3分)红光大队用拖拉机耕地,2台3小时耕75公亩,照这样算,4台5小时耕_________公亩.

9.(3分)砖厂用3台制砖机4小时生产红砖坯4.8万块,照这样算,8台制砖机8小时可制_________块红砖坯.

10.(3分)3台磨面机8小时可磨面粉33.6吨,现在磨面机增加到12台,要磨面粉168吨,要_________小时.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

14.机器厂原来制造50台机器要用钢材75吨,技术革新后,每台机器用的钢材节省了半吨.原来制造50台用的钢材,现在可造多少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3分)一列火车3小时行240千米,照这样算,7小时行560千米.

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1923992。

分析:依据3小时行240千米,可以求出火车的速度,行驶时间已知,速度乘以时间即为行驶的距离.

解答:解:240÷3×7=560(千米).

2.(3分)粮站加工切面,5天加工440千克,照这样算,30天可加工切面2640千克.加工4840千克切面要55天.

考点:简单的归一应用题;简单的归总应用题.1923992。

分析:照这样算,说明加工的效率不变,先求出一天加工多少切面,再求30天可加工切面多少千克,最后求加工4840千克切面要多少天.

解答:解:440÷5×30。

=88×30。

=2640(千克);。

4840÷(440÷5)。

3.(3分)两辆汽车一个月用油1200千克,5辆汽车8个月用汽油24000千克.现有36000千克汽油,够20辆汽车用3个月.(一个月算30天)。

考点:归一、归总加条件的三步应用题.1923992。

解答:解:(1)1200÷2×5×8=24000(千克);。

(2)36000÷[3×(1200÷2)]=20(辆);。

答:5辆汽车8个月用汽油24000千克.现有36000千克汽油,够20辆汽车用3个月.

4.(3分)8个人10天修公路840米,照这样算,20人要修4200米,要用20天.

考点:简单的归一应用题.1923992。

分析:照这样计算,说明每个人每天的工作量不变,即840÷10÷8=10.5米不变,再求20人每天的工作量,即20×10.5=210米,再用包含除法即可求得所需的天数.

解答:解:840÷10÷8=10.5(米).

4200÷(20×10.5),

=4200÷210,

=20(天).

5.(3分)筑路队,修一段路,6个人45天完成,如果增加9人,18天完成.

考点:归一、归总加条件的三步应用题.1923992。

分析:先求出6个人45天完成的工作总量,再求现在总人数,最后即可求出所用的天数.

解答:解:6×45÷(6+9)=18(天);。

6.(3分)学校平整操场,35人3小时平整1260平方米,照这样算,40人平整2880平方米,要6小时.

考点:归一、归总加条件的三步应用题.1923992。

分析:要求要几小时,先求出每人每小时平整多少平方米,即1260÷35÷3=12平方米;然后根据40人平整2880平方米的操场,即1人平整2880÷40=72平方米;继而用72÷12计算出需要的时间.

解答:解:2880÷40÷(1260÷3÷35),

=72÷12,

7.(3分)某工程队,16个工人9天能挖水沟1872米,27个工人14天能挖4914米.

考点:归一、归总加条件的'三步应用题.1923992。

分析:先用除法求出1个工人每天挖多少米,再乘上27人和14天即可.

解答:解:1872÷16÷9×27×14,

=117÷9×27×14,

8.(3分)红光大队用拖拉机耕地,2台3小时耕75公亩,照这样算,4台5小时耕250公亩.

考点:归一、归总加条件的三步应用题.1923992。

分析:根据题意,关键理解照这样算,意思是平均每台每小时的工作效率是一定的;首先求出1台1小时耕地多少公亩,再求4台5小时耕地多少公亩,由此列式解答.

解答:解:75÷3÷2×4×5。

=25÷2×4×5。

=12.5×4×5。

=250(公亩).

9.(3分)砖厂用3台制砖机4小时生产红砖坯4.8万块,照这样算,8台制砖机8小时可制25.6万块红砖坯.

考点:归一、归总加条件的三步应用题.1923992。

分析:照这样算,说明每台制砖机每小时生产的砖数是一定的,先求出这个单一的量,再求8台8小时的总量即可.

解答:解:4.8÷4÷3×8×8。

=0.4×8×8,

=25.6(万块);。

答:8台制砖机8小时可制25.6万块红砖坯.

10.(3分)3台磨面机8小时可磨面粉33.6吨,现在磨面机增加到12台,要磨面粉168吨,要10小时.

考点:归一、归总加条件的三步应用题.1923992。

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每台磨面机每小时可磨面粉多少吨,再求出12台磨面机一小时磨面粉多少吨,最后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168÷(33.6÷8÷3×12),

=168÷(4.2÷3×12),

=168÷(1.4×12),

=168÷16.8,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

考点:归一、归总加条件的三步应用题.1923992。

分析:先求出每人每天修水渠的长度,再求出增加15人后所有人一天修水渠的长度,最后即可求出所用的天数.

解答:解:每人每天修水渠的长度:1800÷12÷75=2(米).

所有人一天修水渠的长度:(75+15)×2=180(米).

考点: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三步应用题.1923992。

分析:先求出实际每天生产的吨数,再求出实际所用的天数,然后用计划的天数减去实际的天数.

解答:解:1080÷24+15,

=45+15,

=60(吨),

1080÷60=18(天),

考点: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三步应用题.1923992。

分析:利用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先求出这批任务的总数量,再求出实际用的天数,最后用计划的天数减去实际的天数求出提前的天数.

解答:解:24×45=1080(吨).

1080÷(45+15)=18(天).

14.机器厂原来制造50台机器要用钢材75吨,技术革新后,每台机器用的钢材节省了半吨.原来制造50台用的钢材,现在可造多少台.

考点: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三步应用题.1923992。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求出原来每台机器要用的钢材的吨数,减去节省的半吨,就是现在每台机器要用的钢材数,用钢材的总吨数除以现在每台机器要用的钢材数就是现在可造的台数.

解答:解:现在每台机器用的钢材:75÷50﹣0.5=1(吨),

归一问题三年级作文

我有许多问题。

我还有问题:铅笔是怎么做成的?我又查百度,可是只有图片,我想百度真没用,好奇的.问题都查不到答案!我问科学老师,老师说:"把木头削细了,中间钻出洞,再把笔芯放进去就成了。"我查了书,书上也是一样的答案。问题解决了!

当然,我还有许多问题:汽车从哪来?飞机为什么会飞?月球是怎样的……。

这些答案还要慢慢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