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范文(17篇)

小编: LZ文人

教学计划的执行需要教师的具体操作和组织能力,同时也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和主动参与。参考他人的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充实自己的教学工具箱,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小学语文《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热情帮助。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读准字音,区别字形。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育学生要有助人为乐的好思想.好品德。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看图片,请同学们看看画的是什么?(树叶),看它缺了什么?(颜色)。让你来图你会图什么颜色的?为什么要这么图色呢?(2位学生回答)让我们打开课本一起走进19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任务。

(1)会认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帮助。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读课文。要求:听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2、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教学生字。

1、词语。

美术惹人爱桌子皱着眉。

削铅笔吞吞吐吐注意盒子。

开火车读抢答小老师领读男女读(师生互动交流识字方法熟字加熟字,熟字换偏旁)。

2、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五、研读课文第1-4自然段,理解感悟。

1、出示填空,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李丽和林园园是,李丽要画(),向林园园借。可是林园园却(),最后李丽画了()。

2、用“______”画出李丽的问话,用波浪线“~~~~~”画出林园园回答的话。

3、指导朗读第一次对话。

(2)指导朗读李丽说的话。

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随机评价,板书:小声)。

(3)引读:师:可是,林园园————。

生: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

(4)指导朗读林园园的话,假如你是当时的林园园,你会怎么说这句话?通过朗读阅读理解“吞吞吐吐”(出示)。

(5)指名回答:从“吞吞吐吐”这个词语你感受到了什么?

4.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

(1)林园园终于画完了,这时候的李丽会怎么说呢?

出示:李丽只好趴在桌子上看林园园画,等她都快画完了,李丽说:“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

(2)指名朗读(3)指名回答:这里为什么要用“只好”这个词呢?(板书:只好)。

(4)有感情地朗读李丽的话:此时,李丽的心情是怎样的?指导朗读。

(5)指名回答:而此时林园园又是怎么说的呢?

出示:林园园说:“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

(6)小结:这是林园园的心里话,她担心林园园使用绿铅笔时会把笔尖弄断,实在有点舍不得借。(板书:怕)。

(7)师生合作朗读对话。

5.指导朗读第三次对话。

(1)引读。

生:你要注意,不能削,画的时候不要用力,不要画得太多。

(2)理解三个“不要”你从三个“不要“中,知道当时李丽心里在想什么呢吗?

(3)角色体验:如果你就林园园,你会怎样说这句话?指名读林园园的话。(板书:不要、不要、不要)。

(4)拓展练习。

小红感冒刚好,奶奶很担心,上学路上一再叮嘱她:“在学校里要当心,不要(),不要(),不要()。

(5)指名回答:一连听到三个“不要”,李丽心里真不是滋味,这时他又是怎么说的呢?

(回答后出示:李丽连忙说:“我只画树叶和小草。”)。

(6)指名回答:从“连忙”和“只画”这两个词语,你知道当时李丽在想什么?(板书:只画)。

(7)引读:尽管李丽一再表示会小心使用林园园的绿铅笔,可当林园园听到李丽还要画小草时,她皱着眉头,说:“还要画小草?”

(8)感悟:从这个高高扬起的问号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想象她心里在想什么。(板书:皱着眉头、还要)。

6.李丽最终没有借到林园园的绿铅笔。此时李丽会想些什么呢?

7.师生合作,去掉旁白的语言直接朗读第三次对话。

三、研读第5自然段,想象说话。

1.填空:李丽拿起自己的(蓝)铅笔,(用心)地画着(一片片树叶)。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板书:用心画)。

2.师:为什么这时林园园脸红了?她会想些什么?(板书:脸红了)。

3.林园园的脸红了就说明,她认识自己做错了事。你们觉得她是个怎样的孩子?想对她说些什么?(注意结合林园园“不由得脸红了”,想到她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所以林园园会用行动改正错误的。)。

4.联系实际,说说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会怎么做?

5.小结: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类似的事,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关心,热情帮助,这样,才不会有“蓝树叶”的遗憾。(板书:应该热情帮助)。

四、课堂总结.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

2、本课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积极。也要相信通过这次的事情之后,她也会积极主动,热情大方。乐于助人,不应成为一句口号。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

五、扩展延伸。

1、在这节课中,我们认识了李丽和林园园,你有什么话对她们说吗?

2、感谢同学们,在你们身上,让老师看到了一个五彩缤纷.充满友善的美丽世界。

六、布置作业(教师统一发纸)。

伴随着音乐(毛阿敏的《永远是朋友》),请把你想对她们说的话写一写。

小学语文《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是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讲美术课上李丽的绿铅笔找不到了,向旁边的林园园借,可林园员一种种借口不想借给李丽。李丽明白后,没有接林园园的绿铅笔,拿起自己的蓝铅笔用心的画着一片片树叶,林园园看到后,不由得脸红了。

本组教材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排的。本文是向学生进行助人为乐教育的好教材。

在教学时,我知道学生观察第二幅插图,说说哪一个是林园园,哪一个是李丽,并说出是从哪儿看出来的。下面是教学案例:

师:你能说说图上哪一个是林园园,哪一个是李丽吗?

生:这一个是林园园,这一个是李丽。(生一手拿着书,一手指着书上的插图,面向学生大声的说)。

师: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清楚,让别人听的明白。

生:左边的是林园园,右边的是李丽。

生:穿粉色衣服的是林园园,穿黄色衣服的是李丽。

生:画着绿色树叶的是林园园,画着蓝色树叶的是李丽。

生:头上扎红色蝴蝶结的是林园园,扎黄色蝴蝶结的是李丽。

生:我是从第二自然段“李丽看看旁边的林园园,她已经把树画好了。树叶那么绿,真惹人爱。”看出来的。

生:我是从“李丽拿起自己的蓝铅笔,用心的画着一片片树叶”这儿看出来的。

师:同学们观察地真仔细,学习地真认真。

一、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我之所以设计这个环节,是针对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的。平时学生们在回答问题时,大多只说半句话,话说不完整,或者是描述不清楚。就像案例中的第一个孩子回答的一样,“这一个是林园园,这一个是李丽”,所指不清楚。针对这种情况,我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清楚,让别人听的明白。有了这个要求,再往下说,学生个个说的明白,个个说的精彩。口语交际不是只有在口语交际课上才实施,在我们的各科教学中都应渗透,尤其是语文课堂上,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文。

我们指导学生学习语文,要结合上下文或者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学习。案例中,我要求学生找找从什么地方看出哪是林园园,哪是李丽,这样就把插图和课文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受文章所蕴藏的内涵。

重要的是,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要让学生懂得去帮助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只有你帮助了别人,别人才会帮助你,没有付出何来的回报。

小学二年级语文《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树叶一般都是绿色,黄色和红色的,怎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学二年级《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1.学习生字新词。

2. 理解园园为什么脸红了,从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

多媒体课件

两课时

同学们看过的树叶一般是什么颜色的?(绿色、黄色、红色)怎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呢?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1. 自由读,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 教师范读,想想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一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

3. 说说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1. 看实物识字:铅笔笔盒课桌美术课本

2. 读句子识字

(1)她把铅笔削好,放进铅笔盒,准备上美术课。(铅、削、盒、术用红色区别)

(2)她皱起眉头,吞吞吐吐地说:“我怕你不注意把笔尖弄断了。”(皱、吐、注用红色区别)

3. 分辨翘舌音:术、惹、桌、注、皱。

4. 分辨多音字:吐吞吞吐吐呕吐削铅笔剥削

5. 比较形近字:术、木吐、土注、住盒、和削、消由、甲

6. 画出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读

美术课绿铅笔惹人爱吞吞吐吐桌子盒子注意皱眉头风景

1. 分析字的结构特点

2. 描红

3. 说说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4. 指导(1)左右结构的字要写的左窄右宽。

(2)笔,写竹头时不要把短横写成点。

(3)铅,右上不是一个“几”字

5. 学生练习写字,写后共同评议,比比谁写的工整、美观。

填上合适的词

一()铅笔一()树叶一()同学

一()椅子一()刺猬一()板凳

1. 认读生字、词(课件出示)

2. “捡绿树叶”游戏。每片绿树叶后藏着若干个生字,全部认对了这片绿树叶就送给她。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

(2)用“什么时候、谁、发生了什么”讲讲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 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

(1)出示课文插图,请学生仔细观察李丽和林园园的.表情,想想他们说了些什么。

(2)自由读,边读边用铅笔圈圈画画:李丽和林园园有几次对话?

(3)读第一次对话。李丽的话读出谦和、礼貌的语气;林园园的话读出不愿意的语气。理解“吞吞吐吐”

(4)读第二次对话,看看林园园是怎么说的?她“怕”什么?说明什么?

指导读李丽的话,分别读出请求、商量和诚恳的语气;林园园的话读出不乐意语气。

(5)读第三次对话

a.林园园说话中的几个“不要”说明了什么?

b.林园园为什么要皱着眉?联系她说的话“还要画小草”,想象她心里在想什么?

c.示范读。林园园的话分别读出不放心,出乎意料、不满的语气。李丽的话读出连忙答应的语气。

(6)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从对话中你认为林园园不想借绿铅笔给李丽的原因是什么?

3. 学习第五自然段

(1)出示第二幅插图,说说这副图画的是课文哪部分的内容。

(2)看图说一说,李丽和林园园分别在做什么,他们可能想些什么?

(3)读第五自然段

(4)讨论:林园园看着李丽画的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

(5)假如你当时在李丽和林园园旁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什么?从“脸红”这个词中可以看见林园园以后会怎样呢?(也会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4.小结: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啊!

1.读句子,读出疑问的语气。注意语气词“吗”

2.说一个问句,用上“吗”

3.读句子三,读出请求的语气。注意语气词“吧”

4.说一句“请求”的话,用上“吧”

19蓝色的树叶

李丽林园园

小声借吞吞吐吐

等借怕不要不要不要

只画皱着眉头还要

用心画看(脸红了)

(应该相互帮助)

小学语文《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的是发生在两个小学生之间的事,李丽在美术课上画树叶时,绿铅笔不见了,她向同桌林园园借,但没有借到。李丽只好用蓝笔画树叶,林园园看了之后很难为情。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中的九个生字及新词,会写“沿”、“吐”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理解李丽和林园园的四次对话的意思,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对话。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能学会帮助他人。

教具准备:1、朗读录音;2、生字、词语卡片;3、挂图;4、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一片蓝色的树叶,然后问学生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树叶,并要求学生用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出来。(学生回答是一片蓝色的树叶。)。

2、教师再引导学生提问,要学生说说看到这片树叶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学生会问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呢……)。

3、教师张贴蓝树叶,并告诉学生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9课《蓝色的树叶》。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自然导入。

评析:

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此设计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符合二年级的学习要求。并启发学生提问,变教师提问为学生质疑,唤起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好奇心,为下文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初读感知。

1、听朗读录音,把生字、新词在文中圈出来,认读一遍;思考:书中哪儿告诉我们了树叶是蓝色的原因,把相关句子划上横线。

2、做摘苹果游戏,识记生字,谁会给生字注音、组词,谁就摘下这个苹果。

术、铅、惹、吐、桌、盒、注、削、皱。

3、连词成句,贴在黑板上。

(1)师出示词语卡片,请同学们认读词语。(生一个一个地认读。)。

(2)教师要求学生给这些词语排个序,并加上标点,连成一句话,师适时评价。

评析:

借用录音朗读,可以规范语音;听读的过程中目标明确。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苹果形生字卡贴在小黑板上,让学生自由上台摘苹果识字、组词,教师适当引导、纠正。通过游戏识字,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自主识字的过程中,更加牢记了该课生字。先让学生读词语再连成句,将初读感知课文内容的难度大大降低,这也是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实际的。教师的评价鼓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细读品味。

1、师出示挂图1,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到哪个是李丽,哪个是林园园,李丽的画上还缺什么,并说说你从中明白了什么。(生仔细观察插图而后回答。)。

2、学习第2-4段。

(1)用笔划出李丽和林园园的四次对话;

(2)指导读对话的部分,理解词语。

第一次借:小声地(请求)。

吞吞吐吐 没画完(找借口)。

(教师提示)同桌试着分角色读一读,并试着有礼貌地向同桌借物品,注意说话的语气。完成课后的“读读说说”。

(3)运用第一次读对话的方法,自己朗读、理解后三次对话的内容,

(4)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准备交流。

第二次借:只好 现在 小心一点(商量)。

笔尖弄断(舍不得)。

(学学李丽的样子,体会一下她当时的心情。)。

第三次借:“你要注意,不要……不要……不要……”(弄坏、太费、舍不得)。

连忙 只画(诚垦)。

皱着眉头 还要画(太多了,太费了)。

(师指几名学生有表情地读林园园说的话,大家评,谁读得好)。

3、师出示第二幅挂图,引导学生学习第五段。

(1)师提问林园园看见了李丽画的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

(2)要求学生认真看图,说说李丽和林园园各在想什么。

4、教师再引导学生走进课文人物,让学生谈谈读完课文后觉得李丽和林园园是两个怎样的孩子。

我们今后应该怎样对待有困难的同学?并板书:互相帮助。

评析:

教师利用挂图资源,更加形象直观地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找出该故事的起因,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此环节中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朗读第一次对话:先自读,再同桌分角色读,体会一下人物的心理活动,然后男女生分读,模仿证据读,带着表情读等,读的形式多样,真正做到了读中悟,悟中读,达到了理想效果。此环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大胆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方法自己读书感悟,并在交流中适时引导、启发。这样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边读边思考中,在相互讨论中,在小组交流中,在合作学习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形式地练读,让学生体验到一种成就意识。学到最后,教师一连串的问题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思维,重视了学生的主观感受,关注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想法,巧妙的设计恰当地渗透了德育,培养了学生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也达到了本课时的预期目标,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书写指导。

1、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吐、沿。

2、教师范写。

3、学生在书后的田字格中书写。

评析:

识字、写字环节符合二年级学段要求,先读准字间,再认请字形,然后正确书写。通过教师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能按笔顺规则写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也初步感受到了汉字的一种形体美。

板 书。

美术课上,老师教同学们画风景。

林园园李丽找不到绿铅笔。

不愿意借。

互相帮助。

总评:

本节课教师教态自然,语言亲切,注重朗读训练与指导,紧扣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有条不紊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是一节很成功的二年级阅读教学观摩课。

一、目标明确。不管是课时目标,还是环节目标都很明朗清晰。

二、程序设计合理,环环相扣。“激趣导入—初读感知—细读感悟—主题升华”,特别自然。

三、读书有层次,形式多样。初读、细读、悟读;自读、同桌分角色读、男女生分读、教师引读、模仿语气读、有表情地演读等,注重了读中悟,司中读,符合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

四、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思维。课堂导入的启发提问,质疑,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又唤起了学生的情趣及好奇心;摘苹果识字游戏及连词成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很轻松地感知了课文大意;合理运用挂图资源,形象直观地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多种形式地朗读也激起了学生读书的欲望。

小学语文《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且课文中的事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所以教学时,会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反思,丰富内心感受。

学情分析:这篇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十他贴近,学生学习起来会很感兴趣,轻松易懂。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帮助。

教学重点:识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识字卡片,投影片。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注意看老师画的是什么?

那么你们在夏季看见的是什么颜色的树叶?

(2)同学们你们见过这种颜色的叶子吗?(板画蓝色树叶)你们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吗?请同学们打开书89页,19课蓝色的树叶。

二、探索与讨论。

师:同学们自读课文,画生字,想一想,老师提出的问题?

师:谁愿意当一次小老师领同学们学习这些生字。

师:我们生字都学了,下面自己再读一遍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带有感情。

师:下面我找几位同学来读课文,在同学读课文时,其他人注意听,评一评。

师:读课文时,她们的对话应该出怎样的语气?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平时有没有这样的情节。

师: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这一句应该怎样读?

谁来读一读?谁愿意挑战她(他)。

师:出示投影,像这样的句子,你会说吗?

(1)把绿铅笔借我用一用行吗?

(2)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

师:这样的句子同学们都会说,说明同学们平时都用到了,同学们都很有礼貌。

师:通过这几名同学读课文后,下面找几名同学分角色诵读课文。

谁愿意读?其他人注意听,评一评。

师:刚才是一组女生,下面我找男生读,评一评哪组的最有感情?

师:两组同学读得都不错,其他同学下课要多读课文。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实践与拓展。

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小结:

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五、练习与质疑。

画一张有绿绿叶子的树的图送给李丽。

小学语文《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李丽和林园园的三次对话品读感悟,体会双方各自的心理。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李丽和林园园的三次对话品读,体会双方各自的心理。

教学难点:

理解园园为什么脸红了,从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孩子们:请看,这是什么呀?(生:一片绿色的树叶)我们平常看到的树叶大多是绿色的,还有什么颜色的树叶呢?(生:黄色、红色)。(出示课件)课文中的小主人把树叶画成了蓝色的,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吧。

二、学习课文。

1、孩子们:打开你们的书,首先听读一遍课文。

2、再自由地读一遍课文吧。

(1)看看谁是学习小能手,读完后告诉老师:这篇课文写了谁与谁的什么事情呢?(生:李丽找不到绿铅笔,她向林园园借笔,而林园园不愿意借绿铅笔的事。)(2)淘气的生字娃娃和词语从课文中跑出来啦,你还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3)我们再来做个爬山的游戏好吗?去山顶的路上有一些词语,读对了,才可以通过,到达山顶,就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开始吧。(课件出示)。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孩子边听边想:这一自然段写了谁遇到了什么事情呢?(生:美术课上,李丽准备画树叶时,绿铅笔找不到了。)。

(2)谁知道,此时李丽的心情怎样?(生:非常着急)。(3)带着这种着急的心情再读读第一自然段吧。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孩子们,找不到绿铅笔,李丽怎么做的呢?(生:向林园园借)她是怎样向林园园借的呢?(生: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出示课件)。

(2)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李丽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呀?(生:会使用文明用语、很懂礼貌的孩子)。你们平常向同学借东西就要像李丽一样,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3)“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中“行吗”的“吗”是一个语气助词,我们还可以说“好吗”、“可以吗”。谁能仿照这个句子说这样话呀?(生:把你的尺子借给我用一用好吗?)(4)李丽向林园园借绿铅笔,林园园是怎样回答的呢?(生: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出示课件)谁能用吞吞吐吐的语气读出来呀?(指名读)。

(5)吞吞吐吐是什么意思呀?(生:吞吞吐吐的意思:就是想说又不说的样子,说话不痛快,断断续续的。)她为什么吞吞吐吐的呢?(生:她不愿意把绿铅笔借给李丽)。

(6)此时林园园画好了吗?(生:画好了)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生:她已经把树叶画好了。树叶那么绿,真惹人爱。(出示课件)此时林园园完全可以把绿铅笔借给李丽用一用,可是林园园不愿意借,你们说林园园这样做对吗?(生:不对)。

(7)谁最会扮演李丽和林园园呀?(注意:李丽要读出谦和、商量的语气,林园园要读出吞吞吐吐的语气)。

3、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听了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李丽是怎么做的?(生:李丽只好趴在桌子上,等林园园都画完了。

(2)当她再一次向林园园借绿铅笔时,她又是怎样借的呀?(生: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用了吧。)(出示课件)李丽同样使用的礼貌用语,还是用的请求、商量的语气。谁也会说这样的句子呀?(生:现在可以把你的尺子借给我用了吧。)。

(3)可是林园园又是怎样回答的呀?快找找吧(生: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出示课件)孩子们,从这句话你们知道林园园不愿意做什么吗?(生:其实林园园不愿意把绿铅笔借给李丽)。

(4)这时候,李丽连忙说什么?(生:我小心一点儿)(出示课件)李丽多么希望快点借到绿铅笔啊!想早点把画画好,老师还在等着她们的画呢!孩子们,李丽已经等了很久了,心里只想马上拿到绿铅笔。谁愿意再来扮演李丽和林园园呢?(注意:李丽的话还是要读出请求、商量的语气。林园园的话读出不愿意的语气。)。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林园园终于同意借给她了,她是怎样借的呢?(生:林园园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说:“不要削,画的时候不要用力,不要画得太多。”)(出示课件)林园园借笔的时候提出了那么多条件、要求。

(2)李丽听了林园园的这么多条件,她连忙说什么呢?(生:我只画树叶和小草。”)(出示课件)她为什么连忙说呀?(想快点借到绿铅笔)。

(3)林园园听到这句话时,她的脸部表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呀?(生:皱着眉头)她为什么皱眉头呢?(生:觉得李丽画得太多了,她心里非常不高兴、不满意。)皱着眉头说的什么呀?(生:还要画小草?)(出示课件)。

(4)那么李丽看了看林园园,有没有接她的绿铅笔呀?(生:没有接她的绿铅笔)李丽为什么不接林园园的绿铅笔呢?(生:李丽看见林园园不高兴的样子,想起她刚才说的那些话,明白了林园园不想把绿铅笔借给她,所以没有接她的绿铅笔)(5)孩子们:在你们的生活中,你们有没有向同学借东西?你有没有帮助过同学?谁来说说(生:我向__同学借过本子。我帮助过__做过什么事情)。

(6)孩子们: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分角色读读李丽跟林园园的这段对话吧。

5、学习第5自然段。

(1)齐读第5自然段。李丽没有接林园园的绿铅笔,她怎么做的呢?(生:拿起自己的蓝铅笔,用心地画着一片片树叶)(出示课件)。

(2)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为什么她脸红了呀?(生:因为她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同学有困难应该热情帮助,可是自己没有那样做,她感到羞愧而脸红。)。

(3)从“脸红”这个词中可以知道林园园以后会怎样做?(生:今后别人遇到困难,她会热情帮助的。)。

(4)此时此刻,如果你就在李丽和林园园身边,你想对林园园说什么呢?(出示课件)(生: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热情帮助。)。

(5)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呢?(先写一写,再与同学交流。)(出示课件)。

(6)请学生演一演:又一次美术课上,李丽的绿铅笔又找不到了,这时,林园园会??

三、总结。

1、本篇课文讲的是:美术课上,李丽找不到绿铅笔画树叶,她向林园园借绿铅笔,可是林园园不愿意借给她,最后她用自己的蓝铅笔画树叶,林园园看了很难为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别人有困难请求帮助时,我们要热情帮助。(出示课件)(同时板书)。

2、学完这篇课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把你的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吧!(出示课件)。

板书:

小学语文《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本课是二上教材第五组课文中的其中一课。本组教材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排的。本课传达的一种思想是互相帮助。课文就李丽向林园园借绿铅笔一事展开了一系列的对话:李丽第一次向林园园借铅笔,林园园推说自己没用好;李丽等林园园画完再次提出借铅笔,林园园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苛刻要求。终于李丽放弃借绿铅笔,画上了蓝树叶。这时的林园园似乎已经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对,脸红了。这些对话折射出人物的性格。朗读好这些对话便是体会人物性格的关键。课文后面有学习小伙伴提示“我想对林园园说……”这一拓展性的活动,并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批评或说理上,而是要引导学生结合一些具体的实例进行和林园园的沟通及交流。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8个生字,会用“吗、吧”造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

3.继续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能正确、端正、整洁的书写生字。

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会用“吗、吧”语气词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

课件 画笔。

教学时间:两课时。

1.会认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

1.课前板书:19 蓝色的树叶

2.设悬念:读了课题,你有问题吗?(树叶怎么会有蓝色的.呢?)学了课文就知道了)

1.以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2.成果汇报:

(1)生字

(2)接读课文

3.质疑:你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1.老师(出示插图1)讲述故事起因:(第一自然段)

2.师:李丽看看旁边的林园园,她已经把树画好了。小朋友看,林园园画的绿色的树叶可爱吗?(指导看图)

3.(出示第二自然段句子)“树叶那么绿,真惹人爱”你一定会读了!指导朗读。

4.出示第一幅插图,仔细观察李丽丽和林园园的表情,想想她们说了些什么。找出课文中的对话读一读,并说说从对话中体会到什么。

李: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读出谦和、礼貌的语气;可结合课后“读一读、说说”进行扩展练习)

林:我还没画完呢。(读出吞吞吐吐的样子,声音较低缓)

李: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读出请求、商量的语气)

林: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读出不乐意的语气)

李:我小心一点。(读出诚恳、小心谨慎的态度)

林:你要注意,不要削,画的时候不要用力,不要画得太多。(读出不放心的语气)

李:我只画树叶和小草。(读出连忙答应的语气)

林:还要画小草?(读出出乎意料、不满的语气)

5.出示第二幅插图,说说这幅插图画的是课文哪部分的内容,李丽和林园园分别在做什么,她们可能在想什么。

6.出示课文最后一段:你读懂了什么?指导朗读。

7.假如你当时在李丽和林园园旁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什么?(注意结合林园园“不由得脸红了”,要想到她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所以林园园会用行动改正错误的。)

1.让我们和林园园一起画一张有绿绿叶子的图画送给李丽好吗?

2.作品展示会。

1.能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读字组词(同位配合完成)

2.有感情地读文。

1.请同学们看字帖,观察每个字在字帖中的位置,想想写时应注意什么。

2.教师出示生字帖(投影仪)

请同学上台与台下同学交流体会。

3.重点指导:

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吐、注、课、铅),前三个要写得左窄右宽,“铅”字应写得左右基本相等。四个上下结构的字中,可以重点指导“笔”字的书写。写竹字头时,应避免把短横写成点;“毛”字的撇要尽量写平,竖弯钩的起笔在竖中线上。注意提醒学生,“铅”字的右上不是“几”字;“拿”字上面的“合”字中有一个短横,可以让学生采用会意的办法记忆:“合手”才能拿住。

4.同学自己看字帖写字,师巡视指导。

1.出示:你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吗?

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吧。

(1)指名读

(2)你能用“吗”、“吧”也说一句话吗?

(3)把这句话写在书上。

(4)指名读读。

[语文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蓝色的树叶》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直保留的传统课文。课文通过叙述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李丽同学,李丽只好用自己的笔画蓝树叶一事,借以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注意与人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课文中的事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围绕“借”与“不愿借”这一矛盾展开,教学时,可抓住课文中小主人的对话,通过朗读训练、品词析句、想象心里活动等方法,使学生体会李丽渴望借到绿铅笔的心理,感受李丽的有礼貌,以李丽的心理变化为线索,品悟林园园的行为品质,从而正面地引导学生学会团结合作,学会与人相处。

教学目标:

1、用分类方法重点认识“术、桌”等5个翘舌音,结合实物认识“盒”,会写“术、课、铅、笔”。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懂第1、2两节,结合生活情境重点体会朗读第2节中李丽、林园园两个人的对话,在情境中进行相关句式训练。

3、在朗读中体会遇到问题时,用礼貌用语向他人求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树叶。你见过什么样的树叶?

2、老师给它填个词,大家仔细看。

3、揭示课题,板书:蓝色的树叶(学生读题)。

二、初读感知,检查识字。

1、你见过蓝色的树叶吗?为什么是蓝色的树叶呢?让我们在课文中了解一下。打开语文书,翻到89页,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要求小朋友把生字的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2、自由读生字。

3、指名读第一行的生字。

4、第一行的生字在字音上有什么发现。

削:偏旁是 ,跟什么有关?用刀削什么?

6、齐读第二行。

7、字宝宝摘下帽子,跳到树叶上,小火车开。

8、字宝宝藏到了词语中,还认识吗?(同桌读)。

9、皱着眉头:你能做个动作吗?(多么恼火,多么生气,多么难过)。

10、惹人爱:(1)、什么意思?

(2)、在课文中找找有“惹人爱”这个词语的句子。什么真惹人爱。

(3)、小朋友这么聪明,真惹人爱。

(4)、用“惹人爱”说句子。

三、课中操。

小朋友表现得这么棒,真惹人爱。让我们站起来,拍拍手,读一读,你会更惹人爱。

美术课  画风景。

画房子  画小树。

绿铅笔  画树叶。

树叶绿  惹人爱。

小朋友  请注意。

桌上笔  别掉地。

水彩笔  油画棒。

五颜六色真美丽。

小朋友们请坐,端端正正真美丽。

四、品读“一借铅笔”,学习提示语。

1、课中操之后,描述第一节内容。引出“她正要……可是……”

2、你碰到这样的情况,心情会怎么样?

3、带着这种心情读句子。

4、当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想什么办法?

5、你会怎么说? “                吗?”

(说的好,真有礼貌。把问的语气说出来了。)。

6、李丽也像你们一样,礼貌地向别人求助。

7、出示李丽的话。

(1)、读一读。和刚才小朋友说的有什么一样的?(吗?)。

(2)、板书:吗?

(3)、个别读。评价。

(4)、平时你还会向别人借什么,能用上吗来说说吗?

(5)、用上吗字提问。(6)、李丽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小声)。

(7)、为什么小声地说?

(8)、你就是李丽,李丽小声地说:“           ?”

(9)、听了李丽的话,林园园怎么说?

8、出示句子:林园园说:“我还没画完呢。”

(1)、个别读。

(2)、课文中的林园园是怎么说的?

(3)、该怎么读?

(4)、为什么会吞吞吐吐呢?她心里怎么想?

(5)、个别读。

(6)、出示李丽和林园园的对话。

(7)、师生合作读。

小结:林园园会把铅笔借个李丽吗?后来会怎样?下节课我们再学。

五、指导写字。

1、请小朋友们观察“铅笔”,重点指导。认真观察字形结构。金字旁是新偏旁。

2、师范写。生书写。

3、展示学生写字作业,反馈,评比,再写。

板书设计:

蓝色的树叶。

借铅笔。

李丽                         林园园。

吗?

[语文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树叶》是一篇讲读课文。讲李丽在美术课上,画树叶时绿铅笔找不到了,她向林园园借,但没接她的绿铅笔。李丽用蓝铅笔画了树叶。林园园看见了画蓝树叶,脸红了。

学习课文之前,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揭示课题《蓝树叶》,随后问:看到这个课题你一定想知道什么?学生纷纷提出: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这是哪儿来的蓝树叶?以此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找答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大意。让学生自由回答上面的问题。

再感悟课文内容。

学习第一自然段:李丽为什么要向林园园借绿铅笔铅笔?引导学生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到答案。

自读第二至四自然段思考:李丽为什么没有接凌圆圆的铅笔。这是课文的重点。我让学生找出李丽和林园园的三次对话,从她们对话中林园园的语气,神态中去领会感悟出林园园不愿意借给李丽绿铅笔。抓住重点词句(吞吞吐吐、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不要.....不要.....皱着眉头等)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进一步体会林园园是在为舍不得借铅笔给李丽找借口。

学习第五自然段,指名读回答: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结合观察第二幅插图,从林园园的表情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林园园觉得不好意思。她知道自己错了。你能知道她这时候心里在想什么?“她在想,要是我把绿铅笔借给李丽了,她就不会画出这么难看的蓝树叶了”。“我这样做不对,以后要改正”。

现在你想对林园园说什么?甲:林园园,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同学有困难我们要去帮助。乙:林园园你不能太小气了,要是你以后有困难,别人也不会帮助你的。丙:林园园你知道吗?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学了这一课你明白了什么?(我明白了我们从小要有爱心,别人有困难,我们要热心帮助)。

说说你们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和像林园园一样的事例。学生也说了班上很多同学的例子。

想想:林园园以后会怎么做?(自由回答)。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感情朗读课文,学会了生字词,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道理,还与自己进行了对比,知道了对错,提高了认识。

小学语文《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重点:

理解李丽和林圆圆的四次对话的意思。

教学流程:

一、启发导入。

提问:看到这片树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有的可能问:怎么会是蓝色的树叶?还有的更惊奇地问:真有意思,我从来没见过蓝色的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

对呀?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教师边说边把蓝色的树叶粘在黑板上)。那我们就一起学习19课《蓝色的树叶》,一起读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喜欢读的段落多读几遍;同桌合作,读一读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

2、汇报交流。

(1)指名读喜欢的段落,检查自学效果。

(2)课件演示摘苹果游戏,识记生字:

术、铅、惹、吐、桌、盒、注、削、皱。

(3)课件演示青蛙过河游戏,读词语:

皱眉借铅笔趴在削铅笔不由得吞吞吐吐盒子惹人喜爱脸红。

三、细读课文。

1、课件出示李丽没画完的画,问:“这幅图还缺什么呢?”(树还没有涂上颜色)。

从这幅图你可以知道些什么?(李丽要向林园园借绿铅笔的原因)。

齐读第1自然段。

2.读讲第2、3、4自然段。

(1)用笔划出李丽和林园园的四次对话。

(2)指导读对话部分,理解词语。

课件出示a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

重点理解“小声说”、“吞吞吐吐”“没画完”等词语。

课件出示b李丽只好趴在桌子上看林园园画画。等到都画完了,李丽说:“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吗?”园园说:“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李丽说:“我小心一点儿。”

理解“只好”。这个词是说李丽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她已经把房子、小山画好了,只等画树。没有绿铅笔,没法画,所以只好等林园园把画画完,才又一次向林园园借。

“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这是林园园的心里话,她担心李丽使绿铅笔时会把笔尖弄断,实在有点舍不得借。

课件出示c.林园园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说:“你要注意,不要削,不要用力画,不要画得太多。”林园园讲了三个“不要”,总是担心李丽弄坏,或者使用得太费,舍不得借。听了林园园的话,李丽连忙说:“我只画树叶和小草。”

理解三个“不要”和“连忙”“只画”。(“连忙”和“只画”,是讲李丽一心想借用绿铅笔,既然林园园肯借给她绿铅笔,就立刻表示同意林园园的要求)。

课件出示d.林园园皱着眉头,说:“还画小草吗?太多了!”这是林园园听到李丽说要画小草,觉得太费绿铅笔了,所以林园园说:“太多了!”意思是你要用,就只准画树叶。

(读好对话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李丽说的三句话分别要用请求、商量、诚恳的语气来读;林圆圆的四句话分别要读出矛盾、担心、吝啬、不乐意的语气。在逐句指导后,再组织学生把林园园和李丽的对话分角色有表情地读,根据课件演示配音读等。)。

3.读讲第5段。

课件出示课文段落,指名读后,提出思考题: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使学生理解林园园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同学有困难应当热情帮助。她因为羞愧而脸红。

理解“用心”、“不由得”等词语。

课件演示从林园园的神情联想“此时,她在想些什么?”,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4、读完课文后,你觉得林园园和李丽是两个怎样的孩子?(注意不能将林圆圆当成批判对象。)。

四、书写指导。

1、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关键笔画。

2、教师范写(请学生帮老师找不足),同学临写,组内互相展示,说说你有什么话要提醒你的伙伴。

小学二年级语文蓝树叶教学设计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初步理解新词在本课中的意思,能认读“惹、皱、脸”三个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应用。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能力。

词语卡片。

1、师: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颜色的树叶?(绿色、红色、黄色、棕色)。

2、那么,谁见过蓝色的树叶呢?为什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7课,让我们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教师板书课题:《蓝树叶》。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学习完毕,同桌相互评议学习情况。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借、吞、吐、趴、等、盒、削、眉、由。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最好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听的能力)。

2)看投影,读词语:

皱眉、借铅笔、趴在、削铅笔、不由得、吞吞吐吐、盒子、惹人喜爱、脸红。

3)自己练习读。

4)指名读,比一比谁读的正确。

5)说说你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字形:

吞:上下结构的字,上边是一个“天”字,第一笔容易写成撇,教学时应注意提醒学生。

盒:这是一个形声字,上声下形,上边的“合”与“盒”字同音,下边是一个皿字底。

削:这是一个形声字,左声右形,右边是个立刀旁,用刀子削。

眉:学生容易将“目”写成“日”,可引导学生想一想,“眉”的下边为什么是“目”。

4、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标出自然段序号,然后打手势告诉老师。

2)指名分段读,听一听谁读的正确、流利,进行评价。

3)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李丽和林园园是同桌同学,李丽要画绿树叶找不到绿色彩笔,向旁边的林园园同学借。可是林园园却舍不得把心爱的笔借给她,找各种借口,最后李丽只好画了一片蓝树叶,林园园看到后,感到很难为情,不由得脸红了。)。

1、小组为单位共同练习:

1)请你们小组共同复习本课生字新词,并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小组之间互相出题目考查,合作学习小组长留下进行监控。

小学语文《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理解园园为什么脸红了,从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的树叶一般是什么颜色的?(绿色、黄色、红色)怎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呢?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教师范读,想想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一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

3、说说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三、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看实物识字:铅笔笔盒课桌美术课本。

2、读句子识字。

(1)她把铅笔削好,放进铅笔盒,准备上美术课。(铅、削、盒、术用红色区别)。

(2)她皱起眉头,吞吞吐吐地说:“我怕你不注意把笔尖弄断了。”(皱、吐、注用红色区别)。

3、分辨翘舌音:术、惹、桌、注、皱。

4、分辨多音字:吐吞吞吐吐呕吐削铅笔剥削。

5、比较形近字:术、木吐、土注、住盒、和削、消由、甲。

6、画出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读。

美术课绿铅笔惹人爱吞吞吐吐桌子盒子注意皱眉头风景。

四、指导写字。

1、分析字的结构特点。

2、描红。

3、说说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4、指导(1)左右结构的字要写的左窄右宽。

(2)笔,写竹头时不要把短横写成点。

(3)铅,右上不是一个“几”字。

5、学生练习写字,写后共同评议,比比谁写的工整、美观。

五、作业设计。

填上合适的词。

一铅笔一()树叶一()同学。

一()椅子一()刺猬一()板凳。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课件出示)。

2、“捡绿树叶”游戏。每片绿树叶后藏着若干个生字,全部认对了这片绿树叶就送给她。

二、朗读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

(2)用“什么时候、谁、发生了什么”讲讲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

(1)出示课文插图,请学生仔细观察李丽和林园园的表情,想想他们说了些什么。

(2)自由读,边读边用铅笔圈圈画画:李丽和林园园有几次对话?

(3)读第一次对话。李丽的话读出谦和、礼貌的语气;林园园的话读出不愿意的语气。理解“吞吞吐吐”

(4)读第二次对话,看看林园园是怎么说的?她“怕”什么?说明什么?

指导读李丽的、话,分别读出请求、商量和诚恳的语气;林园园的话读出不乐意语气。

(5)读第三次对话。

a、林园园说话中的几个“不要”说明了什么?

b、林园园为什么要皱着眉?联系她说的话“还要画小草”,想象她心里在想什么?

c、示范读。林园园的话分别读出不放心,出乎意料、不满的语气。李丽的话读出连忙答应的语气。

(6)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从对话中你认为林园园不想借绿铅笔给李丽的原因是什么?

3、学习第五自然段。

(1)出示第二幅插图,说说这副图画的是课文哪部分的内容。

(2)看图说一说,李丽和林园园分别在做什么,他们可能想些什么?

(3)读第五自然段。

(4)讨论:林园园看着李丽画的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

(5)假如你当时在李丽和林园园旁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什么?从“脸红”这个词中可以看见林园园以后会怎样呢?(也会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4、小结: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啊!

三、指导完成“读读说说”中的练习。

1、读句子,读出疑问的语气。注意语气词“吗”

2、说一个问句,用上“吗”

3、读句子三,读出请求的语气。注意语气词“吧”

4、说一句“请求”的话,用上“吧”

小学二年级语文《蓝色的树叶》原文及教学反思

《蓝色的树叶》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讲美术课上,李丽向林园园借绿铅笔,林园园不愿意把绿铅笔借给李丽,李丽用自己的蓝铅笔画了蓝色的树叶。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

本课计划用五课时完成。第一、二课时主要学习生字和初读课文,第三课时理解课文,第四、五课时朗读背诵,练习巩固。理解课文时,我是这样安排的:激趣导入——整体感知——精读课文——小小练笔。

一、激趣导入。

课堂上,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我想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为此,我找了一些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树叶图片,让学生观察、欣赏。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二、整体感知。

让学生观看课文视频,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印象,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三、精读课文。

在学习课文中,我主要抓住李丽和林园园的三次对话,让学生体会李丽有礼貌、诚恳,林园园找借口、不愿意。抓住课文中的两个句子:树叶那么绿,真惹人爱。你要注意,不要削,画的时候不要用力,不要画得太多。让学生仿照句式说句子。让学生体会林园园为什么脸红了。最后进行对话表演。

四、小小练笔。

为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句能力。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自己想对林园园说的话。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想象力还是很丰富的,有的学生想对林园园说,你快点把绿铅笔借给李丽画树叶和小草,同学们才会喜欢你。

随着年级的递增,课文也越来越长。这既考验着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也考验着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能力。在教学中,我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相信会发现教学中的乐趣。

二年级语文蓝色的树叶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重点:

理解李丽和林圆圆的四次对话的意思。

教学流程:

一、启发导入。

提问:看到这片树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有的可能问:怎么会是蓝色的树叶?还有的更惊奇地问:真有意思,我从来没见过蓝色的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

对呀?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教师边说边把蓝色的树叶粘在黑板上)。那我们就一起学习19课《蓝色的树叶》,一起读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喜欢读的段落多读几遍;同桌合作,读一读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

2、汇报交流。

(1)指名读喜欢的段落,检查自学效果。

(2)课件演示摘苹果游戏,识记生字:

术、铅、惹、吐、桌、盒、注、削、皱。

(3)课件演示青蛙过河游戏,读词语:

皱眉借铅笔趴在削铅笔不由得吞吞吐吐盒子惹人喜爱脸红。

三、细读课文。

1、课件出示李丽没画完的画,问:“这幅图还缺什么呢?”(树还没有涂上颜色)。

从这幅图你可以知道些什么?(李丽要向林园园借绿铅笔的原因)。

齐读第1自然段。

2.读讲第2、3、4自然段。

(1)用笔划出李丽和林园园的四次对话。

(2)指导读对话局部,理解词语。

课件出示a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

重点理解"小声说"、"吞吞吐吐""没画完"等词语。

课件出示b李丽只好趴在桌子上看林园园画画。等到都画完了,李丽说:"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吗?"园园说:"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李丽说:"我小心一点儿。"。

理解"只好"。这个词是说李丽没有别的方法可想。她已经把房子、小山画好了,只等画树。没有绿铅笔,没法画,所以只好等林园园把画画完,才又一次向林园园借。

"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这是林园园的心里话,她担心李丽使绿铅笔时会把笔尖弄断,实在有点舍不得借。

课件出示c.林园园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说:"你要注意,不要削,不要用力画,不要画得太多。"林园园讲了三个"不要",总是担心李丽弄坏,或者使用得太费,舍不得借。听了林园园的话,李丽连忙说:"我只画树叶和小草。"。

理解三个"不要"和"连忙""只画"。("连忙"和"只画",是讲李丽一心想借用绿铅笔,既然林园园肯借给她绿铅笔,就立刻表示同意林园园的要求)。

课件出示d.林园园皱着眉头,说:"还画小草吗?太多了!"这是林园园听到李丽说要画小草,觉得太费绿铅笔了,所以林园园说:"太多了!"意思是你要用,就只准画树叶。

(读好对话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李丽说的三句话分别要用请求、商量、诚实的语气来读;林圆圆的四句话分别要读出矛盾、担心、吝啬、不乐意的语气。在逐句指导后,再组织同学把林园园和李丽的对话分角色有表情地读,根据课件演示配音读等。)。

3.读讲第5段。

课件出示课文段落,指名读后,提出考虑题: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使同学理解林园园已经认识到自身的做法是不对的,同学有困难应当热情协助。她因为羞愧而脸红。

理解"用心"、"不由得"等词语。

课件演示从林园园的神情联想“此时,她在想些什么?”,从而使同学受到思想教育。

4、读完课文后,你觉得林园园和李丽是两个怎样的小朋友?(注意不能将林圆圆当成批判对象。)。

四、书写指导。

1、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关键笔画。

2、教师范写(请同学帮老师找缺乏),同学临写,组内互相展示,说说你有什么话要提醒你的伙伴。

小学语文《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1.学习生字新词。

2.理解园园为什么脸红了,从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

多媒体课件。

两课时。

同学们看过的树叶一般是什么颜色的?(绿色、黄色、红色)怎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呢?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1.自由读,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教师范读,想想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一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

3.说说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1.看实物识字:铅笔笔盒课桌美术课本。

2.读句子识字。

(1)她把铅笔削好,放进铅笔盒,准备上美术课。(铅、削、盒、术用红色区别)。

(2)她皱起眉头,吞吞吐吐地说:“我怕你不注意把笔尖弄断了。”(皱、吐、注用红色区别)。

3.分辨翘舌音:术、惹、桌、注、皱。

4.分辨多音字:吐吞吞吐吐呕吐削铅笔剥削。

5.比较形近字:术、木吐、土注、住盒、和削、消由、甲。

6.画出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读。

美术课绿铅笔惹人爱吞吞吐吐桌子盒子注意皱眉头风景。

1.分析字的结构特点。

2.描红。

3.说说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4.指导(1)左右结构的字要写的左窄右宽。

(2)笔,写竹头时不要把短横写成点。

(3)铅,右上不是一个“几”字。

5.学生练习写字,写后共同评议,比比谁写的工整、美观。

填上合适的词。

一()铅笔一()树叶一()同学。

一()椅子一()刺猬一()板凳。

1.认读生字、词(课件出示)。

2.“捡绿树叶”游戏。每片绿树叶后藏着若干个生字,全部认对了这片绿树叶就送给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

(2)用“什么时候、谁、发生了什么”讲讲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

(1)出示课文插图,请学生仔细观察李丽和林园园的表情,想想他们说了些什么。

(2)自由读,边读边用铅笔圈圈画画:李丽和林园园有几次对话?

(3)读第一次对话。李丽的话读出谦和、礼貌的语气;林园园的话读出不愿意的语气。理解“吞吞吐吐”

(4)读第二次对话,看看林园园是怎么说的?她“怕”什么?说明什么?

指导读李丽的话,分别读出请求、商量和诚恳的语气;林园园的话读出不乐意语气。

(5)读第三次对话。

a.林园园说话中的几个“不要”说明了什么?

b.林园园为什么要皱着眉?联系她说的话“还要画小草”,想象她心里在想什么?

c.示范读。林园园的话分别读出不放心,出乎意料、不满的语气。李丽的话读出连忙答应的语气。

(6)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从对话中你认为林园园不想借绿铅笔给李丽的原因是什么?

3.学习第五自然段。

(1)出示第二幅插图,说说这副图画的是课文哪部分的内容。

(2)看图说一说,李丽和林园园分别在做什么,他们可能想些什么?

(3)读第五自然段。

(4)讨论:林园园看着李丽画的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

(5)假如你当时在李丽和林园园旁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什么?从“脸红”这个词中可以看见林园园以后会怎样呢?(也会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4.小结: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啊!

1.读句子,读出疑问的语气。注意语气词“吗”

2.说一个问句,用上“吗”

3.读句子三,读出请求的语气。注意语气词“吧”

4.说一句“请求”的话,用上“吧”

李丽林园园。

小声借吞吞吐吐。

等借怕不要不要不要。

只画皱着眉头还要。

用心画看(脸红了)。

(应该相互帮助)。

二年级语文《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

《蓝色的树叶》这篇课文写得是在一次美术课上,李丽的绿铅笔不见了,就向同桌林园园借,可是林园园舍不得借给她用,李丽就用自己的蓝铅笔画树叶。课文结尾写着:李丽拿起自己的蓝铅笔,用心地画着一片片树叶。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当同学们读到这儿时,我问:林园园为什么脸红了?马上有同学说:因为她觉得不好意思,没有借给李丽绿铅笔……等等类似这样的话。预设中也想孩子们一定能够回答这样的`问题的;他们也都能说:同学之间要相互帮助,要团结友爱。可是,在这样的一句话后面又有多少孩子能够真正体会了、感受着友爱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在网上找了一个感人的有关友爱的故事,希望通过故事让他们感受什么是真正的友爱。

故事讲的是一个越南孤儿院里一个小女孩受了重伤,而她的好朋友一个小男孩以为献血会死,在犹豫了一会儿之后毅然决定放弃自己的生命也要献血给小女孩,而理由只是“因为她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对这个长长的故事稍稍处理,用适合2年级的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讲述,同时配上悠悠的音乐。第一小节讲玩了,孩子们听着,他们不再躁动,第二小节讲完了他们静了,第三小节他们更静了,第四小节,孩子们眼里冒着泪花,故事讲完了,只有悠悠的音乐,孩子们沉浸着,我没有提问,让音乐继续流淌,我想此时无声胜有声,孩子们的神情告诉我他们懂得友爱了,因为他们被感动成那样了。于是,我换上另一种音乐朗诵起事先搜好的《友情》诗篇:

在你忧伤的时候我在一旁悄悄地注视着,

在你苦恼的时候我在一旁静静地聆听着,

在你无奈的时候我在一旁默默地思考着,

因为,我是你的朋友。

朋友是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的,

朋友是在最危机的时候来临的,

把一切最真诚的祝福留给朋友,

把一切最幸福的时刻送给朋友。

“小朋友们,同桌是我们在学校里最亲密的朋友,我们要好好珍惜跟同桌在一起的时光。”

老师也相信你们现在也有一些话要跟自己的同桌说是吗?

小手举起来了,他们说得很好,在每一个孩子起来说完之后,我都让他们正对同桌说声谢谢,并和同桌握握手。甚至顾孜晗和王佳怡这对“小冤家”也握手了,孩子们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节课孩子们学得很开心,这也是我这节课最开心的地方。

《蓝色的树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感悟,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难点:理解林园园为何会脸红,李丽为何不肯接林园园的绿铅笔。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字词。

1、出示词语:美术、铅笔、惹人喜爱、吞吞吐吐、盒子、注意、削笔、皱眉头。

2、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词语,能使学生在下面的朗读中更好地做到正确、流利)。

二、感知体悟。

1、出示课文最后一段:李丽拿起自己的蓝铅笔,用心地画着一片片树叶,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

(1)齐读。

认真学了课文,我们就知道了。

(设计意图:这是一种教学策略,通过倒叙的方式,把事情的结果放在开头学习,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

3、李丽要画绿树时,绿铅笔找不到了,她想向林园园借笔,这时又发生了什么?请齐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1)谁来说说,这时发生了什么事?(指名说)李丽借到笔了吗?为什么?(林园园说自己还没有画完。)。

(2)林园园是真的没有画完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找句子: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

(3)出示句子: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齐读)。

林园园吞吞吐吐的回答,这里的“吞吞吐吐”,你是怎样理解的?你能用它说句话吗?(请在同桌间互相说说吧。)。

(4)那让我们一起带着感情读一读这句话吧!(生可先自读品味,再指名读、范读、带读,最后齐读)。

(5)那谁能说说她为什么会吞吞吐吐的回答?(心里不想借,找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用“吞吞吐吐”说句话的方式理解词意,然后采用多种朗读方式,从而帮助学生体会林园园的心理。在朗读指导上,重点品读“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教师的范读必不可少。)。

4、因为林园园吞吞吐吐的回答,李丽只好趴在桌子上等她都画完。这次李丽第二次向林园园借笔,她借到了吗?请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生轻声读)。

5、因为李丽一直向她借笔,后来,林园园终于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这时她又交代了什么?请齐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找出林园园说出的话。(生可边读边画出)。

(1)谁来说说林园园交代了什么?(你要注意,不要削,画的时候不要用力,不要画得太多)。

(2)从这几句话中你看出,林园园是要求李丽要怎么做?(板书三个不要)。

(3)那大家想想,在画画时提出这些要求行不行?(请快速在同位间说说)。

(4)林园园一下子提出了这么多的要求,你从中感觉到了什么?

6、是啊,林园园一下子又提出了这么多的要求。可李丽还是连忙说:“只画树叶和小草。”

这样林园园总该要借她笔了吧?(还是没有借)。

(1)没有借,那林园园是怎么做的?(皱着眉头说)。

(2)谁能也皱着眉头来读一读?(指名1-2名品读,教师适时指导)。

(3)看着皱着眉头的林园园,李丽没有接笔。她借笔两次都没有借到,此刻她的心里会怎么想呢?(指名说)(很难过,不想再借笔了。还是自己想想办法吧!)。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讨论和联系实际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意,联系实际,进行情感渗透。)。

三、讨论探究。

1、是啊,李丽一定也和大家想得一样。所以她用自己的笔画出了蓝色的树叶。看到这一片片蓝色的叶子,林园园有什么反应?(脸红了)。

再次出示课文最后一段:李丽拿起自己的蓝铅笔,用心地画着一片片树叶,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齐读)。

那她为什么会脸红?(四人一组讨论。师巡视中引导学生明白林园园脸红是因为她认识到了自己的做法不对。)。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明白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有时候帮助别人需要舍弃自己珍爱的东西,如果我们能够克服自私,就会成为充满爱心的人。)。

2、小组汇报。

(在尊重学生想法的基础上,教师恰当引导到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主题上来。)。

(设计意图:一堂课好比一篇文章,我就是想运用前后呼应的教学策略来实施教学的,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着重朗读的教学,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情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促进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情感。)。

四、小结。

嗯!听了同学们的话,老师很感动。因为你们都有一颗关爱别人的心,都认为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主动伸出手。的确,每个人都会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号召身边所有的人都来分享帮助别人的快乐吧!

板书设计:

李丽林园园。

第一次借没画完。

第二次借怕笔尖断。

三个不要。

(不要削、不要用力、不要画太多)。

(相互关心互相帮助)。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识字环节较扎实,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如:小老师领读、指名读、同桌互读、齐读等,学生掌握较好。不仅读准字音,了解字形,也明白了字意,并能在此基础上,运用词语说句子。教学时,注意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指导学生朗读。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思考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也存在了许多不足之处:

1、导入新课时,老师问:“你见过什么颜色的树叶?”学生说见过绿色的、黄色的、红色的树叶,此时还应引导学生联系季节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如:春天有绿色的树叶,秋天有黄色的树叶,半绿半黄的树叶。。。。。。语文课,就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

2、注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学生读书时拖音、低着头读书、不认真听别人发言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改掉。

3、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学习,善于发现问题,体会课文蕴含的道理。如指导: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这句话时,我只是让学生抓住“小声地”这个词,让学生用小声的语气去读,忽视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可以这样设计:老师大声地读这句话,让学生听一听老师读得行吗?学生如果说行,让学生再去读这句话,细细理解到底该怎么去读,通过反复读,学生发现应用小声的语气来读这句话,学生自己发现了问题,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学习兴趣被极大调动,更加乐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