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规划策略(优秀17篇)

小编: 翰墨

范文是一种具有示范作用的写作样本,可以为我们提供写作的参考和借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为大家解决写作问题和困惑。

班级德育工作规划

德育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秘诀就是"爱"。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师爱是"超凡脱俗"的爱。这种爱没有血源和亲情,没有私利与目的,然而这种爱却有一种巨大的力量。

爱就是关怀。

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师爱要全面、公平。全面公平的爱是指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要爱,内向拘谨的更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同样也要爱。

爱就是尊重。

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与学生虽然处在教育。

教学。

过程中的不同的地位,但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这就是要求教师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师的地位和权力污辱学生;理解学生要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们幼稚和天真;信任学生要信任他们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教师缩小心理距离,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感。

爱就是责任。

爱学生要深入地爱,爱学生要理智地爱。就是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现出深刻的理智,不仅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得失和苦乐,更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

根据我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应结合班级实际,从班风建设、班级管理、安全工作、行为习惯等方面开展德育工作。初拟一下几点作为班主任工作的方向。

一、展开活动,形成班级凝聚力。

收集大量资料,号召大家展开有关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讨论,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与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要求学生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经常性的鼓励与赏识,激发进取精神和自信心;从升旗、集会等小事开始,学生都能遵守纪律,自觉维护班集体形象。此外,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指导小干部开展了许多的班级活动,从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各种集体活动成为塑造自我,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着力抓好班级常规管理。

总结。

班级情况,指导班干部工作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三是常深入学生之中,和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使班级工作能有效进行。四是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家长会和家访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有效方法,除此之外,通过电话,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让他们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最近的表现情况,争取合力做好教育工作。

三、

实施自我管理,突出培养管理能力。

班级常规管理需要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形成合力,形成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因此,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有管理任务,让其服务同学,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值日任务可以实行承包到个人,小组长督察制,周周总结评比,对做得好的个人和小组给予“笑脸”图标奖励。对班上纪律管理,实行小组长、班长督察制,要求人人讲自觉,天天总结评比。对给班级抹黑的学生,除了我要找他们谈话外,我们班的学生也会对其进行批评,发放“黑笑脸”。在学习上,开展竞赛,作业连续三次获优的奖励“笑脸”,小“笑脸”升级可以兑换大“笑脸”,“大笑脸”兑换抽奖活动。我还要求人人参与班干部工作,促使大家形成这样的共识:班干部是为大家服务的,更重要的是担任班干部可以使自己各项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为将来成为有用的人才打好基础,同时同学们也要心怀感恩。

四、以爱为纽带,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

没有交流,就没有教育、感悟和情感。在教育中,对待优秀生,我是严格要求,常常对他们敲边鼓,以示警醒;对中等生,我是赏识、鼓励,让他们充满自信地学习和生活;对待后进生,我会在班级中尽力营造一种平等、友爱的氛围,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的价值。

五、加强安全教育,创建和谐班级。

班主任德育的工作千头万绪,繁重而杂乱,作为班主任,要时刻提醒自己在工作中不仅需要热心和爱心,同时还需要耐心和诚心,要用良好的心态看待问题,用健康的心态解决问题,为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德育工作规划

1、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2、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学生学做真人。

1、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促进班级建设。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利用班校会时间上好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班会课.2、继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

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板报宣传及各种小型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进取的精神及审美意识。

(一)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1、加强班级德育环境建设。要花大力气建设好一支坚强有力的班委队伍和全员抓德育的工作队伍,要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2、充分发挥班干部工作的作用,扩大班干部的影响。班干部在学生中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他们应该是同学的榜样。要定期对队员、班干部进行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带动更多的同学一起进步。

(二)常规教育常抓不懈。

抓好行为规范教育。开学第一个月,要利用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贯彻《一日常规七子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过对学生集中进行行为规范系列教育,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具体的强化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管理评价,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的行动,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终身受益。

(三)抓好文明礼仪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

1、以校园礼仪为重点,上好“文明礼仪第一课”。加强学生文明礼仪规范教育。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

2、感恩教育。本学期继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感恩就是要从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身边的人开始,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的人应抱有感激之心。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做人。

(四)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抓好学生管理。

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抓好学生不同阶段的管理和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本学期以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活动,制定循序渐进的德育养成程序,以培养学生的竞争及诚信自立的意识。

(五)加强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

问题学生转化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措施,勤总结,重在落实,耐心细致地做好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到不讲过头话,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多帮助。

(六)法制教育紧抓不放,重点做好教育防范工作。

充分利用班会课、国旗下讲话等进行普法教育,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

(八)继续抓实两操工作。

坚持阳光大课间活动,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对课间操和眼保健操要加强检查。

(九)安全教育。

通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教育和引导学生不参与有害身心健康的电子游戏、不到网吧上网,重视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加强防范意识教育,创建安全文明的校园。

班主任德育工作规划年

时间匆匆,踏着春风新学期开始了,本学期我仍旧担任七年级五班的班主任工作,依据学校政教处的德育工作规划,特制订我的班级工作规划:

一、班级的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六班共有在籍生28人,女生13人,男生15人,住宿生6人,通勤生4人。通过一个学期的相处与教育,我的班级的学生思想品格方面良好以上方,但集体荣誉感较强;学习态度有待提高,主动性学习差,纪律性差,但是大部分学生都能遵守《守则》、《规范》、校规校纪、班规班纪,作息制度,学生参与活动性的积极性高。但是班上12人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因此学生的自制能力差,做事的自觉性不强,在班级劳动过程互相推委,而且,学生的整体的体育素质不高。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学生的好习惯养成教育,促进良好的学风、班风和校风的形成。

继续建立一支有进取心、能力较强的班干部队伍;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弘扬正气,逐步形成守纪、进取、勤奋的班风,培养一个团结、向上、文明的集体。

2.加强法制纪律安全教育,确保在校学生安全无重大事故和违法犯罪。

利用早班会和班团会等时机,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用火用电安全、防震防才踩塌等事故的教育,加强学生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不安全事情的发生。

3.构建好学校、社会、家庭这一强有力的德育桥梁。

经常性地与家长进行联系,通过电话访谈、请家长到校访谈、到学生家进行家访等方式,在教育学生上与家长达成观点一致,共同教育好学生。

三、主要工作及实施措施。

1.树立榜样:个人修养的榜样,学习刻苦终成大器的榜样,敢于拼搏的榜样,成绩先居劣势后终于赶上来了,取得了好成绩的榜样,伟人,名人,民间故事中的典范,特别是他们的已毕业校友的先进事迹。

2.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的优缺点,帮助他树立目标,取长补短。

3.面对挫折实事求是地分析失败的原因,指出成功的道路,和他这时具备的优势条件,并鼓舞他的斗志,强调人不应只重视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应着眼于人生的全局。讲清一时的努力不会换来立时的好成绩,必需长期努力。

4.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习效率是班主任经常的一项工作,也是差生转化的中心,班主任讲清一般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它的作用和意义,并要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前预习,认真上课,课后及时复习,反复复习,适当练习。要反复布置,了解后再采取措施纠正,直到这个学习习性养成,还需要针对每科的具体情况对具体科目的学习方法全方位的指导。

5.强科学用脑的思想教育,个人心理调适,科学的休息法,记忆法,科学的身体煅炼,营养褡配,脑科学最新成果。

6.造条件让学生有手拉手的互助学习,同学自愿,好带差,中帮中,总之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在同全班同学共同努力,营造一种努力争先,不畏艰难的氛围。

7.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县级以上、县级以及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参与意识。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所开展的与环保、卫生、美化等有关的公益劳动,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8、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经常性地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给学生提供及时的个别或团体心理的输导。

班主任德育工作规划年

指导思想:

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创建和谐班级,确保全班学生顺利度过初中时光,健康走进高一级学校。

工作任务:

1、配合学校搞好月主题教育,落实学校的德育任务。

2、确实抓好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升学与毕业。

3、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确保学生心理健康。

4、继续加强班集体建设,创建和谐班集体。

5、以激励理论为依据,经常对学生进行激励,以使学生时刻处于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主要措施:

1、利用周会时间,对学生实施月主题教育。通过主题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学校对他们的要求与期望。

2、利用主题班会时间,对学生实施理想、信念、价值观教育。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信念,为实现其远大理想提供“精神铺垫”。

3、及时召开班委会、团支部会议,具体指导班组织工作,加强班组织的凝聚力。以班干部为核心,以班小组为基本单元,培养团体精神,通过团结互助、共同协作,促进和谐发展。

4、及时召开座谈会,随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做好学生群体思想工作;经常与家长联系,与家长一道做好学生的个别思想工作,以保证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

5、以“日主题激励”、“周主题激励”、“月主题激励”等方式,时刻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不断进取。

分月教育主题安排:

1、三月:“和谐”——构建和谐班集体。

2、四月:“健康”——培养身心健康的个体。

3、五月:“信心”——养成坚忍不拔的意志力。

4、六月:“成功”——自强不息,走向成功。

第一学期中学德育工作规划

工作计划网发布第一学期中学德育工作规划,更多第一学期中学德育工作规划相关信息请访问工作计划网工作计划频道。

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根据我校《三年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把“理想教育和现实教育相结合”,严格管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在教育上,抓好文明教育,理想教育,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在活动上,抓好常规纪律教育,细节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深化“勤俭、仁爱、敏毅、忠诚”的校训,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体性,努力开创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让每个人都享受教育的幸福,也尽快使我校成为“xx区的学校”。

主要工作: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把德育队伍建设放在首位。

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和水平决定了教育管理的层次和效果,因此,加强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不断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提高责任意识,管理水平和施教能力,是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1、完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增强德育队伍人力,由副校长主管德育,主持全面工作。实行层级管理,明确职责范围、工作对象和操作方式。每月第一周定期进行例会活动,加强对德育工作的计划、督促及考评。

2、班主任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主力军,提高班主任的管理素质是重中之重。特别本学期年轻班主任比较多,为提高班主任的素质和管理水平,本学期专门制定班主任培训工作计划,充分利用每周周一班主任例会,举办多层次、多类型的培训研讨活动,开展科研探讨、班主任工作论坛、经验交流、知识讲座、工作方法培训等活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培养班主任的创新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

二、加强级组、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进行指导,切实搞好学校的学习氛围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我校尽快达到梁校长提出的“把三中建设成xx区乃至xx市的学校”这一目标。

无论是哪个年级,学生首先面临的是学习任务,他们若对学习有兴趣、有信心,通常在日常行为规范方面会有较好的表现,反之,亦然。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必须有指导,包括成绩分析、科目协调、习惯养成、学习方法调节等。这样才容易树立班主任的,从而有利于班主任在各方面的管理,更重要的是能直接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质量。

三、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的作用。(重点在学生干部培训)。

1、加强学生干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与培训。对学生干部要严格要求,使其既成为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有力助手,又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培养学生干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解决问题处理班工作及矛盾的方法,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角度去培养干部,使用干部。

2、实行“班级量化考核制”,继续抓好各班级文明班、标兵班评比工作,充分发挥各年级级委参与、民主管理作用,教育学生以强烈的责任心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准确性,并根据学校发展要求,学校统一评价内容,及时上报,在校园宣传栏和网站公布,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评价。

3、充分发挥共青团、学会生在学生中的积极作用,制定学校学生会、团委干部主动参与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管理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干部的素质,形成三中学生干部的优良传统。

学校德育工作推进策略心得

我校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按照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德育工作“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坚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主线,以行为规范、生活规范、学习规范为重点,围绕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努力培养举止文明、日常礼仪、品德优良、心理健康且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改进德育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学校坚持德育为首的工作思路,积极研究德育工作内容,针对新时期德育新问题,提出学校德育工作新思路,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

(一)加强德育领导力量。

1、学校整合各方面教育力量,使学校德育工作既分工负责,又统一协调。组织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针对存在问题,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策略,确定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切合实际的系列教育活动。

2、加强教职工思想道德建设,促进自身素质的根本性提高。始终坚持每周一次的教职工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制度,以教师职业道德为重点,进一步推动教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强化教职工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增强职业责任感,倡导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良好教风。同时将教职工职业道德要求与岗位职责结合起来,并将其纳入教职工工作考核中,促进了教职工自身素质的提高,初步营造了人人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德育环境。

3、抓好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发挥班主任德育骨干作用。我校坚持精选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严格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搞好班级管理工作。以上好班会课为突破口,每月一个主题,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所有班主任能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及时总结。构建健全的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估机制,真实、客观地衡量班主任工作。着力表彰在教书育人中成绩显著的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

1、制订出切合实际的整改措施和规章制度,对学校德育工作作了进一步的规范,使其更系列化、条理化和科学化。

2、每学期开学前,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教育形势,提前制定好本学年、学期切实可行的德育。开学后,各班都能制订好相应的德育工作计划。同时,学校把相应的德育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三)开展特色活动,激发竞争意识。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自卑感和上进心不足等问题,甚至有“无事生非”的倾向,我们积极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成功感和参与意识为出发点,让学生在活动中的得到锻炼,得到自我价值的肯定,形成良性的竞争意识,达到活动育人的目的。

班主任德育工作五策略的论文

摘要:新时期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较为重要,班主任除了要合理管理班级学生之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逐渐优化学生的学习体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

关键词:新时期;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教育。

新时期,职业学校班主任必须重视德育教育工作,提升其工作效率,解决当前班主任德育教育问题,提升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质量,满足素质教育需要。

新时期,职业学校班主任必须重视德育教育工作,保证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一)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新时期的教学背景下,职业学校班主任必须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班主任需要明确自身的教学任务,主要因为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虽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由于学习成绩较差,经常会出现厌学心理,无法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因此,职业学校班主任必须引导学生正确学习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学生在刚入学的时候,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素养,所以,职业学校班主任可以通过课前联系等方式,引导学生不再恐惧学习知识,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记录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然后在课堂教学中为其他学生讲述,进而提升学生的发言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职业学校班主任需要引导学生养成自主交流习惯,与其他学生相互交流,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4](二)制定不同的德育教育制度由于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不同,年龄与心理特征不同,因此,班主任应该制定不同的德育教育制度,保证可以提升所有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首先,班主任需要全面分析每一位学生的思想教育情况,抓住德育教育重点,逐渐提升德育教育工作质量。同时,班主任可以针对每个专业与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德育教育制度,保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职业学校班主任需要活跃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养成互相帮助的习惯,转变学生的思维模式。例如:班主任与学校联合举办群体竞赛活动,要求每个班级的学生都要参与到团体竞赛活动中,将班级作为竞赛个体,让每个班级的学生都积极参与活动。在参与竞赛活动之后,学生除了可以养成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之外,还能体会到集体荣誉感,逐渐提升班级团体的凝聚力,发挥班主任的德育教育作用。最后,班主任需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制定轮流班干部制度,要求每周更换一次班干部,然后为班干部布置一些管理任务,例如:课间秩序的维护任务、自习课堂秩序维护任务、卫生打扫管理任务等,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担任班干部的时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形成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进而提升其思想素质。同时,学生在管理班级的同时,也可以带动班集体形成自觉性与自律性,促进学生身心的成熟,逐渐优化学生的思想道德体系,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5](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新时期职业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与时俱进。班主任需要全面分析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态度与人生观等,引导学生重视自身综合素质,转变自私、自利的观念。首先,班主任不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或是教学经验评价学生的思想素养,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各类问题,保证可以建立新型教学模式,制定换位思考的教学体系,充分理解学生的各类心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会自我反思,并且要求学生为班主任提出建议与意见,使学生可以在班主任的影响下,形成良好的自我反思习惯,避免出现影响学生发展的问题。[6]其次,教师需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自主发言,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大胆发言,引导学生将自己的长处展现出来,营造和谐与融洽的师生关系,进而缓解学生的厌学心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职业学校班主任需要与家长相互沟通、交流,要求家长及时发现学生在生活中与学习中的各类问题,并且在共同努力下,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相关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同时,班主任还要鼓励家长为学生提供德育教育,要求家长树立良好的榜样,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四)班主任与思想品德教师合作思想品德教学是德育教育的主体,班主任要想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要与思想品德教师相互合作,共同制定完善的德育教育制度,创新德育教育方式,要求思想品德教师利用课堂教学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保证可以达到预期的发展目的。

三、结语。

在新时期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制定完善的德育教育制度,及时发现学生在思想道德素养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满足现代化素质教育的要求。

作者:包晨烨单位: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3]李洁.浅谈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j].教育界,2015(1):46.。

简述德育中实施活动教学的策略研究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无论办学数量还是办学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后,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春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现在的职业教育存在一个通病,那就是关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训练,而忽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这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严格桎梏。现在社会需要的是德技双全的劳动职业者,加强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已势在必行。本文即主要论述了在中职院校中进行德育的实施策略,以求对我国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帮助。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策略。

前言。

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拥有现代技术水平与职业技能的劳动者。国家一向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将职业教育放到了突出发展的地位。各级各类的职业学校进入到了一个发展春天,无论办学质量学是办学规模都达到了一个相当的水平。职业教育承担着为我国培养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劳动者的需求。现代化的合格劳动者,既包括对劳动者技能的的要求也同时包括对劳动者品德的要求。而现在职业学校一个突出缺点就是德育工作不够,职业学校对德育课程重视不够,重技术轻品德。这严重影响了职业院校的进一步发展,职业院校的正确发展方向是既要重技能又要重德育。

一、职业院校进行德育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1、社会现状的需要。

我国近几年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速度很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此同时,人的价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拜金主义、自私自利、不讲信用等不良思潮抬头,违反职业道德、丧失职业良心的案例比比皆是。虽然这不是主流,但是也对我国的职业教育敲响了警钟。职业教育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纲要明确规定,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要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泥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因此,职业院校要重视德育工作,提高其实效性。

2、学校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是国家整个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规定的培养任务,可以总结为既要让学生们学会做事,又要让学生们学会做人。这是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环境下,职业院校本身如何在竞争中发展壮大自己,并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越来越受到广大职业学校领导者的关注。现代社会是一个要求全面发展的社会,职业院校也需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劳动者;同时,学生素质水平日益成为影响学校良性发展的先决条件,家长再为学生选择职业学校时,首先考虑的就是学校的学风、校风,看重的是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其次再考虑专业。因此,从学校自身的发展需求来看,也必须重视德育工作。

1、统一认识,确立正确的德育观。

在职业院校中,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普通教师,都要统一认识,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对于国家及学校自身发展的重要性。素质教育中的首要问题就是德育工作,将德育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并这一个思想具体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统一认识的同时,要加强职业院校教师们的思想修养与品德培训,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与政治素质。教师以自己积极、乐观、诚实、守信的精神风尚去影响教育学生;从大处着眼,从细节入手,全校共同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发展、风气正,学风浓的教学环境,从而切实提高学校的德育工作。

2、建立规章制度,切实保证德育的实施效果。

德育工作思路一旦确定下来,如何贯彻实施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职业院校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是德育工作得以贯彻的一个有效保障。为提高德育效果,职业学校应该建立一整套相应的制度文件,通过规章制度和纪律的宣传、学习、检查等具体的活动,来督促全体师生自觉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自觉约束自己行为,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形成合理科学的教育教学秩序,达到德育目的。

3、加强学校的课堂德育教学工作。

职业的德育教学,可以分为平时的专业课中德育渗透和正式设立的思想品德课这两种形式。首先,平时的专来技术课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专业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使学生对专业所属行业的职业道德进行了解和认识。教师在讲授专业技术课时,可以灵活引入一些有关德育的故事轶闻等,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让学生们明白,一切成功的人,首先是一个诚信的人,然后才能有成功。成功的职业者,一定是这个职业的道德模范,必然遵守职业的道德标准。其次,职业院校中的专门德育课程则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德育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在进行德育教学时,一定要根据学生专业和学生特点灵活进行。教学语言要尽量生活化、通俗化,力求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可以充分认识到,自己将来能否取得职业成功,与自身的思想品德密切相关;这样学生就会认真的学习德育课程。

总之,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要以德为先,这不仅是国家及社会对新时期人才的需要,也是学校自身获得竞争优势,能长足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原理[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版。

企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策略

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职学生具备较强的新事物接受能力,即其在课余时间愿意将自身部分精力投入到新事物认知中,继而提升自身整体德育水平。例如,在网络环境认知中,学生即占据了总人数的79%,同时拥有网络聊天工具的学生人数高达90%。第二,生源复杂也是高职院校学生的主要特点之一。原因主要归咎于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扩大自身学生人数采取了普招与单招相结合的统招方式,继而致使高职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呈现出学习水平不齐的现象。此外,由于高职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继而导致文化基础及学习态度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现象,最终为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展开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第三,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亦体现在心理特点多样化方面,即部分高职学生在普通院校考学失败后选择了以就读高职院校的方式完成学业,因而其在心理层面上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为此,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应基于网络环境结合高职学生特点,为其提供良好的教育氛围。

1.时效性差。

部分高职院校学生仅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友与游戏,继而满足自身课余生活需求。但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在网络环境下的开展始终无法落到实处。与此同时,高职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出消极的情绪,继而影响到了整体教育质量。此外,在传统德育教育内容及手段的限制下,当前德育教育工作逐渐凸显出时效性较差的问题,且其教育观念未实现及时更新,继而无法满足网络环境教育需求,并致使教育工作人员无法深刻认知到网络教育环境的优势,影响到了整体教育水平。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时效性问题的凸显严重影响到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应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

2.创新不足。

创新不足也是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导致此问题的原因主要归咎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部分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工作者对网络平台信息传播功能的认知较为匮乏,从而导致其不愿意将过多精力投入到德育教育工作创新中,继而影响到了整体教育水平。其次,部分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未对网络环境下产生的新考验及新任务展开相应的应对,最终凸显出创新意识较为薄弱的现象。为此,当代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且应结合网络平台信息互动特性创新教育工作手段。

3.教育环境复杂。

由于网络环境具备一定的开放性特征,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具复杂性。此外,网络平台教育范围较为广泛,为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环境的控制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为此,当代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应结合网络平台的快捷性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有效制止不良信息的传递,形成高质量德育教育成效。另外,随着网络犯罪事件的.逐渐增多,其对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即冲击高职学生思想观念,促使其在不利言论的影响下产生叛逆行为,最终影响学生良好德育精神的养成。

1.构建校园网络教育活动。

在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展开要求德育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功能为学生组织相应的网络教育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从心理健康教育等项目中缓解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此外,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应结合网络平台的隐蔽性特征,加强与高职学生间的有效交流,并促使学生透过网络平台直观表达观点,最终由此形成健康的心理。另外,教育工作者亦可运用网络平台开展校园网络调查教育活动,由此了解学生的思想观念。但是网络调查活动的开展对网络调查系统技术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应不断完善自身教育手段,通过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方式提升系统技术水平,达到最佳的教育状态。

2.加强网络互动。

加强网络互动也是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水平的策略之一。当代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充分运用网络平台的优势来强化自身与其他院校间的合作,从而达到合力教育目的,并促使学生在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中提升自身整体素质水平。此外,为了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当代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借助网络平台构建一个“家长学校”,继而加强家庭与学校间的密切联系,并达成相对统一的教育目标,最终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另外,在德育教育网络互动中加强学生与教育者间的交流也是至关重要的,其有助于高职学生素质水平的提升。

3.创建网上德育信息资源。

网上德育信息资源的创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者应依据教育活动开展现状构建相应的信息资料库,以便于高职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行为,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自身应用能力,最终在毕业后可快速融入工作环境;第二,高职院校德育资料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注重对信息资源采取及时更新行为,继而为高职院校教育组织活动的开展提供大量可供参考的信息资源,达到最佳的教育状态;第三,基于网上德育信息资源的创建,教育工作者应将教育内容转化成声音及图像等形式,继而便于学生及教师对教育内容进行查阅,在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中提升自身主观能动性,最终满足当代社会发展对个性化人才的需求。综上可知,就当前来看,部分高职院校在落实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教育理念较为落后等问题,因而在此背景下为了满足当代高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要求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应从创建网上德育信息资源、加强网络互动及构建校园网络教育活动等途径入手,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并促使其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提升自身整体素质及主观能动性,最终达成身心健康的成长状态。

小学德育教育强化策略论文

摘要:道德教育对小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是很有必要的,它不仅可以为小学生塑造一个良好的道德文化,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而将德育当成一门课程来给小学生进行传授。通常在教育中教师过分地注重理论等方面的说教,这就严重地忽视了与学生生活之间紧密的联系,以及与社会实践的沟通。

教育者如果能够通过学校使德育教育从比较抽象的、空洞的说教当中走出来,并创造性地去开展德育工作也是十分有必要的,重点是加强德育的有效性。用分层的形式让德育的目标完全细化。思想品德的养成,并以生活当中的一些经验逐步形成,才能够达到一定的基本水平,同时它还要具有十分明显的层次性、渐进性和过程性。

学校应根据一些以往的经验对不同时期学生的`具体特点加以分析,同时还要制订一系列不同阶段的德育目标,并让许多有经验的班主任在开学初期主要加强以养成教育和文明习惯等方面的教育为主。在学期中一定要以加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教育为主;学期末一定要加强以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为主的教育方式。

分层实施德育主要包括针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教育方式,即因材施教。因为每个学生都有着一定的思想。作为老师要尽可能地去了解更多的同学,特别是那些比较特殊的学生,对他们应加以区别对待。

(1)通过示范让主要的德育之路完全不需要加以高深的说教和严厉的批评。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让学生一定要注意卫生,不随地乱丢纸屑的习惯自然而然地就养成了。

(2)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德育教育更能显现真情。互动主要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所进行的双边活动。教师要想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德育教育,必须主动对他们加以关心,还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生所组织的各种主题活动当中,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与信赖。

教师一定要主动走下神圣的讲台,并主动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充分展示给学生,而不是一味地去唱高调。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这些想法是否正确,但这是学生真实情感的一种流露方式。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之后才能针对学生不同的个体品质特征和精神需求,为学生选择最佳的时机和结合点。

二、学生通过具体的体验使德育教育焕发活力。

要想把教育者所传递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信息化为加强学生的品德信息,必须促进学生的切身体验。经过大量的事实证明,德育教育对成长与发展经历起着巨大的引导作用。因此,在加强实施道德教育的同时,教育者也要加强组织一些有效的道德实践活动,并通过所创设的富有感染力的真实道德情境,更进一步促进学生对道德的切身体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让道德教育尽早根植于现实生动的社会实践活动当中,进一步促进学生进行体验。道德教育的内涵十分深刻、涵盖面十分广泛,其中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的方式也是丰富多彩的。作为德育工作者,一定要进行不断地探索,还要使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小学德育教育。

徐特立的德育理念与策略

摘要:

本文探讨了徐特立关于德育的含义,它由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四个方面所构成;德育的目的是要造成一定立尝一定方向而无限生动发展的人格。文章还论述了实现德育目的所规定的任务。

关键词:德育目的任务。

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份,它是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人们需要具有的正确的思想观点、良好的道德风貌,却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它需要进行培养和建设。从教育学的意义来说,思想道德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通常称为德育。

笔者最近展读由广东教育出版社于1996年1月出版的《徐特立文存》(五卷本),发现这部宏篇论卷中有不少篇章论述了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深感他对于思想道德建设有许多独特的见解。这对于我们当前的两个文明建设仍具有重要现实借鉴意义。本文拟对他有关思想道德教育的含义、目的、任务及其理论依据的论述,作一探讨,以就教于同仁。

一、思想道德教育的含义。

不同社会、不同时代的经济、政治制度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规范要求是不同的。徐特立生活岁月的年度跨度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背景下,他从不同的角度,对思想道德教育有过不少的论述与提法。最早的述说,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在他著述的《小学各科教授法》中论述修身科“教授目的”时写道:“修身科以涵养生徒德性,指导道德实践为要旨。”还具体论述了小学各年级修身科教材编写原则与教授方法。20年代初,他在中央苏区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副部长、代部长时,制定签发的有关《小学教育制度》的文告中明确提出:思想道德教育“要同革命战争的各个方面――儿童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对儿童进行共产主义的道德教育,培养儿童的自动能力和创造性。……还应当从根本上训育儿童,读书讲解和实际行动要有密切的联系”。因此,要求从小学二年级起开设政治课。抗日战争爆发后,针对日寇的奴化教育,他坚决主张:“要消灭一切教育上的麻醉剂,使人民从民族解放斗争中觉悟起来”,尤其是要有对于政治的了解,和自己的解放、社会的解放及民族的解放的高度觉悟。为达此目的,应把十岁以上的儿童都组织起来,加以教育,使人人都懂得抗战。

由上可见,徐特立是把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民族解放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全国解放前夕和解放之初,正是急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他就此问题发表了系列文章与讲话,予以系统论述。1946年秋,在一次讲述伦理道德问题时说:“一般教育问题,总是把伦理教育提到第一位”,并指出:“经济是道德的基础,道德伦理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建立在生产关系上。当时社会合理的社会关系就是道德,当时合理的行为、习惯就成为当时的规范。”因此,在阶级社会里,任何时代的“道德既是绳人也是律己,这是道德的基本问题。”他还谈到:“道德、能力、思想都是政治教育,在学校要放在第一位。学校要讲道德和能力。”在引导学生重视道德修养的同时,要注意发展他们的智能,日后才有立足社会的本领。并且,他阐明了道德与政治、法律的联系与区别: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就是要有一种高度的热情,这是跟政治不同的地方。“这种意识形态,还不等于政治法律,但政治结合上情感,结合以道德,就使政治更有生命。道德主要是从思想感情上表现。”

以上论述透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的基本观点,明确提出了以德育为首的地位。道德教育是以传递社会意识形态使受教育者向着预定目标加速社会化的活动。1949年11月2日,徐特立曾在讲述“科学民族化与大众化”问题时说:“进步的社会,把意识形态的科学哲学放在第一”。所以,在我们人民民主制度的国家里,“新道德的建立,是要从学习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论开始。”只有用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论的观点与方法来看问题和处理问题,才能真正有得(德)于心,为新的道德打下基矗显然,他是把马克思主义宇宙观作为培养青少年儿童无产阶级革命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人的个性心理的和谐发展能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徐特立曾在谈及教师与儿童家庭的关系时说:儿童是社会有机体构成的一部份,儿童的需要与社会的需要是互相影响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与儿童的父母“共同研究儿童之性质及其需要……故教育儿童者,不可不谋求个性之发达,又不可不适合于社会。”可见,培养儿童个性心理品质对其身心发展及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论述揭示,我们社会主义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包含着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四个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有机构成整体。它为我国普通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或曰德育规定了明确的内涵,为思想道德教育奠定了基矗。

二、“造成一定立尝一定方向又无限生动发展的人格”的德育目的思想。

道德教育是要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道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具有什么样思想品德的人,即培养年轻后代在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素质方面应该达到的目标。徐特立说:“道德思想造成一定的意识形态就是人格。我们也要造成一定立尝一定方向又无限生动发展的人格。”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反映当时社会要求的教育及其所决定的德育目的是不同的。我们的教育要求塑造与以往剥削制度下完全不同的、具有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人格。他明确指出:我们学校的“思想教育就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的意识形态。”为什么呢?因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意识形态,而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宇宙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故此,“思想教育的基本目标,是要使儿童建立辩证的宇宙观。”

以上的论述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目的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哺育年轻后代奠定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陶冶共产主义道德情操、树立坚定的无产阶级政治方向,养成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并在社会实践中,“改造自己,把自己锻炼成为经得起任何考验的共产主义者,把革命的红旗世世代代传下去,直到消灭一切阶级,实现人类的完全解放。”可见,徐特立揭示的德育目标体现出了人的身心的完满发展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上述教育目的制定有三方面的依据。

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徐特立于1950年1月在《教育讲座》中写道:“教育的作用是按一定的社会形式,培养一定的人格,为一定的社会服务。”又说:“可以断言教育的本质和方法是受同一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形式决定的。”他这里所指的“社会形式”就是指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它是制约着教育目的的首要因素。他所说的“人格”,既是指伦理学意义上的人的道德品质,又指教育学意义上的人的智能和体能的要求,也含有心理学上的个性心理品质。他还具体论述了“封建的、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四种形式”社会中的教育对各自需要的“一定人格”的标准。在一切剥削制度下,“两个阶级对立的社会,必须培养两种不同的人格”的人,即“劳心者”的统治者与“劳力者”的被统治者,以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在我们人民民主制度的国家,社会变革使社会习惯和个人道德也就来了历史上空前的大转变。我们无产阶级的伦理道德“是没有剥削、压迫”,“求得人类完全平等”。这说明在我们人民民主的社会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所以,我们的社会特别看重人,我们培养儿童“要有主人意识、自学的能力、习惯。……要有批判的态度,独立思考的头脑。”他还一再强调我们要培养的是有独立人格的“国民”,而不是甘当奴隶的“顺民”,培养接班人和建设者的主人翁人格,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本质对德育目的的客观要求。

2.我国教育目的的客观要求德育是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份,人的思想、政治、道德、个性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发展要通过德育目标的实施才能得以实现。徐特立在解答什么是贯彻教育方针的正确道路时指出:我们培养学生“都必须针对培养目标(教育方针),极为讲求效果”。这正说明,德育目的是教育目的在人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是预期的德育效果。徐特立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原理确立德育目的的。他指出:“人类的发育包含着德育、智育和体育三方面”,求得德智体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历史上由于剥削制度的偏见,教育与社会生活和儿童发展相脱离,结果使“人类的发育因此偏枯成半身不遂的‘偏枯帛,只是造成一些“书柜子”和“字纸篓”,更有甚者,未及成年就已夭折,这是旧教育的祸害。1958年他在阐述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方针时指出:我们今天新的教育方针的制定,“这是社会发展的辩证过程,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所以“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这不只是毛泽东个人的心愿,也不是共产党要这样做,而“这是掌握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方向”的结果。这个教育目的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人才培养的规格与发展方向:这“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提高劳动人民的政治文化科学水平。”贯彻这一方针,尤须“特别注意培养辩证唯物论的世界观和树立共产主义的方向。”他在这里阐释了教育目的对于德育目的的客观制约性。

3.德育目的应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人的思想道德发展和其智能发展是相并行的,德育不能超越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提出要求。因而,德育不仅要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要适应身心发展的规律,依据青少年年龄特征,促进儿童整个个性心理的和谐发展。徐特立很重视儿童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他观察到在日常德育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常是不注意心理问题引发的,其结果不但不能奏效,反而弄得学生产生对立情绪,给他们的心灵和身体都带来严重损害。他指出:“人都是可以改造的,不学好的人,他的个性是积极的,你压不下去的,要了解他们的心理,就容易教育了。”所以,德育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他们生活的环境出发,充分考虑其个性心理特征,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他强调“教育小学生问题,要从他们的家庭出发,从小学生的个性出发”,以激发教育对象在思想道德素质上不断自我完善的需要,形成完满的德育为目标。

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政治觉悟的德育任务。

德育目的的实施规定着它所要完成的德育任务。德育是“实践的教科”,它只有通过道德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其所规定的德育任务。下面从四个方面来了解徐特立关于德育的基本任务。

1.“要使儿童建立辩证的宇宙观”宇宙观即世界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总的看法。人们生活的大千世界各种社会现象无奇不有,社会思潮纷至沓来。青少年时期还处于世界观的孕育、形成时期,为使他们自觉地认识与抵制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徐特立十分重视对青少年儿童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即马克思主义宇宙观教育,将其放在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地位。延安时期,他曾就宇宙观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影响深刻地指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对世界的改造;对人的认识,对人的改造,这是教育的基本问题。认识也即宇宙观、人生观。”为此,他勉励受教育者要“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看事物”,即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受教育者形成科学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1950年1月,他在阐述新中国文化教育政策的源流时指出:它“也就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的产物,它的理论基础就是无产阶级的唯物主义。”他的这些讲述历史地说明了我们社会主义新型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要着重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它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对人的思想的巨大影响的论断:“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支配着物质生产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

由此,他于1949年12月28日发表于《人民日报》的《普通学校的思想教育》论文,开宗名义地指出:“普通学校的思想教育,是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即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贯彻到学校各科课程和实际生活的各方面去,以培养学生能够独立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去处理他们学习及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并且,这种教育应“从年纪极小的儿童起”,就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及日常活动中打下“唯物论世界观的基幢。这样,就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方法运用于实际生活,从而培养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集体主义观点,就能自觉抵制资产阶级思想、封建残余思想以及形形色色的反动思潮,警惕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这些都充分说明“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是思想教育的最高要求。”所以,培养青少年儿童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学校思想教育的根本任务。

2.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教育向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是为着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培养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增强辨别大是大非的能力,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所以,他强调:在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宇宙观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培养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的方向”,否则,“不能发挥政治是统帅的作用”(同上),就会成为一个政治观点模糊的糊涂人。他勉励青年们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只有树立了共产主义理想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提出要进行“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的教育。他以自己和董必武、谢觉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历程为例,说明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亲身参加广大群众的革命运动来锻炼,才有可能在革命事业中贡献个人力量,求得个人的发展与前途。中国近代百余年来的奋斗史说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讲到为什么要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时,他说:“马克思一生的学习研究和行动都是要解决一个问题:何社会代替资本主义?何人为社会的主人翁?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因此,在世界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他勉励青年们要“跟社会一起前进”,“跟着党走”,同全国人民一道齐心奋斗,把祖国建设得富强起来。他还谆谆教诲年轻一代“要有无产阶级的政治立潮,启导青年学习阶级斗争的历史,以使自己在大风大浪中能分清是非,树立起对旧社会剥削制度的愤恨和新社会民主制度的热爱。这样,就更能焕发出青年人的朝气,在自己的学习、工作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兴旺。徐特立上述有关政治教育的深刻见解,与我们今天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是一脉相承的。

3.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徐特立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道德学说的原理阐明了道德的本质和我国无产阶级新型道德建设的内容与途径。指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他系统地分析了我国从唐虞尧舜远古的奴隶道德,经孔孟到“五四”以前中国数千年来以儒家为代表的道德系统,是以政治制度来维系的所谓“王道”,从“五四”时期提出“劳工神圣”、“唯物主义”的新道德,到新中国“五爱”国民公德崭新新社会风尚的形成,充分证明了随着社会的演变而产生的道德变革的事实,揭示出“道德问题是社会发展在思想方面之表现。”“人类的道德不是天性决定而是社会决定”。说明道德是个人的社会行为,道德都按照当时的社会标准而习成,才区别为善行或恶行。道德反过来又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

故此,今天我们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要“消灭一切人剥削人的现象,这是最大的道德,也是永久道德。”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完美的道德境界,要靠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奋斗,直到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青少年们正肩负着这个历史重任。以上的论述清楚说明,马克思主义的道德学说同以往一切旧道德的根本区别,就在它把实践的观点作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无产阶级的道德实践是人自身通过对环境的改造和创造来达成与环境统一的活动,用以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1959年6月29日,他在对有志报考师范教育的青年们说:“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教育后一代成长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质的人。”1963年“六一”儿童节,他在给湖南省幼儿师范学校校庆五十周年的信中写道:搞好幼儿教育工作,“首先要求搞幼儿教育工作的同志自身要有高尚的共产主义的道德修养”。

鉴于道德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的重大作用,而且道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于调整人与人和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并且“道德主要是从思想感情上表现。”所以,他要求在教育中,要使我们社会代表各个革命阶级、阶层不同利益的全体公民,“在思想上提高成为一种自觉主动的人民的公共道德”,从而保证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他于建国之初所写的《论国民公德》的著名论文中提出的“五爱”教育,集中体现了我国无产阶级道德教育的主体思想。“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它是由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徐特立运用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满怀道德情感地对这五项德目作出了具体的、历史的、科学的分析与论述,阐明了“五爱”既是新中国全体国民都应该遵循的“新的道德标准”,也是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要求,这为我国五十年代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

道德教育是有层次的,这是徐特立道德教育从实际出发的具体体现。建国前后,他曾几次在谈到公与私的问题时说到:公而忘私、国而忘家,是我们应该倡导的一种社会风尚和共产主义精神。他同时指出:一般来说,凡事应于公于私都是有益的,“公必须于个人的私有益,他对于公才更关心。”对于有的公民来说,也可以是更低一点的要求,做到“无损于人,有益于己”即可,但必须是以不可损害他人的利益为原则。道德的层次性是社会经济构成的殊异,决定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所代表的利益不同,以及个体能力的参差性等表现出的道德水平的不一致的必然结果。

4.和谐发展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内容。教育者要善于依据不同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进行个别教育方能取得预期效果。他指出:“青年的特性如素丝、染苍则苍,染黄则黄,在这种不定型的性质下,青年工作者的责任特别重大。”他还曾谈到教师要“爱护学生,研究学生个性,注意生徒智慧的差别及擅长是什么。”这样,教育者依据受教育者未成型、可塑性大的特点及其个体差异与爱好,进行因材施教,方能培养其健康和美的个性。

徐特立十分注重培养儿童的自觉性、自动性和自立自强精神。他认定“自觉是教育上最高的原则。”自觉包括“自动、自愿、自觉、自立”四个层面的意思,共本质都是“我动”,就是自己要“用头脑,看事实,思想不受成说限制,有主人头脑。”就是要培养主人翁意识。为此,我们的教育要立足“在学校养成他以后自动学习的资本和自动学习的兴趣。”因为学校“教育只能奠定学生的基础,不能包他的一生。”(同上)。

可见,自觉性教育是要培养主动进取的创造精神。徐特立极力倡导学校“应当培养敢于发挥其个性,动脑筋辨别是非,有主张、有试验、有创造、有行动的青年。”生动活泼,敢做敢为,才能产生出各种人才来,才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如果是禁锢年轻人活泼奔放的思想,僵化的,甚或进行奴化的教育,只能培养一些没有能力的庸才,没有主见甚至阿谀奉迎的奴才,这是与我们的德育目标所规定的人格,即有一定方面又无限生动发展的人格是背道而驰的,都是应该尽快觉醒努力改进的。

徐特立有关思想道德建设的论述是很丰富的,限于篇幅,本文只就其德育的目的、任务作番探讨。

徐特立的德育理念与策略

摘要:

本文探讨了徐特立关于德育的含义,它由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四个方面所构成;德育的目的是要造成一定立尝一定方向而无限生动发展的人格。文章还论述了实现德育目的所规定的任务。

关键词:德育目的任务。

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份,它是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人们需要具有的正确的思想观点、良好的道德风貌,却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它需要进行培养和建设。从教育学的意义来说,思想道德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通常称为德育。

笔者最近展读由广东教育出版社于1996年1月出版的《徐特立文存》(五卷本),发现这部宏篇论卷中有不少篇章论述了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深感他对于思想道德建设有许多独特的见解。这对于我们当前的两个文明建设仍具有重要现实借鉴意义。本文拟对他有关思想道德教育的'含义、目的、任务及其理论依据的论述,作一探讨,以就教于同仁。

一、思想道德教育的含义。

不同社会、不同时代的经济、政治制度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规范要求是不同的。徐特立生活岁月的年度跨度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背景下,他从不同的角度,对思想道德教育有过不少的论述与提法。最早的述说,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在他著述的《小学各科教授法》中论述修身科“教授目的”时写道:“修身科以涵养生徒德性,指导道德实践为要旨。”还具体论述了小学各年级修身科教材编写原则与教授方法。20年代初,他在中央苏区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副部长、代部长时,制定签发的有关《小学教育制度》的文告中明确提出:思想道德教育“要同革命战争的各个方面――儿童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对儿童进行共产主义的道德教育,培养儿童的自动能力和创造性。……还应当从根本上训育儿童,读书讲解和实际行动要有密切的联系”。因此,要求从小学二年级起开设政治课。抗日战争爆发后,针对日寇的奴化教育,他坚决主张:“要消灭一切教育上的麻醉剂,使人民从民族解放斗争中觉悟起来”,尤其是要有对于政治的了解,和自己的解放、社会的解放及民族的解放的高度觉悟。为达此目的,应把十岁以上的儿童都组织起来,加以教育,使人人都懂得抗战。

[1][2][3][4][5]。

德育策略探究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140字)。

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的重要任务,对于学校和社会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德育策略的探究,我深入了解了德育的核心价值以及有效的实施方法,从而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二段:了解德育的核心价值(250字)。

德育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其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德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可以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基石。社会责任感则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关心他人和社会的重要途径。同时,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情商和情操,使他们更加全面发展。

第三段:探究德育策略的有效实施方法(300字)。

德育的有效实施离不开科学的策略。在探究德育策略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几种有效的方法。首先是以身作则,教师要率先垂范,把道德规范融入到自己的行为中去,成为学生的良好榜样。其次是注重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习惯需要时间和重复,教育者要有耐心和恒心,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再者是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商和情操对于德育也至关重要。最后,要注重课内外结合,将德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下能够实践道德。

第四段:德育策略带来的变化和效果(300字)。

通过实践和探究,我发现德育策略确实能够带来积极的变化和效果。首先,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责任感得到了提升。通过组织一些义工活动和社团活动,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集体的影响,形成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责任感。其次,学生的品德修养得到了提升。通过针对性的德育课程和活动,学生能够加深对道德规范的理解和领悟,并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践行。最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得到了增强。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问题和责任,培养出积极参与社会的意识和行动。

第五段:结论(210字)。

通过对德育策略的探究,我不仅深刻认识到德育的核心价值,也了解到德育的有效实施方法以及带来的变化和效果。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德育策略,我们可以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的人才。我将继续不断探索和实践,积极投身于德育工作,为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班主任德育工作五策略的论文

老师们聚在一起常感叹:现在的学生不好教,打不得,骂不得,自己的真诚付出,往往得到的却是学生的冷漠拒绝,着实很心痛。我认为,学生的冷漠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从家庭角度来看,父母对子女的有求必应,过多的安全教育,让孩子不能正常地与人相处,甚至怀疑一切;从社会环境来看,社会上提倡对个性的张扬,使得稚嫩的心灵把标新立异与叛逆当成了个性来追求。然而,许多学生不过是用冷漠的外壳来伪装自己,实际上内心很渴望老师和家长的关心与呵护。身为教师,育人为本,我们有责任让学生走出冷漠,在阳光下绽放花朵。

一、真诚相待,不漠视学生的细微举动。

生活的美丽不是用几句话或一堂课就能催生出来的。老师往讲台上一站、在学生中间一走都具有指示性,你到底是不是可亲,时间会证明一切。庄子有言曰:“真者精诚所至,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要创造让自己感动的人,首先老师自身就不该是一个冷漠的人,对待每一位学生都该拿出百分之百的诚心。要懂得感动是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情感因素。让人感动并不需要什么惊心动魄的大事,美好人生是由无数个感人的细节构成的。作为老师,应该善于捕捉学生细微的情感表现,对孩子的成长更有效的往往是感性的呵护,而不是理性的说教。

我觉得对于学生可爱的小举动我们应该给予回应,粗心大意对稚嫩的心灵来说,其后果怕是导致他们对人世的冷漠。教师的爱,就像火种,它能点燃学生的爱。学生得到了教师的爱,才会把这种爱“反射”给老师、同学,以至升华到对生活、学习、祖国的爱上去。

二、尊重学生,尊重自己。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怎样才能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进而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呢?实践告诉我们,尊重学生,这是教育成功的关键之一。

自尊心人皆有之,渴望得到尊重是人们的内在要求。尊重学生,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而且是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前提。教育活动是双向的,教师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学生尊重老师,老师的教育活动才会卓有成效。

教师对学生有管理教育的权利,但在人格上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不应居高临下地“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又是不由自主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真正的尊严,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己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账,只会向我们投来更冷漠的眼光;当我们报以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学生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时,学生就会把他们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教师尊严的丰碑便也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来了。

三、因人施教,循循善诱。

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由于受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某一具体问题、具体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区别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做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主任抓德育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对症下药,把班主任工作做好、做活、做细,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和效果。

班主任帮助后进生不能急于求成。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注意尊重和爱护,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教育目的。对后进生,不仅要指出他们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班主任教育学生,要把良好的愿望和正确的德育方法结合起来,特别要遵循心理规律,注重心理辅导,通过教育、疏导、启示,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得到解决。

四、与时俱进,探索德育教育新方法。

一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的模范行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因为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二是以情感人。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德育工作要逐步规范化、制度化,要量化管理,从而建立一套完善的德育管理体制。

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面对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我们不能漠视以往尴尬的德育教育,而要认真思考德育的创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的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对我们的美誉,同时也是在告之我们的责任。现在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十年树木,百年育人”这份神圣的职责,时代呼唤着教师,作为教师不但要甘做“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还要做一个太阳!让自己的光辉照亮每一个学生。

德育策略探究心得体会

德育是培养学生德性、品德和道德修养的教育过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德育策略则是实施德育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在教育实践中,如何选择和运用德育策略成为一项关键工作。在本文中,将探讨并总结一些德育策略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对今后的教育工作有所启示。

首先,我们应注重德育策略的多样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和需求,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可以采用个别辅导、情感沟通、班干部制度等策略,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关爱和引导。而在课堂教育中,我们可以采用讲故事、引导讨论、角色扮演等策略,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思考和认识道德规范。因此,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德育策略,使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德育不仅仅是要传授给学生道德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选择,让他们有发表意见和表达观点的机会。在班级管理中,可以设立学生议事会,让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决策和执行。在课堂教育中,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辩论。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责任心,还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另外,要注重实践和体验。德育教育注重学以致用,要将德育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教育实践中,学生通过参观社会公益机构、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方式,亲身体验和实践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例如,在调查社区环境污染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了解问题的实际情况并提出改善方案。通过这样的实践和体验,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此外,要注重家校合作。学校和家庭是培养学生德育的重要环境,两者的合作对于德育教育的效果至关重要。学校应与家长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形成合力。例如,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家访活动,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的表现和需求,并与家长共同制定德育教育计划。同时,家长也需要积极参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关注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成长。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密切合作,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意识。

最后,要注重评估和反思。德育策略的选择和运用需要不断的评估和反思,以更好地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在实施德育策略时,我们要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观点进行调整和改进。同时,我们也要定期对德育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了解学生在品德、道德修养方面的进展情况。通过评估和反思,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善,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德育策略的选择和运用对于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在实践中,我们应注重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实践和体验,加强家校合作,同时也要进行评估和反思。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简述德育中实施活动教学的策略研究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爱游戏”是幼儿最重要的天性。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书中谈到幼儿心理时,将幼儿的心理特点归纳为七点,其中第一点便是“孩子好游戏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工作,在游戏中身心才能得到充分的、健康的发展。

第二次活动——理论的提升:

我们学习了《游戏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理论文章,分析从3岁~6岁幼儿思维特点出发,在美术活动中运用有趣的游戏情节能够使美术活动变得更有意义,它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推动幼儿思考,促进幼儿更大胆、自由的创作,同时游戏活动的融入可以使课堂气氛轻松化、教学趣味化,这对提高幼儿美术学习的兴趣有着积极的作用。

第三次活动——实践中摸索:

触过大班教学,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整堂课老师说教多,教学环节讲解模糊,语言口头禅多。活动后老师们都提出疑问,到底这个活动还要不要上,这个活动的教育价值在哪里?老师指导中的策略如何提高等问题?我们又一次进行集中讨论,一起修改教案,之后又请了林老师、盛老师和我三位老师一起听张老师进行试讲。试讲中发现张老师对环节把握清楚了,提问设计更加明确。

小学德育工作规划年

针对我校实际情况,以漳州台商投资区及中心校文件为指导,我校创新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使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更适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力争使德育工作形成我校特色。

二、工作目标。

1、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2、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学生学做真人。

三、工作重点。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对班主任队伍,尤其是年轻班主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班主任老师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教会班主任科学、合法、合情、合理、有效的进行班级管理。

2、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促进班级建设。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利用班校会时间上好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班会课。

3、继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

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板报宣传及各种小型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进取的精神及审美意识。

四、具体工作。

(一)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1、加强校园德育环境建设。

要花大力气建设好一支坚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和全员抓德育的工作队伍,要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2、充分发少先队工作的作用,扩大班干部的影响。

班干部在学生中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他们应该是同学的榜样。要定期对队员、班干部进行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带动更多的同学一起进步。

(二)常规教育常抓不懈。

抓好行为规范教育。开学第一个月,各班要利用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导处和团队组织将利用不同形式进行检查。通过对学生集中进行行为规范系列教育,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具体的强化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管理评价,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的行动,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终身受益。

(三)抓好文明礼仪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

1、以校园礼仪为重点,上好“文明礼仪第一课”。

通过举行校园礼仪风采展示、”手拉手、一帮一”等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学生文明礼仪规范教育。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

2、进一步规范学校升降旗制度,建立新学年开学典礼上好“爱国主义教育第一课”制度,并结合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3、感恩教育。本学期继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感恩就是要从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身边的人开始,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的人应抱有感激之心。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做人。

(四)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抓好各年级学生管理。

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抓好学生不同阶段的管理和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本学期要求各年级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活动,制定循序渐进的德育养成程序,以培养学生的竞争及诚信自立的意识。

(五)加强班级建设。

1、要求班主任老师根据年级、班级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每一节班会课,认真设计班会内容,写好教案,多讲身边人,身边事。教导处要利用主题班会、推门班会课等形式进行检查,并把评比结果列入对班主任的评价中。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争创班级特色。

3、以活动为载体,在班级、年级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荣誉感、集体感。在班级中开展做文明事、说文明话、争当文明小学生的活动。活动中要给更多的学生参与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六)提高学科德育渗透功能。

继续开展学科德育渗透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各学科自身的特点,做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学生思想修养相统一,灵活随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识别真善美的能力,逐步形成理想与信念,进而转化为发奋学习,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

(七)法制教育紧抓不放,重点做好教育防范工作。

充分利用法制教育报告会、政治课、班会课、校会、国旗下讲话等进行普法教育,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

(八)安全教育。

通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教重视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加强防范意识教育,创建安全文明的校园。

在新学期将继续按照规划认真执行,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积极主动地、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