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设计(优质22篇)

小编: QJ墨客

范文是学习写作的有力助手,通过模仿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2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范本,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和写作欲望。

数学活动设计方案

2、开放学生思维,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等。

3、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学会用最佳的方法来解题。

4、增加了实践的机会,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5、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多种能力,学生进行活动时,可以互相合作,也可以借鉴其他同学的不同想法,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增加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1)教室。

二(1)学生名单:

蒋雨辰胡文雅孙雅慧赵欣沈妍张姝逸胡佳乐张倩闫瑞伟张良。

二(2)学生名单:

王井宽王瑞王灿施宁王慧杨宇航田路程西成浩。

每周二:第三节课。

辅导教师:

周次内容。

第三周对于怎样派车比较合理的讨论。

第四周数学游戏“扑克牌”

第五周让学生在操场上辨认方向。

第六周数学游戏“难得第一”

第七周数学游戏“填最大数”

第八周测量活动。

第十周“你说我算”数学游戏。

第十一周数学游戏——神奇的“495”

第十二周口算竞赛。

第十三周通过推、拉发现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第十五周豆牙生长情况统计表。

第十六周动手操作:正方形剪一个角后剩几个角。

数学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目的:

1.寻找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数字在不同物品中所表示的含义。

2.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生活离不开数字。发现运用数字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数字1-10。

物质准备:邀请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生活中有数字的物品日历、时钟、电话、尺子、温度计等。课件:生活中的数字。

活动过程:

1.结合数字象形歌出示数字1-10,帮助幼儿区分巩固数字1-10.

2.出示部分有数字的生活常见物,了解数字的用途。

(1)这些物品上的数字有什么用途?

(2)你觉得数字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用处?

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回忆,讲述生活中见过的数字。

3.引导幼儿观看ppt课件,进一步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

小结:原来我们生活中到处有数字,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的世界中,数字在我们生活中十分的重要,数字可以帮助我们区分车牌、电话号码、身份证、门牌号等等。没有它,我们的生活将会有许多的不方便。

4.讨论:如果没有数字,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5.游戏:设计电话号码。

为幼儿提供记录纸与记号笔,引导幼儿按要求自编电话号码。

六年级数学活动设计

同学们,由于疫情,本学期的开始我们要在网上进行。我们都知道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让我们和家长一起完成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吧。

【活动一】认识比0小的数。

活动目的:从生活中体验比0小的数——负数。

活动:听天气预报,说说北京、哈尔滨等北方城市的气温。说一说播放的气温是什么意思。

【活动二】了解生活中的百分数。

活动目的:了解生活中百分数的应用。

活动:收集家里打折买回来的商品标签、采访父母购房折扣、或收集电视上看来的打折信息,自己进行计算对比打折前后的价格。

【活动三】寻找圆柱和圆锥。

活动目的:认识圆柱和圆锥,感知“面动成体”。

材料准备:小棒和纸。

活动1:观察家里、看书或看电视中,哪些地方的形状是圆柱或圆锥的形状。

活动2:尝试用纸制作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观察它们各有几个什么样的面。

【活动四】河南疫情状况分析。

选择一种合适的统计图统计近五天内公布的河南省确诊人数、疑似人数、死亡人数、治愈人数情况,通过自己的制作大胆预测一下未来。

1、根据统计图你能得到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在这个寒假中,你采取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活动五】数学魔术。

活动目的:体验抽屉原理。

活动:按照六下数学书第68页的魔术,在家和家人玩一玩。

数学活动设计方案

一、兴趣小组活动的目标:

1、激发学生联合会学习数学的兴趣。

2、开放学生思维,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等。

3、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学会用最佳的方法来解题。

4、增加了实践的机会,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5、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多种能力,学生进行活动时,可以互相合作,也可以借鉴其他同学的不同想法,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二、活动重点。

增加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地点。

二(1)教室。

四、兴趣小组学生名单。

二(1)学生名单:

蒋雨辰胡文雅孙雅慧赵欣沈妍张姝逸胡佳乐张倩闫瑞伟张良。

二(2)学生名单:

王井宽王瑞王灿施宁王慧杨宇航田路程西成浩。

五、兴趣小组活动时间:

每周二:第三节课。

辅导教师:

六、活动内容安排如下:

周次内容。

第三周对于怎样派车比较合理的讨论。

第四周数学游戏“扑克牌”

第五周让学生在操场上辨认方向。

第六周数学游戏“难得第一”

第七周数学游戏“填最大数”

第八周测量活动。

第十周“你说我算”数学游戏。

第十一周数学游戏——神奇的“495”

第十二周口算竞赛。

第十三周通过推、拉发现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第十五周豆牙生长情况统计表。

第十六周动手操作:正方形剪一个角后剩几个角。

数学活动设计方案

为了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特设计兴趣小组活动计划,下面本站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数学活动设计方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兴趣小组活动的目标:

1、激发学生联合会学习数学的兴趣。

2、开放学生思维,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等。

3、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学会用最佳的方法来解题。

4、增加了实践的机会,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5、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多种能力,学生进行活动时,可以互相合作,也可以借鉴其他同学的不同想法,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二、活动重点。

增加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地点。

二(1)教室。

四、兴趣小组学生名单。

二(1)学生名单:

蒋雨辰胡文雅孙雅慧赵欣沈妍张姝逸胡佳乐张倩闫瑞伟张良。

二(2)学生名单:

王井宽王瑞王灿施宁王慧杨宇航田路程西成浩。

五、兴趣小组活动时间:

每周二:第三节课。

辅导教师:

六、活动内容安排如下:

周次内容。

第三周对于怎样派车比较合理的讨论。

第四周数学游戏“扑克牌”

第五周让学生在操场上辨认方向。

第六周数学游戏“难得第一”

第七周数学游戏“填最大数”

第八周测量活动。

第十周“你说我算”数学游戏。

第十一周数学游戏——神奇的“495”

第十二周口算竞赛。

第十三周通过推、拉发现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第十五周豆牙生长情况统计表。

第十六周动手操作:正方形剪一个角后剩几个角。

数学竞赛正以它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千千万万的少年朋友,成为现代数学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兴趣小组正是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本学期中我们三年段组织了33名学生成立了一个兴趣小组班,特制定以下计划: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2.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掌握解题的方法,提高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求异思维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促进学生智力健康地发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数学才能。

1.以课程标准为准绳,精选内容,以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为重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结合教材内容,以数学广角为突破口,发挥其在培养学生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作用。

3.教学中将选择可举一反三的题材,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分类、比较、归纳能力,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4.以教师辅导为辅,学生自学为主。在教学中,穿插一些与本书内容密切相关的有一定深度的内容,注重渗透一些边缘知识,扩大知识面,课尾常设置一些要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让学生的思维有驰骋的余地。这对培养具有钻研精神的数学竞赛尖子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举措。

第一周找规律。

第二周趣味计算。

第三周九宫格。

第四周点阵中的规律。

一、前言。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精神,深入探索新的教育模式。针对目前小学教育普遍存在课堂过于严肃,授课方式单一,师生交流互动受到限制,学生未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我校数学教研组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各年级的学生特点,特举办形式多样、课题丰富的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思想观念,促进学生兴趣爱好的向外拓展,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精神。本着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专长的教育理念,促进第一课题的教学,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激化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积极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三、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周三下午。

2.活动地点:以教室为主(视具体活动项目灵活安排)。

3.活动课题:口算、速算;思维开发;行程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训练。

4.活动形式:课题授课式、交流座谈式、演讲式、竞赛式、课外活动等。

5.活动分组: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活动小组。

各个不同兴趣小组中在以数学为中心教学的基础上,同时强化对各个兴趣小组课题的侧重点和数学基础知识的训练。选用贴近校园、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题材,例如最新科研成果、科学奥妙、趣味游戏、生活指南等,还可以增加一些奥数和趣味数学的内容。传授讲究趣味性、知识性、逻辑性和思维性相结合。

五、活动措施。

以数学教研组为核心,成立数学兴趣活动小组。小组活动应制定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科学详细的。

包括指导内容、课时安排、辅导教师安排等内容。每学期进行一次活动检测和。

活动总结。

以便交流和提供借鉴。同时教研组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对各兴趣小组的活动检查督促各兴趣小组正常规范地开展活动。

认真组建数学兴趣小组,带领学生走进丰富的数学世界。

1.开学初组织成立数学兴趣小组。制定兴趣小组活动计划,落实详尽的兴趣小组活动方案,体现小组的特色。

2.兴趣小组活动定课程,为开展广泛的数学活动提供切实素材。把学生的数学活动落实到实处,为学生安排一定的时间,每周的活动有教师专门指导。力求做到周周有内容,有目标。

3.开展读报和阅读数学书籍活动,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让学生享受读报的快乐。要求有条件的学生自行购买数学书籍,课外阅读的书籍还可以向学校图书馆借阅。教师在学生开展阅读前都收集了一些书籍中的背景资料给学生。教材中的“思考题”和“你知道吗”等内容教师都在数学兴趣活动课上组织学生阅读并指导,适当的介绍拓展些的知识,鼓励学生自行阅读、独立思考等。利用生活中的数学资源,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提供动力支撑。

七、活动目标。

1.让学生对写作、阅读等语文知识的兴趣得到进一步提高。

2.增强课堂互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4.在心里素质上,让学生更自信,并学会去欣赏。

5.让学生的课外知识得到丰富,兴趣得到发展。

小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图形间隔排序的规律。

2、会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序。

3、培养幼儿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小朋友已会按从大到小,从小到大排列。

2.材料准备:人手一份操作材料、粘纸。

三、重点难点:

1.在教师引导下找出图形排序规律。

2.按一定顺序排序。

四、活动过程:

(一)红黄椅子间隔排队,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图形宝宝也想像它们这样一个跟着一个交替排排队.

(二)图形排队,找出图形排序规律。

1请小朋友找条小椅子轻轻地坐下来,图形宝宝来啦!

2哪个图形宝宝来啦?出示圆形图形(来自::小班数学优质教学设计).来了几个.(1个)。

4、圆形宝宝请你跟紧三角形哦夷,圆形后面会跟着谁呢?你们猜会是谁?(三角形)。

5、圆形和三角形宝宝怎么排排队的呀?(一个跟着一个)。

6、一个跟着一个,谁跟着谁呀,三角形跟着谁呀,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好吗?(伸出小手说)。

7、谁排在最前面呀,圆形后面跟着谁呀,教师指幼儿念完,教师继续念空位的图形,哎呀,糟了,还有两个宝宝掉队了,我得赶紧把它找回来。

8、手拿圆形和三角形,这两个调皮的宝宝,一起跑出来了,谁能帮助它们呀,像前面的圆形宝宝这样,一个跟着一个交替的排。

9、请幼儿来操作,并集体检查。

(三).游戏“什么图形不见了”

2、集体检查,跟着幼儿找一找,边指边念。我们一起把它喊回来好吗?圆形宝宝快回来?

3、小眼睛闭起来,请一幼儿将图形宝宝藏好,哎呀,这次哪个调皮的图形宝宝不见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把它喊回来,集体检查。

(四)儿操作“图形宝宝来排队”

2、师:圆形宝宝说,好吧,就让你排在最前面,不过要请你排在小红花后面,后面的宝宝都要跟着你一个跟着一个交替排。

3、师:们猜三角形宝宝后面是??都排在什么上面。你们想不想帮助它们重新排一排?

4、师:看一看上面有什么,长线是让谁站在上面的呀,帮助谁排在最前面呀。

5、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五)结束活动。

师:让我们一起开着火车到外面找找还有什么是一个一个排排队的。

数学活动设计方案

重点:

生活活动:进餐。

重点:会饭菜搭配,不挑食。

自主活动:自选玩具。

重点:能按标记取放玩具。

教育活动:好听的声音。

1、辨别几种不同的声音,知道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2、初步了解同种物体,由于数量的多少,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3、培养幼儿的操作兴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小薯片捅,蚕豆、米、绿豆等若干。

2、《小手爬》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让小桶发出声音。

出示空的小桶,“今天小桶娃娃想和我们小朋友做游戏。”

教师摇动空小桶,“你们听,怎么没声音?”

1、教师设问:

你有什么办法让小桶发出声音?(在小桶里装上东西)。

“我们一起动手让小桶娃娃发出好听的声音,在你的小桶里装上一样东西,盖好,握握紧,摇一摇、听一听。”

幼儿探索、操作。

2、集体探索:

“你们的套桶娃娃发出声音来了吗?让我听听。”(幼儿集体摇动套桶。)。

“你的套桶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3、交流、分享:你在小桶中放了什么?(个别回答)。

它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我们来学一学。(集体)。

这个声音像什么?

二、探索比较,知道不同的物体在小桶里发出的声音不同。

1、分组活动:

让幼儿尝试换一种东西放在小桶中,摇一摇,听一听。

“小朋友在套桶里放了一种东西,你想不想再换另一种东西放在套桶里,听听刚才的声音和现在的声音一样吗?”

“小朋友拿着你的空套桶找一组你没玩过的放在你的套桶里,摇一摇、听一听。”

2、教师指导幼儿分辨不同的声音。

让幼儿比较前、后两种声音有什么不同。

“你第一次玩了什么?这一次玩了什么?它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教师让两个幼儿比较,“你们俩的小桶里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3、集体讨论,请三位幼儿示范。

“小朋友,你们听,他们的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请你们猜一猜,小朋友的套桶里装的是什么?”

得出结论:不一样的东西,在套桶中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三、观察、比较同种物体在小桶里发出不同的声音。

教师演示两个装有同种物体的,数量不同的小桶,让幼儿比较。

“你们既能听出声音来又能猜出来,真能干。”

“我这里也有两个套桶娃娃,你们听一听,他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你们来猜一猜,这个套桶里装的是什么?”(幼儿猜测后,打开让幼儿验证)两次。

“为什么一样的东西,在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呢?”(一个多、一个少)。

得出结论:一样的东西,一个多,一个少,它们在小桶中发出的声音就不一样。

四、集体用会响的套桶为乐曲伴奏。

“小朋友的小桶娃娃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那我们来为乐曲《小手爬》伴奏。”(集体伴奏两遍)。

五、结束活动。

室内活动:小桶娃娃穿新衣。

目标:能沿焖线撕纸,会正确使用胶棒,体验成功的乐趣。

重点:双手捏住焖线的两侧,上下分别用力。

1、响桶娃娃操。

重点:能积极参与活动,模仿老师的动作。

2、游戏:响桶送给好朋友。

重点:能在平行线间自然地走。

3、自主活动。

重点:能按意愿进行活动,探究小器械的多种玩法。

小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

《纲要》中指出:让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利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结合小班幼儿爱游戏的特点创设了“小兔生日会”的游戏形式,将原本枯燥无味的学习排序活动与游戏充分结合,目的在于让孩子在积极、主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掌握看小熊一家大小找衣服的能力,同时发展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本次活动环节流程较流畅,活动设计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较高,活动效果良好,以下是我对本次活动开展的几点反思:

一、活动内容安排,体现较好的情境性和趣味性。

本次活动中围绕着参加小兔子的生日会这一情景开展。其中有三个亮点:第一,以小兔的生日会引入,并告诉幼儿小兔的生日会邀请了“小熊一家”,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第二,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为幼儿设置难题,“小熊一家”可多人了需要帮忙找对“小熊一家”的衣服为游戏,再次激发幼儿探索的积极性,让原本较单一的数学活动富于乐趣;第三,创设良好的小兔生日舞会背景,并提出从小到大排队跳舞、从大到小排队跳舞的形式,为幼儿积极参与操作游戏。

二、活动材料提供,体现较好的操作性和层次性。

操作活动材料是幼儿学习数学知识的物质前提和必要条件,“提供幼儿操作的玩具材料已成为教师的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1、材料的操作性:本次活动设计了3个让幼儿帮“小熊一家”的环节,给予幼儿充分探索的时间和机会。“小熊一家”一是让幼儿观察小熊一家大小,让幼儿帮助小熊一家从小到大进行排队;“小熊一家的新衣”二是为幼儿提供小熊一家漂亮的衣服,让他们观察衣服是根据小熊一家大小提供的;“小熊小熊穿新衣”三是让幼儿小组操作帮助小熊一家穿新衣。幼儿园小班数学“按大小排序”是锻炼幼儿观察能力的重要内容。看实物大小,重要让幼儿有说和比较大小的机会。而小组操作中提供幼儿一人摆弄,一人按大小排队的形式,充分调动幼儿对操作材料的兴趣,乐意操作材料。

2、材料的层次性: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我在设计操作活动材料时,注意使材料从易到难,从形象具体到抽象,暗示性、游戏性强,主要以幼儿集体操作和独立操作为主。体现在提供五只小熊,让幼儿自由观察小熊一家大小,并引导幼儿可以帮他们排队;再为幼儿提供小熊一家大小的上衣,让幼儿观察衣服的大小,并尝试为小熊“穿衣”;最后为幼儿小熊一家的裤子、鞋子和手套,从衣服大好观察到鞋子、手套小应仔细观察,增加了幼儿学习的难度。充分体现了材料的层次性。当然,游戏中为了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我们还为幼儿提供了一些饮料瓶子,让幼儿帮小熊一家大小分饮料。

三、师幼互动过程,体现较好互动的有效性。

活动中,我设置了简单的问题,让幼儿观察小熊和衣服的大小,引导幼儿帮助小熊一家穿衣服,衣服大小是否合适,让同伴互相检查、纠错,充分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摆正教师活动中的辅助角色。

活动后的反思与调整:

在活动中可能对个别幼儿的观察和指导的还不到位,今后,我将更注重观察幼儿活动中的情况,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进行及时的个别指导或提出问题、讨论如何解决问题。

数学活动设计方案

1、通过取、送糖果让幼儿认识“1和许多”,体验1和许多的关系。

2、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能根据糖果颜色的不同进行分类。

3、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操作活动,体验操作活动的成功感。

1、红、黄、绿积木每人一块。

2、红、黄、绿糖果若干。

3、红、黄、绿箩筐各一个。

一.直接出示积木糖果,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

1、出示一块积木糖果让孩子说一说:“这里有几块积木糖果”“是什么颜色的?”

2、出示许多糖果让孩子感知许多。

师:这里有多少积木糖果?幼:许多。

师:每人到老师这里拿一块积木糖果。你的手里有几块就糖果?幼:1块。

师:刚才老师的箩筐里有多少积木糖果?幼:许多。

小结:原来许多积木糖果有1块块积木糖果合起来的。

二.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能根据糖果颜色的不同进行分类。

1、看一看自己手里拿的是什么颜色的积木糖果?

2、幼儿听颜色指令出示积木糖果。

3、按积木颜色送糖果宝宝回家。

4、每人取二块不同颜色的积木糖果,既有组合(积木能拼搭上下组合或左右组合)。

5、幼儿听指令出示双色积木糖果?

6、按积木颜色送糖果宝宝回家。

三、出示实物糖果,进一步感知1和许多,巩固红、黄、绿颜色。

1、出示糖果。

师:请你们看我这里有多少糖呀?(许多糖)(幼儿一起说一遍。)。

2、分糖果。

每人拿二颗糖果说一说你的手里有几颗糖果?是什么颜色的?

3、吃糖果。

一颗糖果请爸爸妈妈品尝,一颗糖果给自己品尝。并学说“请你吃xx颜色糖果?

数学活动设计方案

隐患:

1、小朋友会带别针、纽扣、硬币、铁丝、弹珠等来园。

2、个别情绪不好的幼儿可能私自离园。

措施:

1、入园时认真晨检,并请家长协助,离家时检查一下孩子的衣裤。

2、特别关注情绪不好的幼儿,安抚并关注他们。

二、入厕、盥洗。

隐患:幼儿会在厕所里互相推打疯闹,可能会滑倒。

措施:幼儿进盥洗室,教师必须跟上组织。入厕要分组进行。

三、集体教育活动。

隐患:

1、幼儿坐姿不正,会摔倒。

2、幼儿手放在桌缝,椅缝。

3、个别幼儿在进行集体教育活动时,离开群体,去卫生间或寝室,无人照顾可能发生意外。

4、学具、玩具的正确使用,如:笔、剪刀等。

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正确的坐姿。

2、用故事告诉幼儿坐姿的重要性。

3、教师多检查桌椅的摆放,多提醒幼儿不要把手放在桌子椅子的缝隙。

4、幼儿离开集体时,必须有配班教师跟随,留意幼儿的安全。

5、教给幼儿每种学具、玩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同时进行安全教育。

四、户外活动。

隐患:

1、幼儿上、下楼拥挤,发生踩踏。

2、遗留幼儿在教室、寝室或操场。

3、活动时幼儿间发生碰撞、摔倒,或从大型玩具上掉下来。

4、体育器材的使用。游戏的正确组织。

措施:

1、教育幼儿上下楼列队靠右行走。

2、活动前后教师必须认真清点幼儿人数。

3、每次活动前都先讲规则,活动中反复强调,并注意控制过于兴奋的幼儿。

4、选择体育器材要符合幼儿年龄,使用前要经过教师检查。初次使用某一种器材时,教师要讲清要领和规则,并在幼儿使用时时刻给予指导。组织体育游戏要动静结合。

五、进餐活动。

隐患:

1、进餐时幼儿会因为谈笑或吃得快而噎食。

2、幼儿喜欢玩勺子,把勺子戳进鼻子。

3、饭菜汤过热,引起烫伤。

措施:

1、教师平时利用儿歌故事教育幼儿养成文明进餐的习惯。

2、进餐时教师的眼睛要一直关注每一位幼儿,时刻用轻声提醒幼儿。

3、饭菜汤送到班后,要放置妥当,不让幼儿触及。盛、递饭菜不通过幼儿头顶。流汁的食物由教师到幼儿座位边一个个盛添。

六、餐后活动。

隐患:散步时幼儿会疯跑,推挤。

措施:教师组织活动,提供较为安静的小型玩具进行游戏,如折纸、穿线板等,让幼儿有事情可做,有东西可玩。

七、午睡。

隐患:

1、幼儿会在没睡着或睡醒后玩小物件,将纸张、钮扣等塞入口鼻。

2、幼儿蒙头睡觉造成窒息。

3、幼儿在午睡时突发疾病,高烧或抽搐等。

4、高低床的使用。

措施:上床时,教师要认真组织,及时提供帮助。值班教师应不断巡查,仔细观察每个幼儿的睡眠情况。

八.起床活动。

隐患:

1、幼儿站在床上穿衣服,导致摔伤。

2、幼儿坐在地上穿鞋,会绊倒路过的幼儿和被走过来的孩子踩到手脚。

措施:

1、在春夏秋季,教师要求幼儿必须先下床穿鞋,再穿上衣。在冬季,躺好等老师来穿。

2、教师教育幼儿不能坐在地上,起床时也要不断提醒。

九、区域活动。

隐患:

1、在捡豆豆时,幼儿会把豆豆塞进耳鼻。

2、在夹豆豆时,幼儿会改变筷子的用途。

3、麻辣烫的竹签戳伤幼儿。

4、在游戏中不断会有被损坏的玩具,有尖角或锐利的部位,可能造成幼儿受伤。

5、幼儿争抢玩具,发生冲突。

措施:

1、用故事教育幼儿爱护耳鼻。

2、平时多讲解筷子的用途,并示范筷子的用法。

3、介绍竹签的正确拿法。

4、教师在幼儿活动时,眼睛要时刻关注幼儿行为。

5、定期检查区域活动材料的安全性。

6、教师要随时观察幼儿的游戏进程,及时解决出现的冲突和问题。

十、离园活动。

隐患:

1、幼儿会因为高兴冲过来摔倒或撞门。

2、幼儿自己挤出去,家长和老师没发现。

3、幼儿被陌生人接走。

措施:离园时两位老师站门口,一位看家长,一位看孩子,另一位老师组织座位上的幼儿。

2、不在幼儿还很多时和家长交流。

3、严格执行指定接送人制度,不要让陌生人接走幼儿。

猜你感兴趣。

数学活动课设计反思

1、“摆一摆,想一想”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学了100以内的数以后的一节数学活动课。2.就是要求学生先摆后想,边摆边想,在摆的过程中想,在想的过程中摆。活动课中只有放手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摆圆片活动,在动手、动脑的主动探索过程中,发现、归纳与运用规律,感受数学的美,感悟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乐趣。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把某一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理解不同数位的位置概念。

2.通过活动,观察每一组数的特点,探索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

3.通过活动,在操作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能力,通过找规律发展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在摆珠子写数的活动中发现100以内的数的特点与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在实践活动中发现100以内数的规律并能用口头语言表述数的规律。

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一些规律。具体表现在:

1、情景式的复习,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笔者在活动开始前,设计了“帮助蓝猫介绍计数器”的复习环节,提出了一个极具开放性的问题,“哪位小朋友能帮蓝猫认识一下计数器呢?”可以让每个小朋友都有话说。这样,学生自主复习的效果明显比教师复习要好的多。表现在:(1)数位位置:左边的是十位,右边的是个位。(2)数位位值:个位上摆一颗表示一个一,十位上摆一颗表示一个十。(3)数位上表示数:如果个位放一颗,十位放两颗就表示21。(4)数位表的好处:表示数很方便。……事实上这些“介绍”都为后面教学的展开作了铺垫,学生在向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介绍自己所学的本领时,自信心得到了提升,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2、操作式地探究,经历学习的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我们不能将事实的真-相轻易地告知学生,而要让他们通过操作、猜想、验证等活动,引起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从而产生认知冲突,唤起学生讨论的积极情感,让他们的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天生其人必有才”,乐于探究是儿童的天性。学生身上蕴藏着自主学习的潜力,教师要大胆放手,尊重他们探究的需要,创设可供探究的条件,引导他们在探究中学习、感悟。

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鉴于学生的年龄特点,该实践活动能够充分利用儿童喜欢动手操作的心理,笔者设计一些有层次的“玩法”:尝试摆、探究摆、运用摆、模仿写,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悟100以内的数和相关的基础知识。在让学生体验知识的过程中,笔者不仅注重了“基础知识的感悟”,而且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一些数学的意识,如猜想、验证等。学生在猜测用“10个圆片可以摆11个数”后,教师质疑:“到底对不对,我们可以怎么办?”、“那好就动手摆摆看。”……设计的意图并不在于让学生掌握这个知识,而是有一种“验证”的体验,逐步培养学生检验的意识。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数学活动课设计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1、认识5以内的序数,学习序数词“第几”。

2、能从不同的方向找到物体排列的位置。

3、发展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

1、贴绒教具:五节车厢的火车图片,小狗、小猫、小兔、小猪、小猴图片各一张。

2、小狗、小猫、小兔、小猪、小猴的动物卡每个幼儿一套。

3、幼儿人手一套1-5的数字卡。一个小圆片。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以“小动物去旅游”活动,学习5以内的序数。

(1)出示贴绒火车和小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数数这辆火车一共有几节车厢?(引导幼儿数一数)。

(2)教师边操作边提问,让幼儿说说有哪些小动物要乘火车去旅行,什么动物坐第几节车厢。

(3)教师小结:要知道每只小动物坐的位置,可以数一数,数到几,就是第几节。

(4)游戏“找小动物”要求幼儿能正确迅速地说出“动物坐在第x节车厢”。(老师说动物,幼儿举数卡)。

(三)、幼儿操作游戏,了解从不同的方向找到物体排列的位置。

玩游戏:

(1)、给小动物排队。教师要求幼儿将桌上的小动物排成一排,然后分别说说排在第一到第五的小动物分别是谁。每个幼儿排的顺序可以不一样。

(2)、给小动物传球。教师让小朋友将求传给第几个小动物,幼儿就将桌上的小圆片传给第几个小动物。

(3)、要求幼儿将1-5的数字按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的顺序摆在桌子上,然后教师说将哪个小动物排在第几,幼儿就迅速将该小动物找出放在第几个数字下面个小动物。

中班数学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了解电话号码的作用,体验数字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与有趣。

2、复习9以内的数字、数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能读出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和家人的手机号码,知道特殊常用的特殊电话号码。

2、物质准备:0-9数字卡片若干套、浆糊、白纸人手一张;“翻译号码”游戏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看图翻译电话号码。

(1)明天我们将举行一个运动会,想邀请小兔、小猪、小象来参加,去请大家想想办法用什么方法通知它们?(幼儿泛讲)。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想了很多办法,那么,用什么方法最好呢?

(2)打电话要查电话号码,我们来查一查动物家的电话。

教师分别出示图形卡。(小兔、小猪、小象、)。

师:这是小猴家的电话。让幼儿观察发现小猴家只有图形,没有号码。

(3)引导幼儿看图翻译号码。

个别幼儿黑板上贴数字,集体念号码。

验证号码的正确性,老师拨打电话。

二、感知数字的丰富变化。

(1)思考:这些号码都有几个数字?(6位)。

(2)都有8个数字,为什么电话号码是不一样的?(数字排列的顺序不同)。

(3)相同的是什么?(三个号码都是六位数,前两位数都有5、8)。

三、交流所收集的电话号码。

增强幼儿有关电话方面的知识,了解电话号码是多位数的。

(1)请幼儿大声地读自己带来的电话号码。

(2)你们知道的电话是几位数的?(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南京地区的家庭电话是8位数的,手机是11位数的;常用的较特殊的电话是3位数的。)。

四、操作活动,巩固幼儿经验。

1、给小动物编电话号码。

(1)有许多小动物家都装上了电话,有的还用上了手机,我们来帮它们选个电话号码编个电话号码吧。

(2)提示:用贴数字的方法,想想家庭号码是几位数,手机是几个数字。

2、特殊的电话号码。

给特殊的车辆,找到正确的电话号码。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幼儿数一电话号码是几位数的。

4、请幼儿念读自己粘贴的电话号码。

中班数学活动设计

激发幼儿学习相邻数的兴趣。

进一步培养幼儿分析问题的能力。

帮助幼儿理解相邻数之间多1或少1的关系,能说出2和3的相邻数。

鱼的活动教具:红鲤鱼1条,白鲤鱼2条,金鲤鱼3条,黑鲤鱼4条。

1――4的数卡若干。

《找朋友》的音乐。

开始部分:

让孩子讨论自己是怎么出生的?

基本部分:

――请幼儿观察与思考:你知道小动物是怎样出生的?

――猜一猜,有没有动物是爸爸生出来的?

教师示范讲一遍故事。

――提问问题,海马爸爸为什么能生出小海马?

――小海马是怎样从爸爸的身体里生出来的'?了解海马的一些基本的知识。

――海马的生殖方式是怎么样的?了解海马的身体构造。

结束部分:

再请幼儿看一下故事,让幼儿自由观看图书等资料,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活动延伸:让孩子更多的了解水里的小动物的同时,可以让孩子在家养一条小鱼或者小乌龟,小蝌蚪等等,让他们观察小动物的生长过程。

中班数学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让幼儿感知序数第一至第五。

2、发展幼儿思维的逻辑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不同种类的小汽车模型若干。一座模拟停车场和宾馆。

2、幼儿人手一张不干胶门牌写着(第  层,第  间),标着1-5数字的花片若干。

3、"我是汽车小司机"的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师:小朋友注意听,什么声音传过来了?(放音乐)师:大家快看,有一队车开过来了。

二:复习各种车辆,初步感知序数第一至第五。

三、用装货物游戏帮助幼儿巩固序数第一至第五。

1、师提问:你们这些车都要开到哪里去?(开到灾区去)引出帮灾区人民送货物。

2、出示花片(当货物),引导幼儿按1-5的顺序串成一串。

3、幼儿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

4、幼儿互相检查货物有没有装好,师适当评价。

四、玩停车场游戏帮助幼儿初步感知第几层第几间。

1、情景:车队到灾区,天已黑了,引出停车场。

2、出示停车场,引导幼儿说出:停车场有几层楼?每层楼有几个车位?

3、请车队的司机按指示把车停在停车场的第一层楼的第几个车位?

如:从左边数,警车停在第一层的第一个车位?、5、出示各种车,请幼儿把它停在指定的车位上。

(师适当指导、纠正不对的幼儿或请幼儿来纠正)五、利用游戏让幼儿学会用第几层第几间的形式表达自己的住处,帮助幼儿巩固序数第一至第五。

1、师:小朋友你们已光荣完成任务了,也累了,请你们去宾馆休息。服务员已帮你们安排了房间。(引出宾馆。)2、出示宾馆(房间上贴有幼儿的照片)。

提出任务:宾馆的服务员很忙,还没做好门牌卡,小朋友,我们来帮帮她们吧。

3、引导幼儿先数数宾馆一共有几层楼?(四层楼)你是怎么数的?(从下往上数的)4、引导幼儿填门牌卡:

师:谁住在第一层?第一层我们就用数字几来表示?

师:小朋友真棒,现在能找出自己在第几间房间吗?找好后就把门牌卡填好,然后把门牌卡贴在你的房间上。

5、师生一起评价。

六、播放催眠曲,让小司机好好休息。活动结束。

中班数学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排序活动,感受排序的形式美。

2、能用语言讲述排序规律。

3、学习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排序,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捡形状、颜色不一样的树叶若干、排序板。

2、范例两幅、课件。

3、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对排序活动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树叶,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玩,给它们排排队。我们一组的小朋友在一起商量一下,怎么样才能在给树叶排队的时候,排得漂亮些。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幼儿自由排,排好后,每组请一名幼儿展示并说出自己的排队规律。我看到小朋友们都已经给树叶排好了队,请把你们排好的树叶拿上来给我们大家看一看并且告诉大家你们是怎么排队的。

(3)、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给树叶排的队都非常漂亮,有的是按形状不同排列的,有的是按颜色不同排列的,这种有规律的排队方法我们可以叫做排序。

2、出示图片和课件(水果),引导幼儿发现排队规律。

提问:我是怎么给这些汽球排序的?(一个红汽球一个绿汽球)引导幼儿说出按颜色不同排序的。

(2)、出示课件二:按形状不同排序。提问:这些水果宝宝是怎样排队的?引导幼儿发现并说出排序规律。

(3)、小结:汽球是按颜色不同排列的,水果娃娃是按形状不同的排列的。

3、幼儿尝试按规律排队。

出示图片(一个大苹果一个小苹果,一个大梨一个小梨)提问:小朋友们,我这还为你们准备了图片,你们看看这上面的水果是怎么排队的,谁能接着给水果排队呢?我呢还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图片,你们可以都来试一试。

4、找生活中的排序规律。

刚才我们看了一些不同的排序方法,其实生活中也有许多排序,我拍了一些生活中的排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发现的生活中有排序规律的物品。

5、分组操作:

今天我们学习了排序,知道排序有多种方法,我还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东西,小朋友们可以试着用排序的方法来玩一玩。

6、小结(幼儿自己讲述)并把礼物送给客人。

数学活动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掌握5的加法算式。

活动准备:活动过程:

2、培养幼儿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5的数字卡片,“+”和“=”人手一套。实物:苹果、香蕉、桔子、梨各5个。动物图片:老虎、大象、猴子、长颈鹿、乌龟各5张。

一、手指律动。

二、出示老虎的图片,引出课题。

师: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了小伙伴,看它是谁(出示老虎图片)有几只?引出5的加法。

三、

讲故事导入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1、师:5只老虎来做什么了?它们要通知动物们去参加森林王国举办的运动会,小朋友想知道都哪些动物来参加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用同样的方法出示猴子、长颈鹿、乌龟的图片1。

表示加法,写出算式:2+3=54+1=53+2=5。

4、跟老师一起读算式,并用手指表示来。

四、巩固练习。

五、老师小结讲评。

中班数学活动设计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了解幼儿数数的能力。

经常听小朋友们数数,你最多能数到几?

过渡:你们能数到很大的数字,数数的正确性怎样。

二、数数游戏,发现数正确的方法。

1、幼儿取出操作纸,理解纸上的要求,知道要数的几样东西。

2、交代规则并观察幼儿的操作。

3、图上的蔬菜各有多少?

小结:数正确应该按顺序。

4、过渡,出示图片。问:“这里一共有几样东西?认识这些东西吗?”

5、观察图片上蔬菜的数量,引导幼儿倾听同伴解决问题的方式,发现数正确的一些方法。

6、认识数字“5”像什么?表示几样东西?

用手书写“5”

7、出示5只小象有几只?它们非常注意营养的搭配样样蔬菜都要吃。今天早上小象要吃土豆,(出示课件),小朋友来数数土豆有几个?土豆有4个。小象有5只怎么办?咱们来用0增画蔬菜。

以此来添画其他的蔬菜。

三、发操作纸,幼儿来增画。

1、4添1就是5。

2、找找5的东西,也可以数其它东西的数量。

延伸活动:

关注身边事物的数量。

1、出示各种包装箱,这个能数吗?

2、为什么包装箱外面要标上这样的数字?这个数字和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关系。回家留意一下,你在包装盒上还发现了什么。

活动目标:1、能感知5以内的数量,认识数字5.2、培养幼儿数数的兴趣,感受数数的方法。

活动准备:操作纸、垫板、笔、图片、ppt。

中班数学活动设计

1、在操作实物的基础上,理解5的分合。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结果。

2、尝试用数字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

3、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一个信封、5个小星星,每个幼儿一份。

2.操作卡片1张、水彩笔、圆形宝宝、方形宝宝,每个幼儿一份 。

【活动过程】 。

一、准备环节:

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老师问幼儿:“请你跟我这样做?(老师拍五下)”

幼儿回答:“我就跟你这样做,(幼儿跟着拍五下)”

老师拍手说:“请你跟我这样做?”(小手收藏起来)。

幼儿拍手回答:“我就跟你这样做,”(把小手藏起来)。

二、点数。

老师给了小朋友几个小星星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幼儿在小桌子上进行点数。

老师请个别幼儿点数。

三、幼儿自己探索。

2.幼儿进行操作。

(1)师:“你是怎样分的?”

老师请个别幼儿说。(方形宝宝分2个,圆形宝宝分3个)。 。

(2)“和她分的一样的小朋友把手举起来,你们真棒”。

(3)师:还有谁跟他们分的不一样。

(4)“老师将小朋友分的整理了一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所有的分合式,幼儿集体读一遍。

三、根据顺序进一步理解5的分成。

幼儿集体读分合式。

四、幼儿动手操作。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5的分成,老师要来考考你们。

出示幼儿玩套圈的游戏图片,你们看这个表示圈怎么样了,(套住了3个,掉下2个)。

师:5个圈分成了几和几,它们合起来是几?写出分合式。

幼儿进行操作,教师指导。

五、我和数字“找朋友”

请胸卡是“5”的小朋友到前边来,其余胸卡合起来是“5”的两个小朋友,手拉手到“5”的小朋友跟前,看那一组先找到朋友,哪一组得胜。

中班数学活动设计

本次活动介于幼儿对二次分类还没有接触过,因此以幼儿最熟悉的图形宝宝为内容开展了这次活动,来让幼儿尝试进行二次分类。此次活动也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幼儿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不知不觉中主动的学习,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学习两种看(如颜色、形状)标记把图形进行二次分类。

2.会自己收拾整理数学操作材料。

大的二次分类底板一张,三种形状的大图形卡片各四张(每种形状的卡片分红、蓝两种颜色)。

幼儿二次分类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场地布置二次分类板。

活动重点。

(一)复习认识三种图形。

(出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图片,请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

2.小结:今天来我们班做客的图形宝宝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它们穿着红色和蓝色的衣服来我们班做客。

评析:导入部分我是直接出示直观的三种图形卡片,来让幼儿辨认,介于幼儿对这几种常见的图形记忆深刻,所以幼儿都是脱口而出,其次我引导幼儿说完整的短句,如红色的圆形,蓝色的长方形等等,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让幼儿更加牢记。为以下活动做铺垫。

(二)认识二次分类板和学习图形的二次分类。

(第一次分类)。

3.小结:小朋友们说得不错,原来这些图形宝宝有两个家,一个是红色标记,

另一个是蓝色标记,这是他们两个家。我请小朋友分别帮这些图形宝宝找到家。

(请个别幼儿操作)(第二次分类)。

(请个别幼儿上黑板操作)。

6.小结:小朋友都找对了,图形宝宝们都开心极了,因为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家。老师黑板上的这张图就是二次分类板。

(三)幼儿用操作卡片自己练习二次分类。

1.师:桌子上还有许多图形宝宝没有找到自己的家,它们呀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你们愿意吗?送它们回家时你们先要看清楚图形的的家在哪里,然后再把它们送回家,别送错喽!否则图形宝宝会哭的哦!

(四)游戏“图形找家”。

1.师:我们把图形宝宝都送回家了,图形宝宝的妈妈说:“我非常感谢我们小朋友,所以想请你们到我宝宝的家里来玩。”你们愿意吗?你们先去找一个图形宝宝贴在身上,然后根据自己的图形宝宝找到自己的家,记住男小朋友住大房间,女小朋友住小房间。

(五)结束活动。

1.师:天已经很晚了,我们也该回家了,我们与图形宝宝和妈妈说再见吧!

五、活动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设计

学习将两种实物有规律地交替排序,对应匹配,感知序列。

正确感知5以内数量的多、少和一样多。

能正确使用单位量词;根、只、条、头。

教具:贴绒或磁性图片:大象5只、香蕉5根;小狗4只、骨头4根;小猫3只、小鱼3条,青蛙5只,荷花5朵,标记图一张。

学具:幼儿用书,彩色笔若干。

一、集体活动。

1, 依样接放,交替排序。

2,  对应匹配食物。

出示香蕉和骨头图片,让幼儿看图说说,这里有什么?谁来把它们送给大象个小狗,边送边说:。。。,我送你一根什么,。。。

请个别幼儿在磁性板上操作,学习正确运用量词。

1、第一,二,三组,排序匹配活动。

观察标记图上的动物,学习依样接着摆放动物,再对应匹配食物,鼓励幼儿边操作边说。

2、第四、五、六组。

依样排序。观察标记图上的图片,请你依样排列。

观察实物数量,画出相应数量的短线或小圈,记录实物数量。

展示幼儿活动材料,请幼儿说说他是怎样排卡片的,体验有规律的序列。

中班数学活动设计

一、准备环节:

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老师问幼儿:“请你跟我这样做?(老师拍五下)”

幼儿回答:“我就跟你这样做,(幼儿跟着拍五下)”

老师拍手说:“请你跟我这样做?”(小手收藏起来)。

幼儿拍手回答:“我就跟你这样做,”(把小手藏起来)。

二、点数。

师:快要过新年了,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小礼物,我们拿出来看看。是什么呀?(小星星)。

老师给了小朋友几个小星星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幼儿在小桌子上进行点数。

老师请个别幼儿点数。

三、幼儿自己探索。

1.师:5个小星星我要送给方形宝宝和圆形宝宝,该怎样分呢?我们小朋友拿着星星去试试,好不好。

2.幼儿进行操作。

(1)师:“你是怎样分的?”

老师请个别幼儿说。(方形宝宝分2个,圆形宝宝分3个)。

(2)“和她分的一样的小朋友把手举起来,你们真棒”。

(3)师:还有谁跟他们分的不一样。

老师请个别幼儿说。方形宝宝分1个,圆形宝宝分4个,(分的一样的幼儿举起手)。

(4)“老师将小朋友分的整理了一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所有的分合式,幼儿集体读一遍。

三、根据顺序进一步理解5的分成。

师:老师也想来分一分,如果我方宝宝分一个,圆宝宝该分几个呢?(出示相应的图片)。

师:方宝宝分2个,圆宝宝几个?(3个);方宝宝分3个,圆宝宝几个?(2个);方宝宝分4个,圆宝宝几个?(1个);让幼儿仔细观察: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前面多了一个,后面就要少一个,后面的跑到前面来了,这是递增、递减的关系)。

幼儿集体读分合式。

四、幼儿动手操作。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5的分成,老师要来考考你们。

出示幼儿玩套圈的游戏图片,你们看这个表示圈怎么样了,(套住了3个,掉下2个)。

师:5个圈分成了几和几,它们合起来是几?写出分合式。

幼儿进行操作,教师指导。

五、我和数字“找朋友”

请胸卡是“5”的小朋友到前边来,其余胸卡合起来是“5”的两个小朋友,手拉手到“5”的小朋友跟前,看那一组先找到朋友,哪一组得胜。

【活动目标】1、在操作实物的基础上,理解5的分合。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结果。2、尝试用数字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3、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