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优秀17篇)

小编: 曼珠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知识点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

“一看”,看清分值,把握得分点,做到心中有数。

“二找”,按照题意,回归课本,找到相关知识点;。

“三规范”,答题语言规范化是最容易忽略的问题。

复习。

文明史,历史复习的新角度;。

重基础,体现基本能力要求;。

重现实,适度结合热点命题。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

二、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共同点:

(1)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剂“麻费散”。

(2)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3)李时珍和《本草纲目》: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

三、都江堰。

北:p54李冰石像图。

四、长城。

北:(1)p72(七年级上册)秦长城示意图。(2)秦长城:为了防御匈奴,秦始皇派人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全长一万余里,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明长城:(七年级下册)p117明朝时,在历代修长城的基础上,先后花了近二百年的时间修筑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多千米。工程坚固,无论规模、质量都达到历史水平结晶。

五、大运河。

北:p4-5隋朝时开凿的贯穿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大运河通航后,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维新变法运动知识点。

1、公车上书(时间:1895年春)。

背景:《马关条约》的签定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作用:为维新变法运动拉开了序幕。

2、康有为称的“中国西学第一”指严复,他著有《天演论》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他是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

3.百日维新。

(1)时间: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到9月慈禧发动政变,前后103天,最终失败.

(2)内容:

经济:发展工商业;。

军事:训练新式陆海军;。

政治: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文化教育:开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废除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创办报刊。

(3)影响: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但不可能实现救亡图存的愿望,不可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_历史知识点总结

2、鸦片战争:

(1)原因:根本原因(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要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林则徐的硝烟活动)。

(3)结果:清政府向英军(投降)签订《南京条约》3、南京条约:(1)时间(1842)年,英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代史的开端。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

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3)海军:洋务派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评价:(1)局限性:是一次失败和(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1、经过:

(1)、(1894年),日军占领朝鲜国都(汉城),接着发动(侵华战争)。

(2)、1894年9月,(甲午海战)中,(邓世昌)等爱国官兵重创日本舰队。

(3)由于(清政府)妥协,日军占领(辽东半岛),(黄海海战)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结果:(1895)年4月,(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

(2)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原因:为了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2)经过:(1900年)6月,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下进犯(北京)侵略军在(廊坊)被义和团重创,狼狈逃回(天津),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烧杀劫掠。

(3)结果:(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等国签订了《辛丑条约》。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4)影响: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八年级。

总结。

相关。

文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历史八年级知识点总结

要想学好初中历史一定要改变自已心里一切以分数为为中心的观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分数将会被越来越谈化人生的标签,不少中学生以及家长并没有从分数决定一切的观念中走出来。

评价历史的方法。

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都要对具体的历史事物(如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等进行评说。对历史问题的评价,实际上是对历史的解释。要全面、正确、客观、辩证地解释历史,必须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

1、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各种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探索。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结果: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3、辛亥革命。

(1)背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2)孙中山创建革民党。

〈1〉兴中会:1894年,美国檀香山。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见书36页会址)〈2〉中国同盟会:1905年,日本东京。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机关刊物《民报》。

〈3〉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阐释为民族)建立民国(建立民主共和国,阐释为民权),平均地权(改革土地制度,阐释为民生).“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它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4、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1)武昌起义:1911年,标志着辛亥革命开始,武昌起义成功带来的影响:仅一个月左右,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清朝的统治名存实亡。

(2)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地点:南京,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历史八年级知识点总结

上课伊始,教师首先向学生说明复习的范围,让学生明确复习目标,之后学生根据课文进行知识回顾,从整体上感知本课的复习内容。

二、构建网络形成体系。

这一环节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可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形式,其目的在于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以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讲准重点:抓住关键,切记眉毛胡子一把抓。

2、讲透难点:采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易混知识相对照等方法。

3、讲明疑点:采取“设疑、质疑、释疑”的程序和方法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4、讲出知识的规律:重在讲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三、依线巩固内化知识。

学生根据构建的知识网络,进行巩固,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达到将课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之目的,从而加深对知识的再认识。

四、题例剖析培养能力。

典型题例的选择要有代表性,能突出教材的重、难点。这一环节重在教师通过对题例的剖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学科学习基本功和解答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五、拓展训练提高能力。

练习题的设置应具有一定的梯度性,题型应多样化,题量应控制在十分钟以内。重在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回答问题的技巧。

历史八年级期中知识点总结

1、公车上书(时间:1895年春)。

背景:《马关条约》的签定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作用:为维新变法运动拉开了序幕。

2、康有为称的“中国西学第一”指严复,他著有《天演论》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他是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

3.百日维新。

(1)时间: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到9月慈禧发动政变,前后103天,最终失败.

(2)内容:

经济:发展工商业;。

军事:训练新式陆海军;。

政治: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文化教育:开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废除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创办报刊。

(3)影响: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但不可能实现救亡图存的愿望,不可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

历史知识点分类梳理_历史知识点总结

一、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遭遇的两次严重挫折的认识。

1.两次挫折。

(1)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大革命失败。

(2)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挫折原因。

(1)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客观原因是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的联合力量超过了革命的力量,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主观原因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缺乏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党中央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2)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由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取得统治地位,毛泽东被剥夺了领导权,第五次反“围剿”指挥失误,被迫进行长征。

3.挽救措施。

(1)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召开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

历史知识点分类梳理_历史知识点总结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发明。

(2)活字印刷术:北宋匠人毕昇发明。

(3)发展:此后又发明木活字;元代王祯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中期出现铜活字印刷。

(4)影响: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5)传播:朝鲜——日本、东南亚地区-波斯——欧洲。

2.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

a.战国: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司南。

b.宋代:利用人造磁铁制成了罗盘。

c.应用:北宋末年,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d.传播:阿拉伯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传到欧洲。

e.影响: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2)火药。

a.唐朝:已经发明了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b.宋代:发明了竹管火枪、突火枪。

c.元代:发明火铳。

d.传播: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e.影响: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3.发达中外交通。

(1)原因: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陆交通发达。

(2)通道。

a.陆路。

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驿站: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代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b.海运。

条件:使用指南针,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

概况: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

航线:宋代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3)影响: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学好初一历史的方法。

1、做好预习工作。

预习是学习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通过预习,自己可以先对课本内容有个大概了解,能够找出其中明白的和不明白的知识点。这样,在听老师讲课过程中才可以加深印象,并有针对性地重点听自己不理解的内容。

2、课上做好笔记。

做好笔记,不是一味地照搬老师各种话语、文字。而是有针对性地记录课文总体框架,填补一些自己不了解的知识点,为进一步宏观把握历史事件框架、历程提供指导。

3、课后注意对知识点的串联整理。

课文中的历史知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历史事件的起因、过程、发展和结果等都是遵循一定历程或规律的,一定要对知识点进行串联,这样知识点就会记得更加牢固,也不易遗漏知识点。

4、独立及时完成作业。

历史作业,是对听课效果的一种检测方式,也是巩固知识点的一种方式。所以,课后要独立、及时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达到及时巩固学业成果的目的。

初一历史学习技巧。

1.做好学习三步骤:预习、听讲、复习。课前认真预习可以使学生对即将要讲到的历史事件、人物等有一个简单了解,并找出不懂的地方,以便在老师讲课时获得解答或者向老师提问。上课时要认真听讲,这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关键。

课上要勤于思考,跟着老师的思路,积极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在听讲时还应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除了老师的板书以外,还要培养对一些重点内容作记录,如老师多次重复的内容,课本中一些思考题的答案等等。

最后就是“温故而知新”。这三点看似简单,但做好这三步,确是至关重要的。但对初一学生来说,学习自觉性不是很强,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形成,所以老师更要从初一开始抓起,开始培养起。

2.历史是记忆性较强的学科。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过程、历史概念等知识的获取是通过记忆来完成的,这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

如果没有对历史知识的牢固记忆,理解和运用就无从谈起。

记忆不是机械的死记硬背。背书要讲究方法讲究技巧,应首先弄懂它的意思,然后再去背诵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运用,这样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重要的考点的才记,非重点、非考点只需了解,不需要识记。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李秀成率军在青浦大败洋枪队。1862年,“洋枪队”首领美国人华尔在浙江慈溪被太平军击毙。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了太平天国这次农民起义。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原因:1894年日本出兵朝鲜,接着侵略中国。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这次战争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时间:1894年9月。

黄海大战(黄海战役)地点:黄海大东沟。

清方主舰:致远舰。

主要人物:邓世昌(民族英雄)。

甲午中日战争主要战役:黄海战役(邓世昌)、威海卫战役。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破产。

签订时间:1895年4月。

中方代表:李鸿章。

结果:签订《马关条约》日方代表:伊藤博文。

条约内容: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起源地:山东。

义和团运动:性质:农民阶级反帝爱国运动。

战胜战役:廊坊战役。

结果:被清政府及外国列强镇压。

时间:1900年~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直接原因: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清政府行为: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

经过:大沽——天津——北京;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八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

1.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1937年9月,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

2.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国民党军队在李宗仁指挥下,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这是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

3.百团大战:

(1)时间:1940年8月。

(2)地点: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

(3)总指挥:彭德怀。

(4)主要目标: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5)地位: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4.中共七大召开(1945年4月延安)。

(1)主要内容: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2)历史意义: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5.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屡战屡败的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百年民族屈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历史知识点分类梳理_历史知识点总结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

4、生产生活状况采集、狩猎;。

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

3、生产工具:磨已掌握钻孔光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4、观念: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

历史学是一门整合型的社会科学,是历史研究主体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提供的一般规律指导下,运用一定的思维认识方式和手段,在与历史客体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客体的分析研究,以理解其特殊规律和特点的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历史知识。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

八年级。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建国任务,举行的时间、地点、内容:

时间地点: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内容:(1)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2)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北京)为首都,采用公元纪年;(3)决定在首都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3、重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4、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9月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

1、“最可爱的人”指谁?司令员、出兵时间、战歌、精神?

最可爱的人指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

3、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军队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而归.

1、土改原因:地主、富农占有大部分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农民去占有极少的土地,他们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时间、内容、结果、意义.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以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的任务:主要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2、一五成就:基础工业与新工业部门的建立;交通运输业的成就;原有工业基地的加强和新基地的建立.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1956年,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3、五四宪法的颁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第5课三大改造。

1、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农业、手工业采用合作化,工商业采用“公私合营”,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2、重点:三大改造的意义: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1956年召开的八大确定的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

文化。

需要.

2、探索失误的原因:党中央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1961年春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3、建设伟大成就:石油工业——王进喜,先进人物——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焦裕禄.

1、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内容、意义.

1978年底,重点:内容: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段斗争为纲”的。

口号。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民主与法制建设:刘少奇案平反,八二宪法(第四部)及系列法律的颁布.

1、改革先从农村开始:采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形式.

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目的是冲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人民公社,说明要保持社会主义制度旺盛的生命力,必须改革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采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对外开放:从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广州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开始的;开放格局:开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格局.

3、国企改革:三个方面,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邓小平理论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和指导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因为第一次系统的回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指导党制定了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意义: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2、共同发展的典型——西部大开发带给西部的新气象.

1、一国两制的含义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

2、回归祖国:记时间,说明了中国综合国力提高是胜利的根本原因,与清政府腐败落后导致失地相比较.识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

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分为建国后(解放台湾)、50年代中期(和平解放台湾)、改革开放后(一国两制,统一祖国)三个时期,最终在“一国两制”基础上形成.

2、海峡两岸的交流:1987年,两岸打破了近38年的隔绝状态;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个民间团体通过对话达成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的指导思想.

1、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1971年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197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进入20世纪90年代,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

2、空军建立: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的,20世纪50年代已拥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诞生后面临着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从苏联买——国产化——自己研制.

3、导弹部队:1957年开始组建,担任核反击的特殊任务,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还有其他多种型号的导弹.

1、我国外交宗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国初面临的环境(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遏制和封锁,许多国家缺乏了解).政策的特点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目的是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外交成就是第一年与17个国家建交.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最早是周恩来于1953年底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提出的.最早同意的是印度和缅甸,后来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万隆会议的时间、地点、性质、内容: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第一次亚非国际会议,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重点是中国代表团对会议成功的贡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

1、中美建交:到建交前的敌对关系,分析中美关系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了解乒乓外交、基辛格秘密访华、71年尼克松访华和上海《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正式建交的三部曲.

2、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我国在何时哪届大会上恢复的?哪些国家提出议案?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同时恢复的还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

3、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中国何时加入?主题、内容和地位:中国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apec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1、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研制或实验成功的时间、意义(地位):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意义: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主持研究的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运载火箭、航天技术的成就.

2、袁隆平与籼型杂交水稻:“东方魔稻”成功时间,赢得了什么称号、评价及奖项要记住:1973年培育成功,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3、863计划:倡导者有四位科学家,批示者邓小平,八大领域——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新材料、海洋高技术.

2.网络:生活变化,为什么说网络是双刃剑?《全国青少年文明公约》。

1、义务教育:属于基础教育,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规划和成就.

2、三个面向:是邓小平于1983年的题词,记住内容: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3、“科教兴国”战略:90年代提出,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奠基工程.

1、文学:两个创作高峰期,代表作品的特点.茅盾奖四个作品。

2、体育:特别是近20年的世人瞩目的成就,有何原因、现实意义.

1、衣食住行的变迁:根本原因是实行了改革开放,有何变化?

2、就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有何变化;知道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哪些制度,哪个是最密切关注的,对社会起了怎样的作用.

一、1949年10月—1956年底的主题是向社会主义过渡,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1、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土地改革、西藏解放完成遗留革命任务.

2、54门礼炮代表参加第一届政协会的民族.人大根本目的是制宪.

3、解放方式与北平相同的是西藏,标志着大陆基本统一,实现了民族大团结.1959年进行民主改革,60年代初废除了封建农奴制,成为国家重要牧区.

4、1950年10月开始的抗美援朝,到了1953年以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为标志取得胜利,为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稳定的和平环境.

5、1950年,《土地改革法》的颁布为标志,在新解放区展开了土地改革.1952年底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外取得胜利.结果确立的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私),没有剥削.为工业化准备了条件.1953年对农业改造的道路是走集体化,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创举是对工商业的赎买政策.

6、1953年实行的一五计划,重点是发展重工业,目的是实现工业化,东北工业基地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向工业化迈进.

二、1956年-1966年的主题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始于八大.

1、因果关系:1958年总路线大跃进、农村公社化。

(公共食堂,大炼钢铁)严重经济困难全面调整经济。

2、初级阶段已有48年.八大最大成果是指出任务(实现工业化),最重要的是分析社会矛盾.

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思想、组织、政治路线的转变)。

1、1980年刘少奇案平反.两个凡是导致出现徘徊局面.思想大讨论“解放”的是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

2、改革突破于农村:1978年,凤阳小岗村;形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特点是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方向是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乡镇企业突起影响最深远.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1992年后推行公司、股份制.

3、画圈,80设点.(从广东、福建开始),深圳是窗口,海南最晚、最大.浦东是国际化经济、金融中心.最终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地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

4、改革开放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

会议核心是工作重心的转移,思想路线核心是实事求是.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搞好改革开放、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这是党史的转折,根本原因是停止了阶级斗争为纲.

5、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理论是十二大(1982)提出的;十三大提出的初级阶段理论、初级阶段总路线,和三步走战略;十四大的突破是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三中全会形成了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十四大形成了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集体.

文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

(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

(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

(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6)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8)明清:出现商帮。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

(第四课)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其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农本商末的思想,专卖制度,关卡重税,歧视商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并未禁止官方对外贸易;清代是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两者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3)清代一直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清代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是在:广州(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的后果: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没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一课)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背景和兴起的史实:

1、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2)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3)洋务派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

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点是:东南沿海地区。

2、代表企业: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

(第二课)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近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

(5)为什么是“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2)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原因:沦陷区:一些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

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官僚阶层压榨民族企业牟取暴利。

&萎缩(1)时间:抗战胜利以后(解放战争期间或1945—1949)。

(2)原因:a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了国货(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二、理解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经济上,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有利于社会进步;

3、思想上,不断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历史知识点分类梳理_历史知识点总结

1、中朝(内朝):由皇帝亲信近臣(侍从、秘书)构成(这些人身份低微,被皇帝破格使用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决策,导致由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的官僚机构成了“外朝”,被拒于政治决策之外,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权。

2、刺史制度:汉武帝时代,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二、隋唐。

1、三省六部制。

内容:中央的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起草诏令、审议和执行。尚书省之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作用:

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和监督,相权一分为三,分散了相权,加强了君权。

三省六部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相互合作,提高了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

2、科举制:隋唐以后,科举制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三、宋朝。

1、设立中书门下作为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2、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3、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了宰相财权;。

4、设枢密院掌军政,分割了宰相军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1983年提出的教育的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20世纪90年代,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成果:到全国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高等学校成为科技重要方面军。

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文化艺术事业:1956年,我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文学奖:1981年,茅盾文学奖设立。

体育运动事业:(4)新中国成立后,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普遍开展起来,更对学生提出“健康第一”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的体育课,被列为学校重点的课程。20世纪90年代,国家把体育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竞技体育的成就(1)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1959年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2)第23届奥运会:实现零的突破(许海峰——男子自选手枪射击金牌)1981-1985年中国女排实现“五年冠”“体操王子”——李宁(3)1990年我国首次举办北京亚运会;广州亚运会(4)7月13日年北京申奥成功,在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

这些国际体育赛事的举办说明了自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提高的体现。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

中国人民站起来,从此当家做主人。

二、最可爱的人。

1950年6月间,美军悍然侵朝鲜,

打到中国边境线,严重威胁我安全。

五战五捷定大局,美军赶回“三八线”,

53年7月签协定,英雄军队才凯旋。

黄继光、邱少云,《英雄儿女》人人敬,

中国人民志愿军,称为“最可爱的人”。

三、土地改革。

1950变化大,颁布《土地改革法》,

彻底摧毁旧制度,翻身农民当了家。

农业恢复和发展,准备建设工业化。

四、工业化的起步。

三年经济得恢复,现代工业要起步,

穷白面貌要改变,“一五计划”展宏图。

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牌汽车跑中华,

喷汽式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

川藏公路到“屋脊”,沈阳机床成绩大,

工业落后始改变,齐心迈步工业化。

民主政治着手抓,54年9月制《宪法》,

两个“坚持”定方向,人民掌权治国家。

五、三大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三大改造”是重点,

农业改造合作化,手工业改造迈步伐,

“公私合营”工商业,赎买改造资本家。

“三大改造”一完成,社会制度全变新,

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向前进。

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56年中共开“八大”,主要任务已定下,

集中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人民生活要提高,良好开端有计划。

58年提出总路线,全国人民干劲大。

但国情没有弄清楚,急于求成犯错误,

“大跃进”、“公社化”,违背规律受惩罚,

左的错误危害大,造成欲速而不达。

英雄模范了不起,大庆“铁人”王进喜。

县委书记焦裕禄,人称“党的好干部”。

两弹元勋邓稼先,科学发明有贡献。

全国人民学雷锋,光辉榜样记心中。

七、伟大的历史转折。

1978年年底,中央在北京开会议,

“拨乱反正”求真理,两个“凡是”被抛弃,

解放思想讲实际,工作重心大转移。

经济建设是中心,改革开放始兴起,

冤假错案要平反,民主法制要完善,

依法办事成共识,系列法律把国治。

八、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就是好,家庭联产搞承包,

安徽凤阳小岗村,创出致富路一条。

80年代的初期,改革开放建“特区”,

吸收外资搞建设,引进技术和管理。

加大力度抓机遇,沿海发展到内地,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新格局。

国企改革大手笔,公有经济为主体,

实行多种所有制,政企分开放权力,

按劳分配唱主角,多种方式并一体。

“市场经济”建体制,优化组合新机制,

公司制,股份制,改组联合多形式。

九、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特色理论有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经济建设“三步”走,“一个中心”“两个坚持”,

富强民主和文明,基本路线是宗旨。

92年南方去巡视,澄清姓“社”和姓“资”,

发展才是硬道理,“三个有利”是尺子。

十、民族团结。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平等团结是一家,

区域自治是国策,共同发展变化大,

如今西部大开发,各族人民乐开花。

十一、香港和澳门回归。

改革开放设计师,统一祖国探路子,

“一国两制”好方式,港澳回归雪国耻。

十二、海峡两岸的交往。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海峡两岸,“三通”开始。

“海基”“海协”,成立组织。

汪、辜会谈,达成共识。

八项主张,指导实施。

一个中国,必须坚持。

台湾当局,背道而驰,

鼓吹台独,必遭惩治。

十三、钢铁长城。

钢铁长城真威风,保卫祖国建奇功。

人民海军发展快,“舰、潜、空、陆”多兵种。

击落敌机三百多架,保家卫国后人颂,

如今空军现代化,钢铁卫士保领空。

导弹部队新兵种,50年代建成功,

中、远、洲际、核武器,水陆发射地对空。

十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中国外交有政策,独立自主为总则,

领土主权不侵犯,他国内政不干涉,

平等互利搞建设,和平共处五原则。

万隆会议在印尼,共产主义遭攻击,

恩来上台把话讲,“求同存异”定大局。

十五、外交事业的发展。

70年代变化大,尼克松总统访中华,

中美建交签公报,两国关系正常化。

五星红旗“联大”飘,中国地位大提高,

中日两国建外交,中外建交掀高潮。

十六、科学技术成就(一)。

“两弹”元勋邓稼先,成功研制核试验。

“一箭三星”升上天,太空遨游也实现(杨利伟)。

“杂交水稻”袁隆平,“东方魔稻”世人惊。

喜看“高峡出平湖,”更使国强和民富。

十七、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863计划成就大,生物、航天、自动化,

信息、激光、新材料,能源、海洋也开发。

因特网,数字化,上网便能知天下,

负面影响应抵制,健康向上人人夸。

十八、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教育改革成绩大,实施《义务教育法》,

科教兴国是战略,实现“普九”意义大。

高等教育发展快,大步跟上新时代,

规模数量大发展,狠抓科技育人才。

十九、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1956年定战略,“双百”方针出成果,

文学繁荣题材多,《红岩》长篇好小说,

《青春之歌》唱赞歌,《平凡世界》新生活,

《宝葫芦的秘密》童话多,话剧《茶馆》是佳作,

电影电视显生气,《大决战》中“三战役”,

《日出东方》连续剧,历史故事《林则徐》,

《开国大典》与《决择》,《丝路花雨》大舞剧,

绘画、书法和戏剧,音乐、舞蹈和杂技,

不同风格和流派,艺术发展繁盛期。

回忆苦难旧中国,“东亚病夫”不快活。

自从建立新中国,体育列为重点课。

全民健身大开展,竞技体育更不错。

90承办“亚运会”,08“奥运”到中国。

参加五届奥运会,获得金牌100多。

二十、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改革前后两个样,以前衣着蓝、灰、黄,

购物凭票限数量,“三转一听”是奢望。

食物匮乏缺营养,居住多为土墙房。

如今生活变了样,衣着多彩穿名装,

“四电两机”带冰箱,饮食搭配讲营养,

住进楼房讲宽敞,摩托、汽车跑四方,

提高生活讲质量,齐心跟党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