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分布教案(优质19篇)

小编: MJ笔神

2.范文范本可以为我们提供写作的参考和借鉴,使我们在写作时更有思路和灵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参考。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l.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现实体验出发,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并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3.学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能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及气温分布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学生回答)。

(同学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答案不是固定的,只要合理,都应当鼓励与引导,还能调动课堂气氛)。

现在天气逐渐转凉了,变冷了,气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气温的有关知识。

教学新课:

一、气温与生活。

提出问题:大家可以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天气现象是与气温有关的?

学生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在一起相互讨论,然后每组派一位或几位代表站起来发言。

(教师可在下面边巡视,边引导学生从我们的衣、食、住、行等几方面来思考)。

大屏幕投影:想一想说一说。

学生回答完后,让学生阅读书上的“活动”部分的五则生活实例,再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每则例子分别说明了气温与穿衣、饮食、住房、农作物、交通等的关系。如果同学思维较活跃的话,还可引导学生说出气温与其他的人类生活、生产方面的关系。

大屏幕投影:看一看算一算。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很容易地就能得出答案,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既然一天当中,会有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那么我们在不同的时刻测出来的气温是不是一样的呢?下面,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在横线上填出几个字,来概括一下气温状况。

大屏幕投影:午晨,冬夏。

在一天中,一年中,我们这里的气温是不是相同的?那么,现在,这个季节,我国的南方与北方,中国与澳大利亚的气温又是不是相同的呢?由此,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气温是变化的。从而过渡到第二个问题的学习。

(学生可以相互讨论、比较,老师也可适当地引导、提示)。

大屏幕投影:读一读想一想。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讨论、比较,然后经过整理,可能得出以下结论:

1.图的纵坐标都是表示气温,横坐标都是表示时间。(教师正好可以引导学生分别分析出如果横坐标表示的是时刻,那么这幅图就是反映了气温的日变化,如果横坐标表示的是月份,那么这幅图就是反映了气温的年变化情况)。

2.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数值约为31℃,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大概4时左右,数值约为24.5℃。

3.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约为24℃,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约为-6℃。

4.图中的曲线形状都是中间向上隆起,呈波峰式。(当学生得出这个结论时,可趁势引导他们得出南半球的气温曲线呈波谷式,这是判读气温曲线图的要领之一)。

5.可以间接得出的结论是:通过计算,可以知道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就是日较差,约为6.5℃;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为年较差,约30℃。

(学生在经过这样的自己分析读图,讨论整理之后,已经有了一定的读图析图能力)。

师小结:由此可见,这种用曲线的弯曲变化来反映一个地方的气温变化情况的图就是气温曲线图,它能更直观地反映出气温在一天或一年中的变化规律。

好的,下面我想问问大家,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一些什么知识?

学生经过回忆,思考,先后回答出:

1.了解了气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知道了气温有最高值和最低值。

3.会计算气温的平均值。

4.学会了怎么读气温变化曲线图。

下面,我就想来考考大家,看同学们掌握得怎么样了,我们自己动手来绘制一幅气温曲线图。(根据书上表3.1中的气温数据,按有关提示的步骤,画一幅气温曲线图)。

大屏幕投影:画一画比一比。

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可相互讨论,商量,教师可在下面进行适当地引导、指点,然后绘图,最后,各小组选出一到两幅画得比较好的图放到屏幕上投影,让大家进行点评,这样可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大屏幕展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教师引导读图并提问,这是一张什么图?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能够回答出来。

大屏幕投影:想一想。

提问:世界的气温是怎么分布的呢?有什么规律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要先学会读等温线图。

引导学生读书上图3.15,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等温线?它与我们以前所学的等高线有什么不同?

2.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是否相等?

3.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多少?

4.等温线的稀疏与气温差之间有什么关系?

5.在等温线闭合处,如何判断是高温中心还是低温中心?

等学生答出这些问题后,再回到“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的等温线,并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等温线分布有什么特点?与纬线有什么关系?

(经过小组讨论思考,学生可以答出: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并且,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不平直,等温线会发生弯曲,这说明除了纬度会影响世界气温的分布外,还有海陆的分布也会影响气温的分布)。

3.在炎热的赤道附近的高山上,可不可能有终年不化的积雪,为什么?

学生对这个问题,可能还不太熟悉,教师先引导学生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说明气温受海拔的影响,比如,我们爬山的时候,会感觉爬到山顶就很凉爽;夏天,人们愿意去城市郊区附近的山地乘凉,然后再引导学生看看书上的图3.16,并根据有关的提示,计算出该座山顶的气温应该是24℃。所以说,在同一座山地,海拔越高,气温降的越低。即使是赤道附近的山地,只要海拔够高,山顶也可能终年白雪皑皑。

四、归纳小结: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世界上气温的分布,会受到纬度、海陆分布、地势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气温的分布变得很复杂了。

《气温和气温分布》教案反思

1.知道气温的观测方法,了解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日较差、年较差的概念。

2.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3.学会使用资料,绘画和分析气温变化曲线图。

4.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气温分布的规律。

能力目标

1.通过绘画气温变化曲线图,提高学生的绘图、读图分析能力。

2.通过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的例子,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2.培养学生养成关注生活的态度。

1.绘画、分析气温变化曲线图

2.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多媒体辅助教学

ppt课件、温度计、网络资源、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询问:今天的天气怎样?

讨论:气温变化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观测:现在的气温有多少摄氏度?

过渡:接下来的气温将会怎样变化?

讲授新课

读图:课本p51图3.12气温变化曲线图,说出一天中最热和最冷出现的时间。

演示:气温日变化曲线图的绘制。

讲解:气温日变化、日较差、日最高温和日最低温、日均温。

练习:判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比较a、b两地气温日变化大小。(附卷第一题)

演示:a、b两地各月平均气温资料。

讲解:月均温、年均温。

活动:绘画a、b两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教师指导)

交流:选取部分绘图成果投影,进行分析。

演示:a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讲解:(用绘图笔在画面上圈画)最高月均温、最低月均温、年较差和年变化。

练习:判读a地最高月均温、最低月均温

比较:a、b两地气温年变化曲线的差异,分析原因。

读图:课本p51图3.13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归纳: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

小结:据板书小结:重

点要掌握气温年变化曲线的判读。

1.气温日变化、日平均气温

日较差=日最高温-日最低温

2.气温年变化、月平均气温

年较差=最高月均温-最低月均温

3.曲线越弯曲,气温的变化越大

课件设计方面原设计根据收听的天气预报情况绘画天气符号引入新课,现改为链接中国气象在线网上可以马上查询到广州当天的天气预报,使学生知道如何搜集网络信息,同时引入新课。

选取部分学生的绘图成果进行投影分析,如先投影一份绘画准确的曲线,可使学生在心中形成一个基本评价标准,利于正确评价他人的作品,并应对绘画得较好的加以表扬进行激励。

地理教案-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4.洋流: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如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就直接得益于暖湿的北大西洋暖流。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如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设计

1.了解并掌握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冬季0℃等温线所穿过的地区;理解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掌握温度带的划分标准及分布。

2.通过学习气温分布特点,培养学生使用等温线图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气温分布特点成因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气温及温度带的讲解,使学生更加体会我国疆域的辽阔,气候资源的优越,从而为祖国大好河山而自豪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1.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及成因。2.温度带的划分及分布。

本节难点:生长期和积温等概念的理解及温度带的具体分布。

教学方法讲解法与练习法相结合。

教具一、七月等温线图,温度带的划分图,三地在冬至日和夏至日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表(投影片)。

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讲到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第二课时讲温度带的划分及分布。)。

教学提纲。

一、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1.特点。

2.原因。

二、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1.特点。

2.原因。

三、温度带。

1.生长期和积温的概念。

2.划分温度带的依据。

3.温度带的分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学习新教材。

地理教案-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分三个板块,配以三个图,按顺序分别是等温线图、气温垂直变化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三个板块内容之间衔接并不严谨,为此,本节课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进行重新处理,设计问题逐一引导,先学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由后及前。

二、教学对象分析:

初一学生在前阶段学习过纬度、海陆分布等知识,和上一节刚学过的气温变化知识,是学习本节气温分布知识的基础,但他们对这些基础知识掌握并不牢固,在本节学习过程中可再一次进行复习巩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气温分布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分析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理解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的`例子,培养学生养成关注生活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气温分布的规律。主要通过冷暖色调差异来判读气温的地区分布差异。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读图。

六、教学准备: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绘图:绘画热带、北温带、北寒带的三种不同气温变化曲线简图,分别为a、b、c线(如右图)。

复习:据气温变化曲线图,指出最热月和最冷月,比较气温年较差的大小。

活动:(1)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用不同颜色的磁铁)标出a、b、c地的大致位置。

(2)在黑板上大致绘画南极的气温变化曲线。

设问:图上红色代表什么?

活动: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找出赤道,看看赤道穿过的地方的颜色,反映气温怎样?

找出北极和南极,看看气温又怎样。

设问:气温从赤道向两极怎样变化?为什么?

归纳板书:1.气温分布规律: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

讲解:列出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

设问:本地属于哪个纬度范围?

活动:(1)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找出广州和北回归线,说出北回归线的纬度。

(2)指出20℃以上地区和低于-10℃地区的范围。

思考:为什么每年秋天都能看到“雁南飞”?

活动:再一次沿赤道找,是不是赤道所经之处全都是红色20℃以上?

设问:为什么有的地方气温低了,而且还有积雪?

归纳板书:2.气温垂直递减率:在山地,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活动:计算气温p53第2题。

思考:夏天哪里比较凉快?(上山下海)。

解释:(1)名山多是避暑胜地和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2)同纬度地区夏天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天则陆地气温比海洋低。

读图:p52图3.15(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如图)。

练习:(1)写出a、b、c三地的气温范围;

(2)如果图中是等高线,根据a、b、c三地的气温范围,则三地的海拔高低:;a、c两地相对高度约米。

小结:本节重点要掌握气温分布的规律,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同纬度地区夏天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天则陆地气温比海洋低;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板书:

1.气温分布规律:(1)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

(2)同纬度地区夏天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天则陆地气温比海洋低。

2.气温垂直递减率:在山地,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附:教学反思。

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三个板块内容之间衔接并不严谨,为此,本节课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进行重新处理,利用地图、板图设计问题逐一引导,先学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由后及前,通过问题引出结论,使整节课衔接严谨。

地理教案-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投影片5)图中各点表示年平均温度,请在这张图上画出13℃、15℃温度曲线(用平滑曲线连接气温值相等的点)。

(投影片6)此图表是世界不同地区多年的平均温度,图中气温相等的点连接的线就是等温线。我们借助等温线来研究气温的空间分布。

(教师指导读图方法)分析等温线图,可以采用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逐步分析的方法。请大家讨论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并分析形成此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板书)教师讲解时可以举一些实例或参照课本的插图。

1、全球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纬度位置(太阳)。

2、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海陆面积及性质影响。

3、陆地上的不同---地形地势影响。

4、海洋上的不同---洋流影响。

5、极值---最冷最热的地方。

6、人类活动对气温的影响---温室效应。

(反馈练习)夏季到青藏高原去考察,需要准备什么衣物?(棉衣,地势高寒冷)。

如果温度再升高,预测你所在的地区气候会有什么变化?

赤道是全球温度最热的地方吗?

南极和北极哪个更冷呢?

(总结)通过以上学习可知,气温是随着时间和空间不断变化的。大气温度主要来于太阳,所以影响温度最主要的因素是纬度位置,然后是海陆位置,再就是地势和洋流。在分析具体问题时必须注意分清主次。这是分析地理事物分布规律的一种方法。

【设计思想】。

根据本节教材对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三方面的要求,本节课设计了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气温的测定,主要使学生明确气温观测的方法和重要性。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参观,或建立简易的气象园进行实际的测量,没条件的可以看录像或图片。

第二个环节是分析气温的时间变化,时间变化的长短不同,有日、月、年变化,通过实际的计算,使学生明确三者计算的方法一致,看到的各图中的气温是平均值的连线。对于时间变化中很重要的一个是使学生明确太阳是气温的来源,但地面是气温的直接来源。为了让学生明白这一个过程,设计动画辅助理解。明白这一点,对后面所学“地势越高,离太阳越近了,为何温度反而越低?”很有帮助。对于热温寒三带气温特征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从低纬到高纬,由热到冷,各种气温特点的描述有规律及差异,为后面学习世界不同地区气候特征的内容打基础。

第三个环节是分析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首先是解决等温线的概念。因为学生已经学过等高线,所以并不难理解。最重要的部分是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其原因的探讨。为了使纷乱的内容条理清楚,主次分明,教给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的读图方法。同时利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利于学生思维的互相激发,培养学生的能力。为考察学生的理解情况,设计相关的反馈题。

总之,在这一节课中注意了学生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注意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指导。每一部分绘图、读图、用图都是学生活动在先,教师指导在后,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

关于“天气和气候”的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天气预报图的使用、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教学手段】。

录像:天气预报。

计算机课件:(1)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2)天气形势图;(3)各种常用的天气符号图;(4)风向示意图;(5)气象观测仪器----百叶箱、温度计;(6)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图。

【教学过程】。

(引课出示投影片1)你能够从投影片中读出哪些内容?

中央气象台城市天气预报:05月28日20时至05月29日20时。

城市。

天气现象。

温度(0c)。

风向风力。

夜间。

白天。

最高。

最低。

夜间。

白天。

东京。

多云。

多云。

25。

16。

3

3

新加坡。

雷阵雨。

雷阵雨。

31。

24。

3

3

卡拉奇。

34。

27。

3

3

开罗。

32。

19。

3

3

开普敦。

小雨。

小雨。

12。

5

3

3

莫斯科。

20。

7

3

3

伦敦。

小雨。

小雨。

15。

10。

3

3

旧金山。

小雨。

多云。

24。

14。

3

3

纽约。

雷阵雨。

雷阵雨。

25。

16。

3

3

悉尼。

小雨。

17。

10。

3

3

(最高最低温度、降水与云、风力风向,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天气状况不同等)。

(模仿练习)请你仿照投影片内容作本地区的天气预报,其他同学认真听,看是否有问题并进行适当的补充(学生活动)(注意天气预报用语及与当时天气状况的基本吻合)。

(天气云图投影片)(学生活动,说出图中任一城市天气预报)。

(常见天气符号与风向示意图投影片)在天气图中,为了更直观便捷地显示不同的天气状况,人们设计了一些符号(学生辨认,提醒学生注意:风向是指风来的方向,天气预报中风力较小时一般不在图中表示)。

(总结板书)引言天气与气候。

天气。

气候。

定义。

区别。

联系。

实例。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讨论、分析可以看出,天气与气候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投影片板书)。

(反馈练习)课本想一想p38。

【设计思想】。

根据教材对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三方面的要求,设计了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以天气预报为例,使学生了解天气预报中包含的主要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用世界天气为例,主要是使学生有全世界的观念,而且潜在的可以看出气温的分布是时间、空间的分布都有不同的。为后面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个环节是进行模仿联系和天气预报图的读法训练,以使学生更好的运用天气预报图,形成一种从地理角度解释天气现象的意识。

第三个环节是从学生实际的生活体验入手,引入气候的概念及与天气的关系,因为后面才学到具体的气候知识,所以不要更多的讲解气候的内容,重点应放在明确天气与气候的关系,能够正确的辨别这两个概念即可。

上述各个教学环节,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日常生活体验,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但是因为内容繁杂,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加强,使学生产生学习本章内容的兴趣。

【板书设计】。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

引言天气与气候。

探究活动。

1.参观当地的气象台、站或大气观测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气象园地,使用常用的气象仪器进行气温、降水和风向等观测;或将每天从广播、电视节目中记录的天气资料绘制成图表;请去过外地的同学描述对不同地区的天气的感受。

2.上网查找与天气和气候相关的资料、图片等内容,写一些关于天气与气候的小论文。

3.分成小组,比赛看看那个小组会说、会解释的谚语、成语、诗句等多。

测定一日(周)的气温。

分组观察:3—4人一组,每6小时记录一次,分别在每天的02、08、14、20是进行,将观测结果记录下来。按实际情况可以减少,但最好有14点。

方法:

(1)将温度计立在室外太阳光不能直接晒到的地方(无条件的时候可以放在室内),高度与自己的眼睛相同。一天中分早、中、晚进行三次观测。其中,中午一次一定在14点(下午2点)时观测。将自己观测的结果与气象台的预报相比较。

(2)求日均温和周平均温。

日均温=各时观测之和/观测次数。

周均温=一周各日平均温度之和/一周天数。

(3)做日(周)气温变化曲线图。

注意事项:记录温度数值要尽量准确,先读整数后读小数;读数时视线应与水银柱顶端处于同一平面上;不要将头、手或光源接近温度表的感应部分。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设计

气温是天气和气候的主要组成要素,涉及面广、理论性强,所以应采用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的亲身体验的方法,利用对比法、多媒体手段进行学习。

气温的测定,主要讲解气温的表示符号及读法,气温的观测和计算方法。

气温的变化,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气温的日变化;气温的年变化,主要从两个侧面说明,一是南北半球一年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的时间,而是热、温、寒三带四季气温变化的特征不同;气温的年际变化。

对于气温的“空间变化(即世界的分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地图,学会从“整体到局部”逐步分析的方法。注重从图上直接得出结论,将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联系起来分析。

1、全球年平均气温曲线变化规律---纬度位置(太阳)。

2、南北半球的不同---海陆影响。

3、陆地上的不同---地形地势影响。

4、海洋上的不同---洋流影响。

5、极值---局部最冷最热的地方。

对于“气温的测定”的学习,应该适当地补充气象观测的内容,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参观气象园中的百叶箱,实际读一读温度计,或利用投影等多媒体使学生对气温的测量方法(温度计安放的位置、观测时间的设定)、数值的采集与处理等有所了解,并进一步了解我们所说的温度是指一个时期内的平均温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步步的观察,但是不要只告诉结论。

关于“气温的变化”,主要讲解气温的时间变化,建议步骤如下:

1、从学生的日常感受入手,一天中有冷热,一年中有冷热,为什么?(因为热量主要来于太阳照射)。

2、是否太阳一照射温度就会立刻升高呢?太阳一落山温度就立刻降低呢?(不是)。

3、出示动画,使学生明确大气温度的直接来源是地面,太阳的热量先传到地面然后到大气,有一个过程,所以一天中最高温不是12时而是14时,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同样道理,一年中温度最高值并不出现在太阳直射或接近直射时,而是稍有滞后,最低值也不出现在太阳最斜射的时候。如北半球最高温出现在7月,最低温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反。

4、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才能将气温连续变化的过程更直观地表示呢?(用气温曲线图,气温指平均气温)。

气候是本章的关键性知识,也是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基础知识。气候是多年天气状况的综合,所以要掌握气候知识必须从天气入手。教材以天气预报为例,引出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与区别。这种处理形式,比较贴近社会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很自然的揭示了天气与气候的共性与差异,即天气是对大气状况的定量描述,而气候是对大气状况的定性描述;天气是多变的,气候是相对稳定的。对于天气部分,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重点应放在使学生能够明确天气预报中各符号和数字的含义,能够从地理角度理解“天气预报”中各项内容的含义。

建议将讨论法、学习指导法和讲授法等结合起来进行授课。

对于“天气”的学习,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实例或多种媒体资料,引导学生读天气形势图、听天气预报,考虑天气预报中包括的主要项目是什么?状况如何?教师在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的基础上,给予指导订正。并及时反馈,使学生明确天气预报中各种符号和数字的含义,真正从地理角度理解天气预报各项内容的含义。

关于“气候”内容较为抽象,在授课时教师可以采取下列步骤:

1、根据学生实际生活,列举本地区的气候特征,如北京“冬天寒冷干燥,夏天高温多雨”

2、引导学生思考“气候特征是如何得出来的?它与每一天的天气什么关系?”(是由多年的天气特征综合出来的)。

3、气候特征是否像天气一样经常会变呢?(不会,气候是定性的描述,比较稳定)。

4、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将天气与气候的关系填表,以增加学生的印象。

(说明:因为温带的范围较广,所以接近热带或寒带地区的语言叙述冷热的程度有所不同)。

(承转)前面所学是气温的时间变化,而对于全球来说,同一时间各地气温也是不同的。

(投影片5)图中各点表示年平均温度,请在这张图上画出13℃、15℃温度曲线(用平滑曲线连接气温值相等的点)。

(投影片6)此图表是世界不同地区多年的平均温度,图中气温相等的点连接的线就是等温线。我们借助等温线来研究气温的空间分布。

(教师指导读图方法)分析等温线图,可以采用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逐步分析的方法。请大家讨论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并分析形成此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板书)教师讲解时可以举一些实例或参照课本的插图。

1、全球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纬度位置(太阳)。

2、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海陆面积及性质影响。

3、陆地上的不同---地形地势影响。

4、海洋上的不同---洋流影响。

5、极值---最冷最热的地方。

6、人类活动对气温的影响---温室效应。

(反馈练习)夏季到青藏高原去考察,需要准备什么衣物?(棉衣,地势高寒冷)。

如果温度再升高,预测你所在的地区气候会有什么变化?

赤道是全球温度最热的地方吗?

南极和北极哪个更冷呢?

(总结)通过以上学习可知,气温是随着时间和空间不断变化的。大气温度主要来于太阳,所以影响温度最主要的因素是纬度位置,然后是海陆位置,再就是地势和洋流。在分析具体问题时必须注意分清主次。这是分析地理事物分布规律的一种方法。

【设计思想】。

根据本节教材对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三方面的要求,本节课设计了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气温的测定,主要使学生明确气温观测的方法和重要性。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参观,或建立简易的气象园进行实际的测量,没条件的可以看录像或图片。

第二个环节是分析气温的时间变化,时间变化的长短不同,有日、月、年变化,通过实际的计算,使学生明确三者计算的方法一致,看到的各图中的气温是平均值的连线。对于时间变化中很重要的一个是使学生明确太阳是气温的来源,但地面是气温的直接来源。为了让学生明白这一个过程,设计动画辅助理解。明白这一点,对后面所学“地势越高,离太阳越近了,为何温度反而越低?”很有帮助。对于热温寒三带气温特征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从低纬到高纬,由热到冷,各种气温特点的描述有规律及差异,为后面学习世界不同地区气候特征的内容打基础。

第三个环节是分析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首先是解决等温线的概念。因为学生已经学过等高线,所以并不难理解。最重要的部分是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其原因的探讨。为了使纷乱的内容条理清楚,主次分明,教给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的读图方法。同时利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利于学生思维的互相激发,培养学生的能力。为考察学生的理解情况,设计相关的反馈题。

地理教案-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能看懂较简单的天气形势图;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和保护大气的重要性。

2、知道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理解平均气温的含义;初步学会计算日、月、年平均温度及年较差的方法。

3、学生能够利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根据气温曲线图说明某地气温日变化、月变化与年变化的规律。

4、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5、培养学生利用地图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加强与他人合作、共同研究问题的意识。

教学建议。

气温是天气和气候的主要组成要素,涉及面广、理论性强,所以应采用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的亲身体验的方法,利用对比法、多媒体手段进行学习。

气温的测定,主要讲解气温的表示符号及读法,气温的观测和计算方法。

气温的变化,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气温的日变化;气温的年变化,主要从两个侧面说明,一是南北半球一年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的时间,而是热、温、寒三带四季气温变化的特征不同;气温的年际变化。

气温的世界分布,首先讲解了等温线知识,它是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的关键。本部分即重“地”又重“理”,将世界气温水平分布的规律与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纬度、海陆、地势、洋流等结合,使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结合。又为后面分析气候的影响因素和气候特征打下基础。

对于气温的“空间变化(即世界的分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地图,学会从“整体到局部”逐步分析的方法。注重从图上直接得出结论,将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联系起来分析。

1、全球年平均气温曲线变化规律---纬度位置(太阳)。

2、南北半球的不同---海陆影响。

3、陆地上的不同---地形地势影响。

4、海洋上的不同---洋流影响。

5、极值---局部最冷最热的地方。

6、人类对气温的影响,可以简单的讲解。

为了避免单纯的灌输,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切忌教师不要直接给结论。

对于“气温的测定”的教法建议。

对于“气温的测定”的学习,应该适当地补充气象观测的内容,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参观气象园中的百叶箱,实际读一读温度计,或利用投影等多媒体使学生对气温的测量方法(温度计安放的位置、观测时间的设定)、数值的采集与处理等有所了解,并进一步了解我们所说的温度是指一个时期内的平均温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步步的观察,但是不要只告诉结论。

关于“气温的变化”的教法建议。

关于“气温的变化”,主要讲解气温的时间变化,建议步骤如下:

1、从学生的日常感受入手,一天中有冷热,一年中有冷热,为什么?(因为热量主要来于太阳照射)。

2、是否太阳一照射温度就会立刻升高呢?太阳一落山温度就立刻降低呢?(不是)。

3、出示动画,使学生明确大气温度的直接来源是地面,太阳的热量先传到地面然后到大气,有一个过程,所以一天中最高温不是12时而是14时,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同样道理,一年中温度最高值并不出现在太阳直射或接近直射时,而是稍有滞后,最低值也不出现在太阳最斜射的时候。如北半球最高温出现在7月,最低温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反。

4、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才能将气温连续变化的过程更直观地表示呢?(用气温曲线图,气温指平均气温)。

5、如何利用月气温曲线说明一个地方、不同季节的气温特点呢?(热带、温带、寒带气温特征的描述)。

气候是本章的关键性知识,也是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基础知识。气候是多年天气状况的综合,所以要掌握气候知识必须从天气入手。教材以天气预报为例,引出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与区别。这种处理形式,比较贴近社会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很自然的揭示了天气与气候的共性与差异,即天气是对大气状况的定量描述,而气候是对大气状况的定性描述;天气是多变的,气候是相对稳定的。对于天气部分,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重点应放在使学生能够明确天气预报中各符号和数字的含义,能够从地理角度理解“天气预报”中各项内容的含义。

这部分教材紧密结合实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关于“天气和气候”的教法建议。

建议将讨论法、学习指导法和讲授法等结合起来进行授课。

对于“天气”的学习,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实例或多种媒体资料,引导学生读天气形势图、听天气预报,考虑天气预报中包括的主要项目是什么?状况如何?教师在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的基础上,给予指导订正。并及时反馈,使学生明确天气预报中各种符号和数字的含义,真正从地理角度理解天气预报各项内容的含义。

关于“气候”内容较为抽象,在授课时教师可以采取下列步骤:

1、根据学生实际生活,列举本地区的气候特征,如北京“冬天寒冷干燥,夏天高温多雨”

2、引导学生思考“气候特征是如何得出来的?它与每一天的天气什么关系?”(是由多年的天气特征综合出来的)。

3、气候特征是否像天气一样经常会变呢?(不会,气候是定性的描述,比较稳定)。

4、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将天气与气候的关系填表,以增加学生的印象。

5、为了及时巩固,应给出一些天气与气候的实际内容让学生判断,以彻底区分这两个概念。

【教学重点】气温曲线图、等温线图的绘制与分析。

【教学手段】。

录像:天气观测过程。

动画:大气的受热过程。

【教学过程()】。

(提问引入)天气与气候中主要的组成要素有哪些?(气温、降水)。

(讲解)我们先来学习有关气温的内容。气温是如何测量的?

(板书)一、气温的测定。

(天气观测的录像)包括百叶箱、温度计、观测时间和数据采集等。

(提问)为什么一天中有冷热,一年中有冷热?(因为热量主要来于太阳照射)。

是否太阳一照射大气温度就会立刻升高呢?太阳一落山温度就立刻降低呢?

(出示动画并讲解)使学生明确大气温度的直接来源是地面,太阳的热量先传到地面然后到大气,有一个过程,所以一天中最高温不是12时而是14时,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同样道理,一年中温度最高值并不出现在太阳直射或接近直射时,而是稍有滞后,最低值也不出现在太阳最斜射的时候。如北半球最高温出现在7月,最低温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反。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才能将气温连续变化的过程更直观地表示呢?(用气温曲线图,气温指平均气温)请将你的设想画出来(学生活动)。

(投影片3)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日均温,将二者的交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就是气温曲线。你能画出一个地方一年的气温曲线图吗?(纵坐标用月平均温,横坐标从1月---12月)。

(提问)如何利用气温曲线说明一个地方、不同季节的气温特点呢?

(投影片4)课本p40图4.6,三地气温曲线图。

(说明:因为温带的范围较广,所以接近热带或寒带地区的语言叙述冷热的程度有所不同)。

(承转)前面所学是气温的时间变化,而对于全球来说,同一时间各地气温也是不同的。

(投影片5)图中各点表示年平均温度,请在这张图上画出13℃、15℃温度曲线(用平滑曲线连接气温值相等的点)。

(投影片6)此图表是世界不同地区多年的平均温度,图中气温相等的点连接的线就是等温线。我们借助等温线来研究气温的空间分布。

(教师指导读图方法)分析等温线图,可以采用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逐步分析的方法。请大家讨论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并分析形成此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板书)教师讲解时可以举一些实例或参照课本的插图。

1、全球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纬度位置(太阳)。

2、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海陆面积及性质影响。

3、陆地上的不同---地形地势影响。

4、海洋上的不同---洋流影响。

5、极值---最冷最热的地方。

6、人类活动对气温的影响---温室效应。

(反馈练习)夏季到青藏高原去考察,需要准备什么衣物?(棉衣,地势高寒冷)。

如果温度再升高,预测你所在的地区气候会有什么变化?

赤道是全球温度最热的地方吗?

南极和北极哪个更冷呢?

(总结)通过以上学习可知,气温是随着时间和空间不断变化的。大气温度主要来于太阳,所以影响温度最主要的因素是纬度位置,然后是海陆位置,再就是地势和洋流。在分析具体问题时必须注意分清主次。这是分析地理事物分布规律的一种方法。

【设计思想】。

根据本节教材对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三方面的要求,本节课设计了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气温的测定,主要使学生明确气温观测的方法和重要性。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参观,或建立简易的气象园进行实际的测量,没条件的可以看录像或图片。

第二个环节是分析气温的时间变化,时间变化的长短不同,有日、月、年变化,通过实际的计算,使学生明确三者计算的方法一致,看到的各图中的气温是平均值的连线。对于时间变化中很重要的一个是使学生明确太阳是气温的来源,但地面是气温的直接来源。为了让学生明白这一个过程,设计动画辅助理解。明白这一点,对后面所学“地势越高,离太阳越近了,为何温度反而越低?”很有帮助。对于热温寒三带气温特征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从低纬到高纬,由热到冷,各种气温特点的描述有规律及差异,为后面学习世界不同地区气候特征的内容打基础。

第三个环节是分析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首先是解决等温线的概念。因为学生已经学过等高线,所以并不难理解。最重要的部分是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其原因的探讨。为了使纷乱的内容条理清楚,主次分明,教给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的读图方法。同时利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利于学生思维的互相激发,培养学生的能力。为考察学生的理解情况,设计相关的反馈题。

总之,在这一节课中注意了学生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注意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指导。每一部分绘图、读图、用图都是学生活动在先,教师指导在后,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

关于“天气和气候”的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天气预报图的使用、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教学手段】。

录像:天气预报。

计算机课件:(1)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2)天气形势图;(3)各种常用的天气符号图;(4)风向示意图;(5)气象观测仪器----百叶箱、温度计;(6)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图。

【教学过程()】。

(引课出示投影片1)你能够从投影片中读出哪些内容?

中央气象台城市天气预报:05月28日20时至05月29日20时。

城市。

天气现象。

温度(0c)。

风向风力。

夜间。

白天。

最高。

最低。

夜间。

白天。

东京。

多云。

多云。

25。

16。

3

3

新加坡。

雷阵雨。

雷阵雨。

31。

24。

3

3

卡拉奇。

34。

27。

3

3

开罗。

32。

19。

3

3

开普敦。

小雨。

小雨。

12。

5

3

3

莫斯科。

20。

7

3

3

伦敦。

小雨。

小雨。

15。

10。

3

3

旧金山。

小雨。

多云。

24。

14。

3

3

纽约。

雷阵雨。

雷阵雨。

25。

16。

3

3

悉尼。

小雨。

17。

10。

3

3

(最高最低温度、降水与云、风力风向,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天气状况不同等)。

(模仿练习)请你仿照投影片内容作本地区的天气预报,其他同学认真听,看是否有问题并进行适当的补充(学生活动)(注意天气预报用语及与当时天气状况的基本吻合)。

(天气云图投影片)(学生活动,说出图中任一城市天气预报)。

(常见天气符号与风向示意图投影片)在天气图中,为了更直观便捷地显示不同的天气状况,人们设计了一些符号(学生辨认,提醒学生注意:风向是指风来的方向,天气预报中风力较小时一般不在图中表示)。

(总结板书)引言天气与气候。

天气。

气候。

定义。

区别。

联系。

实例。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讨论、分析可以看出,天气与气候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投影片板书)。

(反馈练习)课本想一想p38。

【设计思想】。

根据教材对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三方面的要求,设计了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以天气预报为例,使学生了解天气预报中包含的主要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用世界天气为例,主要是使学生有全世界的观念,而且潜在的可以看出气温的分布是时间、空间的分布都有不同的。为后面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个环节是进行模仿联系和天气预报图的读法训练,以使学生更好的运用天气预报图,形成一种从地理角度解释天气现象的意识。

第三个环节是从学生实际的生活体验入手,引入气候的概念及与天气的关系,因为后面才学到具体的气候知识,所以不要更多的讲解气候的内容,重点应放在明确天气与气候的关系,能够正确的辨别这两个概念即可。

上述各个教学环节,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日常生活体验,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但是因为内容繁杂,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加强,使学生产生学习本章内容的兴趣。

【板书设计】。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

引言天气与气候。

探究活动。

1.参观当地的气象台、站或大气观测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气象园地,使用常用的气象仪器进行气温、降水和风向等观测;或将每天从广播、电视节目中记录的天气资料绘制成图表;请去过外地的同学描述对不同地区的天气的感受。

2.上网查找与天气和气候相关的资料、图片等内容,写一些关于天气与气候的小论文。

3.分成小组,比赛看看那个小组会说、会解释的谚语、成语、诗句等多。

测定一日(周)的气温。

分组观察:3―4人一组,每6小时记录一次,分别在每天的02、08、14、20是进行,将观测结果记录下来。按实际情况可以减少,但最好有14点。

方法:

(1)将温度计立在室外太阳光不能直接晒到的地方(无条件的时候可以放在室内),高度与自己的眼睛相同。一天中分早、中、晚进行三次观测。其中,中午一次一定在14点(下午2点)时观测。将自己观测的结果与气象台的预报相比较。

(2)求日均温和周平均温。

日均温=各时观测之和/观测次数。

周均温=一周各日平均温度之和/一周天数。

(3)做日(周)气温变化曲线图。

注意事项:记录温度数值要尽量准确,先读整数后读小数;读数时视线应与水银柱顶端处于同一平面上;不要将头、手或光源接近温度表的感应部分。

地理教案-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能看懂较简单的天气形势图;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和保护大气的重要性。

2、知道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理解平均气温的含义;初步学会计算日、月、年平均温度及年较差的方法。

3、学生能够利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根据气温曲线图说明某地气温日变化、月变化与年变化的规律。

4、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5、培养学生利用地图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加强与他人合作、共同研究问题的意识。

教学建议。

地理教案-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录像:天气观测过程。

动画:大气的受热过程。

【教学过程】。

(提问引入)天气与气候中主要的组成要素有哪些?(气温、降水)。

(讲解)我们先来学习有关气温的内容。气温是如何测量的?

(板书)一、气温的测定。

(天气观测的录像)包括百叶箱、温度计、观测时间和数据采集等。

(提问)为什么一天中有冷热,一年中有冷热?(因为热量主要来于太阳照射)。

是否太阳一照射大气温度就会立刻升高呢?太阳一落山温度就立刻降低呢?

(出示动画并讲解)使学生明确大气温度的直接来源是地面,太阳的热量先传到地面然后到大气,有一个过程,所以一天中最高温不是12时而是14时,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同样道理,一年中温度最高值并不出现在太阳直射或接近直射时,而是稍有滞后,最低值也不出现在太阳最斜射的时候。如北半球最高温出现在7月,最低温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反。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才能将气温连续变化的过程更直观地表示呢?(用气温曲线图,气温指平均气温)请将你的`设想画出来(学生活动)。

(投影片3)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日均温,将二者的交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就是气温曲线。你能画出一个地方一年的气温曲线图吗?(纵坐标用月平均温,横坐标从1月---12月)。

(提问)如何利用气温曲线说明一个地方、不同季节的气温特点呢?

(投影片4)课本p40图4.6,三地气温曲线图。

(说明:因为温带的范围较广,所以接近热带或寒带地区的语言叙述冷热的程度有所不同)。

(承转)前面所学是气温的时间变化,而对于全球来说,同一时间各地气温也是不同的。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学计划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能看懂较简单的天气形势图;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和保护大气的重要性。

2、知道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理解平均气温的含义;初步学会计算日、月、年平均温度及年较差的方法。

3、学生能够利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根据气温曲线图说明某地气温日变化、月变化与年变化的规律。

4、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5、培养学生利用地图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加强与他人合作、共同研究问题的意识。

教学建议。

气温是天气和气候的主要组成要素,涉及面广、理论性强,所以应采用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的亲身体验的方法,利用对比法、多媒体手段进行学习。

气温的测定,主要讲解气温的表示符号及读法,气温的观测和计算方法。

气温的变化,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气温的日变化;气温的年变化,主要从两个侧面说明,一是南北半球一年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的时间,而是热、温、寒三带四季气温变化的特征不同;气温的年际变化。

气温的世界分布,首先讲解了等温线知识,它是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的关键。本部分即重“地”又重“理”,将世界气温水平分布的规律与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纬度、海陆、地势、洋流等结合,使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结合。又为后面分析气候的影响因素和气候特征打下基础。

对于气温的“空间变化(即世界的分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地图,学会从“整体到局部”逐步分析的方法。注重从图上直接得出结论,将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联系起来分析。

1、全球年平均气温曲线变化规律---纬度位置(太阳)。

2、南北半球的不同---海陆影响。

3、陆地上的不同---地形地势影响。

4、海洋上的不同---洋流影响。

5、极值---局部最冷最热的地方。

6、人类对气温的影响,可以简单的讲解。

为了避免单纯的灌输,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切忌教师不要直接给结论。

对于“气温的测定”的学习,应该适当地补充气象观测的内容,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参观气象园中的百叶箱,实际读一读温度计,或利用投影等多媒体使学生对气温的测量方法(温度计安放的位置、观测时间的设定)、数值的采集与处理等有所了解,并进一步了解我们所说的温度是指一个时期内的平均温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步步的观察,但是不要只告诉结论。

关于“气温的变化”,主要讲解气温的时间变化,建议步骤如下:

1、从学生的日常感受入手,一天中有冷热,一年中有冷热,为什么?(因为热量主要来于太阳照射)。

2、是否太阳一照射温度就会立刻升高呢?太阳一落山温度就立刻降低呢?(不是)。

3、出示动画,使学生明确大气温度的直接来源是地面,太阳的热量先传到地面然后到大气,有一个过程,所以一天中最高温不是12时而是14时,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同样道理,一年中温度最高值并不出现在太阳直射或接近直射时,而是稍有滞后,最低值也不出现在太阳最斜射的时候。如北半球最高温出现在7月,最低温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反。

4、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才能将气温连续变化的过程更直观地表示呢?(用气温曲线图,气温指平均气温)。

5、如何利用月气温曲线说明一个地方、不同季节的气温特点呢?(热带、温带、寒带气温特征的描述)。

气候是本章的关键性知识,也是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基础知识。气候是多年天气状况的综合,所以要掌握气候知识必须从天气入手。教材以天气预报为例,引出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与区别。这种处理形式,比较贴近社会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很自然的揭示了天气与气候的共性与差异,即天气是对大气状况的定量描述,而气候是对大气状况的定性描述;天气是多变的,气候是相对稳定的。对于天气部分,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重点应放在使学生能够明确天气预报中各符号和数字的含义,能够从地理角度理解“天气预报”中各项内容的含义。

这部分教材紧密结合实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建议将讨论法、学习指导法和讲授法等结合起来进行授课。

对于“天气”的学习,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实例或多种媒体资料,引导学生读天气形势图、听天气预报,考虑天气预报中包括的主要项目是什么?状况如何?教师在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的基础上,给予指导订正。并及时反馈,使学生明确天气预报中各种符号和数字的含义,真正从地理角度理解天气预报各项内容的含义。

关于“气候”内容较为抽象,在授课时教师可以采取下列步骤:

1、根据学生实际生活,列举本地区的气候特征,如北京“冬天寒冷干燥,夏天高温多雨”

2、引导学生思考“气候特征是如何得出来的?它与每一天的天气什么关系?”(是由多年的天气特征综合出来的)。

3、气候特征是否像天气一样经常会变呢?(不会,气候是定性的描述,比较稳定)。

4、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将天气与气候的关系填表,以增加学生的印象。

5、为了及时巩固,应给出一些天气与气候的实际内容让学生判断,以彻底区分这两个概念。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学设计

1.绘画、分析气温变化曲线图。

2.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准备。

ppt课件、温度计、网络资源、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询问:今天的天气怎样?

查询:中国气象在线(),查询广州天气。

讨论:气温变化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观测:现在的气温有多少摄氏度?

过渡:接下来的气温将会怎样变化?

讲授新课。

读图:课本p51图3.12气温变化曲线图,说出一天中最热和最冷出现的时间。

演示:气温日变化曲线图的绘制。

讲解:气温日变化、日较差、日最高温和日最低温、日均温。

练习:判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比较a、b两地气温日变化大小。(附卷第一题)。

演示:a、b两地各月平均气温资料。

讲解:月均温、年均温。

活动:绘画a、b两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教师指导)。

一、气温与生活、生产。

1.气温日变化、日平均气温。

日较差=日最高温-日最低温。

2.气温年变化、月平均气温。

年较差=最高月均温-最低月均温。

3.曲线越弯曲,气温的变化越大。

教学反思。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知道气温的观测方法,了解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日较差、年较差的概念。

2.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3.学会使用资料,绘画和分析气温变化曲线图。

4.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气温分布的规律。

1.通过绘画气温变化曲线图,提高学生的绘图、读图分析能力。

2.通过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的例子,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1.培养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2.培养学生养成关注生活的态度。

1.绘画、分析气温变化曲线图。

2.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多媒体辅助教学。

ppt课件、温度计、网络资源、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询问:今天的天气怎样?

查询:中国气象在线,查询广州天气。

讨论:气温变化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观测:现在的气温有多少摄氏度?

过渡:接下来的气温将会怎样变化?

读图:课本p51图3.12气温变化曲线图,说出一天中最热和最冷出现的时间。

演示:气温日变化曲线图的绘制。

讲解:气温日变化、日较差、日最高温和日最低温、日均温。

练习:判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比较a、b两地气温日变化大小。(附卷第一题)。

演示:a、b两地各月平均气温资料。

讲解:月均温、年均温。

活动:绘画a、b两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教师指导)。

交流:选取部分绘图成果投影,进行分析。

演示:a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讲解:(用绘图笔在画面上圈画)最高月均温、最低月均温、年较差和年变化。

练习:判读a地最高月均温、最低月均温。

比较:a、b两地气温年变化曲线的差异,分析原因。

读图:课本p51图3.13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归纳: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

小结:据板书小结:重点要掌握气温年变化曲线的判读。

一、气温与生活、生产。

日较差=日最高温-日最低温。

年较差=最高月均温-最低月均温。

课件设计方面原设计根据收听的天气预报情况绘画天气符号引入新课,现改为链接中国气象在线网上可以马上查询到广州当天的天气预报,使学生知道如何搜集网络信息,同时引入新课。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

4、认同严谨求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重点:

2、探究活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难点:探究活动中小组成员要做好分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观察记录。

2、实物投影仪;

3、培养菌落实物;

4、琼脂、培养皿、烧杯、甜豆浆、酒精灯、吸管、三角架、无菌棉棒、镊子、放大镜。

一课时。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引入新课。

积极思考、踊跃提问。

展示变质的牛奶,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仔细观察,从实物中获得有感性认识。

展示大型真菌及霉菌实物。

请两个同学讲解和演示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提问并解答。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问题。

观察菌落实物、区分其分布的特点。阅读教材。

将课前培养的菌落实物分发给各小组,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并及时点评并给予鼓励。

制定探究活动的方案。

制定实施方案、交流活动的计划及展示观察记录的表格。

下课后半小时内将在各自环境中已接种的培养皿密封好,送回教室后排的空桌上。

布置设计探究方案,提醒学生注意设计对照组。巡视和指导、参与设计,及时激励。

每组发给两套有培养基的培养皿。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

1、人类面对不断而来的困难和挫折,要心平气和的斗争到底,这样才能为人类的进步作出杰出的贡献。

2、学习本文机智趣味的口头表达,认识口语交际的特点。

1、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如何将抽象,陌生的科学知识化为明白易懂的感性表达。

2、了解本文语言表达的特点。

3、引导学生把握本文的主题。

怎样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人类社会中的寄生态度的认识。

讲解分析法。

两教时。

第一课时。

一、思考引题:

假如世界上的细菌全部被消灭,地球将会是什么样子?

二、作者简介:

郑也夫:1950年8月生于北京,男性,汉族,无党派,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简历:1963--1968北京八中读书;1968年7月--1977年1月黑龙江建设兵团八五二农场务农;1978年4月--1979年7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读书;1979年9月--1982年7月中国社科院宗教研究所读研究生,获哲学硕士;1982--1994北京社科院社会学所,1991年获副研究员职称(其中1985--1986美国丹佛大学社会学系读书,获社会学硕士);1994--1998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工作;1998--2004人民大学社会学系,1998年获教授职称;2004--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学术著作:《西方社会学史》(能源出版社,1987)、《代价论》(北京三联书店,1995)、《信任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杂文集:《礼语·咒词·官腔·黑话--语言社会学丛谈》(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走出囚徒困境》(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轿车大论战》(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游戏人生》(海南出版社,1997)、《忘却的纪念》(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三、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分五个小组完成以下问题:

1、扫清字词障碍。

不计其数摄()取名副其实当之无愧。

反刍()不可匹敌得天独厚繁衍()。

赤手空拳不可思议觅()食一以贯之。

不卑不亢不温不火束手待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2、归纳文章的结构层次。

4、这篇演讲反映了怎样的主题?

5、读完这篇文章,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四、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以上问题。

第二课时。

一、检查引题(听写字词):

不计其数摄取名副其实当之无愧反刍。

不可匹敌得天独厚繁衍赤手空拳觅食。

不可思议一以贯之不卑不亢不温不火。

束手待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二、思考分析,把握文章的主题:

1、关于文章的结构层次(学生根据自学发言,教师版书总结):

第一部分——认识细菌。

xxxxx细菌的性质和特征xxxxx。

(1)细菌是生物界当之无愧的元老;。

(2)细菌无所不在;。

(3)细菌在世界各个角落发挥着重要作用;细菌的不可毁灭性;。

(4)细菌的生存策略。

第二部分——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

(1)为求生存选择寄生;。

(2)启示:心平气和斗争到底。

2、举例说明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师生共同探讨,寻找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

(1)列数字;(2)作比较;(3)举例子;(4)打比方;(5)分类别。

3、思考讨论:

(1)举例说明这篇演讲如何将抽象,陌生的科学知识化为明白易懂的感性表达?

师生小结:通过讲故事,形象比喻,拟人化写法,形象命名,接通日常化经验,通俗的口语表达等手法。

(2)本篇演讲的语言表达有何特点?举例说明。

师生小结:

(a)大量的通俗口语表达。

(b)使用听众熟悉的,典雅贴切的书面词汇。

(c)因大词小用和事物间的巧妙联系等产生风趣幽默感。

(3)怎样理解作者对人类社会中的寄生态度的认识?

提示: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成理即可。

4、探究本篇演讲的主题。

通过有关病毒,寄生的科学知识的生动介绍,希望人民以科学的态度,健康的心态,以精神意志上的从容应对,对待人类面临的病患危难。

三、布置作业:

1、完成词语的品味和积累。

2、小作文:谈谈我对这篇文章的认识。

地理知识点世界气温的分布

关于世界气温的分布知识,下面是老师对此知识的讲解内容。

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气温还受地势高低的影响。

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海拔大致每升高100 米,气温约降低0.6℃。

希望上面对世界气温的分布知识的总结学习同学们对此知识都能很好的掌握,并能很好的参加考试工作。

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

1、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低,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2012年铜储量3000万吨;铝土矿储量8.3亿吨;铅储量1400万吨、锌储量4300万吨。需求量大的铜和铝土矿的保有储量占世界总量的比例却很低,分别只有4.4%和3.0%.属于我国短缺或急缺矿产,因此对外的依存度也就相对较大。中国有色矿产资源总量尽管很大,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量却很低,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2、贫矿较多.富矿稀少,开发利用难度大。

中国有色矿产数量很多,但从总体上讲贫矿多、富矿少。如铜矿,平均地质品位只有0.87%,远远低于智利、赞比亚等世界主要产铜国家。铝土矿虽有高铝、高硅、低铁的`特点,但几乎全部属于难选冶的一水硬铝土矿,目前可经济开采的铝硅比大于7%的矿石仅占总量的三分之一,这些特点决定了必然增大矿山建设的投资和生产经营成本。

3、共生、伴生矿床多,单一矿床少。

中国80%左右的有色矿床中都有共伴生元素,其中尤以铝、铜、铅、锌矿产多。例如,在铜矿资源中,单一型铜矿只占27.1%,而综合型的共伴生铜矿占了72.8%:在铅矿资源中,以铅为主的矿床和单一铅矿床的资源储量只占其总资源储量的32.2%,其中单一铅矿床只占4.46%;在锌矿产资源中,以锌为主和单一锌矿床所占比例相对较大,占总资源储量的60.45%。

但矿石类型复杂,而且不少矿石嵌布粒度细,结构构造复杂。中国有色矿产资源中,虽然共伴生元素多,若能搞好综合回收,可以提高矿山的综合经济效益,同时由于矿石组份复杂,势必造成选冶难度大、建设投资和生产经营成本高的现状。

4、分布范同广,地域分布不均衡。

中同有色矿产资源分布范围很广,各省、市、自治区均有产出,但区域间不均衡。铜矿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赣东北和西部地区;铝土矿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南、广西、贵州地区;铅锌矿主要分布在华南的广西、湖南、广东、江西和西部的云南、内蒙、甘肃、陕西、青海等地区;锡锑主要分布在湖南、云南、广西等地区。

从资源的开发上看,我国的铅锌资源开发正逐步从东北、中部向中、西部以及内蒙转移。除湖南、广东、广西仍保持一部分资源外,铅锌资源开发、矿山主要在向云南、甘肃、四川、青海以及内蒙转移。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学计划

成功之处:

利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总结规律,培养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如我让学生在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上标出下列温度的等温线,10度、20度、30度、0度、―10度、―20度,让学生总结出这些等温线的分布规律,让在冬季去过海南学生象其他同学谈一谈沿途气温的变化情况。在学习降水分布时,利用学生自学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列出要自学的题目,学生自己就能够找出,再相互说明所找的内容,记忆住重点知识,进一步上黑板前展示,这样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读图能力,树立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增强了小组之间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也体现了我市提出的学生自学能会的不讲的要求。提高了课堂上学生活动的有效性。

不足之处:

有些问题自己提问和引导的不到位,又没有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出现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冷场现象。

对今后教学的.一些想法:

1、对教师知识的要求。

课改以来,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教科书提供的知识和教师个人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当今课改的需要,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鉴于此,为了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已成为自觉的行为,往往花更多的时间用来上网、请教有经验的老教师或到所有能找到资料的地方去,以使自己能充分地驾御课堂、上课方式上更有创造性,以便更好地引导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产生共鸣,结出思维和知识的火花。

2、师生地位的变化。

课改后,与以往课堂不同的是,教师的角色得到了重新定位,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甚至是参与者、合作者。走近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讨论,一同体验发现知识和构建知识的快乐,使学生听而不厌,学而不倦。因而也就有了学生心灵的舒展和灵性的飞扬、想象力的生发,也就有了学生的敢想、敢说、敢争论,敢于将自己的意见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这也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1.使学生能够正确描述1月0oc等温线的分布,知道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有关地理图表的能力。

2.通过读图和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各温度带的主要分布地区及温度带的划分标准。

3.使学生正确认识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理解气候与人类生活密切,从而增强环境意识,懂得利用不同的热量资源,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

4.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农作物品种多样世界罕见的国情,增强爱国情感。

5.通过分析、讨论所给资料,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类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降低气候对人类的不利影响。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本节教材从春节我国南北两地的不同景观入手,引出了我国南北气温差异这一话题。通过安排学生阅读等温线分布图,使其了解我国气温在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上的特点。紧接着,教材又通过表格、图片、文字及一系列思考题,让学生结合纬度位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地形等方面的知识来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教材又介绍了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这一部分现作为选学内容),以及温度带对我国各地农业的影响,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密切的关系,温度带是连接我国气温基础知识和农业生产的纽带,是基础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

重点:

2、我国1月0°c等温线的分布。

3、绘制、阅读和分析有关地理图表。

难点:冬季我国南北气温悬殊的原因。

基础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本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关系极为密切:首先,我国南北气温的地域性差异是由于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造成的;其次,这种差异会造成各地区在民俗、建筑、饮食等各方面的不同,尤其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更是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应通过各种实例使学生对气候在自然地理要素中的重要位置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从学科能力上来讲,本节侧重于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等温线图。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接触过等高线图,本节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形成读等值线图的思维方式。

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对于p40的阅读材料"我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一段,在学生阅读之后,可以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冬季最冷的地方在漠河容易理解,因为它的纬度在我国最高。但为什么最热的地方不在曾母暗沙而在吐鲁番?"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使其认识到地理要素之间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用地理的头脑分析现实问题的意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该对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密切关系有更为深刻的体会。

关于“冬季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的教法建议。

关于冬季我国温差大,而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的原因:这一问题合起来一起分析可能更利于学生理解。首先引导学生看“冬至日三地太阳高度、昼长时间表”,逐渐地提出这样几个问题:“三地的纬度有什么不同?随着纬度的变化太阳高度和昼长是怎样变化的?太阳高度的大小和白昼的长短说明了什么?”然后让学生简单的列出一个示意性表格(如表一),再沿着这种思路考虑夏季的情况。通过列表分析,思路就比较清楚了。

太阳高度角。

(辐射强度)。

昼长。

(辐射时间)。

表一(冬季)。

太阳高度角。

(辐射强度)。

昼长。

(辐射时间)。

表二(夏季)。

除了纬度这一重要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加剧了冬季南北气温的差异,这就是北方接近冬季风的发源地,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因“高”,海南岛和中国台湾岛因“远”而少受冬季风的影响。

关于“等温线的判读”的教法建议。

关于等温线的判读:学生经过初一的学习,已经对等值线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自己去进行知识的迁移,即安排他们读图,看他们能读到什么,能分析到什么程度,当学生遇到障碍的时候再进行讲解,这样的效果可能更好一些。另外,最好还要让学生反思总结一下读等值线图应该遵循什么思路,注意什么问题,最终目的是使他们掌握读等值线图的方法。

第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