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通用19篇)

小编: XY字客

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毕业阶段展示自己研究成果和学术能力的机会。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以下是一些范文供参考。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当今的媒体上,我们经常看到“医闹”现象的发生:患者家属围堵医疗机构,殴打甚至杀害医护人员,甚至在医疗机构滞留患者的尸体或者设置灵堂等等。医患关系本是鱼水共存、唇齿相依的关系,医患双方的利益应该是统一的,但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快,人们的权利意识逐渐增强,医疗纠纷越来越多,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种种暴力事件也是时有发生。因此,通过法律途径妥善处理医疗纠纷,对于减少医疗暴力事件的发生、缓解医患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医疗纠纷案件专业性强、争议大、矛盾突出,是司法实践的热点和难点,所以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去解决这一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法谚有云:“举证责任分配是民事诉讼的脊梁。”举证责任分配问题自然受到人们的格外关注。举证责任的分配关系到医患双方实体权利能否实现,关系到医患双方在诉讼中的胜败,因此,如何在医患双方之间合理地分配举证责任,如何让医患双方公平的承担举证责任,是医疗侵权诉讼的焦点之所在。

所以,我选择了“医疗纠纷制度举证责任分配制度”作为我的论文主题。对于此篇论文,我打算从我国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分配的发展阶段入手,比较国外的举证责任分配制度,找出我国现在实施的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制度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建议。只有合理的分配医疗纠纷中的举证责任,才能公平公正的解决医疗纠纷,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二、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

对于本文,拟从我国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分配的发展阶段入手,比较国外的举证责任分配制度,找出我国现在实施的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制度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建议。

提纲如下:

一、我国医疗纠纷中举证责任分配的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举证责任由患者承担。

(二)第二阶段:举证责任由医疗机构承担。

(三)第三阶段:区分类型划定举证责任制度。

二、外国医疗纠纷中举证责任分配制度。

(一)过错原则——专家责任体系。

(二)“说明责任”分配。

(三)过失大概推定原则。

(四)表见证明规则——生活经验法则。

三、现阶段我国区分医疗纠纷类型划定举证责任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纠纷类型的划分。

1.学理上医疗纠纷类型的划分。

2.立法上不同归责原则下医疗纠纷类型的划分。

(二)不同医疗纠纷类型下举证责任的划分及其缺陷。

1.医疗技术损害纠纷举证责任的划分及缺陷。

2.医疗伦理损害纠纷举证责任的划分及缺陷。

3.医疗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损害纠纷举证责任的划分及缺陷。

四、完善我国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制度。

(一)举证责任缓和制度的充分适用。

(二)专家辅助鉴定制度的建立。

(三)降低医疗风险制度的立法完善。

三、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一)我国关于医疗纠纷中举证责任分配的研究。

我国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分配制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施行之前的“谁主张,谁举证”阶段;第二阶段,204月1日以后至6月30日以前的“举证责任倒置”阶段,医方就医疗行为没有过错及没有因果关系进行举证;第三阶段,20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施行以后,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实行区分类型确定举证责任的制度,一般由患者证明医方存在过错,医方在特定情况下就医疗行为没有过错进行举证。就目前我国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实行区分类型确定举证责任的制度也存在着学历上的分类与立法上的分类的分歧,以至于在举证责任分配上也存在分歧。

(二)外国关于医疗纠纷中举证责任分配的研究。

外国医疗纠纷中举证责任分配使用比较广泛地有以下几种类型:

1、欧洲大部分国家将医疗行为责任归入专家责任体系。专家责任的核心要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专家责任基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和技术性被赋予了高于一般人的注意义务;另一方面,专家只负过程义务,而不负结果义务。

2、目前英美法院主要采用“说明责任”分配法则。在事实说明自己法则之下,原告无须对被告的过失行为举出直接证据,仅需依据情况证据,基于普通常识判断,即可推论被告过失存在及被告行为与原告之损害间具有因果关系,而令被告负责。

3、在日本的医疗损害赔偿纠纷诉讼程序中,司法实务中经常引用“过失大概推定”原则作为医患双方举证责任分配的指导原则。

4、德国的医疗纠纷诉讼程序中一般适用“表见证明”理论来分配举证责任,其主要源自英美法上的“事实本身说明过失”原则。

四、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以合理的'分配医疗纠纷中的举证责任为目的,通过了解我国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分配的发展以及外国对该问题的研究,探讨了现阶段我国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相关问题的建议。你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以下几点:

1.不同根据下我国医疗纠纷类型的划分。

2.现阶段我国区分类型划定举证责任制度存在的缺陷。

3.如何完善我国区分类型划定举证责任制度。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通过了解我国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分配发展的各个阶段以及外国关于此问题的一般研究及规定,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区分医疗纠纷类型划定举证责任制度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完善我国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建议,以期待达到公平公正的解决医疗纠纷,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时光如梭,四年的本科学习即将结束了。四年的时间里我一面工作,一面学习,在华政的校园度过了一个个令人怀念的日子。

我要感谢华东政法大学,让我在远离课堂多年后,又能够在这样一座著名学府里,进行系统的法律知识学习。我要感谢所有给我授课的老师,他们以渊博的学识,谆谆的教诲,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法律圣殿的大门。通过他们的传道、授业,使我更深的体会到法学的博大精深。

我更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黄武双教授,在他的精心指导之下,我对商业秘密法有了更深的认识,帮助我理清论文的思路,完善了文章的结构,提示了重点研究方向,使我顺利完成了论文的撰写。

我要感谢我的单位和单位的领导、同事,为我能够顺利完成四年的学业提供了各方面的支持。

最后我要感谢全班的各位同学。在四年的共同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及时的通知,热心的提醒,分享学习资料,总是给于我无私的帮助。

在微信里分享同学们生活中的趣事,也成为每天的必修课。愿大家的同学之在谊在毕业后更加醇厚。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一、撰写毕业论文的意义毕业是高校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从一般意义来讲毕业论文是检验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能力,促进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来讲,法学本科开放教育试点,其目的是探索多种方式培养法学专门人才的路子。实践环节进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对试点项目的评价和远程开放教育的未来。

二、毕业的基本要求。

1、目的要求毕业论文是带有学术研究性的理论分析文章。撰写毕业论文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且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学生要在实事求是、深入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论文。文章观点明确,材料详实,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语言通顺,格式规范。

2、内容要求毕业论文的体裁应具有学术性。毕业论文包括目录、提纲、论文摘要、正文、引用的参考资料,其中正文是论文的主体,它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毕业论文的内容容量与所给予的时间和学分相适应,字数不得少于6000字,专科毕业生不得少于4000字。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选题要求。

(1)毕业论文的选题限于法学专业的范围内,一般以本科阶段所学课程内容为主要选题方向。

(2)要紧密结合法学研究动态和我国立法、司法、执法实际。

(3)选题避免过大。

(4)选题避免过度集中,要有新意,要结合专业,学生自选两个题目,交指导教师平衡后,确定其中一个为你的论文题目。选题时要注明以哪门课程(法)为主。

(5)学生在专科阶段所写的毕业论文不可直接或变相作为本科的毕业论文来使用。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法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格式,在字数、字体、行距以及整个文档的格式上,都有着不同的写作要求。例如,北京大学法学院和中国政法大学的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就有着很多区别,即,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要求,同学们在写作开题报告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学校的格式进行。

当然,所有学校的开题报告都有着一些相同之处,体现了开题报告的'共性。这些共性一般体现在开题报告的组成结构上,其结构包含如下几个部分:

(1)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2)国内外研究综述。

(3)论文写作内容(写作框架)。

(4)论文写作方法和路径。

(5)参考文献。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行政立法中的公众参与,一直是近些年我国法学界研究的热点,学者们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首先,公众参与的概念方面,归纳起来有三种主要观点:一是我国学者俞可平支持的广义说,即公众参与就是公民试图影响公共政策和民主生活的一切活动;二是以蔡定剑为代表提出的互动说,即公众参与是决策者与收到决策影响的利益相关人双向沟通和协商对话的过程;三是狭义说,即公众参与是指行政机关及其他组织在行使国家行政权,广泛吸收私人参与行政决策、行政计划、行政立法、行政决定、行政执行的过程,学者杨建顺对此观点予以支持。

其次,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价值方面,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实现公民权利的意义,李海青等学者认为公众参与行政过程是实现公民参政权、监督权、自由表达权等权利的基本途径;(2)制约公共权力的作用,俞可平等学者认为广泛的民主参与是防止政府腐b、制约公共权力的有效手段;(3)提升决策科学性、合法性的意义,王锡锌等学者认为公众参与有利于广泛调动多元化社会的智识与信息,克服政府和精英立法弊端,从而实现决策的科学性和包容性。

最后,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现状及问题方面,学者们肯定中国公众参与逐步走向有序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从参与素质看,蔡定剑在《走向宪政》一书中认为,公众有较强的参与意识,但其本身参与技术和能力的有限性限制了其参与范围;(2)从参与效果看,黄凤兰认为参与和决策脱节,缺少信息反馈,进而削弱公众参与的动力;(3)作为公众参与新类型之一的网络参与,学者林华认为关于这种参与法规规范体系不完善,政府应对网络信息危机的能力不足,导致网络政治空间可能会成为虚拟暴力和群t性事件的导火索。

三、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内容:

一、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基本理论。

(一)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概念。

(二)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

(三)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重要价值。

二、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现状。

(二)行政立法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

(三)行政立法公众参与存在问题的'原因。

三、完善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建议。

(一)建立激励机制,扩大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范围。

(二)完善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程序。

(三)建立健全信息保障反馈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

预期目标:通过该课题的探讨,加深公众参与理论的研究,健全行政立法制度。

四、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主要措施:

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价值分析法、逻辑分析法。

五、主要参考文献:

[1]蔡定剑.公众参与:风险社会的制度建设[m].北京:法律出版社,.

[2]王锡锌.行政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实践[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3]杨建顺.行政过程中的民主参与和利益表达[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5).

[4]李海青.政治哲学视野中的公民参与[j].行政与法,,(4).

[5]黄凤兰.公民行政参与的法律应对及完善[j].行政法学研究,2008,(4).

[6]邵东华.论行政立法程序中公众参与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

[7]代水平.行政立法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

[8]participationinadministrativeproceedings[j].yalelawjounaral,,(6).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弱者保护规则体现了人类追求平等的理念和信仰,这种弱者保护规则在劳动法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项具体制度中都有所体现,只是表现的程度和方式各不相同。十九世纪的劳动者要求的是基本生活保障,现在的劳动者要求的是基本生活保障之上的权利。尽管劳动者的要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劳动者的相对弱者地位并没有改变。于是和保护弱者的法律理念相吻合,《劳动法》赋予了劳动者无因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通过保证其劳动权的自由行使来提高与用人单位的对抗实力。《劳动合同法》遵循了劳动法的立法主旨,继续赋予劳动者更充分的单方解除权。

然而,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既没有对劳动者预告辞职权的行使进行任何限制,又没有规定完备的救济制度,导致在实际实施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劳动者预告辞职制度适用范围宽泛,与劳动合同期限制度设计脱节;无论从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的角度,预告期的规定对于劳动双方均过于僵化等。借鉴其他国家相应立法的有关规定和预告辞职在我国实施后的现实反映,我国两部劳动法律所规定的劳动者单方无因预告辞职制度在一些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二)随着我国劳动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劳动者的弱势地位也有所改变,《劳动合同法》倾向于保护劳动者利益的立法宗旨,与现实操作层面上的矛盾日益显现。其中,劳动者的预告辞职制度的立法设计存在缺陷,导致在现实操作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关系过程中矛盾重重,双方的利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为更好地保护双方的权益,建立健全的劳动用人机制,有必要借鉴国外有价值的相关立法规定,对我国的预告辞职制度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措施。

(三)对预告辞职制度现存问题的研究,有助于解决解除劳动合同是否违约、是否构成侵权、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是否矫枉过正、现行规定不一定适用于特殊行业和特殊劳动者等问题。解决劳动法硬性规定特殊行业和特殊劳动者行使一般解除权的问题,也可避免因劳动者行使一般解除权而损害用人单位的经济利益,平衡《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的弱者保护而给用人单位带来的不公平。有利于促进劳动力市场的稳定与和谐。平衡和保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对预告辞职制度的研究和改革,也可促进我国劳动法律规范的完善,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建立健全的劳动用人市场。对预告辞职制度现存问题的研究,可以促进相对的救济制度,在劳资双方发生相应问题时,有可以公平合理保护双方权益的救济制度。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在我国现行的劳动法中,预告辞职制度存在着一些不足:劳动者预告辞职制度的适用范围过于宽泛;预告期限单一,统一规定为30日较为僵硬;仅赋予劳动者享有无条件的预告解除劳动合同权,用人单位则受到不公平待遇的限制等不足。但国内现阶段并未对出台有关的法律法规来对这些问题进行实际操作,给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带来极大不便。

大多数学者认为劳动者预告辞职制度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一种权利,是劳动者的辞职权。但这一权利的授予却间接地损害了劳动合同另一方当事人用人单位的利益,因此,有学者认为劳动者辞职权的行使是以牺牲用人单位的利益为代价。在制度的完善方面,有些学者认为可以通过立法将一般无因解除权平等地适用于用人单位以此达到劳资双方的平衡;也有学者认为可以通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协商约定由劳动者放弃辞职权予以弥补。

(二)国外研究现状:1、新加坡劳动法允许并优先适用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中约定预告期,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依照法律规定。根据劳动者工作年限的不同,法律规定了不同的预告期。2、法国劳动法典规定,预告辞职是雇员的单方法律行为,在遵循预告期的前提下,无需得到雇主的接受即产生效力。但这并不意味着雇员行使预告辞职权就毫无限制。雇员不得滥用权利,否则要承担赔偿责任。3、英国在成文法上越来越多地引用了不当解雇的概念,一般当雇员连续工作两年以上就可以享有非不当解雇权利,当雇主解雇这样一个享有非不当解雇权利的雇员时,必须有合理的理由,否则就构成了不当解雇。但这一规定的制度背景是英国普通法规定,没有约定终止日期的劳动合同,任何一方在合理期限内给予另一方通知,即可终止合同。纵观各国劳动(雇佣)合同解除的相关法律规定,都有一个相同的内容,即预告辞职仅适用于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而约定了明确期限的劳动合同只能基于法定的正当事由才能预告辞职,以达到劳动关系的稳定性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

本文针对劳动者预告辞职制度的概念界定、法律性质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存在的价值,对我国劳动用人机制产生的积极作用。介绍了国外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劳动者预告辞职制度,如法国、新加坡、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等。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制度都规定了劳动者预告辞职制度的适用范围限于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并根据劳动关系存续时间的长短、工作性质和主体的不同规定了不同的预告期。本文分析了《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以及一些地方立法对此项制度的具体规定,分析了劳动者预告辞职制度存在的不足,例如劳动者预告辞职制度的适用范围过于宽泛;预告期限单一;劳动者恶意解除劳动合同等。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分析,针对劳动者预告辞职制度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完善劳动者预告辞职制度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包括借鉴其他国家经验限制劳动者预告辞职制度适用的劳动合同类型,将预告辞职权适用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根据劳动者的性质设立多种预告期;平衡劳动关系双方权益,适度授予用人单位劳动者无因预告解除权;建立劳动者诚信辞职评估和档案,防止部分劳动者恶意辞职,稳定劳动关系。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预告辞职问题领域的著作和文章,进行理论、立法方面的分析和研究。

(二)比较分析法:比较国外主要国家有关预告辞职方面的立法理论,重点分析对我国有价值的经验,与我国的进行比较,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改善措施。

(三)案例分析法:本文不只是针对预告辞职理论层面的研究,进行辅助、补充。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内容的研究更加真实。

(四)可行性分析:通过对理论层面和实际案例的研究,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其在实际操作中是否具有可行性的分析。

五、研究计划及预期成果:

六、参考文献:

[1]益英.外国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董保华.十大热点事件透视劳动合同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3]董保华.劳动合同立法的争鸣与思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4]郑尚元.劳动合同法的制度与理念[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5]王利明.侵权责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6]张新宝.侵权责任法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李炳安.劳动权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

[8]郭捷.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

[9]彭小坤.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10]林嘉.劳动合同法条文评注与适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1]林嘉.劳动合同热点问题讲座[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12]秦国荣.劳动违约责任:归责原则、构成要件及立法完善[j],当代法学,2006,(2)。

[13]王天玉,和谐与稳定之辩劳动者辞职权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时代法学,2009,(7).

[14]张翠娜,劳动者的预告辞职权[j],高校薪酬管理研究通讯,2009,(2)。

[15]刘晓茜,单方预告辞职与劳动合同期限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12).

[16]纪荣凯,林彬忠.劳动者的单方预告辞职权研究[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科标准毕业论文参考

1、标题:应简洁、明白、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越20个字。

2、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言语精练、明白,中文摘要约100—200字;。

3、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注释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次要内容的词作爲关键词。

4、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

5、注释:

专科毕业论文注释字数普通应在3000字以上。

毕业论文注释: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局部。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扫尾局部,次要阐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理想意义、对所研讨成绩的看法,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长篇大论,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讨内容与办法、实验资料、实验后果与剖析(讨论)等。在本局部要运用各方面的研讨办法和实验后果,剖析成绩,论证观念,尽量反映出本人的科研才能和学术程度。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局部,是围绕本论所作的完毕语。其根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6、谢辞:简述本人经过做毕业论文的领会,并应对指点教员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材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陈列。

8、正文:在论文写作进程中,有些成绩需求在注释之外加以论述和阐明。

9、附录:关于一些不宜放在注释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

留意事项。

1、毕业论文一概打印,采取a4纸张,页边距一概采取:上、下2.5cm,左3cm,右1.5cm,行间距取多倍行距(设置值爲1.25);字符间距爲默许值(缩放100%,间距:规范),封面采用教务处一致规则的封面。

2、字体要求。

论文所用字体要求爲宋体。

3、字号。

第一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第二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第三层次及以下题序和标题与第二层次同;注释用小四号宋体。

4、页眉及页码。

毕业论文各页均加页眉,采用宋体五号宋体居中,打印“河北大学xxxx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页码从注释开端在页脚按阿拉伯数字(宋体小五号)延续编排,居中书写。

5、摘要及关键词。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二字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摘”与“要”之间空两格,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关键词”三字采用小四号字黑体,顶格书写,普通爲3—5个。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绝对应,字体爲小四号timesnewroman。

6、目录。

“目录”二字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目”与“录”之间空两格,第一级层次采用小三号宋体字,其他级层次标题采用四号宋体字。

7、注释。

注释的全部标题层次应划一明晰,相反的层次应采用一致的字体表示。第一级爲“一”、“二”、“三”、等,第二级爲“1.1”、“1.2”、“1.3”等,第三级爲“1.1.1”、“1.1.2”等。

8、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要另起一页,一概放在注释后,在文中要有援用标注,如×××[1]。

9、外文材料及译文。

外文材料可用a4纸复印,假如打印,采用小四号timesnewroman字体,译文采用小四号宋体打印,格式参照毕业论文文本格式要求,另外,要留意毕业论文完毕语能否恰当。

范文。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的传达与网络技术的普及,给高校德育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研讨网络与高校德育任务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规律,对网络环境下德育的作用、目的等基本性成绩作出新的考虑,是高校德育任务者的簇新课题和时代责任。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德育;目的。

网络曾经成爲人们重要的思想言论阵地和国际言论妥协的新范畴,也成爲高校德育任务一个新的重要阵地。高校德育任务对网络的回应不能仅是知识技术和工具层面上的,更要发扬高校的劣势,仔细研讨网络与高校德育任务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规律,对网络环境下德育任务的作用、目的等基本性成绩做出新考虑,这是高校德育任务者的簇新课题和时代责任。

一、培育大先生辩证的思想方式。

1.培育大先生独立思辨才能。网络具有及时性、综合性、开放性和虚拟性的特点,给先生学习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方便、快捷、高效的全新平台。但虚拟网络上不担任的批判攻击,以及一些低级恶俗的言论,对先生安康思想的构成极爲不利。因而,先生一方面对网络上的信息要具有审视和判别才能,分清良莠,不被渣滓信息所吞没,擅长辩证考虑并作出鉴别,把有用的信息停止无意识和有目的的使用与归类,把信息加工成爲真正的知识,并且懂得不把已获得的知识效果作爲开展的起点,而是作爲开展的终点,使他们从知识传递中找到的不只是已有的结论,更次要的是找到尚未处理的成绩,从而树立革新的观念和改造的肉体,完成以辩证法的独立性、批判性、发明性爲指点的思想束缚;另一方面,要懂得供认差异,在看待网络不同文明时,应学会尊重有差别性的别人和有差别性的文明,从而使大先生们能放眼世界、承受差别、见贤思齐。

2.培育大先生的主体性认识。在网络时代,群众传媒迅速而无效地浸透并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群众文明的重复强化使人来不及考虑就承受了网络传媒所灌输的有关政治、伦理、职业、文娱等观念,而且人们往往趋同,一定既成次序与价值观,文明批判才能弱化,从而构成马尔库塞所谓的“单向度的人”。网络传媒的影响荫蔽而强迫,其后果是,一方面古代化进程要求最大限制地发扬集体发明性,并且也的确爲集体发明力的展示提供了能够;另一方面,古代工业社会在经过企业管理制度、国度机构及法律体系等完成对集体内在控制的同时,又借助群众文明操纵团体内在的肉体世界,从而使人的主体性无形有形地遭到窒息。

由于古代化的“后发性”,中国古代化进程中的网络传媒建立的速度绝对高于兴旺国度传媒开展所阅历的自然开展的速度,因而在较短的工夫里,在没有充沛心思预备的条件下,如何感性地生活于古代传媒的猛烈辐射之中,这是古代化进程中中国人民面临的最大应战之一。学校德育如何正确应用网络传媒影响,减弱其负效应,也是这一应战的重要组成局部之一。

3.放慢大先生德育观念的转变。爲了顺应信息时代特别是网络时代需求,必需在观念和形式上完成转变。首先,从封锁式德育向开放式德育转变。传统德育的特点表现爲封锁性和一元性,与网络时代的开放性、多元性不兼容,因而,必需使学校德育从信息隔绝的世界转向直面“让人欢欣让人忧”的内部世界。针对先生走出校门,走进网络,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莫衷一是的现状,德育要关闭思想的大门,走进不同制度的社会和不同开展阶段的社会构成的信息时空,让先生禁受信息的冲击“洗礼”,从而加强对不良信息的抵抗力。

其次,从认知式德育向理论式德育转变。德育可起于认知但不可止于认知。理论既是德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德育的重要目的,不良信息最容易从认知和理论脱节之处翻开缺口,重理论而达知行一致,是青年先生远离不良信息的重要保证。最初,从他律式德育向自律式德育转变。对无孔不入的网络不良信息,唯有自尊、自爱、自律、自强方可拒其于千里之外,而培育自律肉体的关键则是要进步先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才能。

二、培育先生具有时代特征的价值观念。

大先生应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斗争。随着网络作爲“第四媒体”越来越普及,它对人们的社会行爲和价值观念等发生了极爲深入的影响。特别是大先生还没无形成波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网络对他们的影响和冲击也最爲激烈。因而,高校德育任务必需与时俱进,抢占网络这一洼地以进步德育任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对先生停止古代价值观念引导。发明性人才的安康生长需求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大先生对知识发明的内驱力源于探究未知、寻求真理的激烈兴味和不懈追求,源于他们对社会、对国度的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据调查显示,当代大先生心态环境一定范围内存在“一个中心”、“两个矛盾”、“三种压力”。其中,“一个中心”就是以自我成才爲中心;“两个矛盾”就是自我希冀值高与理想完成率低的矛盾,对环境高要求与本身低贡献的矛盾;“三个压力”就是学习、生活和失业压力。就目前先生的思想形态和网络德育的现状来看,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培育大先生注重迷信和知识的`价值观。在网络信息时代,迷信和知识的功用大大扩展,它们的功用不只表如今对自然的看法和改造方面,同时,也曾经成爲我们看法社会、改造社会、实行肉体和思想束缚的重要武器。在迷信技术反动日益剧烈的环境下,占领迷信知识的前沿,赶上世界迷信知识开展的步伐,曾经成爲一个关系到国度兴亡的战略性成绩。由于我国过来是一个迷信和消费力比拟落后的国度,迷信和知识的社会功用并不明显,加之受极左思想的影响,读书无用论、知识越多越革命、文明虚无主义和狭窄的经历主义等轻视迷信和知识的思潮在人们脑子里还占有相当的地位,招致人们对迷信和知识缺乏应有的价值看法,严重影响到人们对迷信和知识的执着追求。这种观念关于大先生来说是非常无害的,我们要彻底改动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引导大先生们充沛看法迷信和知识在当代社会开展中的宏大功用,特别是在推进社会历史开展方面所起的反动杠杆作用,培育先生注重迷信和知识的正确价值观,以及酷爱迷信和知识的品德质量,刻苦学习,使本人成爲一个有丰厚迷信和知识的当代大先生。

2.培育大先生确立正确的市场经济价值观。由于我国临时受儒家思想影响,在经济效益的成绩上,人们构成了“只计其义,不计其利”等错误思想。而市场经济是具有注重效益和勇于竞争的特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体制根底上派生出的人的独立认识、效益认识、工夫观念、对等竞争思想等等,不只反映了市场经济的需求,异样也契合人类提高的需求。高校德育应充沛吸收这种文明肉体效果,使高校德育能更贴近理想生活,让先生逼真地感遭到德育在理想社会中所发扬的作用。因而,要培育先生树立与市场经济相契合的价值观,高校德育任务应归入重时效、勇于竞争、诚信协作等外容。但另一方面,也该当看到,市场经济认识与高校德育在价值取向上有相悖的一面。市场行爲必定具有一定的团体性,市场经济认识出现一种泛化的态势,有一些人对社会义务、社会责任、无私贡献等等已淡然,但是我们社会上还存在也需求许多非自利的以及公利性的“无偿行爲”。因而,高校德育任务要勇于对市场经济影响下的不良行爲和观念停止分析。在树立社会主义品德标准的根底上,在先生面对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时,要引导他们树立利他主义和个人主义肉体。

3.培育大先生树立合理的工夫观念。随着消费和生活节拍的放慢,每一个工夫单位所能发明的价值日益增大。爲此,珍惜工夫、浪费工夫、考究效率是当代在先生必需具有的价值观。毫不懒惰地坚持昂扬的学习热情,珍惜分秒,刻苦学习,才干学到与时代同步的政治素质和文明素质。

三、培育大先生树立开放的人际交往关系和行爲原则。

随着消费力开展浪潮的冲击,封锁的社会趋于瓦解,使社会的人际交往趋于开放,也使以往的交往形式发作了深入的变化,使得“交往”成爲时代的一个主题。一个古代人参与了各种政治、社会、学术等集团,处于一种非常复杂的角色,所以一个古代人决不能依照一种单一、机械的行爲原则来与人相处,而是要针对不同的交往对象,依照各种不同角色的要求来调理本人的行爲。网络技术完成了人们快捷联络的梦想,但容易形成人际关系淡漠,人际交往才能下降。网络把世界联络成一个犬牙交错的全体,人们活动在“人一机一人”绝对封锁的环境里,可视性与亲和感的人际交往大大增加,容易加剧人们的自我封锁,形成人际情感的逐步萎缩和人际关系的淡漠,招致先生呈现人际关系的冷漠。这与开放社会的要求是不相顺应的,学会“交往”也就成了在校先生的一门?课。

1.学会乐众合群。人与人交往的开放增强,表现爲交往频率的添加。与过来的社会相比,人们在一定工夫内互相交往的数量、次数大大增多。频繁的人际交往要求人人都能合群,懂得尊重别人,了解关怀别人。大学作爲社会中最爲神圣、最爲高洁的中央,本身具有许多独到的光荣,作爲在校大先生要天经地义用本人的文明行爲去归纳出真、善、美。马克思主义以为,团体是社会存在物,“人的实质并不是单团体所固有的笼统物,在其理想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交冤家时要在坚持准绳性下供认差别,有差别性的一致才是调和的人际关系。不讲准绳的交往则不能够坚持安康、耐久的交往关系,也会使人际关系庸俗化,而且能够被引入歧途。

2.学会互相协作。人与人交往的开放还表现爲交往水准的进步。消费力迅速进步和迷信技术飞速开展使得社会上每团体的活动更爲严密地联络在一同,在迷信性的任务中,人与人构成无机的全体,一团体的活动必定影响到其他许多人的活动。人际交往发作质的变化,那种“各人自扫门前雪”的交往形式和由此发生的行爲原则必定成爲迷信消费和社会开展中的消极要素。爱因斯坦曾指出,学校的目的一直应该是:青年人在分开学校时,是作爲一个调和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因而,先生在学习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学会做人,擅长勾结协作、严守个人纪律、高度的个人主义肉体、乐于贡献该当成爲新一代青年的行爲特征。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提纲参考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写作提纲)。

导言。

一、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基本理论探讨。

婚姻的概念及其属性。

离婚损害赔偿概述。

离婚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功能和意义。

二、外国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相关立法简介。

国外相关立法。

我国港、澳、台地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之比较。

三、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

(一)我国离婚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

须有法定违法行为。

须有损害事实。

须有因果关系。

须有主观过错。

(二)适用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几个具体问题。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主体问题。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婚内侵权赔偿问题。

照顾无过错方原则。

对生活困难一方的经济帮助。

四、完善我国离婚损害制度的建议。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本科标准毕业论文参考

毕业论文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评定,由各高校答辩委员会根据各系答辩小组的评分,最终确定评分等级。一般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等五级计分法。优秀的比例一般控制在毕业人数的15%以内,优良比例不超过65%。一般高校原则上要求优秀毕业论文要答辩。毕业论文成绩获得良好以上的同学才能有资格申请学位。

常见毕业论文评分标准具体要求如下:

五个等级标准。

一、优秀。

1.选题:选题有现实意义,有新意;命题确切、恰当、简明、能概括全篇内容。

3.结论:富有创新性,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较大的使用价值,理论分析透彻,解决问题方案恰当,结论正确。

4.论文写作态度:论文写作过程态度认真,治学严谨,能按时、全面、独立地完成与毕业论文有关的各项任务。

5.论文格式:图表清晰,布局合理,尺寸规范,文字注释准确。

二、良好。

1.选题:选题有意义,命题确切,能概括全篇内容。

2.论文结构:论文结构合理,符合逻辑,文章层次分明,语言通顺、准确,层次比较清楚。

3.结论:理论分析得当,结论正确,有一定独立的见解和学术水平或实用价值。

5.论文格式:论文写作格式规范,符合有关规定。

三、中等。

1.选题:选题有一定的价值,命题基本确切,尚能概括全篇内容。

2.论文结构:论文结构比较合理,内容较充分,层次尚清楚,文字还通顺。

3.结论:观点正确,理论分析无原则性错误,分析问题较为一般,理论尚能联系实际。

5.论文格式:论文写作格式规范,符合有关规定。

四、及格。

1.选题:选题有一定的价值,但论文中自己的见解不多,无新意。

2.论文结构:论文结构尚合理,论证基本清楚但不严密、不完整,文字还通顺。

5.论文格式:论文写作格式基本规范,基本符合有关规定。

五、不及格。

1.选题:选题不当,命题不确切或有抄袭、剽窃等问题。

2.论文结构:论文结构混乱,内容空泛,层次不清楚,文字表达不清。

3.结论:结论不正确,分析问题肤浅,理论脱离实际。

5.论文格式:论文写作格式不规范,文中使用的概念有不正确之处,栏目不齐全,书写不工整。

法学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选题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论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关系。

知识产权法的义理性侵害问题研究。

论欧洲知识产权法的协调及中国的应对与借鉴。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法保护探究。

临时禁令制度及其在我国知识产权法中的发展。

国际贸易相关知识产权法的经济分析。

从知识产权法角度看科技期刊开放存取出版。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视角下的知识产权法研究。

知识产权法的法理分析。

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研究。

论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法保护。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提纲参考

一、我国外贸依存度的现状2。

二、我国名义外贸依存度提升的原因3。

三、我国外贸依存度实际水平的估算和与国际间贸易的比较5。

(一)我国外贸依存度实际水平的估算5。

1、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结构中的比重较大5。

2、我国gdp总值被低估5。

3、汇率的影响5。

4、外资企业的影响6。

5、产业结构的影响6。

(二)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实际水平的国际比较6。

四、外贸依存度增高对我国经济的影响7。

(一)外贸依存度增高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7。

1、对外贸易摩擦加剧8。

2、影响国家经济安全8。

3、影响国内产业发展8。

4、恶化贸易条件8。

(二)外贸依存度增高对我国经济有利影响9。

1、促进了有序竞争9。

2、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分额上升9。

3、通过加工贸易熟悉了国外的技术、管理、市场9。

4、中国贸易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9。

五、合理调控外贸依存度的措施9。

1、继续扩大对外开放9。

2、扩大内需10。

3、促进加工贸易的升级转型10。

4、大力发展服务贸易10。

5、重视我国进出口依存度的结构性指标,推进市场多元化和出口产品结构优化战略10。

6、完善国内经济核算制度10。

7、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11。

结论与启示11。

参考文献11。

作文提纲的形式一般有两种,

1.标题式提纲。

这种提纲比较简单,只写出行文各段的标题。

这是一个标题式的作文提纲,勇简洁的文字标出了各段的写作要点。它的特点是文字简洁、速度较快,适合于对写作内容较熟悉或时间较紧的情况。但对初学写作的人来说,很难起到指导作文的作用。

2.要点式提纲。

这种提纲比较详细,它即要表明作文的中心,又要写出作文的大致内容;同时,还要交代出文章的详略。

(三)编写提纲的要求。

1.要审清题目,确定中心,选择材料。

作文提纲是写好作文的基础,编写作文提纲要按照写作文的三个顺序:审清题目、确立中心,选择材料来进行。

作文题目一般给我们规定了写作范围(记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写作问题(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所以,审清题目,才能明确写什么、怎么写,才能避免文不对题、偏离中心的毛病。

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在编写作文提纲式时,只有确立了中心,才能围绕选材,确定重点,安排详略,等等。选材时要注意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选择真实可信、新鲜有趣的材料,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

2.要简洁明了。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阶段、论文写作及修改阶段、答辩阶段设置相关问题,调查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一)论文选题阶段。

选题是毕业论文写作的第一步,也是论文写作成功的关键一环,将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联系实际,解决实际法律问题,为地方经济民生服务作为选题原则之一。选题时采取老师推荐与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师生双向选择确定题目及指导教师。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学生在选题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选题偏大、选题与实际联系不紧密、选题陈旧不能切合社会热点、选题不是自己感兴趣的。而另一方面,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在选题阶段老师的指导很重要,无论是选择推荐题目还是自选题目,都需要老师提供宝贵意见。另外,学生还希望系部能组织社会调研,开展毕业论文培训,提供查阅资料的便利等。

(二)开题报告阶段。

在毕业论文的题目选定之后,学生应在阅读相关书籍,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拟出论文的写作提纲,进行开题。通过问卷调查,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对于论文提纲的写作,缺乏重视。在回答是否有必要组织开题论证的问题时,有5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这个环节对论文有一定指导作用;有15%的学生认为应该进行,但作用不大;有30%的学生认为没必要进行。学生对开题报告认识不足,不重视,特别是论文提纲不完善导致写作困难增加。而针对这一问题,学生希望指导老师能就提纲写作给予专门指导。

(三)论文写作及修改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文章的创新性不足,实践中经常出现学生仅凭一两篇论文或一两本教材就完成论文的写作或东拼西凑,复制加粘贴,毕业论文俨然成为他人论文的“拼盘”的现象,文章的创新性无从谈起。而收集最新的研究文献是解决论文创新不足的重要前提,因此学生希望指导老师在一定程度上提供论文相关信息、系部应对学生多开“绿灯”,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平台来搜集有用的资料。同时要帮助学生学会取舍,把新颖的有价值的用到自己的论文中,这样不但可以增强自己论文的新颖性,也可以提高论文质量。

(四)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是毕业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自己的论总结的环节。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在该阶段缺乏一定的紧张感,对答辩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虽说学院颁布一系列的针对答辩的要求,但是也有学生认为只是走过场而已。有些学生似乎更喜欢这种形式主义,针对这一问题,学生有如下的建议:改变答辩模式、建立末位淘汰制等。

二、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现在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时,很少会考察毕业论文的质量,学生由此认为毕业论文对就业影响不大。学生不重视,必然会直接导致毕业论文的质量下降。另一方面,不少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学知识只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从而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很少能深刻领会法学理论的内涵,同时也缺乏对其深层次的独立思考。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中,笔者发现有近二分之一的人存在着入手盲目,思路不清,欠缺独立思考和分析,甚至文不对题等问题,这都直接会引起毕业论文质量下降。

(二)质量监控方面的原因。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教学过程是一项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然而我国高等学校对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的管理与规范还存在着较多问题,没有形成完备、有效的管理机制来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例如过分依赖指导教师在过程监控中的作用,系部作为毕业论文组织管理主体发挥作用有限、缺乏严格奖惩机制,论文答辩程序形式化、尚未普遍建立论文相似检测制度等。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需要指导老师尽职尽责,加强监督和指导。但是,因为老师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在一定的程度上疏忽和轻视毕业论文的教学环节,在论文指导过程中对学生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师生互动交流少,没有从选题、收集资料、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撰写初稿、中期检查到修改定稿等层层把关。这也使得学生放松了自己对论文的要求,最终使得毕业论文的质量不高。

通过对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问题及其需求的调查,笔者认为要提高独立学院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需要系部、指导老师、学生多方的努力。教学单位在制定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体系时应重视学生的需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如下:。

(一)学生应重视毕业论文写作,增强自身综合能力。

学生是毕业论文写作的主体,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融会贯通,并进一步深化和应用于实际的一项基本训练过程。因此只有让学生认识到论文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论文质量。而学生自身能力如何是决定论文质量的关键。学生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从大一开始就认真学习,夯实基础,掌握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丰富实践经验;擅于创新,培养自己的各种爱好。这样有利于充实自己论文的内容,将研究建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有利于创新,避免了内容陈旧等问题的出现。

(二)系部应完善质量监控制度,积极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于论文写作起着重要的作用。系部应制定相关制度及各种文表,以便系部对老师在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督促老师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同时建立奖惩制度,将双向选择制与老师年终评比相联系,增强老师的责任心;对学生要开展论文专题讲座,讲解毕业论文的重要意义、论文选题和写作的方法与技巧、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怎样撰写文献综述、怎样拟订写作提纲、以及如何组织论文的内容;改革答辩形式,如:将原来由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改为学生对论文自我陈述、总结的过程;确立严格标准,进行论文相似度检测。学生论文质量不高,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在论文中缺少数据支撑,缺乏实践性,针对这一问题,系部需组织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的参加到社会实践中去,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以拓宽自己的视野,进而提高知识面,最终达到写作论文时有话可说,有数据可用,不会出现人云亦云的状况,写出有自己观点的论文,那么论文质量必然会有所提高。

(三)指导老师应加强监督管理,增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

1.健全选题、开题步骤。

对于推荐选题,老师应做到提前了解,胸中有数,推荐选题应尽量能满足既体现专业知识,又与时事及学生的兴趣相结合的要求,如果学生不感兴趣,必然会影响论文的质量。同时老师也应该鼓励学生自主选题。自主选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开题报告期间,老师应开展开题专项指导,了解学生所需,帮助学生在此阶段为论文写作打好基础。

2.加强对论文的中期检查。

论文中期的检查工作直接影响着论文的最终质量。这个期间老师应该时常关注学生的论文进度,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更应该将近期论文写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论文的完成情况及时向老师汇报,老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这样才有助于提高论文的质量。

3.加强评阅和答辩管理。

答辩是学生论文工作的最后环节,在此阶段应着力改变答辩程序不规范,走形式的现状,使学生理解答辩的重要性。老师严格进行论文评阅工作,杜绝给人情分、同情分,将学生论文好坏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表现结合起来,客观评分。

本科标准毕业论文参考

感谢培养教育我的xx学校,xx浓厚的学术氛围,舒适的学习环境我将终生难忘!祝母校蒸蒸日上,永创辉煌!祝校长财源滚滚,仕途顺利!

感谢对我倾囊赐教、鞭策鼓励的xx大学x系诸位师长,诸位恩师的谆谆训诲我将铭记在心。

祝恩师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感谢同窗好友xxx、xxx、xx、xx、xxx以及更多我无法逐一列出名字的朋友,他们和我共同度过了四年美好难忘的大学时光,我非常珍视和他们的友谊!祝他们前程似锦,事业有成!

最最感谢生我养我的父母,他们给予了我最无私的爱,为我的成长付出了许多许多,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惟愿他们健康长寿!

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知识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

然而,按照gb/t7714-《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二、相关知识。

1..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

专著m;报纸n;期刊j;专利文献p;汇编g;古籍o;技术标准s;。

学位论文d;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检索工具w;档案b;录音带a;。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

乐谱i;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如果学校没有明确要求,一般学术规范上对此也没有具体规定。

一般来说,一篇学士论文,字数大多在5000字左右,对参考文献的范围、个数要求较低,但为体现该论文系作者广为研究的学术成果,其参考文献至少要十五个以上,并且至少应有八本以上学者的著作,其余可以为其他人的学术论文、刊物等。

如果学者著作太少,都是论文参考,则显得文章的研究基础不扎实;如果连论文都很少,都是网页参考,则会严重降低论文的学术价值。参考文献贵不在多,而在精。

切忌引用来源不明、不知出处、不够分量、不够权威的文献资料做参考。

但是仍需强调的是,虽然一篇论文并非以参考文献个数的多少来判断其学术价值,但如果参考文献越多,由其是有分量的文献越多,应越能体现作者写这篇文章所用的功夫及厚积薄发的功底。

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摘要:文献综述既是学术论文的组成部分又是学术论文的一种类型。作为论文的组成部分,它是阐明前人贡献、理论发展脉络、现存研究局限等的重要工具,能够为学者的学术创作提供理论依据、激发创新点等;作为特殊类型的学术论文,综述性文章能帮助其他研究者告别卷帙浩繁的文山书海、迅速了解本领域的发展状况,避免重复性劳动。

关键词:文献综述综述性文章重要地位和作用写作要求和规范常见问题。

文献综述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学术论文组成部分的文献综述,一种是综述类文章。文献综述包括两大环节,一是综,综“百家”,阐明该研究领域大多数研究者的理论、观点;一是述,述“一人之言”,梳理各研究者的理论、观点,分门别类,理清脉络,说出本人观点。郗向丽给综述类文章下定义为“综述类文章是以介绍、分析、评述某一专业领域内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发展动向,并表明作者自己的观点,作出学科发展预测,提出比较中肯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的特殊科技论文”[1],王琪认为文献综述“也称研究综述,是指在全面掌握、分析某一学术问题(或研究领域)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该学术问题(或研究领域)在一定时期内已有研究成果、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述而形成的论文”[2],由此可见,无论是文件综述类文章还是学术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都绕不开文献综述的两个环节——综和述评。

一、文献综述的地位和作用。

文献综述对于学术论文来讲是必要的,综述性文献也对学术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文献综述有利于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保持研究领域的持续性发展。结前人成果,帮助研究者搞清所研究问题的“出身”,明确来龙去脉,这既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更是对学者研究功底的`考验。《大学》中讲“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只有理清研究课题的发展路线,才能继续探求他的发展前景[3]。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实质上就是对本领域研究脉络的梳理,是学术研究连续、不间断持续发展的保证。

最后,文献综述有利于保证学术研究的开放性,使学术研究与时俱进。学术研究从来就是开放的,最终都要为人类的生存发展而服务,但人类的生存發展状况并非一成不变,新问题、新情况带来新挑战,这就要求学术研究保持开放性,文献综述则保证学术研究的开放性。在文献综述里,学者将新情况加入到文献中,通过对前人文献的仔细梳理得出解决新问题的指导性意见,或者从前人的研究成果中形成合理的解决新方法,就保证学术研究与时俱进,维护其效用。

二、文献综述的撰写要求、规范。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标准,也不成文献综述。文献综述的撰写有一些需要遵循的要求和规范。

首先,文献综述的撰写要符合“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就是指文献综述的“综”要做到全面,重要观点不遗漏:既要有中国的文献,也要了解外国的研究情况,既要研究经典文献,也要了解普通学者的观点,既要知道本领域早期的研究范围,更要清楚近期的研究趋向。只有搜集到全面的材料,才能避免观点重复、做无用功、浪费资金和精力,避免形成武断甚至错误的观点,保证得出科学的结论,拥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其次,文献综述的撰写要按照“文献树”的原则进行。所谓“文献树”就是指文献的“综”按照一定的脉络进行:或者是根据时间上“由前到后”梳理资料,或者依据内容上“由大到小”安排顺序,或者按照空间上“由宽到窄”的方式凸显作者的综述意图。整理文献就像整理图书一样,只有根据相关的原则,分门别类,排好顺序,定好位,才会方便读者认真阅读,有助于学者理清思路,明确写作意图,有利于根据中心思想安排更良好的行文。

第三,文献综述的撰写要做到述评结合。文献综述的写作意图不仅仅是阐明本论题的由来、发展、前期成果,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预测该研究课题的发展方向,形成有价值的“一家之言”。“述”与“综”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简单的观点堆砌对于学术研究而言价值不大,根据“综”的结果批判继承前人的成果并得出有价值的新观点,才能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入开展,表明本研究拥有价值和发展前景,保证课题不被搁置。

第四,文献综述的撰写一定要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无论是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还是综述类论文的写作,都需要积累、引用大量的参考文献,这对于有些研究者而言是自己学术水平不高的体现,因此他们采取更改语句顺序等的手段模糊引用,不标识出处,这是十分不道德的行为。其实,标出引用他人成果决不是自己学术水平不高的体现,而是自身谦虚谨慎进行科研良好态度的表现,是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尊重自己良好品行的外化。任何人的研究都应该得到尊重,撰写文献综述必须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三、文献综述的撰写步骤。

首先,形成问题,根据主题铺叙。问题的发现,一种是兴趣使然,一种是日常生活热点,把两者同研究领域结合在一起,转化成规范的学术问题,是形成问题的主要方法。形成问题是撰写文献综述的第一步,这个问题有时是通过阅读文献获得的,有时是通过学科积累引发的。问题形成之后,就要围绕中心意图搜集材料。现代社会材料的搜集十分便利,为了保证“综”全面,应该使用所有的手段汇总文献。常见的文献搜集工具有搜索引擎、相关数据库、图书等,切忌局限于电子期刊,这会影响综述的权威性。

其次,阅读和整理文献。这是文献综述撰写的关键一步。相对于资料搜集消耗体力,阅读与整理消耗的更是脑力。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把文献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者观点派别整理好,去掉与作者写作意图相差甚远的材料,严格按照文章的中心思想筛选材料,“如果你埋首于毫无计划的数据搜索,可能会让自己陷于一堆书籍及论文中而失去方向。各式各样的原始资料可以把你带向任何地方”[4],这会大大降低学术创作的效率。文献的阅读和整理是非常严谨的,研究者一定要认真对待这个环节。

第三,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比较、批判和总结。人无完人,学术研究也没有完美之说,相反它总是会受到研究者个人素养、时代背景等的影响,因此必须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评判:评估各参考资料是否客观公正认真推理杜绝了主观臆断、参考文献之间的关系是否连贯、参考文献的观点与作者观点有无关联性……通过评估搜集到的文献,还能够帮助研究者寻求到学术创新点。

第四,撰写文献综述。在完成前三个环节的任务后,接下来就该撰写文献综述了。综述的写作需要通过不断的修改才能完成。撰写时一定不要偏离写作主题,按照主题的要求“团结”搜集到的文献,形成文章架构,然后丰富文章的各组成部分。文献综述的内容一般包括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问题四个部分。前言写明研究的由来,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当前的热点;主题部分就是把前期准备好的资料有逻辑的堆砌在一起,说明中心思想;总结是对研究课题前景的展望以及对自己研究工作的总结;参考文献一定要数量适中,具有代表性,只要能讲清研究的问题就好。

四、文献综述写作常见问题、注意事项。

撰写文献综述的过程中研究者会遇到一些问题。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首先,文献搜集不全面。一部分研究者搜集资料的方法存在缺陷,也有一部分研究者为图省事漏掉一些观点,这导致文献涉及的观点不全面,影响到综述的客观性、全面性和权威性,还会产生重复劳动、失去研究价值的后果。

第二,文獻综述与研究问题的相关性不大。这是因为研究者在综述文献时没能严格围绕写作中心对材料进行筛选,反而是按照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发散思维,最后导致离题万里,不能准确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第三,文献综述的写法同教科书类同,内容都是观点的罗列和铺叙。教科书的作用在于向他人介绍某一研究,常常要求中庸行事,而文献综述一定要有学术性、大胆创新,用写教科书的方法写综述就会使其丧失学术性,变成观点的罗列和堆砌,失去研究意义。

最后,引用的参考文献数量不当,参考资料过时、陈旧。有的研究者为了佐证观点引用大量文献,有的研究者为图省事使用很少的文献,这两种行为都不恰当。前者会导致研究者漏掉经典观点,降低文献综述的权威;后者会导致研究者主观意识明显,降低文献综述的学术性。此外,陈旧的参考文献对于验证研究者的观点力量不足,说服力不强,综述对读者的吸引力就会降低,关注研究成果的人会很少,不利于作者观点的传播。

文献综述对于研究学术问题至关重要,它不是观点的堆砌,而是对观点的梳理、继承和发扬,它的结论建立在丰富的文献基础上,对于本领域的学术前景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学者们一定要重视文献综述的撰写。

[1]郗向丽.科技期刊综述类文章存在的问题及写作[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2).

[2]王琪.撰写文献综述的意义、步骤与常见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1).

[3]崔建军.论文文献综述的地位、写作原则与写作方法[j].唐都学刊,,(05).

[4]维恩.c.布斯,格雷戈里.g.卡罗姆,约瑟夫.m.威廉姆斯.研究是一门艺术[m].北京:新华出版社,.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生源质量直接关系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招生宣传是吸引优秀生源、提高生源质量的前提和重要途径。本文以西安财经大学法学院为例,探讨了法学类研究生招生宣传现有的主要举措及以后努力的方向。

:招生宣传;法学;研究生。

我国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后,省属高校出现报考人数减少,生源质量下滑甚至无法完成招生计划的现象,研究生招生形势严峻状况凸显(王卓等,2018)。研究生招生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生源问题更是对研究生教育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燕溪溪等,2018)。研究生生源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直接影响到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和水平(靳慧,2017)。当前高校对研究生生源争夺日益激烈,招生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陈小娟等,2016)。招生宣传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十分重要,高校通过对外宣传,可以展示教育水平与办学实力,提升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报读(冯璐,2017)。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法研究生生源质量,扎实推进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西安财经大学法学院在招生宣传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本文分析了西安财经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宣传模式的合理性,并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法学类研究生招生宣传的一些建议。

以西安财经大学法学院经济法硕士研究生近年来招生宣传为例,分析目前招生宣传模式和存在的问题。

(一)招生宣传的总体思路以提升研究生整体生源质量为目标,不断加大研究生招生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和整合学校的各种宣传平台,构建学院、导师、辅导员、学生等多层面的研究生招生宣传体系。改进工作办法,注重工作落实,切实提高研究生招生宣传效果。

(二)建立立体化的招生宣传队伍1.校内成立招生工作小组硕士点负责人为组长,导师、管理人员和在读学生组成高水平研究生招生宣传队伍。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让他们熟悉掌握宣传内容。导师招生宣传工作在年终考核、评优、晋级以及导师招生中给予适当考虑。管理人员宣传队伍由负责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领导、工作人员、本科任课教师及辅导员组成。学生宣传队伍由本科学习经历来自不同高校的我校在读研究生组成,还有在读本科生。2.校际层面队伍建设积极与兄弟院校的相关部门负责人、知名校友建立联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宣传协作队伍,以利于开展招生宣传工作。

(三)招生宣传模式1.发放宣传册等资料通过将院系概况、学科专业与特色、招生计划、导师介绍、参考书目、考试大纲等内容编制为宣传册,在面对面或招生咨询会上发放,让考生通过宣传资料获悉本校研究生教育水平和招生相关信息,从而达到招生宣传的效果。2.网上宣传活动完善法学院官方网站,提供详实、准确、及时的招生信息。通过qq、微博、微信等平台全面介绍经济法学科与导师情况,加强其对外宣传的功能。3.校内宣传活动(1)留住本校优质生源立足于本校,把自己的优秀生源留下来即做好本校生源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本科生基地项目或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发现科研好苗子,精心培养,让学生对科学研究产生兴趣和信心,为后面上研究生提供好的基础(王琼芳,2018)。为努力挖掘本校优质生源,9月下旬各辅导员组织召开应届学生考研动员会,动员本校学生继续留校攻读研究生,同时了解我院考研学生的有关情况,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服务和帮助。动员会内容包括:学校招生政策介绍特别是奖助政策,学科优势与研究方向介绍,优秀导师介绍,本校学生考研经验介绍,同时要求学生扩大宣传等。(2)宣传融入课堂要求毕业班任课教师在课堂上抽出时间进行宣传动员,并为学生复习考试方面的问题提供讲解辅导。(3)研究生导师团队研究生导师不仅对法学学科及专业了如指掌,还可以在招生活动中解答考生的各种专业性问题。因此,经常利用召开导师组会议时机,对导师进行招生宣传培训,让导师充分认识到招生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鼓励硕士生导师在个人微信、微博及其他网络平台上发起或转发招生信息,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时,都要积极进行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在奔赴各地外出宣传时,安排硕士生导师走向一线进行招生宣传。(4)积极与其他二级学院合作针对法学硕士点的学科特点,特别是为了留住本校优质生源,积极与其他二级学院联系,欢迎其他学院的学生跨专业报考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交叉学科人才。4.校外宣传活动为吸引优秀外校学生报考我校,我们一方面根据研究生处统一安排赴外地高校进行招生宣传,另一方面,法学院根据往年招生生源情况,针对有法学本科但没有硕士点的高校重点进行面对面宣传。与兄弟院校网络或电话联系,积极进行宣传,争取优质生源。充分利用校友、学生联络员、学生社团、辅导员等各种渠道建立与重点生源高校毕业班的联系,发放经济法硕士点的电子与纸质宣传材料。利用网络、短信、微博、微信等现代化通信手段,做好考生的咨询和服务工作。

西安财经大学经济法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于2006年获国务院学位办批准,2007年开始招生。我校经济法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良好,近年来平均招生规模稳定在20-25人,每年第一志愿报考人数平均40人以上,第一志愿平均录取比例66.25%,调剂占33.75%。(见图1)随着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志愿报考人数和上线人数不足,优秀生源不足,生源质量有待提高,调剂生源比例过高等。生源结构中毕业院校大多为省内外二本、三本院校,一本院校占比较少;原专业大多为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政治学、外语类等专业,法学专业每年比例约占33.6%。一定比例专业跨度较大的学生,因其法学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导致后续科研工作的开展比较缓慢,学生相关科研能力较弱,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每年通过第一志愿报考和调剂,最后有大约30%的学生是本校学生,学术上的“近亲繁殖”,会出现学术思想僵化、失去活力等现象,很难在思想上碰撞出火花,在学术上产生共鸣,不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

招生宣传工作是一项长期连续性的工作,招生宣传的效果更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要建立招生宣传效果的跟踪评价及反馈机制。依据往年的招生数据,分析生源结构,做到“全面撒网,重点招生”;根据录取生源状况及培养环节评价等方面的跟踪分析,来评估宣传产生的效果,并积极调整宣传措施。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宽研究生招生宣传模式。通过“互联网+”模式,依托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及时高校研究生招生相关信息,并以互动的形式开展网络招生宣传,吸引更多考生关注(孙海涛,2018)。继续利用好调剂政策做好调剂工作。一志愿上线率不足会给完成招生计划带来巨大的压力,但根据近几年研究生招生情况来看,一志愿报考的生源基本为本校生源或层次低于本校的生源,调剂生源的学校类型、生源地等各种各样,通过调剂筛选优化,经常能够调剂到优于一志愿的生源。“打铁还需自身硬”,人才培养质量是招生宣传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吸引生源的关键。毕业生就业去向即就业率的高低、就业质量的好坏都会影响到报考人员的选择,因此,法学院要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宽研究生就业机会和深造渠道,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学校优质品牌,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并充分认识法学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报考。

[1]王卓,吴鲁阳.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背景下省属高校研究生招生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以陕西科技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31):49-51.

[2]燕溪溪,郑世良.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生源问题分析与发展举措探讨——基于上海某高校2012—2017年招生数据分析[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8.35(3):234-241.

[5]冯璐.浅谈全媒体时代高校研究生招生宣传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7(32):22.

[6]王琼芳,张文英,屈小娥.网络环境下的研究生招生宣传新举措[j].新西部,2018(5):122+125.

参考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2.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对外宣传。

3. 图像里的历史——以近代某一时期政治漫画为中心。

4. 国民情绪与近代中国外交(以某一事件为中心)。

5. 国民情绪与近代中国政治(以某一事件为中心)。

6. 近代民族危机与史学使命。

7. 近代“社会公平”思想与“平均主义”思想辨析。

8. 孙中山晚年思想再研究。

9. 陈独秀晚年思想再研究。

10. 胡绳晚年思想再研究。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提纲参考

摘要:介绍论文主旨,即非信用证交易风险规避的概述.

关键词:论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几个词组.

前言:提出中心论题,即非信用证交易风险的防范.

主体:第一部分:介绍非信用证交易的几种方式如:t/t,d/pd/a等等.

第二部分:阐明非信用证交易(即对第一部分)的优势.

第三部分:解释非信用证交易的风险所在.

第四部分:结合非信用证交易的优势,来解决它在实际操作中的风险如何规避.

结论:非信用证风险防范总结以呼应论文开头.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提纲参考

在现代市场营销中,产品被归结为人们通过交换而获得的需求的满足,归结为消费者或用户希望的实际利益,也就是说,凡是提供给市场的、能满足消费者或用户某种需求或欲望的任何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均为产品。在产品整体概念的三个基本层次,即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扩大产品中,扩大产品―通常指各种服务,日益成为竞争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当市场趋于饱和时,大多数公司会发现,维持技术上对竞争者的区分变得越来越困难,并且这种做法的成本也越来越高,而服务则为企业提供了与竞争者区分的机会,并由此建立起竞争优势。现在,服务已经被普遍认为是高利润、高增长的投资机会。许多企业意识到,如果顾客感觉到他们能够得到公司的全方位的服务支持并感到满意,那么购买行为就将更多、更经常地发生。因此,服务有助于形成顾客对企业产品的忠诚度。

服务成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商业银行业应用服务营销观念最早是在1958年的全美银行业联合会议上提出来的,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营销理论已成为指导各国银行业开展业务活动,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作为产品的外延概念,它使看似相同的产品所包含的内容可能大相径庭,良好的服务能使企业品牌和形象实现增值,大大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市场环境下,国内用户的购买心理由过去偏重产品质量,演变到不仅重视产品本身,同样重视服务。长期以来我国各商业银行主要靠利差来获得盈利,并不重视银行的营销行为,更未能形成一套完整的营销运行体系然,而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商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新兴商业银行的迅猛发展,各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骤然加剧,因此如何促进对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的研究与运用以及尽快提高商业银行的服务营销水平,已成为我国银行界当前所面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现实性问题。

二、写作的基本思路。

前言。

一、商业银行的概念以及在中国的发展背景。

1.1商业银行的概念。

1.2商业银行在中国的发展背景。

二、服务营销在商业银行中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2.1服务营销的概念。

2.2服务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

2.3商业银行引入服务营销的原因分析。

2.3.1商业银行引入服务营销的外部原因。

2.3.2商业银行引入服务营销的内在原因。

三、商业银行的服务营销的建议。

3.1服务营销的措施。

3.1.1向客户充分展示的策略。

3.1.2对客户群进行细分。

3.1.3服务产品组合创新。

3.1.4服务促销多样化。

3.2树立服务意识,

3.2.1渴望为用户服务。

3.2.2专业化。

3.2.3从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

3.3建立服务示范。

3.3.1询问用户的情况以及可能的感受。

3.3.2必要时向用户道歉。

3.3.3服务中随时解答用户的问题。

3.4很好地结束服务。

3.4.1检查是否实践。

3.4.2向用户作的承诺。

3.4.3提示用户可随时提供服务。

3.4.4向用户道谢。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三、研究目标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论文主要从服务营销和商业银行相关理论分析国内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的现状,并由此引申出一些对国内商业银行服务营销普遍存在的问题的思考和对解决途径的探索,最后给出了对国内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的一些建议。

1.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概念以及在中国的发展背景。

2.分析服务营销在商业银行中的现状及问题。

3.给出商业银行的服务营销的建议。

四、资料收集计划。

资料来源主要有书籍、期刊杂志和网络,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服务营销的认识也在提高和加深。国内外许多学者先后对商业银行服务营销开展了研究,本文撰写过程中研读了以下资料:

1.王超主编,服务营销管理,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版。

2.[美]a佩恩,服务营销,中信出版社,版。

3.[意]g佩里切利,服务营销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xx年版。

4.蔡鄂,生张钢主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全书,中国金融出版社,1994年版。

5.韩庆祥,营销制胜的商业模式,销售与市场营销版,xx.10。

6.贾昌荣,服务营销战之缴枪不杀,现代营销营销学苑,xx.06。

7.李晓军,营销服务沟通八法,现代营销经营版,xx.09。

8.曾体,商业银行服务营销战略透析,中国经贸,xx.10。

五、完成论文的条件和优势。

前期学者和专家们对商业银行服务营销问题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相当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人对商业银行服务营销问题已经做了大量的前期资料搜索分析和铺垫性研究工作;同时本人学习的是金融管理专业,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