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小论文题答案(汇总21篇)

小编: 雨中梧

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作文的结构、语言运用和思路拓展,是写作的重要参考材料。通过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写作技巧和思考方式。

高考历史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曰:“周亡矣。”周太史伯阳认为“周亡矣”的主要理由是幽王破坏了(  )

a.王位世袭制 b.皇帝制度

c.分封制 d.宗法制

解析:d 申后是周幽王的正妻,宜臼是嫡长子,而褒姒之子伯服非嫡长子,立褒姒之子显然违背了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故d项正确。

2.(2014临沂模拟)刘邦初即帝位朝会之际,“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叔孙通定尊卑礼仪后,刘邦感慨道:“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此“贵”的主要来由是(  )

a.君臣名分严明 b.儒家思想定于一尊

c.君臣亲密无间 d.君臣产生距离意识

解析:a 材料对比了叔孙通定尊卑礼仪前后朝会的变化,之前,君臣地位相对平等;之后,刘邦“知为皇帝之贵”,说明君臣名分严明。

3.(2013云南联考)两宋三百余年间,贡举登科者共有十一万多人,平均每次录取的人数为唐代的十倍左右。更重要的是,唐代登科后,还要经过吏部身、言、书、判的考试,才能走上仕途,宋代士人及第即可释褐入官。这对宋代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

a.创新了人才选拔制度

b.吸引大批知识分子参加考试

c.扩大了统治基础

d.完善了科举考试制度

解析:c 宋朝仍然实行科举选拔官吏的制度,a项错误。b项是与唐代的共同点,不是宋代科举的最主要影响。宋朝完善科举的举措是糊名法,并非扩大规模,d项错误。宋朝通过扩大科举录取人数扩大了统治基础,c项正确。

4.(2013青岛模拟)雅典伯里克利时代雅典人搞过一次轰轰烈烈的追查祖宗成分的纯洁公民队伍的政治运动,将很多混进自由公民队伍中的人揪出来变卖为奴。将近两万人的公民中,竟然查处了五千人。这主要反映出(  )

a.雅典公民素质低下

b.雅典人具有较强的民主维权意识

c.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导致社会动荡

d.雅典民主具有狭隘性

解析:d 雅典人纯洁公民队伍的政治运动,使占人口少数的公民人数进一步减少,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是少数人的民主,具有狭隘性。故选d。

5.(2013西安模拟)英国学者梅因指出:“所有古代社会往往为了轻微的骚动就有被颠覆的危险,所以单单出于自卫的本能,就足以迫使罗马人要想出某种方法来安排外国人的权利和义务,否则他们也许会——而这是古代世界中一种真正重要的危险——用武力斗争来解决争执。”下列各项与此相吻合的是(  )

a.罗马共和国发展为罗马帝国

b.罗马法由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

c.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d.罗马法由零散发展到系统完备

解析:c 注意关键信息“迫使罗马人要想出某种方法来安排外国人的权利和义务”。使罗马帝国各族人民获得公民权的是万民法。

6.(2013湛江模拟)1832年议会改革使英国的选民数从48.8万增加到80.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这些新获得选举权的人大多数应该是(  )

a.贵族阶层 b.工业资产阶级

c.城市工人 d.农业工人

解析:b 抓住关键信息“1832年议会改革”,结果是工业资产阶级获得选举权。

7.(2014九江二模)林则徐说:“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炮,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林则徐(  )

a.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b.对中国战败的原因认识非常深刻

c.认为中国有能力战胜英国

d.认识到中国军事武器和技术的落后性

解析:d 由材料信息“器不良”“技不熟”,可判断林则徐的观点是清政府军事武器和技术的落后。故d项正确,c项错误。a项材料无体现。中国战败的最主要原因是制度落后,林则徐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b项错误。

8.(2013保定一模)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由此可知(  )

a.耆英为其签约出卖国家主权的行为辩解

b.清政府对鸦片战争的长远危害认识不清

c.系列条约的签订达到了抚靖羁縻的'目的

d.清政府以签约展示天朝上国的外交诚信

解析:b 材料中耆英的意思是外国人的情况变化多端,没有一定的规律,所以我们要采取安抚、笼络的手法,对待他们当然要以诚为主,但也尤其要注意采取一定手段驾驭他们……还有些则要大度包容,不必深究计较才能把事情办好。本则材料是在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的言语,“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说明清政府对鸦片战争的长远危害认识不清。

9.(2013保定一模)《清史编年》载:甲午年10月,英使欧格讷来津与李鸿章谈调停中日战争事。欧问:当如何和法?李答:惟先劝两国停战,再议朝鲜善后事宜。欧云:今要议和,非允赔兵费不可。李曰:与其赔兵费,不如留此费以用兵,断难依允!通过材料能判断出当时(  )

a.日本想尽快结束战争

b.英国力图压制日本

c.英国建议牺牲朝鲜

d.李鸿章拒绝了英使的议和条件

解析:d 从材料“今要议和……断难依允”即可判断选择d项。当时,尽快想结束战事的是清政府,a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中,英国支持日本,b项错误;材料中并不包括朝鲜的问题的建议,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高考历史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备战高考,以下是百分网小编搜索整理的一份高考历史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供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1.(2013郑州一模)“单就宗教而言,周人还有一点与殷人大不同,祖先的世界与神的世界逐渐分离,成为两个范畴的问题。”这集中体现于西周实行的()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井田制

解析:c殷人指商朝人,商朝以神权巩固王权,特别重视“神的世界”,周人实行宗法制,强调尊宗敬祖,特别重视“祖先的世界”。

2.(2013深圳一模)王国维说:“兄弟之亲本不如父子,而兄之尊又不如父,故兄弟间常不免有争位之事”“夫舍弟而传子者,所以息争也”。请判断他是在论述下列哪一制度的由来()

a.以举荐贤能为核心的禅让制

b.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

c.“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

d.以同姓亲族为主体的分封制

解析:b从材料信息看,王国维认为,兄弟之间的血缘没有父子近,所以,兄弟之间不免有“争位之事”,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多把位置传给儿子,而不是兄弟。由此判断,这是关于宗法制的描述,故选b项。

3.(2014深圳调研)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有“宝玉抢读贾环四不象灯谜”的场景。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在剧中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形成 b.个人素质的差异

c.宗法制的影响 d.封建家长的喜好

解析:c贾宝玉地位高是因为是正房所生,是嫡长子,贾环地位低是因为是妾室所生,是庶子。这些特点符合宗法制的内容。

4.“在这样的时代……(国)王只是诸多政治实体的共主,或者说是联盟领袖。”这一政治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了宗法制度 b.采取了分封制度

c.实行了郡县制 d.推行了郡国并行制

解析:b从关键信息“政治实体的共主”可知选择b项,分封制下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d两项都不正确。宗法制是关于权力的继承与分配,没有规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5.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转换成另一个阶层。据此分析,春秋战国的历史变动应为“社会流动增大”。出现这一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形成 b.分封制逐渐瓦解

c.监察制度建立 d.王位世袭制遭到破坏

解析:b春秋战国之前,出身决定了人的命运,“社会流动性”很小。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贵族等级制被打破,普通民众可以通过学识、战功或者经济地位的提高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因此,正确的答案为b。

6.陈胡公妫满系舜帝之子商均的32世孙。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把他封于陈,侯爵,并将长女太姬嫁给他。对此,以下解读不正确的是()

a.西周初年曾经分封过异姓贵族

b.周统治者通过政治联姻巩固统治

c.陈胡公在封国内居于大宗地位

d.陈胡公可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继承人

解析:d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陈胡公只能选择嫡长子为继承人,故d项不正确。

7.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该时期指的是()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解析:b秦的统一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秦朝确立的****主义中央集权制,为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政治体制奠定了基础;汉代中国确立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

8.“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材料中实现“法令由一统”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解析:d由材料“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可以推断出应该是与秦始皇有关,而秦朝统一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故正确答案为d。

9.(2013南京调研)程天相说道:中国历史五千多年以来,所有改朝换代、革命成功,或是王朝的建立者,没有一位是状元出身的,甚至于有的还是落第秀才。请问:这是不是一个科举制度的笑话?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a.考试内容单调乏味

b.考生知识局限

c.选用人才文化素养低

d.选用人才主要为统治者服务

解析:d材料反映的是改朝换代者、革命成功者,或是王朝的建立者都不是通过科举制选拔出的,说明科举制度选用人才主要为统治者服务。

10.(2014福建师大附中模拟)据《文选》记载:“中朝,内朝也。汉代大司马、侍中、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关于“内朝”和“外朝”的理解错误的.是()

a.以丞相为首的“外朝”,逐渐退居到执行职务的地位

b.“内朝”“外朝”之分始于汉武帝时期

d.“内朝”由侍从皇帝的近臣构成,参与决策国家政务

解析:c据所学知识可知,“中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构成,在宫廷之内对重要政事做出决策,外朝逐渐退居到执行职务的地位,a、d两项是正确的理解;b项符合史实;君权和相权的矛盾直到明朝时期,随着丞相的废除才得以解决,c项理解不正确,符合题意。

11.“他们接受更多的后备人员进入官僚体制,并为那些适合在政府的某个职位上的人提供丰厚的薪金。他们甚至安置文职官员来监管军队。”宋朝统治者的上述做法()

a.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b.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解析:c宋朝通过分化军事权力来加强对军队的控制,这一做法加强了中央集权但降低了行政效率和军队的战斗力,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因此,正确答案为c。

12.(2014福州模拟)《晋书·段灼传》中记载:“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下列言论与材料内容相呼应的是()

a.“大人世及以为礼”

b.“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c.“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

d.“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解析:b通过分析题干中的材料可知,材料内容反映的是九品中正制。a项反映的是世袭制,不符合题意;b项是九品中正制产生的影响,符合题意; c项反映的是察举制,不符合题意;d项反映的是科举制,不符合题意。

13.(2013年山东文综,11)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阐释阶段特征的能力。秦汉至宋元,****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最主要矛盾表现为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经过秦汉、宋元等王朝的努力,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的权力不断削弱,a项正确;b项表述错误,宋元之前的君主集权是指的“决策权”而不是行政权,行政权仍然掌握在丞相手中;这一时期,丞相的权力逐渐削弱,但其并没有退出权力中心,c项错误;秦朝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后,就已经打破了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d项错误。

14.(2013衡阳联考)钱穆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至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可称为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导致宋代发生该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科举制的实行

b.士族的衰落,庶族地主的兴起

c.文化教育的发展

d.早期民主思想的兴起

解析:d这里的平民社会是指庶族地主进入政治权力的中心,b项是这一现象的根源,a、c两项都是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d项是明清时期出现的。故选d项。

15.(2013昆明检测)宋代王谠在《唐语林·文学》中写道:“中正,乡曲之表也。藻别人物,知其乡中贤愚出处。”这里的“中正”是()

a.人名 b.官职 c.地名 d.制度

解析:b由材料可知中正负责识别地方的人才,是九品中正制中的重要官吏,故选择b项。

高考历史小论文题答题技巧

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适应国际大背景及我国小康社会建设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近年来,我国高考历史学科命题思路已经逐步完成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并正在积极探索素养立意的创新。这个变化可以从近年来历史学科的《考试说明》中得到印证。比如,全国文综《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要“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江苏省《考试说明》也强调“考查内容的呈现,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高考历史小论文题型的出现,正是《考试说明》中关于历史素养考查要求的有效落实和高考历史命题变化的突出反映。高考历史小论文题型自问世以来,其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创新能力和学习潜力的功能、价值以及形式新颖、开放性强、答案灵活、区分度高等特点,决定了它不仅仅是高考命题改革的有益探索,更代表了高考历史命题改革的趋向。

2.课程改革评价理念的有机体现。

高考历史小论文题型的考查视角及评判标准,有效地体现了课程改革评价理念的诸多转变。历史小论文题不仅考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更考查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是非立场,考查学生运用史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科学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的能力以及尊重历史、追求真理、热爱生活、关爱生命的优良品质;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归纳、推理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文字表达和组织的能力等,是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历史运用能力等历史素养的多元评价手段;考查学生基于史料的分析甄别、归类、阐释基础上的主题提炼、观点把握与论证,既重结果又重过程;其评分体系大都采用solo评价,是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有机结合。总之,历史小论文题型考查的落脚点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其聚焦于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考查,有助于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

3.引领教学改革的有力举措。

素养的传统,有利于引领中学历史教学朝着关乎人生、关注人的成长意义的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迈进,对于突破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瓶颈”也不失为有力举措。

年山西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答案版

1.据图4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

a.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b.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

c.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d.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

2.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

a.小篆b.楷书c.行书d.草书。

3.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a.规范地方行政b.防止武人干政c.提升军事能力d.削弱州府权力。

4.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

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

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

5.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种主张()。

a.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流b.试图突破“中体西用”束缚。

c.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d.意在彻底否定变法理论基础。

6.据某位学者回忆,“‘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旧分别事物”,中国古来已有的一概称为旧,古来未有或来自外国的一概称为新;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对于古今、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这一转变反映出()。

a.东西方文化论争由此引发b.传统儒学思想开始受到批判。

c.全盘西化的思想得以消除d.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7.20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策调整为:给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等等。上述调整()。

a.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b.是为武装反抗国民党进行社会动员。

c.表明党的中心工作以夺取城市为目标d.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广泛的支持。

8.

图5是1978年与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c.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d.城市产业结构日益完善。

9.据学者研究,古代雅典官员在接受任职资格审查时,需要回答:直系亲属姓名及男性亲属所在村社名称、崇拜的神祗及其圣所所在地、墓葬方位、是否善待双亲、是否纳税、是否服兵役等。下列属于成为古代雅典官员前提条件的是()。

a.军事才能、宗教信仰b.道德品质、演说能力。

c.丰厚财力、贵族血统d.本邦籍贯、成年男性。

10.16世纪中叶,法国人帕斯基耶写作《法国研究》时说,“我用俗语(而非拉丁语)写作”;布代的《论钱币》处处流露出捍卫法国文化并与意大利人竞争的意识。有学者因此认为,16世纪是“法国意识”萌发的世纪。据此可知,“法国意识”的萌发缘于()。

a.人文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b.新兴阶层摆脱宗教神权束缚。

c.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d.“人民主权”学说深入人心。

11.1879年,德国杜伊斯堡成为世界最大内河港口,输入矿砂和粮食,输出煤和钢铁制品。1900年,德国船队总吨位由1870年不足百万吨发展至近200万吨,成为蒸汽时代以来第一个能与大英帝国一争高低的船队。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国()。

a.已经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b.航运业的发展助长其海外扩张。

c.海上实力飞跃源于蒸汽机的改进d.共和政体确立推动经济飞速发展。

12.1917年3月中旬,加米涅夫和斯大林连续发表文章,主张只要临时政府不直接危及群众利益,就应给予支持;要求放弃无条件反对战争的立场,改行对临时政府施加压力以迫其开始和谈的策略。这个主张得到了党内大多数人的支持。这表明当时()。

a.临时政府反对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b.沙皇残余势力仍对革命存在严重威胁。

c.布尔什维克党对革命形势认识尚不明晰d.国际局势不利于俄国革命持续深入发展。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20世纪50年代,日本颁布“外资法”等一系列法规,加强对技术引进的管理。政府有关部门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列出鼓励进口和限制进口的技术项目,对私人企业的技术引进加以指导。其后,日本政府逐渐放宽引进技术的管理和审查标准。企业决定引进方式和内容,并承担引进过程中的一切风险,所引进的技术主要来自欧美。1962年到1966年,在企业提出的技术引进申请中,有90.4%获得了批准。

——摘编自王永生《技术进步及其组织——日本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等。

新中国成立后即确立发展科技的方针。1956年,国家制定12年科技规划,明确提出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该首先掌握世界现有的先进科学成就,在开展国际科学合作时应力求自力更生。在技术引进方面,50年代,由苏联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项目共计304项;由东欧各国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建设项目共116项。引进成套设备的同时,还重视引进科学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经验。1960年,苏联政府决定撤走全部在华专家。这以后,我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

——摘编自杨德才等《二十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面对着严峻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中央确定我国国防尖端科技的发展,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强调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培养人才,掌握技术。

——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日两国技术引进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日技术引进呈现不同特点的背景。(12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经验。(5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史书所载东汉时期几位良吏的事迹。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商鞅变法,严惩百姓私相斗殴行为,奖励军功,授以爵位田宅,养成“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风气,秦国的军队几乎战无不胜,统治区域不断扩大,被当时六国人称为“虎狼之国”。荀子曾访问秦国,他认为秦国管理有效,承认秦国军队战斗力强悍:“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但他认为按商鞅之法组建的秦国军队,“隆势诈,尚功利”,无礼义教化,“干赏蹈利”(求赏逐利),只能称之为“盗兵”。“尚功利之兵,则胜、不胜,无常”,不能与春秋时齐桓公的军队相比,更不能与商汤王、周武王那样的仁义之师相提并论。

——摘编自《荀子》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荀子称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军队为“盗兵”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商鞅的军事改革。(6分)。

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1955年12月,美国、英国意欲资助埃及修建阿斯旺水坝,并提出一系列附加条件,但为埃及领导人纳赛尔拒绝。次年6月,苏联提出为埃及修建阿斯旺水坝提供无附加条件的贷款。7月,在美英两国先后宣布撤销对阿斯旺水坝的援助后,纳赛尔也宣布将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英国和法国对埃及这一决定反应非常强烈,决定以军事手段维护两国的利益。8月10日,苏联发表声明,支持埃及将运河国有化的决定。10月29日,英法联合以色列向埃及发动进攻,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在美国和苏联的压力下,英法两国和以色列在11月6日宣布停火。此后,法国进一步走上寻求欧洲联合的道路,英国也加快了从殖民地撤离的步伐。

——摘编自王缉思、牛军主编《缔造霸权:冷战时期的美国战略与决策》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前后美国对英国的态度变化及其目的。(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伊士运河战争对当时西方阵营的影响。(6分)。

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1948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新解放城市中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指示。1949年8月至12月,毛泽东以中央或个人名义发出多份电报,督促各地尽快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并报告开会情况;批复和批转不少地区关于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报告,推广开会经验。毛泽东在指导各地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实践中,提出一系列带有方针、政策性的重要指导思想: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前身,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初期组织形式;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一件大事,这个会议是团结各界人民的重要工具;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扬民主,切实开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49年7月以后,由于党中央和毛泽东发出许多关于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指示,各地都迅速召开这一会议。

——摘编自《党的文献》编辑部《共和国走过的路——建国以来重要文献专题选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高度重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原因。(6分)。

年青海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全国乙卷适用地区:河南、安徽、江西、山西、陕西、黑龙江、吉林、甘肃、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

1.据图4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

a.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

b.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

c.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

d.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

【答案】c。

【解析】。

a项的分析:史实——商、西周时期,青铜主要用于制作礼乐器、兵器,青铜农具出土较少,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对农业经济进步的推动作用不明显;其时,全国经济重心在北方,南方农业经济比较落后,青铜铸造业的中心在北方。题干信息——重要铜矿主要在南方,南方是青铜铸造业的原料产地。a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干信息,不正确。

b项的分析:史实——商代有商业的发展,西周以农业为主,其时重要的工商业(如青铜铸造业)由官府垄断经营,产品一般不进入市场,大规模商业活动要到工商食官制度遭到破坏的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青铜原料到了北方,可能的原因:方国、封国的进贡;战争的掠夺;官方、民间的商业活动,等等。但商、西周时期,大规模商业活动、大规模长途贩运尚未出现。b不正确。

c项的分析:青铜器铸造中心在北方,而题干信息——北方没有重要铜矿,重要铜矿都在南方,即青铜器铸造的原料主要来自南方(研究表明,主要来自云南、江西、安徽等),南北方联系(官方的,或民间的;或政治的,或军事的,或经济的)的加强。此处“加强”改为“密切”,更加准确。“加强”有一个从少到多的过程,题干未出现夏朝信息,无法比较。c符合史实、符合题干信息,正确。

d项的分析:史实——商代有内外服制,商王对王幾(今河南一带)实行直接统治,对幾外的方国、部落实行间接统治,其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南跨江汉(长江与汉水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但不能说商代的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广义上的江南泛指长江之南,狭义上的江南一般多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对幾外的封国实行间接统治,江南有吴国,也有楚国的统治区域。逻辑——“缘于”,即起因于、鉴于、原因在于的意思,“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不可能是“青铜器铸造的繁荣”的主要原因、唯一原因,也不符合商代史实;从商到西周,统治区域的确扩大到江南,但题干是把“商、西周”作为同一个长时段来考量,并不是西周与商对比。d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逻辑,不正确。

2.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

a.小篆。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答案】b。

【解析】。

“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是指颜真卿的书法。唐代“忠臣”颜真卿的书法在宋代始受推崇,与宋明理学兴起有关。

史实——楷书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具有其他书体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唐代楷书步入盛世。题干信息——盛唐文化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甲胄”、“硬弩”、“铁柱”、“昂然不可犯”等符合楷书的笔画、结构、字形的特点,“项羽”“樊哙”符合颜真卿的性格人品。b符合史实、符合题干信息,正确;a、c、d不正确。

3.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a.规范地方行政。

b.防止武人干政。

c.提升军事能力。

d.削弱州府权力。

【答案】a。

【解析】。

题干信息——通判有专属衙门,有连署公事之权,有专任钱粮之责。

a项的分析:从史实、题干信息看,实为分化州府事权,州府事权由知州(知府)与通判连理、分任,二者分工、责任明确,州府的行政得以规范。当然,分化地方事权,地方多设机构、多设官,也利于加强中央集权。a符合史实、符合题干信息,正确。

b项的分析:史实——宋代的知州长官由文官担任,设通判负责监督。题干信息——武官任知州是特例、少数情况,不是普遍现象。b不正确。

c项的分析:史实、题干信息——地方、通判都没有军权,“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只是战时负责筹集钱粮,不是平常之主责。c不正确。

d项的分析:州府权力的总量未变,通判有自己的权责;州府权力是分化了,是规范化了,不是削弱了。d不正确。

4.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

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

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

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

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

【答案】d。

【解析】。

a项的分析:题干信息——江南中产以上的人家喜建园林,且园林俗气扑人。他们不一定是士大夫之家,也未见北方信息,“士大夫”概念太大;“传统观念”概念太大,有道德观念、政治观念、经济观念、审美观念等等,某一具体观念出现颠覆是可能的。题干材料小,结论大。a不符合题干信息,不正确。

b项的分析:史实——世俗化审美趣味,宋代即有,如宋词、话本、风俗画等。明后期不会是“初现”(开始显露)。b不符合史实,不正确。

c项的分析:题干信息——未有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变动的信息。史实——明后期士农工商社会结构有松动,有弃儒经商、弃农经商的士农,但达不到“解体”的程度;如果有“解体”,也应是鸦片战争以后的事。c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干信息,不正确。

d项的分析:明后期江南市镇工商业繁荣,工商之家喜建园林,且园林俗气扑人。d符合史实、符合题干信息、符合逻辑,正确。

5.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种主张()。

a.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流。

b.试图突破“中体西用”束缚。

c.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

d.意在彻底否定变法理论基础。

【答案】c。

【解析】。

a项的分析:从史实、题干信息看,康有为是维新派人物,其《孔子改制考》是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陈宝箴是维新派官员,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反映了他的认识或策略——康有为的“民权平等之说”过于激进,在思想相对保守的省份推动改革,必须稳健、稳妥,不能操之过急,不能刺激守旧派;题干材料未见旧势力态度的信息,陈宝箴在湖南一直坚持改革,直到百日维新失败后被罢官,是否“合流”不清楚。a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干信息,不正确。

b项的分析:史实——洋务派、维新派都讲“中体西用”,但其内涵已有变化,洋务派视儒家纲常、政治制度为“体”,维新派仅视儒家纲常为“体”;维新变法时期,“中体西用”文化观进入它发展的第二阶段。题干信息——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又不赞成康有为的“民权平等之说”,仍属于“中体西用”范畴。b不正确。

c项的分析:陈宝箴是地方长官,有行政经验,比较务实,注意策略,不像康有为这样的没有行政经验的维新派,康有为过于高调与理想,容易激起守旧派的激烈反对。类似于:孟子周游列国,荀子三为祭酒、两任县令,故冯友兰先生认为,在儒家思想中,孟子代表理想主义一派,荀子则是现实主义一派。康有为过于理想,陈宝箴注重可行。c符合史实、符合题干信息,正确。

d项的分析:史实——康有为的变法理论主要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题干信息——陈宝箴是改革派官员,反对的是《孔子改制考》中激进的“民权平等之说”。逻辑——维新派不可能彻底否定变法理论基础。d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干信息、不符合逻辑,不正确。

6.据某位学者回忆,“‘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旧分别事物”,中国古来已有的一概称为旧,古来未有或来自外国的一概称为新;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对于古今、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这一转变反映出()。

a.东西方文化论争由此引发。

b.传统儒学思想开始受到批判。

c.全盘西化的思想得以消除。

d.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

a项的分析:新航路开辟以后,西学东渐,中国就出现了东西方文化论争,如明末清初和鸦片战争以后的“西学中源”论。“五四”之前即有东西方文化论争。a不符合史实,不正确。

b项的分析:“传统儒学思想受到批判”,从历史上看,魏晋南北朝时期、明清之际都有。b不符合史实,不正确。

c项的分析:“全盘西化”是五四之后的一种思潮,主要代表人物为陈序经、胡适等,盛行于1920——40年代,新中国历史上也有回潮。c不符合史实,不正确。

d项的分析:从史实、题干材料上看,“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应是五四运动之后不久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有了马克思主义,便有了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于古今、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从逻辑上看,思想判别的标准发生了变化,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就会发生变化。d符合史实、符合题干信息、符合逻辑,正确。

7.20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策调整为:给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等等。上述调整()。

a.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b.是为武装反抗国民党进行社会动员。

c.表明党的中心工作以夺取城市为目标。

d.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广泛的支持。

【答案】a。

【解析】。

a项的分析:史实——1935年的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提出建立抗日反蒋的统一战线;1936年8月中共发表《致中国国民党书》,提出“联蒋抗日”;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中共统战政策进入到“联蒋抗日”阶段。题干信息——团结更多的社会阶层,包括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富农、有产阶级,扩大政权基础。a符合史实、符合题干信息、符合逻辑,正确。

b项的分析:从史实、逻辑上看,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富农、有产阶级都是国民党统治的政权基础。b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逻辑,不正确。

c项的分析:史实——“党的中心工作以夺取城市为目标”,有三个时期,一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初期,二是“左”倾错误在党内占据统治地位(1931—1935年),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实际上是批判了中心城市论,客观上推动了党的工作重心真正转移到农村,三是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之后。题干材料——出自19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在遵义会议之后,苏区多在两省或数省交界的边缘地区、农村地区,也称“边区”。c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干信息,不正确。

d项的分析:史实——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是抗日战争后期提出的主张。d不符合史实,不正确。

8.

图5是1978年与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c.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

d.城市产业结构日益完善。

【答案】b。

【解析】。

a项的分析:史实——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78—1984年是试验、探索阶段(1981年湖北省沙市市成为全国第一个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城市),1984年以后全面展开。题干信息——1978—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务农比重下降,从事工商、运输等非农产业比重上升。“开始酝酿”应该在1978年,不会影响到1986年,也不会影响到北京郊区。a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干信息,不正确。

b项的分析:史实——1978年后推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解决农民增收、商品短缺、剩余劳动力转移等问题,又鼓励发展社队企业(1984年3月更名为乡镇企业)等乡村非农产业。题干信息——“郊区”是农村地区,北京郊区农民从事非农产业增多。b符合史实、符合题干信息,正确。

c项的分析:逻辑——“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是变化的结果,不是变化的原因。c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逻辑,不正确。

d项的分析:题干信息是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未涉及城市产业结构。d不符合题干信息,不正确。

9.据学者研究,古代雅典官员在接受任职资格审查时,需要回答:直系亲属姓名及男性亲属所在村社名称、崇拜的神祗及其圣所所在地、墓葬方位、是否善待双亲、是否纳税、是否服兵役等。下列属于成为古代雅典官员前提条件的是()。

a.军事才能、宗教信仰。

b.道德品质、演说能力。

c.丰厚财力、贵族血统。

d.本邦籍贯、成年男性。

【答案】d。

【解析】。

史实——雅典公民的资格: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主要指土地);能自备武装服兵役(公民兵制);成年;男子。题干信息——雅典官员的任职资格涉及家庭出身、部落村社名称、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履行义务等条件。雅典官员的任职资格,首先必须是雅典公民,由公民抽签或选举产生,其次是高于一般公民的要求,要通过资格审查。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是公民资格的核心要求。d符合史实、符合题干信息,正确;a、b、c不正确。

10.16世纪中叶,法国人帕斯基耶写作《法国研究》时说,“我用俗语(而非拉丁语)写作”;布代的《论钱币》处处流露出捍卫法国文化并与意大利人竞争的意识。有学者因此认为,16世纪是“法国意识”萌发的世纪。据此可知,“法国意识”的萌发缘于()。

a.人文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b.新兴阶层摆脱宗教神权束缚。

c.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

d.“人民主权”学说深入人心。

【答案】a。

【解析】。

a项的分析:史实——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实际上就是人文主义的传播;意大利的新文学,形式上是民族语言,即意大利俗语,内容上是反对封建神学、神权,肯定人性、人权,欧洲其他地区的新文学与之相同;文艺复兴推动了民族语言、民族文学、民族意识的形成与发展。题干信息——法国文艺复兴兴起,“法国意识”萌发。a符合史实、符合题干信息,正确。

b项、c项、d项的分析:史实——16世纪,法国资本主义还处于萌芽状态,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新兴阶层的要求较低,反对宗教神权而不是推翻宗教神权,启蒙运动之前法国人还活在宗教神权和专制王权的统治之下,b项、c项、d项在法国的体现要到18世纪启蒙时代。18世纪,法国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原因:殖民扩张;推行重商主义;文艺复兴等。“迅猛发展”可能见仁见智,也许要到18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猛烈抨击天主教会和教皇,号召人民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c项是法国启蒙运动的背景或原因,b项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张,d项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深远影响。b、c、d不正确。

11.1879年,德国杜伊斯堡成为世界最大内河港口,输入矿砂和粮食,输出煤和钢铁制品。1900年,德国船队总吨位由1870年不足百万吨发展至近200万吨,成为蒸汽时代以来第一个能与大英帝国一争高低的船队。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国()。

a.已经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

b.航运业的发展助长其海外扩张。

c.海上实力飞跃源于蒸汽机的改进。

d.共和政体确立推动经济飞速发展。

【答案】b。

【解析】。

a项的分析:史实——19世纪中后期,以欧美资本主义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中心。题干信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进出口的发展、航运业的发展,未有其工业生产在世界市场中的占比情况。a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干信息,不正确。

b项的分析:史实——19世纪末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推行海外扩张的“世界政策”。题干信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航运业可以与“日不落帝国”、殖民帝国主义国家——大英帝国“争高下”。b符合史实、符合题干信息,正确。

c项的分析:史实——工业革命中,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机成为“万能动力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新能源“电力”、新动力机“电动机”“内燃机”的出现,人类迈入“电气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海上实力的飞跃主要是来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c不符合史实,不正确。

d项的分析:史实——德意志帝国(1871—1918年)是君主立宪政体,1918年魏玛宪法才确立共和政体。d不符合史实,不正确。

12.1917年3月中旬,加米涅夫和斯大林连续发表文章,主张只要临时政府不直接危及群众利益,就应给予支持;要求放弃无条件反对战争的立场,改行对临时政府施加压力以迫其开始和谈的策略。这个主张得到了党内大多数人的支持。这表明当时()。

a.临时政府反对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b.沙皇残余势力仍对革命存在严重威胁。

c.布尔什维克党对革命形势认识尚不明晰。

d.国际局势不利于俄国革命持续深入发展。

【答案】c。

【解析】。

a项的分析:史实——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及其支持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临时政府继续参与帝国主义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社会矛盾仍在激化。a不符合史实,不正确。

b项的分析:史实——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和沙皇制度,沙皇残余势力对革命政权威胁不大;对俄国革命政权存在严重威胁的是同盟国。题干信息——加米涅夫和斯大林主要是关注一战、关注外部威胁。b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干信息,不正确。

c项的分析:史实——1917年4月,流亡16年的列宁回国,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四月提纲”,还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题干信息——加米涅夫和斯大林对临时政府存在幻想,有条件地支持临时政府及其战争政策,对人民要和平、要土地、要面包的要求,对社会主义革命的要求尚不明晰。c符合史实、符合题干信息,正确。

d项的分析:史实——一战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最有利、最难得的国际时机,一战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力量,有力量镇压俄国革命的英法德三国正杀得难解难分,无力及时镇压俄国革命。d不符合史实,不正确。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日本颁布“外资法”等一系列法规,加强对技术引进的管理。政府有关部门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列出鼓励进口和限制进口的技术项目,对私人企业的技术引进加以指导。其后,日本政府逐渐放宽引进技术的管理和审查标准。企业决定引进方式和内容,并承担引进过程中的一切风险,所引进的技术主要来自欧美。1962年到1966年,在企业提出的技术引进申请中,有90.4%获得了批准。

——摘编自王永生《技术进步及其组织——日本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即确立发展科技的方针。1956年,国家制定12年科技规划,明确提出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该首先掌握世界现有的先进科学成就,在开展国际科学合作时应力求自力更生。在技术引进方面,50年代,由苏联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项目共计304项;由东欧各国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建设项目共116项。引进成套设备的同时,还重视引进科学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经验。1960年,苏联政府决定撤走全部在华专家。这以后,我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

——摘编自杨德才等《二十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等。

材料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面对着严峻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中央确定我国国防尖端科技的发展,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强调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培养人才,掌握技术。

——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日两国技术引进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日技术引进呈现不同特点的背景。(12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经验。(5分)。

[答案】。

(1)特点:日本:政府指导,私人企业主导;制定法律保障;引入标准逐渐放宽;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引入技术主要来自欧美;日本加入资本主义阵营。中国:政府主导;国际合作和自力更生相结合;引入技术主要来自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引入范围广泛,侧重尖端技术。

(2)背景:日本: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对日本的扶持;日本经济在二战中遭受重创。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苏联对新中国前期的支援与后期的遏制;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以及一五计划的推动;受到冷战的影响。

(3)历史经验:科技发展要坚持自力更生和引入技术相结合;重视尖端国防科技的研发;重视科技人才的引入和培养;注重技术创新。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史书所载东汉时期几位良吏的事迹。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答案】。

参考示例1:儒家思想深刻影响了东汉官吏的理政方式。

南郡前太守仅仅采取张捕的方式处理虎患,反而让更多百姓受到伤害。刘陵为官,通过修德政,虎去民安;法雄为官,恩信宽泽,仁及飞禽走兽,不妄捕山林,虎患解决;刘平为官,修德政,举儒良,虎患解决;童恢崇尚人本(民本)思想,在捕虎的同时,以“天生万物,唯人为贵”之理训诫老虎,以其正气可渲染到虎,令虎暗通其言,知过伏罪。

从史书所载东汉时期几位良吏的事迹,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东汉时期,如果地方官吏不黜贪残,不修德政,而仅是抓捕老虎,反而使得虎患危害更大,而通过德治仁及畜类,则收效甚佳,不除吏中之“虎”,仅除“山中之虎”,达不到治理虎患的理想效果。即虎患的治理效果受到吏治好坏的影响(或虎患惧怕良吏)。

这说明在东汉时期,儒家思想仍是主流意识,深刻影响了官员的行为,官员们通过修德政(或仁政)来达到感化万物,治理虎患的目的,也体现儒家“天人感应”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总之,儒家思想深刻影响了东汉官吏的理政方式。

参考示例2:吏治好坏影响生态环境……。

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商鞅变法,严惩百姓私相斗殴行为,奖励军功,授以爵位田宅,养成“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风气,秦国的军队几乎战无不胜,统治区域不断扩大,被当时六国人称为“虎狼之国”。荀子曾访问秦国,他认为秦国管理有效,承认秦国军队战斗力强悍:“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但他认为按商鞅之法组建的秦国军队,“隆势诈,尚功利”,无礼义教化,“干赏蹈利”(求赏逐利),只能称之为“盗兵”。“尚功利之兵,则胜、不胜,无常”,不能与春秋时齐桓公的军队相比,更不能与商汤王、周武王那样的仁义之师相提并论。

——摘编自《荀子》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荀子称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军队为“盗兵”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商鞅的军事改革。(6分)。

【答案】。

(1)原因:商鞅变法使百姓勇于公战,军队战斗力强;秦国军队过于注重功利;秦国军队无礼义教化,不是仁义之师;秦国军队战斗是“独夫”行为,没有纪律约束;荀子的儒家立场。

(2)评价:

积极: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壮大了军事力量;沉重的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促进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为后世军事改革提供借鉴;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秦国国内秩序的安定,保证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消极:尚功利、轻教化,军队的整体素质不高,不敌仁义之师,为后来秦国二世而亡埋下隐患。

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55年12月,美国、英国意欲资助埃及修建阿斯旺水坝,并提出一系列附加条件,但为埃及领导人纳赛尔拒绝。次年6月,苏联提出为埃及修建阿斯旺水坝提供无附加条件的贷款。7月,在美英两国先后宣布撤销对阿斯旺水坝的援助后,纳赛尔也宣布将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英国和法国对埃及这一决定反应非常强烈,决定以军事手段维护两国的利益。8月10日,苏联发表声明,支持埃及将运河国有化的决定。10月29日,英法联合以色列向埃及发动进攻,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在美国和苏联的压力下,英法两国和以色列在11月6日宣布停火。此后,法国进一步走上寻求欧洲联合的道路,英国也加快了从殖民地撤离的步伐。

——摘编自王缉思、牛军主编《缔造霸权:冷战时期的美国战略与决策》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前后美国对英国的态度变化及其目的。(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伊士运河战争对当时西方阵营的影响。(6分)。

【答案】。

(1)变化:从支持英国打压埃及到联合苏联反对并制止苏伊士战争。目的:战争爆发前:美国想要介入中东地区,增强美国对埃及的影响力;遏制苏联。战争爆发后:避免和苏联发生直接冲突;乘机拉拢埃及,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2)影响:进一步打击了英法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加速了西方阵营的内部分裂,尤其是美国和法国;客观上推动了欧洲进一步联合;扩大了美国对中东的影响力。

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1948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新解放城市中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指示。1949年8月至12月,毛泽东以中央或个人名义发出多份电报,督促各地尽快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并报告开会情况;批复和批转不少地区关于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报告,推广开会经验。毛泽东在指导各地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实践中,提出一系列带有方针、政策性的重要指导思想: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前身,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初期组织形式;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一件大事,这个会议是团结各界人民的重要工具;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扬民主,切实开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49年7月以后,由于党中央和毛泽东发出许多关于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指示,各地都迅速召开这一会议。

——摘编自《党的文献》编辑部《共和国走过的路——建国以来重要文献专题选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高度重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毛泽东督促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历史意义。(9分)。

【答案】。

(1)原因:团结各界人民的重要工具;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属性决定;充分发扬民主的需要;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准备条件;团结人民推翻国民党统治的需要。

(2)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理念;体现了中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创造了坚实的基础;团结各界人民,推翻国民党反动派,为建立新中国做准备。

年贵州高考历史试卷和答案

24.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

a.孔子    b.老子    c.韩非    d.墨子。

25.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   )。

26.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这表明,在宋朝(   )。

a.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产资料    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c.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    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

27.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28.1846年,上海的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13%,1847年又减少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20.1%。此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1854年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这可用于说明,进口货值的下降(   )。

a.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

c.促使传统手工业的恢复    d.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

29.“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

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    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

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    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

30.1939年,朱德指出,“在中国,由议会选举政府,决定施政方针,边区是第一个”。1940年,毛泽东再次强调,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这说明,边区政府(   )。

a.具备了新民主主义的特征    b.脱离了国民政府管辖。

c.代表根据地社会全体意志    d.仿行苏联的政治制度。

31.。

图3为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图示占比变化反映出(   )。

a.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    b.民众就业观念的转变。

c.计划管理调控作用的增强    d.经济结构调整的完成。

32.梭伦为了鼓动雅典人重开争夺萨拉米斯岛之战,在广场上当众朗诵自己的诗歌,促使雅典人废除了禁止公民提议争夺萨拉米斯岛的法律。某主战派统帅在战前说服雅典人把金钱用于建造海军,在战时又说服雅典人留在萨拉米斯。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领袖人物具有绝对权威    b.平民与贵族的关系融洽。

c.智者学派雄辩术的普及    d.公民直接参与城邦事务。

33.。

表1。

a.生产方式决定进口货物价值占比    b.英国确立海上贸易的霸主地位。

c.殖民扩张推动了消费结构的变化    d.工业革命促进东西方贸易增长。

34.蒸汽机发明后,日益成为欧美国家雇佣大农场机器动力的重要来源,需要多人协同操作。20世纪初,农业机器的使用变得个人化、小型化,家庭农场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缩小了与雇佣大农场的差距,后者日趋衰落。这一系列变化表明(   )。

35.1951年,美国黑人团体民权大会向联合国发起请愿活动,指控美国政府对黑人犯有种族灭绝罪行。美国政府指责请愿活动是共产主义的宣传,并寻找支持政府的黑人来驳斥这些指控。这反映出当时(   )。

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前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阵容极为庞大,“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航迹遍及亚、非30余国。明英宗后,官方再无远洋活动。明后期的海军以沙船、哨船等小型船只为主。明末,荷兰东印度公司企图以武力迫使明朝政府放弃海禁政策和承诺自由贸易,派遣战船入侵中国沿海。1633年,明军约150艘战船在福建金门岛料罗湾口,与荷兰及附属舰队约60艘战舰激战,获得胜利。

——据《中国军事通史》等。

材料二 中法战争后,清政府确定了优先建设北洋海军的方针。到1888年,清廷共买进大小舰船数十艘,另有少量自建舰船。1888年12月,北洋海军正式成军,此后海军建设趋缓。清政府仍未能跳出以守为战的传统海防思维,重点防守大陆沿岸。甲午战争后,清朝海军在舰船数量、装备质量和军队素质等方面,被日本全面超越。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提出,要“有计划地逐步地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这支海军能“保卫沿海沿江”。1979年,邓小平提出要建立“顶用”“精”“真正现代化”的海军。21世纪以来,我国已先后派出多批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一批新型驱逐舰、护卫舰、登陆舰等陆续入列,2019年,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配套、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山东舰入列。中国海军已经建成海陆空潜、岸基海基相结合、多兵种合成的海上综合作战体系。

——摘编自彭克慧《新中国海洋战略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的海上实力。(8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海军实力从晚清到现代的变化。(10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中国海军实力的主要因素。(7分)。

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各个积极备战的民族国家之间,存在一种均势,在这种环境下,国家开始具有了三种维度:科学国家,目的在于利用科学、技术和发明为国家服务;战争国家,随时准备保卫该国的政治、经济和帝国的利益;社会国家,它专注于解决危险的阶级问题和确保国内稳定。国家的这三个面向并列发展:它们是同一种抱负的不同侧面,同一项事业的不同分支,从柏林到巴黎,从巴黎到伦敦,再从莫斯科到纽约,它们无处不在。

——据(印度)萨维帕里·戈帕尔等主编《人类文明史,第7卷:20世纪》。

上述材料是学者对1914年至20世纪70年代国家发展“面向”的定义和阐释。据此,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世界近现代某一历史时期的国家发展面向,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提出不少于两个面向,且不得与材料中的三个面向重复,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有学者认为,“与万国对峙”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最高目标。为扭转内忧外患的局面,明治政府将“安内竞外”视为治国安邦之道。在日本官方文书中频繁出现类似“与万国对峙”的表述。1868年,日本以明治天皇名义发布的《宣扬国威宸翰》,主张“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勾勒出“大陆政策”的扩张方向。此后,伊藤博文把废藩视为“抵御外辱,伸张皇威于海外”“与万国并立”的条件。木户孝允提出,“以文明开化为国家富强之途径”。1870年,外务权大丞柳原前光强调,“朝鲜国北连满洲,西与清国之地相接,使之屈服,实为保全皇国之基础,将来亦为经略、夺取万国之源也”。

——摘编自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提出“与万国对峙”的背景及实施方略。(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提出“与万国对峙”目标的历史影响。(5分)。

46.(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袁世凯去世后,总统府与国务院互相争斗,双方在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等问题上出现激烈交锋。日本鼓动北京政府对德宣战,并许诺缓交庚子赔款、提供参战经费。得到日本支持的国务总理段祺瑞为扩充自身派系的实力,立即接受了日本的条件。为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膨胀,美国改变了支持中国参战的态度,并向中国政府施压,强调在与美国协商之前“不要采取进一步的行动”。1917年3月,段祺瑞将对德绝交案及《加入协约国条件节略》,递交给受英美支持的总统黎元洪签字,遭拒。同月,一向反对参战的孙中山致电北京参众两院,认为参战“于国中有纷乱之虞,无改善之效”,得到不少国会议员的赞同。几经周折,国会最终还是通过了参战案。不久,孙中山策动海军总长程璧光率海军第一舰队南下广州,发动护法运动。

——摘编自桑兵主编《孙中山史事编年》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黎元洪反对参战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参战之争对中国政局的影响。(9分)。

47.(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李时珍(1518-1593)自幼对医学感兴趣,后跟随父亲学习医术,广读天下医书。蕲州遭逢大疫,李时珍父子为民众治病,“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经此磨炼,医术愈精。李时珍发现,以往药书中存在药物误注、图文不一、主次不清等错误,常常危及病患生命,遂立志重修本草。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跋涉山川,采集药物标本,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他虚心拜当地人为师,问询渔樵农夫,细心收集大量有关药物、单方、验方的零散资料,撰成中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李时珍将前人对药物的分类发展为16部、60类,以部为纲,以类为目,使中药的分类更加科学;仔细描述每味药物的产地、形态、性味、功用、方剂等,精心绘制药图。历时近30载,“稿凡三易,然后告成”。

——摘编自唐明邦《李时珍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的条件。(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所体现出的研究方法,并分别予以简要评价。(9分)。

高考历史小论文范文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贯彻落实,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逐渐受到重视。历史作为初三教育教学的重要课程之一,为确保初三历史教学能够满足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应对初三就历史教学进行改革。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受学生学习能力、教师教学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初三历史教学的改革并未取得显著成果,从而导致初三历史教学水平相对较低。基于此,针对新课标下初三历史的教学问题,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对初三历史教学策略进行具体探讨,希望能为提升初三历史教学水平做出贡献。

关键词:新课标;初三教育;历史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对传统教学政策做出的突破,也为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注入全新活力。然而,在初三历史教学中,因受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政策的长时间影响,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三历史教师无法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导致自身定位不准确,进而影响到初三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针对这种现象,初三历史教师应充分研究新课程标准,依据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推进历史教学的改革,以便确保初三历史教学能够满足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从而达到提升初三历史教学水平的目的。

一、改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新课标的相关教学理念替代传统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传授学生历史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以便确保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能够得到全面提升。例如,在对“明朝君权加强”及其相关知识进行教学时,历史教师可针对教学内容,采用问答形式开展教学工作,即根据明朝君主专制及相关知识点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或是结合答题比赛激励学生答题,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历史知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可结合《范进中举》对明朝君主专制制度进行分析,分析《范进中举》的社会背景、人文环境等,利用情景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将《范进中举》编成短剧,在课堂上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理解文章的涵义,以此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以便在历史知识教学中,完成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教育背景下,初三历史教学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接收教学内容,而这种教学方式的长时间实施,逐渐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即便教师讲的非常热烈,很多学生也无动于衷,从而导致学生的历史成绩得不到提升。新课标背景下,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无法适应初三历史教学改革的要求,历史教师应当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转变,充分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和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知识,以此提升初三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以便确保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能够得到提升。例如,在对“战争”及其相关知识进行教学的时候,历史教师根据“战争”的相关内容提出问题,并结合辩论赛开展对“战争”的教学,针对提出的问题设定正反两个答案,然后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以支持相同答案的小组为同一方,让两方进行辩论,如问题“战争爆发于林则徐虎门销烟之后,那么是否可将虎门销烟看作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等。在辩论过程中,学生会主动查阅资料,深入分析“战争”相关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战争”及其相关知识。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整合和归纳能力等综合能力和素质也能得到提升,对历史知识学习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对提升初三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很有帮助。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历史知识的教学可结合历史故事单纯的历史知识学习相对比较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标背景下,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历史教师在转变自身教学理念的基础上,也应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重视对课外历史知识的应用,灵活运用课内外的历史知识,结合具有趣味的历史故事对理论性的历史知识进行教学,利用对历史故事的生动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激发学生想要了解历史真相的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历史课堂教学,以便确保初三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能够得到提升,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所学的历史知识。例如,在对“贞观之治”及其相关知识进行教学的时候,历史教师可在课前查找一些与唐太宗李世民有关的历史记载和民间故事,如“玄武事变”“帝范教子”等,并在课堂上结合这些历史故事对唐太宗李世民及“贞观之治”进行全面分析,促使学生能够对盛唐文化有全面的了解。同时,结合历史故事对相应的历史知识进行讲解,可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讨唐太宗李世民的品德及功绩,从而帮助学生更准确地了解“贞观之治”及其相关知识。2.重视对教学情境的构建和应用历史知识学习是一个相对比较枯燥的过程,对历史知识进行单独分析,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初三历史教学,基于对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历史教师应重视对教学情境的构建,采用科学的方法构建适宜的教学情境,以便让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和广泛应用,结合多媒体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也逐渐成为教师的一种常用教学方式。在初三历史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对符合教学内容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进行展示,据此构建适宜的教学情境,可实现对枯燥历史知识的生动讲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升初三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很有帮助。例如,在对“戊戌变法”及其相关知识进行教学的时候,历史教师可实现查找一些历史资料,并要求学生在课前对教材内容进行预习,查找与“戊戌变法”的社会背景及人物等有关的历史故事或课外资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对查找的资料进行展示,或是要求学生对自己所查找的历史故事或课外资料进行分析,以此帮助学生更准确的了解“戊戌变法”及其相关知识,促使学生能够对戊戌变法失败后,封建中国所面临的紧张局势有一定的认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戊戌变法”有关的纪录片或影视剧片段,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对英勇就义时谭嗣同、康广仁、林旭等多名革命烈士的英雄壮举进行生动展示,以此呈现革命烈士的革命精神和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思想道德品质,让学生在适宜的情境中更好地学习“戊戌变法”及其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帮助学生更准确的理解所学的历史知识,更真实的把握历史事件,从而丰富学生对历史的认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背景下,为了确保初三历史教学能够符合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应从多方面对初三历史教学进行改革。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初三历史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现代化教学理念开展历史教学工作,充分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对知识和素质进行全面教育,结合多媒体设备构建适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真正理解并掌握所学的历史知识,从而确保初三历史教学质量和效率能够得到提升。

四川年高考文综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24.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25.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

26.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这表明,在宋朝()。

27.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28.1846年,上海的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13%,1847年又减少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20.1%。此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1854年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这可用于说明,进口货值的下降()。

29.“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30.1939年,朱德指出,“在中国,由议会选举政府,决定施政方针,边区是第一个”。1940年,毛泽东再次强调,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这说明,边区政府()。

31.

图3为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图示占比变化反映出()。

32.梭伦为了鼓动雅典人重开争夺萨拉米斯岛之战,在广场上当众朗诵自己的诗歌,促使雅典人废除了禁止公民提议争夺萨拉米斯岛的法律。某主战派统帅在战前说服雅典人把金钱用于建造海军,在战时又说服雅典人留在萨拉米斯。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33.

34.蒸汽机发明后,日益成为欧美国家雇佣大农场机器动力的重要来源,需要多人协同操作。20世纪初,农业机器的使用变得个人化、小型化,家庭农场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缩小了与雇佣大农场的差距,后者日趋衰落。这一系列变化表明()。

35.1951年,美国黑人团体民权大会向联合国发起请愿活动,指控美国政府对黑人犯有种族灭绝罪行。美国政府指责请愿活动是共产主义的宣传,并寻找支持政府的黑人来驳斥这些指控。这反映出当时()。

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明前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阵容极为庞大,“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航迹遍及亚、非30余国。明英宗后,官方再无远洋活动。明后期的海军以沙船、哨船等小型船只为主。明末,荷兰东印度公司企图以武力迫使明朝政府放弃海禁政策和承诺自由贸易,派遣战船入侵中国沿海。1633年,明军约150艘战船在福建金门岛料罗湾口,与荷兰及附属舰队约60艘战舰激战,获得胜利。

——据《中国军事通史》等。

中法战争后,清政府确定了优先建设北洋海军的方针。到1888年,清廷共买进大小舰船数十艘,另有少量自建舰船。1888年12月,北洋海军正式成军,此后海军建设趋缓。清政府仍未能跳出以守为战的传统海防思维,重点防守大陆沿岸。甲午战争后,清朝海军在舰船数量、装备质量和军队素质等方面,被日本全面超越。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提出,要“有计划地逐步地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这支海军能“保卫沿海沿江”。1979年,邓小平提出要建立“顶用”“精”“真正现代化”的海军。21世纪以来,我国已先后派出多批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一批新型驱逐舰、护卫舰、登陆舰等陆续入列,2019年,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配套、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山东舰入列。中国海军已经建成海陆空潜、岸基海基相结合、多兵种合成的海上综合作战体系。

——摘编自彭克慧《新中国海洋战略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的海上实力。(8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海军实力从晚清到现代的变化。(10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中国海军实力的主要因素。(7分)。

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各个积极备战的民族国家之间,存在一种均势,在这种环境下,国家开始具有了三种维度:科学国家,目的在于利用科学、技术和发明为国家服务;战争国家,随时准备保卫该国的政治、经济和帝国的利益;社会国家,它专注于解决危险的阶级问题和确保国内稳定。国家的这三个面向并列发展:它们是同一种抱负的不同侧面,同一项事业的不同分支,从柏林到巴黎,从巴黎到伦敦,再从莫斯科到纽约,它们无处不在。

——据(印度)萨维帕里·戈帕尔等主编《人类文明史,第7卷:20世纪》。

上述材料是学者对1914年至20世纪70年代国家发展“面向”的定义和阐释。据此,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世界近现代某一历史时期的国家发展面向,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提出不少于两个面向,且不得与材料中的三个面向重复,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有学者认为,“与万国对峙”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最高目标。为扭转内忧外患的局面,明治政府将“安内竞外”视为治国安邦之道。在日本官方文书中频繁出现类似“与万国对峙”的表述。1868年,日本以明治天皇名义发布的《宣扬国威宸翰》,主张“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勾勒出“大陆政策”的扩张方向。此后,伊藤博文把废藩视为“抵御外辱,伸张皇威于海外”“与万国并立”的条件。木户孝允提出,“以文明开化为国家富强之途径”。1870年,外务权大丞柳原前光强调,“朝鲜国北连满洲,西与清国之地相接,使之屈服,实为保全皇国之基础,将来亦为经略、夺取万国之源也”。

——摘编自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提出“与万国对峙”的背景及实施方略。(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提出“与万国对峙”目标的历史影响。(5分)。

46.(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袁世凯去世后,总统府与国务院互相争斗,双方在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等问题上出现激烈交锋。日本鼓动北京政府对德宣战,并许诺缓交庚子赔款、提供参战经费。得到日本支持的国务总理段祺瑞为扩充自身派系的实力,立即接受了日本的条件。为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膨胀,美国改变了支持中国参战的态度,并向中国政府施压,强调在与美国协商之前“不要采取进一步的行动”。1917年3月,段祺瑞将对德绝交案及《加入协约国条件节略》,递交给受英美支持的总统黎元洪签字,遭拒。同月,一向反对参战的孙中山致电北京参众两院,认为参战“于国中有纷乱之虞,无改善之效”,得到不少国会议员的赞同。几经周折,国会最终还是通过了参战案。不久,孙中山策动海军总长程璧光率海军第一舰队南下广州,发动护法运动。

——摘编自桑兵主编《孙中山史事编年》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黎元洪反对参战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参战之争对中国政局的影响。(9分)。

47.(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李时珍(1518-1593)自幼对医学感兴趣,后跟随父亲学习医术,广读天下医书。蕲州遭逢大疫,李时珍父子为民众治病,“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经此磨炼,医术愈精。李时珍发现,以往药书中存在药物误注、图文不一、主次不清等错误,常常危及病患生命,遂立志重修本草。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跋涉山川,采集药物标本,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他虚心拜当地人为师,问询渔樵农夫,细心收集大量有关药物、单方、验方的零散资料,撰成中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李时珍将前人对药物的分类发展为16部、60类,以部为纲,以类为目,使中药的分类更加科学;仔细描述每味药物的产地、形态、性味、功用、方剂等,精心绘制药图。历时近30载,“稿凡三易,然后告成”。

——摘编自唐明邦《李时珍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的条件。(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所体现出的研究方法,并分别予以简要评价。(9分)。

高考历史小论文题答题技巧

作为师生都颇感棘手但又代表命题趋势的高考历史小论文题,在高三复习教学中理应引起教师、学生高度的关注并进行针对性的强化。除了日常复习教学中的讲、练、析中渗透小论文题所考查的主要能力的培养之外,教师单独安排针对小论文题型的专题复习也很有必要。教师可选择历年高考小论文题,分析其命题思路与特点,指导学生答题要领与流程,特别是通过对答题标准的解读及部分考生答卷与得分情况的反馈,给学生提供切实的指导。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适度的仿真演练,并倡导学生及时自我总结反思。在该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题型专项分析。

教师可以结合高考真题,就小论文题型的基本类型、命题特点、考查思路与价值、基本答题要领与规范、历年评分标准与范文、可能命题视角与趋势等进行分析与指导。首先,对于历史小论文题型的解答要求,教师必须强调,既要符合写“论文”的一般要求,即必须具备小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又要体现“历史味”,要言必有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力求观点与材料的统一。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论证的方法,通过具体题目的训练与分析,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举例论证、分析论证、引证论证、对比论证和类比论证等方法。第三,教师要相机给学生传授不同类型小论文题型的答题要领与技巧。比如,史料题的答题要领是:论题新,论点明,论据实,论证密。史论题的答题要诀是:先表态,得观点分;想论点,得分论点分;找史实,得历史史实分;作结论,得整体印象分;排好版,注意逻辑联系。小论文题型的答题要力求实现试题材料与所学知识的结合、具体史料与宏观背景的结合、论点与论据的结合以及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2.深化答题标准解读。

历年高考小论文题型的评分标准和参考答案的解析,对于提升小论文题型复习效益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通过评分标准和参考答案的解读,可以使学生对小论文题型的要求与解答有直接的感性认识,以便有的放矢地训练与强化学生学习。比如,自年起,江苏省小论文题阅卷更细化结构层次评分。具体标准为:前结构层次:考生完全读不懂材料,不能提供一个有效信息者,得0分;单点结构层次:参考答案提供了6个有效信息点,考生只要答对其中一个,就可以得1分;多点结构层次:参考答案提供了6个有效信息点,考生答对了几个给几分;关联结构层次:参考答案的第二层次提供了3个结论,任何一个结论都是在第一层次的6个知识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考生只要能答出其中一个结论就可以得3-4分;抽象拓展层次:考生能够回答出第二层次的3个结论,表明对整个近代经济生活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可以得5-6分。可以看出,这些权威参照,对学生的帮助意义是明显的。

3.量化范文借鉴意义。

历年考生答卷范文的布局、论述形式及得分对学生解答的借鉴意义很明显,尤其是低分和高分卷的教训与经验,是复习时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的重要资源。以2011年江苏卷满分为6分的小论文题为例,得0-2分卷的考生答卷:新的生产方式在一天天地被发现和利用,于是人们抛弃了旧的生产方式。但旧的生产方式又拉着人们的经济,因为他们被抛弃,带来了相对严重的经济问题。所以旧生产方式不容抛弃,历史还应当有它的支持。该类低分卷的主要问题在于:审题不清,行文没按要求,体现在仅有论点但无论据,而且文不对题、答非所问,思维混乱、辞不达意等。得5-6分卷的考生答卷:陈旭麓先生认为传统社会的近代化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旧生产方式解体会产生苦难,这体现为传统家庭手工业者收入减少,难以维持生计,然而新生产方式带来生机,这体现在……,有利于中国走向近代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加上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新生产方式取代旧生产方式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传统经济社会结构近代化带来的利才是历史的主题。该类高分卷的经验在于:在总体布局上,思路清晰,能有序且逐层展开,先总论表明观点,再分论展开,最后尾论升华点题;在具体内容上,逻辑性强,能基于问题有效提取材料观点,并能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较好地做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结合,并且在行文及规定字数控制上都比较到位。可见,往年考生的答题及得分情况,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答题样本,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学生明确答题规范与方向,从而减少失误。

高中生高考历史试题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表内,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ddbcadbdcaacddb。

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bcaccbabdbccdda。

二、文物识别题:(共8分)。

31.远古居民: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

四.据史实写成语。(每一个成语1分,共5分)。

33.老马识途34.围魏救赵35.卧薪尝胆36.退避三舍37..朝秦暮楚。

五、材料阅读(共20分)。

38.(1)齐国。(2分)。

(2)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经济。(2分)提出“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2分)。

(3)葵丘会盟。(2分)。

39(1)商鞅。(1分)公元前356年秦国。

(2)秦孝公;(1分)。

(3)影响: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为以后秦灭六国实现统一打下坚实的基础。(3分)。

文档为doc格式。

高考历史小论文题答题技巧

作为师生都颇感棘手但又代表命题趋势的高考历史小论文题,在高三复习教学中理应引起教师、学生高度的关注并进行针对性的强化。除了日常复习教学中的讲、练、析中渗透小论文题所考查的主要能力的培养之外,教师单独安排针对小论文题型的专题复习也很有必要。教师可选择历年高考小论文题,分析其命题思路与特点,指导学生答题要领与流程,特别是通过对答题标准的解读及部分考生答卷与得分情况的反馈,给学生提供切实的指导。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适度的仿真演练,并倡导学生及时自我总结反思。在该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题型专项分析。

教师可以结合高考真题,就小论文题型的基本类型、命题特点、考查思路与价值、基本答题要领与规范、历年评分标准与范文、可能命题视角与趋势等进行分析与指导。首先,对于历史小论文题型的解答要求,教师必须强调,既要符合写“论文”的一般要求,即必须具备小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又要体现“历史味”,要言必有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力求观点与材料的统一。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论证的方法,通过具体题目的训练与分析,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举例论证、分析论证、引证论证、对比论证和类比论证等方法。第三,教师要相机给学生传授不同类型小论文题型的答题要领与技巧。比如,史料题的答题要领是:论题新,论点明,论据实,论证密。史论题的答题要诀是:先表态,得观点分;想论点,得分论点分;找史实,得历史史实分;作结论,得整体印象分;排好版,注意逻辑联系。小论文题型的答题要力求实现试题材料与所学知识的结合、具体史料与宏观背景的结合、论点与论据的结合以及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2.深化答题标准解读。

历年高考小论文题型的评分标准和参考答案的解析,对于提升小论文题型复习效益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通过评分标准和参考答案的解读,可以使学生对小论文题型的要求与解答有直接的感性认识,以便有的放矢地训练与强化学生学习。比如,自2011年起,江苏省小论文题阅卷更细化结构层次评分。具体标准为:前结构层次:考生完全读不懂材料,不能提供一个有效信息者,得0分;单点结构层次:参考答案提供了6个有效信息点,考生只要答对其中一个,就可以得1分;多点结构层次:参考答案提供了6个有效信息点,考生答对了几个给几分;关联结构层次:参考答案的第二层次提供了3个结论,任何一个结论都是在第一层次的6个知识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考生只要能答出其中一个结论就可以得3-4分;抽象拓展层次:考生能够回答出第二层次的3个结论,表明对整个近代经济生活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可以得5-6分。可以看出,这些权威参照,对学生的帮助意义是明显的。

3.量化范文借鉴意义。

年云南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   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   b.监察体系的改进。

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   d.察举制度的实施。

a.淡化婚姻中的宗族观念   b.意图维护礼教纲常。

c.背离政府对民俗的引导   d.促成婚姻习俗变革。

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   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

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   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

a.太平天国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

b.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c.清廷顽固派势力地位得到加强。

d.传统的外交体制被抛弃。

a.社会革命不会发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b.无产阶级受资本家笼络而失去革命动力。

c.中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条件。

d.俄国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

根据表1可知,当时。

a.中国民族工业失去发展空间。

b.民族企业规模日益萎缩。

c.国民政府实业政策无甚成效。

d.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落后。

a.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得以理顺。

b.经济责任制逐步实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

a.司法审判不能体现民意   b.民主政治制度已趋于完善。

c.直接民主无法确保正义   d.公民法注重调解经济纠纷。

a.建立了稳固的工农联盟   b.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

c.体现工人政权鲜明特征   d.深受俄国革命的影响。

a.粮食短缺问题得到解决   b.自由贸易成为经济活动常态。

c.战时经济措施存在弊端   d.粮食税已经代替余粮收集制。

a.经济危机持续加深   b.社会矛盾趋于缓和。

c.新政取得良好成效   d.福利制度已经确立。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美国制定了严格管制对华贸易的政策。尽管英国也要“防止共产主义的扩张”,但由于香港是东亚的转口贸易中心,英国不愿对除军火外的其他物资实行严格控制。1950年12月,美国对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实行全面禁运。在美国一再施压下,英国同意对战略物资实行有选择的禁运。朝鲜战争结束后,包括英国在内的盟国要求放松对华贸易管制,但美国这一政策在艾森豪威尔政府任内一直保持下来。

——摘编自陶文钊等《中美关系史》。

材料二。

1955年,对外贸易部部长讲道,五年多来,我们在中央和毛主席正确领导下,贯彻了和继续贯彻着下列基本政策:进口与出口政策必须贯彻发展生产促进国家工业化的原则;稳步发展同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贸易,同时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采取争取利用与斗争、分化相结合的策略,积极开展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加强国营对外贸易企业,实行对私营进出口商的社会主义改造。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材料三。

表2  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计划完成情况      单位:亿元。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前期美英对华贸易政策存在异、同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1950~195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特征。(7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8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卫所,明代常备军军事组织。明代在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屯驻军队,若干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卫下设所。卫所集中分布区域与明代的政治、经济、国防等有密切关系。

图5 明万历年间疆域示意图(局部)。

根据图5并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的地图中标示出明代卫所集中分布的区域,并说明集中分布的理由。(要求:只需标示出明代卫所的一个集中分布区域;在答题卡的地图中用斜线///////明确标示,理由准确充分,表述清晰。)。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北魏前期,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广设军镇,相当于州,镇下置戍,相当于郡,对所在地区实行军事控制。孝文帝为推行均田制、三长制,下令将全国分为38州,除北方边境地区外,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戍,改为州、郡、县,地方管理回归汉晋体制。孝文帝还将州、郡、县依所管地区大小、民户多少等,各分为上、中、下三等,各等级地方长官的品级不同,其下所设属员多少也有相应的差别,规定地方长官“依户给俸”,即据民户多少确定俸禄;又将州刺史带将军号的办法推而广之,各州刺史、各郡太守例加将军号,将军府僚属纳入吏部管理,实际管理一州一郡行政事务,这为隋朝时将地方官吏全部纳入朝廷管理奠定基础。“依户给俸”在孝文帝以后停用,而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三等九级,直到唐代一直没有改变。

——据《魏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意义。(7分)。

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80年9月,两伊战争爆发。联合国安理会呼吁停战,和平解决争端。1982年7月,安理会敦促交战双方停火撤军,并派遣观察团进行监督。1983年5月,联合国派特派团访问两伊境内遭受军事攻击的平民区;1984年3月,又派出调查团前往调查是否使用化学武器,再次呼吁停火;6月,安理会谴责了对来往科威特和沙特各港口商船的攻击。在战争期间,美苏等国向两伊提供了大量武器,插手地区事务。1987年7月20日,安理会通过598号决议,要求两伊立即停火、撤军、交换战俘及和平解决冲突,并决定首次引用联合国宪章第39、40条的规定,即如有一方拒绝执行,安理会将“开会审议确保决议获得遵守的进一步措施”。次日,伊拉克宣布予以接受。在各方压力下,1988年7月18日,伊朗宣布接受598号决议。8月20日,双方正式停火,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结束。

——摘编自彭树智主编《中东国家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598号决议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联合国在调停两伊战争中的作用。(6分)。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讲道:“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拿中国来说,五十年代在技术方面与日本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封闭了二十年,没有把国际市场竞争摆在议事日程上,而日本却在这个期间变成了经济大国。”

1988年10月24日,邓小平在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指出:“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据《邓小平文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1978年相比,邓小平在1988年对科学技术的论述有何新内容,并说明其时代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邓小平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6分)。

成人教育生理学教学探讨论文成人高考生理学答案

论文摘要:目前,成人教育古代文学的教学质量呈下滑趋势,因而亟需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并积极探索改革的途径。本文主要从成教古代文学教学的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对成教古代文学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中国古代文学是成人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课程,地位非常重要。对于如何提高成教古代文学的教学质量,学术界一直处于积极思考与探索之中。然而,目前成教古代文学的教学质量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日趋呈下滑趋势。这其中,既有社会风气的浮躁、生源数量与质量的下降等因素,也与成教古代文学的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针对成教古代文学教学的现状,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思考。

1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不明确。

中国古代文学主要讲授文学史与作家作品两大部分,课程内容丰富,覆盖面广。目前全日制普通教育古代文学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多着眼于理论宣传、文化教育、学术研究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学术色彩;教学内容则以文学史为主,以作品为辅。近年来,有感于这种重文学史、重理论、轻作品的弊病,国内许多高校纷纷开展了以原典阅读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教学成效。然而成教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却一直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不仅没有彰显成人教育的特色,而且还沿袭了普教的诸多弊病。

普教古代文学重文学史、轻作品教学的倾向非常突出,授课教师为了追求文学史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往往以压缩具体作品的阅读与分析为代价。这种做法,不仅使文学史的教学流于浮光掠影,而且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直觉感知能力。另外,在全日制普通教育本、专科的教学中,就已经存在着教学容量大与教学课时少的矛盾,而成教自学时间长、面授时间短的独特性,导致这一矛盾更为尖锐。成教古代文学教学不仅轻视作品,而且还演化为单纯的文学史教学。由于对经典作品的忽视,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省去了对具体作品的阅读和分析,讲授给学生的往往是一些抽象的结论和观点。而且这些结论和观点往往不是教师通过对作品的解读和分析得来的,而是从各种教材或著作中剪切过来的。这种教学,教师本人无须多读和细读文学经典,只须死记硬背教材或讲义上归纳的条条框框,即可应付教学,即可高谈阔论,以致出现不懂《离骚》,也能大谈《离骚》的艺术特色,不读《红楼梦》,也能大谈宝黛爱情的怪现象。然而课堂上只讲文学史,即使讲得再精彩,线索理得再清晰,对没有具体感受作品的学生来讲,依然是镜中花、水中月。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对文科人才的要求。

成人学生大多已参加工作,或者刚刚毕业尚未找到工作,在目前激烈的就业形势下,亟需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及竞争实力。对这些成人学生而言,他们接受继续教育的目的很简单,也很现实,就是要通过学习,获得能够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本领,改变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虽然学习文学史可以培养学生理论素养,拓宽宏观视野,但真正喜欢并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毕竟微乎其微。而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学习,除了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陶冶性情之外,还可以促使他们将经典名篇的语言艺术化为己有,进而转化为一种实用的技能。学习汉语言文学的成人学生大多从事文字工作,他们所需的恰恰是这种以提高语言运用和文字表达水平为目的的职业性和技能性培训。因而成教古代文学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应该根据成人教育的实际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并不断强化成教职业教育的特点。

2教学模式及方法单一。

人的成才究其本质是靠自学,根据成人学生的自身特点和规律,成人教育应该发挥成人学生的自主、自律和自控能力,以自学为主,课堂教学为辅。然而目前成教的教学模式大多以课堂面授为主,而平时自学却一直是个薄弱环节,并且也缺乏相应的监督措施。对古代文学这门课程而言,要想提高成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水平,必须要求学生在平时进行大量的写作训练(可采取仿写、改写、读书札记或论文写作等多种形式),而仅仅依靠短暂的课堂面授是无法奏效的。因而要提高成人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加强对学生平时自学的指导和监督。

就课堂面授而言,广大教师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述法,这种教学方法在传授新知识和保持系统性方面自有其优点。但由于有些教师过于注重“教”,过于强调教师的作用,以教师为中心,结果把讲述法搞成了“填鸭式”教学。单一的教学方式重视知识的灌输,却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何况成教的面授时间有限,蜻蜓点水式的教学,只能把丰富的古代文学教学变成教师在课堂上枯燥无味的讲授,变成学生死记硬背的死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教学,不仅没有打好学生的文学基础,也没有发挥大学教育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功能,更没有完成对成人学生进行职业培训的培养目标。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个案教学的方法,选取精彩的篇章,精讲深讲,不求面面俱到,不求泛泛而谈;并且通过组织讨论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开拓思维;适当联系当代的社会文化现象来分析、阐述古代文学在当代的新意义。这种教学法将课堂教学与自学,讲授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研讨性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打破了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建立了新型的教学模式,从而改变了单独由教师讲授的沉闷局面,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通过个案教学的典型示范,可以促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文本细读的具体方法,从而为学生的业余自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3考核方式及内容僵化。

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成教古代文学大多采用闭卷考试作为终结性考核方式。对于成人学生而言,他们边工作,边学习,非常关心如何才能顺利通过该门课程的考试;而授课教师鉴于教学课时少的困惑,也往往侧重于讲授与考试有关的内容。这样一来,在集中面授期间,师生双方主要围着考试转,而考试内容又多是一些总结好的、完全靠机械记忆的文学史知识。这种一味强调机械记忆、方式呆板的考核模式,不仅难以检验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而且还窒息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出来的只能是“背书的机器”。

要改变这种不良局面,必须改革现有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这是成教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保证。

首先,考核方式应当灵活多样,既要注重终结性考核,也要加强形成性考核。而后者恰恰是目前成教评价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广大成人学生多是在职攻读,要承担来自家庭、工作、学习等多方面的压力,再加上有些学生态度敷衍,只求混个文凭,所以如果缺乏对成人学生平时自学的监督和考核,那么文学素养及写作水平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因而在将终结性考核和形成性考核结合起来的同时,还应该加大形成性考核的分值比重。

其次,应该改革终结性考核的内容范围及评分标准,减少文学史知识的分值比重,加大对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考察力度。目前的成教试卷,虽然也有一些分值颇大的主观性试题,但这些主观性试题的评分标准往往依据教材或授课教师的讲义,阅卷老师也主要依据评分要点给学生赋分。谁的记忆力好,谁就能得高分,所谓的主观性试题实质上考察的还是学生的记忆力。而成人学生大多已参加工作,他们有较强的理解能力,但记忆力已经不再是他们的强项。所以这样的考试对检验他们的真实水平没有多大意义。况且对作品的解读及对文学史规律的归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教材对同一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解读。因而完全按评分要点来赋分的僵化做法则是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扼杀。其实,只要学生的回答能够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并能够用流畅且富有文采的语言来回答,完全可以得高分,根本没有必要死抠要点。

成教古代文学以经典作品阅读为核心,以提高成人学生语言技能为目的的教学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来加以实现,虽然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着诸多难题,但在目前普遍浮躁的社会心态下,如能踏踏实实地坚持下去,必能促使他们在激烈的工作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刘黎明,等.中国文学(修订版)[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2]谢谦.高校古典文学教学的误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

[3]刘鹤岩.关于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2.

[4]孙小力.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设想[j].中国大学教学,2007,6.

【广西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年广西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读”即阅读材料,具体应掌握以下原则:

(1)先读设问,再结合设问阅读材料。

带着问题阅读材料,不但思路清晰明确,而且便于从材料中找寻有效信息。

(2)重视两头。

材料的首尾两头多为段落的中心语句,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等重要信息。

(3)看出处。

材料的出处常被同学们忽视,但是这些文字往往会给我们提供某种暗示或引导,有利于我们利用熟悉的课本知识去解读陌生的材料。

(4)划层次。

高考历史考前自测试卷及答案

e.关节囊前面仅包裹股骨颈内侧2/32.关于海氏三角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三角的上缘是腹股沟韧带。

b.三角的内缘是腹直肌内侧缘。

c.三角的外缘是腹壁下动脉。

d.三角的前方正对腹股沟管腹环。

e.腹腔内容物自此三角处膨出成为斜庙。

3.关于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胃大部位于腹上区。

b.贲门在第1腰椎的右侧。

c.胃的最低处为角切迹。

d.胃的幽门部包括右侧的幽门窦和左侧的幽门管两部分。

e.胃大弯起始于贲门切迹。

4.关于气管和主支气管的描述,错误的是。

a.气管位于食管前方,上接环状软骨。

b.气管在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支气管。

c.右主支气管走行不如左主支气管垂直。

d.右上支气管长度比左上支气管短。

e.气管异物多坠人右主支气管。

5.构成心右缘的是。

a.右心房和右心室。

b.右心室。

c.右心室和下腔静脉。

d.右心房。

e.右心房和上腔静脉。

6.脑膜中动脉发自。

a.颈内动脉。

b.颈外动脉。

c.上颌动脉。

d.颁浅动脉。

e.下颌动脉。

7.头静脉。

a.起自手背静脉网尺侧。

b.沿前臂和臂内侧上行。

c.在肘窝处注人肘正中静脉。

d.在臂中点稍下方穿深筋膜注人肽静,临床执业医师自测试卷及答案。

e.末段走行于胸大肌三角肌沟内。

8.腋神经支配。

a.胸大肌。

b.胸小肌。

c.前锯肌。

d.大圆肌。

9.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

a.交感于神经节。

b.腹腔神经节。

c.脊髓前角。

d.脊髓中间外侧核。

e.骶髓。

10.不通过内囊后脚的纤维束是。

a.皮质脊髓束。

b.丘脑上辐射。

c.皮质核束。

d.顶枕领桥束。

e.视辐射。

11.下列关于na+泵功能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将细胞内na+转运出去。

b.将细胞外k+转运人细胞。

c.转运等量的na+和k+。

d.维持细胞内、外的na+、k+离于浓度梯度。

e.完成原发性主动转运。

12.近代生理学把兴奋性的定义理解为。

a.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

b.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过程。

c.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d.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e.动作电位即兴奋性。

13.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

a.钠平衡电位。

b.钾平衡电位。

c.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和。

d.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差。

e.锋电位与超射之差。

14.锋电位由顶点向静息电位水平方向变化的过程叫做。

a.去极化。

b.超极化。

c.复极化。

d.反极化。

e.极化。

15.关于心动周期的论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舒张期比收缩期长。

b.房、室有共同收缩的时期。

c.房、房有共同舒张的时期。

d.通常,心动周期是指心室的活动周期。

e.心动周期的长短与心率有关。

16.右心衰竭时,组织液生成增加而出现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b.毛细血管血压增高。

c.组织液静水压降低。

d.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增高。

e.淋巴回流受阻。

17.胃的客受性舒张是通过下列哪一途径实现的?

a.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b.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酸胆碱。

c.壁内神经纤维释放5一羟色胺。

d.迷走神经末梢释放肽类物质。

e.壁内神经纤维释放多巴胺。

18.呼吸商是指。

a.一定时间内机体耗o2量与co2产量的比值。

b.一定时间内机体耗o2量与产热量的比值。

c.一定时间内机体耗o2量与呼出气中co2含量的比值。

d.一定时间内机体co2产量与耗o2量的比值。

e.一定时间内机体吸人气中o2含量与呼出气中o2含量的比值。

19.正常成年人肾小球滤过率为。

a.近球小管。

b.髓拌细段。

c.髓拌升支粗段。

d.远曲小管。

e.各段肾小管。

z1.下列感受器的生理特性中,错误的是。

a.具有换能作用。

b.仅对适宜刺激发生反应。

c.对刺激可发生适应。

d.感受器的敏感性可受中枢调制。

e.受刺激后可产生发生器电位或感受器电位。

22.能促使汗腺分泌的神经是。

a.交感神经释放乙酸胆碱作用于n受体。

b.副交感神经释放乙酸胆碱作用于m受体。

c.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a受体。

d.交感神经释放乙酸胆碱作用于m受体。

e.躯体神经释放乙酸胆碱作用于m受体。

23.下列关于糖皮质激素作用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其合成。

b.分泌过多时可引起脂肪向心性分布。

c.降低机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

d.对儿茶酚胺的心血管效应有允许作用。

e.促进糖异生,升高血糖。

24.甲状腺激素对脑和长骨生长发育的影响在哪个时期影响最大?

a.胎儿期。

b.出生后1个月内。

c.出生后4个月内。

d.出生后10个月内。

e.出生后i-2年内。

25.下面关于睾丸功能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具有产生精子与雄激素双重功能。

b.精原细胞产生精子。

c.支持细胞对精子有营养作用。

d.间质细胞产生寒酮。

e.军九生精功能与内分泌功能互不影响。

26.变性蛋白质的特点是。

a.粘度下降。

b.溶解度增加。

c.呈色反应减弱。

d.丧失原有的生物学活性。

e.不易被胃蛋白酶水解。

27.丙m酸对唬用酸脱氢酶的抑制属于。

a.反馈抑制。

b.底物抑制。

c.竞争性抑制。

d.非竞争性抑制。

e.别构抑制。

28.下列酶的辅基中含有核黄素的是。

a.a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b.乳酸脱氢酶。

c.苹果酸脱氢酶。

d.b羟了酸脱氢酶。

e.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29.在糖酵解和糖异生途径中均起作用的酶是。

a.己糖激酶。

b.丙酮酸激酶。

c.丙酮酸接化酶。

d.果糖二磷酸酶。

e.磷酸甘油酸激酶。

30.体内氨的储存及运输主要形式之一是。

a.谷氨酸。

b.酪氨酸。

c.谷氨酸胺。

d.谷联甘肽。

e.天冬酰胺。

31.肝脏产生酮体过多意味的是。

a.肝中脂代谢紊乱。

b.肝功能增强。

c.糖供应不足。

d.脂肪转运障碍。

e.脂肪摄取过多。

32.甲亢病人,甲状腺素分泌增高,不会出现。

合成增多。

分解增快。

c.耗氧量增多。

d.呼吸加快。

e.氧化磷酸化反应受抑制。

33.可以在体内转变生成黑色素的氨基酸是。

a.蛋氨酸。

b.色氨酸。

c.组氨酸。

d.谷氨酸。

e.酪氨酸。

34.肝脏进行生物转化时活性硫酸供体是。

a.硫酸。

b.3'磷酸腺着5'磷酸硫酸。

c.半眺氨酸。

d.牛磺酸。

e.眺氨酸。

35.含稀有碱基较多的核酸是。

36.人体内瞟吟核昔酸分解代谢的主要终产物是。

a.尿素。

b.肌酸。

c.肌酸辟一。

d.尿酸。

e.b丙氨酸。

37.外显子是指。

a.编码基因的5'侧翼序列。

b.编码基因的3'侧翼序列。

c.不被转录的序列。

d.被转录但不被翻译的序列。

e.被转录又被翻译的序列。

38.下列关于哺乳动物dna复制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引物长度较短。

b.冈崎片段较小。

c.由dna聚合酶a及8催化核内dna合成。

d.仅有一个复制起点。

e.复制速度较原核慢。

39.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是。

a.胞浆红染。

b.核浓缩、核破碎、核溶解。

c.间质崩解呈颗粒状。

d.核肿大。

e.核内假包含体形成。

40.淤血时扩张充盈的血管主要是。

a.动脉。

b.静脉。

c.小动脉和毛细血管。

d.小静脉和毛细血管。

e.毛细血管、小动脉和小静脉。

41.下述哪种因素与血栓形成无关?

a.血管内膜损伤。

b.血流缓慢。

c.涡流形成。

d.血小板数量增多或粘性增加。

e.纤维蛋白溶解酶增加。

42.下列哪项反映大叶性肺炎的病变实质?

a.肺的化脓性炎症。

b.肺的出血性炎症。

c.肺的肉质变。

d.肺泡的纤维素性炎症。

e.以上都不是。

43.下列有关化脓性炎症的描述,哪项不准确?

a.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即为化脓性炎。

b.脓性渗出物称为“脓液”

c.脓细胞(脓球)即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

d.化脓性炎中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

e.蜂窝织炎和脓肿均为化脓性炎。

44.癌和肉瘤的转移特性是。

a.两者均常有淋巴道和血道转移。

b.两者都首先转移于淋巴结。

c.肉瘤常有种植性转移。

d.肉瘤常由淋巴道转移,而癌常由血道转移。

e.以上都不是。

45.下列关于风湿病的叙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风湿病是累及全身结缔组织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b.以心脏病变对患者危害最大。

c.风湿性心内膜炎引起的慢性心瓣膜病严重影响心脏功能。

d.风湿性关节炎常可导致关节畸形。

e.皮下结节和环形红斑对临床诊断风湿病有帮助。

46.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病的描述,哪项错误?

a.多见于儿童。

b.肺内原发灶多位于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近肺膜处。

c.结核菌易侵人淋巴管播散。

d.原发综合征是其病变特点。

e.多数患者须经积极适当的治疗才能痊愈。

47.下列何种情况与胃消化性溃疡无关?

a.幽门螺杆菌感染。

b.溃疡直径通常在2cm以下。

c.常反复再发。

d.溃疡底部正常胃壁结构被破坏。

e.患者胃酸分泌减少。

48.伤寒病的肠道病变特点是。

a.病变好发于结肠粘膜层及粘膜下层。

b.不累及肠系膜淋巴结。

c.形成与肠长轴平行的椭圆形溃疡。

d.溃疡愈合后形成癫痕引起肠狭窄。

e.病变愈复后不会再次复发。

49.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属于。

a.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c.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c.膜性肾小球肾炎。

d.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e.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50.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病理变化不包括。

a.蛛网膜下腔积脓。

b.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c.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形成血管套。

d.软化灶形成。

e.小胶质细胞结节形成。

51.药物的作用是指。

a.药物改变器官的功能。

b.药物改变器官的代谢。

c.药物引起机体的兴奋效应。

d.药物引起机体的抑制效应。

e.药物导致效应的初始反应。

52.关于药物的pka,下述哪种解释正确?

a.在中性溶液中药物的ph值。

b.药物呈最大解离时溶液的ph值。

c.是表示药物酸碱性的指标。

d.药物解离50%时溶液的ph值。

e.是表示药物随溶液ph变化的一种特性。

53.下述与苯二氮革类无关的作用是哪项?

a.长期大量应用产生依赖性。

b.大量使用产生锥体外系症状。

c.有镇静催眠作用。

d.有抗惊厥作用。

e.中枢性骨骼肌松弛作用。

54.毛果芙香碱对眼睛的作用是。

a.缩瞳、降低眼内压和调节痉挛。

b.缩瞳、降低眼内压和调节麻痹。

c.缩瞳、升高眼内压和调节痉挛。

d.散瞳、升高眼内压和调节麻痹。

e.散瞳、升高眼内压和调节痉挛。

55.快塞米的利尿作用是由于。

a.抑制肾脏的稀释功能。

b.抑制肾脏的`浓缩功能。

c.抑制肾脏的稀释和浓缩功能。

d.对抗醛固酮的作用。

e.阻滞na+通道,减少na+的重吸收。

56.具有选择性扩张脑血管作用的钙桔抗药是。

a.硝苯地平。

b.尼莫地平。

c.尼群地平。

d.维拉帕米。

e.地尔硫革。

57.指出抗甲状腺药他巴叹的作用机制是。

a.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减少。

b.抑制甲状腺腺泡增生。

c.直接桔抗已合成的甲状腺素。

d.直接抬抗促甲状腺激素。

e.抑制甲状腺腺泡细胞内过氧化物酶妨碍甲状腺素合成。

58.抗绿脓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是。

a.头抱氨节。

b.青霉素gc.羟氨节西林。

d.按茉西林。

e.头抱陕干。

59.医学微生物学的正确定义是。

e.研究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分类及其与人类关系的一门学科。

60.革兰阳性与革兰阴性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

a.聚糖骨架。

b.四肽侧链。

c.五肽交联桥。

d.b-l,4糖着键。

e.n一乙酸葡糖胺与n一乙酸胞壁酸的排列顺序。

答案:

江苏高考历史小论文范文江苏高考历史小论文

全国新课标文综卷的历史小论文试题还被收入江苏高考历史说明“典题示例”。小论文题成了历史高考的“时尚”,这种题型设计旨在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综合分析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是一个较好的尝试,符合历史学科课程改革的方向。因此预测,的高考试卷中还会继续保持此种题型。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历史小论文题不管分值还是字数要求都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并且能力要求不断提升,从论证材料中的论点到给定主题运用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围绕主题多角度论证,而江苏考生小论文得分普遍偏低。因此,要想在历史考试中有所突破,奋斗在一线的教师应该重视对小论文题型的指导。

在至20江苏历史高考试卷和各地模拟试卷中,考察的小论文主要有两种题型。

1.史论型:要求考生论证说明某一历史观点。

如:(2011江苏卷)22.(13分)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阅读下列材料:(材料略)。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麓先生提出的观点。(要求:观点理解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对于史论型历史小论文,要深入分析其观点的实质和内涵,作出正确判断。

2.史料型:要求考生从给出的史料中提炼出文章的主题,自拟题目,撰写论文。

如:(2013江苏省南泰扬宿高三历史二模)(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从1763年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拥有显著地位。1763年时,欧洲仅在非洲和亚洲有一些沿海据点,还远远不是世界的主人。然而,到1914年时,欧洲诸强国已并吞整个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对亚洲的控制。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其现代化进程一直在继续和加速,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关于这三大革命,它们并不是平行或独立地进行的。它们互相依赖,相互之间不断起作用,从而使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的欧化、非洲的分割及对亚洲和大洋洲的支配成为可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300字左右。)。

对于史料型历史小论文,要全面准确理解背景材料,从材料中领悟历史信息和内在含义。审视材料,从历史发展的宏观特征中把握主题。

从20江苏卷考生的答题情况看,22题第三问分值为6分,均分为1.60,约70%是0~1分。为什么这么低?看几份样卷。

样卷:0~1分卷:

例1:新的生产方式在一天天地被发现和利用,于是人们抛弃了旧的生产方式。但旧的生产方式又拉着人们的经济,因为他们被抛弃,带来了相对严重的经济问题。所以旧生产方式不容抛弃,历史还应当有它的支持。

例2:改卷老师辛苦了,奖励你一朵小红花。

样卷:2分卷。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使广大农民破产。但是,自然经济的瓦解,西方先进生产方式的传入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时代趋势。大量农民进入工厂成为工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力量壮大。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民族资产阶级进行民主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促进了中国的经济近代化。随着无产阶级的壮大,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样卷集中反映了考生常犯的错误,如:没有观点;逻辑性不强,唯物史观欠缺,不讲两点论,更没有重点论;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只会摘抄原文;语言表达含糊不清,不能史论结合,更不能论从史出等。总结这题的阅卷特点是总体给分,不打小分;摘抄原文不给分。口号是不打保险分,不给感情分。

我们再看满分的样卷:6分卷。

在经济近代过程中,好处、坏处都存在,但积极影响还是主要的。

旧生产方式逐渐解体给农民带来了苦难,他们无法维持生计,生活困苦,跟不上时代步伐,也不知何去何从,不知自己要做什么。但迷惘和痛苦的`过程是短暂的,蒋梦麟在书中写道:“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有人沾沾自喜,有些女孩纺织物品准备销道国外去。《川沙县志》中有说:“女工本事纺织,……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人们很快找到自己生存的方向,新生产方式促进社会进步,虽有叶圣陶文中的“老婆婆”,但近代化仍是利大于弊。

样卷点评:这是一篇很好的符合小论文规范的文章。标题醒目合理,论述根据题目要求,围绕材料展开,史实清楚,观点鲜明而且言之有据。开头有概述,结尾有呼应。

那么一篇好的应试小论文的标准是什么?

(1)主题明确符合要求,力争富有创意。开头要诠释观点:开门见山,突出观点。

(2)论据充实,引用的材料恰到好处。

(3)论证过程科学准确,逻辑严密,详略得当。

(4)史实准确、翔实,语言要有学科特点。

(5)结论正确,首尾呼应。能由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能抓住本质,给人以深刻启示。

200多字的小论文该怎么写?历史小论文写作,必须具备三要素,那就是论点、论据、论证。但是,高考试题中往往有严格的字数限制(200~250字),要写好这篇小论文,尽可能拿到更多分数,建议考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解题。

1.阅读审题,确立主题。可先看问题后读材料,再审题目中特别强调的要求,然后确立观点。对于史论题,由于题干题目已经提供,只要略加改造即可。对于史料题,先要阅读史料,阅读时注意材料(包括题干和引文)中能给我们思考提供的信息点,之后提炼观点。

无论是哪一类型题目,关键是要读清楚设问,寻找材料关键词,提炼概括,亮明观点。

2.围绕论点,筛选史实。选择论据时,一定要注意史实论据的典型性、针对性、确切性。选择史实材料的宗旨必须与论点吻合,才能发挥证明论点的作用。另外,几乎所有论述题都要求考生“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切勿小看“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这两个短语,它意味着要求考生在论证观点、筛选史实时,充分利用材料中的史实,而且要把书本中所学的能证明观点的典型史实挖掘出来,简单来说,论据即“材料史实+所学史实”。

3.谋篇布局,史论结合。历史小论文总体结构通常为:总论点―分论点1―分论点2―结论。由于字数有限,分论点不宜过多,但一定要根据题目要求,尽可能多层次、多角度地阐述。可以用历史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还可以用不同的史观分析问题。考生需要结合题目材料本身所提示的视角,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逻辑清晰,撰写成文。考生把论点论据紧密整合撰写成文。一定要牢记紧扣主题,观点先写,论据紧跟,论据不能空洞重复,客观分析。最后一句话结论,首尾呼应,揭示历史规律。行文要注意用历史学科语言表述,而不要用政治或文学语言,更不要滥用文艺性的修饰语,否则是徒费文字,无分可得。撰写时字迹一定要清楚,便于批改,容易得分。

在高考新形势下,每位文科考生都应未雨绸缪,重视历史小论文题,掌握解题要旨,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宁夏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宁夏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分析历史问题的时候,就要采取正确的评价方法:

(1)坚持正确的立场。人民的立场、进步的立场、爱国的立场、全球利益的立场等等,就是正确的立场。

比如说希特勒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在拉历史的倒车,他违背了人性,企图从根本上抹煞人类文明。因此,希特勒是整个人类的公敌,为人不耻,遭人唾弃。

(2)坚持历史评价而非道德评价。

这条原则涉及到的主要是人物的评价。对历史人物,应根据他们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作用来进行评价,不能用道德来衡量一个历史人物。

(3)评价历史应坚持阶级分析方法。

一般而言,历史人物生活在阶级社会,客观上都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因此,只有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才能更深刻地揭示其活动的本质。运用阶级分析方法,首先,在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时,应给历史人物以阶级定位,注意确定阶级属性的标准不是观其出身而是观其言行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如康有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自幼饱读四书五经,一生从未当过资本家,但其思想主张和行为却符合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因此他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人物。其次,对一定历史人物或社会集团,应该用其阶级属性来解释其言行。如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从主观原因来讲,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另外,在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时,注意不要简单化、一刀切,如认为只要是地主阶级就一定反动、腐朽,只要是农民阶级就当然肯定。

(4)评价历史事物应坚持效果第一,动机第二。

历史是复杂和矛盾的。在历史文明的进程中,主观上的善良愿望未必都能得到善的效果,恶的动机又常常成全了善的效果,以至以往文明处处交织着这种善与恶的二律背反。在评价历史时,应将效果与动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不可偏废,同时应将对效果的评价放在首位,因为对历史起作用较大的是结果而不是动机,同时动机对效果的实现又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也要兼顾动机。

成人教育生理学教学探讨论文成人高考生理学答案

随着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统一入学、统一上课、统一考试、统一毕业的教育管理制度已经明显不合适宜,学分制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学分制是与学年制对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年制是以学年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情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则是把规定的毕业最低总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和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但学分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环节众多,它涉及教学理念重塑、教学体系重构、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模式转换等众多环节,加之传统模式的制约、“学分制”制度本身存在的操作性难点和政府相关措施和政策不到位等诸多原因,增加了推行难度,实施过程中褒贬不一,还处于探索研究改进的阶段。因此对于实行学分制改革的过程研究十分必要。

二、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工学矛盾的解决。

工学矛盾是指,学生因为工作忙而不能够到校参加学习或学习过程中迟到、早退等现象。参加成人学习的绝大部分是在职工作人员,由于个人发展和工作的需要,须进行学历的提升和专业知识的更新。但学习时间受到单位的作息规律、规章管理制度、家庭生活杂事和经济条件的多重制约。传统学年制固定的学制、教学计划、教学管理模式制约着成人教育的发展。学分制修业年限的灵活性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有效的缓解了工学矛盾,使学生能够在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中自由的安排学习时间。

(二)有利于因材施教。

成人学生一般都有一定的工作经历,但年龄、心理、工作经验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课程和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使学生已有的经验与新知识、新经验有机结合促使成人的学习更加有效和有意义,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不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服务观念,使得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差。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学生可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授课时间、自主选择学习进程,因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有助于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针对自主选课制度而言,学校可以把选课的人数作为评价老师教学的标准,能够增强了教师的竞争意识,从客观上激励教师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同时,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当地客观条件,积极地和有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学分制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难点。

(一)硬件设施不足。

学分制的顺利实施,不仅需要改变传统教学管理模式,而且还需要学校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硬件设施做为支撑。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分制成功实施的重要因素。然而,我校成人教育学院设立在老校区,研究生和高年级全日制本科占据了绝大多数的资源,使成人教育教学的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硬件设施不足,因而,学分制实施的教学基础设施难以得到保障。

(二)师资力量缺乏。

丰富的课程设置是学分制选课制的基础,大量的教师资源是选课制实施的先决条件。然而,由于我校成人学院独立师资的缺乏,教学计划的实施与课程的设置须与其他院系相协调,继而,又由于医学院系本身的特殊性,教师在承担大量临床的工作的同时,还需完成全日制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育等多重任务。因此,在实际过程中,参与到成人教育的老师十分有限。

(三)课程设置难度大。

学分制以选课为特点,课程设置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设置高质量的必修课是提升学生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但由于我校优秀师资缺乏,多为中青年教师承担成人教学任务,临床经验缺乏,能够开设课程较少。另外,大量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是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由于我校为医学院校,教师结构单一,因而不具备开设丰富选修课的条件。同时,由于大部分成人学生对各门课程了解不深,选课盲目随意,使得所修课程体系不完善,导致所学知识零散不成体系,无法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四)教学管理困难。

学分制灵活的修业年限,富有弹性的教学计划以及学生自主的选择课程,打破了传统学年制教学模式专业、年级、班级的概念,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发展跨专业,跨年级进行选修。学生选课自由度的加大,增加了教务工作者在学籍管理、成绩管理、学生管理等一系列工作中的工作量。由于学籍管理、成绩管理、学生管理方面没有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教务工作者对学分制缺乏全面的认识,加大了教学管理难度。

(五)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学生是学分制实施的对象,是其中的主体,学分制想要顺利推进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成人学生多数工作繁忙,投入到学习中的时间非常有限,对实施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毫不关心,参加成人学习带有一定的功利性,过分关注学分的累积与毕业证的获取,忽视了学分制实施的过程性和目的性。

(六)现行政策未接轨。

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学生达到120学分即可毕业,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申请先修,先修满学分可提前毕业,然而,学生毕业须经教育部学信网注册,注册通过方可打印毕业证,由于学生录取数据学制仍为三年,因而学生提前毕业注册难以实现。实施学分制,按规定应结合课程学分予以收费,由于省内未有具体成人学分制收费标准,只得沿用原有学制收费模式。

四、学分制实施对策分析。

(一)完善基础设施。

实施学分制对我院硬件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积极向上争取,多渠道加大投入,不断加快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调整我校教室资源配置、增加实验室开放数量、提高图书馆利用率等,为师生创造了一个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为学分制的实施提供了硬件设施保障。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出台相应措施加大师资培养力度,组建专业兼职教师队伍,不断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管理。制定兼职教师支持政策,调动各方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完善兼职教师管理,明确聘任条件、规范聘任程序,实行评奖评优、成果奖励等指标单列。

(三)优化课程设置。

学分制的改革对良好的课程设置依赖性尤其高,课程设置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知识的完整性,直接反应出学校成人教育水平的高低,而要优化课程设置,首要任务是提高成人教育开设丰富课程的能力。一是要加强专职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有计划的.将专职教师外送函授、交流学习,培养同时具备多门课程授课的能力的优秀教师;二是与学校其他部门积极沟通协调,与普教进行资源共享,共享各类丰富的选修课程等丰富资源,共同完善成人教育部门的课程体系建设。同时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选课能力。一是要增强学生对各门课程的了解程度,比如在选课页面加入各门课程的详细介绍或者选课前给学生下发对应的详细介绍资料等;二是要加强对学生选课的培训,比如单独开设一个课时的选课指导课程,详细为学生们介绍各门待选课程以及怎样选课才能使的体系更加的完善,所学知识更具有整体性,更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同时还可以设置固定的选课咨询点,更好的为成人学生服务。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

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由于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修业年限灵活,教学计划具有弹性,因而教务管理人员在教学运行过程中的工作量和管理难度也大幅度增加。如何将繁琐的教务工作信息化、模块化,便捷化是现代高校发展的重点。应从教务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完善与学分制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加大教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认识。

(五)加大宣传力度。

学分制的实施与学生密切相关,只有学生积极的参与与配合,学分制的实施意义才得以体现。学生之所以不能积极投入,源于对此不了解,没能真正理解学分制的先修、免修、免听、学分互认等给其带来的便利。因此,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班会,讲座、知识手册等多种方式予以讲解,做好学分制的宣传工作,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是非常必要的。

五、结束语。

在成人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学分制管理的优势越发突出。如何将学分制管理体系科学的融入成人教育中,将对成人教育的快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建立与学分制相应的制度等手段措施就不能够只停留在纸上,需要责任部门统筹安排,多方协调,为学分制管理系统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提供有力支持,使得成人教育在科学的管理体系中再次腾飞。

参考文献:

[1]马纪伟,闫冬良.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1,(5)。

[2]潘小敏,朱利洋.基于学分制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16(5)。

[4]佟赤.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改革的应用研[j].中国成人教育,2015,(9)。

[5]杨干忠.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管理实务[m].中国人事出版社,1997.。

安徽年高考文综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13.(1)特点:日本:政府指导,私人企业主导;制定法律保障;引入标准逐渐放宽;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引入技术主要来自欧美;日本加入资本主义阵营。中国:政府主导;国际合作和自力更生相结合;引入技术主要来自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引入范围广泛,侧重尖端技术。

(2)背景:日本: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对日本的扶持;日本经济在二战中遭受重创。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苏联对新中国前期的支援与后期的遏制;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以及一五计划的推动;受到冷战的影响。

(3)历史经验:科技发展要坚持自力更生和引入技术相结合;重视尖端国防科技的研发;重视科技人才的引入和培养;注重技术创新。

14.参考示例1:儒家思想深刻影响了东汉官吏的理政方式。

南郡前太守仅仅采取张捕的方式处理虎患,反而让更多百姓受到伤害。刘陵为官,通过修德政,虎去民安;法雄为官,恩信宽泽,仁及飞禽走兽,不妄捕山林,虎患解决;刘平为官,修德政,举儒良,虎患解决;童恢崇尚人本(民本)思想,在捕虎的同时,以“天生万物,唯人为贵”之理训诫老虎,以其正气可渲染到虎,令虎暗通其言,知过伏罪。

从史书所载东汉时期几位良吏的事迹,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东汉时期,如果地方官吏不黜贪残,不修德政,而仅是抓捕老虎,反而使得虎患危害更大,而通过德治仁及畜类,则收效甚佳,不除吏中之“虎”,仅除“山中之虎”,达不到治理虎患的理想效果。即虎患的治理效果受到吏治好坏的影响(或虎患惧怕良吏)。

这说明在东汉时期,儒家思想仍是主流意识,深刻影响了官员的行为,官员们通过修德政(或仁政)来达到感化万物,治理虎患的目的,也体现儒家“天人感应”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总之,儒家思想深刻影响了东汉官吏的理政方式。

参考示例2:吏治好坏影响生态环境……。

15.(1)原因:商鞅变法使百姓勇于公战,军队战斗力强;秦国军队过于注重功利;秦国军队无礼义教化,不是仁义之师;秦国军队战斗是“独夫”行为,没有纪律约束;荀子的儒家立场。

(2)评价:

积极: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壮大了军事力量;沉重的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促进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为后世军事改革提供借鉴;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秦国国内秩序的安定,保证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消极:尚功利、轻教化,军队的整体素质不高,不敌仁义之师,为后来秦国二世而亡埋下隐患。

16.(1)变化:从支持英国打压埃及到联合苏联反对并制止苏伊士战争。目的:战争爆发前:美国想要介入中东地区,增强美国对埃及的影响力;遏制苏联。战争爆发后:避免和苏联发生直接冲突;乘机拉拢埃及,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2)影响:进一步打击了英法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加速了西方阵营的内部分裂,尤其是美国和法国;客观上推动了欧洲进一步联合;扩大了美国对中东的影响力。

17.(1)原因:团结各界人民的重要工具;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属性决定;充分发扬民主的需要;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准备条件;团结人民推翻国民党统治的需要。

(2)充分体现了“人命当家做主”的理念;体现了中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创造了坚实的基础;团结各界人民,推翻国民党反动派,为建立新中国做准备。

高考历史考前自测试卷及答案

1.哈尼族唯一的自治县是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解析:墨江县是1979年11月28日成立的中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哈尼族人口占比为61.8%。

2.哈尼族在全国的人口数排16,在云南的人口数排3,人口大约有163.97。

解析: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前五位: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壮族。

3.历史上哈尼族并没有遗传文字,现行的哈尼族文字是1957年创造的。它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于1957年写出了《关于划分哈尼语方言和创制哈尼文的意见》的哈尼语调查报告,

制定了拉丁字母形式的《哈尼文字方案》(草案)。

4.哈尼族共同祖先尊唐盘有7个儿子,分别叫唐盘漫、唐盘沙、唐盘兼(他朋橘)、唐盘布(它朋布)、唐盘忠、唐盘吹、唐盘乌。

解析:尊唐盘是哈尼族历史上的“百子之母”,也就是说从她开始,哈尼族产生很多分支,传说他生下七个儿子,形成七个胞族氏族部落。

5.哈尼族的族谱是父子连名,例如父亲叫bc,那么儿子叫cd。

解析:即父亲名的第二个字起,是儿子名的第一个字起。

6.哈尼族原始族谱有十四代,分别是送咪窝—窝腿雷—腿雷总—总嫫院—嫫院驾—驾提锡—提锡利—利跑奔—跑奔吾—吾牛然—牛然错—错嫫威—嫫威尊—尊唐盘。

7.哈尼族的神谱有十二代,分别是吴玛—玛汉—汉能—能绕—绕诺—诺拓—拓玛—玛俏—俏耀—耀等—等奔—奔送。

8.哈尼族的迁徙历史艰辛漫长,在《哈尼阿波冲坡坡》中的迁徙路线是:虎尼虎那—什虽湖—嘎鲁噶则—惹罗普楚—诺马阿美—色厄作娘—谷哈密查—红河南岸哀牢山。大致经过3个省份,分别是青海、四川、云南。

9.哈尼族在昆明大约居住了近2,现指昆明北郊蛇山一带。

10.除了中国,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国还有大约40多万哈尼族。

江苏高考历史小论文范文江苏高考历史小论文

一、填报志愿的时间。

从各地报考志愿来看,报考时间大体分为三种,一种是考前填报,如上海和北京。第二种为考后估分填报志愿如黑龙江、山西等省(区市)。第三种方式是考后知分填报志愿,这是大部分省(区市)采取的志愿填报方式,如河北、广东、安徽、浙江等省(区市)。

作为考生要对自己所属省(区市)填报志愿的方式及特点要准确把握。如果是北京或上海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是准确定位,即根据几次模拟考试成绩以及在学校或所在区里的名次来找准自己的位置。这里还需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当年的招生录取比例和往年相比的变化,二是根据自身情况,对自己还有半个多月的提分空间做一个大体的估计。而作为家长,应在填报志愿前做大量的基础准备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与孩子一起设计出两到三套志愿方案,最后由孩子做出决断。家长的准备工作要细致,但当孩子确定志愿时要快速决断,因为在备考复习关键阶段不能犹豫不决,以免影响孩子正常复习。同时,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帮忙不添乱,既要服务到位但也不能越位,谨防家庭成员因志愿方面的分歧,造成孩子情绪波动,从而影响考试的正常复习。

而对那些考后估分填报志愿的考生而言,就要了解估分填报志愿的特点,科学准确估对分数就是填报好志愿的关键。在估分时除了要进行专项训练、把握技巧之外还要特别注意情绪的影响。感觉自己考得比较顺,当自己情绪好时要谨防估高,因为人在得意时往往容易“马失前蹄”,当自己感觉发挥不理想、情绪低落时,易人为压低自己的分数。一般来说,男孩外向,感觉考得比较顺的考生易把分估高,而性格内向的女生则容易把分数估低。因此,对于感觉自己估分不准的考生在估分时可以请教相关科目老师,老师们对高考试卷的判卷和得分点比较熟悉,估分相对比较客观、准确,从而可以帮助考生准确对自己进行定位。

而对考后知分填报志愿的考生而言,知道了自己的分数,甚至知道了自己在全省(区市)考生中的排名,省去了估分环节,但也要看到这种志愿填报方式容易造成考生志愿填报扎堆、撞车。因此,考生填报志愿参考分数时就不要参考学校往年录取的最低分,而应是平均分。参考学校录取数据时也不能只看某一年的,而要至少参考院校连续三年的数据,是五年,因为你参考院校录取数据的年份越多越能发现院校的录取规律。

二、是否实行平行志愿。

从填报方式上来讲,主要有平行志愿和传统顺序志愿两种方式,平行志愿又分为完全平行志愿和不完全平行志愿。完全实行平行志愿的主要有湖南、江苏、浙江、上海、重庆等22个省(区市);实行不完全平行志愿的主要有北京、山西等7个省(区市)。仍然实行传统顺序志愿的主要有黑龙江等省(区市)。由于各省(区市)在填报志愿上的方式差异性,就决定了各地填报志愿的规律性也有所差异,考生必须要把握好自己所在地的填报方式,熟悉该种方式的特点,从而规避志愿风险。以四川考生为例,在本科一批共有五个平行一志愿,这样就会使本科一批的院校满足率提高,降低了考生的风险。由于高分段考生落榜率降低,同时由于高分段考生落入本科二批的人数减少,会使二批一些学校分数很高的现象也随之减少,招生录取中的“大小年”现象大为降低,因此考生只要按照平行志愿填报的规律,平行a“冲一冲”、平行b“稳一稳”,平行c“保一保”,平行d“垫一垫”,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按照考生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学校的专业,就能填出一个相对比较理想的志愿。

而采取传统顺序志愿填报方式的考生,要重点填好第一志愿,兼顾第二志愿,关注征集志愿。相对于那些实行完全平行志愿的考生而言,这些考生只有一个第一志愿,因此这个一志愿就格外重要,它是填报志愿成败的关键,必须给予格外的重视。考生在填报第一志愿的院校时,必须认真分析拟报考院校往年的录取数据,最稳妥的方式就是填报往年录取分数比自己的高考分数或者高考估分略低的院校,并服从专业调剂。这样报考的第一志愿院校相对比较稳妥。而如果想保证专业,所报的院校层次就要稍微降一点,以达到自己上心仪专业的愿望。报考第二志愿时,考生就选择那些往年录取分数比第一志愿院校录取分数低并且往年招收过第二志愿考生的院校。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合理拉开梯度,考生志愿填报的风险也会降到最低。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盲区。

填报高考(论坛)志愿对考生和考生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大事,但每年总有一些考生因为填志愿的指导思想出现偏差,造成报考中的遗憾。专家表示,有几种情况是家长和考生容易出现的误区。

盲目攀比选报过高。有的考生容易“跟着感觉走”,听说哪所学校好、哪个专业“热”,就跟着填。有的考生见别人填的学校层次高,感到自己填低了没面子,也就跟着“摸高”。

与盲目攀比相反,另一种情况是信心不足,只求稳妥保险,怕高就低,往往造成高分低就。这种事情往往发生在平时成绩处于中上水平的考生中。

还有人以为,收费高的专业一定“走俏”,收费低的不行。其实这样看问题是很不可靠的。有些专业是国家大量需要,大有发展前景的,为了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报考,收费标准相对低一些,同时奖、助学金金额也较高。有些院校和专业收费相对较高,但并不说明该院校、专业就比其他专业一定好些。

重庆一中张群力老师为考生们填报志愿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首先,要重视第一志愿。第一志愿最为关键,要将自己的分数与相应层次的院校相对应,判断风险高低,不能盲目攀高;后续志愿的填报应注意与第一志愿拉开梯度,仔细研究相关院校招生章程中对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的相关规定,选择最有把握的学校。

其次,同一批次院校不同志愿之间拉开“梯度”是非常重要的。所谓志愿“梯度”,是指在同一批次的学校,由于多种因素,录取分数高低不同而形成的差异。志愿梯度还包括专业梯度,是指在同一院校中的各个专业,在录取时形成的分数之间的差异,这种分数高低的差异被称为“专业梯度”。张群力说,梯度之间拉开30分,梯度越大,保险系数越高。

第三,在学校与专业选择时,首先选学校,如果学校差别不大则要选好专业。一般来说,一类院校挑名气,二类院校重专业。

需要特别提醒考生们的是,选择“服从调剂”可以增加录取的机会,降低因第一志愿落空带来的风险,这对考分竞争优势不明显的考生应该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