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学论文写些啥(汇总17篇)

小编: 雅蕊

阅读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种不同领域的总结写作,从而拓宽我们的视野和知识面。我为大家找到了一些精心编写的总结范文,相信它们会给大家带来启示。

教育哲学论文范文

摘要:俄罗斯副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素以作风严谨求实,注重基础训练,强化能力培养,突出科研素质的养成闻名于世。笔者通过在俄罗斯攻读副博士学位的亲身感受,对俄罗斯副博士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科学研究、教育实践和学位论文的撰写与答辩等主要培养环节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俄罗斯;副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环节。

俄罗斯的副博士学位是极富俄罗斯特色的学位设置,攻读副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在俄语中称为“研究生”。以下通过在俄罗斯攻读副博士学位的亲身感受,对俄罗斯副博士生的课程学习、科学研究、教育实践和论文答辩等主要环节分别予以介绍。

一、俄罗斯副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2000年俄罗斯联邦教育部颁布的《大学后职业教育各学科国家教育标准模型》(以下简称《标准模型》)和2002年批准的《大学后职业教育各学科基本教育大纲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对副博士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制定了以下目标:形成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科学教育活动的技能;深入研究某一学科的方法论和理论原理;完善哲学教育,其中包括针对职业活动的哲学教育;完善外语知识,其中包括职业活动所用的外语知识。

1996年《俄罗斯联邦大学和大学后职业教育法》和1998年《俄罗斯联邦大学后职业教育系统中科学教育和科学干部培养条例》(以下简称《培养条例》)都明确地将培养“科学教育和科学干部”作为大学后职业教育的主要人才培养目标。随着俄罗斯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各行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2008年7月28日俄罗斯联邦政府《2009-2013年创新俄罗斯科学和科学教育干部联邦定向计划》又提出了为高新技术领域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也就是说,副博士生的职业前景是未来从事高校教学的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高新技术领域从事科研的人员。而且,这些国家的高级人才将来大都要承担未来人才的培养工作,因此,科研能力和教学技能的养成是其未来职业所必备的技能。

二、俄罗斯副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环节。

俄罗斯高校副博士生培养的具体工作由校系两级学术委员会、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教研室和导师共同负责。其基本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学习、科学研究、教育实践、学位论文的撰写与答辩等四个方面。

(一)课程学习。

重视课程学习和基础训练,是俄罗斯副博士生培养的一大特点。

1.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根据2000年《标准模型》和2002年《暂行规定》,副博士生各学科基本教育大纲包含如下部分:教育职业课程、选修课程、教育实践、科研工作、副博士考试和学位论文答辩。规定,掌握基本教育大纲和通过副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是科学副博士学位的授予的基本条件。

教学课程分教育职业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类,共计980学时。其中,教育职业课程(必修课)共480学时:外语课程100学时;“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课程100学时;专业课程(含专业自选课程)280学时。选修课程共500学时,课程由各高校根据学科专业类别和培养目标确定。一般高校确定两门课程:高校教育学和心理学、信息学。培养高校教师的教育职业技能和做论文所必需的计算机应用和理论知识(分理论课堂学习和上机操作两部分)。

面授制副博士生基本教学大纲共计156周,其中大纲总学时为20周(1080学时):教育职业课程480学时,选修课程500学时和教育实践100学时;科研和学位论文答辩120周(6480学时)。

俄罗斯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十分重视副博士生课程学习的实效,经常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选修课程的设置和必修课的内容。

2.副博士考试。俄罗斯副博士考试指的是1998年《培养条例》和2000年《标准模型》所规定的教育职业课程(必修课)——专业课程、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哲学)和外语的国家考试。

俄罗斯联邦教育部2004年2月17日了《关于批准副博士考试科目的命令》。命令根据2002年《学位授予程序条例》第13款“科学副博士学位申请人应通过由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确定和俄罗斯联邦教育和科学部批准的相关副博士考试科目”,废止了1998年《培养条例》第79条。将第79条“副博士考试科目设置为:专业课、哲学和外语”修订为“科学副博士学位申请人应通过副博士考试科目为: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外语和按学位论文课题设置的专业课程”。该命令从2005年7月1日起开始生效。副博士考试包括以下三门课程的考试:

(1)专业课程考试。专业课程的副博士考试大纲由两部分组成:经俄罗斯联邦教育部批准的,由相关领域的重点高校和科研组织制定的标准大纲和由相关教研室制定的补充大纲。补充大纲包含该学科的新领域、与副博士生科研方向相关的领域,以及学科的最新成就和最新文献。考试目的是考查副博士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职业素养水平。

(2)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考试。俄罗斯高校的哲学课程实行按学科专业分别授课。一般分成自然科学哲学、人文教育哲学和社会哲学三个大类,副博士生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自选听课,课堂讨论课也按三个大类分班研讨。只有在撰写的“科学史专题报告”通过后,才允许参加考试。专题报告的评分计入副博士哲学考试总分中。专题报告的选题要求选择与本人的研究方向和专业课程史有关。

(3)外语考试”。大纲对外语副博士考试的要求是:能阅读现代外语原文专业文献;能以翻译和摘要的形式从外语文献中提取信息;能用外语撰写与学位论文选题有关的科学报告;能用外语就所学专业进行座谈。参加副博士外语考试前需完成和达到:书面翻译150页的专业外语文献,并能将其中的任何片段口译成俄语;提交阅读文献时所做的术语汇编;就已读文献准备外语摘要报告(a4格式纸张2个印张);通过专业外语原文的书面翻译检查。完成以上任务后,由外语教师作出是否允许其参加副博士外语考试结论。书面翻译需上交给考试委员会留存。译文的评分计人在副博士考试总分中。外语考试包括:借助外语词典阅读专业方面的原文并译成俄文,篇幅为2000印刷符号,完成时间为45-60分钟;不用词典快速阅读专业方面的学术文章,篇幅为1200印刷符号,准备时间为20分钟,检查形式为用外语做概述;用外语同主考人交谈论文选题。

(二)科学研究。

突出科研能力的培养,将科研和学位论文研究贯穿于培养的全过程,是俄罗斯副博士生培养的又一大特点。

创新性,必须处于所研究学科领域的前沿,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要具有实践价值;研究视角要广,现代科学方法论和学科研究方法要扎实。在学习期间必须参加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学术会议,学位论文内容的主要部分应在各类正式学术期刊上发表,而且必须要在俄罗斯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规定的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以上论文后才能参加副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为此,俄罗斯联邦政府和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和加强副博士生的科研活动。

1.副博士生科研活动的主要形式。副博士生与论文研究相关的科研活动的内容较为宽泛,一般包含如下方面:按论文选题,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广泛查询、搜集和研究本专业和相近专业的国内外科学文献,制作文献索引卡片;研究和掌握一般科研方法和学科研究方法,确定和使用论文研究拟将使用的科研方法;撰写专题报告,参加教研室的教研和学术专题研讨会;参加本学科国内外学术研讨会和科研学术竞赛活动;旁听其他副博士生学位论文的预答辩和答辩;撰写和发表与选题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专著;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与预答辩评论员、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指定的评论员、学位论文答辩组织单位、委员会的专家等就论文研究和撰写进行沟通和请教;准备学位论文预答辩;准备学位论文答辩。

2.制定各学科基本教育大纲保证副博士生的科研训练时间。2000年《标准模型》规定,副博士生用于科研训练、撰写学位论文和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是120周(6480小时),其中科研训练112周(科研工作60周、撰写学位论文52周),学位论文答辩8周。2002年的《暂行规定》对科研训练、学位论文的答辩的时间分配做一些调整,科研训练由112周改为110周,学位论文答辩由8周改为10周。科研和课程学习时间分配比例为:1。由此可见,科研和学位论文研究在副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3.国家科研计划对定向副博士生进行科学研究提供机会。2008年7月28日,俄罗斯联邦政府《2009-2013年创新俄罗斯的科学和科学教育干部联邦专项计划》对毕业后定向到高校和科研机构工作的副博士生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机会,决定在2009-2012年每年选取500个左右科研项目,由科研教育中心的定向研究生来完成(自然科学领域占40%,技术科学领域占40%,人文科学领域10%,高科技经济部门不少于10%)。项目完成期为2年。每个科研项目费用为一年50万卢布,联邦预算共计拨款20亿卢布。

4.提高学位论文答辩的门槛。2002年俄罗斯联邦政府的《关于批准统一学位学衔目录和关于学位授予程序条例》规定学位论文的主要成果必须在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俄罗斯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将核心学术期刊目录作为国家保证学位论文学术水准的一个管理工具。要求副博士生至少在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篇与本人学位论文研究课题相关的学术论文。

(三)教育实践。

教育实践是俄罗斯副博士生培养的第三大特色。

副博士生的教学实践包括下列内容:研究教学计划;熟悉高校教学教育过程的组织;参加科学方法咨询;在旁听本学科课程和交叉学科课程的过程中研究有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听课和进行课程分析;研究和设计教学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法;独立授课(讲座、课堂讨论、实践、实验室课程),自我分析;指导大学生科研和实践。

副博士生教学实践的总学时数为100小时,其中包括:50小时的理论学习、备课、教学法研究、听课和课程分析、科学方法咨询;50小时的课堂实-践(讲座、课堂讨论、实验室工作),指导大学生各种类型的实践等。

此外,辅修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也可视为通过“教学实践”。2000年的《标准模型》为使副博士生获得补充的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在其培养过程中加入了600学时的选修课程。2001年俄罗斯联邦教育部批准了新的《“高等学校教师”补充技能培训内容和水准国家最低要求》,规定总培训学时为1080小时(其中540小时为课堂授课)。培训包括人类心理学、教育学、学科历史和哲学、相关学科的方法论、科学和教育信息技术、职业定向培训技术、高校教育学和心理学、教育系统的组织原理、外语、职业演讲辩论和交往训练。普通职业课程320学时,专业课程520学时,理论培训总时数为840小时。实践部分:教学实习(讲课、课堂讨论、实习和实践)、国家考试、资格考试和答辩。副博士生的辅修教育课程设置十分正规,要求也非常严格,对能力素质考试和毕业论文都有详细的要求,从而保证了辅修学习的质量和辅修证书的权威性。

(四)学位论文的撰写与答辩。

学位论文的撰写与答辩是副博士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俄罗斯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衡量副博士生培养质量高低和能否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俄罗斯副博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是与副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同步进行的。第一学年学生需要专注于课程学习和教学培训,以及需要按时通过副博士最低限度考试,因此,第一学年基本上是在做一些论文撰写的前期基础准备工作,如广泛搜集和阅读所研究课题的背景资料、制作文献资料索引卡片、整理归类论文研究对象的实际数据、选择论文的研究方法、构思论文撰写的框架等。而真正的论文撰写工作是从第二学年正式开始的,导师也是从第二学年开始才将主要精力转入其所负责培养的副博士生的论文研究和撰写工作。副博士学位论文在通过了教研室组织的预答辩之后即标志着论文研究和撰写工作的结束,副博士生可开始做正式答辩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预答辩对于副博士生来讲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节点。副博士生如果能顺利通过预答辩,之后三个月内即可进行学位论文的正式答辩。

1.学位论文撰写前的准备工作。副博士学位论文撰写前的准备工作一般由下列步骤组成: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制订个人工作计划;检索参考文献;制作文献卡片箱和卡片;研究文献和遴选实际材料;着手撰写学位论文。

2.学位论文的选题。选题是学生科研兴趣和导师学术研究经验的结晶。在俄罗斯副博士生的选题一般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为导师先拟定若干题目,分配给学生,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经与导师商议以后确定选题;第二种情况是由副博士生先在个人科研兴趣的基础上通过自我探究独立设计课题,经与导师商议以后确定选题。副博士生在被录取进入研究生部学习后一年内确定学位论文选题,选题须经教研室会议研究通过,教研室主任签字确认,报经校学术委员会批准并以教研室会议纪要的文件形式确定下来。选题一经确定没有特殊原因一般不得更改。

究。三是总结超越性选题。从历时和共时角度,在针对所选课题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域研究的侧重点和局限性,在前人所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全面和深入的总结性的研究。但又不拘泥于前人的研究,能够根据现实社会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创新,超越前人的研究成果。

3.制订个人工作计划。副博士生和导师的共同工作是从制订个人工作计划开始的。个人工作计划是研究生部的一份基本的指导性文件,它详细记录了副博士生学习的专业、内容、范围、期限和学业评价、学位论文选题等情况。要求副博士生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来撰写论文,按时完成阶段性任务。

4.学位论文的答辩。在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并在严格按照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每年“公告”规定的格式要求装帧好学位论文之后,即可进入学位论文的答辩的准备程序:在学位论文完成地点的预答辩;制作学位论文提要册;向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送审学位论文,印制和寄送学位论文提要册;准备学位论文的答辩。

学位论文正式答辩在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会议上公开进行。按照规定,正式评论员必须出席学位论文的答辩。但在就学位论文提交正面评语的评论员中的其中一位因正当理由缺席的情况下,答辩可正常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在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会议上可宣读缺席评论员的评语原文。在参加会议的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人数超过2/3以上,所答辩副博士学位论文专业方向有两位科学博士以上的情况下,学位答辩委员会会议被认为是全权的。如果参加会议的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2/3投赞同票,则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学位授予的决定被认为是全权的。

5.学位授予。根据《俄罗斯联邦教育和科学部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审委员会条例》规定,委员会设置主席、副主席、学术秘书和评审委员会委员。评审委员会委员由科学、技术、教育和文化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有权:派自己的代表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会议审核学位论文;在学位申请者在场或不在场的情况下审核论文;邀请学位申请者、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的或准备补充结论的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领导、正式评论员、导师和学术咨询专家、学位论文评阅组织的代表参加评审委员会的会议;在需要的情况下推荐学位论文正式评论员;在设有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组织中召开巡回会议。

学位申请者在完成答辩以后,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须向俄罗斯最高评定委员会提交送审学位申请者的相关文件。俄罗斯联邦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在收到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所提交的文件后,根据2002年1月30日俄罗斯联邦政府第74号决议批准的《学位授予程序条例》的相关规定对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情况进行审核。根据《学位授予程序条例》第37款规定,正常情况下,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对科学博士学位论文的审核和学位授予期限不超过8个月,对科学副博士学位论文的审核和学位授予期限一般不超过4个月。

【基金项目:郑州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资助项目(编号:yjsjy201123)】。

【王森:郑州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俄罗斯语言学、文学和比较教育研究】。

教育哲学论文范文

摘要:对智慧的追求使哲学具有恒久弥新的价值和独特的魅力,今天的哲学教育似乎正在背离它原来的目标,把哲学知识等同于哲学智慧,哲学教育成了对既定哲学遗产的继承。为此,必须恢复哲学的智慧功能。首先,教育方法应注重启发性和探讨性。其次,考核方式上应注重能力的评价。相信凭着哲学的智慧,哲学教育终将摆脱困境,走向美好的明天。

关键词:哲学教育哲学智慧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

1.何谓哲学。

自古以来,有多少个哲学家就有多少关于哲学的定义,即使在今天,我们也很难给出一个清晰、完整而又为大家都接受的定义。然而,哲学的历史和人类自身的历史一样悠久漫长,它已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向人们展示出时代的精神和智慧,它把人们心中所有、笔下所无的思绪进行提炼、加工,成为照亮众人的智慧之光。由此可见,不管人们把哲学称之为什么,毫无疑问,哲学是一门追求智慧的科学。从词源来看,哲学起源于古希腊文philo(爱)sophia(智)两个词,译成汉语即“追求智慧”之意。在这里,智慧不等于知识,如果说知识属于静态的范畴,那么智慧则属于动态的范畴。智慧最重要的涵义就是它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人们对宇宙、时代的认识只有挣脱了静态的知识表面,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升华成动态的哲学智慧。智慧的第二个涵义是哲学的洞见。哲学洞见不是指哲学知识,因为知识的堆砌不等于智慧。不仅如此,知识会老化,而哲学洞见不会老化,也不会被岁月的尘埃所覆盖,相反,哲学智慧具有恒久弥新是价值。正因为如此,成书于2千年前的《道德经》和《柏拉图全集》才没有因年代的久远失去其重要的科学文化价值,而是代代相传,成为人类精神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正是这种对智慧的追求,使哲学具有充分的生存权和独特的魅力,从而让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之痴迷,,为之陶醉。然而今天的哲学教育却并不尽如人意,哲学教育步履艰难。

2.哲学教育的误区。

作为一门追求智慧的科学,哲学教育似乎正在背离它原来的目标。虽然人们仍然在不断论证哲学的智慧,其实质却已逐渐蜕变。人们忽视哲学的智慧功能,把哲学知识等同于哲学智慧,从而使今天的哲学教育出现诸多误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哲学教育当成了对既定哲学遗产的继承。众所周知,哲学具有启迪人们智慧的功能,同时,正是这种启迪智慧的功能使哲学具有恒久的魅力而在各门学科争奇斗艳的百花园中占据一席之地,哲学教育也从柏拉图学园发展到今天的大学教育。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对哲学的误解,人们往往把哲学知识等同于哲学智慧,结果是把哲学教育当成对既定哲学遗产的继承,使哲学课堂成为向学生灌输哲学知识的场所,这种对哲学智慧功能的放弃,必然导致哲学教育的对象失去对哲学的兴趣。在校园之内,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在校园之外,人们对哲学也是“另眼相看”,最终导致人们对哲学本身的放弃,进一步引发哲学教育的危机。

3.恢复哲学的智慧功能。

其次,考核方式上应注重能力的评价。一直以来,对学生的考评都是以其对哲学知识掌握的程度为唯一标准,这种考核方式往往使学生把注意力单纯投向对哲学概念和哲学原理的掌握,从而形成一种哲学即等于哲学知识的错误观念,完全忽视了哲学最重要的功能—启迪智慧,学生可能因死背概念、原理而获得高分,但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却未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我校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中,改变了过去只注重哲学知识掌握的方式,在考核方式上将卷面考试与平时课堂的发言,讨论以及出勤情况结合起来,将知识与能力结合起来。为了激发同学分析、思考问题的积极性,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发言和讨论中来,一是平时每一次发言都由同学自己签名,同时学期最后对讨论发言的情况进行评优,包括小组评优和个人评优。在最后对本门课程学习的评价上,除了期末的卷面考试成绩以外,还包括平时成绩分,主要包括专题发言,讨论发言分,考勤分,对于讨论发言评优的同学实行加分机制。

总之,哲学教育要走出误区,摆脱困境,就必须进行改革,必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各个方面采取措施,而这三方面又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2]。考核方式的改革往往关系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能否有始有终,没有考核方式的改革做支持,其他改革可能落个虎头蛇尾,不了了之;相反,没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考核方式的改革也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最终只能不欢而散。因此,哲学教育改革必须从各个方面齐心协力,可以预见,它的路是漫长的和艰辛的,但是应该相信,凭着哲学的智慧,哲学教育终将摆脱困境,走向美好的明天。

教育哲学论文范文

审视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研究,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研究者们在学术领域“规范性”和“实证性”的感召下,努力地开展着职业教育实践研究和职业教育科学研究。但遗憾的是,部分类似工作总结的实践研究模糊了研究的现实指向性,部分看似严谨的伪实证研究削弱了研究的理论解释力,这些研究并没有从整体上增加职业教育研究的实践性和科学性。职业教育实践研究和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确实非常重要,经由前者我们能够相对准确地把握职业教育的实际问题,思索变革现实的方法和策略。凭借后者我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职业教育内外部因素的联系,探寻职业教育发展的某种确定性规律。但这些研究并不能覆盖职业教育研究的全部,因为它们能够提供的只是对职业教育“人”和“事”的“结构—功能”式的解释,却无法承担起对职业教育究竟是怎样的存在、应该如何认识、具有何种意义等问题进行“本体—价值”性诠释的任务。对职业教育的“人学”诠释、认识论分析、价值澄明必须也只能由职业教育哲学研究来完成。

究竟什么是职业教育哲学研究?这也是见仁见智的问题。笔者尝试对其做如下定义,职业教育哲学研究是指运用哲学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来思考和研究职业教育中的一些根基性、规范性、价值性的本源性问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呈现职业教育存在的本真状态,从而为相关的科学研究和实践研究奠定前提性基础。具体而言,职业教育哲学研究至少要关注以下三类问题:

第一,职业教育本体问题。“本体”是一个内涵复杂的概念,具有“基础或根据”之义。以往学者们对职业教育的本质主义研究,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但由于其将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局限于教育者针对受教育者所实施的技术技能的培养活动,导致原本作为一种生成性存在的职业教育被阐释为一种实体性的存在,遮蔽了职业教育存在的本真状态。职业教育并非是某种固定不变的实体,而是一个意义不断生成的过程,它根植于人的技术生存与自我生成的教育允诺之中。职业教育相比普通教育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更显著地与人的技术生存联系在一起。未来研究应关注技术作为一种存在方式对理解职业教育本体的重要意义。

第二,职业教育的认识论基础问题。本质上讲,职业教育教育目的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等环节都以特定的技术认识論作为理论基础。但以往很多研究只是从普通教育的科学认识论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比如,对于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研究仍然延续着对科学知识的分析方法,依照科学知识的确定性、普遍性、可言传性标准来分析和规约技术实践知识或工作过程知识。如何从技术认识论的角度来分析职业教育基本问题是未来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

第三,职业教育价值问题。职业教育价值问题关涉到职业教育存在的意义以及存在的合法性问题。以往研究比较多关注职业教育的外在价值,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自然等价值内容。但对职业教育内在价值,包括实践价值、交往价值、伦理价值、美学价值等内容关注不足。职业教育的内在价值是其本体价值的根本体现。职业教育不同于职业训练的根本一点就在于其关注人的本体需求,它遵循教育“使人成为人”的内在规定性。职业教育塑造的绝不是只懂操作的“工具人”,而是要培养完满的职业人。因此,未来职业教育价值研究一方面要推进外在价值研究,另一方面要在挖掘其内在价值方面下功夫。

总之,职业教育研究若想真正指引和推进职业教育现实发展,一方面要切实增强研究的实践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应该尝试跳出“规范——实证”(或者实践——科学)的二分研究范式,拓展职业教育研究的哲学维度。因此,职业教育研究者任重道远。

教育哲学论文

西方哲学流派迭出,理论丰富,要做好历史性的研究就必须根据其演变历程,追根溯源,梳理出脉络。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教条主义哲学史观的影响,我国的西方哲学史研究一直遵循着这一基本模式,即哲学史也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这极大地阻碍了我国西方哲学史研究的发展。实际上,西方哲学的演变进程包括许多哲学要素的发展,常常显现出一定的脉络。这些思想的脉络在历史上相互交织,成为了西方哲学史特定的研究对象。把握西方哲学史的脉络可以有许多维度,只有从不同的维度和视角去透视历史才能从各个侧面去把握西方哲学史的整个图景。这也是追寻西方哲学史线索的意义之所在。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索。

这个维度强调的是“哲学”,而不是“历史学”或其他。例如从哲学家的师承、学派、哲学的概念、问题、体系、方法等视角来把握的脉络就是突出了“哲学”的维度。

首先是以哲学概念、范畴和哲学问题的变化发展为线索。西方哲学史家们在这一方面早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梯利的《西方哲学史》就是以哲学家们的种种“问题”为基点来展开对各个哲学体系的阐述的。作者叙述哲学家的哲学体系时,大都先讲其“问题”,“探讨的问题”、“注意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思考的问题”等等。但是梯利只是以问题作为体系的开始,不是始终以它为线。文德尔班的《哲学史教程》则算是一部经典的问题和概念的历史。虽然伽达默尔曾以文德尔班没有针对问题提出新问题为由,判定其哲学史为假问题史,但是从对哲学问题和哲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性研究上看,我们不能否认《哲学史教程》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概念、范畴是哲学的基本元素,研究哲学离不开对概念、范畴的哲学史梳理,而每一个哲学概念、范畴又都与某些哲学问题相关。至于为什么要强调寻找哲学问题的历史脉络,笔者认为有必要说明。的确,哲学史常常令人觉得哲学似乎总是在重复着那些永远也找不到答案的问题,那种无休止的批判和探索在一些人看来根本毫无意义,与其在这里兜圈子,还不如去找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做做。但是,哲学本身就源于惊奇,没有对世界、对人生的追问,就不会有哲学。为什么从泰勒斯至今这两千多年的西方哲学史中,总有一些问题是哲学家们无法回避的,这就说明哲学问题看起来虽然玄妙,实际上却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只要有人类,这些问题就会相伴而生,成为永恒的问题。这些根本的问题在思维的历史运动中不断重复出现,随之而来的是谋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的理论不断更新,这也就使得寻找问题的主要路线成为哲学史研究的必然。

其次是要理出哲学学派、体系及其相互关联和发展的脉络。这不是水獭祭鱼式地按照编年体的模式罗列哲学派别,而是重在西方哲学史理论、体系发展的内在逻辑必然性。黑格尔第一次揭示全部哲学史是必然性的有次序的历史,提出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但是他夸大了“历史中的理性”因素,为了解决个人思维的偶然性混乱,以自己哲学上先验预设的内在逻辑次序为标准,忽略了历史应该遵循一个基本的时间次序,对历史进行主观剪裁和拼凑。历史本身是经验的事实,历史研究虽然加入了主体的因素,但在某种意义上这毕竟是一个融入“创作”与“写生”的作品,它最终不能脱离经验历史,历史图景的描绘更不能忽视对“生”的还原的努力。黑格尔把对哲学史发展的内在理路的寻求当做一种哲学创造。所以,要批判地吸取黑格尔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首先就要跳出其唯心主义的桎梏。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否定逻辑的、内在联系的因素在哲学史脉络梳理中的重要性而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否则,我们就会像黑格尔所批判的“某些动物”那样,只听见音乐中的音调,但这些音调的一致性与和谐性却没有透进头脑。

有了对理论的内在逻辑必然性的梳理,才能理解一种理论是如何发展的,是什么矛盾使这一理论最终走向困境,同时另一种理论又是如何诞生的。哲学家之间常常产生跨世代的传承和影响关系,如果缺乏对思想内在必然性的认识,缺乏对事物逻辑的自觉,就无法理解西方哲学史上的几次转向,也就不能更深入的了解西方哲学史。从哲学维度来追寻西方哲学史脉络的'价值和意义也就在这里得以凸现。所以,大多数西方哲学史的编写都以哲学学派、体系及其相互关联和发展为脉络。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就是极具代表性的著作。

“做哲学史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历史科学地’做,一种是‘哲学地’做。”〔3〕哲学史虽然定义了其“哲学”的领域,但它终究还是“史”,所以哲学史的研究始终离不开历史学的方法。把哲学史还原为历史而加以考究是必要的。笔者从葛兆光教授的《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视野、角度、方法》一书中获得了许多启发。他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在书中曾以哲学史研究的困境来反思思想史研究的出路,得出了不少新方法。本文又以此为出发点,回到哲学史研究的层面上去重塑哲学史脉络。

比如葛教授在书中提到思想史要眼光向“下”,要与社会史、文化史、生活史、宗教史等方面携手。这颇类似于他介绍的日本历史学家丸三真男的史学方法。这一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丸三真男分别借用了地质学和音乐学的两个概念“古层”和“执拗低音”来说明其历史研究方法。他强调,在古层的上面是儒、佛、自由民主主义等外来思想,但底层也就是日本本身的文化却一直延续着。在近代日本,虽然欧美近代思想居于主旋律的位置,但也常常被低音部也就是日本自身的文化思想所修饰。这种低音有时成为背景存在,有时甚至压倒主旋律,有时又被主旋律掩盖,但它始终存在。所以在历史研究中他强调重视“古层”和“低音”。这一方法如果借用在西方哲学史脉络的重塑上就是要重视每一种哲学思想形成之前的文化积淀。任何一个时代的哲学思想决不仅仅属于哲学家本人,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它虽然处于古层之上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主旋律,但那古层之下和低音部分的东西应该值得哲学史家去探究。比如不研究古希腊的神话、诗歌就不可能更好的了解西方哲学的起源,不研究古希腊晚期的民间犹太教等各种宗教的流传、融合以及教义的变迁,也就不能把握中世纪的经院哲学。

文德尔班也认为,内在联系的线在哲学史上经常被打断,所以,还有一条线是值得探索的,那就是“来自文明史的因素”。“因此在哲学史中,除开对于对象的基本特性有经常性的依赖性(内在联系因素)以外,起作用的还有从文化史中或从当代的文化现状中产生的一种必然性,此必然性说明了:为什么思维结构本身的历史存在权利不是持久不变的。”〔4〕这就说明了时代文明背景也限制和影响着哲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这些观点与哲学观念史派的观点如出一辙。哲学观念史派主张哲学史是文化史、观念史,而不仅仅是哲学范畴、哲学流派的历史。

从这一维度来重塑哲学史脉络,在以往的哲学史研究中曾有过一个范例。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就尝试过“文化史”的写作模式,在时代社会政治的广泛联系中去分析、把握哲学论辩的生成条件。“我的目的是要揭示,哲学乃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做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经有各种体系盛行过的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5〕可以说,哲学家们思考的问题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都来自他的时代,来自当时社会的需求,任何一个时期的哲学发展都离不开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如科学发展的程度、社会文化习俗等。哲学家所处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甚至是自然条件的改变都有可能造就富有个性的思想。这些改变不但给哲学发展以动力,同时也在引导哲学发展的方向。所以,我们常常可以从某一哲学体系中看到它身后的时代烙印,甚至还能从哲学思想的斗争中看到其他社会矛盾的影子。

又如,葛教授还认为思想史“推陈出新”的模式值得怀疑,它和“道统”的意义一样了,这不能反映历史的全貌。因此他首倡思想史研究不应该只做加法,还要注意那些被历史和历史学家减去的东西。一些东西是历史中渐渐减少的,还有一些则是史家们有意识地渐渐少记了的。而后人只能通过史书来了解历史,这样的历史我们的确不能说真正接近了历史原貌。

从史学的“减法”维度出发去重塑哲学史的脉络有特殊的意义。虽然至今还没有哲学史家从这一维度去开展研究,但是问题却是明摆着的。西方哲学历史之丰富毋庸置疑,所以每一个史家都必须用一个筛子去筛选他需要的东西,如果筛子的漏洞越大,那么历史所剩下的东西就越少。一旦史家们所用的筛子具有了普遍性――就如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为筛子一样,那么哲学史上的一些思想也许就会人为的消失在后世的史书当中,结果是一些历史被永远的漏掉了,余下的渐渐变得单调。如果史家们选择了形式各异的筛子,别人筛过的我们用不同的筛子重新筛一遍,那么,我们收获的就是另一种思想。一种思想较之另一种思想与米和米糠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别人筛下的米糠也许我们不屑于理会,而如果这些米糠换作一些思想,那么,这些思想对于恢复历史全貌而言,它们的价值就不是米糠所能比拟的了。且把这些形式各异的筛子当作不同维度的西哲史脉络去重塑它们,那么历史原貌保留的可能性就更大。所以,对于那些已经被筛选掉的或者即将被筛选掉的思想,那些在今天看来是过时的、没落的、甚至反动的哲学观念,也许应该引起哲学史研究的注意。

西哲史的脉络除了从以上两个维度去追寻和重塑之外,还可以从更广泛的维度来探索。各种脉络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它们可以并行不悖,甚至互相支持,只有这样,研究西方哲学史的意义才不会落空。从不同的维度去寻找脉络使哲学史具有无限的重塑性,哲学史研究的创意空间和意义深度才得以大大开拓。我们研究哲学史,除了原著也就只能从史书到史书,有时候,越是通行越是普及的脉络就越有可能成为我们思想的障碍物。而对西方哲学史脉络进行开放性重塑就要走出传统模式的限制,多视角的诠释西方哲学史,拓宽它的研究视野。历史不能做成万花筒,它再好看也是事先设定好了的,就在一个筒子里,这不是历史。

笔者认为人的维度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这一点在文德尔班看来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哲学历史进程之所以形形色色,是由于“观念的发展以及一般信仰成为抽象的概念,都只有通过个别人物的思维才能完成;而这些个别人物,虽然他们的思想深深地扎在该历史时期的逻辑联系和流行观念之中,然而他们总用他们自己的个性和生活行为添上某种特殊因素。”〔6〕因而在哲学概念的发展中会打上个体因素的烙印。他还特别强调在哲学史发展中占主导作用的人物的独立特性对他们思想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个人因素值得重视的原因。尽管哲学家们的思想受到其所处时代的限制,但他们总有自己的个性,有各自不同的成长历程,这使得他们的哲学思想又独树一帜。哲学史的世界也就是哲学家自己的王国,他们通过思考一些人类无法回避的共同问题来展现自身。没有一种哲学体系能够脱离其哲学家来考察,所有的哲学体系都是个性的创造物。大哲学家们毕竟不等于哲学概念、问题或者哲学体系,他们是思想者,不是思想本身。每一位哲学家都是唯一的,在某一无法定义的点上是不可能被超越的。他们通过自身的展现而与时代紧密相连,形成了永恒的客观形象,他们超越了由他们所塑造的时代精神,他们可以在以后对所有时代都产生影响。

从人的维度来讲其实还不够具体,因为从人的维度还可以有许多取向。不同的取向得出的内容相差很远。在这一问题的探索上,笔者认为有几本书颇值一提。一是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以哲学家为线索,并不突出其概念、体系,而是像讲故事一样去阐释他们的思想,描绘他们鲜活的形象,赋予知识以人情味。二是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这虽然算不上是一部严谨的西方哲学史,但它却做到了将读者置身于哲学史之中去直接面对哲学家。他像是在讲一个侦探故事,实际上他已经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随着他的脉络去穿越西方哲学史,与众多的哲学家们对话。这是许多哲学史家所没有做到的。三是雅斯贝尔斯的《大哲学家》。在导论里,他很明确地说了,这只是三卷书的第一卷,遗憾的是雅斯贝尔斯生前只完成了他哲学史计划的第一卷。他把历史上众多的哲学家分成许多大组、小组,如思想范式的创造者、思辨的集大成者等等。雅斯贝尔斯从人的维度出发,借用了心理学的方法,承认并尊重每一个个体的无限性,并设法把人的这种无限性从各种理论的践踏中解放出来。另外,雅斯贝尔斯还研究过从其他角度去把握哲学史脉络,比如实用的角度、动力学的角度等。

史无定法,但有成例。真正富有启发性的哲学史并不在于其没有缺点,而是以其独特的视野去理出哲学史的脉络,去诠释和描绘历史。因为任何一部哲学史都有史家的取向,史家们不可能面面俱到,他们只能在众多的线索中进行选择。就如文德尔班的“忍痛割爱”――确定了对哲学的历史发展作纯粹主题的处理,就不能够对哲学家的品格做同他们的真实价值相称的深刻描述,就不得不牺牲赋予哲学史更广泛阐述特殊技巧的艺术魅力;也如罗素的“大刀阔斧的选择原则”――在他所讨论的人物中,他只提到与他们的生平以及社会背景有关的东西,对于那些他认为似乎不值得详尽处理的人物他就完全掠过不提。这也就意味着没有一部哲学史是绝对完美的,也正因如此,对西方哲学史脉络的多维度研究才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哲学的论文

哲学依据的选择,决定着教师教育的基本走向。教师教育的哲学问题主要表现为哲学依据的选择,依据不同的哲学观念,教师教育将会形成不同的基本走向。教师教育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教育,其基本走向与人性论主张、教育哲学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进一步而言,人性论与教育哲学提供了教师教育的哲学依据。人性论从总体上提示了教师教育的发挥作用的方向,教育哲学解读了教师教育究竟要做什么及能做什么。忽视这两方面的哲学考虑,仅仅关注技术层面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教师教育的问题。人性论的善恶分歧演绎出的内发说与外铄论,为教师教育提供了发挥作用的两种方向。基于内发说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内在潜能,最大限度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基于外铄论教师需要加强对受教育者的约束和引导,充分发挥环境在受教育者成长中的主导作用。在实践中,人们并没有执著于一种人性论认识,往往是对内发说与外铄论加以同等重视,教师教育出于职业主张,更重视了从外而内的教育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从内而外的教育作用,这样的选择符合整体性哲学观念对受教育者的重视。教育哲学流派众多,古今中外主张各异,但有一个基本共识是都会剖析教育的本质,甚至包括那些明确反对教育本质存在的主张,也从另一个方面解析了教育的真谛。教育的本质必然决定教师教育的本质,这是我们思考教师教育的哲学问题的基本前提。

此外,各种哲学主张也将直接影响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如“遵循教师生命的整体性、自主性、独特性、超越性是教师教育的前提性要求”,这类主张同样是整体性的哲学意蕴的反映,发生作用的途径依旧直指人性假设和教育本真。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整体性,为教师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整体性理念与过程哲学渊源密切,虽然过程哲学并没有过多明确指出整体性的主张,但其理念的宗旨无不与整体性相关,此意义上的整体性与传统的认识,尤其是系统论的整体观点截然不同。后者重视的是事物整体与部分的相互关系,着眼于系统及其构成要素的关系,前者重视的是事物内部的过程性及外部的生成性关联。

事物不再是作为可以分解的部分组合,而是作为相互内在的过程存在。事物与外部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主体与环境的关系,而是相互生成的关系。这种整体性主张为教师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对教师教育的考虑不再仅仅基于教育者的立场,而更多地开始关注受教育者的立场。在教育目标和内容的设置上,开始摆脱单纯的职业需求,回到教育的轨道上来。具体地说,教师教育不再是某种知识及传授技能的训练,而是体现教育理念的教育精神塑造和未来教育者的培育。在以往的教师教育中,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提法相对较少,原因在于缺失整体性的哲学指引,偏执于某种所谓满足实践需要的职业培训,丢失了教师教育的教育真义。在实际生活中,教师群体中存在的大量问题与当初的教师教育价值取向偏离不无关系。

过程性的主体预设,奠定了教师教育的生成意识。教师教育的主体是明确的,在倡导受教育者重要地位的今天,受教育者自然成为一切教育活动的主体,这种主张只是对某种教育理念的最为简单的实在化,从而将预设的主体进行了现实推演。既然主体是预设的,那么如何预设就影响着教师教育的现实品质。整体性的哲学理念根源于过程哲学的过程性,强调事物在过程中流变、展开,预设主体呈现过程性。预设主体是人为活动的前期建构,属于理论假设阶段,因为人为活动终将由预设主体掌控,最终决定着人为活动的性质和品质。一种教育活动之所以能够成为教师的教育活动,关键在于其预设主体担负的实际任务和职责,以及这些任务和职责背后折射的精神。

过程性的主体预设,将奠定教师教育的生成意识,生成意识是流变的,具有现时性和最强活力。过程性重视当下生成,生成具有最强大的创造性。传统的教师教育认为,几乎一切在实际活动开展前就预订了,实践者只能是模拟或实现预订。过程性的主体预设强调实际活动的开展只在当下生成,其间蕴含着无尽的变数和可能。教师教育的参与者能够最大可能地在过程中实现自己和体验自己,而实现和体验的方式就是生成,也是最具活力的创造。进一步而言,这样的过程既是接受教育的过程,更是自我更新和创造自我的过程,教育者在创造着自己,受教育者也在创造着自己。

事实上,所有的要素都在生成中,意义和价值只在生成中产生。解读教师教育共同体,促进教师教育的主体确立。教师教育过程性的主体预设,解决了实施中的意义生成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师教育主体地位的实际确立,与教师教育共同体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教师教育共同体的解读,将会促进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确立。在实践中,受教育者的地位取决于教师教育共同体的认识和行动。教师教育共同体是在一定的专业规范的基础上,旨在研究教师教育问题的固定的团体。教师教育共同体以整体的面貌出现,囊括了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和所有相关人群,无论是职前教育或职后教育阶段,还是相关的认识者和实践者,在整个培育的过程中,都形成对受教育者培养的合力,这有助于教师教育的主体确立。

事实上,在不同阶段及不同人员眼里,教师教育的主体是存在分歧的,尤其在职前教育阶段,主张以教育者为主体的意见既是传统的呼声,也是现实的强有力主张。毕竟,在培养教师的起初阶段,教育者几乎控制了教师教育的整个过程和品质,表面上看来教育者是必然的主体,占据着决定性的位置。教师教育共同体的提出,为我们全方位地考察教师教育活动提供了过程性视野。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发现真正衔接教师教育整体的是受教育者而不是教育者,教育者的实际载体一直处于变化中,这只是为了满足受教育者的成长需要才出现的。

反省能力本位,回归教师教育的教育本义。传统的教师教育本位问题指向能力,塑造符合教师职业能力要求的专业队伍是教师教育的本位追求。基于能力本位,教师教育的体系是单一的,直指合格教师应该具有的素养,这些素养包罗万象、内容杂陈。在整体性哲学意蕴下,教师教育的本位问题是教育而非教师。合而言之,教师教育是为了培养合格教师的一种教育活动。既然是教育活动,能力培养就成为开展教育活动的依托,以能力为本位,单纯重视能力培养的教师教育活动就会偏离这一过程的本质追求,导致培养出来的教师只具有熟练的教学技能、技巧,而缺乏合格教师所应具备的教育精神和人格。对能力本位的反思突破了以往对能力取代知识的赞誉,反省能力决定一切的武断,明确提出教师职业情感问题和信仰问题。情感问题和信仰问题的具体提出,实质上反映的是教师教育的本义回归。

强调在以能力为基础的前提下,要注意培育“未来的教师”的健康的教育情感和笃定的教育信仰。也就是说,教师教育的能力本位不能准确反映实际的状况,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师教育终究不能脱离教育的真义,否则就会沦落为简单的职业培训,无法给予“未来的教师”以足够的精神培育,进而影响到现实的学校教育生活。今天存在的学校问题已间接地反映了教师教育能力本位的严重后果。

重建教师教育体系,开发教师教育的层级目标。教师教育能力本位问题的彻底解决,只能依靠重建教师教育体系,开发教师教育的层级目标。“基于层级目标,教师教育目标应该是三级:一级目标———教师,二级目标———教育者,三级目标———教育研究者。”教师针对教学,教育者针对教育,教育研究者针对教师人生意义和教育工作改进。在这一体系中,教学与教育、教师与教育者、教育者与教育研究者有了明显的区分。

这种区分并没有割裂教师教育的本位问题,而是使原本整体性的本位问题表现得更为准确而鲜明,使教师教育的部分之间相互内在地关联,使教师教育的整体蕴涵于每一具体部分之中,而不是混沌于单纯的、唯一合格的教师指标上。这样的教师教育本位,既全面反映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整体性哲学意蕴,又真实反映了教师教育的本位只能是教育,而不是传统所认为的能力。教师人生意义之所以能够纳入考虑范围,既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有益尝试。目前,学界对教师教育的思考,从趋势上折射了对教师教育本位问题认识的转向。比如有的学者提倡在教师教育中关注教师的幸福感问题,至于对教育信仰等问题的思考,已经从教育精神培育深入到操作层面,可以预言教师教育的本位问题将成为引领教师教育重建的首要问题。

追求模式创新,实现教师教育的整体性取向。解决了教师教育的哲学问题、主体问题、本位问题之后,就需要进入操作层面,依照整体性的哲学意蕴考虑教师教育的模式问题。表面上看,教师教育模式与其他性质的教育模式相比较具有统摄作用,从社会整体的角度考量教师教育的运行,实际上这种上位作用必需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或行为,才能够实现教师教育的目标追求。模式问题是教师教育理论向教师教育实践转化的中介,一种教师教育理论能否得到实际应用,取决于它能否形成相应的教师教育模式,体现为具有操作原则和规范的程序性方式、方法的集合。

教师教育模式演变的历史主要集中于教师教育主题的演变,不断演变的主题充分体现了教师教育的整体性。从简单的职业培训到自由宽泛的选择性的教师教育,充分考虑了新时代教师教育的整体性变化。任何环节的独特性都将在这一整体中得到体现,更不用说社会性需求这一最为重要的因素。时至今日,教师教育模式需要走向多元化,追求模式的不断创新,因为只有多元化的教师教育模式才能满足社会的整体性需求,只有不断创新的教师教育模式才能实现教师教育的整体性取向,教师教育整体性的哲学意蕴终将体现为不断推进的具体的操作模式及操作行为。梳理教师知识结构,确立实践知识的核心地位。

教师教育模式的运行离不开教师素养的规划和规定,教师素养是随着时代演变的,具有极强的灵活性,但其基本构成成分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大体可以分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在此三种成分中,教师知识结构始终是教师素养中的基础部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的养成需要以专业知识的掌握为前提,否则技能的形成、情意的养成就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按照知识的分类,教师专业知识中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知识,教师是个实践性非常强的职业,实践性几乎贯穿了教育的各个要素。从目的、内容到方法都充满了实践性,实践知识必然成为教师知识结构中的核心成分。

对实践知识的重视与教师教育的实践取向也有关联,因为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才能培育能够解决实践问题的“未来的教师”。目前,人们对实践教学的关注,从侧面反映了教师教育的实践取向是符合现实发展逻辑的。

总而言之,教师教育模式的实践取向在各个方面有所渗透,实践知识、实习及实训体系较为突出地反映了这种实践取向,究其根源与教师职业强烈的实践性特色有关。因此,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与教师教育实践性的实现密切相关。只有塑造具有类似医学、法学等实践取向鲜明的教师教育,才能切实解决教师教育的质量问题,最终为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打下基础。

教育哲学论文范文

2002年到2012年间,关于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的研究论文近90篇。其中,赵颖的《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研究》和徐嵘的《职业教育思想初探》两篇硕士论文对杜威职业教育思想作出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这两篇论文以对杜威职业教育思想在美国和中国所产生的影响为宗旨,对杜威职业教育思想进行了综合的、全面的评价。

2.关于杜威教育哲学思想的研究。

近十年间,关于杜威教育哲学研究的论文一共有83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张云的博士论文《经验、教育和民主》,这也是近十年间的唯一一篇博士论文。此外,还有胡佳的《杜威的教育哲学》、邰杰的《基于经验的杜威教育哲学基本命题之研究》、洪汀的《杜威教育哲学的社会视野及其启示》等论文都对杜威教育哲学思想做了深入细致的解读。

《经验、教育和民主》这篇论文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运用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立足于当代中国现代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教育之于现代化的重要地位和教育与生活世界疏离的现实问题,对美国实用主义大师杜威的教育哲学进行研究。

其它论述杜威教育哲学思想的文章大多从其对于中国教育产生的影响方面以及对其教育哲学进行分析论述的层面,这个主题的研究在国内杜威研究中占了比较大的比重。

二、关于杜威哲学思想的研究。

杜威的哲学思想也是我国学者所热衷的一个研究领域。近十年来,关于杜威哲学思想的研究论文多达305篇(包括教育哲学论文78篇)。其中博士论文5篇,硕士学位论文20篇,重要会议论文22篇。

田光远的《科学与人的问题》考察了杜威的新经验论的基本特征以及对“二元论”的克服并探讨了在杜威眼中,“现代科学”如何运作的问题。于此同时揭示了“现代科学”研究的目标从“真理”到“效用”的变化,重点探讨了杜威的“工具主义”思想。接着以“一种技术的现代科学”,从“技术”的角度来理解“现代科学”,把“现代科学”的成功揭示为是“凭借技艺”的成功,并探讨了“技术”所带来的“去魅化”问题,考察了杜威面对“技术”的独特态度和立场,还揭示出了杜威所理解的这种“实验主义”的“理智”的“科学”精神和方法对于人类未来的意义及其不足。文章深入探讨了杜威的哲学思想和哲学体系。

张梅的《杜威的经验概念》阐明了杜威经验哲学的三个主要理论来源,杜威对经验概念历史发展,杜威经验概念的含义、分类、范围和性质,杜威哲学中经验与自然、自我、教育以及民主的关系,以及杜威经验哲学与当代哲学的关系一系列问题。

近十年,国内关于杜威哲学思想的研究数量较少,而且对杜威经验概念基本持轻视态度,研究兴趣相对淡漠。从国内学界研究现状看,虽然研究杜威思想的文章与著作为数众多,但是几乎没有人对杜威的经验概念进行专门而深入的研究。相对于其哲学思想的研究而言,教育思想更为受到重视。

三、关于进步主义教育的研究。

关于进步主义教育的研究论文在近十年期间共有17篇。例如,《再论“传统教育”与“进步主义教育”之争——从赫尔巴特到杜威》《杜威进步主义教育课程理论述评》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理论基础——杜威的教育思想》等文章。

这些文章总地来说,认为杜威在教育思想上,并不完全赞同进步教育的过分放任政策;杜威也不是一位创设该派的标奇立异者。杜威不过是一位脱离传统教育的形式与枷锁,而对传统教育加以反省性的批判,另以个体心理及其社会环境为出发点的教育思想家而已。从进步教育的观点来看,教育是由内而外的一种发展,是顾及到学习主体的心理条件的,对于学习者的兴趣、能力、欲求是兼顾的,而不是把教育看成为社会要求而准备的一种过程。学习的活动;尽量给儿童创造、表现的机会,所以在课程上,儿童有其自创的活动;在学习上、方法就较内容为重要。传统教育偏重教学的内容或学习的成果,使知识成为学习的主要目的,复诵成为唯一的学习方法,教科书也就成为唯一具有权威知识的所在了。这些都是进步教育以方法为学习的主要目的所不会有的缺点。

四、结论。

近十年关于杜威的研究,主要以其教育思想为主,哲学思想次之。教育思想研究领域相对宽广,研究也比较成熟,但是仍有被忽视的研究领域,如杜威的美育思想研究,十年中仅有一篇研究论文。而近十年,国内关于杜威哲学思想的研究数量较少,特别是对杜威经验概念研究基本持轻视态度,缺乏专门而深入的研究。

教育哲学论文范文

哲学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具有特殊意义,并占有特殊地位。

哲学作为理论形态的世界观,哲学教育的特殊意义和特殊地位,在于它不仅是培养哲学专业人才的专业教育,而且是培养大学生的哲学修养的教育。推进哲学教育改革,提高全体大学生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哲学修养,激发中华民族的思想力和创造力,这是我国高校哲学教育的神圣使命,也是新一届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根本任务。

一、哲学学科建设与哲学教育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哲学学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既为哲学教育改革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也为哲学教育改革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20世纪80年代,中国哲学界不仅以讨论“真理标准”的方式推进了当代中国的思想解放的进程,并且以改革通行的哲学原理教科书为聚焦点推进了哲学自身的思想解放,形成了关于世界观、认识论、历史观和价值观讨论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在当代中国哲学史上形成了繁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热潮。与此同时,中国哲学和外国哲学研究突破简单化的研究模式,展开了中外哲学史的断代史、国别史、流派史以及各种哲学思潮的具体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在现代科学和现代西方科学主义思潮的背景下,展开了对现代科学技术以及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研究,形成了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的雏形;伦理学、逻辑学、美学和宗教学提出并研究了一系列对学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的新问题和新课题。

20世纪90年代,中国哲学界实现了从“体系意识”到“问题意识”的重大转换,“问题”成为哲学研究的最重要的出发点。真理与价值、理性与非理性、公平与效率、发展与代价、传统与现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这些源于现实生活的哲学问题表征了当代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人的存在方式的变革,以及当代中国人在深刻的社会转型中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在90年代的哲学“问题”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是对哲学自身的理解即“哲学观”问题。它引发了关于哲学基础理论的两个方面的深刻反思:一是对哲学的理论性质、研究对象、思维方式、生活基础、派别冲突及发展趋向的反思:二是对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真理观、价值观、发展观和人生观的反思。关于哲学基础理论的反思,又引发了对“两大思潮”:科学主义思潮与人本主义思潮、“两种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并进而打破了长期以来哲学各学科壁垒森严、相互割裂的状况,推进了哲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哲学研究的丰硕成果,为哲学教育改革奠定了至关重要的理论基础。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哲学学科建设和哲学教育改革获得了新的体制性支持。一批高校的哲学学科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一批高校的哲学研究机构被确定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批高校的哲学研究基地被确定为“985工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一批高校哲学院系的研究课题被确定为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社科基金的重大或重点项目。尤为重要的是,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把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列为首批重点建设项目,编写组制定编写纲要和编写要点,多次召开研讨会,聚集全国高校、党校、xxx等各方面专家研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为编写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奠定了基础。自2001年至2005年,连续五届的“马克思哲学论坛”,深入地探索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化的反思、构建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等重大问题。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研讨,进而延伸为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研究,特别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气派和风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中国哲学界的共同使命。

哲学研究的成果,不仅为哲学教育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的教学内容,而且为哲学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它为人们提供了理解和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相互关系的“大智慧”和“大聪明”。在哲学思想中熔铸着人类的智慧、理想、信念和教养,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更是熔铸着马克思和xxx及其后继者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高尚情操和深厚教养,因而具有气势恢弘、博大精深、睿智通达的理论境界,从而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最能“以理服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我们只有充分理解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性质和社会功能,并把这种理解诉诸于哲学学科建设之中,才能奠定哲学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二、教材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

教材是教学的“文本”;哲学教育改革,需要以教材建设为本。

长期以来,哲学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在于哲学教材和哲学教学脱离生活、脱离现实、脱离学生,把教材当成“现成结论”和“标准答案”,把教学当成“讲解条文”和“空洞说教”,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作为教学内容的教材缺乏哲学应有的深厚的历史感、强烈的现实性和巨大的逻辑感,使哲学教学失去了它的丰富性、生动性和深刻性,没有实现哲学的“以理服人”。改革哲学教学内容,必须从改革教材内容入手。

哲学教材改革,不能是无源之水,不能是无本之木,它的“源”和“本”是哲学研究的丰硕成果。任何一门学科的存在与发展,都高不开“论坛”与“讲坛”这两种方式。“讲坛”的丰富性和深刻性来源于“论坛”的研究成果,“论坛”的研究成果转化为“讲坛”的教学内容并得以广泛传播和逐步完善。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为繁荣和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不可胜数的新问题,“哲学论坛”对这些新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在这种讨论中拓宽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理论,为“哲学讲坛”提供了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的教学内容。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哲学论坛”比较集中地探讨了认识论的反映论与选择论的关系、辩证法的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关系、价值论的理想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关系、历史观的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关系、真理观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关系、唯物论的物质论与实践论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这些讨论,深刻地变革了以素朴实在论为代表的直观反映论的思维方式,变革了以机械决定论为代表的线性因果论的思维方式,变革了以抽象实体论为代表的本质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形成了具有丰富理论内容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迈进21世纪,哲学界对20世纪的哲学历程开始进行深刻的反思,这为梳理和概括“哲学论坛”的理论成果,进而把“论坛”的成果转化为“讲坛”的内容,创造了难得的大好时机。我们应当以严肃认真而又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实现“论坛”成果向“讲坛”内容的转化,创建一大批本世纪初试用的哲学教材,为新世纪的哲学教育改革提供坚实的基础。

哲学教材建设,应当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2004年先后辞世的张岱年先生和高清海先生,都做了不懈的努力。张岱年先生是我国哲学界和思想文化界德高望重的著名学者,他的哲学思想学宗辩证唯物论,兼采西方哲学的分析方法,对中国哲学史研究有着极高的造诣和广泛的建树;他的著作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概念范畴、思想体系、源流发展及其基本倾向等作了全面系统的阐释;他的研究重视阐扬中国传统哲学固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重视对中国传统道德论和价值论思想的理论分析。高清海先生在他辞世前发表的《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需要有自己的哲学理论》一文,提出“哲学”是民族之魂。“哲学标志着一个民族对它自身自觉意识所达到的高度和深度,体现着它的心智发育和成熟的水准。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它内在地要求人们从理性的高度来判断中国社会的历史方位,澄明社会发展的价值前提,反思未来发展的可能道路,也即是说,创建当代中国哲学理论,乃是中国人反思自己的生命历程、理解自己的生存境域、寻找自己未来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以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理论自觉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教材,这是哲学教材建设的根本使命。

三、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方式改革。

哲学是一种反思的智慧,批判的智慧,创新的智慧,它以时代性的内容,民族性的特色和个体性的风格去求索人类性问题,它要激发人的想象力、批判力和创造力,它要弘扬人的主体意识、反思态度和探索精神,它要增强人的理论思维能力和提升人的人生境界,因此,它要求哲学教师不仅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广博的知识背景和灵活的教学艺术,而且要求哲学教师具有融理想、信念、情操和教养于一身的强烈的人格力量。一个对国家、民族、人类漠不关心的人,一个对是非,善恶、美丑、荣辱莫衷一是的人,如何能够讲好解放全人类、创建新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的特殊性向哲学教师提出了特殊要求。对哲学教师的特殊要求,表明哲学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在哲学教育改革中具有突出的重大作用。

历史,哲学与哲学史是密不可分的。一个合格的哲学教师,不仅需要研究“哲学理论”,而且需要通晓“哲学史”,并且能够熟悉诸如伦理学、逻辑学、宗教学、美学等领域的知识。在这个意义上,把“哲学”分为若干学科或专业,对于哲学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特殊教育高职院校《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方法的论文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升和全民健身的大环境的影响,在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学的地位越来越被突显出来。因此,旧有的一些体育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高职学校体育的要求,使得体育教学方法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因此,高职体育教师要认真探讨创新体育的教学方法,积极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手段等多种方式提升教学质量,使高职体育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并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一、创新教育以及体育教学。

创新教育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进行探讨研究的,主要就是研究个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发展的成果之一,其主要内涵就是以人为本,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体育教学方法到目前来讲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各个定义都有许多共同点,例如体育教学不是老师单独的讲授而是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在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就要求老师生动的讲述体育活动的技巧和方法,并且和学生一起参与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注意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且逐渐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二、创新思维对体育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创新教育是当今教育的必然发展思路,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更注重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的人格特征。体育教育能提高情趣、陶冶情操,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开发智力、促进智育,都有很深沉的默化作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品质都能起到其独特的作用,体育教育是一种很独特的艺术教育,具有很强的美感。在研究、探索、改革和创新艺术教育教学方法上,大大提高艺术教育的质量,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积极实现高职体育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体育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发展。

体育教学的两大重点是技能和体能,由于他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也就不同了。思维起源于某中疑惑,迷乱或怀疑。思维的发生不是依据普遍的原则,而是由某种事物作为诱因而发生。思维可分为动作思维即操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以动作思维为主要特征,就是指学生在身体练习过程中通过思维决定采取相应的动作。所以创新能力的第一步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深入细致的观察。只有在学会一定技能的基础上才能有可能进行创新。第二步就是尽可能把学过的同类技术技能进行归纳和总结。这一个步也就是“默”的过程,“默”是我国著名京剧艺术家盖叫天先生针对自己的练功实践总结的精练,是我在读《盖叫天传》中受到了启发,形象思维与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记忆和回忆动作有很多帮助。他解释道:背是记忆,记住了;默是在记的基础上进了一步,也就是创新。盖先生“把形象留在思维中和把思维形象化”这一论述道破了形象思维的过程和形象思维的意义与形象思维的价值。例如:在学习不同套路的健美操、徒手操、武术拳术等,学生就会遇上同一动作名称,而表现形式不同。这就需要他们进行回忆、归纳、总结。发现他们的共同点和差异之处。这样就产生了类似经验,就可能出现新生事物。发挥想象,进行创新当然是第三步。有了类似的经验,就可以发展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

思维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善于发现问题,会提出问题是各种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体育教学有其特殊的一面,它拥有时空特征、身体活动等特征,能促进人的智力发展:运动过程中能激活人的大脑,使人的思维活动处于良性状态。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以最简捷的方法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告诉学生可以从多个方面和多种角度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在体能方面创新就需要提高身体素质,提高身体素质我们就得做以下几件事情。第一,需要科学的训练方法。第二,需要一定的时间。第三,重复性练习和坚强意志。重复性练习是提高身体素质成绩的重要手段,也是掌握和巩固动作技术技能的重要方法及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必要手段。提高身体素质的成绩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达到的,需要练习者长期的坚持锻炼。体能的创新不仅要有锻炼身体的习惯,也要有坚强的意志。从而才能在体育教学中良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应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转变而改变。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涉及体能、生理、心理、保健、卫生、环境保护、营养等多学科,充分体现了跨学科与综合性的特点,新课程更利于学生健康意识和健康体育行为习惯的养成。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必将开设新的体育教学项目,这就要求体育教育工作者随之转变教学方法,掌握新的教学技能,提高教育队伍的师资力量,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方法,以适应新的专业技能发展的需求。可针对劳动强度和损伤特点加强对应身体肌肉和肢体的训练,开设体育保健教学,如运动处方、疲劳的恢复调整、劳动损伤与预防、体育与休闲等。发展职业技能的身体素质,应有预见地开展职业性运动生理机能补偿与职业病防治教学,使学生逐渐适应并增强职业体能,让体育运动与体育保健伴随学生终身。

参考文献:

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理论的论文

信息和网络社会,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幼儿时期的教育成长。正确实施美育,对促进孩子个性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游戏与音乐活动的结合是提高幼儿音乐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

一、幼儿音乐教育中音乐与游戏结合的必要性。

幼儿阶段是人生奠基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玩乐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进行学习认知、探索世界的方式,将音乐学习与幼儿的游戏活动融为一体,能使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了审美意识与能力。幼儿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幼儿音乐教育方式,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幼儿年龄小,有意控制力差,音乐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适合的手段诱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凡是幼儿感兴趣的东西,他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注意力就会集中,出现探索尝试的欲望。这就要求在幼儿音乐教育中避免长时间让幼儿学习过于单一或较为抽象的音乐知识。幼儿学生可塑性很强,教师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幼儿学习兴趣或需求的转移,幼儿会逐渐失去对音乐活动的期盼,还会限制幼儿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对于3-6岁间的幼儿音乐教学中,要紧抓幼儿学生的爱玩的天性,以幼儿的需要为基础,以“新”“奇”“异”来诱发幼儿对音乐游戏活动的喜爱,实现游戏与音乐教学的结合。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学习到具体的、可理解的内容,从而培养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并学习到音乐知识,对提高幼儿音乐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二)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幼儿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与成年人具有很大不同,他们自制力弱、好奇又好动,而且天生贪玩。意大利教育学家蒙特利梭说过幼儿的心智是“有吸收性的心智”,“儿童有一颗能够吸收知识的心灵。”由于游戏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实现音乐与游戏的结合,可以吸引幼儿自觉参与到音乐游戏之中。此外,幼儿期阶段是人萌发创造力的关键时期,吸引幼儿的主动参与可以为他们拓展一个巨大的想象和创造空间,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同时可依靠游戏的趣味性来增强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因此,音乐与游戏的结合可以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有利于端正幼儿的学习态度。

对于刚刚具有一定思想意识的幼儿来说,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他们对任何未知的事物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幼儿对身边的事情总是充满着疑问,这正是他们追求知识的重要表现。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教师要抓住幼儿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具有趣味性的游戏来激发幼儿学生对音乐知识学习的热情,使幼儿能够在音乐游戏中最大限度的展现自己。因此,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实现寓教于游戏的教学方式不但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能端正幼儿的学习态度,使其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幼儿音乐教育中音乐与游戏结合的策略。

音乐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细胞和感官发育,而且还有利于幼儿个性品质的形成。因此,幼儿音乐教育中要抓住幼儿的心理行为特点,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来提高幼儿音乐教育效果,而游戏与音乐的结合则是一条重要途径。具体来说,实现游戏与音乐的结合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音乐游戏需要在特定的音乐伴奏下进行,但由于幼儿缺乏较强的音乐理解能力,在音乐游戏进行过程中,幼儿往往只对游戏产生兴趣,忽视了音乐部分。音乐游戏完成之后,幼儿难以掌握应学的音乐知识。因此,为了有效完成音乐游戏,要选择那些易于幼儿记忆的歌谣,例如音乐手指游戏《手指变变变》,歌词中写到“一根手指头呀,一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呀,变成毛毛虫呀,两根手指头呀,两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呀,变成小白兔呀……”歌词重复易记,具有明确的指令性语言,幼儿可以在音乐伴奏下根据歌词来做动作,从而轻松愉快的进行游戏,并掌握了音乐歌词和动作要领,有利于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幼儿音乐教育中音乐与游戏结合首先要做好音乐的选择,确保音乐旋律优美,歌词简单,这样幼儿学生读起来才回更加顺口,便于幼儿记忆,教师只需稍微引导,音乐游戏便可顺利完成。

(二)精心设计游戏形式。

幼儿对任何事物都有着浓烈的好奇心,但是幼儿的注意力也很容易被转移,游戏是吸引幼儿学习的重要教学方式,只有不断增强游戏的新颖度和趣味性,才能实现对幼儿学习积极性的持续激发。因此,音乐教师要紧抓幼儿的心理行为特点,同时结合各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游戏活动形式和内容,确保音乐游戏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娱乐性,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如:幼儿园中班歌唱游戏活动《风》,用用力吹风的方式使ppt中的.苹果由青变红,使孩子们兴趣度极大的提升。此外,音乐游戏的设计要以幼儿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为依据,游戏要能够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表现力、音乐基本技能等,最大限度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促进音乐故事情景化。

由于幼儿年龄尚小,他们难以准确理解音乐游戏中所蕴含的艺术性与趣味性,为切实提高幼儿音乐教育效果,强化幼儿与音乐的沟通,将音乐游戏进行故事情景化设计是一个有效举措。教师可以以音乐内容为依据,设计出一个具有故事性的角色扮演游戏,为幼儿营造一个愉快轻松的氛围,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角色去表演,充分彰显出音乐游戏的趣味性,同时幼儿在故事情节中也深刻学习到了音乐的知识。比如在进行《摇啊摇》音乐教学中,故事可设计为妈妈和娃娃两个角色,在音乐伴奏下,由一个幼儿戴着头巾扮演“妈妈”,另一个幼儿吃着奶瓶扮演“娃娃”,模拟妈妈抱娃娃的情景。在音乐游戏进行中,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带有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充分体现出妈妈对娃娃的爱。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实时的点拨,及时的向幼儿讲解音乐知识点,使幼儿在音乐游戏中既能体会到游戏的乐趣,也能学习到自身能力范围内的音乐知识,最终提高幼儿音乐教育的教学效果。

(四)延伸音乐节奏性。

音乐游戏只是幼儿音乐教育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形象生动的培养起幼儿与音乐之间的联系,但是无法真正实现幼儿对音乐旋律、节奏的掌握。因此,幼儿音乐教育需要在音乐游戏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通过表演、模仿、乐器打击等游戏来增强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节奏性,以此提高幼儿音乐教育效果。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幼儿易于理解的图案来创设音乐区域图谱,使幼儿能够更好的理解音乐知识;其次,充分发挥出音乐玩具的作用,练习幼儿对声音的辨别能力,通过铃鼓、三角铁、钹、双响筒、圆弧响板、蛙鸣筒、沙球、卡祖笛等发声器材发出声音引导幼儿选择正确的音乐器材;最后,在音乐旋律下让幼儿自主选打击乐器进行有节奏的击打,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最终实现音乐游戏的根本目的。综上所述,音乐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培养幼儿的音乐细胞和感官发育,还有利于幼儿个性品质的形成。为提高幼儿音乐教育效果,必须加强音乐与游戏的结合,寓教于游戏之中,从而培养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谢湘娜.试论幼儿学前音乐教育中音乐与游戏交互作用的意义与必要性[j].读书文摘,2015,(20).

[2]田浩人.幼儿音乐教育中的游戏互动分析[j].音乐时空,2015,(15).

特殊教育高职院校《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方法的论文

哲学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指导生活。在特殊教育高职院校进行《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一方面可以引导残疾学生明确人生目标、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可以从残疾学生自身特点入手,摸索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帮助残疾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健康的人生态度与健全人格。

《哲学与人生》课程归属于德育课范畴,主要由“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顺应历史潮流,确定崇高的人生理想”、“在社会发展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五个单元组成,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结合中职学生身心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贯穿始终,把引导学生如何做人、走好人生路作为落脚点。

残疾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都具有特殊性,他们的教育水平与文化素质和正常人有一定差距。在特殊教育高职院校进行《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时,应运用一些特殊的教学方法,使特殊教育学校的残疾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而且从中学会关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完善生命,这对他们融入群体生活,能够直面和接纳其身体,战胜困难、勇敢地生活下去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特殊教育高职院校《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跳出学科理论知识体系的框架束缚,从学生实际出发“改变课程过于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形成学会学习和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教学活动。

在特殊教育学校《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等活动,创设相对宽松、良好的教学情境,把枯燥的理论讲授与案例相结合,化抽象为生动,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等活动,让他们思考、分析、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但是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因地制宜选择案例,如学习“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时,可应用我国著名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失街亭这一段,学生讲述故事,师生相互交流、探讨,启发学生想问题办事情,不能照搬书本,不能把一般原则当做教条,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而客观实际是每个人进行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时,要遵循激励性原则、时效性原则及趣味性原则,案例与教学理论不脱节,使抽象的哲学原理通俗化,枯燥的哲学理论趣味化,使课堂教学更具有吸引力、感染力,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和运用哲学的能力。

《哲学与人生》作为德育课的重要内容,教学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尤其对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来讲,在《哲学与人生》中使用自主性学习方法,更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心灵健康发展。

《哲学与人生》的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了解各种哲学思想知识内容,而是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和行为模式。尤其对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要让他们对人生和社会充满希望,勇敢地面对社会的竞争压力,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和自强心。

自主性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按照课前自主准备—案例导入自主—心理疏导自主—学生主体自主四个步骤进行。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发表自我意见,在思考中不断进步,培养自己的信心和兴趣,从而自主地进行课外知识内容的探索和钻研,不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特殊性,课堂教学中,理论课的讲授往往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因此,趣味性教学就可以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如适当的课堂游戏是吸引学生关注和参与的有效方法。游戏中,学生的.精力高度集中,对游戏结果的执著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既能身心愉悦,又可达到哲学“引发人的思考”的目的。搭纸牌、添一笔变字、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创造性游戏,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学生通过有效参与,提高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不同视角展开对哲学和人生的思考。

因此,在哲学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兴趣,符合“乐学”的原则。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枯燥乏味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通过教师对课堂的合理设计与组织,以“寓教于乐”为宗旨,引导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把游戏过程变成学习的过程,调动残疾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分析认知语言学哲学基础与语言教学教育论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不断进步,教育与文化在全球化经济发展过程中,发展趋势逐渐向全球化靠拢。因此,在全球化经济发展趋势的推动下,教育方式及教育资源越来越系统、整体及协同。教育与文化不仅仅在向全球化趋势所发展,更随着全球化经济的逐渐完善,各高校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高校在发展中为了满足竞争需求,在自身改革中逐渐向整体、全面及系统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进而不断提升学校凝聚力及发展动力。学校在整体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是主体,因此在综合改革背景下,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意义重大。有资料显示,在新形势下高校课堂教学其改革重点主要包括:超越传统课堂限制,将教室、校园、国内、国际及网络等进行综合协调,达到全面改革、全面教育的改革目的;除此之外,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以在线课程为依托,进而推动mooc、spoc及混合式课程等新技术的应用及推广。

1.高校综合改革的背景与慕课教学的兴起。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所谓慕课(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即指20世纪90年代初期所兴起的大规模远程教育。该教学方式的主要理念为:整合优势教育资源,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共享。基于此,慕课即指的是网络教育的新发展。慕课教育在推广初期,即以大规模地面向社会(massive)、开放自愿(open)、随时随地(online)及结构化的有始有终(course)等教学特点,被众多学习者所喜爱、推广。慕课教育不仅仅是由于其先进的教学思想被广泛推广,更是慕课教育在技术上主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打破传统教育理念中以教师为主体的固有思想。除此之外,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所有的教学内容均由教师在课前提前准备,学生并不能在学习前提前浏览或学习,然而在慕课教学中,提供了不同地方在线开发的海量学习内容,保证学习者随时随地进行访问、浏览。

随着慕课教学的不断流行并使用,越来越多的基于网络学习的方式出现。因此,在实施慕课教学过程中,应当以课堂管理系统(cms)/学习管理系统(lms)的网络教学平台为其实施前提,保证慕课教学顺利开展。随着网络教学的不断发展,当前的教学方式不断更新,学生在家便可以运用网络视频进行学习,实现相应的学习目标,在课堂上,主要与教师交流、互动,该教学方式体现出的教学效果远超以往的教学。

2.应用语言学慕课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所谓应用语言学,即指的是将研究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与应用方面进行交叉,该交叉部分即是应用语言学。在当前众多学科中,许多学科在应用语言学中均存在应用领域,比如计算机信息处理、病理学、社会学、神经学及地理学等。当学科与本体语言学的研究联系越来越紧密,由此产生相应的学科语言学,比如计算语言学、病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及地理语言学等。这一系列被称之为列新型交叉学科,上述学科均是应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

由此可见,在应用语言学的学习过程中,该学科是一项开放性学科,除此之外,由于交叉学科的性质,在应用语言学当中,其方式是具有兼容性及综合性的。基于此,相关人员在实施应用语言学的慕课教学时,应当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式及研究成果进行优化,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更加充实课程内容,提高课程难度及挑战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开展。

在实际在线课程中,教师将一系列学习单元进行连串,并将连串的学习内容组成序列,进而在每一堂实际课程中,将组成的序列形成完整的学习过程中,这就成为每一堂教学课程中的重要元素。根据相关案例显示,在应用语言学的慕课教学中,可以大致将学习分为以下两大部分:视频部分及非视频部分。在实际课堂操作过程中可以发现,视频部分常常是慕课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师在慕课教学设计中精力投入最大的部分。再加上非视频部分的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教学效果更好,进而最终所理解的教学内容就越多。

上述文章说道,应用语言学的慕课教学内容中,视频部分十分重要,因此在视频录制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以下录制原则进行录制,进而确保录制效果。

第三,在录制慕课视频的过程中,尽量以真实的语速进行录制,避免出现故意放慢语速的情况。

除去录制时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外,在进行慕课视频的录制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录制模式进行录制,保证录制效果:(1)录制模式一:手机+白纸+支架;(2)录制模式二:ppt+录屏软件;(3)录制模式三:手写板+windows画图工具+录屏软件。

第四,笔者以计算语言学为具体的案例,将应用语言学组织慕课教学的主要步骤进行详细分析及讨论:

(3)术语小知识;

(4)拓展阅读和网络论坛;

(5)测验题,测试题在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中,主要是模拟人脑对自然语言的处理,并从字处理、词处理及句处理等层面进行计算机分析。

上述提到的几个方面均是计算语言学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其中微视频为慕课教学实施知识讲授的环节,并且该环节正是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消耗精力最多的环节,同样也是慕课教学的主体。其余方面,是巩固及补充慕课教学,进而使慕课教学效果更显著。

4.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不断进步,教育与文化在全球化经济发展过程中,发展趋势逐渐向全球化靠拢。因此,在全球化经济发展趋势的推动下,教育方式及教育资源越来越系统、整体及协同。综上所述,在应用语言学慕课教学的设计过程中,相关研究人员及教学工作者应当以探索多样化成长路径为目标,最大限度地确保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作为主体,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及开放性。除此之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培养多种类型人才为目的,落实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师生发展,并以专业核心课程为载体,实现各专业人才培养。随着慕课教学的不断发展,其教学内容及过程逐渐在完整的学习过程中有所体现,最大限度地避免以往教学过程中的局限性,充分启发学生探究知识、开发潜力。

参考文献:

[1]黄金莲.多媒体教学与教学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01).

[2]秦姝,陳先进.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1).

[3]王洪伟.课堂实现有效教学若干因素的研究[j].基础教育,(12).

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理论的论文

2.1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音乐教育过程中,教育就是单纯的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在台下坐着听、坐着练、坐着想,没有学生想象与创作的空间,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以看出,在音乐教育中,只有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与教师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去进行课程的学习,才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积极、主动地去进行学习。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为核心,让学生学会自觉学习,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审美活动,尊重学生的个性张扬,才会使课堂丰富起来。

2.2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创造意识: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有兴趣的事情的接受能力比没有兴趣的事情接受能力要好很多,因此要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兴趣中成长。学生一旦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就会自主地投入到音乐实践活动中,由此可以看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或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课堂知识,增加知识的亲切感与真实性,也可以以教学目的为导向,设计一些与课程相关的故事等等,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抓住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进步。

2.3重视创作教学,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作教学属于审美教学的一部分,有助于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创作教学可以运用到音乐教学的各个方面。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个是节奏的创作,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一些节奏接龙游戏或者模拟动物叫声节奏游戏等等,可以让学生更快更准确的去了解和运用节奏。二是歌词的创作,要积极鼓励学生充分运用所学习和掌握的词汇、句子,进行歌曲的改编和创作。第三是动作的创作,鼓励学生根据所听到的旋律和音乐进行即兴动作创作等等,这些都是可以激发学生创造力,挖掘学生潜能的方法。

2.4开展音乐活动课,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运用音乐活动课去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对学生创造力的挖掘,进一步达到对学生全面的培养。让学生积极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感知能力,更加可以陶冶性情,也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教育哲学视角反思中职文秘实训教学的囚徒困境论文

[摘要]“互联网+”是现代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的成果,在目前的中职文秘教学中也提出了“互联网+实训”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手段有效地推动了文秘专业的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因此,以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为目的,探析“互联网+”时代下中职文秘实训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设,以此进行实训课程改革,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关键词]互联网+;文秘专业;实训课程教学。

“互联网+”是互联网不断发展的成果,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各个行业”的形式,利用互联网提升行业的发展水平。这种模式目前已经影响到了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包括教育行业。

中职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作为教学的目标,在文秘专业的实训课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公关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在文秘实训课教学中提出了“互联网+实训”的教学方式,有效推动了文秘专业的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

(一)实现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互通。

在“互联网+”的形势下,各行各业之间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企业和学校之间也是如此,发达的信息技术为文秘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在“互联网+”的构架下,空间、距离、时间不再让学校和行业企业有隔阂,而是让学校与企业之间做到零距离沟通。

对于文秘专业的教学来说,学生能力的培养应该满足目前企业对职工能力的需求。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与企业达成协议,将他们全部纳入互联网平台中,保证中职学校在教学中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目前各行业中对文秘人员的新要求,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以此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向。

(二)实现学和教之间的互通。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只能通过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交流。但是在“互联网+”的模式下,学校可以在文秘实训课程的教学中,为学生创建资源管理、实训实习管理、教学管理等网络平台,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随时能对文秘教学资料进行查阅,同时可以与二维码结合,实现手机浏览及资源下载,实现自助学习的目标。另外,教师和家长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学生实习的状况,进行教育督导。这种互联网教学的方式让文秘实训课教学中的“学”和“教”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三)实现学和做之间的互通。

实训课程就是学生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内容“做”的过程。新课程改革之后,出现了微课、慕课等在线课堂的教学形式。在实训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中的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些内容加强自己对文秘行业的了解和认知。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将所有的视频资料上传到学校的网络平台中,形成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通过资源库的资源进行学习,不必再等教师在课上进行指导,将“学”和“做”进行了有效的融合。

(一)加快文秘知识更新。

文秘课程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虽然中职教学将教学的目标放在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上,但是教学内容变化的速度仍然无法追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速度。在“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了解行业内的最新需求,并获得更多更有用的信息。这一点是传统教学中根本无法做到的,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互联网+“的这一优势,用网络资源弥补学校教学资源滞后的问题。

(二)开发文秘技术平台。

在文秘实训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模仿企业中文秘工作的实际流程。近些年来,文秘工作都是无纸化办公,中职学校可以在校园内为学生创建一个文秘实训的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中,为学生模拟企业中的文秘工作内容,让学生可以在该平台中了解文秘工作的内容和办公方法,完善自己实训中的不足,提高工作能力。

(三)完成学生职前培训。

文秘工作的主要内容包含了文书档案的管理和现代化办公设备的使用。中职学生在文秘学习中,必须着重于自己实践能力的提升。教师也应该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让学生了解岗位核心,完成学生的职前培训。在“互联网+”的模式下,开发了一些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的教学课件,为学生职前培训提供了相关课程。这类软件中包含了大量企业实际操作案例,学生通过对其操作能够了解企业中的工作模式,并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文秘工作中的结业方向和职业技能。这也给教师的实训课程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这类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完成自己的职前培训,提升实训课程质量,为文秘行业培养更多高水平的人才。

在文秘实训课程教学中,由于“互联网+实训”的教学模式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完全深入教学,在资金投入、教师应用水平和教学改革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但是我们坚信,在未来的教学发展中,这种教学模式一定会让文秘教育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姜艳玲,古岱月.“互联网+”环境下微视频实现创客学习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6).

[2]农莉芳.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本科卓越文秘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2).

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理论的论文

(一)音乐审美的思想主张分析。

审美的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基本的教学理念,审美教育是通过教学内容的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念的教育,培养学生基本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的基本观念。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发现美,这种美包含了人性的美好、生活的美好以及奋斗的美好等等,把审美的学习贯穿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成为了审美教育的终身特性。审美情感不仅能丰富学生们的内心情感还能为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文化素养奠定基础,培养学生们的品德与品质。

(二)音乐审美的基本认识。

我国课程改革的脚步不断前进,所涉及的教学领域也不断的加深,很多地区的音乐教师对音乐有了新的教学认识。将音乐提升到了美育的教育中来,这是我国课程改革的成果也是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所在。音乐是集合了美的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双重理念,通过对学生美的培养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对学生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在音乐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和未来世界的美好。音乐教育就是人类美好情感的教育,学生通过对音乐的学习,切身的体验到音乐给自己带来的一种美的享受,每一个学生对音乐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方式,作为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理解,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教师在教育中处于一种引导的地位,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为了能够给学生打下良好的音乐基础,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二、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观念的误区。

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音乐训练比较重视,这样就忽视了学生在音乐审美方面和音乐情感方面的培养。由于教师水平的不同,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教师本身节奏感不强就会采用比较单一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很多教师在基本节奏的展示过程中只是使用专业的术语进行教学,并没有给学生做好示范,这样学生就不能很好的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特别是对于刚刚学习音乐的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就更加的困难。

(二)学生学习态度比较被动。

在音乐的学习中,很多学生由于对音乐没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所以缺乏学习兴趣、对音乐的学习比较被动。由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失去,教师的教学对学生没有更多的意义可言,所以对于音乐审美的学习也就没有了体验和感受。只是被动的为了取得成绩而学习音乐。

(一)不同音乐作品的对比和唤起共鸣的引导。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列举多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形成比较鲜明的反差,这样让学生能够在这种比较中体验出不同,帮助学生去更好的理解音乐所蕴含的人文感情和生活之美。音乐不管是旋律还是歌词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这就是音乐的一种审美的形式。在我们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教授中,让学生进行歌曲的演唱,学生们就会联想到升国旗奏国歌的场面,引起自己内心对祖国的情感。教师还可以对一些歌曲进行思想感情的表达然后让学生去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和音乐的美感,让学生自己去了解这种美的存在。

(二)激发兴趣,产生审美联想。

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主要有进行歌咏比赛、分小组比赛、组织学生进行自编创作等等。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中来,发挥自己的特长了解自己国家的音乐风格和特点,以此进行审美感受的提升。审美联想是指教师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要让学生对音乐中表达出来的美丽画面展开想象,并将这幅画面在自己的头脑中描绘出来,这样才能达到对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

(三)音乐审美教育案例分析。

很多老师疑问怎样在音乐作品中进行审美感觉的设计,而在进行湖南湘教版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新课标的理解,设计出合适的课程,例如对音乐课本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一音乐曲目进行分析,包括歌曲的创作时间与创作背景等内容,随后我们让学生共同聆听这首歌,感受祖国山河以及祖国处于水深火热时祖国人民的反映,听过以后,让学生进行回答,这首歌对自己的启发,还有这首歌的演奏特点是什么?通过对这首歌的学习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情怀。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和继续演唱的方法反复的体会这首歌所蕴含的审美情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直处于教学的引导地位,学生是思考的主体,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中找出教师问题的答案,从而才会真正的提高他们对音乐的鉴赏和审美能力。

(四)音乐审美的评价方式。

音乐的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那么这种能力的培养评价方式主要是学生是否是真正的掌握了音乐学习的内涵,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点,只有改变传统的填鸭式学习,才能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增长。综上所述,在音乐的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要从教师的教学入手去改革和完善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发挥模范的作用,让学生在音乐中体验人生和生活的真谛。

特殊教育高职院校《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方法的论文

论文摘要: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学生计算机基础素质也越来越高,为了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更深的计算机知识,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决定将计算机应用课程原有的54学时改为36学时。但同时为了保证教学的质量,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来提高教学的效率。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进行研究。

一、引言。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以工科为主,航海类专业为特色,经、管、文等学科兼容的高等院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7000人,主要的任务是根据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由于学员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计算机技能知识,学院决定将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时有原来的54学时改为36学时,从而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更加专业的计算机技能知识。从而让完成学校“为社会培养各种实用人才”的任务,让学生能更好的使用日后的工作岗位,让学生有更好的自身可持续性发展。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与要求。

2、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3、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以及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localhost。

从教学的目标可以看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主要让学生对计算机相关的知识有大致的了解,并且熟悉计算机基本的操作。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一部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对于他们而言54学时的课程有点浪费。因此,学院决定将课程改为36学时,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更为专业的计算机知识。但是同时为了让计算机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更好的了解计算机相关的基础知识,学院决定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

为了在课时减少的同时,保证教学的质量,提高教学效率。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如下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改革:

1、利用多媒体工具直观教学。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特别在对于一些涉及到计算机反馈信息的内容教学时,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师板书和讲述,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那么尽管教师累的满头大汗,但是学生也往往只是一知半解。如果合理的使用多媒体工具,可以在屏幕显示器上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那么就能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

2、“解惑”式教学。

目前,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学生或多或少对计算机都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师应该以教材为基础,引导学生有层次、有重点的学习。让学生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并且借助教材来节省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在课堂开始时就明确告诉学生课堂教学目标,然后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当学生碰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及时进行解惑。而不是直接参照教材,面面俱到。

3、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

计算机教育具有非常强的应用好操作需求,是一种能力教育。从前面所分析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目标可以看出,课程应该是在学生对计算机相关理论知识有所理解的基础上,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以及一些常用软件的操作。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在授课过程中的“用”指的就是让学生在理论教学结束之后,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教学内容中的理论知识,从而领略到理论中的精华。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非常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4、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和更新速度都较快,再加上学校教育的`局限性,使得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不断的将获取的知识转换成自身的能力。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引入一些新的技术,从而唤起学生的求职欲望,这对学生思维的启迪有很大的帮助,使其自觉想专业的深度和广度发展;然后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加以鼓励和耐心指导,从而提高学生自学的信息,从而为学生打造良好的自学基础。

四、结束语。

为了在学时减少的情况下,完成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只能是对教学的方法进行改革来提高教学的效率。作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以及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利用多媒体工具直观教学、“解惑”式教学、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来提高教学的效率,重点在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作者所提出的几种教学方法改革方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于智平.提高计算机教学效益的几点体会[j].中国电化教育,2010(3)。

[2]李学农.走进网络时代与教育“新概念”[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1)。

[3]宋亦兵等.实于现代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新型教育[j].佛山大学学报,2010(2)。

[4]桑新民.当代信息技术向基础教育挑战[j].中国电脑教育报,.4.9。

[5]王国钧.师专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与展望[j].载计算机科学,(5)。

[6]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5。

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理论的论文

音乐教育哲学理论发展悠久,国内外均有不同成熟的哲学观念,如我国的“审美核心哲学、宗教美育哲学、多元化音乐哲学”,如国外的“实践音乐哲学、智能音乐哲学、功能音乐哲学”等等,这些哲学观念从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方式,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如今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但社会的发展以及时代环境的变迁不断促进着教育理论的改观,任何理论学问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当代,音乐教育者们提出了“创造为核心的哲学理论”,以此来推动音乐的继续发展,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阐述这一理论是如何应用在时间课程当中。

音乐在教学发展的过程中从来不是单一的“教――学”导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学习,教师与学生都属于创造的主体,也就是音乐哲学史上提出的“双主体”理论。音乐教学分为两个主要板块,第一是技巧第二是天赋,不可否认在音乐学习中没有“后天努力”这一种学习方式,教学者和学习者都能够通过技巧改变音乐的形式,但技巧却无法持续促进没有天分的音乐人继续创造,因此创造音乐又成为“天分音乐的表现”,在“双主体”和“天分音乐的表现”两重作用力的推动下,创造音乐哲学理念初步诞生,其理论价值观在于:“提倡学习者不断的提升自身对周围知识环境的价值与意义的理解,融入到自身擅长的音乐天赋领域中,挖掘教学者对学习者的引导能力,提升学习者对正确音乐价值和意义的理解,从擅长领域出发,不断的将新的知识融入到对音乐的理解中,最终实现创造”。这一价值标准贯穿整个音乐创作当中,包括:编曲、作词、表演、舞台,以核心创造音乐能力促进这些领域的持续发展。因此综合来看创造音乐哲学观的含义在于提升主体对音乐的认知与拓展能力,激发创造性。

二、“如何创造音乐”

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创造音乐”。也就是使学生关注自己如何创造音乐,提高创造音乐的兴趣、欲望、能力和水平。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应当了解和熟悉历史上的古人、现当代的今人是如何创造音乐的。要学习历史传统、熟悉历史传统、理解历史传统,不仅学习、熟悉、弘扬母民族的音乐历史文化传统,而且要学习、熟悉其他各民族的音乐历史文化传统,还应当理解现当代的今人是如何创造音乐的,关心现实,熟悉现实,了解现实。不仅熟悉、理解母民族现实音乐生活中的音乐创造的状况、动向和新发展,而且了解、熟悉当今世界上各民族音乐生活中的音乐创造的状况、动向和发展趋势。然而,这些又必须最终归结到培养学生“如何创造音乐”的一立足点,有利于促进学生音乐创造观念、行为、能力、水平的提高。

“如何创造音乐”是这一哲学观念的核心,但理论与实践结合是检查“创造”能力的具体方式,我们如何将“创造核心”的哲学理念应用在在教学当中,才是具体的实践能力表现,作者认为要从三个方面分析这一问题,第一改变课程设置,我国音乐教学的课程设置普遍还停留在“以教学大纲”为纵深的教学方式上,而教学大纲的编制也仅采取了“灌输式”教学理念,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即无法实现理论意义的改革,也无法实现实践的拓展。为此打破这一传统方式改变课程设置安排至关重要,加设“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历史、音乐环境”这些课程,让学生对所处的音乐环境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同时增设体验与创造、感知与表现、评价与反思的理论指导空间,让学生对音乐的价值与意义进行理解,并充分引导学生向自身喜好方向过度。第二改变课程实施,“灌输式”教学时抹杀学生创造能力的关键,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应当将“灌输”模式改为“引导模式”,教师应当从音乐教育者的身份转变成启迪者,这意味着教师要进一步增加音乐专业及与音乐专业相关的理念,以确保能够对学生的思考及提出的问题作出有效的解答和判断,给与学生明确的目标指向,促进学生进一步的挖掘自身潜力,在音乐创作、鉴赏、表现等课堂活动中,帮助学生开打音乐思路,当然创作音乐哲学是“双主体”教学理论,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同时离不开学生对教学的认知,因此作为学生要积极的参与与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有限度的将自身认为正确的音乐理念引入到学习过程当中,充分的与教师分享自身的所见所得,不拘泥于现有的教学思路,也不拘泥于对陌生理论探讨的避让,切实从自身想法出发,对学习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第三改变课程的评价方式,教师良好的评价方式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做到两点,时候先是认真听取,学生在创造的过程中并没有具体的理论指导思想,因此往往是“念头”,不能涵盖所有的只是理论,因此出现“天马行空”的构思,这是教师应当与学生细谈,将学生的“念头”用理论包装起来,反馈给学生正确的发展方向。其次“过犹不及”,评价最注重的就是适度评价,无论好坏教师都应当在尊重学生原有学习基础上以及个人素质表现上对学生的新创造进行评价,站在学生的角度看自身的评价是否合理,给与一定褒奖和中肯的评价,刺激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又要防止评价过度现象,因人、因时、因事而定,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

结语。

“创造”为核心的音乐哲学理论的关键要素在于对理论的拓展、对价值意义的思考、对教学方式的改变,三者缺一不可,而教师与学生作为这以理论当中的双主体,一方面要积极拓展自身四轮,一方面也要注重理论实践的双结合,只有切实的从教育、思想、理论等方面出发,才能完善这一理论价值系统。

参考文献。

[1]阎小青.音乐创造哲学教学审美教育的培养[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4).

[2]王畅.多元化哲学理论观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信息技术,(11).

[3]杨志华.新课改下音乐创造教学的问题与策略探讨[j].科教导刊,2009(35).

[4]杨志华.音乐课程课改下理论实践的教育方向分析[j].科教导刊,(27).

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理论的论文

音乐可以陶冶情操,洗涤心灵,鲜明的节奏与旋律,更会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音乐教育可以培养中小学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音乐有利于心灵和感情的滋润,对学生情感和审美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音乐的三大基本特征就是形象性、情感性和愉悦性,因此中小学音乐教育对学生乐观向上的态度与精神的培养至关重要。音乐教育有利于学生更加形象地去认识客观世界,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在音乐课上,学生集中注意力欣赏音乐,可以发展其记忆力和想象力,活跃思维。在乐器演奏过程中,学生将手、脑、脚、眼协调配合,更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结语音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最古老、最具有艺术感染力和普遍性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教育并不向很多人所想象的只是唱几首歌、听几首音乐这么简单。中小学音乐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弥足重要的作用,更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参考文献:。

[1]郭声健著.艺术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杨雁斌编著.创新思维法[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3]周莹莹.新时期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概况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

[4]焦瑞.太原市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

[5]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