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吉柯德读后感 唐·吉诃德读后感100字汇总

小编: 碧墨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唐吉柯德读后感 唐·吉诃德读后感100字篇一初读《堂吉诃德》感受到的是堂吉诃德的荒诞不经,一个有文化的绅士可以被骑士小说迷得神魂颠倒,只要涉及到骑士方面的,他便把最起码的认知都丧失了,但只要不提到骑士,他则思维敏捷,谈吐不凡,能讲出许多深奥的大道理。我一边读一边捧腹大笑,笑他因善良而闹出的笑话,笑他因勇敢而惹下的麻烦,笑他对从未见过的村妇为自己的意中人而用情专一……

笑过之后,心里是满满的苦涩。事实上,堂吉诃德善良、正直、扶危济困,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好人。更让人难以忘怀的是他为自己的理想而坚持奋斗的精神。虽然他并不年轻,身材也不魁梧,但是遇到不平与求助,他总会毫不犹豫地出手相助,即使危险再大他也从不退缩。每每读到他要作战时,我都会为他捏一把汗,生怕他把姓名给丢掉。虽说他做的许多事情都让人觉得他疯疯癫癫,但他却能始终如一地以骑士的精神来要求自己。试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堂吉诃德一样善良、诚实,能为理想而奋斗终生,那这个世界又将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

唐吉柯德读后感 唐·吉诃德读后感100字篇二大多数人说起自己的童年都会滔滔不绝。童年岁月中那些快乐,即使是无聊的、傻傻的快乐,也是回味无穷的美好;童年岁月中那些忧伤,也如唐诗宋词中的千古绝唱那般凄美。

作者出生于1964年,父母都是教师,父亲被打成右派。他从小生活在江苏兴化的农村,书中写的那些童年趣事,吃喝玩乐,真实、形象,却又似乎透着淡淡的无奈,有着时代的深刻烙印。

书中的一些小故事非常有趣,我一边看一边讲给一年级的女儿听。比如“袜子”一则。作为知识分子家庭,母亲要求作者一定要穿袜子。而在当地当时,有袜子穿是很难得的。作者有两双袜子,每天回家他的鞋子和袜子都是湿的,于是父亲教了他一个好方法:晚上睡觉时把袜子压在身体底下吸湿,第二天就又能穿了。可是臭的痕迹是吸不掉的,于是作者的尴尬由此而生……女儿听了觉得很好笑,但不明白:“为什么作者的母亲不能给他买三双袜子呢?”我告诉她当时的生活是很困难的,有点钱先得顾着温饱。她还不明白:“为什么作者的母亲一定要让他穿袜子呢?是要告诉别人自己是有钱人吗?”我很难让小姑娘明白,这是一种中国文人自古就有的清高与节操。

作者生活在水乡,六七岁时就学会了撑船。但他的“学会”绝对是自学成才。“认得一生就是无师自通的一生,出了课本,又有几样东西是老师教会的呢?”我很有同感。身为老师我认为他揭露的是个学习的本质问题。老师的引导很重要,但只是推动作用。人自己的体会和感悟才是真正的而学习。如同游泳,教练可以告诉你动作要领,但真正要学会游泳必须靠自己在水里去尝试、去体会。而乡下的孩子似乎天生就会在小河里游泳,是不用教的。

作者童年的玩具非常多:桑树、鸟窝、变幻的云、蒲苇棒、蚂蟥、红蜻蜓……每天都玩的那么快乐,和小伙伴们过得那么充实。我们的孩子也有那么多的玩具:芭比娃娃、变形金刚、乐高积木、电脑ipad……可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的童年似乎常常是孤独而无聊的?失去了单纯的快乐,失去了天真的想象,我们被现代化主宰的那么麻木。

作者的童年经历有着浓浓的乡土气息,与我这个从小在城市长大、生活无忧、分不清五谷的人相距很远。读这些故事时,我似乎也走入了当时当地,有快乐、有无奈、有深情、有忧伤。我喜欢这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回忆中有地理、历史、文学。很多描写童年的书或文章,都是经典。

也许因为年纪大了,我也喜欢回忆往事。回忆让往事变得那么崭新、那么深刻;回忆重新给往事添了色彩,注入了思想。回忆让往事融入了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