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道路工程实训心得大全

小编: 笔砚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道路工程实训心得篇一一、实习安排

1、安淑红老师带队

2、实习时间为20___、6、27——28

3、实习地点 张夏馒头山、灵岩寺、苏庄背斜(均隶属济南长清区)

二、地质实习的目的

1、学会判别岩石类型及典型的岩层产状

2、了解馒头山沉积岩的每一层的岩石组成及其颜色、厚度等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4、应用地质罗盘测量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包括走向、倾向、倾角)

5、掌握褶皱的基本知识和判断背斜、向斜的能力

6、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三、实习内容

(一)地质观察(地点:张夏馒头山)

山东省的地层,除缺失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统和三叠系地层外,其余地层从太古界到第四系均有出露。本次实习主要观察寒武纪系馒头组等地层。寒武系的形成时代为寒武纪,距今约有5~6亿年,属海相沉积。该地层一般含有三叶虫化石,为标准化石。山东的寒武系分布广泛,由南向北分布在枣庄——苍山——滕州一带,泗水——平邑——费县一带,蒙阴——新泰——莱芜一带,淄博——济南——张夏——肥城——东平一带,露头良好。

馒头山,海拔408米,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当地老百姓习惯称此山为“馍馍山”、“满寿山”,或者高雅的称为"曼寿山"。20___年,馒头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第三地质名山,当年又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保护区。馒头组主要由紫红色、黄绿色等杂色页岩及泥质、白云质灰岩组成。底部不整合于泰山杂岩的肉红色片麻状花岗岩之上。下部

灰岩中含磁石结核和条带,上部页岩中具微细水平层理,中部页岩含有三叶虫化石~中华莱德利基虫。厚度119米。此次实习分为三组:馒头组(十层)、毛庄组(六层)、徐庄组(五层)。

1、馒头组 杂色页岩和石灰岩,泥灰岩,上部有鲜红色的易碎页岩与毛庄组分界,张夏馒头山一带有黄斑岩侵入体,厚约为58米(未计黄斑岩侵入体),层序由底到顶如下: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2米,岩层呈现黄灰色,局部呈现灰色,风化程度非常的严重,裂隙发育大,我们在工程中应尽量避开

第二层是蓝灰色薄层石灰岩,含燧石结核,厚约4米。

第三层是灰黄色及灰色钙质页岩,厚13米。

第四层是由杂色页岩组成,厚约8米。

第五层是蓝灰色及灰黄色薄层石灰岩,厚5米。

第六层是紫色及绿色页岩,厚4米。

第七层是由蓝灰色薄层石灰岩石灰岩组成,厚度2两米,空隙发育,石灰岩表面覆盖物为填充在裂隙中的杂质。

第八层为绿色钙质页岩,厚度约3米,

第九层为灰黄色及灰色泥质灰岩,厚4米

第十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13米,颜色呈鲜红色且易碎,由于该层位于山顶,所以此处岩石风化严重。

2、毛庄组 紫色及紫灰色云母页岩为主,加鮞状石灰岩层及石灰岩凸镜体。厚约52米。由下及上依次为: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9米,颜色为紫红色,页岩中含有云母

第二层是紫灰色云母页岩夹石灰岩结核及凸镜体,厚4米。

第三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为8米,颜色为紫红色,由于该处地势高以及各种外力因素,使得该岩层水土流失严重,表面基本无植被覆盖

第四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0.8米。

第五层:灰色石灰岩,厚0.2米。

第六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0.3米。

3、徐庄组 该组海拔较高,地势陡峭,鉴于安全考虑,未能继续前进。据老师介绍该组特征:紫红色页岩与石灰岩互层,底部为具交错层理的鮞状石灰岩及竹叶状石灰岩。厚约50米,共分为9层。

4、灵岩寺滑坡

在研究完著名的世界第三名地质山后,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了灵岩寺,到这里来的原因是这个地方的灵岩山,曾有过较明显的滑坡,并且现在形成的山体恰好适合我们的实习。

(1)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 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着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现象。滑坡的机制是某一滑移面上 剪应力超过了该面的抗剪强度所致

(2)滑坡的识别方法

在野外,从宏观角度观察滑坡体,可以根据一些外表迹象和特征,可粗略的判断它的稳定性。

1、后壁较高,长满了树木,找不到擦痕,且十分稳定;

2、滑坡平台宽大、且已夷平,土体密实,有沉陷现象;

3、滑坡前缘的斜坡较陡,土体密实,长满树木,无松散崩塌现象。前缘迎河部分有被河水冲刷过的现象;

4、目前的河水远离滑坡的舌部,甚至在舌部外已有漫滩、阶地分布;

5、滑坡体两侧的自然冲刷沟切割很深,甚至已达基岩;

6、滑坡体舌部的坡脚有清晰的泉水流出等等;

(二)构造观察

山东省境内的构造多为断块构造,即由大大小小的断层互相切割而成,褶皱较少,本次实习观察断层有三处,褶皱仅一处。

我们对馒头山小型平推断层,张夏火车站压性断层及范庄地堑(正断层组合)进行了实地观察。完成断层观察后,我们来到长青城关苏庄背斜进行考察。苏庄背斜是一处非常典型的两翼不对称的背斜构造。背斜核部张裂隙发育,岩层破碎,沿轴线向两边延伸,可见一系列水井分布。这里要求用地质罗盘测量两翼岩层的产状。苏庄背斜的垭口处由于长时间的风化、剥蚀,往往给人造成假象它是向斜,其实不然。苏庄背斜示意图如下:

地质罗盘测量岩层产状(走向、倾向、倾角)。岩层的空间位置决定于其产状要素,岩层产状要素包括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测量岩层产状是野外地质工作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之一,必须熟练掌握。

岩层走向的测定

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平线的延伸方向。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

道路工程实训心得篇二一、实习的任务、目的和要求

实习的任务:

初测是两阶段设计第一阶段(初步设计阶段)的外来勘测工作。 初测的目的是根据计划任务书确定的修建原则和路线基本走向,通过现场对各有价值方案的勘测,从中确定采用的路线,搜集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资料。

初测的任务则是要对路线方案作进一步的核实落实,并进行导线、高程、地形、桥涵、路线交叉和其他资料的测量、调查工作、进行纸上定线和有关的内业工作。

公路道路定测、即 定线测量,是指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外来勘测和调查工作。其具体任务是:根据上级批准的初步设计,具体核实路线方案,实际标定路线或放线,并进行测量详细和调查工作。 实习目的:

a)了解公路测量队的组队、测设准备、公路视察及前站工作。 b)实地参加公路选线、测角、水平、断面、桥涵、调查、内业各组的工作,并掌握各作业组的基本训练。

c)学习路线而布局的基本方法,了解路线方案比较的方法,公路路线线形的概念,进一步加深课堂所学勘测知识。学习公路各种曲线的敷设方法,基本能掌握各类地形、地物下曲线的运用和测设。 d) 熟悉测工的工作方法,并进行测工的基本训练。 e) 完成实习报告。

二、实习的时间、地点和安排

1、时间安排: 大四第一学期第3~8周,前2周为内业,之后为外业。

2、实习指导老师:陈建新

3、实习地点:长安大学太白山实习基地

三、实习的内容及体会

实习内容:

因为人数较多,而仪器和时间的安排受限,所以为满足实习要求,我们全班被分成5个组,每组非别负责 选线组,中桩组,水平组,横断组,地形组 这5个主要组的工作,每1天半轮换一次,并交接仪器工具,以下将按我第三小组的任务分配顺序进行说明。

1, 水平组。

水平组的任务是通过对中线进行水准测量,测出中桩地面高低起伏变化的情况,为纵断设计提供地面高程资料,同时还要为公路沿线设置

满足测设与施工所需要的水准基点。水平组分为中平组和基平组。中平组根据已设置的水准基点测量路线上每个中桩的地面高程。基平组主要设立水准基点,并测量其高程。

为了更全面的理解水平组的各项任务和仪器操作,我们组内又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水平组和基平组的工作,但是由于水平测量必须在建立在前两组的工作之上,所以我们前一部分时间都是在等待选线组和中桩组,大约第一天下午时分,我们也正式开始了我们的工作。

首先是路线水准点也就是bm点的设置,在这点上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先是因为选线的方向不清,所以无法准确判定路线的走向,也就无法确定水准点的位置,在选线组进行了一部分工作之后我们才确定了几个水准点,但是指导老师说,我们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 因为并没有好好理解指导手册上的内容,所以我们在测水准点的高程时,采用了顺序的方法,就是通过上一个水准点来测量下个水准点的高程,但是老师指出,整个路线上的水准点的等级应该都是一样的,这种测量的方法会使得水准点的等级越来越低,所以行不通。在咨询了老师和看书之后,我们终于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即从水准点旁边的国家水准点引出水准点的高程,用这种方法我们确定了几个水准点之后,准备开始中平的测量。

中平的测量一般是以两相邻水准点为一测段,从一个水准点开始,逐个测定中桩的地面高程,直至闭合于下一个水准点上。在每个测站上,除了传递高程,观测转点外,应尽量多地观测中桩。相邻两转点间所观测的中桩,称为中间点,其读数为中试读数。

2/横断组

我们第二个接手的组是横断组,横断组的任务是测量各中桩垂直于路中线方向的地面起伏情况,并绘制横断面图,为路基设计,计算路基土石方数量及施工放样提供依据。

横断的工作相对简单,具体说来分为三个方面。

1直线段

直线段的测量最为简单,因为直线段横断面的方向与该段路中线垂直。我们使用的仪器是方向架,是一个下面为尖杆,上面为两个固定成直角并刻有n,s方向的木条,最上面为一个可转动方向的短木条。 在直线段测量时只需将方向架置于预测的直线段中桩上。方向架上有两个互相垂直的固定片,用其中一个瞄准该直线上其他任一中桩,则另一个指向为该中桩的横断面方向。

确定了横断面方向之后,我们就会手拿花杆沿横断面方向寻找高差变化处,并在高差变化处立杆,用皮尺记录这个位置,这种方法也叫花杆皮尺法。

2圆曲线段。

圆曲线段的横断面方向为圆曲线半径方向,每一横断面方向均通过圆心。

这一阶段的测量将为复杂,具体测法如下:先将方向架立在圆曲线的起点上,将方向架的y-y轴后视对准切线方向,并转动定向杆z-z前视对准下一测点b,然后拧紧螺母将z-z杆方向固定。将方向架移至测点b,以方向架的另一轴x-x轴后视对准圆曲线起点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