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年度工作总结 年度工作总结 个人3篇(实用)

小编: 纸韵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年度工作总结 年度工作总结 个人篇一

针对我车间在维修过程中,多数设备及介质具有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强,高温、高压操作,工艺条件复杂,若安全措施处理不到位,稍有不慎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人员伤亡等事故,我车间努力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开展检维修工作。

一、机修、电气、仪表的日常工作

1、认真传达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文件精神,做到全员学习,思想认识上与公司同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2、车间完善组织机构,明确岗位职责,增强在安全生产方面的管理与培训。

3、坚持车间早交接班会议制度,对公司早调度会的内容做到上传下达,及时安排,及时解决,做到大事不过天,小事不过班,提高全员责任心。

4、参与公司生产装置及储运罐区的各项技改工作。

5、对所属的动静设备实行隐患排查整改日报制度,对存在问题做到汇报有记录,整改有计划。

6、公司历次的安全环保隐患排查整改检查中,对存在问题落实到人,按期整改。

7、班组交接班要进行安全环保喊话,交接班日志突出安全环保内容。

8、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实际,制订全面细致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如,《维修车间岗位职责》、《维修车间考核细则》、《维修车间安全检查制度》等。将这些制度、规程、责任制挂到各级岗位上,提醒岗位人员贯彻落实,以制度规范约束员工的思考和行为,以制度管人,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有章可遁,有法可依,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9、班组的培训教育,针对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教育,避免发生同样的问题。

10、票证管理,从严把关。厂区内进行各项用电维修作业,必须办理相关的安全作业证,并实行严格的票证管理制度。如“动火安全作业证”、“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等,严格按照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发布的《危化企业厂区作业安全规程》办事。实行专事专证、专人专证、专人签字确认、专人检查监护。

11、事故处理,严格执行事故报告制度,禁止不报。瞒报、谎报、漏报。事故处理(含未遂事故),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处理及时,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从根源上切断员工的侥幸心理。

二、2x13年主要工作

1、生产装置的年度检修及熔盐炉的技改工作。

2、消防报警系统的选型、安装、调试工作,为二期项目的建设积累经验。

3、二期项目电气、仪表的校对工作,以及电缆,照明等基础材料的统计工作。

4、公司erp管理系统的前期计划的工作。

5、泵房排风系统及有毒气体的在线监测仪表的安装。

6、沥青改制装置电气控制柜的制作,仪表dcs系统组态工作。

7、全年开具用电票416张,检维修作业票103张,加班共计158.5小时,未发生一例安全事故。

8、修旧利旧25台,更换全厂节能灯,降低了生产用电成本。

三、2x14年工作的几点计划

1、在领导及各车间的配合下,团结全体成员继续完成公司交办的各项工作。

2、要求员工有严格、谨慎、认真的工作态度,严格执行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做好各项数据记录的统计和上报工作。

3、严格执行各项制度,专用设备由专人管理,专人维护和保养。要求全体员工人人爱惜工具及设备,严格控制易耗品的损耗率,做好安全、文明检修工作。

4、实行月度绩效考核与奖金挂钩,充分体现奖惩分明、多劳多得的原则,破除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消极态度,迫使员工提高自己的责任心。

5、切实抓好全体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做到一专多能,为公司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专业技术基础,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制定员工定岗激励机制,让有能力的人有更多的收入,以提高员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工作责任心。

年度工作总结 年度工作总结 个人篇二

20xx年,全系统信息化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系统上下共同努力,工作有突破、有深化、有创新,在金质工程、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巡查信息化、网上行政审批、传统项目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受到国家局、省局和市政府的充分肯定。20xx年,是全系统信息化工作再上台阶之年。现做如下总结和部署:

今年完成了市财政拨付的180万专项资金招标工作,添加了服务器、核心网络设备、备份软件和网络运行维护管理系统,顺利完成了市“金质工程”(一期)项目建设任务;同时,全系统还积极参与国家局“金质工程”(一期)建设,完成了上级拨付的12365设备安装设置并实现与国家12365系统联网。开展了国家局“金质工程”(一期)应用系统试点工作,组织全系统11个县区局、5个市级技术机构、10个县级技术机构业务骨干人员约130人参加了试点软件培训,并落实了试点意见反馈。“金质工程”(一期)的顺利开展,大大提高了市局机房的硬件建设水平,为今后进一步加强与国家局、省局的联系,信息化工作的再上台阶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20xx年启动市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以下简称法人库)立项工作以来,法人库可行性研究及建设方案历经20余稿修改,于20xx年9月底通过了专家评审,11月获得市发改委批复。项目建设目标是整合分散在市属有关部门的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建成一个以“一库一系统一平台”为主要内容的完整、准确的法人库,批复建设资金566万元。法人库是xx市四大基础数据库第一个启动建设的,建设步伐走在全国前列。

配合市局科学监管、加强日常巡查重点工作的开展,在全系统启动建设巡查信息化工作平台,搭建了组织机构代码、特种设备数据交换服务器,确定了交换方式与频率,开发了监督稽查、巡查两个软件,组织了“企业信息”数据整合,导入组织机构代码数据近24万条、特种设备数据近12万条、监督抽查数据7550条。实现了巡查表数据输入、巡查管理和风险预警信息报送等功能,并初步整合了质监业务数据。

过去的两年,是我局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最多的两年,超过历年投入的总和。各县市区局也充分利用当地政府拨款或新大楼改(扩)建,添置信息化办公设备与网络设施。到20xx年底,全市质监系统已基本实现每位工作人员1台办公电脑,总量已超过1000台。配合以巡查为主的监管模式创新,全系统新采购了配有 3g上网卡的笔记本近100台。市局机房投入硬件设备总额已近380万元。在基础网络架构上,我局已连接xx市政府内网、电子政务外网、国家质检总局主干网,并租用电信线路连接互联网。今年,在5个市直属事业单位新大楼建设中,投入679万元用于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

20xx年,我局结合管理与应用实际,开发了计量二期、“十小”二期软件,继续对行政执法、oa等软件进行完善,并利用市行政审批平台开发了质监审批服务,使管理更规范、监督更动态、决策更科学、应用更便捷、效率更提高。

一是规范了内部管理。在oa系统里新开发了档案管理,历年的文件通过档案管理来查询与查看,并在oa发文流程里增添了政府信息公开功能,规范了内部公共管理事项的网上管理;完善行政执法软件,简化了办案流程,增设了指令书,通过全过程网上流转以及设置应用自由裁量案件库,规范了执法办案行为,加强了权力制约。

二是促进了数据共享。计量管理软件开发了管理版与技术机构版,实现了管理层与技术机构的管理信息共享;通过关联库合并了各业务系统中的企业共有基础数据,实现企业信息共享,在此基础上建设了巡查信息平台。

三是提升了工作层次。我局在业务系统开发过程中,注重对信息数据应用的开发,使数据为综合分析所用,为领导决策所用。“十小”行业整规信息平台整合9个市级职能部门的信息,全市约7万多家“十小”企业的相关信息和行业质量安全状况一目了然,成为我市“十小”整规工作的典型事例之一,受到省里肯定;巡查信息平台可实现巡查风险预警管理。

四是深化了网上审批。20xx年,我们通过与市行政审批中心积极沟通,站建立了一站式同步网上办事,办事指南、表格下载、网上申报、办件查询、结果公示,与市行政审批中心网站、市行政审批中心质监局审批软件达成了信息、流程、数据实时同步。

20xx年,我局在网站建设、政府信息公开、市电子政务考核三个传统项目在市级各部门中继续保持优秀。站获得服务类第一,继20xx年之后再次荣获市“十五佳”网站荣誉称号;政府信息公开方面,截至20xx年12月底,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4043条,信息公开量列部门第三,继续获得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和先进个人;在20xx年底的市电子政务考核中,我局位列市级各部门三甲。

(一)信息化需求复杂且难以统一

质监机构设置和业务一直不稳定,导致信息化需求十分复杂并且容易变动。一方面质监机构科室在市局xx县市局设置不一致,导致业务软件的角色设置和流程难以统一,如行政执法流程在市局稽查支队与县市区稽查大队中难以统一流程;另一方面质监职能的不稳定使业务软件开发需求变动较大,如因这几年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应用效果较好的食品监管软件几乎每年都有新开发需求。信息化系统为适应这种变化,往往会造成比较大的人力、精力和资源浪费。

(二)系统信息整合共享基础差

尽管20xx年以来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在市局范围内获得了开放使用,但是系统信息整合共享基础仍然较差。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基本信息共享基础差,各个业务系统历史积累下来的数据中有很大比例的企业基本信息与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不一致,难以被互相关联共享;二是行政许可和认证认可数据共享基础差,自市局行政审批改革以来仍有许多行政许可数据分散在各个处室xx县市区局。同时,认证认可的信息被认监委所掌握,这些数据难以被巡查监管等综合业务所应用;三是技术机构数据共享基础差,质监业务系统需要直属技术机构的数据支撑,但他们财务独立且存在业务竞争关系,往往独立研制不同版本的技术版应用系统,难以和监管版的应用系统整合或进行数据交换。

(三)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信息化建设管理队伍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化需求,特别是“金质工程”应用系统的不断推进,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库管理和软硬件系统运行维护需要专业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而系统11个县市区局全部是兼职网管员,其中只有4名是计算机类专业的,缺乏信息化管理与应用人才,储备力量也不够。直属单位虽然都有专职网管人员,但各单位间信息化投入、建设各自为政,管理水平、人才结构不均衡。另外,向市局有关处室报送数据的县市区局技术机构,信息化力量尤为缺乏。

年度工作总结 年度工作总结 个人篇三

20xx年,是佛山教育继往开来、乘势而上、再创佳绩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和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强力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全力完成20xx年市政府分解的工作重点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 教育现代化建设成绩显著。

为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我市20xx年召开了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教育综合改革工作会议、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以及教师代表座谈会等全市性大型重要会议。出台了我市免费义务教育实施办法(修订版)、免费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普惠性幼儿园认定和管理办法、学前教育补贴制度、中职免学费实施意见、教育装备建设指南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刘悦伦市长、麦洁华副市长等领导经常深入教育第一线开展调研,定期研究解决教育重大问题,加快了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在近年市及五区分别通过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和先进区督导验收的基础上,省政府20xx年11月正式发文授予佛山“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称号,佛山成为全省首个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

(二) 教育综合改革成效突出。

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取得实效。20xx年,佛职院开展中高职贯通分段培养试点,首批5个专业招生505人;佛科院开展高职-本科高端技能人才培养试点,首批5个专业招生120人;南海区开展普职融通试点,9名中职学生转入普通高中就读,1名普通高中学生转入中职学校就读。上述改革,让中职学生可直升高职院校深造,高职学生可通过专插本考试进入佛科院就读本科,普高和中职学生可申请在普高与中职之间转学。

考试招生改革进一步深化。佛山一中等8所优质普通高中学校继续安排30%的普通生计划招收指标生。公办普通高中择校生比例继续降低,除佛山一中等7所学校不再招收择校生外,其他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比例都下降了5到15个百分点。中职招生改革力度大,禅城、南海、顺德每区1所中职学校开展免中考入学试点;我市中职学校对有意向的本市中考考生,采取注册入学、集中录取或多次补录等方式招生,同时面向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高中学校招生,并积极拓宽招生渠道,面向退役士兵、农民工、农村青年等非应届初中毕业生群体招生。

各区改革特色鲜明。禅城实行全区公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全部收归区一级管理的体制改革,实行“一级办学、一级管理”。南海通过调节中考杠杆、疏通普高与中职发展瓶颈、创新体制机制、化解发展难题,加快基础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顺德通过“三个率先”,即在全省率先构建多元的学校自主发展评价体系,在全省率先撤销与合并教育检查评比表彰事项,在全省率先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工作的协同共治机制,逐步建立现代学校制度。高明通过创新管理机制、统筹城乡均衡等措施,加快改革发展步伐。三水在工业中专施行专业学部制,在理工学校施行一体化教学,并探索理工“对外加工、社会培训”等模式,深化职教改革。

(三) 教育体系更趋完善。

学前教育发展加快。圆满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建立生均公用经费制度,推行规范化和等级幼儿园奖补、教职工工资补助、园舍建设补贴等制度,完善合理分担办园成本机制,实施名园办分园、园际携手工程和学前教育发展先进镇考核机制等举措,扩大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全市规范化幼儿园达94.1%,等级幼儿园达75%。

义务教育发展均衡优质。五区同创“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首批全部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省级督导评估。创新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发展模式,实施“百校结对”、学校发展共同体、名师工程、集团化办学、教师合理流动等一系列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普通高中发展优质化特色化。全市建成一批示范性特色品牌高中学校。佛山一中、石门中学、顺德一中等学校教育质量稳居全省前列,优秀毕业生成为北大、清华、人大等名校争夺对象。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呈现分类发展态势。佛山一中、南海艺高和石门中学狮山校区分别以岭南文化教育、艺术教育、健康人格教育为特色,成为全国300所特色高中培育学校成员。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研制了我市重点建设专业和中高职贯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成立了佛山市汽车行业校企合作共同体和光电行业校企合作共同体。制定了中职教育教学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市级重点建设专业评价标准,并开展试评工作。出台我市“五位一体”职教综合实训中心建设规划,积极推进实训中心建设。佛山中职技能竞赛成绩继续全省领先,全市385名学生参加省大赛,获一等奖67人,占全省一等奖的25.2%,获二等奖128人。其中31名学生代表我省参加国赛,获一等奖8人、二等奖13人、三等奖10人,获奖率达100%。

高等教育稳步发展。佛山行政区域内13所高校组成的佛山高校联盟正式成立。佛科院新校园建设有新进展,北院校区建设工程奠基典礼年底举行;学校通过国家级验收,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机械工程等三个学科正式成为首批硕士点。佛职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院系二级考核机制;推进佛山职教基地总部大楼建设,深入探索集团化办学;创建和申报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成为第三批省示范性高职学校立项建设单位。顺职院通过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省级和国家级验收。

特殊教育体系更加完善。以市启聪学校为基地,在市福利院开展“送教上门”试点,定期安排教师开展送教上门服务。特教资源教室建设验收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16所学校特教资源教室建设通过验收。残疾儿童少年十五年免费教育深入推进,建立“一人一案”工作机制,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

(四) 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学校德育扎实有效。通过开展读书征文演讲比赛、道德实践、日行一善等活动,开展以“我的中国梦”和“创文”为主题的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佛山市德育达标示范学校建设、城乡学校少年宫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有新进展,全年全市21所学校被评为第四批德育达标校、28所学校被评为第五批德育示范校、18所学校通过佛山市心理健康示范校和达标校评估认定;全市已建成覆盖城乡学校的少年宫36所。

教育教学工作成绩显著。全面推进有效教学课题研究,全年共举办各学科有效教学研讨活动32场次。以南海狮山镇和高明荷城街道41所学校为平台,积极开展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试点。20xx年高考再创历史新高,全市重点线及本科以上上线人数继续增加,居全省前列;佛山一中、南海石门中学重点本科上线率超过72%,跻身全省前十。此外,佛山一中连续两年夺取省文理科总分状元。

(五) 教育保障力度明显增强。

教师队伍建设稳步推进。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在教师职称体系、评价标准、评价机制等方面深化改革。“三名工程”及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扎实推进,骨干力量进一步强化。积极开展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全年组织市级以上培训项目99个,其中国家级培训项目7个、省级49个、市级43个,培训规模达3274人次。

教育投入力度加大。20xx年全市教育总投入164亿元,同比增加13亿元,增长8.61%。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拨款124亿元,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75.61%,同比增加7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拨款107亿元,同比增加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拨款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达24.4%。

科研强教工作成效明显。一年来,全市8个课题获上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资格,60个课题参加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xx年立项申报。获省科研强师工程项目32项。向省推荐德育、心育等专项80项。获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奖34项,是20xx年获奖数量较多、获奖层次较高的地级市。

教育信息化建设卓有成效。智能教育工程技术支持平台建设全面竣工,优秀科学学习视频、市民公共考试服务平台及题库、优课网、市民知识银行、学校德育、安全管理、数字化幼儿园等项目已在线使用。国内首个数字化科学探究流动实验室“探索号”应用成效突出。20xx年,市教育局和禅城区教育局的门户网站分别被评为第二届全国地市级和县区级优秀教育门户网站。

教育装备应用水平全面提升。启动全市初中实验操作考查工作。佛山教育装备标准化项目顺利通过省教育装备中心组织的专家组鉴定,项目成果《佛山市教育装备建设指南(试行)》获专家组高度评价。我市教育装备应用实践案例成果在教育部“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展评中,获一等奖17名、二等奖11名;参加全国首届中小学实验教学优秀案例展演活动获一等奖11项。获奖比例、类别、等级及数量等均居全省第一。

政风行风建设全面加强。狠抓教育收费管理,定期开展专项检查,使全市学校教育收费依法依规。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各级各类考核检查、评比表彰和竞赛活动等事项的规范管理,强化项目采购招投标、初中升学体育考试、民办学校招生、高考中考等方面的监管,促进良好政风行风的形成。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20xx年我局依法行政工作市级考评得分97分;行政审批事项100%进驻省市网上办事大厅,行政审批年度绩效考评得分95分。

学校安全工作狠抓落实。成立了我市校园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细化了市、区、镇、校四级安全管理的职责和任务。着力抓好学校维稳、消防、交通、溺水防治、食品卫生及治安综治等重点工作,全市学校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把校车作为学校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制定了校车管理意见和财政支持政策,成立校车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全市校车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基本形成。

重大活动影响力强。组织开展了三项重大活动,即与中国航天科研培训中心联合举办了“20xx年中国航天员体验营(佛山营)”活动;在佛山一中成功承办了第五届广东省宋庆龄奖学金颁奖典礼;在佛山一中成功举办了“中国功勋航天员走进佛山校园”活动。这些活动声势浩大、影响力强,我市学生均能“零距离”接触,效果十分明显,也提升了佛山教育的知名度。

(六) 教育惠民政策落实到位。

政府和家庭合理分担学前教育成本机制不断完善。从去年起,政府对具有本市户籍学前三年在园幼儿,按每生每年100元的标准将生均公用经费拨付给幼儿园,建立起不分公、民办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制度。对已实施两年的学前教育补助制度调整完善,将补贴对象从原来户籍大班在园幼儿扩大到学前三年在园幼儿,补贴标准每人每学年300元至680元,全年全市三年保教费各级财政补贴共计4589万元,同比增加49%,惠及户籍幼儿96356人,同比增加72%。

免费义务教育实现全覆盖。全市免费义务教育对象从原来的省内户籍学生和省外政策性借读生,扩大到就读义务教育公、民办学校的所有在校生。同时提高免费义务教育拨款标准,小学、初中分别比上年每人提高190元和336元。全市65.7万在校生享受免费义务教育,核拨免费拨款资金7.4亿元,同比增加2.8亿元。其中非本市户籍学生免费义务教育财政拨款资金3.5亿元,同比增加1.2亿元。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读书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非户籍学生34.1万人,同比增长24071人,占全市义务教育在校生总数的51.2%,其中约有24.6万人入读公办学校,同比增长19054人,增长率8.4%,入读公办学校人数占全市非户籍公、民办学校在校生总数的72.1%,居全省前列。

尽管全市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优质公共教育资源配置还不够均衡,教育公平要加快推进;教师队伍活力要进一步激发,队伍整体素质要不断提升;教育评价机制有待完善,人才培养要更加适应未来发展需求。上述问题要逐步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