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欺凌反暴力作文题目 防欺凌反暴力主题实用(3篇)

小编: 翰墨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防欺凌反暴力作文题目 防欺凌反暴力主题篇一

一、要勇于拒绝校园欺凌暴力伤害事件。在受到校园暴力侵害时要勇于向学校、老师和家长报告,必要时拨打110报警。对高年级学生和校外青年共同实施的暴力报复等各种校园非法活动要勇敢揭发。

二、要加强法律知识学习。积极阅读法律书籍,增强法律意识,从小养成良好的法制观念,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三、要拒绝与校外不良青年交往。对校外不良青年的引诱要坚决拒绝,在受到威胁、恐吓时及时向学校、老师、家长报告。

四、要增强友爱互助意识。积极团结同学,热情帮助同学,增强应对困难、对抗邪恶的勇气,形成抵制校园暴力的合力。

五、要积极与家长、老师交流沟通。在家长、老师的健康引导下,提高防范校园暴力的意识,增强抵制校园暴力的能力。

六、要树立进取、向上的人生观。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磨炼意志,陶冶情操,立志做新时期的有用青年。

防欺凌反暴力作文题目 防欺凌反暴力主题篇二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中的心头肉,都不希望孩子任何一块地方受到伤害。我也是如此,我的父母对我很好。最近,很火热的一个话题就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我们都不陌生,人人都有所经历,可能是欺凌者,也可能是受害者。现在的学校都提倡向校园欺凌说“不”。老师们对此话题很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提前的教育。

向校园欺凌说“不”的意思也就是离校园欺凌远些。我也常常对此提出许多地疑问:动手打人,动不动就挥动拳头打人算不算是校园欺凌?算。言行辱骂,给别人取侮辱性的外号,刺伤对方的心理属于校园欺凌吗?当然算了。向别人索取钱财,收保护费,不给就围殴他的,算不算校园欺凌?这也算。我们要保护好自己,同时也不要成为欺凌者。

那么,该怎样预防校园欺凌时间呢?很简单。

1.当你被欺凌时,不要忍气吞声,更不能以牙还牙。要找准时机离开这儿到达安全区域之后,告诉家长或者是老师。

2.身上不要携带许多钱财,如手机,mp3等。

3.放学回家或是上学时不要走人烟稀少的小巷,最好是结伴而行。人烟稀少的小巷是校园欺凌的高发区,这点一定要注意了。

4.遭到欺凌时。要沉着冷静,遇到敲诈的,可以先给他一些钱财,趁这时记下他的长相,衣着等。到安全区域后向家长或老师汇报,也可以跟警察叔叔说。让他们把自己给保护起来。

5.借用法律来说话,告诉他你这么做是不对的,我会向老师说的,还会报警,到时候你就会获得相应的惩罚。但要注意了,过度张狂,会激发欺凌者,遭遇会更惨重。

6.被欺凌时,要大声喊救命,行人或许会来帮你。

看见有人欺凌别人,要第一时间报告给受害者的老师,如果是在周末就去报告给附近的警察叔叔。当你选择当旁观者,或是参与欺凌,也会获得跟欺凌者一样的后果。

许多人都会都会认为他们做的都不算是校园欺凌,只是玩玩的而已,错了错了!这就是校园欺凌。许多人都会认为我爱没有成年,就算欺凌了我也不会怎样,因为我还是个未成年人呢,我现在就想说,你们这些想法往往都是错误的,难道真的就不会惩罚你们吗?就算你们不是未成年人,老师,警察以及一些相关人员,都会有办法来惩罚你的。

防欺凌反暴力作文题目 防欺凌反暴力主题篇三

校园本是教书育人之所,本应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乐园,但近年来的校园欺凌事件却给乐园蒙上了阴霾。校园暴力事件触目惊心之余,我们更应扪心自问,自己是否放纵了校园暴力的发生,是否仍对之视若无睹。抵制校园欺凌,断不是一句空话,而应落到实处。

作为学生最切身相关的场所,家庭承担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家长们不应一味关注孩子学习成绩,而应适时与孩子沟通,让孩子认识到校园暴力事件的可怕之处,让受暴儿童及时站出来,及时走出心理阴影。毕竟“校园欺凌”或多或少与家长观念有关。

而在这些校园暴力事件的背后,教育问题也随之显露,校方管理疏忽,安全体系漏洞扑面而来。校园欺凌不仅考验着家长,更考验着校方的良心。校园暴力事件给孩子造成的伤害,也是一种无奈,他们幼小的心灵中长出的仇视种子很难被单纯说教化解。

学校在这面前,应加大德育力度,鼓励学生举报校园欺凌,同时加大监管范围,让学生安全进校,安全回家。一些地方教育部门的不作为不应成为学校不作为的理由,学校应就自身机制深刻反省,改正并强化。

再进一步说,校园欺凌事件不能仅作为人们的谈资,更是一座警钟。发生过的事可以弥补,尚未发生的有待我们预防。司法机构并非只针对于成年人,它们的执法对象是全社会,法律的空白更应及时得到填补。

尽管学生涉事者为“未成年人”,但惩罚也不可少。至于让涉事者真正暴露在阳光下,受到应有的惩罚,才可能让校园欺凌事件真正远离儿童,让学生远离伤害。

“人之初,性本善”预防校园欺凌,只有让家庭、学校、社会各司其职,加大道德教育的同时,更要加大司法力度,将矛盾化解于无形,防患于未然,才可还给学生一片安全的蓝天,拥抱未来的精彩。

执安全之手,伴平安之风,享平安校园,得精神净土。抵制校园欺凌,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