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的作用与功德 修习金刚经的感悟(通用5篇)

小编: 影墨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金刚经的作用与功德篇一

1.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佛法是超越语言的。凡是能够总结成语言的,凡是能够被记录入经文的,那只是经文。语言,只是大脑中极小一部分的功能,人类也只开发出大脑约4%的功能。大智慧,在文字之外。所谓的经文,只包含了佛法不到百万分之一的智慧,单纯从经文中是悟不出佛法的。所以说,佛法不可思议。如果只能陷于文字和表象,那就是神秀的诗所执着的: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常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当一个人完全执着于经文中的某些“文字”时,他对宇宙万物的理解离佛祖所讲的“真正的佛法”差着十万八千里。而真正的佛法是六祖所讲: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是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真正的佛法是把虚无扩散到整个宇宙。佛法既非某一经文(佛法包含了所有经文,但涵意在所有经文之外无限倍)也非某一表演性的行为(念经和参禅只能清净内心,但佛的智慧在内心深处更深刻的感悟和涅槃,是持戒和清净之后的羽化成蝶。生理上,佛法存在于人类大脑未激活的96%功能中。佛是悟得,是修得,是参得;不是学的,不是教的,也不是传的。)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佛法是反常的。当佛已在内心,你才具有独特的智慧去领悟佛法,进一步才能经历持戒入定到成佛。每个人的菩萨就是自己,如果你自己度不了自己,没有别人能够帮你。如果你心中的菩萨是有鼻子有眼、五颜六色、结某手印、执某法器的,那只是像(相、表象),那不是菩萨。真正的`菩萨,无色无相、无味无度、无形无势。菩萨不是寺庙中泥塑的像,整天拜那些泥像并不能度自己。每个人的菩萨就在自己心中。修佛的逻辑是:如果你自己找不到成佛之路,没有任何佛经或者菩萨能够救你出轮回;但如果你自己悟出了佛法之妙,你既可以度自己也可以去度别人。

3.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佛法就是辩证法。当然,佛法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浅表性(书面的、表象性的)唯物辩证法深奥数千倍。如果你体会不出佛法中的辩证,那么经文只是经文。真正的大智慧产生自虚无。佛法既非有为法也非无为法。佛法是要经历“有为——无为——无为无不为”几个阶段之后的进一步修炼才能够领悟的。凡是能够被判定为“有为法”或者“无为法”的“法”都只属于人类大脑4%的已存在功能。真正的佛法根本不是念经或者背诵经文可以参悟出的。当你把经文和表象性的仪式都丢弃之后,你才能够有机会从内心的最深处去感悟佛法之妙。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坐禅不是肢体摆成某种样子,禅定是十二时辰,行住坐卧,一切动中,心似泰山,不摇不动,把断四门,眼、耳、鼻、舌、口,不令内出外入者,此名真打坐也。物质生活清贫,并不影响心灵的充实;莲花出自污泥,金山只能迷惑你的心智。知足的人,虽然睡在地上,如处在天堂一样;不知足的人,即使身在天堂,也像处于地狱一般。无论身处哪里,无论在做任何事情,都要坚守自己内心高贵的修养。众生平等,人人皆可成佛。动物有动物的品格,树木有树木的尊严,佛有佛的逻辑。因为佛法已经在你的内心,所以你才能够成佛。

4.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不可思议,佛法亦不可思议。

要知道因果,也要知道因果之间的辩证,才是悟出佛法的第一步。因是果的果,果是因的因;因是果的延续,果是因的缘由。果在因被固定之前已经注定,因的决定性与普遍性影响在果之后才被触发。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好好地孝敬父母,因为他们才是你的佛。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积德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如果你真的信佛,佛在无时无刻注视着你。烂泥塘的的细菌密度比人们的手机少,然而,现代人都对手机上瘾。当能够舍弃金山去烂泥塘种植莲花时,离悟出佛法之妙就不遥远了。先贤都是领悟出佛与菩萨为什么都坐在莲花座上的成功者。

成佛之路有无数条,如恒河沙数量。

佛祖只是成功登上顶峰的诸多攀登者中的一位,他的体会,只表明了他的道路是适合他自己的,并不表明其他先贤的道路是错误的,也不表明你必须按照某一位先贤的脚印一步不差走下去。当一个人能够发现攀登山顶的诸多路线中最适合自己的一条路时,他就距离顶峰不远了。

拓展阅读:抄写金刚经的真实感应

从开始,我开始间断性胃痛,有时会持续一到两个月,痛的时候脸色惨白,腰身不能站直,呕吐恶心,极为难捱。到下半年病情转重,最痛的时候不能起床,身体虚冷,痛不欲生。

期间服过不少药物,也看过医生。最初由一定效果,后来便再也无效。期间去看中医,恰好那位中医也学佛,说从脉象来看无大碍,是心事使然,要我专心诵读金刚经,我随一直抄经学佛,但总觉得求医都无效,单靠读经能起作用么,所以也没有开始读经。

过年期间,根源弘经舍发起了《金刚经》抄经祈福共修,我因此请来了《金刚经》手描本,年前约经舍一位师兄同去放生,恰巧当时那位师兄牙痛,她告诉我自己发了愿自此不造口舌业,因此牙痛减轻。当时我被胃痛折磨得极为厉害,于是便想一试。于是我发愿:读够一百部金刚经,祈求胃疼痊愈。结果只读到第六部,竟然不痛了!

现在我已经读了27部,离100部还有距离,但是疾病完全消除了。先前我很怕只是暂时不痛,现在看来已经基本痊愈了,以前生冷都不敢吃,现在水果饮料都可以随便吃,那天去亲戚家做客,因为我不吃肉,出去吃饭时只能猛吃凉拌菜,然后还吃了很多寒性水果,喝了茶。本以为胃会被刺激到,结果居然无碍。期间我也抄写了一遍金刚经,并祈愿父亲失眠消除,父亲现在失眠问题也得到了极大缓解。看见《金刚经》果然不可思议!

春节前后,我抄写金刚经一部(共修),放生2次,坚持素食,并坚持读经,确实感受到了佛法的不可思议。此后我会将读经抄经坚持下去,希望能菩提行愿念念增长,早日解脱世间诸烦恼。分享此文若有一丝一毫的功德,我希望将其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具足正念,精进学佛,道心不退!

金刚经的作用与功德篇二

金刚经教导我们“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但亦不离开色声香味触法而另有所生。下面是《金刚经》简便修习方法,希望你能喜欢。

明心见性与神秀的两个偈语问题:由历代相传,几种不同版本的《六祖坛经》,与禅宗各种典籍的记述,有关六祖最初得道开悟的事迹,大体并无多大出入。中国禅宗,自五祖弘忍开始,教人念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便可由此人道,一变达摩大师以《楞伽经》印心的教学方法,这只能说是教授法的改变,对于禅宗的宗旨,并无二致;《金刚经》以明心见性为主旨,处处说明般若(智慧)性空的真谛,其中的修行求证方法,以“善护念”三字为重点,以“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而说明性空实相,了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为指标。

现在为了普通了解禅宗的治心道理,用现代的观念,先作一比较容易明了的说明,也可使大家依此修习,做为修心养性的简捷方法:

(1)首先我们先要静静地观察自己内在心理的意识思想,再把它简单地归纳为两部分来处理:一部分是由于感觉所生的思想和观念,例如痛苦、快感、饱暖、饥寒等等,都是属于感觉的范围,由它而引发知觉的联想和幻想等等活动。一部分是由于知觉所生的意识思想,例如莫明其妙而来的情绪,烦闷、苦恼、对人我内外种种事物的分别思维等等,当然包括知识学问的思维,以及自己能够观察自己这种心理作用的功能。

(2)其次,到了能够了解自己心理作用的活动,不管它是感觉的,或知觉的,总而言之,统统叫做一念,能够作到在念念之间,起心动念的每一观念,自己都能观察得清楚,再无不知不觉,或莫明其妙的情况,然后,就可把它处理作为三段观察:凡是前一个念头(思维意识)过去了的',便叫做过去心,也就是前念。后一个念头(思维意识)来了的,便叫做现在心,也就是当前的一念。还没有来的,当然便是未来心,也就是后念了,可是它还没有来,不去管它。不过,你不要忘记,当你觉得后一个观念还没有来的时候,这个正是现在当前的一念了,而且才觉到是现在,立刻便已成为过去。

(3)复次,如此内省观察得久了,你把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看得清清楚楚,于是你便练习,当前念的过去心过去了,后念的未来心还没有生起的一刹那之间,当前的心境,就会微微的、渐渐的,呈现一片空白。

但这空白,不是昏迷、或晕厥、或同死亡以前的状况,这是清清楚楚的,灵灵明明的一段空灵,也就是宋明时代禅师们所说的昭昭灵灵的时候。

如果真能切实到达这个情况,就会觉得自己所有的意识思维,不管它是感觉的或知觉的,都如一片浮光流影,像雁过长空,风来水面,所谓踏雪飞鸿,了无踪迹可得,才知平生所思所为的,都只是一片浮尘光影而已,根本无法把捉,根本是无根可依的,那你就会体会到“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的心理状态了。

(4)再次,你若了解了心念过去、现在、未来三段的不可得,譬例成下面这个公式,自己反省看来,翻成一笑。

…………未来……现在……过去……

————————————————无始以来

……未来……现在……过去…………

0+1-1——1-1=0

因此认得此心中的一切一切云为,都是庸人自扰,由此再进一步,观察破除生理感受上所起的压力,和思想促使身体所作的行为活动,都是犹如泡沫空花,虽然在不加自我观察的时候,表面看来好像都是我一连串成直线的活动,实际所谓这个我的活动,也只是像电流、像火花、像流水一样,都是由于无数接连不断的前后念的因缘凑成了一条线,其中毕竟没有真正的东西存在,所以你会自然而然地觉到山不是山、水不是水、身不是身、心不是心,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只像梦幻般的浮沉起伏在世间而已,因此你会自然而然的了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其实就是“本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妙用了。

(5)如次,你要保持这个明白了心理上意识思维的状态以后,经常在静中动中,保持这一段昭昭灵灵的灵明觉性,犹如万里晴空,不留点翳的现象,那就够你受用去享受了,你才真会懂得人生的真谛,找到真正归宿的安身立命之处,可是你不要认为这样便是禅宗的明心见性了!更不要认为这样便是禅宗所谓的悟道了!因为你在这个时候,正有一个昭昭灵灵、灵灵觉觉的作用存在,你还不知它的来去与起处呢!这个时候,正是明代憨山大师所说:“荆棘林中下足易,月明帘下转身难”!

以上所讲的一切,是借用比较现代化的方法,说明人们心理活动状态的情况,同时也以此而说明禅宗六祖当时听到别人念诵《金刚经》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领悟的一些消息,由此使你可以了解六祖的师兄神秀所作的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的自己内在用工夫心得的程度;那么,你由此可知六祖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心得境界。如把两者作一比较,自然可以了解五祖弘忍要叫六祖三更人室,付嘱他的衣钵了,但是,就凭“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还是未达传付禅宗衣钵的造诣,不要忘记我们上面所列举的情形,因为“本来无一物”的情况,正如雪月梅花的境界,虽然清冷而美妙,到底是空寂孤寒的一面,毫无生机存在。六祖在大彻大悟的时候,是他在三更人室,五祖法问他初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质疑,使他再进一步而澈底了解心性本元的究竟,所以他便说:“何期自性,本自清静;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才是代表了禅宗言下顿悟的“顿”与“悟”的境界。可是不要忘了,他后来还是避居在猎人队中,由悟后而修持了十五年的经过,由此你就可以了解《楞伽经》中是顿渐并举,禅宗是顿渐并兼,犹如《楞严经》上所说的:“理须顿悟,乘悟并销,事资渐修,因次第尽。”所指顿渐并重的道理了。现在谈谈禅学,抓住一句“本来无一物”,就无所而不可为,那不落在狂禅的知见才怪呢!须知禅宗正有严谨修持工夫的层次存在,不是落在空谈或狂妄自是上,才会与真正的禅有相近之处。

拓展阅读:《金刚经》的精髓

(一)无住生心

如《金刚经》须菩提请佛说:“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答他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是《金刚经》的总骨,假使把这句领会了,一卷经文也就明白了。释尊告诉我们,行菩萨道的时候,“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意思就是没有能施人、所施物、受施者,这叫三轮体空,“其福德不可思量”。修行持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亦复如是,这就叫做“应无所住”“降伏其心”的道理。此“心”即指金刚般若的妙心,所谓二边不著,中道不安,乃是实相般若之体,如是方名菩萨大行。

(二)自渡渡生

云尝恭读《坛经》,至五祖以袈裟遮围,为祖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祖于言下大悟,即启五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一路说来,如天花乱坠。前四句“何期”,是摄用归体。后一句“何期”,是全体大用。前四句是自渡,后一句是渡生。“能生万法”者,一切种智也。我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广佛法于无边,渡众生于无尽。故释迦不终老于雪山,六祖不永潜于猎队,为传佛种智耳。

——选自《虚云和尚年谱·重兴曹溪南华寺记》

(三)降伏其心

《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谓降者,就是禁止的意思。使心不走作,就是降伏其心。所说发菩提心,这个心是人人本具,个个不无的,一大藏教只说此心。世尊夜睹明星,豁然大悟,成等正觉时,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轨著,不能证得。”可见人人本来是佛,都有德相。而我们现在还是众生者,只是有妄想执著罢了?所以《金刚经》叫我们要如是降伏其心。佛所说法,只要人识得此心。《楞严经》说:“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达摩西来,只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当下了然无事。法海禅师参六祖,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祖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智通禅师看《楞伽经》约千余遍,不会三身四智,礼六祖求解其义。祖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马祖说:“即心即佛。”三世诸佛,历代祖师,都说此心,我们修行,也修此心,众生造业,也由此心;此心不明,所以要修要造,造佛造众生,一切唯心造。

四圣六凡十法界,不出一心。四圣是佛、菩萨、缘觉、声闻,六凡是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十法界中,佛以下九界都叫众生。四圣不受轮回,六凡流转生死,无论是佛是众生,皆心所造。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那里来个十法界呢?十法界皆从一念生,一乘任运,万德庄严,是诸佛法界;圆修六度,总摄万行,是菩萨法界;见局因缘,证偏空理,是缘觉法界;功成四谛,归于涅,是声闻法界;广修戒善,作有漏因,是天人法界;爱染不息,维诸善缘,是人道法界;纯执胜心,常怀嗔斗,是修罗法界;爱见为根,悭贪为业,是畜生法界:欲贪不息,痴想横生,是饿鬼法界;五逆十恶,谤法破戒,是地狱法界。既然十法界不离一心,则一切修法,都是修心。参禅、念佛、诵经、礼拜、早晚殿堂,一切细行,都是修心。此心放不下,打无明,好吃懒做等等,就向下堕。除习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向上升。自性本来是佛,不要妄求,只把贪嗔痴习气除掉,自见本性清净,随缘自在。犹如麦子一样,把它磨成粉之后,就千变万化,可以做酱、做面、做包子、做饺子、做麻花、做油条,种种式式,由你造作。若知是麦,就不被包、饺、油条等现象所转。饽饽、馒头,二名一实,不要到北方认不得馒头,到南方认不得饽饽。说来说去,还是把习气扫清,就能降伏其心。行住坐卧,动静闲忙,不生心动念,就是降伏其心。认得心是麦面,一切处无非面麦,就离道不远了。

金刚经的作用与功德篇三

在所有人的心中《金刚经》是真理,但在某些人的心中不是永恒的真理,应该像如来一样以这样的心态讲佛经。学《金刚经》,弄不好就会掉到“偏空”里。

末学想在这里以自己有限的智慧,和大家分享一些修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体会。因为修为有限,有不如法的地方请师兄们留言指教。

背诵金刚经非常有必要!在背诵完楞严咒之后,我体会到了背诵经咒的摄心力量和照本子念的效果大有不同,就以零基础发愿背诵金刚经。我在发愿之前几乎就没有读过金刚经,当初为了对治自己的懒惰习气,于是发了这么个愿。发了这个愿就不可妄语,何况自己已经受戒,所以下定决心必须背下来。最初不知道怎样背,就一段一段往脑子里灌,就是为了背而背诵。因为背诵的不如法所以梦中得师父开示:背金刚经只管用心去读,背金刚经不可着相。虽然好长时间才领悟师父的意思,也走了不少弯路,但是真的尝到了背金刚经的甜头。为什么提倡背诵呢?因为背诵时必须心无杂念,并且全神贯注的读准每一个字,否则你背不下来,所以每一个字都有摄心的力量。背诵有了一定基础后,你坐在那就是不张嘴,金刚经经文也会像甘露一样从心里往外涌。

背诵的时候只是读诵,心里没有背金刚经的我,也不执著我此刻在背金刚经。有时候读着读着,这句经文的意思就忽然涌现出来了。明白一句佛法是为了在生活工作中去落实,以无我之心去面对生活。如果读诵金刚经真正有了智慧,那么面对别人的诽谤和辱骂,不会火烧功德林的。我的表达能力有限,讲了这么多,其实只是希望能有更多师兄加入到背金刚经队伍中来。有的师兄可能觉得背诵金刚经很难,其实我觉得并不难,只要肯发心和每天坚持,背下来只是时间问题。背经文就是消业障的过程,背下一段有一段的利益。努力背诵金刚经,功夫却在经文外。我的`记性并不好,有时候背一段要好几天。我相信以我这样的记忆力都可以坚持,师兄们如果发心背诵应该比我快的多。有一点感悟也不私藏,所以与大家共享。

莫道金经深奥难,千载难逢莫等闲。一心持诵无数遍,洗净尘垢心光现。悟佛真理去知见,解悟实相一瞬间。

自性众生自性度,自性佛道自性成。自性本具如来藏,乌云散去月自明。

若人领悟金刚经,哪怕只有一四偈。随缘为人去解说,即帮如来担家业,遐满人身佛子行。

劝众要持金刚经,只为众生悟真理,不被假相所迷惑。追逐假相求佛法,永远不懂佛所说。

拓展阅读:持金刚经得定要诀

六祖闻客诵金刚经有省,谒黄梅五祖,为说金刚经而大彻大悟,佛门佳话,人尽皆知。其后历代圣贤,从金刚经及六祖坛经悟道者,亦所多在,只如近世人诵经者多,悟道者少,其故安在?想与根器及对于经义领悟与持诵方法正确与否有关吧!我也是诵经有年的人,却是鲜有受用,于经义一知半解,且所解亦非了义。为此数年前专诚拜谒耕云老师请教,承他菩萨低眉,向我说了两小时法,茅塞渐开,谨录精要,提供参考。

(一)佛法简要之诀,在“离分别”。一部楞伽经精义,也只是教人“离六十二见的分别心”,但必须放下万缘,始能做到“离分别”。放下万缘,并非意要“出世”,坛经明示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修行在家亦得”,“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放下自己的攀缘心和世情俗虑,就是真正的放下,与工作环境、家庭环境没太大的关系。能离分别,则“照体独立”,不妨“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便是十字街头好修行,火中生红莲。

(二)佛法舍摩诃般若波罗蜜,其余尽属方便,咸非真实;“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唯此一佛乘,无二亦无三”,又有“五度如盲,般若作眼”之说。所谓一真不二,非般若而何?离开摩诃般若波罗蜜,即无三昧、正定、正受可得。所以佛说:“若有人能于此经(金刚经)受持读诵……皆能成就无量无边功德”。如何持诵呢?持诵前放下万缘,以最诚最恭敬最信实的心,不起分别,一气呵成,朗诵一卷乃至一二三卷,且最好持诵不分段的,诵毕合卷,返观自心,当下便入金刚定中:以此为基,善加保任,即保持此刻的安祥无杂念状态,信任此心即是“觉”,即是正受,莫令其他俗情去扰乱它,它是非常珍贵难得的。这样保持越久,进步越快。此一方便,试之障轻者,百试不爽,障重者若持之以恒,亦渐入佳境,功不唐捐,利根者即透初关境界矣。

(三)所谓看自心即是观照,观照者,“念上有无念”也。此境界于朗诵金刚经越多,越无分别,保任越久,进步越快,古德所谓,“照顾脚下”,意即观照自心而不忽略一念萌生,起码自己每一分秒都要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不怕念起,只怕觉迟”。经云:“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其意在信自心本来清净——无念、无相、无住,如是则实相显。亦即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之意,若向心外作计,则心外有法,显非“正法”。

(四)世人诵经不得力者,病在不能会归自心,而与经对立成二,不契不二法门,焉能悟入?六祖云:“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无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常御白牛车”,便是最好说明。世人诵经久不明,乃由世情俗虑放不下及知解难忘,致为净业之障。一旦知解销净、俗情淡化,般若立显,益以自肯承当,“自心是佛,离心无别佛”,不是穷子,当下便了。所以诵经若能一一会归自心,一一印之自心,宁有心外之法?宁有一义可立?经云:“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又云:“何以故?如来所说法,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又云:“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又云:“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从上便知,经中随立随破,无非破除当人我法二执,理事二障。所以诵金经不贵分别晓义,而贵朗诵后合经返观自心——离心意识,久之必获金刚心,其迟疾胥视当人根基深浅、障之轻重、保任工夫久暂而定,起码般若种子“一入识田,便为道种”,智慧日增,固不待言。

(五)金刚经只是写出悟了的人的生活情调而已,毫无理路,是其尊贵之处。注越多,义越晦;若看注,以六祖说金刚经口诀为言简理当,令人易晓而不惑,若能同时读六祖法宝坛经,更易显发,倘以佛法作学问知识研究,势必加重理事二执,非佛出世本怀。盖理执不去,难登离执禅定,离执禅定已登无学位矣。

(六)悟,原本是人人本来之心,而悟有理事两者,缺一不名圆满。理须到山穷水尽臻于“众理具万事出”之根源处,始名到家;事即必达“照见无蕴皆空”之境,方有自由分。以此为基本,上上增进,以至时时处处、语默动静,皆定慧等持,始能为人,否则尽名“体不具”尽名“半熟”,亦名“得少为足”,勉之!

金刚经的作用与功德篇四

光着脚走路能使足底肌肉筋膜、韧带、穴位及神经末梢尽量与地面的沙土、草地以及不平整的卵石面接触,将信号传入相对应的内脏器官及相关的大脑皮层,从而调节人体全身的各部分功能。

2、狂啸

狂啸可调气、生气、运气、养气、健五脏、安抚情态,以在清晨和夜晚为最佳,清晨可吐尽五脏浊气,临睡可喊出丹田的内蕴力。

3、倒立

倒立一向是历代僧侣的健身养心之法。医学家们认为,经常站立者易患内脏下垂、痔疮及脑供血不足、腰病、脚肿等病症。倒立能改善血液循环,使大脑清醒,增强内脏功能,起到松弛机体的健身效果。

4、倒走

一可以预防驼背,可让腰部肌肉保持节律的收紧和松弛,由此防治功能性腰痛。二可以增加膝关节的承受力。三是锻炼方向感,掌握平衡,提高身体协调功能。

5、倒吊

美国矫形学家马丁,让病人用双脚勾在单、双杠或其他固定的架子上,成倒吊状态,以此治疗腰酸腿痛、坐骨神经痛、关节炎等,均取得满意疗效。

6、爬行

爬行可使血液循环流畅,大大减轻腰椎的负担,若每天有一定时间进行爬行锻炼,则对心血管疾病及各种脊椎、腰部病变显着的症状起到治疗及健身的功效。

7、雨中走

下雨时能产生大量的负氧离子,有助于调节神经,消除郁闷。这也是有的人心情郁闷时,淋雨后就会畅快很多的科学依据。

8、交替锻炼

这是一种新的健身概念和方法:即你平日是用右手干活,建议经常用左手去运动。“上下交替法”,即日常除坚持上肢活动外,特别要经常活动脚趾,让脚趾做一些夹取东西之类的精巧动作,还有如心肺交替锻炼、冷热交替锻炼以及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交替锻炼等。

金刚经的作用与功德篇五

这是人们减肥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一说到减肥,人们都会首先想到运动,是的没错,运动可以让你远离肥胖,也可以让你的身体变得更好。你可以每天早晨坚持跑步,晚饭后也坚持跑步,相信几个月后,会有明显效果。

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所谓良好的心理准备就是要控制住自己,要有一颗向往减肥成功后的心,这样你在减肥时才会信心满满,才会有动力。许多人在减肥中遇到了点困难就想放弃,所以良好的心里是人们减肥时所必须具备的。

晚餐少吃,减少肥胖

晚餐吃的过多时人体就会产生多余的热量,时间长了会造成皮下脂肪过盛,身体自然会出现肥胖,所以要尽量避免晚餐大吃大喝。

坚持

这是你减肥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有许多人被坚持所打到,以为没有坚持下去,最后导致减肥失败,所以坚持很重要,俗话说坚持就是胜利,希望在减肥的人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为了自己苗条的身材坚持下去吧。

养成晚锻炼的习惯

老话说的好:“饭后走一走,能活九十九”,可见饭后运动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晚饭后进行适当的身体运动,可以使体内脂肪氧化消耗,长期形成习惯,自然而然减少肥胖的产生。

保持充足睡眠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的增加,人们睡眠的时间就会减少,睡眠的质量也就会降低。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人体生物钟的进食循环,并导致人体对进食产生错误判断,不知不觉中就吃进了多余的热量。

健康的饮食

所谓有合理的饮食就是不能暴饮暴食,要有健康的饮食习惯,不能吃一些容易发胖的食物、垃圾食品、甜品、油腻等食物,饮食主要以清淡健康为主。

《金刚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