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及反思(模板7篇)

小编: 文锋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

今天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早晨到校的第一件事是将办公桌彻底的清理了一下,大概花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清理过后,看着舒服多了。然后是三节课,每节课都有不同的收获:

九(3)班

九(2)班

八(7)班

开学第一天,又回到了生机勃勃的校园,又见到了那群又爱又恨的学生中间,感觉是那么的熟悉,但是又是那么的新奇;上课第一天的感觉,累并快乐着,难以用语言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吧!

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

这节课学生学得轻松、愉悦、有满足感,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始终关注学生的需要,一切教学活动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回想起这快乐的、无拘无束的40分钟,我心中充满了许多感慨。感慨孩子们在课堂上出色的表现,感慨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新气象。我真不敢相信,六七岁的孩子竟然知道得这么多,合作得这么好。数学已经成为了他们接触生活、了解生活的一个工具。

成功的一节课必须要立足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对学生的了解、对新理念的理解之上。胸中有邱壑,教学才有方。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努力挖掘教材的两个优势:

1.情境创设得好,是儿童熟悉和感兴趣的;

2.素材提供得好,它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

根据本班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认识水平以及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多次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去自主地学习探究。在学生交流时,我把自己也看成是小组中的一员,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关注他们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以便及时地来引导。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快乐的小脸,我深深地感受到:只有“活”起来的数学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学生探索的天堂。

综上所述,整堂课体现了关注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需要的主题。从问题情境的创设,到整个展开过程的立体安排,到难点的突破,以及所学知识的应用,都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得到了满足,获得了成功。

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三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充分体现“数学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确立了如下目标:

1、使学生结合经验认识钟表,会读钟面的整时刻、半时刻;探索整时、半时指针规律,学会记时的两种方法。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2、通过教师演示讲解与课件资源的巧妙结合,使学生在观察与实践中探索、思考、发现、总结整时、半时的指针规律,比较熟练认识整时刻、半时刻。

3、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观念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小明的一天”这一内容为载体,实现了目标的落实。

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交流对钟表的了解(1~12 12个数字,分针与时针)、引导他们探索整时和半时钟面上的指针规律,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精确化,来认识钟表。并鼓励他们动手在准备好的钟面上按顺时针方向拨出指定的整时和半时。

三、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始,我用课件出示了钟表的图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了学习情境。接着,用课件出示了各式各样的钟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钟表不仅有漂亮的外表,而且有很多数学知识)这一过渡,激发了学生探索有关钟表知识。

大家都知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当前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呼声愈来愈高的背景下,科学解读教材和根据学生的学情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认为:只有适合自己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四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虽然不曾拥有辉煌,但却拥有自身的努力和勤劳,拥有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也在漫漫的教学路途中感悟到一个教师是否有良好的师德,要看教师的行为是否有利于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不尊重学生的人格,讽刺、挖苦、歧视学生,对学生进行体罚,脑罚,等于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都视为不符和师德要求。向学生乱发脾气,也是师德修养不高的表现。

在我从教数十年生涯中,发生过一件事,对我教育很大。会使我终身难忘的。也作为一个教训,时常提醒着我。

那是20xx年,我刚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在我教的班级里有一个学生,她父母都是聋哑人士,她虽然会说话但由于缺少与人沟通的机会所以非常内向,基本不跟同学说话。为此,我也跟她有过几次沟通但都以失败告终,她的成绩就更不用说了,是绝对与及格无缘的。在一次上课时,我让学生做书后的课后训练,我先做了讲解。下课了,我把作业收了上来,同学们都写得很好。我做了批改。当我看到了一本做的很糟的作业本时,我不假思索地用红色的笔写了一个很大的“傻”字。当天我就发现,平常她就算上课听不明白也会坐得好好的,但现在不知干嘛总是低下头有时还趴在桌子上。

课后我就去问她到底是在怎么回事。刚开始怎么问她,她总是低下头一言不发。就在我想算了吧的时候,发现她手里总拿着什么,仔细一看是本书,不正是那本给我写了个“傻”字的书吗?这时我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我不加思索的写了一个字,给孩子心灵深处留下了极大的创伤,是很难磨灭的。孩子的心灵受到了打击。更可怕的是塑造人类灵魂的教师给留下的。我内疚得很,想想她已经够可怜的了,而我没有加倍的关心她反而这样伤害她。我的行为严重地违反了一个教师的师德。现在想起来。在那时要是有很多学习这方面知识的机会。无论如何,我也是不会犯这么大的错误。解铃还需系铃人,我一定要弥补。深刻认识到错误后,我主动找孩子,向她承认错误,说老师现在很后悔,不应该这样做。并给她换了一本新书,带着她补作业重新做完了。又进行了补批。她看到了红色的大对勾和鲜明的“优”字时,她高兴地笑了,用小如蚊呐的声音对我道谢。我感受到这个孩子是那么的可爱。我很不好意思,也很惭愧。这件事时常在我脑中浮现。我深刻意识到不讽刺挖苦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多么的重要。留在学生心中的应该是鼓励,尊重。因为一点小事,不及时处理,也许就会毁掉一个孩子的一生。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积累经验。扬长避短。更重要的是注重师德学习。严格遵循规章制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健康地成长。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表扬和鼓励。有机会感受成功给他们带来的喜悦。

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五

一天的时间,是我们每时每刻都要经历的,但偏偏教学起来特别费劲,学生特别容易出差错。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抓住这几点进行教学::

1、导入直奔主题

时间,是每个人再熟悉不过的,但又是一种难说得清,说得明的东西。但一提起时间,学生肯定会感到特别得亲切,好像知道得很多,会有很强的表达欲望,所以,我就说:同学们在一天又一天中渐渐长大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天的时间,从而揭题。在让学生说说关于一天,你知道什么?虽然,没有创设栩栩如生的情景,没有奇特的画面,但学生兴趣还是被激发了,我觉得还是挺满意的。

2、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经历一天,降低认知难度 24时记时法作为记时法,学生在生活中已有所了解,但出现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还是第一次。对学生来说,时间的知识概念比较抽象,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理解。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重视对钟面的直观演示,让学生经历一天,说说对应的时刻在做哪些事情,来强化一天所有的时刻。再利用数轴板书出0——24时,一天中,时针在钟面上转两圈,一昼夜共有24个小时,初步感知24是记时法;利用数轴帮助学生进行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的转换。直观的演示加深了对24时记时法的理解,也降低了对两种记时法互换上的难度,变得更容易掌握。

1、自己太过于重视这次上课,让自己上课时显的比较拘谨,发挥失常,对于书本上的目标,有点照搬照抄。其实这堂课按书上的目标,对于学生是比较难完成任务的。这节课的重点应该放在2种记时法转化上,备课不足没有清晰让学生去认识课题。

2、 太追求模式话,带着学生在我的思维中走,出现了很多状况,考虑如何上这节课太多,但是忽略了学生对这节课的兴趣,没有做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这节课的开始,课程的导入考虑的太少,成为失败的主要原因,一开始就没有做到让学生对这节课程有很高的积极性,导致中途出现各种问题。

总结:这次的课程的失败,为我下次的课程总结了很多经验,相信自己一定会很大的改善。

教学有法,又无定法,只有不断摸索,不断学习

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六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深深刺痛了我心灵深处。那是二年前的冬季,快要期末考试了,我千叮万嘱要求学生带上学习用具,比如三角板、直尺、圆规、量角器等。如果谁因为忘记而影响考试成绩,做好下学期被惩罚的准备。

但第二天考试,由于我有重要的事情不得不晚些到学校去,当时恰好赶到考试的第一遍铃声响,我急急忙忙的赶到考场上去,挨个挨个的检查学生是否都带了所要求带的学习用具。到最后一个考场后,突然发现我班学生有一个未到,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急忙跑回办公室,告知班主任,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她竟然不知道学生到齐了没有,连拨几个电话都不通。该怎么办呢?

铃声又敲响了,开始考试了。大家都很着急,连忙想办法。最后问一个和她家挨近的同学的电话号码,电话终于打通了。但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电话那一头传来的`是不好的消息:“她家里出了意外,急需立即送往医院去抢救”。说着电话就挂断了。

后来听说了整个事件的缘由,是因为这寒冷的冬季,祖孙二人烧煤取暖,由于睡前没有把窗户打开,结果这煤气悄悄地渗透到他们的身体,因缺氧从而导致窒息。当到医院后,小女孩已经不行了,只挽救到她的奶奶。

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不会只关乎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如果连生命都不重要了,还谈其他做什么呢?多为学生们想一下,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的心中充满阳光,让每一个孩子都在爱的抚慰下快快乐乐健健康康的生活和学习。让爱洒遍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呵护他们健康成长,让阳光洒遍每一个曾被遗忘的角落,让它不再有遗憾。

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七

《一天的时间》是北师大教材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年月日》的第二节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24时记时法,具体内容包括:认识12时记时法、认识24时记时法、比较这两种记时法的不同和联系、能够对12时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转换、能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这的时间。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和基于教学用书提供的帮助,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立为:对24时记时法和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转换。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已经学习过与时间有关的知识,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时间,虽然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有了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但由于时间的知识概念比较抽象,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困难。

新课伊始,我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谚语,明确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与时间有关,不仅引入了本节课的课题,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情感教育。

时间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有相关方面的经验,但是他们所知道的相关知识不规范、不系统、不全面,而且学生也不没有真正有意识的体验过、经历过,即使他们知道一些,也是从别人口中得来的,也只能说是知道,并没有达到理解的程度,更没有内化为自己的。钟表是学生认识时间的直观辅助工具,在教学时我不仅借用实物钟表,同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制作动态的钟表,让学生感受一天的时间,分针每转动一圈,时针转动一大格,同时在钟面上显示对应的时间,直观形象,在12时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进行比较时,我同时出示两个钟面,一个用12时记时法,一个用24时记时法,形成鲜明对比,学生看起来一目了然,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