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导游词 介绍武汉景点的导游词(优秀8篇)

小编: 碧墨

勇敢,追逐心中的自由。在设计标语时,可以考虑运用幽默或讽刺的元素,增加标语的趣味性。接下来是一些有趣、富有创意的标语范例,一起来看看吧。

武汉导游词篇一

大家好,趁现在还没到达红楼,我先向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红楼的概况。

作为“九省通衢”、“南北枢纽”的华中重镇,武汉在军事上具有扼险控要的重要地位,推翻二千多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也是从武汉开始改变中国历史的行程,武汉因此被称为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

近一个世纪前的19是中国旧历的辛亥年,一年伊始,反清起义便接连不断。继4月间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后,5月四川发起了保路运动,以孙中山、黄兴为领袖的同盟会在武汉秘密建立了中部总会,武昌的文学社和共进会便积极准备相机发动武装起义。10月9日,负责军事组织的孙武在俄租界配制炸药不慎引爆,领导机关遭到破坏,名册、印信被抄,起义总指挥蒋翊武出走。十日晨,革命党人刘复基、彭楚藩、杨宏胜被捕遇难。在此危急关头,新军中革命党人主动联络,决定按原计划立即起义。晚上8点多钟,新军工程营、辎重营首先发难,首先是工程第八营的几个士兵拒交子弹,打死了前来镇压的反动军官,打响武昌起义的枪。

工程营夺占了楚望台军械库,推左队队官(相当于连长)吴兆麟为临时总指挥,各营革命党人纷纷响应。当晚,起义军兵分三路向总督署及第8镇司令部发起进攻,炮击总督署,湖广总督瑞徵、第8镇统制张彪仓皇出逃。11日天亮后起义者便占领了武昌全城,革命党人的“十八星旗”高高飘扬在黄鹤楼上。武昌起义的第二天,汉口、汉阳的新军也起义占领了两镇,同日,武昌成立了军政府。当时孙中山还忙于在海外筹款,黄兴也未赶到,由于变起仓促,群龙无首,起义士兵们硬把一个毫无革命思想的协统(旅长)黎元洪搜出来——民间称作“床底下拖出个黎元洪”——用手枪逼着他当了都督。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辛亥革命,在中国结束了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虽然后来又在各地冒出了无数个割据称霸的“土皇帝”,但在摧枯拉朽的革命洪流面前无异螳臂挡车,中国历史就此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张勋复辟、袁世凯称帝都只有十几天或几十天的寿数。辛亥革命成就了“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武昌作为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而千古留芳。

在武昌的首义路南端,阅马场北端的绿荫丛中,掩映着一组红色楼房,因为它红墙红瓦,武汉人亲切的称它为红楼,这就是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旧址。整个院落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红楼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其前身是清政府为了玩弄“立宪”骗局而设立的湖北省谘议局。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次日,革命党人和起义士兵云集湖北省咨议局,宣布成立以黎元洪为都督的湖北军政府,发布了号布告,宣布废除清宣统年号,号召各省响应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从而开启了划时代的“民国之门”。

红楼前建有碧樟广场和花坛喷泉,广场中央耸立着1931年铸造的孙中山铜像,先生身着长袍马褂,左手执杖,右手持帽,面南而立。凝视远方。南端有黎元洪拜黄兴为将的“拜将台”纪念碑,碑作方型,四面中突,顶呈锥体,锐利向上,有一种“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慨。红楼纪念馆的墙上悬挂着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亲笔题写的“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匾额。红楼的主楼为红色砖木结构二层楼房,面阔73米,进深42米。建造型式仿照西方国家的行政大厦,风格典雅庄重:花岗石砌台基,红砖砌墙,廊前列柱起券,檐下饰飞头,檐上压以女儿墙。外墙砖砌,间饰附加假柱、柱头和垂花、垂禾、束莲等图案。红瓦覆顶,屋顶正中矗立“圭”字形望楼(原为穹窿顶式,于1911年12月1日被清军炮弹击毁)。主楼平面呈“山”字形,门前有突出的门廊和回车道,前方及两翼为门厅和办公室,后方正中为会堂。

纪念馆内复原了军政府大门、军政府会堂、黎元洪起居室和会客室、孙中山驻鄂会客室、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和宋教仁起草《中会民国鄂州临时约法草案》的军政府秘书处等一系列场馆,再现了当年神秘而又庄严的的历史场景,而凝聚其中的那种紧张而又热烈的战斗气氛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来访者。大量详实的史料,生动地反映了武昌首义和辛亥革命,不仅可以增加参观者对民国史的认识,更增进对中山先生的敬仰之情。

一本《孙大总统伦敦蒙难记》虽然写得有声有色,但却淡化了中山先生职业革命家的形象。中山先生为推翻封建帝制,远涉重洋宣传革命,潜心着意地营造组织建设,还直接领导了钦廉二州和黄花岗的反清起义,确为我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武昌首义成功,自然首推孙文。武汉人对黄兴评价甚高,至今尚有黄兴路、拜将台,在黄鹤楼剧场的山腰上还有黄兴的纪念铜像,江城人民没有忘记他在群龙无首而墨云压城城欲摧的危急关头赶赴武汉,没有忘记他在阳夏保卫战中“受命于危难之时”、呕心沥血于共和大业,没有忘记他在辛亥革命中追随中山先生的屡建奇功和创建成民国的不辞辛劳。

1911年9月25日,辛亥革命“荣县独立”,成立军政府,行使军、政、财、文大权。军政府设在县署衙内。今旧址(即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后面),由旧县署的三堂、后堂及两边的厢房组成三合院。系木结构,穿斗梁架,单檐悬山式屋顶。两堂合在一起,前有廊,廊宽1.6米。总占地700平方米。今为辛亥革命荣县独立历史陈列室,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陈列馆正厅檐上有胡耀邦题写“辛亥革命首义荣县军政府旧址”的匾额;厅内正面,挂有吴玉章、龙鸣剑、王天杰、蒲洵的肖像;文物有木板“水电报”(复制品)、马刀、铁矛和历史文告、照片等。院内植有花草、树木,环境幽静。

武汉导游词篇二

汉口长江江滩开始苏醒,仅仅几年时间,一座芳草萋萋,绿树成荫,集休闲娱乐防洪于一体的大型江滩公园出现在世人面前,成了武汉旅游新名片,随后汉江江滩,青山江滩,武昌江滩相继开建。今日,武昌江滩四期全面建成向市民开放,武汉两江四岸的江滩公园成为江城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江滩总体格局为“三区三带”。

三区:观光游览区、中心广场区和休闲活动区。

三带:滨江特色带、游憩林阴带、堤防观景带。

沿江大道与江滩车道之间为堤防观景带,车道与滨江步道之间为游憩林阴带,滨江步道以南为滨江特色带。

另外,横向的滨江步道、林阴步道、堤上观景廊贯穿整个江滩。

滨江特色带:高台观景、平台观江和梯台戏水为一体的大型滨江亲水空间。滨江步道贯穿其中,沿途设置梅花灯和荷叶坐椅。

江滩护坡:采用毛石料,表面刻有浮雕和纹饰,设2种护坡浮雕———叙事浮雕,展示武汉滨水城市发展史;长江古生物化石、水生生物等浮雕,体现武汉自远古云梦泽、盘龙城至中世纪春秋汉唐,至近现代繁荣依水而兴的展缩景。

游憩林阴带:总长1200米,宽3-8米,采用蓝色系列的地砖进行铺饰,间隔局部地段有地灯装饰,形成蓝色彩带。各类绿化用地10万平方米,共占28.8平方米总用地的70%,绿化覆盖率达90%,使汉口江滩成为汉口滨江地区最大规模的集中绿地。

堤防景观带:重点进行堤上观景廊道设计,形成集垂直绿化、观景廊道、休闲服务、缓坡绿化景观为一体的景观带。

堤上观景廊:采用缓坡式戗台与防洪墙衔接,顶部设木质步道,在上面既可以观街景,又可观江景。木质步道局部安排休闲茶座,底层设零售、公共卫生等服务设施,总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形成观景、观江和服务的最佳场所。此外,防洪墙和机动车道之间布置宽12米的缓坡绿化景观带。

武汉导游词篇三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和大家相约在美丽的“江城”武汉!我是您此次东湖之行的地陪导游**,来自湖北东方国际旅行社。在接下来的行程中,大家可以叫我*导或者小*,我将尽我的努力为大家提供优质的服务,在这里,我代表武汉人民以及我们湖北东方国旅对大家的远道而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预祝大家在武汉玩的舒心,游的尽兴。

在大家的家乡杭州,有大名鼎鼎的西湖,而在我们武汉呢,则有美丽的东湖。东湖虽然比不上西湖那样有名,却也是国家首批命名的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它的湖面大约有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湖岸蜿蜒曲折,所以又素有99湾之称。那么大家看着车窗外东湖的广阔湖面,优美的风景,大家一定想知道东湖是怎么形成的吧?东湖濒临长江,在青山港这个地方和长江相通,在这一片江湖之间,发育着一片冲积平原,在堤内形成相对低下的凹地。大家可以闭上眼睛发挥一下想象力,想象一下每当汛期的时候,长江水位上涨,水流就流入这片凹地,等到汛期结束,枯水季节来临的时候呢,水又无法外泻。

于是,久而久之,在洼地内的积水就形成了现在的东湖。事实上,在1949年以前的东湖是没有现在这么漂亮的,那个时候基本上还是个荒湖,从五十年代开始政府就对它进行了规模的建设和改造,正如大家现在所看到的一样,现在的东湖啊,已经是人们休闲度假,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了!

按照它的自然环境,东湖可被分为听涛、落雁、白马、磨山、吹笛、珞洪六个景区,但是现在对外开放的主要是磨山及落雁以及我们今天要游览的听涛三大景区。朱德总司令在视察完东湖以后,曾这样说过:“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所以啊,大家在这次的游览过程中,我建议大家不妨过一把评委瘾,睁大眼睛瞧一瞧,集中精力比一比,看大自然造就的这两个姊妹湖,各有什么特色,究竟哪个更强。好了,说着说着我们就来到了听涛景区的大门外了,看大家都迫不及待了吧?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下车,前往风景优美的听涛风景区吧!

进入了东湖的大门后,我们也就进入了听涛风景区。大家注意到了这边的这些树木了吗?这就是被称为“活化石”的古老植物水杉了,在三百万年以前它们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各个地区,可是后来却一度消失了。所以它一度被世界各地的植物学家认为:水杉和恐龙一样,已经在地球上灭绝了。可是幸运的是,1945年我国的森林工作者却在湖北省利川市发现了水杉林区,并成为了轰动一时的世界新闻。为了纪念这一古老树种在湖北省首次被发现,武汉市决定将水杉定为市树,用它刚毅坚强、刚直不阿来象征热情奔放的武汉人民。水杉的叶子在每年的深秋时节都会变红,在阳光下泛出金红的光泽,十分的耀眼。

继续往东,我们就到了听涛轩,听涛轩的周围种有苍翠的竹子和松树,大家看到前面石砌的护坡了吗?护坡上面有“松坡”二字,大家可以猜一猜是谁写的呢?其实这个人和杭州西湖还有一定的渊源呢!对了,那就是苏东坡了!所以大家可以在石刻旁边拍照留念,这样就可以把东坡居士的真迹免费带回家了哦!大家再看石板上面有几株苍翠的松树,挺立在陡峭的岩石岸边,也为这里的景色增添了一些神韵。在听涛轩的斜对面就是水云乡。水云乡临湖并与磨山隔湖相望,是一座二层楼的琉璃瓦建筑物,登上二楼远眺湖面,非常的心旷神怡。那大家要是有时间,想放松一下心情的话呢,可以登上水云乡,在上面喝一杯咖啡,看看杂志,听一听音乐,您就会感觉仿佛置身于水云之中,特别的舒服。

走过荷风桥,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三层绿瓦圆柱的楼阁,这就是听涛游览区的中心----行吟阁。它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建的,说到屈原,我想大家一定会是非常熟悉的,他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大家所熟知的,民族特色十分浓郁的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他而来的。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开始十分得到楚怀王的信任,因此他也常向楚怀王提出一些治国方针,对内实行“举贤授能”的政策,对外实行“联齐抗秦”的战略,由于实施他这一套正确的方针,使得楚国一度强盛。但是不是忠臣都会奸诈的小人陷害呢?后来的屈原正是受到了小人的排挤,而被放逐到了江北。在楚襄王继位后,他又被放逐到更远的江南。后来,秦国攻破楚国都城,在江南过了二十年流亡生活的屈原目睹了国家的灭亡,悲痛不已,就在汨罗江投江自尽了。而现在的武汉人民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特意为他修建了这座行吟阁。

眼前的这座行吟阁跟我们昨天参观的黄鹤楼一样,是钢筋混凝土的仿木结构,如果大家从高空俯视就会发现它的平面其实是一个正方形,非常的有特色。在行吟阁里有屈原的画像以及生平简介,还展示了他的一些著作,那有朋友想要深入地研究屈原这位伟人的话,里面的这些珍贵的资料可千万不要错过了,我相信它对您的研究会有非常大的帮助的。大家想要拍照留念的话呢,可不要错过了眼前的这尊塑像,它是行吟阁的一个标志,通高达6.8米,塑像表现了屈原昂首视天、举步欲行,吟《天问》的神态,流露出诗人被放逐后悲愤郁结的心情,而“行吟阁”这个名字则是出自《楚辞·渔父》中的“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

我们游览完以行吟阁为中心的行吟泽畔后,顺路往前,就是东湖的二十四景之一的“水天一色”。这里主要是以长天楼为中心的景区,首先我们看到的就是碧潭观鱼,这是一组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而这里的小桥号称九曲十八弯。东湖以盛产淡水鱼而著称,而说到鱼啊,其中又以武昌鱼为名贵。别看这只是一条小小的鱼,其实在它身上的典故还真不少:三国时期,吴王孙皓想从建业迁都武昌,也就是现在的鄂州,但是一个叫陆凯的人不同意,于是就上书以“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来加以劝阻。

后来元朝的一个叫马祖常的人也有“南游莫忘武昌鱼”的诗句。而到解放后,由于毛主席经常到武汉来视察,大都住在东湖风景区内,他曾在当时的听涛酒家吃过武昌鱼,赞赏有加,1956年,他的《水调歌头.游泳》中也留下了“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名句。由此可见武昌鱼的名声可是在很久以前就已经传开了。那我们今天中午呢,也会去尝一尝这传说中的武昌鱼,一起去体验它的美味。不过*导我啊,在此要提醒大家在吃鱼的时候不妨数一数一条鱼有多少根刺,因为听说正宗的武昌鱼是有13根刺的,所以大家不妨来做一回鉴定师,看一看我们吃的究竟是不是正宗的武昌鱼。

请大家再跟随我往前走,前面的那一座保留着中华民族特色的宫殿式建筑叫做“长天楼”,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多次在这里休息,接待国际友人。所以啊,这里布满了伟人的足迹,大家一定要好好沾沾灵气。站在长天楼上,会有一种“落霞与孤鹜起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其实啊,长天楼的名称正是来自于王勃的这句诗词。

在长天楼右侧是鲁迅广场,那里有鲁迅的半身塑像,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显得格外的庄严肃穆,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意。大家过会儿自由活动的时候可以去那里看一看,走一走,去感受一下鲁迅大师的正义之气!

好了,各位来宾!关于东湖的听涛风景区,我就为各位介绍到这儿,相信在各位的心中,对东湖有了一定印象了吧?那究竟东湖好还是西湖好呢?相信在各位的心中也有了答案,总之,大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希望您在东湖玩的舒心,畅意!当然,如果您还没有答案,觉得还没有看够的话呢也不要紧,*导现在留给大家半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让大家好好的再感受一下咱们武汉东湖的美,半小时后我们在鲁迅广场集合,再一起前往下一个景区磨山,去那里感受一下楚文化的独特魅力!谢谢!

武汉导游词篇四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____旅行社的导游员__×,在这里我对大家光临武汉市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好,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参观武汉市的古刹归元禅寺。

好了,说着说着我们已经到了归元禅寺了,下面请大家下车和我一起到里面去参观。

现在在大家面前的就是归元寺的三门,也就是归元寺的大门,佛寺的大门称三门,即佛经里的三解脱门,中间的是空门,左右分别是无相和无作门。这门的建筑形式也是有说法的,象此寺的三门八朝外开,就是象征着广结善缘,普度众生,喻意吉祥。大家再看门上方的直匾,相传当年白光法师要离去,主峰及众僧挽留不住,只好请他题写寺名,永志纪念,白光盛意难却,便在临行时亲笔写下了这归元禅寺四个。

步入三门,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这晚清文人张日煜的手迹“南无阿弥陀佛”,意思呢就是皈依阿弥陀佛。现在在大家右边的是北院,里面主要有念佛堂、藏经阁等几座建筑,下面我们就从北院开始游览。

大家看这圆形门上的“翠微妙境”,“翠微”二还是源于王氏葵园,据记载,当年王章浦购得太湖石,在葵园中垒砌了一座高大假山,雅称翠微峰,供高朋玩赏,当年的翠微峰比现在的藏经阁还要高,可惜的是在明朝末年毁于战乱。建造归元寺的时候又搬掉了颓废的残石,翠微峰便名存实亡,白光法师感到很惋惜,就将此石移到了寺右后方的小石山上至今。现在归元寺附近的“翠微街”等皆是由此而得名。这里的“妙境”两个则是蕴藏着宗教的色彩。

进了念佛堂,大家可能就注意到这个供桌了吧?它长达4.5米,是于1935年制成的,上面刻了五组浮雕图案,(各位能看得出来刻的是什么吗?其实它)从左到右再现了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几个情节,分别为:唐太宗为唐僧师徒送行、如来向伽蓝等菩萨说法、四大天王及“七佛”、如来说法于树下、佛祖给唐僧师徒封位。

好,下面请大家在和我一起去藏经阁,现在我们看到的藏经阁是19重建的,为两层五间,高约25米,其中的珍藏十分丰富,光这部清代刊印的《龙藏》就有7250卷。大家可以慢慢的参观。

在藏经阁旁边的这是大士阁,主要是供奉观音菩萨。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就是归元寺的主殿大雄宝殿,这里供奉的是佛教的最高神释迦牟尼,它是全寺中最为高大的一尊佛像,大家看佛前的这两棵树,代表的是释迦牟尼涅盘时的双婆罗树,据说释迦牟尼涅盘后遗体火化,有七佛在火中显现,因此人们拜佛前常先化纸钱或黄表纸,并焚香点烛,所以这里的树叶也做成火焰形,树叶间各有七佛。

下面再请大家和我一起去游览罗汉堂。我国五百罗汉的形象是自唐以后,由五代开始兴盛,人们将散见于各经之中的名号录出,不足的就加以杜撰,凑足了五百个。北宋以后各地的寺院就多建有罗汉堂,而到了今天,在全国寺庙中保存比较完好的罗汉堂已为数不多,(主要有北京碧云寺、武汉归元寺、昆明筇竹寺、成都宝光寺、重庆罗汉寺和苏州的西园寺。)比较而言,又属归元寺的罗汉堂最有特色。

它的平面布局呈田形,内有四院,是为了使殿内的罗汉有充足的光线。另外田恰好又是佛教中正反两个“”相叠加,这种布局暗示着一种善神降世的吉祥和神秘感。

这罗汉堂除了可供参观外,人们还喜欢用它来预测一年内的祸福,也就是武汉人说的“数罗汉”,方法是随意选中一尊罗汉,然后顺着数下去,数到和自己年龄数相等时看看那尊罗汉是什么样子就可以推测这一年的运势了。

我国有句俗语说: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而在归元寺的罗汉堂就不能这么说了,因为这里的罗汉既不是木雕也不是泥塑,而是采用的一种盛行于唐代的独特工艺制成的夹‘伫’像,夹伫像又称脱纱像或干漆像,归元寺的罗汉塑像属活脱干漆,其制作过程较为复杂,首先要用粘土做成人形胎模,干后用生漆将丝绸或夏布层层粘附于其上,再用生漆将混合的膏灰、木粉调匀涂刮,塑造细部,阴干后再打磨抛光,然后在塑像的背后开一个小孔,注水化泥成浆脱出胎模并冲洗干净,晾干后再木块封口,再刷上生漆、贴上金箔,最后涂上桐油或亮漆以保持光泽。

这里的罗汉造价虽然很高,但采用的工艺不仅省料,而且每尊不超过25公斤,体轻质坚,不透水,不怕水浸。很适应武汉地势低洼,湿度大的气候环境。1954年武汉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很多地方都变成了1,这些罗汉也浸泡在水里,洪水退后,罗汉却安然无恙。所以如此看来,别说是过江,就算是让它们去漂洋过海恐怕也不成问题。

好了各位朋友,关于归元寺呢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一点印象,不详尽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海涵。

(剩下的时间大家可以自由的参观一下,半小时后在大门口集合上车。)

武汉导游词篇五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江城武汉,我是大家此次武汉之行的导游员**,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将由我带领大家共同游览。首先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参观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黄鹤楼。黄鹤楼始建于公元223年的三国时期,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因为黄鹤楼位于蛇山之巅,多次因遭雷击而毁于火灾,历史上最后一座黄鹤楼建于清朝同治年间的1868年,却于建成短短之后的1884年再次毁于大火。纵观千年历史,从楼阁形制上看,可以说唐宋楼雄浑,元楼堂皇,明楼俊秀,而最具特点的,则是清楼。

清朝黄鹤楼的沧桑变故,可用“三经火发,工届八兴”来概括:“三经火发”是指黄鹤楼在清代遭受三次使楼体受到严重摧毁的火灾,而“工届八兴”则指清代黄鹤楼已经历了八次修葺。通过这一代代重建修葺,可以看出黄鹤楼当时在官绅民众心目中的地位。200余年间修葺八次,尤其在“康乾盛世”竟兴工5次,平均27年就修缮一次,这在历代名胜古迹修葺工程中是不多见的,据说,乾隆皇帝还亲笔为黄鹤楼题写过“江汉仙踪”的匾额。清代最后一座黄鹤楼——同治楼,因山下房屋失火延烧,而于1884年化为灰烬。此后,虽有地方当局及各界有识之士多次奔走呼吁,以期募资重建,但由于当时清王朝已走向没落,朝不保夕,加上内忧外患的急剧增加,使清政府再也无力重振这座千古名楼的雄风了。

现在大家所看到的黄鹤楼是以清代的黄鹤楼为蓝本,早在1957年,毛泽东主席来观看武汉长江大桥时问起过黄鹤楼,陪同人员回答说:正计划重建。毛泽东当即表示应当修,这是历史古物.毛泽东的回答不仅表达了他个人的意愿,因为以毛泽东对历史的谙熟,对人民的了解和对黄鹤楼的挚爱,我们可以说,应该是历史和人民借他的口发出了重建黄鹤楼的呼唤,这从他1927年春,在武汉从事革命工作时就曾作过《菩萨蛮.黄鹤楼》的诗词中可见一斑。

现在大家所看见的黄鹤楼于1981年重建,1985年建成正式对游客开放,它以号称天下绝景而名贯古今,蜚声中外,它与江西滕王阁、湖南岳阳楼齐名,并称为“江南三大楼阁”。在这里呢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个有关黄鹤楼的趣闻,当年湖北、四川两地的游客相会在江上,攀谈间,竞相赞美自己的家乡,四川客人说:“四川有座峨眉山,离天只有三尺三”,湖北客人笑道:“湖北有座黄鹤楼,半截插在云里头。”惊得四川客人无言以对。当然,这个故事是有些言过其实,但黄鹤楼确以壮丽的景观,动人的传说及浓郁的文化气息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参观。重建后的黄鹤楼共有5层,高51.4米,大大高出只有三层的清楼,黄瓦红柱,金碧辉煌,整体楼体是由钢筋水泥浇铸而成的仿木结构,也正因此这座黄鹤楼的安全性是空前的,它的自然寿命将大大超过历代古楼。

好的,现在就请大家随我进入黄鹤楼内继续参观。走进了大厅,最引人注意的就要数这幅《白云黄鹤图》了,大家请看画面上的这位仙者,他口吹玉笛,俯视人间,似有恋恋不舍之情,下面黄鹤楼的人群或把酒吟诗,或载歌载舞。这幅画向我们讲述了有关黄鹤楼起源的一个传说故事:相传古时候,有个姓辛的人在黄鹤山头卖酒度日,一天,有个衣衫褴褛的老道蹒跚而来,向他讨酒喝,辛氏虽本小利微,但为人忠厚善良,乐善好施,他见老道非常可怜,就慷慨应允。以后,老道每日必来,辛氏则有求必应,这样过了一年多。有一天老道忽然来告别说:“每日饮酒无以为酬,只有黄鹤一只可借,聊表谢意。”说罢,他拾起地上的一片桔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对辛氏说:“只要你拍手相招,黄鹤便会下来跳舞,为酒客助兴”,辛氏拍手一试,黄鹤果然一跃而下,应声起舞。

消息传开后,吸引了远近的游客来此饮酒,酒店的生意十分兴隆,辛氏因此而赚了一大笔钱。十年后,老道故地重游,对辛氏说:“十年所赚的钱,够还我欠的酒债吗?”辛氏忙道谢,老道取下随身携带的铁笛吹奏,墙上的黄鹤应声而来,载着老道飞走了,也就是大家所看到的壁画上的情景。后来辛氏用酒店赚来的钱就在这黄鹤上之巅修建了一座塔楼,并命名为黄鹤楼。

好了各位朋友,请随我到二楼参观,先请看这幅题为《孙权筑城》的壁画,再现了当年修建黄鹤楼时的历史背景。赤壁之战后,刘备借荆州,取四川,势力大盛,却不肯归还荆州。东吴大将吕蒙用计杀了关羽,夺回荆州后不久,刘备亲率十几万大军伐吴,孙权知道战事不可避免,便一面向魏称臣求和,一面集中力量对付刘备。为了就近指挥这场大战,孙权在长江边上依黄鹤山之险筑夏口城,并在城头黄鹤矶上建楼作观察了望之用,这便是最初的黄鹤楼。

下面请各位再和我一起上三楼看看。三楼展示的是黄鹤楼的文化渊源。黄鹤楼虽然始建于三国时期,但其功效还仅限于军事瞭望塔,其后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动荡,至唐代终于脱颖而出,由最初眺望守戊的军事楼演变成为一个登临游乐的观赏楼。特别在人才辈出的唐朝,一批诗坛的名字高手先后登临黄鹤楼,陶醉于峨峨楚山,浩浩汉水的美丽画卷,留下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使黄鹤楼蜚声中外。

而在众多的有关黄鹤楼的诗句当中,尤享盛誉的莫过于崔颢的那首《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以至于后来诗仙李白与他的书童来到黄鹤楼,本想题诗一首,但当他看到崔颢这首诗后,顿觉语塞,提笔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离去了。从此以后,也就有了崔颢提笔,李白搁笔的美谈。另外从王维,孟浩然,宋之问,白居易这些著名诗人的诗句中可以看出,那段时期鄂州地区社会环境安定,民众生活较为富足,这也是唐代黄鹤楼由“军事楼”向“观赏楼”转化的社会因素。

那么接下来就是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可以自行上楼拍照留影,古语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黄鹤楼的顶楼也是风景最美的地方,大家可以一览江城的美景,给大家20分钟的时间,之后我们在1楼的大厅集合。

武汉导游词篇六

此刻在大家面前的就是归元寺的三门,也就是归元寺的大门,佛寺的大门称三门,即佛经里的三解脱门,中间的是空门,左右分别是无相和无作门。这门的建筑形式也是有说法的,归元寺的三门呈八字朝阳外开,就是象征着广结善缘,普度众生,喻意吉祥。大家再看门上方的蓝底镶金边的长方形竖匾,相传当年白光法师要离去,主峰及众僧挽留不住,只好请他题写寺名,永志纪念,白光盛意难却,便在临行时亲笔写下了这归元禅寺四个字。

步入三门,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这晚清文人张日煜的手迹“南无阿弥陀佛”,意思呢就是皈依阿弥陀佛。此刻在大家右边的是北院,里面主要有念佛堂、藏经阁等几座建筑,下面我们就从北院开始游览。

大家看这圆形门上的“翠微妙境”,“翠微”二字还是源于王氏葵园,据记载,当年王章甫购得太湖石,在葵园中垒砌了一座高大假山,雅称翠微峰,供高朋玩赏,当年的翠微峰比此刻的藏经阁还要高,可惜的是在明朝末年毁于战乱。建造归元寺的时候又搬掉了颓废的残石,翠微峰便名存实亡,白光法师感到很惋惜,就将此石移到了寺右后方的小石山上至今。此刻归元寺附近的“翠微街”等皆是由此而得名。那里的“妙境”两个字则是蕴藏着佛教的色彩。

那里就是念佛堂了,念佛堂供奉着西方三圣,即阿弥陀佛和他的两个协侍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另外还有文殊和普贤菩萨。念佛堂内神龛高6米,宽5米,顶饰红日高照,二龙出海,双凤朝阳,寓意“龙凤呈祥”。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这个供桌了吧它长达4.5米,是于1935年制成的,上面刻了五组浮雕图案,各位能看得出来刻的是什么吗其实它从左到右再现了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几个情节,分别为:唐太宗为唐僧师徒送行、如来向伽蓝等菩萨说法、四大天王及“七佛”、如来说法于树下、佛祖给唐僧师徒封位。很有意思吧!

武汉导游词篇七

欢迎各位来辛亥革命博物馆参观!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一次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由于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把这场革命称为辛亥革命。大家知道吗?这场革命首先就是在我们湖北武昌爆发的。各位来到的所在,正是中国一段旧历史的终点,也是中国一个新纪元的开端。通俗地讲,这里推翻了清朝,开创了民国,打倒了皇帝,催生了总统。

我馆位于武昌,背靠蛇山,面向首义广场,占地约28亩。它的主体建筑就是各位眼前看到的这幢房子,因为它红墙红瓦,人们称之为红楼。

红楼最初是清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咨议局是清朝末年,为了预备君主立宪,而在各省设置的议事咨询的民意机构,它的建筑风格摹仿西方议会大厦,19建成。1911年10月10日也就是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湖北地区的革命党人,成功地发动了武昌起义。第二天,就在这儿组建了鄂军都督府,都督府发布文告,宣布建立中华民国。义声所播,全国响应,从而一举结束了帝制,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红楼因此被誉为“民国之门”。

在红楼后面,这组灰色的房子叫议员公所,是当年咨议局议员们生活起居场所。目前在复原维修之中,没有对外开放。楼前是同心广场,寓意是“两岸一心,和平统一”。

1961年,红楼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多年的建设,我馆已成为纪念辛亥革命的标志性景点和全国有名的教育基地。

我馆布置有两个基本陈列:一个是以鄂军都督府旧址,也就是红楼为载体,布置的《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各位将会看到鄂军都督府成立初期的机构和格局;另一个是布置于西配楼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它展现了武昌起义的历史过程。

我们首先从《旧址复原陈列》开始。

从《格局图》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军政府成立初期的政府组织结构,这是非常简单的政府雏形了。共设五个部,即参谋部、军令部、军务部、民政府、外交部,还有黎都督起居室、总监察长室、各部稽查长室等,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地方政府,却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

鄂军都督府会议厅原来是咨议局议事堂。武昌起义第二天,也就是1911年10月11日湖北革命党人和起义官兵在此集会,推举原清军第21混成协统领黎元洪为都督。

武汉导游词篇八

各位游客:

欢迎来到花果飘香,风光如画的华夏园——武汉谦森岛庄园。

武汉谦森岛庄园,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祁家湾街境内。是由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届人大代表赵发所(公司董事长)创办的。该园由四个林果生产场组成,拥有果园种植面积1万亩。是一个集林果生产、科研、加工、进出口贸易和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富有特色的大型现代化农业生产企业。林果生产纯利润已达800万元人民币。

下面,由我——小王,伴随各位去园区观光游览。

首先,我们来到庄园的种植游览区。

谦森岛堪称现代化农业的典范。庄园以大规模、高水平集约化生产经营为模式,科技为先导,大面积成功选育栽种了国外名优果树品种。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李黑布朗、红布朗、蓝宝石等三大名优品种。

黑布朗:该品种从美国引进,果实外观为紫黑色。适应性较广,生长快,结果早,产量高。当年3月份定植,第二年单株产果2-3公斤,第三年单株产果可达20公斤以上,单果重120g,250g,果皮紫黑色,果肉黄色,汁多味清甜,糖度达13°以上,品质优,可食率达95%以上。在粤北地区种植果实成熟期为5月底至6月上旬,现广州市场其果价长期稳定在每公斤16元以上,是一个值得大力发展的水果品种。

红布朗:该品种引自澳洲,成熟期7月初,在硬肉李中成熟期早,平均单果重115g,180g,果个均实。果皮着鲜艳玫瑰红色,着色面积达100%。果肉血红色,非常特别,高桃,平离核,硬溶质,肉质细胞,含糖量14.5%。口感脆、甜、爽、香,酸味很少,品质上等,不落果,采收期长,耐贮运性良好,是个很有发展前途的优质李品种。

蓝宝石:该品种果实圆形,平均单果重120g,200g,果粉厚,肉黄色,肉质细腻,纤维少,汁液丰富且甘甜,有香味。品质上等,核小,不裂果,抗寒,抗病能力强,极丰产、稳产,可以大力发展。

为了使种植园景上添花,园区内还配种了大量的优质油桃,珍稀特色林木,优质草坪,名贵花卉;这里特别要给大家推荐的几处生态景观是古林滩,枫林湾、对节白腊园。

古林滩:该林区内古树有200多棵,树种有:琥刺、对节白腊、槐树、香樟等。树龄有百年以上,置身古林滩,让您融于原始生态之中。

枫林湾:该林区内有枫树千余棵,属多年生落叶乔木,品种有大叶、中叶、小叶、三角、五角、鸡爪、丝状等,叶片分为红、黄、绿等色,耐寒,秋天红叶漫山,蔚为壮观。枫树是长江流域广布的特色树种,是生态旅游时尚种植树,观赏性极强。

对节白腊园:该树种属多年生落叶乔木,被誉为树木活化石,喜阳光耐阴寒,喜潮湿耐干旱,萌生力强,耐修剪,对土壤要求不严,产地长江流域,集中生长于鄂西。特点:干枝、叶片均为对生,叶片嫩绿密集,木植坚硬有光泽,树形可塑性强等,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游览了种植园,观赏了花果奇木,下面我将陪伴你们去看看节水灌溉工程和果品采后处理加工中心。

谦森岛实施节水工程,应用气调冷库贮存,进行现代化的采后处理及加工,实现选果、清洗、上蜡、烘干、分级、贮存、保鲜一体化、自动化。可以改善果实外观,保持果实品质,减少腐烂损失,增强果品市场竞争力,果品销售价格提高50%—100%,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节水灌溉工程包括微灌系统参数的选定、灌水器的选择、微灌灌溉制度的确定、微灌系统设计、管网水力计算、系统扬程的确定与水泵选型及土建部分等。

气调库工程建设包括保温、气密性能好的库体结构、制冷系统、气调系统、控制与检测系统、加湿系统、土建工程及有关技术参数的选定等。

游览了果园,参观了果品贮存中心,下面到了该自由放松一下的时候了。我给大家推荐谦森岛几项运动休闲活动以便大家选择。

湖中游船:庄园内一湖碧水,清澈透底。湖畔青枝绿叶,花枝招展。湖中荡舟,是来谦森岛观光旅游备选的一项轻松愉悦的好活动。

湖畔垂钓:庄园内建有垂钓亭、廊等设施。这里垂钓不仅环境舒适,且鱼儿肯上钩。有兴趣的游客的可去游客中心办理相关登记手续领取垂钓工具。

网球场:网球场设施先进,档次高,达到了国家体育设施认证标准。

乒乓球室:乒乓球场馆、球室、球台等设施,均达到国家运动设施认证标准。

卡拉ok歌厅:庄园有两处卡拉ok歌厅,其设施先进,音响效果一流。

即将结束的谦森岛之游,相信一定给你们留下极为美好的印象。至此,度假的游客将走进“庄园之梦”。

庄园度假:庄园内有乡间别墅和综合楼共13幢,具备一次接待150名客人食宿的能力。其环境、旅游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质量已达到国家规定的三星级标准。好客的谦森岛将为您庄园之夜提供舒适、周到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