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评课稿(汇总14篇)

小编: 文锋

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优秀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希望可以为大家展示一些好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评课稿

教学。

的。学生刚学完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再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整十数对多数学生来说应该不算困难,他们可以利用已掌握的知识通过迁移来突破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听了嘉荫一小的刘丽萍老师的课,从课堂教学中能体现以下几点:

1.复习题的设计十分有效。因为对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知识的复习能够为学生迁移自主探究“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减)”的算理算法做好知识性准备。

2.教学流程清晰,教学层次分明。

3.为了进一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刘老师设计了35-2和35-20算法对比。让学生找出算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个环节设计的很好,能让学生再次体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最后。

总结。

出:相同点是:把被减数35分成了30和5。不同点:35减2,表示减去两个一,是个位与个位在减;减20,表示减去两个十,是十位与十位在减。这样一来,学生就会透彻地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的原理。

4.了解学生,是开展有效教学的立足点。

在《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中,荆老师对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有效地预设,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孩子如何理解“算理”?孩子对这个概念到底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呢?这是我们教师需要预先思考的。荆老师年龄大,但课堂是实实在在的,从组织教学、教学引导、教学讲解、教学评价等方方面面都考虑的非常周全。我们知道,明确与熟练算理是计算的前提与基础,如果学生算理不熟练,只是停留于“照葫芦画瓢”式的模仿上,不是“用脑子去算”,而仅仅是“在脑子里算”,就会导致计算能力不强,错误频出,抓住这一弱点,我们针对低年级数学教学的特性选择了“培养算理”这一主题,研讨中各位教师都能进行针对性的交流,为今后教学寻求了实在的方法。

5.设计适切的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落脚点。

这节课呈现了孩子多样的研究和学习方法,设计严谨,一步一步引导孩子经历、发现各种方法,体会各种方法的不同和需要,巩固练习尽管设计不同,但是通过事前对孩子的了解,对可能出现的方式教师都进行了精心的预设,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探究新知,教师不仅是在教授知识点,更是在传授认识事物的方法,对于孩子可能会出现或者想出的方法还是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发现、感悟,一方面教知识,另一方面从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是我们教师应解决的最根本的教学问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评课稿

本节课上是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主要着重解决相同数位上的数直接相加的问题,同时也为后面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奠定了基础。执教老师薛老师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教态亲切自然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注重必要的知识铺垫,顺利实现知识迁移。

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是本课教学的基础,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薛老师的第一环节设计的6题复习题,通过口算和口述算理,突出了加几十和加几的区别,激活了与本课相关的已有知识,帮助学生重温相同数位上的数可以相加减,为学生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另外,数的组成也是本课教学的基础。在探索45+3和45+30的算法时,只要将45分成40和5,就可以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转化为整十数加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所以这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意图明显,很好的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迁移。

二、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需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的开始,薛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实际,创设了春天来了,我们一起去旅游的情境,这一创设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由易到难,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在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过程中,首先放手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情境,搜集教学信息,提出有关加法的数学问题,再组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探讨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时又注意了学生的认知特点,由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摆小棒、拨计数器来理解和掌握算法,再引导学生不借助学具,脱离直观,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在探讨算法时,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并给学生交流展示的空间,让学生走上台前摆一摆、拨一拨,体现算法多样化,增大了学生的思维含量,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问题与建议:

在设计练习的时候,我认为可以加入一些实际的运用,总所周知,计算通常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如果能将计算练习和生活实际,解决问题想结合,我相信学生的兴趣会更加浓厚,也让计算恩感觉赋有意义。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今天听了陆老师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有以下感受: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张老师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并辅以富于儿童化的语言,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以生为本,关注学习过程。

在教学中,张老师十分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在探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时,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想的过程说出来”,并及时加以评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而在学生交流想法的过程中,对于教材上有的而学生没提到的方法,教师也以合适的方式加以呈现,体现出方法的多样性,并进而寻找出最优化的方法。较好地处理了方法多样化与优化之间的关系。

三、认真钻研,精心设计练习。

从整个教学流程可以看出,路老师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钻研,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并在合理运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精心预设,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着重训练。而“鸭妈妈找孩子”这一练习的设计,更是别具匠心,不仅让学生学以致用,促使学生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同时又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一、让学生明白算理,学有价值性教学。

本课执教前,很多学生或者通过知识迁移,或通过外界教育(父母的提前教学)等各种原因,已经获得了计算的方法。如:10+20,学生会算:1+2=3,所以10+20=30.那么本课的教学价值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如果课堂的教学也仅限于此,则本课完全可以上成对这部分知识的巩固练习课。但是,虽然会算,对算理并不理解,至少是懵懂的状态。例如:为什么可以用1+2来计算?3表示的是什么?学生并不清楚。本课通过算法多样化的教学,让学生的算法互相补充,对学生而言,也应是一大收获。因此,为了突出这一重、难点。我决定用例1中的加法教学为重点,进行算理的教学、进行算法多样化的呈现。而后的减法教学只是简单的呈现一下学生的思考就可以了。

为了在加法教学中突破重难点。我引导学生使用摆小棒的方式。边摆边说,再摆、说给同桌听,再全班摆说交流。然后进行算理的研究。明白10+20就是1捆小棒加2捆小棒得3捆小棒,也就是1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

二、注重多种学习方式的整合,提升价值性教学。

本节课以自主探究为主线,辅以动手实践、同桌交流等学习方式,让多种学习方式各尽所能,共同促进学生的主动建构。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不再是这节口算课的惟一。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的同时关注各种能力的培养,如观察、解决问题、交流、实践、探究等能力,使一节普通的口算课有了深厚的底蕴。

三、有趣的练习,巩固价值性教学。

因为小学生的学习大多以无意识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胜,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差。新课标在《基本理念》里也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依据新课程理念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练习设计成一系列富有情趣的练习,如:通过闯关练习,进入游戏环节(钓鱼游戏;摘苹果游戏;找家家游戏)。目的是既吸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便于自己更好的串连教学。使学生主动学,乐于学,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让学生以无比愉悦的心情投入练习活动,同时也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当我看到学生因为努力表现而得到奖励的红通小脸时,我的内心是非常满足的,因为我使他们感受到了数学带来的快乐。

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是很简单的一节课,在讲授过程中我对于算法的探究部分,还没有照顾到所有学生,应多让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多说说,让他们也能够掌握。同时,对于我的课堂,我觉得存在较大的问题应该是课堂纪律,教师如何掌控课堂,如何让学生能静下心来认真听讲,是我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评课稿

听了张老师的《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这节课我认为张老师注重让学生积极参加参与学习活动,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引入阶段,以学生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探索阶段,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得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互相说一说,给学生创造了充分展示个性的机会。巩固阶段,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总之,这节课教得比较轻松,学生学得也比较轻松,作业完成得不错,正确率较高。

本节课张老师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然后组织学生探索计算方法。在进行计算时,注意把这些计算与非整十数的两位数的组成联系起来。一方面使计算有理有据,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教材安排这些计算以加深对数的认识的意图。在教学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时,把对学生已有知识的了解和教师讲述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算式中各部分名称的印象。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评课稿

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带着这个疑惑,我聆听了刘老师的课《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听完受益颇丰,对与新课程引领下的常态课堂,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

课始,刘老师首先让学生看主题图、小朋友买玩具的情境。当出示以上6种可爱的玩具时,相信学生的眼睛都会亮起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一定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他们很想玩这些玩具。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购买玩具的价格,试着提出数学问题。“想买什么?买了以后还剩多少钱?”是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况且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关人民币以及“用数学”的知识,能很快提出:“还剩多少元钱?”这个问题。这样学生为了解决问题,就会很自然地列出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式。当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及合作交流掌握口算方法后,再让他们通过合作(一人一道)完成另外两道题。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为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评价的互动机会。然后再从中抽取一个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算式作为例题进行讨论,方法同前。这次为了增加学生的交流和评价机会,另外两道题可以让对同桌合作完成,并进行评价。最后让学生通过比较得出两组算式的特点以及口算方法的不同。

课中的练习环节设计的也很有效。刘莲老师先设计了两组口算练习题,采取得红旗方式进行学生自评和互评。这样不仅巩固了新知,而且还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然后通过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具有比赛性质的“夺智慧星”的游戏,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综合练习。并在最后让学生通过做律动(火车开了),到智慧王国进行了思考题的练习。这样不仅能体现练习的层次性,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评课稿

今天,我听了袁老师执教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这节课,这是在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打好基础。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日后提高对多位数计算的速度与能力。

袁老师认识到这节课的重要性,目标定位在使学生经历探究两位数加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算法的过程,理解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从而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并能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比较和分析的能力,发展数学思考。同时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及自主探究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是经历探究两位数加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算法的过程,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目标定得比较到位。

这节课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在导入部分,教师选择了45,30,9,3四个数编一些加法算式,并且给以引导:如何才能又多又快不重复不遗漏地写出所有的算式呢培养了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加法有了“类”的意识,一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法(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学生通过对自编的'加法算式进行分类,明确了哪些加法是已学过的,哪些加法是今天要学的,哪些加法是以后要学的,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开端。

(二)在探究新知这一快,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交流,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物化活动,用小棒圈一圈,计数器画一画,还引导学生不依赖小棒,计数器直接用算式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获得结果。袁老师还适时引导学生讨论4530各种算法的共同点,整合出一般的计算方法,这样不但学生掌握了方法,而且领悟了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有了这个基础,在教学453时,袁老师就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进行计算方法与策略的迁移。最后还安排了两道题计算方法的对比,很自然地突破了这个难点。

(三)第三个特点,也是这节课的一个突出的地方,就是她的练习设计非常适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而且层次分明,层层递进。

到了课的最后,老师也没有忘记给学生们鼓气,加油,让他们再次感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换来成功的喜悦,把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延伸了下去。

综观这节课,袁老师能结合教学内容,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自己编题,并解决问题,一节课完全顺其自然地进行,并没有刻意追求和过分强求。让学生在轻松自然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知识,思考了问题,整节课都围绕学生来进行,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

文档为doc格式。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评课稿

1.周老师这节课,能结合我们英语快乐购活动和人民币的知识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学生在熟悉的轻松自然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知识,思考了问题。

2.这节课的设计挺好,无论是新授部分的各个环节还是练习环节都体现了知识的全面性和层次性。首先说新授部分关于算理算法的处理,教师通过下面几个环节即:让学生自己动手在计数器上画珠子,探究算法、小组交流、汇报展示、教师课件再现、小结算法,这一系列的过程为学生很好的明确算理、掌握算法提供了保障。接下来比一比和变式练习能够紧紧围绕算理算法进行,并加强了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是非常及时必要。其次是练习的设计,我觉得周老师设计的这几个练习从形式上、内容上、层次上都是很好的。例如游戏环节中的套圈,让学生任意套圈得到分数42。这个环节既有趣味性,也很好的提升了学生的口算能力。老师在后面设计了在括号里面填数的练习题,在圆圈里面填加号和减号的练习题,小马虎的故事思考题,以及一个挑战题。这些题目的设计层层深入,层次分明,形式多样,注意了增加题的趣味性,从不同角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

3.老师注重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首先是画一画,用学具进行直观操作,想算法。其次是说一说,说怎么算的、怎么想的。最后还有比一比,在比的过程中学生由原来的数形结合的感性认识上升为抽象的理性认识,这正体现了数学化思想。这节课紧紧围绕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进行训练,把教学重点放在明算理上,用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口头表达中明白算理。

需要商榷的地方:

1.在教学上需要更锤炼和准确的语言。

2.在情境教学过度到新授知识的这个过程中我个人认为可以设计简单一些。

今天,我听了袁老师执教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这节课,这是在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打好基础。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日后提高对多位数计算的速度与能力。

袁老师认识到这节课的重要性,目标定位在使学生经历探究两位数加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算法的过程,理解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从而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并能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比较和分析的能力,发展数学思考。同时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及自主探究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是经历探究两位数加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算法的过程,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目标定得比较到位。

这节课有如下几个特点: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加法有了"类"的意识,一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法(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学生通过对自编的加法算式进行分类,明确了哪些加法是已学过的,哪些加法是今天要学的,哪些加法是以后要学的,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开端。通过物化活动,用小棒圈一圈,计数器画一画,还引导学生不依赖小棒,计数器直接用算式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获得结果。袁老师还适时引导学生讨论4530各种算法的共同点,整合出一般的计算方法,这样不但学生掌握了方法,而且领悟了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有了这个基础,在教学453时,袁老师就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进行计算方法与策略的迁移。最后还安排了两道题计算方法的对比,很自然地突破了这个难点。到了课的最后,老师也没有忘记给学生们鼓气,加油,让他们再次感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换来成功的喜悦,把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延伸了下去。

综观这节课,袁老师能结合教学内容,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自己编题,并解决问题,一节课完全顺其自然地进行,并没有刻意追求和过分强求。让学生在轻松自然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知识,思考了问题,整节课都围绕学生来进行,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

今天我们看到袁校长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这节课的全部示范过程,让我们看到学校领导在教学上真正起到了“标杆”和示范引领作用,下课后和和几位老师进行了交流,大家对袁校长这节简约而又实用的好课无不称赞。

1、注重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这是咱们学校课题研究在课堂上的探索、实践和运用。如学生已经很熟练的知道回答问题时候应该说“先说答案,然后说我是这样想的”。有一个学生说的不对,老师说:“你说的不够准确,谁来帮一帮她呢”,有一个学生说的不对,亲切的说“你这个问题提的不对呀!”这说明平时老师在课堂训练扎实有效。

2、注重学生思维的引导和算理的探究:教学例题时候,先出示情境图,然后是观察,找数学信息,然后提问题,学生说算式,教师紧接着说:你是怎么得到的?然后说你怎么计算呢?当大家开始探究的时候,教师说:可以独立思考,先摆一摆,也可以拨一拨,一学生说先摆20,再摆5,老师追问:20是怎么摆的?老师的提问引导层层递进,脉络清晰,学生思维能得到良好的培养。计算20+25的时候,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怎样计算,而是让学生们在自己操作、自我尝试,自我验证中得出结论。学生在这段教学中表现的很兴奋,几分钟的时间又是摆,又是讨论,又是交流,又是汇报。培养了学生自主动手、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能力。教学中老师更是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3、关注后进生的学习状况。从一开始的请曾诚可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提示孩子:注意听,看看其他同学是怎么做的,到最后让她摆小棒并说说怎么摆的,回答正确了,及时的肯定了她的进步,同时指出她的“然后”用的太多了。一个后进生孩子回答的有的慌张和胆怯,“老师说:不要紧张,谁来补充?”,后面一个孩子回答的很清晰,老师说:掌声鼓励一下”。通过变换不同的鼓励和表扬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老师的过程和成功体验反观我自己,经常就是一个方法鼓励,怪不得用着用着就不起作用了。

4、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低年级孩子好动,自制性差,老师在关键时候的提醒:“注意坐姿,注意倾听,注意举手的姿势”。摆学具的时候,摆好了用你的姿势告诉老师,当孩子们动手操作结束后,老师清晰的提出要求:把学具放在一边,像罗怡婷一样坐姿端正,比比看哪一组坐的最端正。开火车的时候先提要求:注意力要集中,坐端正,回答完毕后,其他同学要当小老师说“对”。这样长期训练,孩子们就会有良好的课堂听讲习惯。

5、教师的语言亲切柔和听来很舒服,态度和蔼、沉着淡定符合低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整节课老师不急不躁,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知识。

纵观这节课,袁校长能结合教学内容,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一节课轻轻松松完全顺其自然地进行,并没有刻意追求和过分强求。让学生在轻松自然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知识,思考了问题,整节课都围绕学生来进行,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发挥了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评课稿

1、总的来说,这节课的教学流程清晰,各环节衔接较顺畅。

2、复习旧知,课件呈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练习题目,激活学生的已有的认知体系,做到习旧迎新,做好新旧知识的自然衔接,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探究计算方法环节算,苏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棒、拨计数器,在操作中探究计算方法,感悟算理,自主建构知识系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1、感觉这节课,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不合理。复习准备部分,设计出示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练习,做到对计算方法的复习,共用5分钟,明显超时。接下来的探索新知部分的第一环节看主题图,明确题意,列出算式,用时7分钟,明显超时,第二环节尝试算法和汇报交流算法时教师语言重复次数太多,也浪费了不必要时间。

2、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由于教师引导及调控语言力度不够,加上平时课堂教学中没动手操作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计数器和小棒操作)流于形式,一部分学生对算理不明,对算法和算理的汇报环节也就说不到点,这就需要通过课下的练习达到理解深化知识。

3、课堂第三大块即巩固练习环节只出示了一个基本练习,由于教师个人语言重复过分让强调学生说算法,以至于后面的变式练习,也没能进行,教学预设没完成。这样的情况出现,是授课老师需反思的问题,备课时对各环节的预设到位,用时也需做出预设,以尽量达到对整堂课时间分配的有效性的把握。

4、还有我感觉这节课教师的启发及引导语针对性不强,缺乏指向性。有些数学用语不恰当,比如教师的启发语:“35中的`“5”代表什么?又问减数“2”代表什么?”应改为“个位上的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检查一下说成“验证一下”,这些数学语言的错误都是教师个人应注意并改进的地位。

一年级《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评课稿

1、总的来说,这节课的教学流程清晰,各环节衔接较顺畅。

2、复习旧知,课件呈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练习题目,激活学生的已有的认知体系,做到习旧迎新,做好新旧知识的自然衔接,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探究计算方法环节算,苏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棒、拨计数器,在操作中探究计算方法,感悟算理,自主建构知识系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1、感觉这节课,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不合理。复习准备部分,设计出示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练习,做到对计算方法的复习,共用5分钟,明显超时。接下来的探索新知部分的第一环节看主题图,明确题意,列出算式,用时7分钟,明显超时,第二环节尝试算法和汇报交流算法时教师语言重复次数太多,也浪费了不必要时间。

2、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由于教师引导及调控语言力度不够,加上平时课堂教学中没动手操作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计数器和小棒操作)流于形式,一部分学生对算理不明,对算法和算理的汇报环节也就说不到点,这就需要通过课下的练习达到理解深化知识。

3、课堂第三大块即巩固练习环节只出示了一个基本练习,由于教师个人语言重复过分让强调学生说算法,以至于后面的变式练习,也没能进行,教学预设没完成。这样的情况出现,是授课老师需反思的问题,备课时对各环节的预设到位,用时也需做出预设,以尽量达到对整堂课时间分配的有效性的把握。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背景分析:

本课内容以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数的加法和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整十数为基础,学习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这既是前面学习的口算的拓展,又是以后学习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求相同意义量的和等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备了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基础:整十数加一位数,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加法以及刚学习的整十数加整十数。学生能够自主解决本节课的新问题。只是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性,所用的时间长短与方法会有所不同,需要老师的点拨与引导,同时大多数学生很难认识到“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这一算理层面上来。

目标分析:

1.学生创设的生活情景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的认识。

3.不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听、积极探究与合作的习惯。

预设理念:

创造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标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积极改革,大胆创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活动——如小兔采蘑菇,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空间。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弄清算理、算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尊重学生的自我表现和个性思维,鼓励学生创新。这样的数学活动长期坚持,一定会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并获取数学活动经验。为增强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培养运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乃至终身学习、发展打下基础。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中的内容,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有两个例题,共用3节课完成。本节课是第一节,主要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教材把加一位数与整十数对比集中编排,其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加减的算理认识,为后面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打基础。

教材的设计遵循了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先让学生在计算问题的情境中,动手操作、动脑想、讨论交流探讨不同的计算方法,再让学生运用获得的方法进行口算,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练习设计注意专项与综合训练相结合,注意变换形式,突出正确率。这些都是我们教学中值得借鉴的。

预设过程:

一、对口令游戏,巩固旧知。

师:大家喜欢做游戏吗?下面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做一个对口令的游戏,看谁反应快,说得对。

1.5个十是(),5个一是(),5个是和5个一是()。

2.20+3020+350+3050+3。

二、情景引入,探究新知。

2.学生独立思考后,提出问题,说出解决方法。

4.学生分组讨论算法。

5.集中汇报,并引导学生理解算理——“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

三、趣味练习,拓展延伸。

2.分组接力采蘑菇。(1)对比计算题;(2)两位数加一位数;(3)两位数加整十数;(4)变式题。

3.延伸出进位加法。

师:在大家的帮忙下,兔姐妹又发现了一片草地上有几堆蘑菇,这时候她们只剩下一个筐子空着,能装33个,请大家帮助算一算,哪两堆蘑菇正好装满筐子。

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结果。

4.人人采蘑菇。

师:兔姐妹采了这么多的蘑菇,你们想采吗?请大家到黑板上去采,看谁采得多。

学生采蘑菇,计算,再放到指定的篮子里。

四、课堂小结(根据课堂情况而定)。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说课稿背景分析:

本课内容以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数的加法和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整十数为基础,学习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这既是前面学习的口算的拓展,又是以后学习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求相同意义量的和等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备了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基础:整十数加一位数,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加法以及刚学习的整十数加整十数。学生能够自主解决本节课的新问题。只是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性,所用的时间长短与方法会有所不同,需要老师的点拨与引导,同时大多数学生很难认识到“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这一算理层面上来。

目标分析:

1.学生创设的生活情景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的认识。

2.学习后学生能正确地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断提高计算能力。

3.不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听、积极探究与合作的习惯。

预设理念:

创造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标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积极改革,大胆创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活动――如小兔采蘑菇,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空间。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弄清算理、算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尊重学生的自我表现和个性思维,鼓励学生创新。这样的数学活动长期坚持,一定会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并获取数学活动经验。为增强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培养运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乃至终身学习、发展打下基础。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中的内容,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有两个例题,共用3节课完成。本节课是第一节,主要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教材把加一位数与整十数对比集中编排,其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加减的算理认识,为后面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打基础。

教材的设计遵循了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先让学生在计算问题的情境中,动手操作、动脑想、讨论交流探讨不同的计算方法,再让学生运用获得的方法进行口算,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练习设计注意专项与综合训练相结合,注意变换形式,突出正确率。这些都是我们教学中值得借鉴的。

预设过程:

一、对口令游戏,巩固旧知。

师:大家喜欢做游戏吗?下面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做一个对口令的游戏,看谁反应快,说得对。

1.5个十是(),5个一是(),5个是和5个一是()。

2.20+3020+350+3050+3。

二、情景引入,探究新知。

2.学生独立思考后,提出问题,说出解决方法。

4.学生分组讨论算法。

5.集中汇报,并引导学生理解算理――“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

三、趣味练习,拓展延伸。

2.分组接力采蘑菇。(1)对比计算题;(2)两位数加一位数;(3)两位数加整十数;(4)变式题。

3.延伸出进位加法。

师:在大家的帮忙下,兔姐妹又发现了一片草地上有几堆蘑菇,这时候她们只剩下一个筐子空着,能装33个,请大家帮助算一算,哪两堆蘑菇正好装满筐子。

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结果。

4.人人采蘑菇。

师:兔姐妹采了这么多的蘑菇,你们想采吗?请大家到黑板上去采,看谁采得多。

学生采蘑菇,计算,再放到指定的篮子里。

四、课堂小结(根据课堂情况而定)。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学生:货架上放着几种不同的玩具,图上还告诉了各种玩具的价钱。

教师:货架下面的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呀?(在屏幕上同时出示两个小朋友说的话)。

学生:可以用减法算一算。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35-2=35-20=。

教师:同学们会算上面的式题吗?大家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操作。

学生回答(略)。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评课稿

徐老师的课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透”。她总能适时的在学生有困惑、理解困难的地方加以点拨,有时就那么三言两语就能把学生给点透。《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一课是学生真正学习除法笔算的开始,算理的理解尤为重要。在探究笔算的过程中徐老师先是让学生拿小棒分一分,在学生展示分小棒的过程后,徐老师发问:她是怎么分的?孩子说:她先分成捆的,再分成根的。我觉的这个问题设计的非常好,有的老师在这个环节当学生展示分完后就结束了,只关注了分的结果,而徐老师的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分的过程。徐老师没有就此结束,而是接着让学生分别说每一次分的过程“分成捆的过程”“分成根的`过程”、两次分得过程。在学生起来表述的时候,徐老师注重学生语言表达的训练。徐老师说:你能试着像老师这样说吗?“把捆小棒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分得捆”。接着老师又通过多媒体动态的演示分的过程。在最后我觉得如果老师让学生再经历一遍分得过程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的。

在徐老师的课上学生经历了知识产生的整个过程,相信长此以往,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肯定会不断提高,对他们的长远发展益处会非常大的。这一点使我受益匪浅,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说课稿

本节课是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内容: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是一个重要内容,是为以后教学100以内两位数的加减法打下基础,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是在识数0-100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学要求: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合作的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

本节以幻灯片出示例题,采用以学生思考练习、讨论为主,教师参与指导,用激励的方式及掌声鼓励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观察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先调节融洽气氛,让学生觉得轻松自然,不因为有老师听而感到紧张,然后在教学新课中鼓励学生都参与思考;在练习时让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的方法,同时让学生参与讨论,使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一)复习铺垫,幻灯片出示简单的题目,让学生很快地观察卡片的数据,从而激励学生积极回答,使学生巩固复习了所学的知识,为更好地学习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打下基础.

(二)新课。

(1)、出示例题图。提问:图中的三种车分别有多少座?

(2)、“要求大巴士和小巴士一共有多少座?”怎样列式?

(3)、4535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动手摆一摆、拨一拨。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及时辅导。

集体交流,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的算法吗?

(4)、教师小结:以上同学们所想出的方法,除了十个十个往后数以外,都是先把4个十和3个十合成7个十,再把7个十和五个一合成75。

在这些过程中,我不断的出示了幻灯片,能更好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有趣的图片中学会知识。

(1)、“要求大巴士和小轿车一个有多少座?”怎样列式?

(2)、453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想一想。

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小结:以上同学们所想出的方法,除了一个一个往后数以外,都是先把5个一和3个一合成8个一,再把4个十和8个一合成48。

3、比较4530和453的计算异同。

想想计算4530和453有什么是相同的,有什么是不同的?

(三)、全课小结。

以提问的方式师生共同总结教学内容。

本课是通过远程教育设备进行的第一尝试课,学生对远程教育设备的熟悉度不够,可能在上课的途中容易走神,应该随时注意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学生配合得当的话,本节课的完成应该不成问题。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案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课 时

1、旧知复习,引入新知。

30+6 5+20 60+4 9+40

30+60 50+20 60+40 50+50

2、65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9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今天学校新到了一批书,老师打算发给同学们,我们班有 ()个同学,我们先算算有多少本书,看够不够发给同学们。

1、观察,课件出示主题图

2、小组讨论:看图提出问题,谁能提出不同的问题?怎么能算出来?

5、 全班反馈:a动手操作,理解口算办法。总结算法,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的单位,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

6、 比较算法,加深理解,让学生认真观察两个算式,这2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怎样计算?你是怎么想的?(分组说,后指名全班交流)

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