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腊八高中(专业19篇)

小编: 纸韵

春节的传统食物有年糕、饺子、鱼,这些食物都有吉祥的寓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总结自己的春节经历。

春节高中作文

我的家乡在乐陵南边的一个小村子里,那里有那里的春节习俗,那么作为一个在济南生济南长的乐陵人,就让我来一一阐述这里的习俗。

第一,挂灯笼、放鞭炮:先说一句题外话,济南的年味好淡哦!鞭炮放的也少,至于灯笼吗,也就小区门前挂一两个。而老家就不一样啦!大年三十晚上五六点钟,家家户户挂上通红的灯笼,鞭炮也响得和打雷一样了。每户人家都要放一堆鞭炮,有大鞭炮、小鞭炮、烟花、钻天猴,大鞭炮震耳欲聋;小鞭炮清脆响亮;烟花五颜六色;钻天猴拔地而起,升上天空后绽放出五颜六色的光彩,把整个村庄照的跟白天一样;家家户户还燃放起了篝火,不是为了取暖,而是预示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大吉大利!

第二,给逝去的祖辈磕头,在我们老家,家家户户都供有家谱,上面列有逝。

去祖辈的名字,大年三十晚上放完鞭炮,小辈子孙就要给祖辈磕头,希望祖辈可以保佑子孙平安、健康、幸福。看到大爷们磕得那么虔诚,我也跟着跪下磕头,丝毫没有觉得不好意思。

第三,吃水饺,拜年,在我们村里,大年初一这一天都起的很早,大概也就五六点钟就起床了,抱柴火,烧大锅,煮水饺,不知怎么的,感觉大锅里煮出的水饺格外的香!吃完水饺大家都走街串巷给自己的长辈拜年,互致问候,那乡音不是一个亲切可以形容的!

我老家的习俗习惯还有很多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祝老师和同学们春节愉快!

高中春节作文

大年初三,宁海的姑婆来给太婆拜年,在我们家吃中饭,下午他们有事就赶回去了,回去前,他们盛情邀请我们第二天去宁海玩。

第二天,我们十几个人开了两辆车就出发了。因为不熟悉,走了点冤枉路。一直开了2个多小时的车,中午12点多才到姑婆家。姑婆早已在门口迎接,一走进姑婆家,就看到三桌热气腾腾的美味佳肴,菜肴很丰盛,其中海鲜占了一大半。姑婆家的亲戚都过来了,一大家子好热闹。姑婆她们很热情,不停地给我们夹菜。然后,大家互相敬酒,互相说一些祝福的话。开开心心的吃完饭后,姑婆说要带我们坐船去海上转转。我们几个小孩立刻欢呼雀跃,坐在车上巴不得立刻就到码头。开了大约半个多小时,我们就到了海边。

从车窗外远远就看到一艘大船停在海边,船身插满了国旗。大船的周围停了很多小船。姑婆说这里只是内海,码头很小,这艘大船是一个餐厅,已经不再出海了,一直就停在这里。我们下车后,过去租了一条小船,刚好可以坐16个人。我们小心地绕着船沿走进船舱,坐好后就出发了。船一开动,身后就拖了一条长长的“尾巴”,白色的浪花快速向两边翻滚,还有一些浪花还跳进了船舱里,溅到脸上凉丝丝的。海水不是很蓝,远处的海面白茫茫的一片,阳光照在海面上,波光粼粼的,隐约能看到海中的几个小岛,冒出绿色的山尖。“哦!海鸥!”坐在旁边的姐姐,突然兴奋地大叫。我们一起转过头,果然,两只白色的海鸥在海面上自由地飞翔。它们忽高忽低,忽远忽近,仿佛在为我们表演。我连忙拿爸爸的手机去拍,唉,可惜没拍到。因为怕手机掉到海里,不敢把手伸到船舱外去拍。姑婆连忙安慰我们,她让我们夏天的时候再来,那时就租一条没有船舱的汽艇,一定让我们拍到海鸥。她说夏天的时候,还要带我们去海边挖泥螺,捡大青蟹。我们立刻兴致勃勃地计划今年夏天再来宁海。小船绕了一圈后回到了码头,我们坐车离开了海边。

车子一直沿着海边开了很久,后来,我们来到一个大水库边。水库还在建设中,堤坝已经铺好,大坝上也已经铺上了整齐、光滑的鹅卵石,还用黑色的石块铺出了很多动物的图案,有老虎、兔子、豹子等,我们在大坝玩了很久。后来,我们说要回家了,姑婆一听,立刻生气地说,她早已在宾馆开好了房间,如果我们不住一个晚上,她明年就不来我们嵊州了,我们只好在宁海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姑婆又来饭店陪我们吃早餐,吃过早餐后,一直把我们送到高速路口,还再三叮嘱我们夏天再来玩。

这真是一次难忘的宁海之行!

春节腊八作文高中

当迎新的钟声敲响时,我们中国人民满怀激动地呼喊着:“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啊!新年多么美好啊!我兴奋地在家中来回地跑着,抑制不住自己喜悦的心情。

过了一会儿,堂姐笑盈盈地走出来说:“藏好了,保证你们找不着!”我们蜂拥进去,我想:最容易藏东西的可能是最隐蔽的地方。所以,我认真地将每一个角落都找了一遍,竟然没有,在看看小妹,钻到床底下,屁股撅在外面,小手在里面摸索着,没有,她刚想站起来,“啊呀!”只听小妹叫了一声,就“呜呜呜”地哭了,原来她在床底下站起来时撞到了床边。于是,她暂时停止游戏。啊!少了一个对手,不过表姐也不好对付,只见她在衣柜里将每一件衣服都翻了一遍,哇!还好没有!可到底在哪呢?我扫视着四周,这时,我发现窗帘后面有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我拉开窗帘,呀!是可乐瓶盖!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表姐见了,一副不服气的样子。但是她速度加快了,那里找找这里找找。我急忙接着观察,在床底下小妹够不着的地方,我又发现了一个可乐瓶盖,我的心更加兴奋了起来,后来我又在一本书下找到了最后一个瓶盖。

“呼!真是费了我不少工夫!”我叹了口气说。

春节腊八作文高中

想起每一年的腊八,总是早早的来到姥姥家,扑鼻而来的便是腊八粥的香味,甜甜的,品上一口,顿时觉得心里像被温暖糊住了一般,甜在了唇边,印在了心底。转眼,又是一年了,思念着那个味道,思念着温暖的味道。

设想着,一会儿,就要吃到这团圆的欢乐了,天涯另一边的朋友,是不是和我一样?想着想着,那份甜蜜又充溢在心头,是这一个节日,将天南地北的心都锁在了一起,虽然未曾谋面,还是说一声——腊八节快乐!我知道,我送去的祝福,朋友一定能感受到。

温暖在腊八·幸福新一年。

心中感慨着一年的匆匆,追忆着那些带给我的徜徉。那一年走了,带着春华秋实的美景;这一年即将开启,用万物的交替,谱写一首《归去来兮》。

归去来兮,温暖的腊八过去,就要用满怀的喜悦迎接20xx,韶华已去,学会珍惜;归去来兮,捧着一碗热乎乎的粥,缺如捧起了一份幸福,是家的温暖包容了每一张笑脸,是家的温暖消融了窗外的冰封、世间所有的不快。耳语呢喃一句:“朋友,新一年,一定要幸福。”我知道,我们的心都能感受到。

温暖在腊八·定格在美好的一刹。

时光定格这一刹,天际飞扬了花洒。

幸福凝聚这一瞬,感动着家的温存。

望漫天繁星,感谢与家同行。

温暖在腊八,我们团聚吧……。

这个冬天温暖如早春。不久前从寿县回凤台时,和我因车祸成朋友的xx看到两边绿化带对我说,温度再保持几天,估计花就开了,柳树也要花芽了。我的几个同事也说冬天不下雪,不成冬天的样子,我的学生们也在课堂上憧憬着雪花飘飘的景致。姗姗来迟的大雪终于在腊八的那天晚上降临了。

很久没有晚间在袁庄的街道散步了。那天晚上吃过饭,我独自一人沿新街向南走,走到表哥的中医店门口看表哥正在里面看书,就推门进去,很长时间没有见面,我看到比我大月份的表哥也和我一样显得苍老了,真是岁月不饶人。针对我的疑虑,表哥对我的颈椎腰椎和淋巴做了外部检查,得出的结论是颈椎有些问题问题,而腰椎和淋巴都没有问题。表哥不仅医术好,而且说话诚实严谨,我一直都很相信他的话,听说淋巴没有问题,我心里也特别开心。这时进来一对青年男女,我也就起身告辞。

这时天上已经下去了雪,细碎如砂糖,在风的吹送下,轻盈飞舞,我轻轻张开嘴,晶莹的雪花飞进我的唇齿,而我的脖颈里也飘落了湿润的微雪,凉冰冰的,然后潮湿的感觉,我赶忙把围巾掩了掩。雪花开始变大,纷纷扬扬,柔和淡黄的路灯下,飘扬的雪花更显得恣肆飘洒,远处的楼房和树木也变得隐约朦胧。眼前一对年迈的夫妇也在雪中行走,那是我十分熟悉的身影,两位老人和我的父母都很熟悉,而他们一同早晚散步的习惯多少年如一日风雨无阻。我默默地跟随在他们身后,也许是下雪路滑,他们依偎在一起走得很慢,不时对远处的人群和近处的树木指指点点,还站在那儿仰望天空,任大片的雪花飘落在他们的面颊上和脖颈里。虽是雪花飘飘的冬夜里,但我能感受到两位老人的相互温馨和心灵的契合。我快走几步,向他们问好,并嘱咐他们路上当心,小心路滑。他们问及了我的父母身体是否安好,并让我转告我的爸妈,越老越要锻炼身体。

成片的雪花把整个世界装点得粉妆玉砌,道路中央的花草树木也已经玉树琼枝,袁庄小城沉醉在雪色的世界里。众多的男女老幼在雪夜欣喜,有的在抓起雪花在对方脸上涂抹,有的靠近花木在堆积的雪上舔吻,喜欢留照的青年男女用相机或手机把他们美丽、帅气的身影和相亲相依的甜蜜融入到漫天洁白的世界里,多年后,或许会成为每个人浪漫而永恒的甜美记忆。

雪花也落在我的记忆深处,落在我童真的岁月里。记忆里,童年的冬天比现在冷得多,雪下得也比现在厚得多。每年冬天,总有几场大雪如期而至。雪后的乡村,天地间银装素裹,一片苍茫。堆雪人、打雪仗成为孩子们永恒不变的乐趣。大人们则是铲扫积雪,扛着锹铣走向白雪皑皑的田野,通过清沟沥水,祈盼着来年五谷丰登。也有让人羡慕的壮汉总能在雪窟深处逮到活蹦乱跳的野兔和味道鲜美的山鸡。父亲一直没有逮到过野兔和山鸡,他只好掏钱从他们手里买来,成就了我们一顿顿美味佳肴,而一家人围坐在炉火四周,喝着鲜美可口的肉汤更是我温暖而幸福的记忆。

记忆中不知是三岁还是四岁的那个腊八,厚厚的白雪覆盖着苍茫的大地,一家人围坐在在一起吃着腊八粥,旁边的炉子是父亲特意找人定做,那时比我高很多,炉火很温暖,映照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显得火红火红。我站在母亲面前,母亲用带着蓝色花纹的瓷汤勺一口一口喂我饭,哥哥姐姐知道我喜欢吃枣子和葡萄干,就把他们碗里的都拣给了我,送到母亲的碗里,我则来者不拒,在母亲的鼓励下虽然已经吃的很饱,但还是张开大口一勺一勺把哥姐舍不得吃的吃到自己的肚子里。或许是吃多了,吃着吃着突然想解大便。那晚父亲也在家,他轻轻抱起,来到漫天飞雪的雪地里,把我放下,对我说:“屙吧!“就回屋去了。我蹲在雪地里,裸露的屁股被风雪刮得冷冰冰、凉飕飕,我突然看见苍老的槐树在积雪的包裹下就像一个人站在那瞅着我,吓得我赶忙站起来朝屋里跑去,因为雪后而我个又小,刚跑两步就跌倒在雪地里,好像被身后老人抓住了,大哭起来,父亲和母亲哥哥姐姐都跑了出来,问怎么回事,我说害怕,后面有个老头撵我。母亲把父亲责怪了一下,我又父亲抱回原处,只是这次父亲没有离开,而那厚实的怀抱也是我对父亲怀抱的唯一一次记忆。

而今当年高大挺拔的父亲也已经成了头发斑白的耄耋老人,让我有时不由自主地牵挂和担心。我赶忙掏出手机给母亲打电话,母亲告诉我,凤台的雪很大,父亲在卧室看书,她在客厅看电视,我的孩子在学校上晚自习,并且穿得很厚,要我不用担心。放下电话,我心里踏实很多。

回到转塘社区,广场上一个年轻的妈妈正在唱着”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天地一片苍茫.....“她的一双年幼的儿女也在那咿咿呀呀飘然起舞。看到那和谐欢快的场景,我突然想起四叔父曾经写的十愿文:”一愿世界永久和平,二愿民众安康永享,三愿世间众生平等,四愿天下众教合一,五愿太空环宇清净,六愿我佛佑护神州,七愿人子皆行孝道,八愿万民永离饥寒,九愿苍生生生不息,十愿莲生往生净土。”而我此时的心也宛如空中飘落的雪花,晶莹纯洁,纤尘不染。

在我家乡,腊月里最重大的节日就是腊月初八,也叫腊日。每年腊八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做上一大锅香喷喷的腊八面。家乡有句俗语叫“红白萝卜似疙瘩,母亲叫你吃腊八”,“疙瘩”是家乡的土话,意思是说吃腊八面先要做好的是“腊八臊子”,这是展示姑娘、媳妇心灵手巧、烹调手艺高低的平台。家乡的“腊八臊子”做起来非常有讲究,是将猪肉、红萝卜、白萝卜、白菜帮子、豆腐等八种蔬菜切成小拇指大小的方丁(也叫“疙瘩”),然后佐以大葱、蒜苗、茴香等调料,用文火烩炒在一起,其味醇色佳,别有一番滋味。做好了“腊八臊子”还要擀好腊八面。在家乡,新媳妇或小姑娘不会擀面是要被人笑话的。首先面要和的均匀,软硬适中,擀时要拿稳放平,用力要匀,先松后紧,先慢后快,富有韵律地一推一压,将面团擀成一张薄薄的面片。然后在摊开的面页上撒少许面粉,一层一层均匀地折叠。用刀切时,刀尖不离案,刀把缓缓抬,伴着“咯噔、咯噔”的节奏,面可以被切成长条形也可以切成菱形。然后,水开下锅,捞出面来,盛在碗里,再浇上提前炒好的“腊八臊子”。这样,一碗碗色香味形俱佳、冒着白生生热气的腊八面就能上桌了。若再往碗里滴上几滴红艳艳的油泼辣子,更会让你垂涎三尺,吃起来酣畅淋漓,吃完后意犹未尽。

“母亲叫你吃腊八”说的是腊八这天,嫁出去的姑娘无论是十里八里、无论是忙还是闲,都要赶回娘家吃上一顿母亲做的腊八面。这天,在乡间的道路上,你会不时地看见穿着一新的姑娘、媳妇们高高兴兴地回娘家。腊月天寒地冻,为了迎接女儿回来,往往是做一大锅腊八面,初八一整天都吃它。这天全家人端着一大碗腊八面边吃边唠着闲话,围坐在热炕头或是灶火前,温暖而惬意。

吃完面后,母亲还叮咛儿女们给猪儿、猫儿、狗儿留下一碗,给树上、粮仓等地方挂上面,据说,这样会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树木快长,人的身体也会更健康,这也寄托了家乡人追求平安、向往幸福的情愫。

多想再吃上一碗家乡的腊八面啊!

过年是中国人传统的节日,每到这时候,好像天地气息到处都不一样了似的,连人也似乎换了个新的。而这过年的年味儿则是一系列的小节日给慢慢烘出来的。这第一个节日就是腊八。

腊八古称“腊日”。从先秦时起腊日已被当作一个节日来过了,但当时腊日不固定在十二月初八日,直到南北朝时,腊日才固定在十二月初八,从此人们在这一天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并祈求丰收。

在历史上,每年的腊日天子们都要向天祈福,并且大宰牲口,举办“腊”这种祭典,以求神灵、祖先保佑,取得来年丰收。“腊鼓鸣,春草生”是汉代流传的民谚,它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在腊日敲鼓驱疫,迎接新春的仪式和情景。而到了现在,过腊八马上让人想起来的一件事可能就是喝腊八粥了。

腊八粥顾名思义,是要凑够八样的,红枣、花生、核桃仁等等不一而足,随心所欲。有些像平常喝的八宝粥。到了腊八前一天,家家的主妇就开始准备了,在街头巷尾碰巧见了,不妨站一会儿交流一下你是哪八样,我是哪八样。总有人忽然的惊叫一声:哦,我忘了!然后匆匆的忙活去了,其他人便站在当地大声笑起来。腊八这天早上,家家户户飘着浓浓的粥香,喝完了粥的小学生一直讨论到上课仍争执不休到底谁家的粥更好喝。

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有很多种传说,其中以来源于佛教的说法较多,一说传为佛教徒仿牧女供养世尊乳糜之典故,而于腊月初八日用米及果物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一说农历十二月初八为佛诞日,诸大寺作法佛会,煮果品、五谷等物为粥,寺院以此粥供佛后多馈赠信徒,以邀佛佑。其后,此风气渐传至民间,成为我国民间风俗之一。不过,我老家却有一个和这毫不相干的传说,倒也有趣。讲的是很久以前,一个非常不仔细(方言:其意为很奢侈)的富人整天花天酒地,一年一年的,花钱就象流水。这一年到了快过年的时候了,我想就是腊月初八日吧,才忽然发现所有的家产都已经花完了,甚至连吃的也没有了,饥饿之下只好把家里所有的装粮食的缸底儿给清了清,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刚好凑了八样,就熬了一锅粥,这锅粥真是酸甜苦辣,一言难尽……最终这个人还是饥饿而死。为警示后人,所以家家到了这一天都要熬腊八粥吃,以示珍惜粮食和财富之意,也有过日子要思量,别钻过头不顾屁股之意。

小时候每年喝腊八粥母亲都会讲这个故事,然后说:“其实也就是快过年了,让人家儿都把缸底儿的剩粮食清清,打扫干净,利利索索的过个年。”母亲对什么事的分析总是一针见血的,我想也许真的是这个意思吧。那就让我们别忘了清清自己的粮食缸,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过个年吧。

大凡北方人都爱喝粥,炒上三两个菜,熬上一锅粥,再吃些镘头、花卷、大饼之类的主食,这样的一顿饭,对刚从外面出差的人来说,最是能找到家的感觉。

说到粥,便不能不提药粥。春夏秋冬,季节变幻,人的身体也会随着天气变化而有所不适,你尽可随着时光流转去吃各种时令粥。

春季阳气生发,万物萌生,你可以今天吃红枣粥,明天吃首乌粥,后天吃山药粥,再后天吃萝卜粳米粥,只要你不嫌麻烦;炎炎夏日,暑热闷湿,用梨、冬瓜、丝瓜、西瓜皮、薏苡仁等做粥,自会让你食欲大增,暑气尽消;秋季燥邪侵袭,在煮粥时,适当加入梨、萝卜、粟子、芝麻等药食,起到和胃健脾、润肺生津、养阴清燥之功效;冬季么,还有点远呢,你先备下些枸杞、龙眼、胡桃便是了。

当然,吃粥还是不加带味的中药为妙,假如天天吃饭如吃药,还不如等病了将罪集中起来受几天,好在上面提到的入粥皆好吃,你尽可敞开胃吃。

鲜花也可入粥。南方多梅花,不妨将梅花花瓣与粳米同煮,保你神清气爽;三月桃花烂漫,五月月季吐香,六月百合盛开,七月荷花亭亭,九月菊花清丽,当是入食的好时节,或晒干研末,或切开成条,加蜂蜜或白糖与米同煮,那味道,嬉,不说了。一年吃下来,四大美女看见你也要学阿拉伯女子,拿块布遮面了。

有专门卖粥的,名曰粥屋。简单干净,种类达十多种。放着音乐,一碗粥,一份小咸菜,经济又爽口。

以前天天盼着腊八。上大学时一到那天如果不早起,便吃不上饭。如果赶巧在家,母亲会早早起来熬,那香味,让贪睡的我会一咕噜爬起来。现在为人母了,虽常有早上来不及做,去外面吃的举动,但到那天,可是一定要早起做腊八粥的。

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呵,吃了这么多年的腊八粥,管它保佑不保佑,反正腊八吃粥的习惯是改不掉的。

昨晚睡前本是想着泡上豆子的,睡到早上5点半,忽然醒来想起忘泡了,赶紧起来洗豆下锅,又眯了会,然后洗漱,炒菜。

我这一锅粥,放了小米、大米、薏米、绿豆、莲子、红枣、麦仁、花生仁、黑豆、姜豆等十来种,还没打开锅,那香味已经溢满了我的小屋。

清晨,因了这粥香而愈发迷人了。

春节腊八作文高中

又是一年春节。

每户人家的大门上都贴上了对联,一如我小时候看到的模样,还是那样喜,那样欢。

天渐渐阴沉了下来。平日里宁静的小村庄,这时显得异常热闹。妈妈和奶奶正在忙着包饺子,看着她们包的那样好,我不禁羡慕起来:“妈妈奶奶我只会擀皮儿,但是包饺子总是包不好,你们来教教我吧。”“你别给我们添乱了,时间快不够了,以后有时间在教你!”妈妈一边包饺子一边说,我失望的点点头,但是很快就被桌边的烟花所吸引,我高兴的拿着烟花和打火机出去放了。看到绚丽的烟花升起,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喜到春节,家家的喜气都在肆意的洋溢着。

夜如宝石,璀璨夺目。礼炮声此起彼伏的响着。院中我和奶奶正在烧纸钱,那跳跃的火苗越来越旺。烧完纸钱后,我和奶奶在原地磕了10个头,以表对神灵的尊敬。喜到春节,纸钱边上,散不去的是人们对新的一年里美好的愿望。

当时针与分针重合的那一刻,整个世界都亮了……。

春节到,到处都喜气洋洋。穿新衣,拿红包,当然也少不了逛花市!

我们这家子也不例外,高高兴兴地去逛花市。我们去的是海珠区花市,一到花市就看见一个大大的彩灯牌楼,这个牌楼顶端有一个像金花似的,闪闪发光的东西,璀璨耀眼。下边醒目的字眼“__”盛着“金花”,而“微浪”又浮着“__”。三只拿着横联的可爱“小牛”站在“金花”旁向我们微笑,“五线谱”里的“音符”也绕着“小牛们”跳舞。牌楼的两根支柱上各贴着一条对联,牌楼里边挂着许多小灯笼。牌楼中间的四个大字写着:海珠花市。构成了一个十分漂亮的花市牌楼!

看,花市人山人海,真热闹啊!春联,风车,花儿……花市里应有尽有。有的是温馨一家子齐来逛花市,有的是甜蜜的情侣手牵手来逛花市,有的是小宝宝坐在爸爸的肩上逛花市……不少人拿着相机周围捕捉美丽的瞬间。

我们先去卖玩具的地方。啊,这里有很多玩具呀,吹气塑料模型,魔术帽,发光头饰等等。风车真多,有的是财神图案,有的是银光闪闪,有的是一片车叶一个色,有的是鱼的形状,有的是一个杆两个风车……各式各样的风车随着风快速地转动,还有那一个个笑脸,真美啊!看到这情景,我忍不住也让妈妈买了一个给我。我挑了一个银光闪闪的风车,把它握在手里。我还看见了有个大哥哥拿着一个巨型风车,一片车叶差不多有一个洗手盆那样大,搞不好的话起大风会把风车带人吹上天空!今次__牛年的花市还增添了不少新奇的玩意呢!如:金莎巧克力的吹气塑料模型,应节的发光牛角头饰,具有神秘感的魔术帽。至于我们全家呢,都戴上了发光牛角头饰,显得神气十足,期盼牛年牛气冲天!

花市嘛,就得有花。接下来我们去卖花的地方,哇,真多花啊!有高贵不凡的蝴蝶兰,有出尘脱凡的水仙花,有姹紫嫣红的桃花……真是繁花似锦啊!还有那些拿着花的人们,看来它们要与花比美啊!买花的人真不少,我们也决定买一盆海棠花。爸妈挤进花挡,认真地挑选着花。啊,终于买到了,这盆花可真漂亮呀!花档老板在大声呐喊销售,大家也拼命地“钻”进花档里去买花,热闹极了!我还看见一些非常长的银柳,在我看见的那么多之中,最长的长达三米半左右呢!

春节逛花市真是一件美是啊,不但带给了我们欢乐,而且还让我们感受到了浓厚的春节气氛!

盼啊,盼啊,春节终于来临了,伴随着时钟的敲响,我们又迎来了美好的传统佳节-春节。我满怀激动地呼喊着:“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啊!新年多么美好啊!我兴奋地在家中来回地跑着,抑制不住自己喜悦的心情。

当我跑到阳台边时,突然,烟花飞上天空,在一瞬间,炸开了,天上礼花朵朵。有的像银色的流星,有的像五光十色的花儿,有的像橙色的大衣,还有的像金色的太阳,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一样。美不胜收!过年前,家家户户门前张灯结彩,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爸爸妈妈就忙得不可开交。只见妈妈利索地擦洗着桌椅、门窗、地板,屋子的里里外外都被妈妈擦洗得闪闪发光,最值得惊奇的是玻璃擦得明晃晃的,看上去像没有隔着玻璃似的。再看看爸爸,小心翼翼地用透明胶布把春联贴在大门的墙上,不偏左不偏右,更不偏斜,可不,爸爸贴春联的技术可是一流的。站在旁边的我,看着爸爸妈妈的举动都傻了眼。不一会儿,家里就焕然一新。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吃年饭,代表岁岁团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家里的长辈们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吃完年饭,一家人聚在一起,庆祝新一年的到来。大年三十的晚上更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家家灯火通明,处处礼花朵朵,鞭炮声声。大家一起守岁,告别如水似已逝去的岁月,憧憬对新一年的希望。在大年三十的晚上还要放一挂鞭,叫做“出行”,代表踏上一年的脚步。初一,初二各家就要走访亲戚,四处问好,拜年,串门子。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代表岁岁平安。拜年也是亲戚朋友之间互相表达祝愿的一种方式。在初一的早晨还要放一挂鞭,这是挂开门炮,是个开门爆竹,为了祈求竹报平安,图个吉利,代表开门红。

啊,春节!美好的春节,快乐的春节,人人喜爱的春节,我眼中的春节,我爱你啊!你真的—很精彩!

盼望着,盼望着,灯笼挂起来了,春联贴起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春节的味道浓了,一切都散发着浓浓的“春味”。我回到了老家,寻找春节的味道。

奔到家长跟前求助,一脸着急的样子,真是好笑,可等家长点完火,孩子一把拔出鞭炮,脸上迅速洋溢出了笑容。我也有放鞭炮的经历,回忆之前,我最喜欢“火树银花”了,点燃后,如同泉水般涌出,像树一样,金光闪闪的,爆出的小火花,好似小精灵一样东窜窜,西窜窜,好不快活。我看到这景,只是“哇!哇!”地赞叹,只是这美好的时光太快,“火树银花”一下子就没了,我不免有些伤感。但,这快乐的气氛还没有消散,拿出一大把“电光火花”,甩啊甩,甩出了美丽的风景线,甩掉了一身的晦气!突然,一个闪着光的“光陀螺”转到了我脚下。它飞快地旋转着,火光好像它的双臂,带动它,转呀转,好似一个永远转不晕的少女一样。正当我们玩得开心时,一声电闪雷鸣般的响声惊吓到了我。原来是“冲天炮”!吓得我赶快跑得远远的,捂上耳朵。只见那“冲天炮”一个接一个冲到空中,最后绽放出美丽的烟花,“啊!好美!”不知谁感叹了一句。这是,另一个主角—“”出场了,“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好响啊!这“”真厉害,不仅声音响,而且还搞得家里乌烟瘴气的,我只能瞧见几个“小红套”葱里边蹦出来。

美食,是春节的味道。年三十晚上,一大家子围成一桌,品味一年中最美味的晚餐因为这是团聚的味道,亲人的味道,幸福的味道!“红烧鱼”象征着年年有余(鱼),“四喜丸子”象征着吉祥如意,“烧鸡”象征着吉(鸡)庆连连,“排骨年糕”象征着步步高(糕)升,“糖醋里脊”象征着大吉(脊)大利,“元宝虾”象征着招财进宝,“清炒四季豆”象征着四季平安,“蔬菜沙拉”象征着生(身)财(材)有道,“红烧猪蹄”象征着手到财来,“鸿运当头”象征着红红火火。不仅名字听得诱人,味道也很好呢!

拜年,是春节的味道。到亲戚家里像长辈伙伴道一声“新年快乐!”还会上山给祖先们拜年。看春晚,是春节的味道。一大家子的,晚辈被长辈们搂在怀里,大家聊聊天,嗑瓜子,喝喝茶,说说笑,好不热闹!小家庭里就窝在一起也开心地看春晚。红包,是春节的味道。晚辈们给长辈们磕头拜年,领得一个红包,脸上的笑容无法形容,现在有电子红包,大家都拿出手机来,抢红包,比手速,发红包,贺新年。

春节,这个特殊的日子,这天的味道,好温馨!好浓好浓!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这一天中国人民同欢喜共度过,虽然各地的习俗不同,但欢乐仍在每个人的心中荡漾。照我们家乡的习俗,春节的开端大约是在腊月二十几吧,一过腊月二十,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过年的物品,孩子们也陆续放了假。欢天喜地的和伙伴们一起玩耍,大人们也忙里忙外,全然一片忙年的繁荣景象。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快天黑的时候。妈妈的厨艺在我们家中可是的了,所以肯定要品尝她为我们准备的丰盛晚餐啦!面对着一桌子香喷喷的饭菜,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桌边,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

在除夕晚上,我们一群小朋友,手里拿着鞭炮,在大人们的带领下放鞭炮,在天上炸开时,一朵朵七色花朵出来,像彩虹一样,五彩缤纷;又像仙女撒花,送给人们幸福,好漂亮!放完鞭炮我就和爸爸妈妈去看春节晚会。家家灯火通明,热闹极了。

在第二天,天没亮,妈妈就催促我快点起床,我起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起了。妈妈把昨天包好的包子,放到盘子里,我们有说有笑地吃起了包子。不一会,天亮了,大部分的人都穿上新衣服去走亲访友给长辈拜年去了。我们家也不例外,我和爸爸妈妈都穿上了新衣服,爸爸显得更英俊潇洒,妈妈变得更年轻美丽!“噼噼叭叭”,阵阵清脆的鞭炮声迎来了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给亲戚们拜年。走着走着,我们来到老奶奶家。爸爸一见老奶奶就想跪下给老奶奶磕头,可是被老奶奶拦住了!“唉,你说你磕什么头呀!来快吃点瓜子,抽根烟!”“不用不用,我不抽烟!”。拜完老奶奶家,我们又去给大妈家、叔叔家拜年!不久我们终于拜完了年!

一眨眼到了年初八,春节就结束了,人人都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去上学了。新的一年开始了,人们纷纷向新的生活、新的目标进发、努力了。

春节腊八作文高中

虎跃欢腾辞旧岁,玉兔喜悦迎新春。一年一度的春节就要来啦!我内心非常激动,对这个春节无比期待,因为我要做很多有趣的事情。这些趣事很可能被月宫里的嫦娥姐姐看见呢,听说月宫异常寒冷,现在我要将这些趣事一一记录下来,让玉兔一年后带回,向嫦娥汇报,温暖她寂寞的.心。

写春联——写出新年新气象。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和爸爸准备写春联。铺开红纸,蘸满笔墨,我们便挥洒起来,我先写了一副,左联为:常在蟾宫攀桂树,右联为:今临禹甸送丰年。写完之后,把它们捧在手里,左看右看都很喜欢,心里高兴极了!恨不的立刻把它们贴在门上面。虽然我写的没有爸爸写的好,但是我看到了自己的进步,感受到了这个春节浓浓的喜庆气氛,感到很满足,也很幸福,新的一年,我会好好学习,好好练习书法,争取更大进步!放烟花—吉祥万家新华章砰砰—啪啪—哗——,一阵阵鞭炮声响彻耳畔,一筒筒灿烂的烟花腾空而起,就像是一位位美丽的姑娘,展示着她们漂亮的裙装,又像是天女散花,将美丽的花朵洒向夜空。我看到自己的烟花在空中飞跃,犹如一只只调皮的鲤鱼跳出夜的龙门,异常兴奋,在原地蹦蹦跳跳,哈哈大笑,还转了几个圈。这时候,天空的另一边也随之出现一朵朵烟花,和我的烟花交相辉映,照亮了半个天空,非常炫目。可爱的玉兔来啦,她必将给人类带来福音,带来喜悦,我们的生活一年会比一年好!除了写春联,放烟花,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情就是和妈妈包饺子。

我包的饺子皮薄馅儿多,虽然不如妈妈包的好看,但是很好吃,能享用自己的“战果”,内心非常有成就感,自豪感也油然而生。这个春节做了这么多有趣的事情,回想起来,真的很开心。这些事情将会印在我的心底,带给我难忘的回忆。希望嫦娥姐姐也能和我们一起分享喜悦、幸福。春节就要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春节腊八作文高中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那承载着中华优厚文化的古典传统,在历史的长河中扮演者浓墨的一笔。过往之中,文人墨士不禁对春节怀有深深的怀旧之情。言下之意,更是如此,一年之计在于春,那象征着美好的希望与憧憬。

众所周知,我们对于春节的定义便是在于贴年画,写春联,吃饺子,穿新衣,更重要的是合家团圆。无论相隔万水千山的人们也会跋涉千里回到家中。万家灯火中闪烁着我们彼此幸福开心的笑脸,灯火璀璨中跳耀着我们欢快悠扬的舞步。作为我国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又被称为除旧布新的日子,我们勤劳的打扫屋子,我们喜笑颜开的期盼除夕夜的歌声响起,我们盼望着盼望着,原是爷爷手中的糖果格外的香甜,那许久未见的大舅与二姑依旧风姿飒爽,许是春节的功劳吧,忙于工作的爸爸也笑盈盈的同我们坐下吃顿丰盛的年夜饭。春节,不仅仅在礼节以及现代化风尚有些许改变,更随着历史长河的奔腾沉淀着最美好的意味。

面对着这样隆重富有色彩的传统节日,我们一路传承一路缅怀,但是随着时代的改变,更多的时尚元素混杂着多姿多彩的世界不同的异域风格,在东方巨人的肩上流窜。是啊,是什么时候游戏代替着除夕守岁的节拍;是啊,是什么时候微信“摇一摇”占据了想要向爸妈致辞的问候。太多太多的时代感侵犯着古老文化的存在感,取而代之的不再是人们心中欢悦的幸福感,而是冷漠的疏离。你可以对着太阳致辞一百声的问候,你可以对着月亮喜笑颜开的谈笑风声,你可以对着乌云敲打着素未谋面的关心感动,你可以对着大风呼啸牵肠挂肚的中意相逢。但是,我们承载着我们的责任,守护着我们的家园,肩负着民族的兴衰。我们可能远隔万水,却荣辱与共,我们可能远离千山,却同甘共苦,完成这整个民族的改变。我们共同的呼吸同一片空气,仰望同一片天空,漫天烟火中闪耀着共同的信仰,我们过着同一个节日,祈祷着新年岁岁安康的愿望。

是啊,新年承载着新的希望,新年承载着新的祝福,新年承载着新的未来。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在新的一年里岁月静好,安康幸福。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临近年末了,春节也即将来临。

日子一天天过去,春节的气息也越来越浓了。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上了喜庆的“福”大街上人们都忙着买年货,家长领着孩子在服装店里买新衣服。许多大人们忙着清洗着自己的房屋。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春节即将来临,好一副生机勃勃的样子。

春节终于到了,当钟声响起时,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遍每个角落,窗外的草地上已经有许多穿着新衣服的孩子在游戏。我重睡梦中醒来,第一反应是我又长了一岁,穿上新买的衣服,和屋外的伙伴们一起玩耍。

大人们在自家的院子里放鞭炮,鞭炮声一浪高过一浪,许多孩子都在旁边捂着耳朵驻足观看,鞭炮响完后,就是孩子的乐园。孩子冲到鞭炮堆里去寻找未燃的鞭炮,比一比谁找的数量多。看着伙伴们都认真的在寻找,我也拿着一根小木棍努力的找着。

家家户户都换上了新的对联,看着一副副春联,我不禁想到了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春节号长春”。家家的门前都被装扮成了红色,我不禁看到了节日的气息。还看到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希望与祝福。

拜年是每年春节必不可少的,每当到外婆家拜年时,外婆总会端来一杯用冰糖泡的冰糖茶,让我喝,接过茶一口下肚,那个甜味一下甜到心底,真想再喝一杯,接着就向外婆说着吉祥的话,拜完年后外婆就会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红包塞进我的手里,此时我不必像平时那样看父母的脸色,而是大大方方的把红包接过,心里美滋滋的。

夜幕降临后,人们都在屋外放烟花,这激动人心的时刻,“3——2——1”瞬时,烟花四射,仿佛如惊雷般的响声出现,我忙出来观看,这一看可了不得,天空呈现迷人的黑色,再加上灿烂的烟花,让人目不暇接,红的,紫的,蓝的,绿的,金的'……五彩缤纷,一个比一个漂亮,一个比一个高,就象在比美似的,只见一个金色的点,高高的飞起,这五彩的烟花仿佛就是印在天上。地上传出人们的欢声笑语,欢呼声随着烟花飘荡在节日的夜空中!

春节预示着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这你年一定充满朝气,一定充满着希望。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作为中华民族最热闹、最喜庆的传统节日——春节马上要来临了。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它历史悠久,古称:元辰、元日……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更新。人们载歌载舞迎接节日,年货也是必不可少的必备品,丰富多彩,美不胜收。

在这个美好节日,因为亲戚们都要聚在一起,所以人们早早的就忙开了。我的父母也是如此,春节前几天就拉着我一起去超市买零食、菜场采购年货,忙的不亦乐乎。想到拜访亲戚们要送点礼物表心意,所以买些牛奶、烟酒……;又得想到大人们谈笑风声必备的瓜子、花生……这样一来,我们回来时,定是大包小包,手上拎得满满的。

到了除夕夜,一切准备就绪,家人都忙完了,一家人便围着桌子坐吃团圆饭,大家个个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开饭了,一盘盘带着江苏气息的佳肴从厨房陆续端来——三鲜水饺、红烧狮子头、春卷等等。我们其乐融融的坐在一起,他们谈着家常事,说着祝福话;而我送完祝福,早已垂涎欲滴,开始一心吃着妈妈烧的美味佳肴。酒过三巡,大人们纷纷拿出红包派发给孩子们,这也是孩子们最兴奋的时刻!能拿到红包,孩子们个个嘴上像抹了蜜——什么像“万事如意”“事业成功”“长命百岁”“寿比南山”等拜岁祝福的语言一句句从口中溜出,一声比一声甜。吃完饭,一家人团团围坐,吃着瓜子、花生,品着茶,茶香弥漫,全家人其乐融融地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等待着春节的到来。而手机里贺新春的短信更是络绎不绝。人们的手机不停地送出祝福,收到祝福,不亦乐乎,脸上流露出幸福的笑容。

到了初二,我又得一大早起床,和父母一起去“老家”给亲戚们拜年,我们孩子便会跟在大人、长辈们旁边,向他们拜年、送去祝福与礼物,并讨要压岁钱,这里一个红包,那里一个红包,不过一会儿口袋就被装得鼓鼓的,这时我们也会特别的满足和欢乐。在随后几天里,我们会走亲访友,好好地吃上几顿,家长们谈笑风生,孩子们愉快的玩耍;大家把过去一年中不好的回忆都抛之脑后。

一直到正月初六,春节结束了,但还留着浓浓的年味……。

三十晚上,家里的人们都穿得光彩照人,喜气洋洋,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外地的儿女都回来陪自己的父母过年,一起吃团圆饭,分享过去一年里的喜悦,老人们觉得这一刻是最幸福的,全家人欢聚一堂,也许这简简单单的节日,在老人心里这个时候心里比蜜还甜。聚在一起看春晚。

还有要收红包,爷爷给我拿来一个红包,我对爷爷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爷爷笑了笑说:“你这丫头,拿着吧,以后学习进步,身体健康,为我们家争光。”我点点头,说:那爷爷和奶奶以后也要福寿安康,长命百岁。“爷爷对我说:”你们能回来陪我们这两个老人过年,已经是我们的满足了。“我心想:也许老人觉得最开心的事就是跟我们在一起吧。爷爷说:“长大后要赚钱给爸爸妈妈花,去了深圳以后要听爸爸妈妈的话。”我说:不,等我长大赚钱要给爷爷奶奶花。“之间爷爷的脸颊上仿佛有两颗泪水。

初一早上,大人们要杀鸡,杀鸡是必不可少的,吃鸡意味着健康。小孩子也不闲着,蹦蹦跳跳的,穿着新衣,手里拿着炮,有个小孩拿着一个炮,跟我说:”姐姐,能不能帮我放啊?“我说:”嗯嗯。“小孩说:”姐姐,我怎么觉得你很陌生啊?“我说:”我刚从深圳回来,你小时候我还和你玩过呢!“小孩高兴的一蹦三尺高还大声说:”姐姐好厉害,胆子好大啊,一起放炮喽。“我心想:小孩就是这么天真无邪的吧,有人陪他玩他就高兴了。

接下来,海南过年必要的拜公,你也许不知道拜公是什么,这是一种在农村过年一定要的,把鸡和肉,鱼,和把米饭捏的圆圆的像一个雪球摆在桌子上。然后爷爷带我去拜公,在公前拜三拜,心中还要想着今年的愿望,我的愿望是:希望爷爷奶奶身体健康,爸爸妈妈工作顺利,自己学习进步,认识我的人都笑口常开,不认识我的人幸福开心每一天。

还有着名的盅盘舞。这是乡村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每人都期待的,还会有送灯。这些也许你们城市人永远都没看见过得。没看过的人真是很可惜。还有京剧,海南剧,有人打排球,拔河等许多的好节目。

欢迎大家来海南过新年,有很多的好节目等着你,来这可以一饱眼福。还有热情好客的主人们等着你们。希望你们的到来,海南的春节最难忘也玩。我可以带你去我美丽的家乡看看哦!

“你今年什么时候回来过年?”手机上突然弹出一条来自发小的信息,我顺手翻了翻桌上的日历,发现腊月都要过完了,儿时的这时候正三天两头粘着奶奶去市场赶集囤年货,往年的这个时候也已经在家里烤火看电视唠家常,今年由于工作原因要推迟回家的时间,想到这不由得感叹一句,好想回到儿时啊。

谈及春节,最难忘的就是儿时的春节了。那时候年味很浓重,一进入腊月,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着准备过年的事项了。趁着还没到年底,物价还没疯涨,奶奶经常会在赶集的日子去市场上带年货回来,有时候是瓜子饼干,有时候是饮料蔬菜,有时候是烟花鞭炮,零零碎碎的屯着。小时候看见零食就两眼发光,时不时的就去储物间抓两把瓜子,拿几包饼干,奶奶怕我们这些小孩子在年前就把零食吃完,就用一个大箱子装起来,放在衣柜的最上层,导致儿时的我们每天都眼巴巴的看着那口大箱子,祈祷着新年赶紧到来。

儿时的春节最让我开心的不是有许多的零食吃,而是会有新衣服新鞋子。小时候的我很臭美,一到过年,全身上下都要换新的。新年的新衣服是早就买好了放在我的衣柜里的,没有到过年那一天我都舍不得穿,每天都要打开衣柜瞅上好几眼,爱不释手的摸摸领子再摸摸袖口,新鞋子也是擦了又擦,反反复复跟奶奶确认到底哪一天才过年,等着出门拜年的时候一展风采。

“我已经回家了!你也快点回来吧,大家都等你呢!”发小的信息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回复了道“好的,我也快要回来了!”,并在日历上的除夕那天画了个圈。

高中作文:春节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又一个春节到了,每个在外上班的人都要急急忙忙地回到我们的老家春节。在大家的家乡——磐安,还有一项祭祖的活动,更是千门万户都要举行的一种民风民俗。

在国内,祭祖的方法有许很多多种,有些以一个村为一个团体一块去,有些以同一种姓氏为一个团体一块去,还有些以一个家族为一个团体一块去。只须到了该祭祖的日子,大伙就会聚集起来,到村里的某个地方祭祖,但大家的家乡祭祖的方法却独一无二。

大年三十,是祭祖的日子,我的家乡,家家户户都是自己祭的,只须吃完了午饭,就会开始做很多的事情。第一是,在自己家祭祖,由于祭祖都是以近到远的。所以先是在家把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叫进去,让他们坐在椅子上,然后,奶奶把他们爱吃的猪头肉,豆腐等,放在桌子上,奶奶说这是给玉皇大帝吃的。等他们吃好将来,就好了!”他们吃完后,奶奶便拿出了香,把香点燃后,给了我三根,我说:“为何不给我六根呢?”单纯的我以为有六根就来年六六六大吉利了。此时此刻,在旁边的婶婶说了一句:“双数不吉利,大妞!”我当时感到非常不解,但我也没多怎么说。

不一会儿,家的祭祖完毕了。接着是去祭我爷爷奶奶的爷爷奶奶了,在那之间,我和奶奶折了许很多多的金元宝,折着折着,我便闹了笑话,我莫名其妙的折了一艘小船。我母亲还笑着说:“你如果给他们送去一艘船,去海的世界游玩吗?”接着是一阵哄堂大笑,顿时我的脸就红了。祭奠爷爷奶奶的爷爷奶奶,和之前的大不相同,由于他们的“家”在山上,大家要走几千米才走到哪儿,没瓜果只有钱。母亲说;“只须有钱!他们想要什么就要什么。所以就没带了。走啊、走啊,终于到了,大家一家的祭祖活动也立刻结束了。

这次的祭祖活动让我回味无穷,它既让我知晓了家乡的祭祖活动的方法,又让我吃到了美味!

高中生腊八节的日记

因为家生变故,我寄养在舅爷爷家,已经半年有余了。舅爷爷是个孤寡老人,六十多岁,看起来,像七十岁,或者还要老。但他却很爱笑,笑起来,山羊胡子一动一动的,很好看。我不能让妞儿跟着舅爷爷再受委屈!多好的孩子,如今却,唉……”他常颤巍巍地说。我虽听不太懂他的一些话,然而我却知道,他是极疼我的,比起家里的人,亲多了。自我来后,他用来换钱的鸡蛋,便成了我的营养品。他的老白干,也喝得少了,说要攒下钱来,将来供我念书。

舅爷爷终于回来了。他浑身上下一片白,像个雪人。看见我,他便开始笑,山羊胡子上的雪落到我脸上,凉凉的。他将手里拎着的一只大包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凭直觉,我知道那里面应该是吃的。可他却不肯先打开,而是先为我洗脸,梳辫子,末了,又拿出预备过年的新袄,让我穿上。然后,才一点、一点地开那纸包,呀!里面的东西,竟是我没见过的!

“孩子,知道吗?今天是腊八节,也是你五周岁的生日!”他依然笑着,但那笑里有了些我不能理解的深意,“这叫生日蛋糕!听说,城里人过生日都兴吃这个!我是提前让在镇上开杂货铺的亲戚从县上捎来的!”他一边说,一边打开另一个纸包,里面是五支红红绿绿的小蜡烛,他将它们一一插在那个漂亮得耀眼的蛋糕上,又用火柴,一支一支地点着。蛋糕上立时盛开了五朵金黄色的花。“闭上眼睛,许个愿吧!孩子,许个你最想要的愿望,往后,你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越来越好,人家说了,过生日吃蛋糕、吹蜡烛、许愿,是最灵的……”

那是我平生第一次过生日,第一次见识并且拥有生日蛋糕。那蛋糕,是我吃过的世上最美的美味——那软糯,那细腻……一生不忘。舅爷爷一口都不肯吃,他说,那整个都是属于我的,我要完完全全地把它吃到肚子里——连同许下的心愿。

所谓刻骨铭心。又所谓,不思量,自难忘。那个寒冷的冬天,一位老人用他所能想到的最特殊的方式,为一个孩子灰色的童年涂上了香甜,成为我一生最温暖的记忆之一。

时间可过得真快,想去年的腊八,我还呆在学校里准备考试呢,呵呵。昨天发短信的时候,居然有位大哥问我,腊八是什么?我汗,只好简单地解释了一下,不过我自己也是去年的腊八才知道他的典故的,也没好到哪里去。

腊八即我国农历的12月8日。这一天,民间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这一习俗的起源和形成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在得道成仙之前,为寻求人生的道理,曾遍访名山大川。一天,由于旅途劳累再加上饥渴交加,释迦牟尼昏倒在人烟稀少的尼连河边。后来,一位牧羊女发现了他。牧羊女将随身带来的各种杂粮,连同采集来的野果,再加上清澈甘甜的泉水,熬成乳糜状的粥,一口一口地喂他,将他救活。苏醒过来的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坐深思,终于在农历12月8日这一天修成正果。寺院的僧侣们为了纪念这个有意义的日子,从此以后,每到农历12月8日,便用五谷杂粮煮成粥供奉在佛祖像前。民间也纷纷效仿,长此成俗。到清朝的时候,吃“腊八粥”的风俗更加盛行,皇室还在雍和宫煮粥供奉,制粥和供奉的礼节都非常讲究。雍和宫的腊八粥是由内务府主办,一顿粥要用十万两银子!煮好后先恭呈给皇上,然后再分别赏给王公大臣。谁如果得到这么一碗粥,会认为是非常体面的事。

腊八粥的具体做法是:将预先分别泡过的五谷杂粮和粥果放在一起,加水熬煮。五谷杂粮有大米、小米、江米、薏仁米、大麦米、红豆、蚕豆等,粥果有栗子、红枣、核桃、桂圆肉等,一边煮,一边用长柄勺子不停地搅动。讲究一点的还要再另备一盘果料,如瓜子仁、杏仁、松子、葡萄干、蜜饯、青红丝,这是为了放在粥面上的。

不过好象北方喝腊八粥比较多,宁波还没怎么听说过,以后在家里自己烧。

习俗: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天津人煮腊八粥,同北京近似,讲究些的还要加莲子、百合、珍珠米、意仁米、大麦仁、粘秫米、粘黄米、云豆、绿豆、桂圆肉、龙眼肉、白果、红枣及糖水桂花等,色、香、味俱佳。近年还有加入黑米的。这种腊八粥可供食疗,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等功效。

高中生腊八节习俗日记

怀念母亲的腊八粥国人什么时候开始喝腊八粥,现在无稽可考,敢肯定没有两千年历史。腊八粥是汉地人的风俗,起源于佛教,因此也叫“佛粥”。

距今两千五百五十五年,佛诞生在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父亲净饭王,母亲摩耶夫人,自己是太子。感于人类对生老病死的苦恼,二十九岁出家,隐居雪山修道。起初每日食一麻麦,瘦得前心贴到后背。由于如如不动,鸟儿在蓬乱的头上筑巢。越六年,未得道。起身到尼连禅河洗去了身上多年的尘垢。遇到牧牛女苏耶妲,牧女以牛奶和腐烂粥供养。不久太子面色红润,身体康健。于是跌坐菩提树下发愿,若不成佛,将不起此座。是夜,清风和煦,繁星闪烁。黎明时分,太子仰头刹那,望启明星豁然开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腐烂粥,就是杂粮放在一块熬的粥。东汉永平年间佛教自阿富汗传入中国后,逐渐国内也兴起了“腊八粥”的风俗。喝腊八粥,一来纪念佛的成道,二来也祈求自己未来成佛的愿望,或者说希望得到佛的哀佑。

我的母亲没上过学,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认识,每年的腊八粥总会按时熬就的.。那时家里穷,无非用的是大米小米萝卜白菜之类。熬一大锅。弟兄姐姐好几个,吃的很香。母亲说腊八粥是团圆饭,全家人都应该吃。有年二哥不在家,母亲把粥盛一大碗珍藏起来,春节时哥哥回来了,母亲看着哥哥把粥吃了。

母亲去世多年了,哥哥姐姐都相继成家,全家人再也没机会围着锅喝香喷喷的粥了。身处江南,这里家家户户都喝腊八粥。单位的食堂也给职工煮粥喝。明天早晨我端碗时候,碗里盛的不仅是古老的传统文化,而且也是久久怀恋渐行渐远的亲情。

腊八作文高中

想起每一年的腊八,总是早早的来到姥姥家,扑鼻而来的便是腊八粥的香味,甜甜的,品上一口,顿时觉得心里像被温暖糊住了一般,甜在了唇边,印在了心底。转眼,又是一年了,思念着那个味道,思念着温暖的味道。

设想着,一会儿,就要吃到这团圆的欢乐了,天涯另一边的朋友,是不是和我一样?想着想着,那份甜蜜又充溢在心头,是这一个节日,将天南地北的心都锁在了一起,虽然未曾谋面,还是说一声——腊八节快乐!我知道,我送去的祝福,朋友一定能感受到。

温暖在腊八·幸福新一年。心中感慨着一年的匆匆,追忆着那些xx带给我的徜徉。那一年走了,带着春华秋实的美景;这一年即将开启,用万物的交替,谱写一首《归去来兮》。

归去来兮,温暖的腊八过去,就要用满怀的喜悦迎接xx,韶华已去,学会珍惜;归去来兮,捧着一碗热乎乎的粥,缺如捧起了一份幸福,是家的温暖包容了每一张笑脸,是家的温暖消融了窗外的冰封、世间所有的不快。耳语呢喃一句:“朋友,新一年,一定要幸福。”我知道,我们的心都能感受到。

高中生写腊八节的作文字

今天是腊八节,被寒假快乐冲昏头脑的我早把这个小节日忘记了。

“吃饭了!”爸爸便急忙喊道。的确有些饿,想到马上就能吃到妈妈烧的香喷喷的红烧肉和拿手的糖醋鱼,我赶紧去洗了手。

“什么?今天喝粥?”我望着每人面前的一碗粥,不满地嚷道。抬眼看看平时一样讨厌喝粥的爸爸,想找到同盟,一齐“反抗”,没想到爸爸正津津有味地大口大口地吃着。再看看妈妈、爷爷,他们也都吃得乐呵呵的。这是怎么啦?爷爷看我在发愣,便放下碗,饶有意味地吟诵道:“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婷婷,粥是宝啊,不可浪费!”我还没回过神儿,妈妈义开口了:“早(枣)下力(栗)气,来年丰收。婷婷,这粥有营养,吃吧!吃了腊八枣,背起书包往家跑。婷婷,快放假了吧?别呆了,快吃呀!”

“哦……”似乎这粥还有什么深意!我刚捧起碗,爸爸一阵狼吞虎咽,一碗粥已吃完了。他放下碗,大声喊道:“过了腊八,不怕啦!”看着奇怪的大人们,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大吃大喝”了起来。真是奇怪,一阵猛喝之后,原本冰凉的手变得暖和起来了。

边吃边听他们聊着,我才慢慢明白过来:原来今天是十二月初八,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成佛前进山修行,十二月初八这天因饥饿劳累栽倒路旁,被一牧羊女发现,用大米粥救活,后来大彻大悟,得道成佛。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掺在白米中的五谷杂粮总计不下20种,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故又称“福寿粥”。

在我们这里,腊八粥熬好后,先要敬神祭祖,再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思。

腊八节喝腊八粥真有趣。这象征着多福多寿的腊八粥,大家可别忘了十二月初八喝一大碗啊!

相传,在古印度北部,即今天的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有个儿子叫乔答摩·悉达多,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发觉社会生活徒劳无益,并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29岁那年,合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学练瑜珈,苦行6年,大约在公元前525年,一天,他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道,并创立了佛教。史传,这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由于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佛教徒们尊称他是释迦牟尼,也即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

据说在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经修苦行多年,饿得骨瘦如柴,决定不再苦行。这时遇见一个牧女,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恢复了体力,便端坐在菩提树下入定,于十二月八日成道。

夏历以十二月为腊月,所以十二月八日称作腊八。中国汉族地区,将这一天作为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于是腊八成了佛教节日。

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法佛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和果实等造粥供佛,名为腊八粥。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

腊八粥来有其它的典故。

典故一。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过一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跌断。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他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朱元璋饿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了这件事儿,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

典故二。

佛教的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

解放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

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典故三。

早先年,有这么一个四口之家,老两口和两个儿子。老两口非常勤快,一年到头干着地里的庄稼活。春耕夏锄秋收,兢兢业业奔日子。家里存的各样粮食是大囤满、小囤流。他们家院里还有棵大枣树,老两口精心培育,结出的枣又脆又甜,拿到集上去卖,能卖好多好多银钱,小日子过得挺富裕。

老两口紧紧巴巴地奔日子,就为给两个儿子娶上媳妇。

眼看儿子一天天都到了该娶媳妇的岁数了,老两口也都老的不行了,老父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种庄稼;老母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保养院里的枣树,攒钱存粮留着娶媳妇。

四口之家现在光剩下哥儿俩过日子了。哥哥看到这大囤满小囤流的粮食,对弟弟说:“咱们有这么多的粮食,够了,今年歇一年吧!”

弟弟说:“今年这枣树也不当紧了,反正咱们也不缺枣吃。”

就这样,哥儿俩越来越懒,越来越馋。光知道一年一年吃喝玩乐,没几年就把粮食吃完了,院里的枣树呢,结的枣也一年不如一年了。

这年到了腊月初八,家里实在没有什么可吃的了,怎么办呢?哥哥找了一把小扫帚,弟弟拿来一个小簸箕,到先前盛粮食的大囤底、小囤缝里扫呀扫的,从这里扫来一把黄米粒,从那里寻出一把红豆来,就这样,杂粮五谷各凑几把,数量不多,样数可不少,最后又搜出几枚干红枣,放到锅里一齐煮了起来。煮好了,哥俩吃起这五谷杂粮凑合起来的粥,两双眼对望,才记起父母临死前说的话,后悔极了。

哥俩尝到了懒的苦头,败子回头,第二年就都勤快了起来,像他们的父母一样,不几年就又过上了好日子,娶了媳妇,有了孩子。

这天的炊烟是年底盛事开始的标志,袅袅地蜿蜒在房顶上的天空里,延续着几千年的乡俗。在醇香的气息里,游子想起了母亲的呼唤,想起了老屋的温暖,泛起了归家的情思。

铁锅下火苗跳跃,像一群好动的精灵拉扯着柴草,红色的锦绸消解了乡亲们四季辛劳的酸痛,化作母亲们脸上止不住的笑意。水花沸腾中,清香飘逸。阳光的味道被各样杂粮吸收,又在氤氲的水汽中化作一缕清香,散发出来。

这清香带给我们腊月里第一丝清清淡淡的幸福。锅边那口盛满清清山泉水的石瓮还笨重地立着吗?大黑还在翘着尾巴绕着石瓮打转吗?瓮里那把厚厚实实的水瓢还悠闲地漂着吗?那只陈旧的木盆还在工作吗?木盆里还有五彩的粮食吗?金黄的小米,鲜红的大枣,白的莲子,各色各样的豆子,核桃仁,花生米……那么多的色彩,那么浓的甜香,吸引着孩子们热切的目光,传达着乡亲们对土地的感激。

在腊八粥的醇香里,是赶赴新春的欢欣与忙碌。

在腊八节的记忆里,是家的温暖与舒心。

进了腊月的门坎儿,年就越来越近了。在。

我的家乡。

鄂东北,腊月初八是庄户人家头一个年节,称之为“腊八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煮腊八粥。

在所有的粥食中,乡下孩子最盼望的便是香喷喷的腊八粥。之所以好吃,是因为腊八粥的原料很多,杂七杂八的有十多二十种,大多是我们平日里很少能吃到的东西。干果类的有红枣、杏干、花生米、香酥核桃仁、莲子,鲜果片儿有鸭梨、山楂、橘子瓣儿,杂粮类的更齐全,有江米、大麦仁、豌豆、大刀豆,除了这些,还有秋日里晾晒的一些干菜,有白萝卜干、胡萝卜条、扁豆角儿,有的人家还会放上冰糖、青红丝。

高中腊八节的作文范文

腊八节我记得这个时候非常的冷,这个时候会喝腊八粥,会用好多米来熬制这美味,是种象征,是种过节的庆祝。

腊八的时候是一年中的最冷的一天,是冬天里最让人记住的一天,独特,就是无限的冷,这样的冷让我的感觉就是受不了,就是冷的连大鼻涕都会冻出来,这样的天气我愿意在家里呆着,而不适合户外运动。

今年的腊八不同于往年,今年的腊八天气不冷,今年的腊八的天气较比往年来说有着不同的温度,有着质的变化。这是种不好的现象,这样的天气其实是气候在作怪。这样的天气是因为人们不断的砍伐,不断的破坏环境,不停的和自然做斗争的结果。气候变暖了,全球的海洋面积就面临着增多了,就面临着全球的冰冷的南极将会融化,这样就非常危险了,这样我们的生活将会被破坏。在当今社会上最重要的就是环境,就是生活的空间。环境的好坏决定于你我能否生存的那么稳定,决定了这样的安稳的日子将不会过的那么平静。这就要大家来共同努力,一起呼吁大家来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多栽树。减少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的排放,让这个空间得到净化,尽量的能不用那些化学物品。保护我们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让这些资源充分的发挥出真正的能量光。让能源用在真正的需要当中去,绝不浪费一点资源,绝不会让资源被破坏。

腊八节,我想到了环保,我想到了拥有一个好的生活空间是现如今大家最应该做的事情的首要。

记忆是一朵花,每年都会开得不同。腊八时节,家家都该吃上一碗粥吧。虽然,在我对粥的回忆里,这朵记忆之花起初是那么的孱弱而迷离,似乎一不小心,就会被迷雾给遮离住了。可是,再对往事的渐渐追溯过程中,它却慢慢的盛开了。

确实,湿冷的寒夜,吃上一碗腊八粥是再好不过了,那温暖,是会从心底笃笃实实的漾出来。

可,最初知道腊八粥,是从冰心的一篇怀人文章中。她说:腊八粥中须有十八种干果,代表十八罗汉,是纪念先人的一种祥和食品。她的母亲是1930年腊八逝世的,所以,每年要熬腊八粥以示缅怀。从老人那冰清温婉的笔调叙述中,我似乎能品咂出那份香甜与回忆之美。

其实,即使不用十八种干果,腊八粥的主料和辅料也甚为复杂,包括大米、糯米、小米、黄米,赤豆,粟子,红枣,粥成后还需有染红的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葡萄干,这样丰富的搭配,在小时的家里,是无论如何也难以寻觅得到的。即使现在,做这样一碗粥也常需费一番心力。

当我提起腊八粥时,是站在一种别致的角度,置身于一个完全笃实的环境之中。于是,一时间,我的记忆里弥漫着一股甜糯的香味。其实,印象中,家境清寒,似乎从没有过过腊八节的。所谓的粥,就是最简单的白米粥,而那米,过来人都知道,得经过好一阵挑拣,慢慢挑去里面的砂子、石子,洗净,才会上锅。所就菜,不过是一些咸菜、酱菜之类的。再好一些,不过是粥里加些红豆、赤豆之类的辅料,调节一下。但是这种简单,却是能见出寒苦度日的功力。

这天的炊烟是年底盛事开始的标志,袅袅地蜿蜒在房顶上的天空里,延续着几千年的乡俗。在醇香的气息里,游子想起了母亲的呼唤,想起了老屋的温暖,泛起了归家的情思。

铁锅下火苗跳跃,像一群好动的精灵拉扯着柴草,红色的锦绸消解了乡亲们四季辛劳的酸痛,化作母亲们脸上止不住的笑意。水花沸腾中,清香飘逸。阳光的味道被各样杂粮吸收,又在氤氲的水汽中化作一缕清香,散发出来。

这清香带给我们腊月里第一丝清清淡淡的幸福。锅边那口盛满清清山泉水的石瓮还笨重地立着吗?大黑还在翘着尾巴绕着石瓮打转吗?瓮里那把厚厚实实的水瓢还悠闲地漂着吗?那只陈旧的木盆还在工作吗?木盆里还有五彩的粮食吗?金黄的小米,鲜红的大枣,白的莲子,各色各样的豆子,核桃仁,花生米……那么多的色彩,那么浓的甜香,吸引着孩子们热切的目光,传达着乡亲们对土地的感激。

在腊八粥的醇香里,是赶赴新春的欢欣与忙碌。

在腊八节的记忆里,是家的温暖与舒心。

进了腊月的门坎儿,年就越来越近了。在我的家乡鄂东北,腊月初八是庄户人家头一个年节,称之为“腊八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煮腊八粥。

在所有的粥食中,乡下孩子最盼望的便是香喷喷的腊八粥。之所以好吃,是因为腊八粥的原料很多,杂七杂八的有十多二十种,大多是我们平日里很少能吃到的东西。干果类的有红枣、杏干、花生米、香酥核桃仁、莲子,鲜果片儿有鸭梨、山楂、橘子瓣儿,杂粮类的更齐全,有江米、大麦仁、豌豆、大刀豆,除了这些,还有秋日里晾晒的一些干菜,有白萝卜干、胡萝卜条、扁豆角儿,有的人家还会放上冰糖、青红丝。

高中腊八节作文字

这天的炊烟是年底盛事开始的标志,袅袅地蜿蜒在房顶上的天空里,延续着几千年的乡俗。在醇香的气息里,游子想起了母亲的呼唤,想起了老屋的温暖,泛起了归家的情思。

铁锅下火苗跳跃,像一群好动的精灵拉扯着柴草,红色的锦绸消解了乡亲们四季辛劳的酸痛,化作母亲们脸上止不住的笑意。水花沸腾中,清香飘逸。阳光的味道被各样杂粮吸收,又在氤氲的水汽中化作一缕清香,散发出来。

这清香带给我们腊月里第一丝清清淡淡的幸福。锅边那口盛满清清山泉水的石瓮还笨重地立着吗?大黑还在翘着尾巴绕着石瓮打转吗?瓮里那把厚厚实实的水瓢还悠闲地漂着吗?那只陈旧的木盆还在工作吗?木盆里还有五彩的粮食吗?金黄的小米,鲜红的大枣,白的莲子,各色各样的豆子,核桃仁,花生米……那么多的色彩,那么浓的甜香,吸引着孩子们热切的目光,传达着乡亲们对土地的感激。

在腊八粥的醇香里,是赶赴新春的欢欣与忙碌。

在腊八节的记忆里,是家的温暖与舒心。

进了腊月的门坎儿,年就越来越近了。在我的家乡鄂东北,腊月初八是庄户人家头一个年节,称之为“腊八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煮腊八粥。

在所有的粥食中,乡下孩子最盼望的便是香喷喷的腊八粥。之所以好吃,是因为腊八粥的原料很多,杂七杂八的有十多二十种,大多是我们平日里很少能吃到的东西。干果类的有红枣、杏干、花生米、香酥核桃仁、莲子,鲜果片儿有鸭梨、山楂、橘子瓣儿,杂粮类的更齐全,有江米、大麦仁、豌豆、大刀豆,除了这些,还有秋日里晾晒的一些干菜,有白萝卜干、胡萝卜条、扁豆角儿,有的人家还会放上冰糖、青红丝。

东西生明,时光速流,又是一个春节即将来临,在春节来临之前,第一个小节便是旧历年的腊月初八,按家乡的俗称叫做“腊八”。“腊八”在我的印象里有着很深的记忆。因为“腊八”这天要吃“腊八粥”哦,每逢此时,一股久违了的香甜也会萦绕在唇齿之间。

我小的时候,家境虽不很富裕,但我的母亲仍会把每一个节日都过得丰富甜美。记得腊月初八的前一天晚上,母亲安顿我们几个兄妹:明天是“腊八”,要早些起来吃“腊八粥”。母亲说着,像变戏法一样拎出一包红枣,我们高兴得如馋猫一般,在炕上打着滚,嘴里还“噢噢”地叫着,想要几粒打打牙祭,母亲却在这叫闹中把几颗的红枣悄悄塞给了我,哦,那一瞬间我感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儿了……母亲准备好了薏米、小米、大米、红豆等东西,为翌日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然后再一次叮嘱我们早起,并说否则会变成“红眼睛”的。当然这一说法源于何处实在无处考证,因为我第二天还没见过某个人因在“腊八”这天没早起就变成“红眼睛”的。“腊八”这天,母亲总是起得很早,当我们还在香甜的酣梦中就隐隐听到了那“呼哒,呼哒”的拉风箱的声音,“呼哒,呼哒……”听来是那么悠扬,那么绵长,那么温馨……天还没有放亮,但红彤彤的灶火将屋子映照得灿烂美丽,当浓浓的香味在屋子里弥漫开来,母亲便开始喊我们起床。当我们洗漱完毕怀着喜悦的心情端坐在炕桌前等待着母亲把那香味扑鼻,色泽鲜艳的“腊八粥”盛到碗里时,我们激动的心情便再也按捺不住,会敞开腮帮子大嚼大吃,因为粥烫得历害,“吸吸溜溜”的声音响成一片。哥一边吃一边还不安分地将碗里的粥用力抛向空中,而最让我佩服的是那被抛起来如球一样的粥竟每一次都准确无误落回到他的碗里,简直像耍杂技,而我学了几次不是把粥抛到炕上就是抛到后脑勺,逗得一家人笑不成声。母亲端着碗坐在一边也不管我们,只用那充满了爱的目光凝视着我们。这时节,屋外往往是寒风呼啸、冰雪严寒,而屋里的我们却沐浴在母亲温暖的目光里,津津有味地吃着香喷喷、热腾腾的粥,那是一幅多么幸福的情景啊!

如今时过境迁,“腊八粥”已不再是孩子们垂涎的美食了。虽然现在腊八粥用的料已与以前大相径庭,什么桂圆、莲子、枸杞、蜜饯等既营养又保健,十分讲究,但我吃来却总感到少了几样味道……哦,当我在纷繁俗尘的生活中一身疲惫时,我多么想沐浴在母亲那温暖的目光里再吃她做的一碗“腊八粥”哟!

高中《春节》作文

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大红春联,给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祥和的气氛。

今天,我特别高兴,一大早就从那个温暖被窝里起来。因为我的表弟——心炜准备来我家,跟我一起度过这个新年。所以,我立刻穿衣、洗脸冲向楼下在门口等心炜。可是,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眼看快半小时了心炜还没来,我灰心了。我只好回到家里,就从耳边传来,“陈可——陈可——我来了。”听到这声音我便不想而知这个人是心炜。

到了下午,爸爸带我和心炜去家门口去贴春联。贴完春联后爸爸要放鞭炮,所以让我们先进去吃饭,今晚的菜可丰盛了,有兔肉,有翅中,还有春节必不可少的东西——饺子。饭吃好后,我和心炜还有小伙伴到前门一起放鞭炮,这次的烟花可漂亮了有红的黄的绿的各种各样,五彩缤纷。因为我们12点准时还有下楼放烟花。

12到了我们再次下楼,到了门口我的耳边传来新年钟声敲响的声音和阵阵鞭炮声。这时老爸也放起来鞭炮,鞭炮放完了。

整个世界好像沉浸在鞭炮声中真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呀!

高中腊八节作文范文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每年腊八节的前夜,妈妈和奶奶便会煮上一大锅的腊八粥,供一家人品尝。

夜刚刚降临,妈妈和奶奶便忙了起来,淘米、泡果子、去核……忙得妈妈和奶奶不可开交。随后开始煮了起来,等锅里的水沸腾起来,就开始用微火炖。我一个劲地嚷嚷:“什么时候可以吃了,怎么还没有好?”妈妈看见我等不及了,便对我说:“早着呢,腊八粥要炖到第二天早上才能炖好。”我扫兴地去睡觉了。

第二天的早晨,我一起床,妈妈盛了一碗腊八粥放在了桌上。我顾不上洗脸刷牙,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一边吃,一边看着碗里的各种东西:赤豆、黄豆、红枣、莲心、花生……我好奇地问妈妈:“腊八节为什么要吃腊八粥?”

“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寺院煮腊八粥,是为了敬佛;而我们煮腊八粥,一是为了供奉祖先,而是为了节约,你看,这粥里的东西大多是我们以前吃剩下的,趁着腊八煮上一锅粥,不是一举两得吗?”妈妈停了一会儿,又接着对我说,“腊八粥虽然有一个‘八’字,但它不一定是用八种材料做成的,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葡萄、白果、红豆、黄豆、绿豆、花生……都可放在一起煮。以前有些讲究腊八节的人家,他们还要将果子刻成人形、动物形、花形,再放入锅中煮呢。”

在我们家里腊八这天,二件事必做,一是熬腊八粥,二是腌腊八蒜。腊八蒜就是将蒜剥皮后放入醋中,妈妈说这一天腌的蒜会变成碧绿色。很神奇,确实如此。多年来一直以为只有腊八这个节气才能把蒜腌绿,前段时间无意中放入醋中的蒜居然也变绿了,才知道这大概是妈妈为了让我们剥蒜皮而编出的一个美丽的谎言吧。腊八这天我们小孩子还有一项任务,就是挑豆子,将坏豆子及石子挑出来,这也是最开心的时刻花花绿绿地滩了一桌子,两个姐姐仔细检,我两手抓满豆子,满桌子的和啦,劈啪直往地上掉,惹的她们俩生气。现在挑豆子这项任务妈妈又交给了她的孙子辈,孙女要比他爸爸小时淘气多了。腊八粥里除了各式豆子外,还有红枣、葡萄干、桂元肉、桔皮等,自然少不了米,有大米、小米、糯米、黑米等。熬这种粥要有一定的技巧,既要软烂黏稠又要不粘锅,要用时用心的,妈妈熬出的腊八粥有一种特别清香的味道,常常是满楼飘香,我们都是一路闻着香味上楼的。妈妈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民间美食家,上世纪70年代,物质普遍不太丰富,但我们家因有妈妈的粗粮精做,餐桌上总是有吃不尽的美味佳肴。

想不到腊八节那么有讲究,看来我要多了解了解腊八节的知识。

篇二。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

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煮来供佛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此机会,清理厨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1930年1月7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十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妈妈们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

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就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

我没有说什么,只泫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篇三。

因为家生变故,我寄养在舅爷爷家,已经半年有余了。舅爷爷是个孤寡老人,六十多岁,看起来,像七十岁,或者还要老。但他却很爱笑,笑起来,山羊胡子一动一动的,很好看。我不能让妞儿跟着舅爷爷再受委屈!多好的孩子,如今却,唉……”他常颤巍巍地说。我虽听不太懂他的一些话,然而我却知道,他是极疼我的,比起家里的人,亲多了。自我来后,他用来换钱的鸡蛋,便成了我的营养品。他的老白干,也喝得少了,说要攒下钱来,将来供我念书。

舅爷爷终于回来了。他浑身上下一片白,像个雪人。看见我,他便开始笑,山羊胡子上的雪落到我脸上,凉凉的。他将手里拎着的一只大包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凭直觉,我知道那里面应该是吃的。可他却不肯先打开,而是先为我洗脸,梳辫子,末了,又拿出预备过年的新袄,让我穿上。然后,才一点、一点地开那纸包,呀!里面的东西,竟是我没见过的!

“孩子,知道吗?今天是腊八节,也是你五周岁的生日!”他依然笑着,但那笑里有了些我不能理解的深意,“这叫生日蛋糕!听说,城里人过生日都兴吃这个!我是提前让在镇上开杂货铺的亲戚从县上捎来的!”他一边说,一边打开另一个纸包,里面是五支红红绿绿的小蜡烛,他将它们一一插在那个漂亮得耀眼的蛋糕上,又用火柴,一支一支地点着。蛋糕上立时盛开了五朵金黄色的花。“闭上眼睛,许个愿吧!孩子,许个你最想要的愿望,往后,你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越来越好,人家说了,过生日吃蛋糕、吹蜡烛、许愿,是最灵的……”

那是我平生第一次过生日,第一次见识并且拥有生日蛋糕。那蛋糕,是我吃过的世上最美的美味——那软糯,那细腻……一生不忘。舅爷爷一口都不肯吃,他说,那整个都是属于我的,我要完完全全地把它吃到肚子里——连同许下的心愿。

所谓刻骨铭心。又所谓,不思量,自难忘。那个寒冷的冬天,一位老人用他所能想到的最特殊的方式,为一个孩子灰色的童年涂上了香甜,成为我一生最温暖的记忆之一。

腊八节高中作文

每年的腊八节妈妈都要熬粥,粥里除了有大米,小米,还有红枣,花生很多东西,味道很好,可惜一年只喝一次。这种粥为什么叫腊八粥呢?为什么只有腊八这天才熬呢?在中国民俗网上,我找到了答案。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家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要向文武大臣赐腊八粥。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各种花样,再放在锅中煮。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

一碗粥有这么多知识,中国真不愧是文明大国啊!我真自豪自己是中国人!

围着一对红通通的炭火,端起一碗热腾腾的八宝饭,说说常日的琐事,谈谈天下的奇闻轶事。岂非元亮的桃源生活相能较之?米粥中混着蜜枣、浆豆、绿豆……再加上亮晶的白糖,每一勺的甘甜全融于舌尖,香气经久不散,似有“绕梁三日”之味,沁透心脾,让人回味无穷。

今日,望着碗中的“珍宝”,早已无心品尝,闲适的心情一扫而光。舀起一勺,缓缓放入口中,无味。想想于家的无拘无束,狼吞虎咽的情景年年出现,脸上沾了米粒也是快乐的。

今日,于学校的孤寂无奈早已融于零度的空气中了,久久不愿散去。

今日,忆及少时,无言心中,只愿天寄我思,月明我心,星随我共过腊八。

今天是腊八节,我们最期待的当然是吃腊八粥了。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仅书面记载的也已有一千多年了。至迟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而直到今天,喝腊八粥这个习俗一直被流传下来。

我放学回到家中,准备吃腊八粥了。我跑到厨房问妈妈腊八粥好了没?结果妈妈说正在准备做,我想我都急着吃了,还没好。不过也好,以前每次都是吃做好的,却没见过怎么做的,这回可以亲眼看看妈妈做腊八粥了,也不错哦。

我看见妈妈准备了一些食材,包括:大米,黄小米,糯米,高粱米,红小豆,莲子,桂圆,花生米,红枣,白糖等等。光看这些材料我就谗得不行了,难怪那么好吃了,材料丰盛啊!妈妈先将莲子去衣去心放入碗中加水浸没,再放入蒸笼,蒸熟后拿出来放着。接着妈妈又将桂圆去掉皮、核,只要肉。最后将锅内放入适量的水,然后把红小豆、花生米等倒入锅内一起煮,10多分钟后又将大米、黄小米、糯米倒入锅内一起煮。将粥煮熬到七八成熟时,把蒸熟的莲子倒入粥内搅拌均匀,开锅后再煮一会,盛入碗里,撒上一些白糖。这样美味的腊八粥就出炉了,我一连吃了三碗,真爽。

时间可过得真快,想去年的腊八,我还呆在学校里准备考试呢,呵呵。昨天发短信的时候,居然有位大哥问我,腊八是什么?我汗,只好简单地解释了一下,不过我自己也是去年的腊八才知道他的典故的,也没好到哪里去。

腊八即我国农历的12月8日。这一天,民间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这一习俗的起源和形成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在得道成仙之前,为寻求人生的道理,曾遍访名山大川。一天,由于旅途劳累再加上饥渴交加,释迦牟尼昏倒在人烟稀少的尼连河边。后来,一位牧羊女发现了他。牧羊女将随身带来的各种杂粮,连同采集来的野果,再加上清澈甘甜的泉水,熬成乳糜状的粥,一口一口地喂他,将他救活。苏醒过来的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坐深思,终于在农历12月8日这一天修成正果。寺院的僧侣们为了纪念这个有意义的日子,从此以后,每到农历12月8日,便用五谷杂粮煮成粥供奉在佛祖像前。民间也纷纷效仿,长此成俗。到清朝的时候,吃“腊八粥”的风俗更加盛行,皇室还在雍和宫煮粥供奉,制粥和供奉的礼节都非常讲究。雍和宫的腊八粥是由内务府主办,一顿粥要用十万两银子!煮好后先恭呈给皇上,然后再分别赏给王公大臣。谁如果得到这么一碗粥,会认为是非常体面的事。

腊八粥的具体做法是:将预先分别泡过的五谷杂粮和粥果放在一起,加水熬煮。五谷杂粮有大米、小米、江米、薏仁米、大麦米、红豆、蚕豆等,粥果有栗子、红枣、核桃、桂圆肉等,一边煮,一边用长柄勺子不停地搅动。讲究一点的还要再另备一盘果料,如瓜子仁、杏仁、松子、葡萄干、蜜饯、青红丝,这是为了放在粥面上的。

不过好象北方喝腊八粥比较多,宁波还没怎么听说过,以后在家里自己烧。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腊八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还有悼念亡国、寄托哀思的。

高中腊八节的作文字

家家腊八煮双弓,榛子桃仁染色红。我喜家人逢览揆,长叨佛佑荫无穷。

腊八节那天,我早早的就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顶着冬天刺骨的寒冷和长着洞疮红肿的双手,打开电脑,进入诛仙。

朋友说,腊八粥是老天赐予的吉祥喜庆的粮物,能驱灾避邪,食此粥者来年衣食无忧,善良快乐,充满幸运。把吃剩的粥留过一夜则年年有余,送给朋友,那便是报答他们的关怀,为自己积阴德。

口号。

传到千里:大家快做腊八粥任务啊,小环会送你一个礼物多多的年货包,实在挣哦。

一番折腾下来,八十个女妖杀完了,八十个巨熊也剿灭了,人疲马饿,终于医仙大发慈悲的赏了我三百万经验,还有任意选择的135职业装备,和我期待已久的腊八粥材料——花生。第一次如此感激涕零的赞扬完美的大方。八百里快车直驱河阳小环那,交任务,不料碰了个闭门羹,小环mm居然不理我。难道嫌我一颗花生不够?好吧,这样确实不够诚恳,待我多去取回些花生来吧。

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奋战,直血浴到天黑,足足换了十九颗花生才停下歇息。跑到小环那,还是对我不打睬。帮里一问,难道要凑齐不同的材料才能熬粥吗?有人回答,那当然,听说要八种材料。我恍然大悟,那就是医仙给我和哥哥他们的奖励不一样,换一下不就万事大全了。嘿嘿,我是天才。结果私下一聊天,我的上帝,全是花生。难不成叫我们昆仑的高手都吃花生粥,以抵御这昆仑雪地凛冽的寒气?我摇头感叹,引来一阵哄然大笑。真泄气了,我无精打采的跑到我们学校网站约会柯南。直到临近晚上12点关机睡觉,才发现少爷已经做完了这个任务,年货四个,羡慕的我两眼冒光,好象看到了遍地黄金。他耐心的告诉我具体需要哪八种材料,找哪个npc交任务。可惜,时间已经过了,任务品打不到了,哎,明天再去海里捞针吧。

次日,在床上迷迷糊糊赖到了中午,才懒洋洋的开机上游戏。精神来了,我钻到一线,开始一个店一个店的搜寻“猎物”,从河阳到天音,从流波到沼泽,眼睛都模糊一片,头脑也胀痛了。有标价一金的,我欣喜的全抢空;有标价十五金的,摸摸包上所剩无几的钱,无奈实在找不到第二家便宜点的,抹两把眼泪,还是咬着牙心疼的给这黑店做了回生意。枉我平日从不做包公,今日倒被人大大的黑了一把。还缺几个绝种的芸豆,于是我开始在公里不亦乐乎的刷笑脸,收购我亲爱的豆子。有人m我了,原来是我以前给打过几针的鬼王,他热心肠的说免费送我,我感动的连说谢谢,又给他补了一针。

黄天不负苦心人,我终于凑齐了四份腊八粥,从青云守静堂快马加鞭折回河阳,奔向小环,仿佛看到了黑暗过后的光明般激动。系统提示送交腊八粥完毕,看到六千多经验显示,却没通知年货包到手。甚为奇怪和担忧中,我又转向公聊:请问有谁今天在做完腊八粥任务后小环赠送年货的?不少好心的玩家私下说,活动期限已过,也就是说没有礼物可得了。如晴天霹雳,让我非常愤怒,亲爱的小环和完美,你们怎么能如此无情的剥夺我的权利品?发出一串嚎嚎的哭声,便有同情者笑我是个小傻姑娘,不关注下官网。年货没了,材料没了,金子没了,腊八粥也被侵吞了,什么天理吗?正当委屈的时候,胤爷告诉了我个绝招,他说你去找下宋大仁,他送礼物的。我好象又看到了无比亲切的希望,马上三步并作五步的跑到守静堂,找他谈话。还是闭门羹,宋老头不理我。m他,他发出个人品、人品、人品的表情。又从高山坠入谷底,我异常生气的开始用喇叭骂完美是个骗子,对望着小环也左看不顺眼,又看不顺眼。一个不小心又点中了它,发现还可以继续点任务,……!!!年货!!!mydarling,终于看到了这别人出再多钱我也不肯卖的宝贝,一口气换了三个,又惭愧的脸通红,自己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居然当着世界的面出大洋相了。哥哥来了,于是我开心的把他喊到六线,交易他一碗粥和一个来之不易的年货,得意的说,这可是本世纪最香喷喷的腊八粥。突然发现年货怎么也交易不了,一直显示此物无法交易。那可怎么办,我已经没有腊八粥材料了,金子也用光了,老姐她们还等着我热气腾腾的粥呢,这怎一个愁字了得。古人说的好,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

晚饭过后,我叫上了菲云,开始一起寻找做粥材料,晚上购物比下午艰辛多了,又刚好碰上了星宿任务高峰期,玩家没空经商。我们一个一个线分开找,一个一个店点着看,公里一个一个喇叭的刷,还不停的换线m人买零货,砍价杀价,忙的没第二句闲话。十点过后,终于又熬好了三份粥,交易,任务完成。我在心底默默的许下心愿:愿你们08年幸福健康快乐,衣食无忧,幸运一直相伴。也谢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疼爱和照顾。我会更加努力的。

累了一天,我一躺到床上便睡着了,辛苦而甜蜜。

有人问我,做这样无聊的任务有意义吗?经验少,奖励少,时间耗的多,还要那么多精力。

我笑着说,来这个游戏,级别、装备、金钱对我来说永远都是次要的,带不走,也没任何留恋。可是和朋友和家人一起参加这些活动所充斥其中的快乐,却足以让自己幸福很久,回忆一生。

我们相隔天南地北,我不知道能为你们做些什么,所以只好送上这些最简单的祝愿,通过这些带着祈祷的活动,告诉你们:感谢你们!我爱你们,碧海东隅,弑血精英,和我在静竹认识和遇见的每一个朋友,只要你们幸福就好!

摘要:“那对馋懒的夫妻,不听劝不服说,光凭摊上了好的‘父母运’,怎么样?吃光淘净到末了闹顿这样的杂粮粥喝,还是没误了冻死呵!”接着,老人们便念叨起老头和老婆临死时说的话:谁家烟囱先冒烟,谁家高梁先红尖,谁家土地耪得勤,谁家粮食打满囤。

从前,有一家人家,三口人过日子——一个老头、一个老太婆、一个儿子。

老头和老太婆,一年到头总是勤勤恳恳地过日子:公鸡一打鸣,老头就起来下地,老太婆就起来点火做饭;老头耪五更地回来,老太婆已把饭做好,屋里院外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吃完饭,老头抽袋烟又下地了,老太婆就搬过纺车,嗡嗡地纺线。就这样,他家年年打得粮食大囤溜,小囤满,有吃有穿,日子过得美美的。邻人们哪个不夸呀,哪个不学呀!

老头和老太婆渐渐地老了。

一天,老头得了重病,治也治不好,眼看就要死去。临死时候,老头把儿子叫到跟前,嘱咐他说:

“孩子,你总要记住哇——‘谁家地上耪得勤,谁家粮食打满囤。’你要再像从前那样下去,早晚是要受罪的。”

老头说完了就死了。

儿子没把爹的话记在心里,老头死后,他当家,仗着爹留下的房子,地,还有一囤粮食,就天天吃吃喝喝,玩玩乐乐——越来越放荡了。不久,他娶了个媳妇。媳妇跟男人一路人。邻人们都骂他们是“花啦虎”,老太婆气病了。

一天,老太婆倒在炕上,看看也要死去。儿子不听话,就嘱咐嘱咐媳妇吧。老太婆把儿媳妇叫到跟前,痛心地说:“孩子,你总要记住呀——‘谁家烟囱先冒烟,谁家高梁先红尖。’你要跟你男人那样学下去,早晚是要受罪的。”

老太婆说完也死了。

媳妇没有把婆婆的话记在心里,她和男人更放荡啦!每天日头不晒屁股不起炕,地里长遍了野草不耪一锄;天天只顾吃呀花呀。父母留下粮食吃光了,卖地;卖地的粮食快吃完了,不碍——还能卖房子呢。他们就这样迷迷糊糊地过下去。邻人们都不搭理他们了!冬天到了。

寒风呼呼地嚎,大雪哗哗地飘。冰天雪地,冷得连只野鸟也看不见呀。父母留下的三间房子,也不收拾也不抹泥,早就露天了,风吹雨打日头晒,檩都朽了,就是卖,谁买这样的房子呢?常说的话——“腊七腊八,到处冻个大疙瘩”。腊月初头这几天,是冬天最冷的时候啊!

这两口子,挤在墙旮旯里,冻得哆哆嗦嗦直打颤,饿得耷拉着脑袋眼发花。到腊月初八这天,他俩再也忍不住了,直直懒腰,把囤拆了。抖抖囤底,弄把粮食,敲敲囤边,又弄把杂粮;把囤篓当柴,把粮食下锅,熬了半锅杂粮粥喝了。心里一暖和,两人这才猛地想起爹妈的话。可是晚啦——喝口稀粥顶什么呀!两人连冻带饿死在旮旯里了。

这件事一个传十,十个传百——大伙都知道了。后来人们每到旧历腊月初八这天,就有这个风俗:家家五更天起来,把许多杂粮放在一起熬一锅杂粮粥,这就叫“腊八粥”。在吃“腊八粥”的时候,老人们总爱对晚辈讲这个故事,讲完了就说:

“那对馋懒的夫妻,不听劝不服说,光凭摊上了好的‘父母运’,怎么样?吃光淘净到末了闹顿这样的杂粮粥喝,还是没误了冻死呵!”接着,老人们便念叨起老头和老婆临死时说的话:谁家烟囱先冒烟,谁家高梁先红尖,谁家土地耪得勤,谁家粮食打满囤。

爷爷八十岁时,背着手,在雪地上走路嗖嗖快。腰不弯,气不喘,寒风掠过谢顶脑门时,后勺一圈儿白发就势扯上了银色胡子,蜿蜒地挂在腮边。他声如洪钟,常吓得儿孙们颤抖。见着黄米饭就笑眯眯的,非常温顺。

那时,母亲为了讨爷爷欢心,一到冬天就隔三差五地焖黄米饭。尤其到腊八日子,黄米饭做得更要有名堂。淘米时要轻搓慢漂,挑出匀溜的白底紫花饭豆,先煮了八分熟,捞起来攒进小碗里。烧沸水下锅,奶黄的米粒翻滚,铁勺子沿了锅边转圈搅动,灶坑里秸秆呼呼响。少顷,豆子们愉快地散进来,淡淡的甜香在蒸汽里氤氲。直到泛出稠亮稠亮的光泽,跳动地映入眼帘,盛起一撮儿,拽出黏黏的一道豆花绺子。母亲就麻利地取出一个大肚蓝边瓷罐,放在锅台角上,一勺一勺往里装黄米饭,满满登登后,细心地盖上盖。盖子上正好搁进去两个小碗,一小碗白糖,一小碗荤油梭子。先用小棉被包了,再一闪身到柜橱里取一块干净的屉布子,兜着罐底系出一个结实的结,恰能容胳膊伸进套子里,挎着走。

屋外的阳光冻得哆嗦,雪花聚在窗台上,堵得视线都瘦了。母亲吆喝着,从大柜里掏出两条厚棉裤,规规矩矩地站在炕上,我们偷偷地捅那大棉裤,它们变得东倒西歪,像是不停地笑。豁牙子弟弟淌出口水,我们脱掉只能猫在屋里的薄棉裤,穿上迈不开步的厚棉裤。裤腰连着兜兜,两根带子从后背斜拉过来,扣和钮挤在肩膀上。完后,又包了围巾,只露出眼睛,搬起那个黄米饭包裹。母亲先走几步,用力推开房门,屋里涌动的白色气体咆哮着鼓出来,我和弟弟也站在门外了。

腊八冻掉下巴,差不多是一年里最冷的天。土房子缩脖低头的挺着,栅栏门、羊肠道都默不作声地抽着脸,平时三五条疯跑的狗,正夹着尾巴,堆在窝里草堆旁,凄凉地哼哼。爷爷家在后趟房的东头,风夹了雪粒子吹过来,我和弟弟趔趄着,眉心和鼻子头通红通红,似要结冰了。鞋底子邦邦硬,踩在雪地里发出喤喤的响,我伸手拉弟弟,他的鼻涕流出来了,冻在鼻子头上。看他撇嘴要哭,我连忙喊着:“那个黑老鸹!”他仰起脖子,忘了冷,看见高处一根电线上裹了厚厚的霜,亮晶晶的,正蹲着一个黑老鸹,探头探脑,左右张望。忽而,——嘎——嘎——嘎——扇几下翅膀,飞走了,簌簌落下一串串霜花。

我搀着弟弟,胳膊让这个棉包袱坠得生疼,手插不进兜里暖和,冻得红刺刺的,皮都肿起来了。好不容易看见爷爷家大门桩子了,那是一截老树的枯木桩子。一半身子被抹进黄泥墙里,露初半侧疙瘩琉球、愤怒的脸,顶部锯掉了,积了一坨子雪,像戴了白绒帽子,静静地立在栅栏边上。前两年,我一看见它就哭,它像爷爷,我就怕他发火的样子。我曾拿着长木杆子,把爷爷家窗户纸糊的外屋门捅得稀巴烂,爷爷从外边回来,跳起来、大声喊着,要用大板子砸死我!我一看见他,就逃得远远地。

我和弟弟好不容易拽开爷爷家的门,冰把门缝隙封死了,发出嘎巴一声。爷爷在里屋喊开了:谁呀!我的腿一抖,忙答应着,三步两步冲进屋,把包裹放在炕上,一层层打开,端出瓷罐。黄米饭还冒热气,爷爷的眼睛眯着,奓着手,大声叫着:筷子!筷子!小嫂子忙递过来一双筷子。爷爷把瓷罐捧在怀里,先夹一口白糖,抿一口黄米饭,目光柔和地咂着嘴,白胡子都快把嘴唇盖上了,一撅一撅的。哦,爷爷的眉毛都是白的,粉红的脸颊,粉红的鼻子头,粉红的脑门,像个孩子一样。

小嫂子拉着我的手,学着爷爷的样子:今儿早起来就念叨,腊八了,得吃黄米饭,黏黏下巴,要不出门该冻掉了!奶奶活着时,爷爷睁开眼睛就吃上黄米饭了!小嫂子委屈地低头说:“爷爷说我做的黄米饭不好吃。”我看着小嫂子,不知说什么好,爷爷的大孙媳妇多好看呢。

奶奶走很多年了,爷爷炕上的铺盖卷都是两套。他一套,奶奶一套。太阳下山就睡觉,他给奶奶先铺上被子,叨叨咕咕说着话,直到自己也睡去了。天空还挂着月牙,爷爷就携着黎明的清凉下地干活了。他愿意种糜子,老秋时,那些垂头羞涩的糜穗子,秀气、文静又朴实,像奶奶一样。小仓房里满囤的糜子,奶奶就会欣喜地捧起来,金红色的糜粒子,光滑饱满,从指缝间倏忽地过了。就像现在,爷爷喜欢这种感觉,香甜地吃一顿黏米饭。

在我儿时的饮食记忆中,一个叫“腊八”的日子,简直就是弘扬味觉的宏大叙事。

20世纪的成都平原,既未受到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也没有“暖冬”一说。只要进入“三九”,川西坝子尽管没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的胜景,结结实实的寒冷却叫人神清气爽。

那时我在一个名叫“新繁”的小县城上小学,学校与东湖公园仅一墙之隔,学生们在课间操也能溜进东湖公园玩一会儿。只有30亩大小的东湖,为唐朝西川节度使、著名宰相李德裕开凿。我国现在仅存两处唐代古典人文园林,新繁东湖就是其中之一(另一处为山西新绛县绛守居园池);“宋莲”则指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王安石的父亲任新繁县令时,曾以东湖并蒂莲为祥瑞大事,写长诗《东湖瑞莲歌》以资纪念。

精巧玲珑的东湖,景物美得叫人心醉。纪念古代先贤的“怀李堂”、“三贤堂”和“四费祠”,掩映在大片古柏贞楠中,荷塘曲水环护20多处楼台亭阁,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思;还有许多楹联匾额,常让初识字的我平添思古幽情。最让我喜爱的,是“三贤堂”的那副楹联:“何物荐馨香,西蜀繁田,东湖清水;前贤有遗爱,唐封翠柏,宋咏红莲”。记得大哥曾用朗诵诗歌的语调对我解释那副楹联——什么事物的芬芳比祭祀焚香更为悠长?只有川西繁江的沃土和东湖的清澈流水;唐代圣贤留下的苍翠古柏和宋代诗人吟咏过的红莲芙蕖,都是先哲留给我们的深厚仁爱呀!

东湖是我和三弟儿时最爱玩儿的所在。初春时节,我们在城墙根一带摘“狗蒂芽”(有清热解毒等药用价值的野菜),还有一种鲜红色的野草果叫“蛇苞果”,据说那是蛇的最爱,我们总要狠下决心,才能拒绝它那水灵灵红艳艳的诱惑。盛夏之中,桤木树林是我们捉蝉子和“牵牛郎”的胜地,慈竹林则是我们捉“笋壳虫”和“丁丁猫”(蜻蜓)的好去处。到了深秋,我们跳到干涸的荷塘里,几乎不费力气就能挖菱角和莲藕。

即便进入隆冬,顽童眼中的东湖也是绝佳去处。一个阴霾弥漫的下午,天冷得出奇,坐在教室里百无聊赖的我朝窗外望去,只见纷纷扬扬的雪花漫天飞舞,不一会儿,操场旁那株高大铁树的墨绿色针状叶子上就积满白雪,看上去格外赏心悦目。放学铃声还在耳畔萦绕,我已叫上三弟,一边背诵新学的课文“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一边拉着他奋力朝东湖跑。

东湖城墙上,几大片盛开的腊梅被积雪压弯了枝头,那雪松软而洁净,伸出舌头尖舔而食之,冷丝丝、甜丝丝,差不多堪与街头艺人卖的棉花糖媲美,却又胜在多出几分馥郁。我们采集腊梅上的积雪打雪仗,弄得满身都散发着腊梅沁人心脾的幽香,眼见天色已晚,这才意犹未尽地回家。

未进家门,老远就闻到一股诱人的喷香——有腊肉的醇香、蔬菜的清香、干果的脆香,还有若干莫可言状的馨香。来不及放下书包就直奔厨房灶头,揭开锅盖,只见一大锅五颜六色的稀饭。问及外婆此为何物,答曰“腊八稀饭”。再问“何为腊八”?外婆再答“农历十二月初八就是腊八”,接下来的“佛成道节”等语我则完全听不明白。

且不管“腊七饭”、“腊八饭”,只要可口就是好饭——好像有点儿“英雄不问来路”的意思。待到晚饭时,对吃喝问题一贯喜欢刨根问底的我再度提出质疑,外婆讲的那些话我仍然一头雾水。让人喜出望外的是,平素严厉有余和蔼不足的父亲居然给了答案:“腊八”古称“腊日”。早在先秦,人们就在“腊八”这一天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云云。咦,一碗稀饭竟然有如此久远的来历和神奇作用,想不肃然起敬也难啊。

以吃喝为载体缅怀先人是“古已有之于今为烈”的事情,倘若套用it业内人士的术语,就是“程序运行正常”。可是,怎么也没料到,今年我煮“腊八稀饭”的既定程序,却因笔记本电脑莫名其妙染上“熊猫烧香”病毒而毁损殆尽。忙完重装操作系统、安装新买正版杀毒软件等烦心事儿,“腊九”也要按“腊八”来过。至于将“腊八粥”刷新为“腊八饭”,不是颠覆传统,不为另类炫酷,不想显摆厨艺,只因自己立志“把日子过成厨子”嘛——糯米、大米以及红豆洗净、分别煮至半熟沥起;腊肉、火腿肠、四季豆、胡萝卜、猕猴桃、红杏果脯、大枣、花生仁、核桃仁均切颗粒,铁锅烧热调和油烧熟,先炒红豆等辅料,再以米饭均匀覆盖,扣上锅盖小火焖之,一刻钟就成。

思来想去,似乎豁然开朗——生命其实是一个过程。即便走到那个“终点”,人生也应该像江河那样激扬奔流,绝对不能冻结为冰山,在上面刻下“孤独”、“冷寂”、“漠然”等字样。何况长路上总会有关注的目光、友好的笑靥、温暖的双手和亲切的语言,引导我们一直向前行;何况镌刻在心灵深处的亲情、爱情、友情,早已谱就明媚的乐曲——那是一首无字咏叹调,只要在心底低吟浅唱着它,我们就会依然寄情于初春菜花、仲夏芙蕖、深秋桂蕊,还有那隆冬傲然开放的腊梅。

高中腊八节作文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南宋人周密着《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