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专题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4篇)

小编: 曼珠

培训心得体会是对一段时间内所接受培训经历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方式。看看下面这些优秀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写作思路和灵感。

专题培训班心得体会

7月20日至26日,本人有幸参加了由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在全国人大深圳培训基地举办的履职培训班,与来自全国各地6个县(市、区)166名人大工作者齐聚鹏城深圳,共同为新时代人大履职再出发积聚新动能。培训期间,我们一起学习新理念,见识专家风采,参观虎门炮台,接受传统教育。紧张学习之余,还与同仁结伴同行,饱览都市风光,领略南国风情,放松了身心,提升了精气神。现将学习培训感受和主要收获汇报如下:

一是层次高。本次培训班安排在全国人大深圳培训基地举办,如此高规格对于从事人大工作二十年的我来说是第一次。邀请为我们授课的均为高层次的领导和专家,其中还有我慕名的全国人大李伯钧局长。

二是内容精。本次培训班安排了《人民代表制度的理论和实践》、《新时代的人大代表履职》等6个专题。这些专题结合地方人大工作实际,契合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理论知识和履职能力提升的现实需求,指向性很明确,针对性强。

三是效果好。学习培训期间,全体学员严格遵守各项规定,课堂教学认真聆听,记好笔记,现场教学秩序井然,深受触动,闲暇之际互动交流,分享心得,展现了良好的纪律意识和个人形象。

一是丰富了知识。通过聆听人大专家讲座,澄清了模糊概念,对新时代坚持、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依国三者有机统一有了全新的把握,为人大制度理论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是开阔了视野。通过老师对深圳的介绍和国内国际形势的分析,对于学习经济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对于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所肩负的使命有了更为全新的认知,具有很好的启迪意义。

三是拓宽了思路。通过学习培训,对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法定程序、法治思维开展工作有了新的思路,增强了做好人大工作的信心和底气。

为期一周的学习培训,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所学所思,所见所闻,留下太多的不舍和美好的回忆,深感此次深圳之旅收获颇丰,不虚此行。

延安精神四个专题心得体会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形成的一种精神风貌,是中国共产党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迎难而上、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一种精神品质。延安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延安精神是一面旗帜,是一种精神底色。延安精神涉及的专题领域有很多,本文将从四个专题方面,分别是革命意志、党性修养、自我革命、精神航标进行探讨和心得体会。

首先,延安精神的第一个专题是革命意志。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形成革命意志的重要时期。在延安,党员干部克服了重重困难,坚定了革命信念,燃起了对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热情。我认为,革命意志是时代的需要,更是个人的追求。只有具备坚定的革命意志,才能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延安精神告诉我们,革命意志是一种坚定的信仰,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第二个专题是党性修养。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党性修养对于干部的重要性。党性修养是指党员干部坚持党的领导、坚守共产党员的党性原则,通过思想教育和自我约束,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在延安,党员干部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强革命纪律,深化党内团结,增强了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和纪律观念。党性修养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过程,需要我们在平时工作中不断自审自省,加强对自身行为的约束。

第三个专题是自我革命。自我革命是延安时期的重要精神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解决自身问题的重要方式。自我革命是一个深层次的自我改造过程,要从思想觉悟、社会关系、作风形象等方面进行全面的革命。延安精神告诉我们,自我革命是一种对自己严肃负责的态度,是党员干部维护党的纯洁性和清正廉洁的要求。只有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才能使党员干部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保持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最后一个专题是精神航标。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的精神航标,是党员干部追求进步的方向。延安精神鼓励党员干部不断锻造自己的意志品质,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坚持正确的道义观念。延安精神告诉我们,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日常工作中不断追求进步,才能在实践中体现出延安精神的力量。

综上所述,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形成的一种精神风貌,涉及的专题包括革命意志、党性修养、自我革命和精神航标。这些专题对于当前的党员干部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从这些专题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追求,才能在新时代的伟大事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延安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时刻保持对延安精神的崇尚和传承,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和进步。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不辜负延安精神,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从20xx年9月至20xx/11/30日,我有幸参加了教育部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本人通过学习研修收获颇丰,特别是在学校规范化管理、教育理念及办学思想等方面有了深刻的认识,为我校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规范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这次的培训,是我从事教育事业以来学习教育管理理念的最佳充电器、加油站。

我学习了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的《课堂教学改革:理论反思与实践深化》专题讲座,觉得郭教授是一名具有开拓型、创新型的教育专家,特别他在报告中的四个反思切中现在课改的要害,立意高远,发人深省。他所推崇的“5i教育”论对我国确立有效的课堂教学价值体系意义深远。他的“深度教学”理论对我们探求更有效的教学理论有深远的引领作用。

我通过学习教育部袁贵仁部长的《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式和任务》和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的《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基本政策与重点工作》专题讲座后,感受很深,收益非浅。作为校长,就必须要深刻理解掌握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及教育法律、法规。对工作认真负责,当老师表率,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设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工作,拓宽办学思想,加强科学规范化管理,为了每一个学生抓好学校教育。

通过学习北京师范大学杨世文教授的《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和北京师范大学的高鸿源主任的《学校办学特色的建设及其持续发展》专题报告,让我感受到党建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我们一定要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贯穿学校教育的始终,根据实际努力创建特色学校。

学习了北京师范大学陈凤春教授的《学校管理者影响力的分析》,我深感当一名合格校长不容易,当一名名校长更难,掌握校长的领导艺术,即要有创新、科学、奉献的精神,同时,也要处理好领导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在听了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左斌的《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张莉莉的《如何做好科研项目》专题讲座,启发很大,感受很深。两位教授从教科研课题的选题、论证、制定计划、申请立项、实施计划等具体环节进行论述,他们主张作为教育者,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要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研究教育教学的课题,提高教学质量。在听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石中英教授《当前我国中小学价值教育的困境与思考》专题讲座后,我真切地感到他用中肯的语言阐述了我国现阶段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的重大问题。“把真实的、本能的、低级的看做是高尚的……却把高尚的价值追求看做是虚伪的……”。社会上普遍存在“一个大学生并不比一个小学生更高尚,一个大学生并不比一个小学生更守规矩,一个大学生并不比一个小学生更有理想……”的现象。深刻的分析了我国在进行经济建设时“片面的强调经济增长消解了人们丰富的价值意识和高尚的价值追求”这个影响我国中小学价值教育的主要因素。他的加强和改进中小学价值教育的若干思考对现阶段中小学“把握社会主义价值教育方向”意义重大。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兼党委书记李烈教授的《构造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主动发展》首先讲到学校管理工作的定位和她的“双主体教学”(以爱育爱,以学论教,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她对教学管理的思考和尝试值得我们这些校长反思:作为现代校长,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掌握前卫的教学理念,拥有高超的管理艺术和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精神。她的创建学习型组织理论见解独到,立意高远。特别是听了她“转变管理者的角色与行为,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根本保障”让我觉得自己与一个名校长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但愿,常能有这样的学习机会,现在的校长太需要这方面的知识熏陶了。学习了北京师范大学钱志亮教授的《有效课堂哪儿来?兼论怎样上好一节课》。他从多个角度引领人们对有效课堂进行科学理解。对有效课堂的特征、要求见地深刻。他讲到有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时,旁征博引细致深刻,发人深省。让人明确领会到“教育是心灵的对话,是思想的启迪,是灵魂的涤荡,是人性的沐浴,是人格的唤醒,是希望的激发……”

总之,经过这次培训,我深刻地感到:要把学校的工作抓好,把学生教育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是校长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校长要有前卫的教育教学理念,校长要有高超灵活的管理手段,校长要有高尚的灵魂……校长要有不断学习进取的习惯,有渊博的知识,独到的制校方略。校长应该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思维和发展的引领者。其次要把教师队伍建设好、培养好,要通过多种形式,关心、支持我们的老师,开展校本等各种培训,树立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真正让我们教师热情干工作,无怨无悔为祖国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做贡献。

这一次本人有机会参加教育部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学习,真的好高兴,这首先应该感谢区教育局对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关心和支持,给提供了这次很好的学习机会,让我们听到了名专家的讲座,也学到了名学校管理经验。通过培训学习,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新的理念,受益非浅,感受颇深,特别是在学校规范化管理、教育理念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学习后,我将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继续深化、理解,学以致用,根据本校的实际,灵活、有机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确立我校的规范化管理,把我校打造成农村中学教科研特色强校贡献出我的微薄之力。

延安精神四个专题心得体会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独特的思想精神。其核心内容包括革命意志、革命斗争、党性建设和群众路线四个专题。这四个专题凝结了一代代革命者的智慧和英勇,对于我们今天理解和传承党的精神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下面我将围绕这四个专题,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延安精神中的革命意志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革命意志是延安精神的灵魂所在,它体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延安时期,革命意志使得那些革命者在最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斗争,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让我深刻感受到,只有对革命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念和信心,才能在面对任何困难和挫折时都能坚持前行。我认为在今天,我们也要把革命意志作为行动的指南,始终坚定我们的信念,勇敢地迎接挑战。

其次,延安精神的革命斗争专题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革命斗争是共产党人的责任和使命,它表现在实践中,表现在不断奋斗中。延安时期,那些革命者以奋斗的动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今天,我们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例如经济全球化、环境破坏等。只有像延安时期的革命者那样,勇敢地面对困难,用斗争的精神去解决问题,我们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延安精神中,党性建设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党性建设要求共产党人坚持党的纪律,与人民同甘共苦,关心群众利益,以高尚的道德风范赢得人民的信任。延安时期,党性建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无论是我们的党员还是我们的干部,都必须具备坚定的党性。我认为在今天,党性建设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只有通过严格的党性建设,使我们的党员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我们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推动社会的进步。

最后,延安精神中所强调的群众路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群众路线是共产党人在与广大人民群众打交道时的一种工作作风和方式。延安时期,共产党人通过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制定了一系列贴近人民的政策。这使我深刻认识到,只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真正为人民群众谋福祉,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在今天,我们更要坚持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落实好党的政策。

综上所述,延安精神中的革命意志、革命斗争、党性建设和群众路线四个专题,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延安精神的传承是共产党人的使命,只有通过研究、理解和传承延安精神,我们才能更好地肩负起自己的使命,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不懈努力。

延安精神四个专题心得体会

延安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创立并在延安长期形成的一套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这四个专题分别是:爱国主义情怀、革命理想信念、实事求是精神、为人民服务宗旨。在学习这四个专题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开阔了视野,学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下面就我个人的体会谈谈这四个专题。

首先,延安精神之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是每个中国人的基本情感,而延安精神中所强调的爱国主义情怀更是具有卓越的意义。毛泽东在延安时对全体党员提出:“中国的幸福是你们自己斗争出来的。”这句话饱含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爱国主义情怀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和核心,它是激励我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的力量源泉。

其次,延安精神之革命理想信念。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艰难的环境,但他们不忘初心,坚守信念。革命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基石。延安时期,面对敌人的追捕和困境,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理想信念的坚定,坚定不移地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奋斗。延安精神中的革命理想信念向我们发出了要坚定追求真理、坚持正确思想的呼唤。

第三,延安精神之实事求是精神。实事求是,包含着对问题客观分析、善于抓住实质和确保工作实效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延安精神中对实事求是的要求,深刻揭示了实事求是精神对党的事业的重要性。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围绕着党和人民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大量的思想斗争和实践探索。他们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使党的工作更加务实和高效。实事求是精神不仅在延安时期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为我们指明了实践工作的正确方向。

最后,延安精神之为人民服务宗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时刻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毛泽东在延安提出:“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延安精神中最核心的一条。延安精神中的为人民服务宗旨告诉我们,党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只有真正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赢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综上所述,延安精神四个专题在当代中国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爱国主义情怀、革命理想信念、实事求是精神、为人民服务宗旨,这四个专题都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都对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要不忘初心,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勇于迎接新的挑战,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道路上背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专题培训的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专题培训成为了提高职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一种系统性的学习和培训方式,专题培训可以帮助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适应职场的需求。我最近参加了一个专题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体会到了专题培训的价值和意义。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专题培训的心得体会。

首先,专题培训可以提高个人的专业能力。在这次培训中,我们学习了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技术知识,了解了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竞争环境。通过与行业内的专家交流和讨论,我深入了解了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拓宽了自己的眼界。这些新的知识和技能将为我在工作中做出更好的决策和执行更有效的工作提供助力。

其次,专题培训能够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在培训中,我结识了来自不同公司和部门的同行,我们共同学习和讨论专业问题,分享工作中的经验和困惑。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不仅拓宽了自己的人脉圈子,还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与他们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了倾听和沟通,增强了协作能力。

第三,专题培训能够激发个人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在专题培训中,我们被要求主动参与讨论和提问,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这种参与的方式使我更加主动地思考和探索,在思维碰撞和知识碰撞中不断成长。培训结束后,我深深体会到了自己学习的乐趣和动力,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此外,专题培训通过实践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培养了我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培训中,我们通过团队讨论和小组合作,分析了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这样的实践,我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创新的灵感和方法。这种培养的过程不仅提高了我个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对我今后的职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最后,专题培训让我更加了解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助于个人发展规划和职业定位。在与行业专家和同行的交流中,他们对我的专业能力和潜力给予了肯定和鼓励,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指导。这让我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我将会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发掘和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注重弥补自己的不足。

总结起来,专题培训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和培训方式,具有提升个人专业能力、促进交流合作、激发学习热情和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等多重价值。通过参加这次专题培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质,而且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我相信,通过不断参加这样的专题培训,我将会在职场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专题培训班心得体会

7月25日-27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市统计系统素质提升专题培训班。强大的师资阵容、富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让我这个统计系统的新人沉醉其中,在学习博大精深的统计业务知识的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了统计的魅力。

统计分析报告写作技法及点评,呈现一个“精”字。精美的课件、精彩的讲授、精炼的内容,以及于桂谦队长极赋感染力的授课风格,对每一位参训学员来说,无疑是一堂提高分析写作水平、提升分析思辩能力的视听盛宴,感染和吸引着在场的每一位统计人。从统计分析报告的拟题效果到表达质量,从统计数据的加工到图表制作,从统计分析的行文格式到整体结构布局,于队长可谓是将统计分析报告的写作技法讲“活”了。特别是他结合全市10篇典型分析报告展开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点评,不仅通俗易懂、贴近实际,也让学员们深受启发,讲座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和叫好声。

《统计法》解读,突出一个“严”字。省局副调研员刘春,从统计法起源、基本内容、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等方面对《统计法》进行了全面地讲解。同时结合统计工作实际,就如何遏制统计调查对象的统计违法行为,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应该怎样依法履行职责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地阐述。特别强调了作为职业统计人,要“严”字当头,主动适应新常态下的统计工作,常怀敬畏之心,始终坚持依法统计,坚决守住底线,充分认识到违反统计法的危害性,不断增强实事求是的自觉性。

中国未来人口格局下的榆林人口发展趋势及应对,体现一个“新”字。新理念、新视角、新思维,张耀军教授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中国人口发展大势,分析了榆林人口发展现状、历程及特征、发展趋势预测、发展机遇与挑战、发展战略选择等五个方面的问题,让学员们对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人才引进、城镇化、脱贫攻坚等领域之间的关联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统计人对榆林未来城市生活有了新的憧憬与展望。同时也对县区统计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摸清大数据下的县域经济发展特性,充分发挥统计工作“数库”“智库”的作用。

不日新者必日退。三天的学习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是学习的路还很长,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摸索、实践、反思、提升。作为一名统计新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始终保持一颗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心,努力强化四种意识,实现自我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是要强化学习意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学无止境,只有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储备专业知识,努力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到工作实践中去,才能做到学而思、思而信、信而行。

二是要强化责任意识,提升依法统计能力。拥有高度的责任心,以及辨别对错、正确认识统计职责范畴的能力,是每一位统计工作者必备的素质,要在工作中做到精业务、讲原则、不触红线,才能依法做好统计工作。

三是要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寻找出彩机会。积极工作,主动作为,只有用好统计调研成果、统计报表数据,撰写出高质量的统计分析报告,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有效正确的参考,才能在统计工作中出彩,实现自我价值。

四是要强化奉献意识,全力激活工作热情。敬业奉献,是对热爱统计工作最生动的诠释,最大限度地激活工作热情,争做不“撒奸儿”的统计人,让枯燥的统计数据因为奉献而变得富有生命力。

专题培训的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专题培训已成为提升个人技能和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系统性知识传授的方式,专题培训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不断完善自我,还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参与了一次关于职业规划的专题培训后,我深深体悟到了专题培训的重要性,并对此有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专题培训有助于拓宽视野。在培训班上,我有幸接触到了来自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同学们,他们的经验和见解让我对职场的运作机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了解到了其他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有助于我更好地把握职业发展的方向。此外,培训中的案例分析和实例讲解也让我对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提升了我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其次,专题培训有助于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在这次培训中,老师们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的理念,这让我深受触动。通过专题培训,我意识到学习并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而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过程。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被社会淘汰,才能适应职场的变化。因此,我决定将学习作为一种习惯,不论是通过读书、培训还是参与项目,都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

再次,专题培训能够激发个人的动力和潜能。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不仅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学习了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对自身的职业定位和价值观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我开始明确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且通过专题培训的学习和实践,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这种目标感和动力能够激发我的潜能,使我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当中,并最终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最后,专题培训强调实践操作,能够提升动手能力。理论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专题培训更注重学以致用。在专题培训中,我们不仅进行了案例分析和模拟演练,还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操作,如访问实习、团队合作等,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这样的实践,我不仅更加熟悉了工作流程和操作方法,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以实践为基础的培训方式,让我受益匪浅,并在工作中能够更加游刃有余。

综上所述,通过参与专题培训,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培养了终身学习的习惯,激发了我的动力和潜能,还提升了我的动手能力。因此,我深刻领悟到专题培训的重要性,并决定将其作为自己不断完善的一种途径,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实现个人职业规划和追求理想的目标。

弘扬延安精神净化政治生态培训班专题研讨发言心得体会范文

改革开放是我国从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实施的一项内部改革开放政策。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按照街道党工委统一安排,我认真进行了党史学习,重点学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让我深受教育、深受启发。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始于五四运动,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发展和壮大,见证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对峙、斗争,诞生了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即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熠熠生辉的一页。习近平总书记说“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的学习与总结,让我对领悟党的方针、坚定党的信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我们党一路走来,指引我们前行、上下求索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即马克思主义真理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从嘉兴南湖起航的小红船,到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无论处于逆境还是顺境,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从未动摇,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我们党建党思想的核心内容,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和不断取得新胜利的精神指引,揭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历史必然。

回顾党的历史,总是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勇于推动自我革命。始终坚持真理、敢于正视问题、勇于刮骨疗毒,正因如此,我们党才能够屡屡在危难之际绝处逢生、失误之后拨乱反正,成为永远打不到、压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又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源不断地为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现在我们依然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依然要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目的就是要更好地认识国情,更好地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地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为了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无数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流血牺牲,靠的是什么?我想,除了向着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奋进的决心,还有一代代的共产党员坚定地政治品格,是每一位党员入党宣誓时的政治承诺。正是因为千千万万党员干部对党绝对忠诚,党才有凝聚力、战斗力,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战胜各种困难,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和社区工作者,我将沉淀下来,以淡泊的心态进行党史学习,让我更加深刻地领会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内涵。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更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在我”的历史担当做好各项工作。

强军兴军动力在改革,出路也在改革。习近平主席对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高度重视,亲自决策部署、亲自指导推动,学习《习近平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读本》,深刻感受到习近平主席对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作了一系列精辟的、带根本性方向性的论述,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坚定不移把国防和军队改革推向前进。

提出“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标志”,指明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习近平主席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标志。没有改革,国防和军队建设不可能有今天这样好的形势。不改革是打不了仗、打不了胜仗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国防和军队改革单列一部分,主要考虑是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总体布局、上升为党的意志和国家行为后,可以更好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合力。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体现了习近平主席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凝聚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意志力量,坚定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决心意志。

提出“国防和军队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指明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面临的阶段性特征和现实紧迫性。习近平主席以宽广敏锐的视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强调指出,当前,国际形势正处在新的转折点上,各种战略力量加快分化组合,国际体系进入了加速演变和深刻调整的时期。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加快推进军队改革,谋求军事优势地位的国际竞争加剧。这些年,我军改革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解决。百舸争流、千帆竞渡,必须到中流击水,不改不行,改慢了也不行,畏首畏尾,犹豫彷徨只会错失良机。这些重要论述,科学分析了当前国防和军队改革所处的阶段性特征和所面临的紧迫形势,对于我们以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缩小同世界强国在军事实力上的差距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提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重在“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指明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指向和目标。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和中国日益走向世界,中华民族的和平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国家安全和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习近平主席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适应战争形态加速演变新趋势、适应国家由大向强发展新形势、适应军队使命任务拓展新要求,强调指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主要是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没有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就没有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些重要论述,既是对长期以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又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指向和目标。

提出“坚持用强军目标审视改革、以强军目标引领改革、围绕强军目标推进改革”,指明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聚焦点和着力点。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是习近平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核心思想,拎起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总纲,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主席指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是党中央从全局上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的战略筹划和顶层设计,指明了军事创新的方向、任务、重点,明确了军事创新的实现路径和检验标准。关于军队建设和改革,至关重要的是,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这支军队能不能始终坚持住党的绝对领导,能不能拉得上去、打胜仗,各级指挥员能不能带兵打仗、指挥打仗。要着眼实现强军目标,准确把握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指导原则。要牢牢把握能打仗、打胜仗这个聚焦点。这些重要论述,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根本着力点。

提出国防和军队改革“必须牵住牛鼻子”“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指明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点。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国防和军队改革千头万绪,必须牵住牛鼻子。要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战斗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军队活力,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保障。要下决心在重难点问题上进行突破。要把领导指挥体制作为重点,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是重中之重。要优化结构、完善功能,把军队搞得更加精干、编成更加科学。要重点加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限期把老旧装备数量压下来,为新型作战力量腾笼换鸟。要深化军队政策制度改革,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是重头戏,还要把钱和物管好用好,提高军事经济效益。要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国家层面加强统筹协调,发挥军事需求主导作用,更好地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这些重要论述,抓住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为我们在解决改革重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求突破提出了明确具体要求。

提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正面临一个难得的机会窗口”“要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指明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使命担当。习近平主席指出,现在,改革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30多年前。强军的责任历史地落在我们肩上,我们要挑起这副担子,必须敢于担当,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坚决推进军队各项改革。改革面临的矛盾越多、难度越大,越要坚定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信心,越要有进取意识,越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要敢于啃骨头,敢于涉险滩,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决拥护改革,积极支持改革,自觉投身改革。这些重要论述,明确指出了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应具备的历史自觉和使命担当。

提出“要坚持用战斗力标准衡量和检验改革成效”,指明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根本的标准。习近平主席强调,军队是为打仗而存在的。军队建设必须把提高战斗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确立战斗力这个的根本的标准。强调战斗力标准,是有效履行我军根本职能的要求,也是提高军队建设质量和效益的要求。坚持把战斗力标准贯彻到全军各项建设和工作之中,这是我们在工作指导上需要把握的一个带全局性、方向性的问题。要坚持用战斗力标准衡量和检验改革成效,使各项改革同军事战略方针的指向和要求一致起来,提高改革筹划和实施的科学性。这些重要论述,鲜明体现了我军的根本职能和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本质要求,对于用战斗力标准统一改革思想、凝聚改革共识,衡量改革得失、检验改革成效,保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效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提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指明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原则和方法。习近平主席指出,国防和军队改革是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统筹谋划,协调推进,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要牢牢把握坚持改革正确方向这个根本,处理好借鉴地方和外军改革经验与保持我军特色优势的关系,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个根本制度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要把改革主攻方向放在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难点问题上,放在战斗力建设的薄弱环节上。这些重要论述,揭示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特点和规律,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和科学方法。

提出“要真枪真刀推进改革”“一张蓝图干到底”,指明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关键。习近平主席指出,现在的关键,是要狠抓落实,把改革的蓝图变为现实。要注重做到五个到位:实施方案要抓到位,抓住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找出体制机制症结,拿出解决办法,重大改革方案制定要确保质量;实施行动要抓到位,掌握节奏和步骤,搞好统筹协调,使相关改革协同配套、整体推进。督促检查要抓到位,强化督促考核机制,实行项目责任制,分兵把守,守土有责,主动出击,贴身紧逼;改革成果要抓到位,建立健全改革举措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宣传引导要抓到位,继续加大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宣传引导,积极宣传改革新进展新成效。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我们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抓住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关键。

提出“对改革工作实施坚强领导”“强化集中统一领导”,指明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根本保证。习近平主席指出,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对改革工作实施统一坚强领导。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把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改革能力。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改革事业。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加强改革工作领导的具体职责要求,从组织领导上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供了有力保证。

习近平主席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军队改革的思想,深刻揭示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新特点新规律,体现了党中央、习近平主席改革强军的深谋远虑,蕴含着居安思危的战略清醒、治国安邦的远见卓识、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实干强军的务实作风,谱写了党的军队改革理论创新发展的崭新篇章。我们必须紧贴实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论述,坚持知行统一、笃信践行,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上见成效,在强化担当提高能力上见成效,在攻坚克难、解决问题上见成效,切实掌握用好这个强大思想武器,通过深化改革奋力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新时代开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历史学习教育,要注重把握历史规律,领悟其中包蕴的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要注重形成历史共识,认识中国道路开拓的历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长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长的历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长的历史;要做好史论结合,明确时代使命,破解现实问题,开拓新的历史。

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自那时起,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改革开放已经经历了40多年,在这40多年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中华大地,让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开放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家乡道路交通的不断发展。小时候,外出都只有一条道路能够走。大概在10年前后,开始有道路修到我的家乡。如今,从我的家外出旅行、上学,有很多道路可以选择,而且道路更宽更舒坦,到达所需要的时间也大大缩短。更可喜的是,年底我的家乡将开通高铁,这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便利。

正值2021年,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年,是国家脱贫攻坚的关键年,这是改革开放结出的成果。令人担忧的是,去年突发的疫情,对我国改革开放的进展有所影响。我国一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了6.8%,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最低的季度增幅。但危机和机遇往往相伴相生,每一次危机的发生往往也是催生深层改革的动力。在全球格局深刻变化、国内面临巨大挑战的形势下,唯有更大的力度推进改革开放,才能有效的应对风险和挑战。

40多年,不短不长,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积极面对着各种挑战、依靠着不懈的努力,书写了许许多多壮丽的篇章。正如总书记在十九大的报告中所说,“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着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全所未有地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学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历史,使我更深刻地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而这一切巨大的变革,源于1978年12月中央召开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打开了尘封几十年的国门,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了,同时也是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一步探索。

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其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不合理,制约了经济发展,民生较为艰难,国际形势又趋复杂。邓小平同志曾说:“就整个经济情况来说,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所以,中国必须通过改革开放,恢复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

同时,在国际上,与国外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快速向前发展相比,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越发明显,中国经济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所以,中国必须要通过改革开放,追赶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让人民过上期待已久的美好生活。

改革开放就是要激发中国的经济活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是有目标和方向的,凡是符合中国实际的,能够解决中国发展问题,能保障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就是我们改革的目标。凡是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是我们发展的方向。把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作为基本路线,就能保障中国的长期发展与稳定。

从总体上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历程经历了以下阶段:

一、改革开放的起步和全面展开。这一阶段完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转变到扩大开放,从固守陈规转变到大胆改革的三个转变,是改革的思想准备和理论创新阶段。首先在农村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了成功,在城市对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企业承包制,进行了综合和专项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科技教育及其他社会生活领域。改革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显著进展。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思想解放为鲜明特色的全面改革探索阶段。

二、改革开放的攻坚与持续推进。1988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决策。这是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调整完善政策,也是十年改革经验的总结。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科学全面的改革思路,推动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经济改革。

三、改革开放的全新期。总书记曾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周年,这是党和国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承载了全国人民的殷殷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要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多年,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逐步实现了开放、富强、民主、文明的巨大进步。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跻身世界前列;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加强;积极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利用外资成效显著;科技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大幅提升,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拓宽了中国的发展道路。改革开发是中国的时代精神,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义义现代化建设符合党心民意,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正确的,成效和功绩是显著的。在改革开放越发关键的时刻,就象总书记指出的,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的目标要求、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全面开放,加快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而我们,就要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紧紧跟随党的指引,看准方向,坚定不移的为国家富强民主,人民幸福乐业而努力奋斗。

按照党史学习计划,我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简史》,通过系统的学习,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体会,进一步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强大力量,更加强化了党性觉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从1949年到1978年,30年的时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中国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主要包括3个阶段:

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们党用了7年时间完成了这一过渡,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逐步使我国从一个原来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初步繁荣的社会主义国家,用自己的实践证实了马克思关于落后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迈向社会主义的论断,并以自己的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这一思想。

从1956年到1966年,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这一时期,我们党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曲折中前进,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当然因为犯了左倾错误,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从1966年到1978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国家和人民遭受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1977到1978年的两年时间,逐步过渡到正常的社会主义建设。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现在想来是相当的艰辛和不易。尤其是面对外部环境恶劣,在没有任何先例和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在探索中前进。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也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重大成就,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安全,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变化。我觉得有三个方面,特别不容易:

一是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干部制度建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开启了党员干部的制度建设,这是党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在上海地区的试点,探索出了干部制度建设的可以推广的模式与方法。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体系中,对于干部制度有论述,列宁首次提出了干部制度体系。党的领导人将马克思主义的干部制度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干部标准、干部路线和干部管理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制度化建设是意识形态、政治组织、政治运动等多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意识形态是制度化建设的基础,而制度建设又强化着意识形态的巩固。干部的制度化建设是历史之鉴也是时代的需要。新时代,我们要持续的推动干部队伍建设,就要更加重视干部制度与意识形态、组织建设的相互作用。

二是国家的经济建设。建国初期,经济濒临崩溃,战争尚未完全停息,基础设施破坏严重,农业产量低下,工业上也没有成熟的体系,很多工业品都需要依赖国外市场,真的可谓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根据当时的发展状况,观察形势、分析问题,运用全局思维来解决经济工作中的复杂难题、处理各种关系,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支持下,围绕党和国家的宏观战略认识和把握全局,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实行统购统销、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这就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从红船到北京,这种精神品质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接力奋进。历史已经把接力棒交到了我们的手里,身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要把首创精神持续的发扬光大,在工作中勇于创新,破解难题,不断推动工作。

三是时代精神的塑造。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涌现出来的雷锋、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铁人”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大庆精神,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科学家的两弹一星精神等,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工业化设备落后人们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一个时代的精神,是一个时代的标杆,也是一代人的核心价值观。我们要发扬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将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所讲的这句话成为当下最流行的励志语。说出了一名基层工作者实实在在的感触,时刻鞭挞着我立足岗位、矢志不渝,不懈奋斗。今天再次听到陈希校长慷慨激昂的陈词,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给予我莫大的鼓励,鼓励我不要怨位低、不要烦事多,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没有一遍遍给百姓讲解惠民民生的好政策,没有挨家挨户聆听群众的心声,就不可能将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里,基层工作经验告诉我每一个基层工作人员的满足感、幸福感与群众的生活紧密相连。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一代接着一代人去实现。这就需要明确的行动纲领和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关键是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这是战胜一切困难、实现宏伟蓝图的政治保障。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不折不扣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代表们表示,要以实际行动,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的未来就会像‘复兴号’高铁一样坚定前行、锐不可当。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新时期中,不断磨练,不断努力,不断前进,始终保持“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劲头,真正为人民、国家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唱响属于我们一代人好声音。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提出,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方位,进入共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我无比认同且热情澎湃。二十年来,我们这一代深刻体会着国家的强盛变化,也有幸在今天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主力军。我们享受着国家发展带来的优惠,也更应该为国家的进一步强盛而不懈奋斗。

惠于兴农政策,拥护乡村振兴。我生长在一个村庄,对农村的发展和变迁深有体会。幼时,我们玩的是泥沙、黏土、橡皮筋,看的是天气预报、电视剧,生活单调且乏味。村庄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常年不得归家;老人守着家里儿童,养护着几亩田,难寻幸福感。而从新世纪初期至今,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家乡面貌年年新,我深刻感受到并受惠于农村的发展:

变化之三是农民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关注国家大事,发展兴趣爱好,组织广场舞、太极拳、手绘各类活动,村民的精神生活更加富足,幸福感大大提升。这些,都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如今,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我们也看到了农村更高质量发展、城乡更均衡协调的美好景象,也将大力支持国家的好政策,为实现更智慧、更幸福、更美丽的乡村出一份力。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是关于党和国家发展的最新理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拥有更高的政治站位与思想觉悟,以学习十九大精神为抓手,认真学习党的系列理论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将理论学习常态化。如今,站在历史新方位,我们这一代成为了社会主要的青壮年劳动群体,成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主力军;同时,中国共产党员一直是实践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排头兵,是时刻冲在人民群众前头的楷模先锋,因此,我们新一代共产党员更应该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站位脚跟,始终拥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系列政策,以此引领人民群众齐心勇奋斗,共创新时代。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前进的征程上,团结一心,不懈奋斗,始终保持的正确方向和坚持走的康庄大道。人类现有历史上的一切抗争和革命,从本质上说都是在寻求一种文明,科学,公平,自由,以人为本的适宜人类生存的社会政治环境。人类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世界范围看,中国是幸运的,因为中国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适宜中国实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道路。而欧洲以法国为例,他们的大革命表面上看,是翻天覆地的,但是最后却依然换汤不换药,革命在缺失先进阶级的领导下没有了成果。我们知道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的伟大成果。中国共产党是从人民群众中走来的政党,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血脉相连。中国人民的真实需要和渴求是什么?我们的党心中最清楚。中国人民的这种渴望和需要是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拉开中国近现代史就开始萌发、开始唤醒的。

老百姓当家作主人,是旧社会中国百姓的最大梦想。在旧中国,广大劳动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奴役,根本没有民主可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人民民主专政取代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从根本上否定了极少数人压迫和剥削广大劳动人民的不合理的政治制度、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使国家机器、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回归到人民手中,人民从此获得了彻底解放,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梦想。早在1979年,邓小平同志就深刻指出:“什么是中国人民今天所需要的民主呢?中国人民今天所需要的民主,只能是社会主义民主或称人民民主,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的民主。”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建设一直是我们党念念不忘深刻思考不断探索、实践的重大问题,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庄严宣告:“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作出充满中国智慧的贡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我们首先就应该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和优势是什么,以及我们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应该怎么想,如何做。

以什么样的思路来谋划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深刻的认识到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9月5日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的讲话中深刻指出:“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按照中国人民的决定选择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条路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要在这条大道上走的稳,走的远,走的坚定要把握好三个必须。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个新事物,也是个好事物,新就新在他在不断的发展,好就好在他在不断的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制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仅党中央部门就集中进行了五次改革,国务院机构集中进行了八次改革,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体制机制保障。要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物,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三是必须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如果这一点把握不好、不牢,走偏了方向,不仅政治文明建设很难搞好,而且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损害。我们需要借鉴国外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能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照抄照搬他国的政治制度行不通,会水土不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要保持政治定力,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既要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要把握走过的发展道路、积累的政治经验、形成的政治原则,还要把握现实要求、着眼解决现实问题,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制度上形成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构成的“四梁八柱”。其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支持和保证着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新就新在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新就新在他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新就新在他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政治协商,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协商,是协商民主重要的制度化渠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权利的重要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则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为制度载体,共同体现着人民民主。在上述制度中,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基层民主的原则和精神都得到了贯彻,再加上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党内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已经基本形成了科学完备、协同配合的制度体系。在结构方面,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都有各自相应的制度安排,它们共同构成有机联系、统筹协调、密切配合的制度体系;在功能方面,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制度体系在运行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强化、相得益彰。由此可见,这一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的政治制度体系,从结构和功能两方面支撑着“三统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政治发展道路,并将其特点和优势由抽象落地为具体、从理论转化为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协商民主在我国有根、有源、有生命力,极大地丰富了民主地形式、拓展了民主地渠道、加深了民主地内涵。

实现民主地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不能拘泥于刻板地模式,更不能说只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地评判标准。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通过依法选举、让人民的代表来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地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通过选举以外的制度和方式让人民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人民只有投票的权利而没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这样的民主是形式主义的。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力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这两种民主形式不是相互替代、相互否定的,而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特点和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在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商量的过程,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要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确保协商民主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章可循、有序可遵。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拓宽民主协商渠道,深入开展多种协商,建立健全多种协商方式,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

近期,根据市委党史学习教育安排,我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要求,深入学习领会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光辉历史,对于这段扭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时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坚定了初心使命。根据学习内容,我简单谈几点体会。

一、要激发勇挑重担、开天辟地的精神。

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长期受到战争的摧残,整个国家处于一穷二白、满目疮痍的崩溃边缘,国内外反动势力从政治、经济、军事多个方面封锁包围红色政权。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和严峻考验,但中国共产党不畏艰难,勇挑历史重担,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毅然踏上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征程。在面对历史的重要抉择时,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敢为人先,打破了几千年封建专制和近百年西方列强的压迫,深刻展现了我们党一贯秉持的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如今,整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依然要继承和发扬好这种心怀天下、勇挑重担的红色精神,尤其是面对急难险重的工作,要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斗争,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坚决在培养斗争精神上持续用力。作为一名援青干部,更是要把坚定担当意识作为干事创业的必备素养和先决条件,决不能因为挂职时间已经过半就有所松懈,要继续秉持在哪儿任职,哪儿就是家乡的胸怀,始终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发扬担当精神,切实做到随环境之所顺、遇他乡之所需、安人民之所求。

二、要坚定不忘初心、强化作风的精神。

三、要永葆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精神。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毛泽东同志经过慎重思考,提出要以苏联经验教训为借鉴,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根据这一思想,我们党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建设,创造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点的制度模式。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中国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时刻保持战略定力,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思想路线,不但确保了党和国家的事业蓬勃发展,更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其成就和影响伟大而深远。今年是我们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一年,我们所面临的形势、所承担的任务与之前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就要赓续我们党实事求是的精神血脉,坚决克服脱离实际、闭门造车的做派,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开创出xx发展的新局面。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一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1956年,我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取得巨大的成就,生产出了第一架飞机、第一辆汽车,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先后爆炸成功等等。在这一时期,我国初步解决了几亿人的吃饭穿衣问题。从1951年开始着手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经济建设工作有计划地在全国展开。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同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也是艰难曲折的一段历史。这段时期出现了“大跃进”“共产风”“文化大革命”,以及“左”倾错误和“反右倾”斗争,历经了艰难曲折的摸索。虽然我们为之付出了很大代价,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启示与借鉴,并在后来得到了历史的证明。同时,这更是昂首挺胸的一段历史。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威望,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新中国站稳了脚跟。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取得了一个资格:人们不敢轻视我们”。

学习历史,回望历史,感悟历史,我们党是一个善于自我革命、自我创新、自我完善的党,在艰难困苦中玉汝于成,在艰难曲折中守正创新,在辉煌成就中砥砺前行。今天,我们应感悟党史,汲取“五种力量”,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汲取思想的力量。没有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正确指引,就不会有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要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汲取初心的力量。厚植为民情怀,树牢“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理念,全面履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政法工作“职责使命”,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用心用情办好群众身边的“小案”“小事”,做实做细群众身边的平安工程,以高质量的政法履职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汲取精神的力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和国家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等。要铭记光辉历史,传承好伟大精神,弘扬英模精神,赓续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淬炼灵魂、砥砺品格,筑牢政治忠诚,不断提振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开创新局面的精气神。

汲取实干的力量。全市政法系统既要总揽全局、抓紧中心工作,又要协调各方、兼顾其他工作,最大限度整合资源、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扫黑除恶斗争、维护稳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努力创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汲取信仰的力量。作为党和人民手中的“刀把子”。全市政法系统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内在合理性、体制优越性,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亮点是“新”,对改革开放提出了新要求、对全面小康目标增添了新内容、畅想了变革创新的主旋律。“新”也是人们用得最多的一个字眼——新事物层出不穷、新政策造福百姓、创新创造的源泉涌流。变化靠改革催生,发展与创新相联。39年来的发展新成果,靠的正是不断改革创新,解决了一个个难题,突破了一个个障碍。站在新起点上,中国仍面临各种挑战,行至更加美好的未来,仍然寄望于不断地改革创新。求新求变,就是求发展。只有不断地改革创新,才能为永续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那么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发挥好担当精神呢?

首先,我们必须具备敢于担当的勇气。记得电视剧《亮剑》中有这样一句台词“什么是亮剑精神?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强大就算对方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亮剑精神”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魄力。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求其效,面对新常态下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广大干部唯有迎难而上,勇于担当,敢于亮剑,做到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才能够有所作为。

其次,我们应当锻炼自己担当重任的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担当”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能力。新常态下,我们必须努力适应新形势,顺应新潮流,炼就过硬本领,才能担当时代重任。

最后,我们还应有着敢于担当的决心。有些干部守成求稳,遇到矛盾绕着走,遇到难事推别人,“得罪人”的事不干,“讨人嫌”的话不说。这种状态与时代发展的要求大相径庭,必须彻底破除。我们面对风险要敢作敢为,不犹豫,不退缩,不观望,不停步。坚持讲党性、讲原则、讲正气,不做麻木的“稻草人”!

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责任在肩,使命系身。意见给了我们勇于担当的底气,同时也是对我们的激励。我们应以更加严谨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作风,一如既往,履职尽责,开拓创新。在实践中切实负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坚持原则,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做讲党性、重品行、有见解、有能力、有贡献的好干部!

 1978年12月18日,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之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非凡的使命担当,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在党的带领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过40年不懈奋斗,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而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导致我国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人民温饱都成问题。放眼国际,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全球社会主义事业遭遇低谷。事实胜于雄辩,风景这边独好。这40年之所以能披荆斩棘、砥砺奋进,之所以能化危为机、绝处逢生,之所以能独领风骚、岿然不动,历经艰苦奋斗取得辉煌成就,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益于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再看我们阳泉,正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门类,一度被誉为“小上海”,相信每一个阳泉人对这段历史都记忆犹新。可以看出,不论是从过去还是现在、国内还是国际、整体还是部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伟大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学习这段历史,我们自然而然地更加自觉坚定“四个自信”,更加发自内心地拥护党的领导,更加坚定不移地为党和人民努力奋斗。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老一辈革命家带领中国人民缔造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进行了二十多年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邓小平同志也说过“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大势、引领时代潮流、锐意探索进取的历史担当与雄浑气魄。

一是进行了伟大的理论探索。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始终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中国化贯彻革命建设全过程。从最初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理论探索一直没有停止。马克思主义虽然是舶来品,但在党的灵活运用和创新探索下,很好地适应了中国的国情,指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一路披荆斩棘、不断发展壮大。我们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学习这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论品质,克服本本主义、经验主义,注重因地制宜、联系实际,做到敢于创新、科学求证。具体推进工作中,在确保政治方向不偏离的前提下,进一步发挥创造性和预见性,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和做法,更好地发挥党的理论的强大指导作用。

二是进行了伟大的道路探索。党从成立之初就始终谋求一条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的道路。从“农村包围城市”、“抗日统一战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结合具体形势和任务积极调整革命路线,付出了艰苦努力,历经了艰辛探索,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一路高歌猛进、气势如虹,最终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革命事业不可能一帆风顺,革命道路更不可能一成不变,只有跟上形势,才能永葆生机活力。实践证明,党的历次路线政策调整,都顺应了历史大势,有力推动了当时党的事业发展繁荣。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显著优势是其他道路无可比拟的,是带领中国走向富强、走向复兴的必由之路。

三是进行了伟大的实践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也标志着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拉开序幕。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先行一步”,并试办出口特区。随后的10年中,又设置建立了一批经济特区。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圳应运而生,从一个小渔村一跃成为全国一线城市,仅用40年就走完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历程。无独有偶,上海浦东蜚声中外、雄安新区朝气蓬勃,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党的实践探索不胜枚举。还有前段时间播出的电视剧《山海情》,讲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甘肃西海固的人民和干部们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的号召,完成易地搬迁,后来又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懈探索,将风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这恰恰是党带领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战胜贫困、奔向美好生活的实践探索,更是党接续奋斗、战天斗地的壮丽篇章。我们要从这些探索中汲取奋进力量,在工作中奋发有为、迎难而上,敢于亮剑、勇于拼搏,啃下硬骨头,打开新局面。

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同志们要认真贯彻“学史力行”要求,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切实转化成为推动工作开展的动力,确保各项工作及时落实到位。

一要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日常政治理论学习相融合。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福建、广西、河南考察。要在完成党史学习教育各项规定动作的同时,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这既是武装头脑、增加知识储备的现实需要,更是紧跟中央、落实“四个意识”的政治要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同时要加紧对各自领域专业知识的学习,增长能力本领,更好地知识新形势下的工作。

二要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主动担当作为,把事关群众利益的事情做实、做细、做深、做透,竭尽全力解决老百姓的难事、急事。聚焦困难群众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需求,筑牢民生根基、兜住民生底线。深入到千家万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真真正正赢得群众称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一次检验担当和作风的有效契机,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把群众的事情办到群众心坎上。

弘扬延安精神净化政治生态培训班专题研讨发言心得体会

今天通过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的历史集中学习,使我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深刻认识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才能不断取得新胜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可能成为了可能。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光辉历程见证伟大飞跃,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因此,改革开放是党带领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改革开放实践取得的成就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是党和人民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已经开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条伟大复兴之路充满坎坷和挑战,追忆先烈浴血奋战的过往,追忆革命群众的无私奉献,追忆为国家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的每个个体,他们都是坚持着正确的政治道路,把党的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做为一名党员干部,在倍加珍惜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必须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勇立潮头、奋勇搏击。乘风破浪再扬帆,改革开放再出发。我们将继续逐梦新的征程,既要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要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身处这个伟大时代,我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也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更要做改革开放的支持者。我要认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立足岗位,把提高认识同当前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边学习、边实践、边提高,办实事,开新局。努力在基层党建、财务管理、民生保障、作风建设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绩。改革是实干家、奋斗者的舞台。

做为一名党员,每个人都应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自己要把更大气力下放在抓改革促落实上,既要关注整体改革推进落实情况,也要善于从小处入手、点上发力,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落实到实处。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所讲的这句话成为当下最流行的励志语。说出了一名基层工作者实实在在的感触,时刻鞭挞着我立足岗位、矢志不渝,不懈奋斗。今天再次听到陈希校长慷慨激昂的陈词,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给予我莫大的鼓励,鼓励我不要怨位低、不要烦事多,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没有一遍遍给百姓讲解惠民民生的好政策,没有挨家挨户聆听群众的心声,就不可能将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里,基层工作经验告诉我每一个基层工作人员的满足感、幸福感与群众的生活紧密相连。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一代接着一代人去实现。这就需要明确的行动纲领和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关键是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这是战胜一切困难、实现宏伟蓝图的政治保障。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不折不扣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代表们表示,要以实际行动,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的未来就会像‘复兴号’高铁一样坚定前行、锐不可当。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新时期中,不断磨练,不断努力,不断前进,始终保持“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劲头,真正为人民、国家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唱响属于我们一代人好声音。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每一个新国家的建立都是通过一定的道路实现的,而我们新中国就是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起来的。今天我们享受着安宁富足的幸福生活时,必须回头去看看当年我们的先辈是如何走过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道路。

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如何组织和领导同盟军的问题;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特点和形式;党的建设是党实现对中国革命领导的根本保证。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党所掌握的两个武器,这两个武器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发挥其攻无不克、无坚不摧的伟大力量。因此,党的建设是三大法宝的中心环节。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推动人民军队在战争中成长壮大,也使中国共产党成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成为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领导力量。

作为新时代中国的青年党员要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我,在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发挥自己的力量。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把学习当作提升思想水平、推进工作开展的重要措施,在认真参加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对党史、党章、党的报告、全会精神、党的最新理论知识、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群众路线系列等内容的学习,认真推敲、仔细琢磨,加深对党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使之成为自己思考问题、开展工作、解决难题的有力指导,不断提升处理问题的能力;二是坚持群众路线。运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可以充分地了解民意和民心所向,了解其所思所想所需,更有针对性地为民服务;可以汇聚群众智慧,为党的科学决策奠定坚实的思想和认识基础。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内涵丰富而深刻,并跟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增加新意蕴,我们要在掌握群众路线基本内涵和要求的同时,不断增强群众观念,更新群众工作技能,实现为人民服务意识与能力的与时俱进;三是注重学用结合。在充分掌握党的理论实质的基础上,围绕群众的客观需要,结合工作实际,作为市河长制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持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据国家、省、市的有关要求指导督促推进问题河涌整治、河湖管护提升等我市水环境提升工作,在高质量碧道建设方面全方位开展“5+1”重点建设任务,分阶段形成“五脉通海,九湾一岸,两翼协同,碧秀珠海”的碧道空间总体布局,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作为一名社会主义新青年,将铭记历史,牢记使命,听从党的组织,加强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历史是一面明镜,可以映照现实,折射未来。党的历史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只有全面地了解过去,才能深刻地认识和把握现在,更好的面向和开创未来。按照县局党史学习教育要求,在党的百年华诞和“十四五”开局之年,深刻认识和学习党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取得的宝贵经验和伟大贡献,对于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进一步做好新时代xx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结合自己学习和大家交流如下。

综观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彻底结束旧中国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了祖国大陆的高度统一、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建设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和巩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了有显著提升、建立起巩固的国防,不断推进人民武装力量建设、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为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党的领导不断巩固加强,党的组织日益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取得的成就是具有决定意义的,这些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积累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正确判断把握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基本国情,一切工作从实际出发;坚持自力更生,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内部大量存在的不属于阶级斗争范围的各种社会矛盾”等宝贵经验,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胜利地走向未来有着深刻启示。

回顾党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则能深刻感悟它的份量和含义。历史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我们要充分运用上述宝贵经验,总结以往好经验、好的思想,继承下来,发扬光大,吸取教训,纠正错误,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部署要求,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推进新时代xx工作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艰苦奋斗是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而这种精神一直贯穿于社会主义革命和新中国建设时期的始终,在这样一个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艰苦奋斗,这种精神不断地鼓舞着我们奋力前行。在学习了这一阶段的党史后我得到了以下三点感悟: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建立新中国、巩固新中国、建设新中国的历史转型期,是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探索期。在这一时期,我们党奋力推动伟大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领导人民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进行了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热气腾腾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独立研制出“两弹一星”,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好了理论准备、奠定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宝贵经验。回顾这段激情燃烧的奋斗岁月,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就是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一次次绝境重生,愈挫愈勇,最后取得了胜利,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带头传承弘扬革命先烈对党忠诚的红色基因,时刻把理想信念的“航标”装在心里、深刻铸入灵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工作安排。更要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既要在守纪律、讲规矩上当好表率,又要加强对分管领域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敢抓敢管、严抓严管、真抓真管,以扎实的工作、严实的作风把“两个维护”落到实处。

二要强化理论学习,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坚定理想信念必须把加强理论武装作为终身必修课。一直以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理论强党,从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及经济理论,到陈望道首次翻译《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思想由此在中国广泛传播至今,充分说明了理论武装的重要性。当前,要把学习党史和学懂弄通做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领导班子要带好头,以上率下,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沉下心来,集中精力,认认真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深刻领悟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真正做到入脑入心。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与工作实际联系起来学,把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与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学,以学促行、以行践学,以理论学习的新收获,取得思想上的新进步,获得事业上的新发展,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要践行宗旨意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牢记初心和使命,必须坚持一心为民。”要加大民生财政投入,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持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扎实做好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同志们,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的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前进的征程上,团结一心,不懈奋斗,始终保持的正确方向和坚持走的康庄大道。人类现有历史上的一切抗争和革命,从本质上说都是在寻求一种文明,科学,公平,自由,以人为本的适宜人类生存的社会政治环境。人类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世界范围看,中国是幸运的,因为中国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适宜中国实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道路。而欧洲以法国为例,他们的大革命表面上看,是翻天覆地的,但是最后却依然换汤不换药,革命在缺失先进阶级的领导下没有了成果。我们知道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的伟大成果。中国共产党是从人民群众中走来的政党,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血脉相连。中国人民的真实需要和渴求是什么?我们的党心中最清楚。中国人民的这种渴望和需要是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拉开中国近现代史就开始萌发、开始唤醒的。

老百姓当家作主人,是旧社会中国百姓的最大梦想。在旧中国,广大劳动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奴役,根本没有民主可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人民民主专政取代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从根本上否定了极少数人压迫和剥削广大劳动人民的不合理的政治制度、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使国家机器、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回归到人民手中,人民从此获得了彻底解放,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梦想。早在1979年,邓小平同志就深刻指出:“什么是中国人民今天所需要的民主呢?中国人民今天所需要的民主,只能是社会主义民主或称人民民主,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的民主。”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建设一直是我们党念念不忘深刻思考不断探索、实践的重大问题,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庄严宣告:“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作出充满中国智慧的贡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我们首先就应该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和优势是什么,以及我们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应该怎么想,如何做。

以什么样的思路来谋划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深刻的认识到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9月5日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的讲话中深刻指出:“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按照中国人民的决定选择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条路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要在这条大道上走的稳,走的远,走的坚定要把握好三个必须。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个新事物,也是个好事物,新就新在他在不断的发展,好就好在他在不断的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制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仅党中央部门就集中进行了五次改革,国务院机构集中进行了八次改革,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体制机制保障。要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物,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三是必须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如果这一点把握不好、不牢,走偏了方向,不仅政治文明建设很难搞好,而且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损害。我们需要借鉴国外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能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照抄照搬他国的政治制度行不通,会水土不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要保持政治定力,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既要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要把握走过的发展道路、积累的政治经验、形成的政治原则,还要把握现实要求、着眼解决现实问题,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制度上形成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构成的“四梁八柱”。其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支持和保证着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新就新在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新就新在他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新就新在他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政治协商,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协商,是协商民主重要的制度化渠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权利的重要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则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为制度载体,共同体现着人民民主。在上述制度中,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基层民主的原则和精神都得到了贯彻,再加上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党内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已经基本形成了科学完备、协同配合的制度体系。在结构方面,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都有各自相应的制度安排,它们共同构成有机联系、统筹协调、密切配合的制度体系;在功能方面,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制度体系在运行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强化、相得益彰。由此可见,这一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的政治制度体系,从结构和功能两方面支撑着“三统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政治发展道路,并将其特点和优势由抽象落地为具体、从理论转化为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协商民主在我国有根、有源、有生命力,极大地丰富了民主地形式、拓展了民主地渠道、加深了民主地内涵。

实现民主地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不能拘泥于刻板地模式,更不能说只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地评判标准。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通过依法选举、让人民的代表来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地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通过选举以外的制度和方式让人民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人民只有投票的权利而没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这样的民主是形式主义的。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力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这两种民主形式不是相互替代、相互否定的,而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特点和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在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商量的过程,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要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确保协商民主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章可循、有序可遵。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拓宽民主协商渠道,深入开展多种协商,建立健全多种协商方式,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进入21世纪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最新智慧结晶。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用正确的新思想、新战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用五年的时间让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这些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对党和国家发展历史方位的精辟概括。

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全新的视野”体现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还体现在根据新的实践提出的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理论创新和政策举措上。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实践条件为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中华民族即将复兴的历史方位,围绕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运用社会主义制度治理国家的能力,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理论条件为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指导思想方面,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理论基础;在制度属性方面,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的主义,必须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在奋斗目标方面,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战略布局方面,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在发展途径方面,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依靠力量方面,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制度保障方面,强调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领导力量方面,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重要优势;在精神力量方面,提出要坚持“四个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在外部环境上,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积极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发展方向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发展方向是实现共产主义,我们所走的每一步都是朝向共产主义迈进,是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统一。这些论述构成了一个科学严整的理论体系,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是指导中国人民践行“四个伟大”的最新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完整的体系包括: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新时代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指南,是中国共产党人新时代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放在14个基本方略的首位,这个首位强调了坚持党的领导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极端重要意义。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专题培训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100字)。

专题培训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方式,旨在提升个人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参与了一次关于领导力培训的专题学习后,我深感受益匪浅。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技能,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下我将结合实际例子,分享我在专题培训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培训内容简介(200字)。

这次专题培训主题是领导力发展,内容涵盖了领导力的概念、特质、行为、沟通技巧等方面。通过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我们深入了解了领导力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同时,培训还鼓励我们从自身出发,思考自己的领导风格和发展方向,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领导行为激发团队的潜力。

在专题培训中,我从教练和其他参与者身上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首先,我深刻认识到领导力不仅仅是职位的象征,更要靠实际行动来展现。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善于倾听和理解团队成员的需求和想法。此外,团队合作和协调也是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与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我深入理解了团队动力的形成和维持方法。

另外,专题培训还加强了我对于领导方法和策略的认知。培训中的案例分析让我意识到作为一个领导者,我们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来应对不同的情况和团队特点。有时候,直接的命令和指导是必要且有效的;而有时候,放手和信任下属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学会正确的领导方法和策略,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四段:应用体会(300字)。

这次专题培训的知识和技能并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我们还有机会通过实践应用到工作中。对我来说,通过参与领导小组的组建和带领一支小团队完成一个项目,我深刻体会到了领导力的重要性和实际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我积极应用所学的领导方法和策略,发现不断改进自身的领导方式对团队士气和工作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这次实践,我增加了对于领导力的自信和熟练度。

第五段:总结(200字)。

通过参与这次专题培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也深刻认识到领导力对于个人和团队的重要性。合理运用领导方法和策略,可以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提升整体的团队绩效。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将对我的职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和运用,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力水平。

“延安精神”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延安精神的产生和发展,在革命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在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和革命传统作风的时候,应当密切结合实际,针对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急待解决的难题。党中央号召全党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延安精神,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处理好党群关系,依靠和团结各族人民,把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延安精神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以共产党人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优秀分子,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实践中,他们的理想追求、精神风貌、思想品德、行为准则、工作作风的精华与结晶。所有这些,融合而成为一种社会精神,就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成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精神体系涵盖着极其丰富的内容。

一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是延安精神的出发点和归宿。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追求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解放、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并为之奋斗不息。有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了坚定信仰,人们就会有一种“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英雄气概,有一种以苦为乐的无产阶级的乐观情怀。可以说,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强的革命信念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它是延安时期的共产党人和革命者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二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我党开展的延安整风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经过整风,使党内开始盛行的宗派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流毒在思想上得到清算,全党确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经过延安的整风运动形成了我党特有的三大优良作风: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三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正是由于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才使党的凝聚力、感召力不断增强,从而实现了延安时期党的空前团结与统一的局面。因此,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党领导革命事业蒸蒸日上的根本原因。它既是延安精神的核心,也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核心。

四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特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无产阶级的政治本色,也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特征;是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党战胜困难、求得胜利的一件重要法宝。

今天我们学习延安精神,主要目的应在于说明它的现实价值,明确弘扬这一精神对于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意义。产生和形成伟大延安精神的延安时期,作为革命过程中的重要历史阶段已经成为过去,但它所留下的历史经验仍在党和国家今天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专题培训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我参加了一次专题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并对自己的未来发展规划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首先,专题培训让我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在培训开始的时候,我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但是通过和其他参训人员的交流和学习,我发现自己的知识还远远不够充实,很多技能和经验还需要不断提高和完善。正是这次培训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激发了我追求进步和学习的动力。

其次,专题培训提供了一个与专业人士交流的平台。在培训中,我有机会结识了一些来自不同行业和领域的专家和同行。通过他们的分享和讲解,我深入了解了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了解了一些行业内的成功经验和案例。这些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让我感受到了专业人士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并且也激发了我不断学习和提升的愿望。

再次,专题培训让我获得了实践和应用的机会。在培训中,我们不仅仅是听取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还有很多实践和应用的环节。这些实践和应用的环节,让我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去思考和解决问题,锻炼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种实践和应用的机会,让我更加理解了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场景,也更有信心去应对工作和挑战。

最后,专题培训给了我一个全新的思考和规划自己未来的机会。在培训的过程中,我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提升的技能。通过培训的学习和实践,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和规划,获得了更多的信心和动力。

综上所述,专题培训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收获和体会。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仅获得了宝贵的知识和技能,还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同行,并且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有了更明确的规划。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可以将这次培训所学到的宝贵经验和知识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为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专题培训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身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实现个人发展和职业提升,专题培训成为了一种常见的选择。本文将探讨专题培训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在参与培训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专题培训对于个人发展至关重要。现代社会中,技术和知识飞速发展,每一个领域都要求从业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专题培训则是帮助人们储备和更新知识、提高能力的一种方式。在参加专题培训之前,我对于自己的领域并不是很了解。通过培训课程的学习,我收获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了自己的竞争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专题培训可以开阔个人的视野。随着社会的进步,每一个领域都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参加培训,能够接触到来自不同行业和背景的人,了解他们的经验和见解,拓宽自己的思维和视野。在参加一次培训班的过程中,我遇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故事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启发。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学习,我更加自信地面对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并希望能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另外,专题培训也为个人提供了与同行交流的机会。在培训班上,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到知识、技能,还能够与来自不同公司和行业的同行面对面地交流。这些交流不仅能够增进友谊,也能够互相学习和相互促进进步。在我参加的一次培训班中,我结识了一位来自不同公司的同行,我们都对同一个问题感兴趣,通过深入的讨论和交流,我不仅对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结交到了一个可靠的朋友。

另外,通过专题培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在培训班上,我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与一些前辈相比差距较大。这激发了我对学习的渴望和动力,我深深意识到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进取,才能不被淘汰,保持竞争力。培训结束后,我便立下了一个学习的计划,每天都会花一些时间进行自我学习和提升,以不断保持自身的竞争力。

总之,专题培训不仅是一种提升自我的途径,也是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参加培训,我不仅获得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开阔了自己的视野,结交了许多有经验的同行,而且也深刻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未来,我将继续参加各种专题培训,不断学习和进步,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丰泽区第四中心小学:黄秀珍。

这次的网络培训,给我一次头脑的风暴,让我懂得了师德师风的重要性。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我读过任勇老师的《优秀教师悄悄在做的那些事儿》,知道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在教学教法上要优秀,在处理师生关系上要优秀,还应在为人处事上也做到优秀。这次的远程培训让我深深知道,教师不仅是职业,还应是事业,是用爱心和责任撑起的灵魂。这是一项特殊的工程,需要这个群体用一生的时间,用心灵深处的东西,用所有的情感去打造的工程。他没有终结,没有顶端,没有最好,只需更好。下面我想谈谈这次培训后的几点想法:

一、为了让学生成长发展有成就,一生幸福,就要提高教师幸福感。

教育是为了什么?教育是为了人的幸福,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坚持人性化管理,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幸福的教和幸福的学。要让学生幸福的学,首先,教师就要幸福,而教师的幸福感源于物质生活,学生的健康成长、学业进步,更源于教师的社会地位。

因此,提高教师幸福感,是社会和学校的责任。全社会应努力提高教师的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指数,使教师能安心教书,这是教育之福,是学生之福,更是社会和谐之福。同样作为幸福的教师,应树立为教育奋斗终生的理想,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这其实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因为学校不仅是教育学生的场所,也是自我发展的场所;只有在教学中持续发展自我,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

二、转变教育观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都说现在的老师比较功利,真的,有的老师是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好坏。中国老师有一个毛病,他总是去关注班内的前十名,最优秀的学生,后面的学生他不是批判,就是疏忽,甚至有的时候鄙视,这样师生关系变得扑朔迷离。教育者,不仅教书,更需育人,然而当教者的心理天平开始倾斜,受教者所能获取的,也只得不可避免的随之畸形起来。

因此,一个优秀的老师,他们应懂得转变教育观念,关注班内的任何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学生成为真诚的朋友,正像《新爱的教育》里郭老师所说的“教育学生这个法,那个法,实际只有一个法――就是你得真心去爱他们。只有你真心地爱他们,才谈得上这个法,那个法。检验你真爱不真爱学生,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你对待后进生的态度。你如果真心爱学生,你就一定加倍地爱后进生;你如果见了后进生,就来气,那你就还没真心地爱学生。”(p292)。

一个优秀的老师,他们不仅懂得告诉学生读书的重要性,坚持不懈的重要性,更懂得教育学生与他人相处宽阔的胸襟、良好的心态和良心的重要性;明确的目标和理想以及吃苦耐劳的重要性。让学生们明白努力和付出迟早会有回报的,在追梦路上,不必计较太多,坚持下去,相信总有一天会有成功的喜悦!坚持,希望仍在!

这次的培训让我深深懂得“培训有终点,学习无止境”

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研修学习,使我了解到许多国内外教育教学的新动态,学到了不少新的管理理念。教育专家从管理沟通,校园文化建设,法制治校,教师评价与激励,以及学校发展规划等各个层面,结合珠海市斗门区的教育实况,对我们各个学校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指导。从教育名家的讲座,以及与其他学校校长对学校管理实践经验的交流中,我听到了许多精辟的管理理念和独到的管理经验,受益非浅。我也学到了不少有关学校管理的策略和管理经验,增长了很多见识。现将所学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策略结合本校实际谈谈以后本校的管理和发展之道。

现就我校目前具体的实际情况,我觉得要从如下几方面进行规划与提高:

一、管理与沟通。

管理是实现办学目标的保证,管理也是学校办学目标的内容之一,管理要适应学校的发展,管理更应促进或引领学校的发展。学校需要的是既能适合学校的发展状态,又能引领学校发展的,这样一种形态的管理。因此,学校管理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多方面的动态综合管理过程。只有学校管理走上正轨,才能办成认真贯彻教育方针,按教育规章办事,校风好,教育质量高,受到社会欢迎的学校。

姚计海博士提到,管理学的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心理的沟通。学校的管理沟通包括学校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家长、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而有效的沟通,那就是充分地听、充分地看、充分地说。目前,我们大多数学校教育管理从上到下仍以管理者为中心,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只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这种过于刚性的教育管理,特别容易引起两者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对抗,导致学校人际关系紧张,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我认为,有效沟通的奥妙在于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是管理沟通的润滑剂,是人性化管理的凝聚剂,是对立情绪的溶化剂,是民主管理的催生剂。正如姚博士所言,有效的沟通就是充分地听、充分地看、充分地说。只有领导,教师和学生都具备换位思考的理念,学校管理才能创新和突破,才能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学校和谐发展。因此,今后我校将把换位思考的理念贯彻落实到每位领导和教师的思想和行动中。

二、校园文化建设。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郭振有谈到,“素质教育”是指导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政策理念,是我们构筑21世纪初期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一个核心思想。而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对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校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是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推进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本校办学条件虽然艰苦,环境简陋,软硬件设施还不达标,但我并没有因此灰心,接任四年以来,我校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通过主观努力加强管理,发动师生搞好环境卫生建设,加强各班学习园地的宣传工作和完善学校墙报;订立两操活动制度,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通过全体师生的努力,在区创建文明校园活动中,获得一等奖一次,三等奖两次。但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我认识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仅靠这些是不足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因此,今后我校将加大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德育活动和特色活动,精心策划德育活动,努力加强优秀文化的传承,特别是社会主义新时代精神文化的含量,用优秀文化去熏陶学生,感化学生,以形成学生崇高的理想、高尚的品质、儒雅的气质、独特的风格和追求卓越的个性。如:学生办校园报刊、文学社、读书会、小记者团、校园新闻、校园文学、文化讲座、辩论赛、新闻采风、读书征文等活动,活跃在课堂内外,并定期评选优秀刊物和活动,授予社团荣誉称号,向有关社会正式部门推荐学生习作,争取作品为有关报刊杂志或有关单位所选用,引发学生的成就感。另外,我认为“实”字为先的校风是优秀的学校文化。在一所具有优秀文化的学校中,从校长到教职工的作风都离不开“实”字。校长具有硬实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老实的科研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扎实的工作精神,实心对待自己的员工,讲实话,办实事,说实理,迈实步,走实路,求实效,立实功;教师的行为处世诚实、朴实,工作态度扎实、踏实,说话实在,工作实在。我校将这一宗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推进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并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作为长期的重点工作,同时树立全员共建意识,发动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矢志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法制治校。

关于法制治校,北京教育学院的谢志东教授指出,应包含两方面:外在的法制和内在的法制。所谓的外在的法制是依法接受行政机关和上级部门的依法管理;所谓内在法制,即学校内部的依法管理,是指按学校的章程来管理学校事务,依法维护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最重要的是保证师生安全。谢教授强调,校长是否依法治校取决一下两点:一是要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这是真正依法治校的基本。二是相信法律,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教师在工作中应该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四、教师评价与激励。

作为一个校长,我们都关注教师评价。教师的评价是考察教师达成某个专业发展目标的程度。有效的教师评价能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引导教师的发展方向,发现教师在自身工作中的优势与不足,确认教师的发展需求,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效果,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北京师范大学的赵德成博士强调,对教师的评价不是只追求物质方面的,而更重要的是要追求精神层面的;绩效评价应以工作分析为基础,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体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构建以校为本的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要具体、清晰、可操作,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只有教师的主动参与,评价结论和建议才能真正被教师所接受,才能有效激发起教师自我完善的欲望和热情。参观灯市口小学并与该校王校长进行经验交流后,我深深感受到本校对教师评价与激励制度仍有待改善。在今后的教师评价与奖励中,我校将一改以往单一的物质的奖励,进而采取灵活的,形式多样的激励方法,如目标激励,责任激励,信息激励,物质激励,荣誉激励和强化激励以及感情激励等;除了对人进行激励之外,还可以以科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与激励。

五、学校发展规划。

深圳市富源学校的刘炎平校长在其博客中谈到,文化立校,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的确,一流的学校靠文化,二流的学校靠制度,三流的学校靠权力。这次参加校长培训,通过与其他学校的校长进行经验交流,我发现学校之间都有一定的差异,但真正的差异并不在于校园校舍、设施设备等物质原因上,更关键的是在学校文化的内涵上。他谈到,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作为一种精神上的提升力、凝聚力、导向力,具有方向引导性作用、规范约束性作用、维系凝聚力作用、激励感召作用。健康的学校文化氛围一旦形成,它将构成一股巨大的推动力,影响着师生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精神风貌,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身心舒畅,充满活力,促使学校成熟和发展,甚至关系到学校教育质量优劣;对外又体现了学校的目标要求及办学特色,在社会上构成巨大魅力和竞争能力。而和谐共建,是打造学校文化的必由之路。借鉴以上理念,我校发展现规划如下:

一要注重构建先进的文化体系。将教育理念转化为学校全体教师的“共同愿景”,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上整体规划设计和着力实施。

二是要充分发挥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一方面通过校园环境建设来体现的,另一方面通过校长的管理文化指令来体现。

三要实行学校文化的引导和强化。校长必须善于把工作思路转化为学校各类教育活动的实践行为,在领导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规范,特别是要引导全体教师自觉实行,并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通过制度规范约束,引导师生行为符合学校文化的要求,经过反复的强化,使全体成员明确学校崇尚的教育理念与育人要求,进而形成良好的文化行为习惯。

四是要充分发挥学校师生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要充分发挥先进教师、优秀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少先队的建设,提高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文化活动,努力营造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健康向上的校园主流文化。切实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努力形成高尚的师德、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民主创新的教育风格,让我们重建高尚信仰,让我们的灵魂有所依附,让我们的事业有所成就。

五要尊重生命,共育和谐精神。充分发扬民主作风,建立领导与被领导间、师生间、家校间、学校与社会间的长效沟通机制,共育学校和谐精神。和谐发展是学校教育的价值归宿。只有在和谐的校园里才能孕育出和谐发展的人。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一个和谐校园,使学校成为师生员工生活的家园,精神的乐园,成才的摇篮,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位校长的执着追求。

以上是我培训中所学到的管理理念和策略,并结合本校情况对今后学校管理和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路和规划,请给予批评指导。

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益足。”因此想要取得更大的成绩,就要不断地学习。知识是水,魅力是舟,教师的魅力需要其用渊博的知识才能显示出迷人的风采。作为一名新教师,埋头苦干是必须的,但也要抬头去寻找前行的方向。今年假期,我有幸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寒假教师研修培训,通过本次学习,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与更新。

无论是杨明生老师还是李粉霞老师,都让我深深明白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育人者必先育己,身不修那么德不立。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

仁爱之心是灵魂。古今中外,那些教育大家们,无一不是把对学生的爱做到了极致。有句名言说得好: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实践证明,教师一旦有了仁爱之心,就如同一个人有了灵魂,他才会变得鲜活、灵动、丰富、细腻,而被学生所爱戴。

xx三、落实精神,做好孩子成长的引路人。

通过学习,我深深懂得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当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重担在肩,我感到压力的同时,更多是动力。教学实践中我将坚持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然后知缺乏,教然后知困。知缺乏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新时代教师应当身先示范,躬行践履,严格要求自己,审视自己,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教学的快乐,一直在路上!

专题培训会心得体会

我觉得你可以按照以下五个段落来写你的文章:

段落1:引言(大约200字)。

在这次专题培训会中,我有幸参与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学习经历。这次培训涵盖了多个主题,包括领导力发展、团队合作、沟通技巧等等。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技能,还与其他参与者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体会和心得。

段落2:知识的获取和应用(大约300字)。

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我个人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领导力发展的主题中,我学习了如何成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者,如何制定目标和计划,并如何激励团队成员达成目标。这些知识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并提高了我的领导能力。

段落3: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大约300字)。

在培训的团队合作主题中,我学到了团队工作的重要性和技巧。我意识到只有通过与他人合作,我才能实现更大的成就。团队合作不仅仅是完成任务,还需要合适的沟通、尊重和信任。通过这次培训,我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与他人合作并实现共同目标。

段落4:沟通技巧的提升(大约300字)。

在培训的沟通技巧主题中,我学到了如何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并且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我学会了倾听他人,尊重他人的观点,并及时提供反馈。这些技巧不仅适用于工作中,也适用于生活中的各种情境。我相信,通过提升我的沟通技巧,我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取得更好的成果。

段落5:总结和展望(大约200字)。

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技能,还树立了正确的职业观念和态度。我认识到,持续学习和进步是我个人和职业成功的关键。我会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我的工作中,并通过不断地提升自己,实现个人的目标和职业的发展。我也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类似的培训,继续学习和成长。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五段连贯的文章结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经历和体会进行适当调整和扩展。希望这能帮到你!

弘扬延安精神专题党课心得体会

延安我没去过,据说生活条件很艰苦,电影里看到是这样的,那为啥共产党和红军还要往延安去,还待了13年?中央红军决定反围剿进行长征前,刘志丹等已经在延安境内开展武装斗争,创建陕甘边和陕北两个革命根据地,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过程中,只有延安这边的革命根据地的敌方势力比较薄弱。因此,学习延安精神我认为首先是求生存,谋发展。

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红军到达陕北延安后,陕北本来就穷,吃饭就成了个大问题,于是就有了开发南泥湾,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故事。战士自己开荒种粮食,妇女纺纱、织布,做布鞋,一群有着崇高革命理想的人在做着最踏实、体的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实事,同时这种不与民争食的行为也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立党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国际歌歌词里是这样说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快把那炉火烧的通红,趁热打铁才能成功!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又到钢铁行业低谷期,金汇集团如何走出困境,只能靠我们金汇人用勤劳的双手去改变、去创造,不怕脏、不怕累,多付出汗水和智慧,浇灌出一条通向未来的路。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都要多问问自己,自己的各项工作都做到同行业内了吗,能不能更好一点?还是国际歌歌词说的好,“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我们都怀着一个金汇梦才走在了一起,同着命运,共着呼吸,自力才能更生,让我们团结起来,艰苦奋斗,金汇的明天必定更加美好。

三、实事求是,创新发展。

如何搞好自己的工作?我认为无论是降成本还是提高质量,都应该实事求是,首先,你的生产成本到底是多少?你要算清楚,这就是实事求是,你的质量到底有没有问题?有问题不说不代表你的质量就好了,这就是实事求是。

降成本的措施到底降了多少吨钢成本?我们的生产成本与同行比相差多少?改善质量的措施有没有效果?都要实事求是,因为只有实事求是你才能客观,才能进一步采取措施,持续改进,做得更好。

实事求是是基本态度,在解决问题和进一步提升指标的过程中还需要创新发展,国民党搞“三民主义”而共产党搞“共产主义”,国民党打仗是“占领大城市”共产党是“农村包围城市”,可见共产党一直是创新发展的,我们搞生产也不能固步自封,要根据情况作自我完善和进化。实事求是的讲,每个人站在现在看两三年前的自己,肯定有很多愚蠢不成熟的地方,同样的,过几年再看现在的自己也还是有需要提高的地方,这就是说,每个人都需要谦虚谨慎,一些新的好的思路你接受并使用了,你也就进步了。

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见做啥事都要讲究方法,工业文明发展史告诉我们,凡事一定有更好的方法,这个更好的方法就是创新,要去创新。自然科学的进化是日新月异的,别人在进步而你不进步,那过段时间你就落后了,落后就会被无情的淘汰。所以,我们要实事求是,自找差距,补短板、立强项,创新发展。

 

专题培训会心得体会

近日,我参加了一次关于职业规划与发展的专题培训会,收获良多。在这次培训会中,我学到了许多有关职业规划与发展的知识,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这次培训会中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示。

首先,在这次培训会中,我深刻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与许多人一样,我曾经对职业规划持漫不经心的态度。然而,在专题培训会上,讲师生动地叙述了一位成功职业人士的故事,并强调了职业规划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这使我深思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并开始主动制定目标和规划。我决定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并通过学习、工作和交流与不同领域的人建立联系,为实现目标做好准备。

其次,这次培训会让我认识到职业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专题培训会上,我们学习了许多如何预测未来趋势和趋势背后的机会的方法。这些方法让我深刻理解到,职业规划不仅仅是制定一个简单的计划,而是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适应变化。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发展策略。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我将持续保持学习的态度,并随时准备迎接新的挑战和机会。

此外,这次培训会也让我明白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在培训会中,讲师向我们介绍了一些自我评估的方法,并解释了它们在职业规划中的应用。我通过这些方法对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发现,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短处,才能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并为个人成长制定合理的目标。因此,我决定在未来加强自我认知的实践,通过不断反思和总结,提升自己的职业发展能力。

最后,这次培训会让我对职业道德和职业标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培训会上,讲师强调了职业道德在职场中的重要性,并分享了一些相关的案例。这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职业人士,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诚信、责任和正直的原则,并且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我相信,只有在遵守职业标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获得长期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满足。因此,我决心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坚守职业道德,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综上所述,这次关于职业规划与发展的专题培训会让我收获颇丰。通过培训会,我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明白职业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了解到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并加深了对职业道德和职业标准的理解。这些体会对我个人的职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并将成为我不断成长的动力和指导。我相信,在根据这些体会制定出的合理职业规划的指引下,我将能够实现个人职业目标,迎接未来的挑战。

专题培训

第一段:引言(150字)。

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专题培训在企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专题培训,员工可以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能力,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在最近一次参加的专题培训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它的价值和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第二段:提高工作能力(250字)。

专题培训对个人的工作能力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通过培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我的工作领域的新知识和技巧。这些知识和技巧使我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能够更加高效地解决问题。同时,培训过程中的实践和案例分析,使我通过具体的例子学会了如何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培训还提供了与来自不同行业的专家和同行们交流的机会,通过他们的经验分享,我受益匪浅,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第三段:拓宽视野(250字)。

专题培训还为我拓宽了视野,增加了对行业和市场的了解。培训中,讲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的需求。通过与来自不同行业的专家的交流,我还了解了业内的最新动态和前沿技术,为我个人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这些知识和信息的积累,为我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机会。

第四段:增强团队合作(250字)。

在专题培训中,我结识了许多来自不同企业和行业的优秀人才。在培训期间,我们共同学习、共同探讨问题,这不仅增进了我们之间的合作信任,也促进了彼此的交流与学习。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这激发了我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在培训结束后,我与他们保持了联系,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共同推动了个人和团队的成长与发展。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300字)。

通过参加专题培训,我不仅获得了新的知识和技能,提升了工作能力,还拓宽了视野,了解了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与此同时,通过与来自不同企业和行业的人才的交流,我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并建立了良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以此为基础,我将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工作能力,不断探索创新,为个人发展和企业的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我还计划把所学所得与同事们分享,通过内部培训和交流,形成学习共同体,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专题培训给我带来了许多收获和体会,也为我未来的职业道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奇台三小张艳。

语文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该是“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语文课要区分“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10月9日,我们参加了奇台县教研室组织开展的“小学语文把握课标理念精髓,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培训活动,这次活动收获很多!每一节课都在展示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感觉收获颇丰。

一、从“教课文”到“教语文”

听了奇台四小王红梅校长的讲座后,我才知道原来我们一直是“教课文”,而不是“教语文”。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如何解决把课文作为例子,根据课程目标,择取什么样的本体性教学内容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问题。现在的语文课采用的教学流程大多是“初读课文——分段讲读——总结提升”这样的教学流程是非本体教学内容,许多老师的语文课会缺少“语文味”,语文课不应该讲课文,而应该教方法教规律,能举一反三。现在的“本体性教学内容”:

1、重视语言积累;

2、加强语言运用;

3、关注方法学习;

二、语文课应注重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

小练笔。如《鲸》一课,老师巧妙地设计了说写训练,不仅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这篇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还激发了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的语言的兴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必定能得到提升。《老人与海鸥》一课,老师通过搭建一个一个的学习的平台,让学生一步一步地进行自学,巧妙地把“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读,作批注”等学习方法渗透于课文的阅读理解中,最后进行学法迁移。让学生感受到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也让学生在课文的阅读与理解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学习方法。我还看到了几节课几乎课课练字,节节体现,同时做到有指导、有示范、有练习、有展示。教师利用课堂上宝贵的时间,让学生动笔书写生字,让写字教学落到实处,凸显了语文教学的“本色”。

三、更加注重方法的引导,努力做到“授之以渔”。

当我们面对一篇文本,思考文章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这就是从理解文本内容的角度思考的问题,此时得出的内容都属于文本内容的范畴。建立在对文本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的基础上,来思考作者的表达目的和表达方式时,我们就会发现作者运用语言的奥秘,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些至理名言都是强调要把“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如:这次活动中凡是上高年级课的老师会让学生先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出每段的内容,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用上“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概括出大意。《猫》一课从课文整体入手,再用上“加一加”的方法找出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的两句话。这样不仅教会了学生方法,而且为学生今后学习课文概括主要内容时打下坚实基础。

四、提升,准确把握本体性教学目标。

通过这次的活动我明白一节好的课,而教学目标的设定直接左右着一节课的方向。如果我们要想明白想教什么?首先就要看教学目标是怎么定位的。如果我们想知道实际在教什么?就要看教师想教的内容与实际在教的内容是否一致。如果我们想检测学生实际学到了什么?看学生有无发展。语文课不应该追求教过,而应该追求“教会”,教师必须学会舍弃,教学目标不要过于臃肿,无论是语文知识的教学还是语文方法的教学,都应该按照“认识――实践――总结”的流程设计。其实说到底,语文课就要干语文该干的事,可以学语文知识、教方法,或提升语文技能,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自然常识课、历史课或地理课。而这些转变都需要在实践中逐一去落实。

总之,课堂目标的确定,决定了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学生学习的起点决定了教学方法的设定。立足于语文学科的本体性,今后,我将紧紧围绕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让我的语文课充满“语文味”。

“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专题培训体会

来到延安,走进王家坪、枣园、杨家岭、宝塔山、凤凰岭革命旧址,那一串串熟知的地名,如今在我的眼中变得越发清晰而真切。在党的老一辈革命家们曾经居住过的窑洞前,听着讲解员对革命烈士们英勇事迹的讲解,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13年的不平凡岁月和辉煌伟业,进一步了解党的光荣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让我对“延安精神”的那种敬意和向往油然而生。

在王家坪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和战斗过的小院,听冯东红教授讲述《毛泽东与毛岸英特殊的父子情》,感受了毛泽东、毛岸英父子深沉大爱,为革命、为理想所经历的生离死别,以及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人伦美、人情美和牺牲精神。

在党校的课堂上聆听了党委党校刘光胜教授为我们讲授的“延安时代精神及其价值”专题教学,对延安精神及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继承和发杨延安精神加深理解。

走进梁家河,参观知青井、知青旧居和村史馆,追寻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足迹,实地感悟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深深的体会到了以习近平主席为楷模的先辈知青们上山下乡,将自己的青春无私奉献给了国家,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的伟大情怀,增加了党性和公仆意识。

走进延安新区,考察了延安新区建设规划情况,一路上,完全看不到想象之中黄土高坡的荒凉景象,取而代之的满山的绿色郁郁葱葱,放眼望去是规划有序的高楼大厦,延安学习书院丰富的藏书和现代化的环境让我们流年往返,到处都充满着生机和希望。这不仅让我想到,过去老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艰苦卓越的斗争和牺牲,形成了宝贵的延安的精神,如今在党的领导下,老区人民继续发扬延安精神,将老区的面貌换然一新。

最让我激动不已的是,我们全体党员在张思德塑像下的为人民服务讲话台重温入党誓词,诵读了毛泽东《为人民服务》,宣读誓词和诵读的声音至今还在我耳边回荡,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不忘初心,牢记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

弘扬延安精神专题党课心得体会

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宣传文化系统党性教育研修班在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开班。在短短的五天时间里,我们学习和领会了延安精神,参观了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发祥地梁家河北京知青点和革命旧址,聆听了党中央在延安时期艰难而辉煌的光荣历史,重温了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和入党誓言。通过丰富多彩的培训教育,彻底受到了一次党性的洗礼,增强了“四个意识”,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党在延安时期开创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代代相传,是党的法宝,指引着党从胜利走向胜利,为实现中国梦不断谱写新的篇章。在党的十九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与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尤为重要。作为基层党组织始终不忘初心,牢记宗旨,结合实际,立足岗位,积极工作,是每个党员的责任和使命。

延安是革命的圣地,“打断骨头连着筋,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去”。当年多少革命志士为着理想,满怀信念,奔赴延安,追求真理。在今天看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需要这种坚韧不拔精神和坚定理想信念,共产党人的基因不能变。习总书记在梁家河当知青七年,临走时对乡亲们说的一席话包含了多少感情:“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第二故乡。我人走了心留在了这里”。总书记时时刻刻想着人民、念着人民,把人民放在心上,处处践行着对人民的承诺。我们当以习总书记为楷模,向总书记看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日常工作中,全身心投入工作,尽善尽美做好每一项工作。从我做起,自我革新,自我净化,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努力学习党史,学习典型,饱含对党的感情,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永远跟党走。

结合延安培训学习心得和体会,着眼实际工作,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把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一是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牢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为人民服务转化为工作、学习、生活的一言一行,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二是坚持新闻立台思想,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为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传播力、引导力的主流媒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三是传播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次延安学习收获颇多,受益匪浅。在党性上得到一次锤炼和升华,增进了对党的进一步感情,坚定了理想信念,强化了“四个意识”,在做一名合格党员的起点上,高标准,严要求,争取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感谢省委宣传部精心组织和安排!感谢晁农书记、纪检组长的悉心指导和关怀!感谢班委会无微不至的服务和保障!感谢全体学员的在学习中的分享与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