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读后感报告(专业22篇)

小编: JQ文豪

每次读完一本好书或一篇优秀的文章后,写下自己的读后感,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所读内容。经过精心筛选,以下是一些非常优秀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家是教养的起点读后感

有位哲学家这样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贴在地面步行是一种谦逊,浮在云端跳舞,虽一时耀眼夺目,但终究会摔落下来。做学问和做人,都需贴着地面步行的谦逊态度和内敛沉着的精神品质。

世上缺少的,是贴在地面步行的人。谦逊的姿态是一注雨露,滋养着学问的幼苗枝繁叶茂;谦逊的姿态是一束暖阳,照拂着学问的花朵满溢芳香。哥本哈根的一座小镇,便持守着一份谦逊。小镇里曾居住了格林兄弟等文学大家,更有数不尽的学者踩过古旧的石砖,呼吸过这里学识的芳香。而今那些红色的砖房被改造成理发店、小卖部等普通的处所,只有墙上悬示的标牌告诉人们,曾有闻名于世的学者住在这里,写就了永垂不朽的文学作品。欧洲人抱持着这样一份文学教养,让文学的气息渗透了小镇的每一处砖瓦的缝隙。

浮在云端跳舞的人,这世上却是太多了。随着出版界的日益浮躁,越来越多的人争相跻身作家之列。微博上的逗人一笑的语句,几篇粗粝的文章,便可以凑出一本书,而微博认证的闪耀符号后跟的简介便换成了“作家”“学者”。没有真实的学问,却用各种方式彰显和吹嘘自己的价值。这样浮在云端的人,虽一时起舞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却没有质地纯粹的学识支撑自己,在一阵狂欢般的起舞后终将草草离场谢幕,只留下那不堪卒读的纸页,散成一捧沙,流失于欲捧起珍珠的双手之中。

谦逊是一种教养,是沉淀在人内心中平静而优雅的姿态。生命有所沉积的人不着眼于自身的成就,他们将自己的光芒敛起,更好地投身于学术。他们也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将之吸取为修饰自身的力量。正如米开朗琪罗听取朋友的意见修改雕像的鼻子,日本舞伎大师守田堪弥在学生的提示下解开鞋带,更好地诠释一位旅人的形象。他们都怀着谦逊的教养,愈发成为时间洪流里的星、泥沙中夺目的珍宝。

让我们沉下自己的内心,贴在地面缓慢而坚定地步行,最终会在谦逊的牵引下,成为在地面踏实地起舞的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尊重是最好的教养读后感

为了跟纯阳参加世界最隆重的艺术狂欢节,我们来到了苏格兰的中心城市——爱丁堡。爱丁堡狂欢节在每年的8—9月举行,为期3周,是一个国际性的音乐戏剧节。每年这个时候,艺术家们都会从世界各地纷纷来到这里。

到达爱丁堡的那天,正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可城市依旧很热闹,放眼满是欢度节日的人。葱绿的草地和褪色的古城浑然一体,穿着苏格兰传统男用短裙、吹着风笛的演奏家随处可见。纯阳是第一次见到男人穿裙子,她对此很是疑惑,小脑袋晃来晃去看个不停。爱丁堡市区最引人注目的建筑当属斯科特纪念碑(为了悼念苏格兰大文豪沃尔特·斯科特建造的)了,纯阳完全被塔前吹风笛的演奏家深深地吸引了。

在爱丁堡,吸引游人视线的还有漂亮的红色公用电话亭。节日期间,为了给各种不同的演出做宣传,这些电话亭的外面都贴上了演出海报。纯阳指着贴在路边的一张画着“白屈菜”的海报,高兴地大喊自己在韩国的时候看过。爱丁堡艺术节每年平均会有10多场韩国的演出,想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耸了耸肩,差点儿手舞足蹈起来。

“妈妈!怎么会有那种事情呢?那个英国叔叔的头是怎么放到小易拉罐里面去的啊?”

为了看爱丁堡艺术节超级著名的艺穗节街头表演,纯阳甚至忘了吃饭,一直在街上跑来跑去。对于她来说,业余艺术家独特的表演是她从未见过的另一个奇妙世界——有的人清唱扣人心弦的歌剧;有的人脸上涂着白色的粉表演哑剧,不时地做出各种可笑的表情;有的人双手各拿两个火炬在空中旋转,并轻轻地坐到球上面的箱子上。每当看到这些奇妙的表演,纯阳就一个劲儿地鼓掌欢呼。不管是用手指弹出“锅盖”乐器的天籁和声表演,还是来自非洲津巴布韦的合唱团表演,无一不振奋人心。虽然不是付钱在剧场看的专业演出,可对于纯阳来说,能看到如此惊心动魄的表演已经是十分开心了。她用鼓掌和欢呼表达自己对表演者们的感谢。我想,这应该会成为她童年时期一个特别的回忆吧。

也许有人会问我为什么要在旅游旺季带孩子去爱丁堡艺术节,要知道,那可是要花双倍价钱的。但在我看来,爱丁堡艺术节真正的主人正是像纯阳这样的小孩子。

“妈妈!这里的演出真是太精彩了。我的心到现在‘还扑通扑通’跳着呢……你摸摸看,是不是‘扑通扑通’跳着呢?要是每天都能看到这么棒的演出该有多好啊。”

纯阳想去厕所,于是就跑着去附近的自助餐厅,在跑去厕所的路上还在不停地回头看,唯恐错过任何一瞬的精彩表演场面,直到到了厕所,才极不情愿地跑了进去。每当看到超有趣的街头表演场面时,纯阳就会仰着身子哈哈大笑,连旁边的大叔和后面的老奶奶都被她逗乐了。

对于我们来说,在爱丁堡看节目的时间尤为宝贵。可是,当到了日落西山的时候,就该放下所有的事情,去卡尔顿山看看了。爬上这座山岗,一眼就能望见向四周延伸的山和海,还有市区美丽的全景。在爱丁堡的最后一天,我们也爬上了卡尔顿山。向上爬的时候,有一个老爷爷向纯阳问路,那位老爷爷说,他有一个跟纯阳差不多大的孙女。他抚摸着纯阳的头,给了纯阳1便士。

“小家伙,这是幸运的1便士。它会给你的旅途带来好运的。”

纯阳紧紧地握着那意外得来的象征着幸运的1便士,登上了卡尔顿山。4个男子并排坐在山上的长椅上,他们肩膀挨着肩膀,靠得很紧;一对老夫妇紧紧地牵着彼此的手,在夕阳下散步;一对年轻夫妻静静地等待着夕阳西下;一对年轻恋人正在海边热吻……晚霞慢慢地将他们染成了金黄色,不一会儿工夫,天空就笼罩上了一层神奇的光。

纯阳把从韩国带过来的气球吹起来后,在卡尔顿山的晚霞中放飞。当初要爬卡尔顿山只是因为听别人说山上的晚霞风景很美,没想到登上山还能看到这么多人幸福的模样。我的心渐渐地融化了、柔软了。

从山坡上下来回住所的路上,纯阳意外地捡到了一枚硬币。

“妈妈!快看,幸运的1便士!”

其实,纯阳从路上捡来的硬币比当初老爷爷给的1便士币值大,可是现在对于纯阳来说,好像所有的硬币都是“幸运的1便士”。听说,幸运只会降临到那些全身心欣然并接受它的人身上。看着脸颊涨得通红的纯阳紧紧地握着硬币跑回住所的样子,我突然觉得,也许在以后的旅程中,真的会有幸运随之而来。

细节的教养读后感

朱永通先生新作《教育的细节》这部作品是一个独立教育研究者在常识的框架内的平实述说,说出了教育的本质,是以敏锐的眼光,透视了教育行为中的真善美和虚假丑。整本书没有高深的理论,抛却新潮的术语,瞩目于教育的小事、细节,带你抵达教育现场,为教育做最真实、深刻的“侧写”——这些书评都极为中肯。

他们要求孩子,去发现只存在的世界,在孩子一百个世界中,他们偷去了九十九。朱永通先生指出:“我们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也极有可能存在诸多可怕的盲区,比如,无视过程,无视原理,无视他人的情感和感受,遇事不及思索,甚至随心所欲”。于一些随意的教育细节中灭失了学生的天知,我与此有着很深的共鸣。我在想教师本位先入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如何形成的,指出首要原因是缘于对儿童的误读——儿童是什么?“语文界先入为主派的教师用他们的教学行动确认儿童就是一张白纸。儿童天生应该什么都不知道,一切问题理应由老师先来发问。那么,儿童真的是一张白纸么?”其实,儿童天生会学习,儿童的学习力几乎与生俱来。可是,对儿童的误读使得教育者对此视而不见。面对这样的窘态,《小学语文教学》会刊主编李红云曾撰文呼喊:“哪一个孩子生下来,对世界不是睁着一双好奇的大眼睛呢?哪一个孩子不是急切地想探索未知的世界呢?是谁把孩子的求知欲望销减了?是谁把孩子的求知火苗扑灭了?”

现在读读朱先生的作品,我发现,这个问题其实也体现了很多老师,平时对一些教育细节的忽视,其中包括对儿童的仔细观察,渐渐的导致自己累积了一些教育的“恶习”,生出许多“反教育”的行为,灭失学生的天性,这其实是极为可怕的,教育方式方法的选择很多时候取决于对细节的观察与领悟!

尊重是最好的教养读后感

之前在参加一次写作交流会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位朋友,会后我们还互相加了微信好友。一开始他很客气,说话毕恭毕敬,给人的印象很好,我常与他分享写作的经验,还为他推荐了一些我认识的编辑。

但后来,他的不厌其烦,却有点让我招架不住。经常在我工作正忙的时候,突然就收到他的邮件,让我帮忙看一篇文章,甚至有时候连吃午饭的小事,也要强行和你聊半个小时。其实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越是大不了的事情,在打扰别人的时候越要注意时机,虽然事情是无所谓的,但时间却是有所谓的,有些话只适合茶余饭后谈。

有一天晚上,他给我发来消息,想询问一位编辑的联系方式,但当时单位有些急事,我正和同事们在进行视频会议,便回复他稍微等一会。结果他一连给我发了好几条消息,问我能不能快点,我还没有来得及再做回复,他又发来好几条消息,“好了没”,“找到了么。”我担心会耽误到他的事情,赶紧找到那位编辑的联系方式,给他发了过去。

却没曾想到,我开完会看微信的时候,发现他新发了一条朋友圈,说“有些人就是喜欢摆臭架子,查个联系方式都磨磨蹭蹭的,耽误别人时间,真丢面儿。”我没多做解释,直接将他拉入了黑名单。

别轻易打扰别人,既意味着不要轻易因为一些小事去打扰别人,同时也意味着,在别人无暇顾及自己时,能够保持一份安宁。

一个轻易打扰别人的人,不仅是没有教养,而且还不懂感恩。因为他只看得到别人表面上的付出,却不懂得别人在背后牺牲得时间与精力,不理解别人也有事业,也要忙,也需要自己独立的空间与时间。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别用时间去纠缠时间,别因烦躁去浪费别人的生命。

2、掌握自己的时间,才不会给别人麻烦。

我太太最近总跟我吐槽她们单位新来的一位同事,说那位同事工作一点效率都没有,好多同事因为他最近没少受委屈。

前段时间,她们公司在赶一个项目,第二天马上就要交付成果,他的报表却迟迟未交,结果交了以后还错误百出,害得整个小组的人加班到晚上一点多,把所有的工作都重新做了一遍。

有一天单位聚餐,领导让他负责安排,结果马上就要下班了,他才想起来要订酒店。最后所有的同事都到了酒店,却发现少订了一桌,而且当时酒店所有的餐桌都满了,没有座位的十几个同事站在一旁,面面相觑,情况极其尴尬。最后大家又换了一家酒店,不仅中间浪费了好多时间,吃饭的过程中气氛也特别压抑。

现在整个公司的人,对他都唯恐避之不及。鲁迅先生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尊重别人的时间,先要掌握好自己的时间,提高自己的时间利用率。话要好好说,事要好好做,别让别人因为自己的问题,而浪费时间。

3、守时,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性。

今年网上流传过一件事,说当初某电视台与王健林约定要进行一次专访,但在采访当天,主持人和摄影组却迟到了三分钟,结果一行人眼睁睁看着王健林乘车而去。很多人表示王这种行为太不讲人情了,三分钟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等一等怎么了。

之所以会有人产生这种想法,我想还是因为大部分人的时间观是自私的,虽然每个人都知道时间是财富,是生命,是知识,但是真正能让人吝啬的,只有自己的时间。而别人会为迟到发火的原因,恰恰就是因为自己本可有意义的时间,却被无意义的等待而消耗。

就像坊间流传的一个段子,问如果一美元的硬币掉在地上,比尔盖茨会不会捡,答案是不会,因为别人弯腰的几秒钟,挣得钱远超过一美元,丢西瓜拣芝麻不合适,甚至有好事者计算了比尔盖茨一秒钟的收入,大概是20__元人民币。

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有它不可替代的意义,但共同的一点是流逝的时间,都是人的生命,且去不再来。尘世里最大的浪费就是虚度年华,而守时,便是为了减少生命中本可避免的浪费。

提到教养,人们常会想到说话别抖腿,吃饭别吧唧嘴;对陌生人投以微笑;别在公众场合吸烟……教养的体现有方方面面,每个人的看法各有不同,但有一点任何人都无法否认,那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教养,一定体现了对生命的敬意。

最好的教养,包含着对生命最大的敬意。一个知道尊重别人时间的人,即是对别人的生命负责,也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只有你尊重了别人的时间,别人才会尊重你的时间。

法制报告读后感

我校为提高学生的法律,自护的知识,特地请来少年管教所人员,为我们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法制教育课,我可谓是受益匪浅。

一个个典型的实例,让我们了解到那些与我们年龄相仿的青少年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

我想,造成他们现在的样子,根本原因是他们的法律意识太差,总认为自己做的是小事,等到弄得不可收拾才反应过来。在这些实例中,有很多人只是一时冲动,为了解气,才范下了故意杀人罪,当初如果平下心来仔细想想,自己该不该做这些事,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

犯了罪,一关就是几年,十几年,甚至是把一生都毁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而在人生的旅途中,青春则是最美丽的'篇章,如果把这最美好的时间浪费在那幽暗而又阴森的且失去自由的屋子里,那一生将会有一道抹不去的阴影,陷入无底深渊,不能自拔。

青少年犯罪,不仅虚度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还会连累到自己的所有家人,因为他们把一切都交给了我们,就算是为了他们,我们也不能做出这种伤害他们的事。

所以,我们要预防犯罪,首先要不断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并且要加强控制力,做事要沉着冷静,要分清自己该做的事和不该做的事,做一个合法的好公民。 平时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在交友方面还要增强判断力,判断出该交的朋友和不该交的朋友,从而更好的发展自我。

不过我想,那些青少年罪犯或许是一时疏忽而误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如果身旁有这样的人,我们也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我们对他的关心和护,从而给他找回自信。

上一周,我们学校利用下午第一节课时间,给我们讲了一堂法制报告会。通过这次开会,我的感触很多。

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会与同学、朋友,以及社会上的人发生一些矛盾,也许都是一些小事。既然是一些小事,那我想我们应该能够和平能够处理,不需要动用武器,这样会毁了大家。在我的生活中出现过这样的事:一天,一个小组在班里值日,最后只剩下两个人还没有值完。一个男生只是在外面刚刚涮完墩布回来,不小心把水溅到了另一个男生的身上。那个男生随口就说了一句:“喂,你没长眼睛啊,往哪甩呢!”拿着墩布的男生还比较有诚意地说:“对不起,真是不好意思,我一定注意。”可另一个男生却得理不让人,“你一声对不起就完了,这衣服怎么办。”那个男生见情势不对,有点怒火了,这下,两个人便吵了起来,还动用上了扫把。被水溅到衣服的男生用扫把的后面把另一个男生的眼睛给弄伤了。仅仅一滴水的事,就引发出这么大的事,太不值了。

接下来,又通过学生们演的一个“抢钱事件”又揭示了如今社会的黑暗。三个男生管一个男生要钱,不给钱就得挨揍,这简直是天理何在呀!

我认为,一个人如果没钱,他不是最穷的;但如果他连一点宽容都没有的话,那就是真的穷了。

说到尊重,也与宽容紧紧相连。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就应该做到自己该做的事,就应该学会去宽容别人,善待自己。这样才有资格接受别人的尊重,才有资格提“人。”

如果你可以做到宽容一小步,那么社会就会少一份伤害,警察叔叔就会多一些功夫去做别的事。

从今天起,就让我们来靠近宽容,创建和谐社会吧!

教养的证据读后感

什么是教养?词典上说:“教养是文化和品德的修养”这样的解释过于专业,让我不得要领。读了《教养的证据》这篇文章后,他平直的阐述让我豁然开朗。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便点出了自己对教养的理解:“因教育而养成的良好品质”。作者认为,教养不是天生的,是需要“教”出来的。这个教是广义的教,除了入学经师,也包括家长的言传身教,还有环境的耳濡目染。

教养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褒扬个人身价的标志。一个人的教养是不是由自己随意标榜的'吗。

作者给出了明确的回答,那就是教养是要有证据的。

接着作者细述了教养的七个证据:有教养的人,要懂得与自然协调,要爱好动物,植物和自己的同类;有教养的人能够自如的运用公共语言表达内心和他人交流,并能够妥帖的付诸文字;有教养的人要对历史有恰如其分的了解;有教养的人会不由自主的拥有远大的目标;有教养的人对人类的种种优秀品质要充满敬畏敬仰之心;有教养的人,能够明了自己的局限,知道世上有不可逾越的界限;有教养的人,要对自己无法企及的高度永远保持尊重。

诵读之后,文中第四第五点阐述在我心中也很强的共鸣,那就是,人可以被暂时的困难打到,对结果失望,但有修养的人绝对不会绝望,短暂的失望不会冲淡心中的远大目标。有修养的人会坚信这样一句话:“试一试,可能我们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不去试,成功的希望则是零。”有修养的人不会停止努力。

对作者的第五证据,我也深有感悟,那就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一定会知耻,对于自己尚未企及的高尚品质要心之向往,不会安于现状,更不会“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也正因为对优秀品德的敬仰之心才会促使他成为令人敬仰的人。我们从报道中获悉,有一个登三轮的走进复旦校园成为文学博士,也有洗衣女工成为文学硕士。但我也看到这样的景象:一些身强力壮的后生混杂在老弱病残的乞丐堆中,嘤嘤切切的向路人乞讨。说不定他们乞讨的收入比施舍的人还多。他们缺少了人的知耻,不管后来如何富有了,他也成不了有修养的人。

就如作者所说,教养不是一天养成的,它是潜移默化得来的,也是要自身个体努力才能得来的。

如果你还不是大自然的簇拥者,快试着感受身边的植物,动物吧,到大自然的怀抱中体验天人合一的感觉吧。

如果你游离在人群之外,你也不妨敞开胸怀,尽情吐露吧,你会发现心胸中流通的真情实意会变成你口中的莲花。

假如你业已心满意足,去回顾一下你儿时的梦想,让远大的志向给你插上远行的翅膀。

去见贤思齐吧,说不定那一天你也成了心目中有修养之人。

家是教养的起点读后感

育儿:一个因人而异的系统工程。

体会一:因人而异。

看完书有一个很有趣的体会,就是前面部分像卖东西的广告,后面孩子的感受像消费者体验,也就是我们买完东西之后的好评和差评。

那么我们到底该不该学习他的育儿经验,就要看你怎么看待消费者后面的评价。

这里边会有两个角度,一个是消费者的主观角度,另外一个是第三者的客观角度。其实这个第三者的客观角度也未必多么客观,而是相对于消费者而言的客观,或者说根本就是这个第三者本人的主观感受。

消费者的主观角度是说,他在这个过程中的心理感受舒服不舒服,喜欢不喜欢。而第三者的客观角度是说不管消费者什么心理感受?但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这个消费者已经实现了消费的目的,比如升学,比如就业,比如成功或者幸福。那就不管他当时的感受有多差,还是要以结果论英雄,其实对这个结果的判断就是一个因人而异的主观判断。

概括说就是一个是过程论,一个是结果论,而且两者都还是个因人而异的结论,天然就可能存在矛盾。所以该不该学习就看你是注重过程还是注重结果的人。也就是你的育儿目标是什么?我们希望孩子是成功还是幸福?理想的人生是历经磨难终成正果还是一帆风顺波澜不惊?是五味杂陈好还是只有甜蜜蜜好?是过程愉快还是结果喜人?能两者并存当然是最好的,但是当然也是最难的。所以需要考虑的是在不能得兼时要鱼还是要熊掌。一个万能的答复可能就是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还有一个更万能的答复,就是没有好和不好。也就是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想明白这个道理,首先会让自己育儿的心态能够放平放松。

体会二:系统工程。

看完书有一个很放松的感觉,就是原来这么成功育儿理论这么有一套的的人,他的孩子也是有想自杀的感觉。顿时感觉在育儿这件事情上没有什么能确保你成功,不论你自己本人有多成功。

育儿本身是许多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时候错误的方向可能导致一个比正确结果还要好的结果,比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也有很多时候细节会决定成败,当然理论上能决定成败的肯定应该是大节而不是细节,但是这里说细节决定成败,是因为至少在当事人那里没把他当成大节,当成主要矛盾,而把它当成细节和次要矛盾,没有足够的重视去解决才导致了最终影响了结果。

觉得大前研一的种种理论能够应用的前提有一个关键的细节,当然他在书里也提到了,其实是离不开他妻子的帮助。这里边感觉和古代中国文化里面的阴阳理论很像,就是阴为阳之守,阳为阴之使。就像阴阳鱼的图里边,我们能看到的'可能是那个鱼眼部分,但是鱼眼部分能够呈现还是因为有更大的鱼身的部分,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可能是画龙点睛的最漂亮的一笔,但是如果没有背后的整个积淀,也不可能有那画龙点睛出彩的一刻。

所以育儿是个系统工程。就像之前我们看的《贫穷的本质》里面说的一样,当我们看到了很多显性的部分还是不够的,还应该更多看到显性部分之后有很多预设好的前提,让人自然而然不假思索的就接受了。比如之前说比尔盖茨退学也能够成功,但是你还要看到比尔盖茨退学能够成功的背后是因为他的母亲在他退学之后,仍然让他得到了很好的计算机方面的教育和实践机会。就像那句歌词里唱的,没有谁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不过这么说很容易就会陷到不可知论里边,那既然我们现在要做这个事情,还是要从自己能够掌握的因素方面,尽可能的发挥积极作用。

体会三:积极有为,回到日常。

积极有为还是无为而治?其实就操作上来说,无为而治的难度可能更大。作为我们普通人,还是应该积极有为、主动作为。哪怕只是为了心安也好,哈哈!毕竟乱作为和不作为,究竟哪个危害更大也真的很难说。但是做一个不作为的父母,感觉良心也很难通过。

大道至简,以不变应万变。从最日常的生活入手,吃饭穿衣走路行礼。千秋万代下来这些事情总还是有的,无论外在形式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但内在的精神内核是一样的。所以很喜欢小肆家的生活教育,包括食育美育。然后把这种从最日常生活中培养出来的道与术,扩大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就是授之以渔。从书里来说的话,主要的教育手段也都是从生活入手,也确实值得尝试。

这样按重要性排序其实是各种培训班教育小于学校教育小于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中言传又小于身教。这样算下来,做父母的最重要的其实是身教。所以育儿最重要的是家长的自我教育和成长。

家是教养的起点读后感

这几天,很多学校都召开了“高考百日冲刺誓师大会(动员会)”。目的在于给学生一个提示:努力吧孩子们,冲刺的时间到了,能否考上理想大学,将在此一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当然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学校的高考成绩好些,多考几个名牌,以提升知名度,利于以后招生。

誓师会后,紧接着又是家长的叮嘱:孩子,还有一百天哪,咬咬牙再拼搏一下,考上理想的大学,大家的心愿就了啦。从一些高三家长的博客中了解到,有些学习优秀的学生开始担心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大学而出现失眠、昏厥现象。虽然不普遍,但孩子们心理负担明显加重是不争的事实。适度的心理压力能激发学习积极性,但过重就会适得其反。据了解高考倒计时动员会并没有取得振奋学生奋斗精神作用,相反却增大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明显弊大于利。奥运会、世博会都搞倒计时,目的在于提醒大家准备工作怎么样了,还含有庆贺的意思,针对的是群体智慧。而高考也搞倒计时,针对的却是一个个孩子,他们愿意承受如此大的压力,能承受如此大的压力吗?既然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大家为什么还乐此不疲的去做呢?原因并不复杂:功利使学校追求显性效益,而这只有从升学才能体现。家长们拥护是受传统“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对考大学、上名牌具有民族心理认同感,上了名牌就能有好工作,孩子的前途无忧,把考大学作为奋斗的终点。

在这种认识的支配下,很多孩子由于学习上禁不住如此压力而掉队,甚至当了逃兵。前几天有消息说佛山禅城区几名初中女生放学后当街抽烟,其中两名女生叼着烟卷大摇大摆走在街上。不用说,这都是些“掉队”的孩子。她们兴趣从学习上转移出来,把当街抽烟当作很潇洒的事,身上缺失什么已不言而喻,结果会怎样也不难猜测。还有笔者认识的几位高三学生,因为学习不好沉迷网络,直至自愿退学出门打工。其中一位学生的母亲说:“儿子是考上市重点高中的,我们不惜代价供他上学,原以为考个普通大学没问题,没想到高三了却选择退学……”这位母亲哽噎了,此时她的心理想法,我们可略猜一二。还有很多孩子来到这个世界聪明活泼,经过几年上学的经历,在学习面前败下阵来。这足以说明我们的教育存在的问题,为学得一些技能知识而损伤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天然灵性,我们付出的代价太大了。这也正是我们教育需要深思的问题。造成上述这些情况最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把大学当成奋斗的终点而非人生的起点。

笔者知道的一个学生,其父冒着被辞退的风险带着他到一所名校上高中。父亲的陪读的确起了很大作用,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国内名牌大学。毕业后走上社会,高薪的工作找不到,低薪工作不愿干。经过两年的徘徊最终在南方一家公司上班,月薪两千多元,内心很不平衡。一个全国一流大学毕业的学生为何找不到所谓的好工作呢?可以肯定的说“能力不行”。社会是最现实的,你给他带不来高收益,怎么可能给你高新呢。看来能力是应该从小就培养的,而非大学能够一次性培养成功的。这再次证明大学是人生的起点而非奋斗的终点。

如果我们,特别是作为家长,有了“上大学是人生的起点”这种认识,心态就会平和很多。孩子的学习压力也会大大减轻,大家只要为有一个高起点而奋斗就行了。就很难会出现学校压,家长逼的现象。如果我们把孩子上大学作为人生的起点,就会着眼孩子的一生去做教育。从滋养孩子的“根”开始,教育影响孩子学会做人,有良好的品性;学会学习,培兴趣,燃激情,更专心;学会做事,培能力,启思维,励创新;学会交往,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身心健康,在和谐愉悦中成长。具备了这个前提,经过大学的培养,孩子的“根系”就会更发达,走上社会开创自己的人生,让人生枝繁叶茂,成绩斐然。

尊重是最好的教养读后感

我记得曾经去一个远房伯伯家玩,伯伯家有个儿子,我应当叫堂哥的,他眼睛不太好,严重弱视。伯伯家东西收拾得都很整洁,东西摆放也都遵循严格的位置,为的是堂哥方便。

可惜当时我不懂,那时候人也小,觉得这也好玩,那也新鲜,这个也想动,那个也想动。妈妈劝我不要乱动人家东西,可那时我太淘气了,得到伯伯允许后,禁不住好奇,把堂哥的玩具玩了个遍。

我们要回家的时候,妈妈要求我把玩具都回归原位,伯伯忙说不用,妈妈还是要求我必须将玩具收好,我当时还挺不乐意的,因为伯伯明明说不用了,觉得妈妈太小题大做。

回去的路上,妈妈语重心长地和我说:“在得到允许后可以玩别人家的玩具,但是你堂哥眼睛不好,你不将玩具回归原位,他就会找不到,一则会给他带来麻烦,二则还会给人留下没教养的印象。”

很久之后,我才明白这是很重要的一堂课:尽量别让人帮你收拾烂摊子,这不止涉及到一个人的修为,还可以上升到教养问题。

这话听上去很简单,做起来也不难,然而很多人却无法做到,无非因为我们太利己了。

而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却要麻烦很多。谁都想图省事,人人都图省事的结果是注定有人不省事儿,因为烂摊子总要有人收拾。

想不给人制造麻烦,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就ok了。试想一下,你愿意给人收拾烂摊子吗?如果不愿意,那么就尽量从不给人制造烂摊子做起吧。

最好的教养在路上读后感

曾经在从宜昌开往潜江的动车上,我遇到过这样一家人。小站动车上来的人很少,空空的走道,父亲忙着将行李放上行李架,女儿和妈妈则站在走道处等待父亲收拾妥当。父亲见后,一把将女儿拉到座位上。女儿嫌挤很不高兴,说走道没有人,父亲解释,即使没有人,我们也不该占用过道,教养是自己的,不是做给他人看的。

这一句话,让我受益良久,我们常常认为一些小事并不会影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反而却是在这些小事里面,真切地反映出了一个人的教养。在空荡荡的走道上,即使多站一会也无可厚非,但这却不被一个有教养的父亲所允许。有人时,我们要尊重他人,独处时,我们至少要尊重自己,尊重自己在潜移默化中一点一点积累的教养。

爱·马丁说“自尊在礼节中是最微不足道的,彬彬有礼是有教养和友好的表示,也是对他人权利、安逸和情感的尊重。”一个有教养的人,也许不是拥有多么广博的知识,享有无数金钱的人,尊重他人,是教养的核心,而礼貌只是教养的表现形式之一。在特定地点、特定时期,一个人可以将自己塑造成很有礼貌的样子,但随时随地,即使在细微末节处,还能尊重他人的人,才是真正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和品德的修养。

前些时候,朋友小林给我讲了一件让她很愤怒的事情。她在办公室听见同事和其他人有说有笑地回来,谈话中还提及她的名字,当小林询问谈论了什么的时候,小林的同事笑着说,只是觉得小林穿着老土,不会打扮,小林的那个同事更是毫不避讳地当着众人的面嘲笑小敏的老公让人丑的印象深刻。

小林的同事一向以大大咧咧,不拘小节为标签,然而此事却让小林羞愤难忍。缺乏教养的人,总是将口无遮拦当作随性直爽。正如我们在生活中,总有这么一些人,以取笑别人的不足来显示自己的幽默,以关系铁做为自己可以过分调侃别人的借口。不尊重别人,即使你再有礼貌,也谈不上教养。

对比之下,前几日,胡歌在金鹰节领奖前的一个动作,恰恰表现出了胡歌的教养。在最具人气男演员网友票选时,胡歌以第一名的成绩领先老戏骨李雪健,获此殊荣,他在走上领奖台之前特意走到李雪健老师身旁,双手合十,俯身弯腰对李雪健说“受之有愧”。这一动作,被广大网友赞为“尊师重道,君子谦谦”。

一个人有没有教养,就体现在他对别人的尊重上。我们的确该为他的这一行为喝彩,当自己能够站在颁奖台上,享受由自己的辛勤努力和付出所换来的奖励和赞赏时,满怀激动奔上颁奖台领奖,即使语无伦次,泪洒当场也不为过。然而胡歌却用自己的谦虚和对前辈的尊重,体现了自己的教养,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尊重他人,是一个人拥有教养的基础。一个人的教养,在安静祥和之时,更在人声鼎沸之时,还能保守心底对他人的尊重,不随波逐流;一个人的教养,在众口一辞之时,更在莫衷一是之时,还能尊重他人的选择,而非嘲笑他人的不足;一个人的教养,在一名不文之时,更在腰缠万贯之时,还能尊重他人的劳动,克制自己的优越感。有教养的人会尊重自己目前无法企及的高度,无教养的人才会对此冷嘲热讽。

洛克说,一种天性的粗暴,使得一个人对别人没有礼貌,因而不知道尊重别人的倾向、气性或地位。这是一个村鄙野夫的真实标志,他毫不注意什么事情可以使得相处的人温和,使他尊敬别人,和别人合得来。所以教养无关文化高低、出生贵贱、其表达方式更与关系远近无关,而是建立在对他人尊重的基础之上。一个优秀的人应该是这样:日夜熏陶,细水长流,使自己在谦谦君子和窈窕淑女的躯壳下还拥有触及人灵魂深处的教养。

《教养关系花园》读后感

“教养的本质是尊重”,在《论教养》原文中作者的主要观点是――学会做一个有教养和真正风度的人,只是建立在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包含关系上。普遍都认为教养是一个人立世的基础之一,体现在言行举止之中。

言,可理解为不去顶撞他人,说话前三思,不出口成脏。对他人说话时要有好的态度,有好的耐性,不说诋毁他人人格尊严的话。从“言”上做到尊重他人。

行,可理解为做事扯及到他人利益的时候,尽量以他人的利益为重较好,多为他人考虑考虑,做事情严谨些总不会有太坏的地方。从“行”上做到尊重他人。

举止,可理解为有姿态,风度。剖析一下就是态度和气度。也就是说他还要有好的态度以及一颗包容心,毕竟宰相肚里能撑船呢,以好的态度去看待和做好每一件事,还要学会包容别人的短处。这是从“举止”上尊重他人。

不仅仅是言行举止这么简单,还有就是看待不同问题时所想的.解决办法。

为什么呢?

良好的思维可以使一个人想的事物更为全面更加缜密,也就是做一件事会考虑后果,换言之,这个人他能想到用不同的方式和态度去对待他人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及别人的内心是什么感受。

在利哈乔夫的文章中有句话我认为对于我是有帮助的:“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

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所追求的也是不同的,各种观念也更是不一样,对于生活的感受和看法自然不同,无论是贫穷富贵还是安逸动荡,个人的体会和想法各有各的不同。去左右和随意评判别人的思想那是件多么愚蠢的事情。

教养是一束阳光,闪耀着晴朗的光泽。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一个真真正正有教养的人。

《教养关系花园》读后感

一直喜欢毕淑敏的书,理性、客观、现实。淡淡的文字,浅浅的道理,暖暖的温度。

《教养的关系花园》这本书将与教育和教养有关的文章集合在一起,总称教养的花园。每篇文章都是一个一个既短小又真实的故事,作者以她心理咨询师的身份生动而深刻地向我们阐述了教养对人的影响,以及她对养育的看法。

本书语言朴实无华,故事深入浅出,蕴含哲理,有的地方会让人掩卷深思,有的地方会让人感动得流泪,内容涵盖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有的文章是写给成年人的,有的是写给孩子的,对拥有母亲、女儿双重身份的我,全部适用。

有几处令我感触很深,记录如下:

《生病也是生活》中指出:“作为人类的母亲,爱孩子,要有目的有步骤地训练孩子奔跑和翱翔的能力。”一句道出母爱的真谛,这也正是身为医生的毕淑敏,为什么在孩子生病时让孩子独自一人去看病。路要自己走,孩子需要自己去经历生活的磨炼,而我们,能做的仅是给孩子口授一张“路线图”而已。

《青虫之爱》中:“我的药,是我给我自己的,那就是对女儿的爱。”足见母爱有多强大,母爱有多么的伟大与神圣!“见到虫子就晕厥”的女友为了不让孩子再怕虫子,“从容镇定”地把虫子放在手心抚摸观赏虫子,这巨大的转变,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妇人弱也,而为母则强。当女人有了孩子,天性的母爱,常常让女人释放出意想不到的意志力。孩子,赐予了女人超能量。

《暴雨筛》中一位老人说:“胆小的、思前想后的,都被它筛了下去,留下了最有胆量和最不怕吃苦的人。”其实很多事都有筛子,贵在持之以恒。每个人能到达自己所谓的成功的彼岸,不可缺少的就是坚韧和勇敢。

《爱的回音壁》中谈到:“生物学上有一条规律,当某种物质过于浓烈时,感觉会迅速迟钝麻痹。”告诉我们,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时,才能学会爱。天下的父母,如果想让孩子学会爱,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

《比会见总统更重要的事》中:“在成人的世界里,我们还可以解释,但是对于孩子,我们只有用行动来表达我们的爱和尊重。爱和尊重,是精神世界的总统。”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答应了小儿子莎拉当学校足球比赛嘉宾的要求,在时间和工作安排有冲突的情况下,把会见他国总统的时间向后延迟。把孩子的尊严和快乐放到如此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我们一些忙的顾不上孩子的父母汗流浃背。陪伴,永远是最长情的告白。

《莺鸟与铁星》中喙长11毫米的莺鸟,就能够嗑开铁星,而喙长10.5毫米的莺鸟,就望“星”兴叹,无论如何也叩不开生命森严的大门。0.5毫米之差,就决定了莺鸟的生死存亡。短喙的莺鸟,是天生的,它们遭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淘汰。“但人类的喙——我们思维的强度,历练的经验,广博的智慧,强健的体力,合作的风采,幽默的神韵……却是可以在日复一日的积累中,渐渐地磨炼增长,成为我们渡过困厄的支柱。”

《重剑无锋》中谈到“重剑无锋”,大巧无工。真正的勇敢其实不在声音的大小和举动的决绝,而更在于坚守原则的执着。养育孩子的时候不也是如此吗?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我们要做的就是温柔的坚持。

喜欢毕淑敏的书,有身为女性的细腻,也有身为母亲的温柔,更有身为医生的大智慧。喜欢毕淑敏的文字,轻柔优雅,细细品读,自有一股股温情流入心田。(翟俊霞)。

《教养关系花园》读后感

要说我的育儿心得真的没什么,大家都初为人母,一切都得摸索。宝宝一天天长大,我也和她一起慢慢成熟,怎样理解孩子,学习探索教育培养孩子的方法,让孩子健康的成长。

孩子的性格也不是先天的,后天的培养很重要,点点虽然有脾气,但很爽直,我不喜欢孩子像个牛皮糖那样粘。她就是哭也不会很长时间,在她没完没了的时候,我们就采用转移的方式,比如她吵着要去哪儿哪儿玩耍,或者买什么什么玩具的时候,我会突然说“哎呀,昨天爸爸买的那个玩具怎么不见了?”她就马上不闹而是去把那个玩具找不出,还说“你看呀,不是在这吗?”早上孩子往往会赖床,特别是冬天,闭着眼睛缩在被窝里不肯起来,我就拿了一样东西,在她耳边说“看看这是什么呀?”“你知道吗,今天亲公给你买了什么好吃的吗?”她马上就清醒过来,呵呵,还屡试不爽呢。但有时候也会很无理取闹,这个时候什么大道理都不管用,那就不理她,把她晾一边,全家人步调一致,她会哭到东哭到西,然后有个“好人”就站出来,跟她讲道理,这个时候她马上止住哭闹,还一个劲的说“妹妹乖,妹妹不哭了”我们全家就马上会意的笑起来。孩子还小,我们的教育都是正面的,从来不恐吓她,说什么大灰狼来啦,妖魔鬼怪来吃宝宝啦,也从来不把孩子关到黑房子里。不能给孩子稚嫩的心灵留下阴影。

领导报告读后感

秘书工作是一门艺术,要做好秘书工作必须注意处理好四对矛盾。

一、专与广。秘书工作没有盲区,只要领导工作有可能涉及的领域,秘书就不能说“不”。比如,作为一名分管工业经济的政府领导人的秘书,首先要具备作为秘书的一些基本素质,如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文电处理能力、会务接待能力等。其次要熟悉工业经济、市场经济以及从国家到地方相关政策法规、本地区经济运行状况等方面的知识,不能说出话来、写出文稿来处处是“雷区”、句句是“外行话”。再次要对除此以外的政治、历史等其他领导工作可能涉及的领域有所了解。比如,领导者即将赴党校就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关问题作专题讲座,为起草好这篇讲座文稿,秘书就应熟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政治背景、历史演进以及当前我国政治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主要矛盾和问题等,否则就不可能写出有深度、有见解的高质量的文稿。因此,秘书必须是多面手,不仅要对其他相关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做到广,只专不广或只广不专都难以胜任秘书工作。

二、前与后。秘书是领导的参谋助手,其主要职责是为领导服务。为此,就要做到前与后的协调统一。所谓前,就是对与领导有关的工作要超前考虑、提前完成,留有一定的提前量。这其中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领导布置的工作要赶在领导规定的'时间之前完成,以给领导一个缓冲的时间;二是领导尚未布置但根据自己判断即将要开展的工作,要超前谋划,想在领导前面,走在领导前面。比如,对即将进入汛期的防洪问题,如果该地区每年的防洪形势都较为严峻的话,就应该尽早给领导提个醒,必要时还应该提出初步工作方案。再如,领导参加会议时,要提前进入会场,检查包括音响在内的各项会务准备情况。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应该有超前意识。与此相反,有些工作秘书不能超前而必须做在后面。比如,领导面对新闻镜头时,秘书要主动靠后,把镜头让给领导,而不能跑到领导前面,与领导抢镜头。领导参加完一个活动时,秘书要在领导退出现场之后,详细检查领导是否还有文件等物品遗留在现场,然后才能离开。该前则前,该后则后,对秘书而言两者同样重要,切不可前后倒置,那样必然会乱成一团。

三、内与外。由于秘书往往跟领导走得很近,不仅在许多方面直接参与领导决策,而且还掌握着包括领导个人隐私在内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所以,秘书在公共场合活动时要注意内外有别,把握分寸,对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必须心中有数,不能为了哗众取宠、一时兴趣而口无遮拦什么都往外说。这样,不仅会泄露一些工作秘密,而且还可能会损害领导者的形象,于工作、于己都不利。比如,一位领导正在召开工商、质量监督等部门负责人会议,准备对市场上热销的某种假冒伪劣商品进行突击检查。如果秘书提前把会议内容透露了出去,就会使这次检查落空,让不法商贩继续逍遥法外,给工作造成被动。泄露秘密不仅仅是违反工作纪律的问题,有时还会酿成严重后果,作为秘书必须让住这一点。

《教养关系花园》读后感

老师经常表扬她的小手很巧,我们大人当然很受用,可这也是她每每把家里搞的一团糟后才出的结果,让她收拾干净,必是不愿意的,只有说我们一起来比赛看看谁收拾的最干净哦!她才会跟上了发条的机器人一样兴奋的干起来。孩子从小就好学好动,最会模仿大人的样子,看到我们搞卫生,她就抢着抹桌子扫地,看到她拿了餐巾纸沾了水到处擦,尽管有的时候反而弄脏了,可是看到她认真快乐的样子,我们就都开心了!我们全家还常常跟她一起互动,比如她带上围兜,拿了锅碗瓢盆做饭,还煞有介事的来问这个“你想吃什么菜”,那个“你想吃什么菜”,我们都认真的说“我要吃蛋炒饭”,“我要吃清蒸鱼”,于是她就说好的,马上做。一会就端上来给大家吃,我们就装作吃的津津有味的样子,还不住的夸奖说“真好吃,真香”,她马上咯咯地笑个不停。

孩子是一张白纸,什么好什么不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他们来说没有一点概念。刚到学校什么都不懂,老师发红花,她扔掉,因为她不喜欢,有的小朋友做了不对的事,老师为了教育大家,让他们站到上面给大家讲什么是不对的,可她会跟他们一起站到上面,这个时候就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耐心的教育,结合在家的表现,她也喜欢玩水,比如把好多器皿在水龙头上冲洗,一来把身上的衣服都弄湿了,二来还浪费了水,我们就跟她说衣服湿了要咳嗽,浪费水是错的,结合南方干旱的事,给她讲南方的小朋友因为没有水而不能洗澡啦等等,让她懂得要节约用水。现在她还经常给我们大家发小贴纸呢,边发边说谁表现好就发小贴纸给她,我们全家都是她教育的对象呢。

孩子从小就有虚荣心,喜欢争第一。开始的时候她看到自己不能得第一了就赖皮,一定要我们等她让她,有时候干脆哭闹,这时我就教育她:第一是要自己努力争取的,而不是要大家让给你,在学校里也是一样的,其他小朋友得第一,那是人家的本领大,你要得第一就要跟人家竞争,得到第一是很光荣的,别人得第一你也该为朋友高兴。慢慢的她懂了,再也不会因为没有得到第一而哭闹了。

《教养关系花园》读后感

今天是阅读的第一天,30页的阅读量,完成100字以上的读书感想。简单吗?应该说不是太难达成,难的是天天坚持。那么阅读时间怎么安排呢?我仔细思考了一下,决定还是把准备工作做在前面,带着书去上班,如果有空,可以先看看。事实上也是如此,现在已经读过一遍,只是理解不够。不过我也不担心,任何事情都是开头难,接受并吸收一种新知识需要时间是正常的。今天除了作者序和译者序之外,还看了30页内容,胜利!

现在今天的阅读已经完成,可是我觉得我应该把第1页到55页的内容重读一遍再来写读书心得会更好些。

学习儿童技能教养法,首先是观念的转变,在儿童身上发现问题,我们不要认为孩子是有了问题,而是要认为他的某些技能需要学习,等他学会了那项技能,问题自然也就没有了。

儿童技能教养法的实施分十五步,我已经读到介绍的前五步。

1.把问题变成孩子能够学习的技能。

2.跟孩子一起商定他想学习的技能。

3.帮助孩子看到所学技能给他和其他人带来的好处。

4.让孩子给技能起个名字。

5.请孩子选一个可以帮助他学习技能的魔法宝贝。现在所读到的内容理解不够,实施更谈不上,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研读的深入,会带来变化的。

把孩子的问题转化为孩子能学习的技能,这样无论对孩子还是家长抵触情绪会好的多,都更容易接受和积极参与配合。儿童技能教养法有十五个骤,今天阅读的是第6步:帮助孩子找到他的支持者;第7步:让支持者告诉孩子为什么他们对他的学习充满信心;第8步:跟孩子一起设计策划如何庆祝,如果他们掌握了这个技能;第9步:让孩子演示一下,掌握了技能时是怎样表现的;第10步:广而告之。

告诉大家孩子正在学习什么技能。这些步骤都是为了孩子们在制定好自己的学习技能计划后如何能很好的实现它,确保孩子能学会这个技能,已达到改掉坏习惯的目的。当然在每个具体步骤的实施过程中各自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第10个步骤,广而告之要有个恰当的范围,在家庭中才有的坏习惯所需要学习的技能,告知的范围只限于家庭成员,这样既给了孩子学习技能的动力,同时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

为了让孩子学会技能,他们需要练习。练习的方法有“表现”、“展示”和“表演”,为了保障练习的持续性和效果。可以让孩子想出练习技能的方法,他们会有特别的创意。练习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步提高,还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为了确保孩子们能继续练习,他的支持者和身边的人可以给他以适时的赞美。

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会有倒退和反复,这个时候需要别人的提醒。如何提醒孩子他忘记了正在学习的技能呢?我们可以和孩子事先谈论这个提醒方式。在儿童技能教养法的小组里,孩子们可以互相提醒。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在孩子自己和其他人都同意说,这个孩子已经掌握了这个技能了,我们就可以为他举行庆祝活动了。这个活动像是一个奖赏,也是向其他人致谢,让孩子们有机会去体会感恩之情,这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技能。

如果孩子没学会他们的技能怎么办呢?我们需要看看到底是为什么,再做出适当的调整,帮助孩子重新开始,学会技能。

要掌握某个技能,仅仅自己学会是不够的,要鼓励孩子把技能教给别人。把技能传授给别人不仅对别人有益,对自己也是一种帮助。这么做可以帮助孩子巩固他的技能,降低“退步”或者忘记了所学的那个技能的风险。孩子们天生有求知的欲望,也天生有为人师的需求。在教授他人技能的时候,都会感到自己有用处和价值,能得到更多的赞美。

孩子学会了一个技能以后,下一个有待学习的技能就近在眼前了,对于孩子来说对于学习新技能的期待会让他们更加有动力去学习眼下的技能。掌握了某个技能之后,他的自信心会大大增强,被获准去学习下一个技能时会感到非常的自豪。

明晰了什么是儿童技能教养法,以及实施儿童技能教养法的十五个步骤,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实际的问题时就可以运用这个技能教养法来解决一些问题。

一、抑郁、失落、悲伤。面对遭遇这些问题的孩子,试图去消除引发他们不快乐的根源,这种做法并不具有可行性。着眼于孩子的未来,找到他们需要学习的技能,以便能够找回曾经拥有的快乐是更为明智的做法。

二、恐惧和噩梦。对于害怕某些“怪物”的孩子,你跟他解释这些怪物不存在是丝毫没有用的。为了克服恐惧,就必须要战胜它们。孩子们可以通过跟他们害怕的东西近距离接触,亲自得到不害怕的体验来征服恐惧的。要鼓励孩子去熟悉他们所害怕的东西,当孩子对他们所惧怕的事物变得熟悉起来的时候,就会从自身的体验中了解到,这个东西其实没什么好怕的。

三、强迫性行为。儿童出现最常见的强迫症问题之一就是过度焦虑,知道了问题的核心,多做针对性训练,就可以减轻甚至改掉强迫性行为。

四、随意便溺。通过利用儿童技能教养法,分步骤学习能够及时上厕所的技能,非常的有效。

读书的第七天,《儿童技能教养法》这本书的内容也接近了尾声。孩子们(甚至是成人)身上有许多毛病和缺点,对于这些毛病和缺点我们应该怎么办?批评教育,喋喋不休,好像效果不是很好,而且会让孩子自卑,受到别人的嘲笑和伤害。儿童技能教养法很好地处理了这些问题,它把孩子的问题转变为孩子需要学习的技能,通过学习新的技能就可以克服存在的问题。

首先转变观念,孩子们有问题,只是某些方面的技能没有学会,等他学会了,问题自然也就没有了。我可以试着和孩子以及家长商定他需要学习的技能,并鼓励孩子发现拥有了这个技能,他在生活中是什么样子,帮助孩子意识到拥有这个技能给他和别人带来的好处。接着按照儿童技能教养法的步骤一步步实施,特别要加强和家长的联系,帮助孩子练习这个技能,做好孩子的支持者,并帮助和提醒他。

《教养关系花园》读后感

今天,我看了《没有围墙的花园》这篇文章,它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米卡尔为了保护自己的财富,筑起了围墙,孩子们想一探究竟,却破坏了花园。在朋友的劝说下,他拆掉了围墙,一次,大盗闯进来,大家都帮助了他,他从中懂得了一个道理。

合上书本,富翁听从朋友的建议,拆掉了围墙,这一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围墙倒下的那一刻,拆掉的不仅仅是他花园的围墙,更拆掉了他心灵的围墙。

富翁为了他人,拆掉了围墙,他的心中有他人,给大家带去了便利,带去了欢乐。他同时也把心灵的围墙拆掉了,不再自私,分享了自己的花园,自己也快乐了起来。是啊,帮助别人,就会快乐自己。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德国人养花的方式与我们中国不同,他们是把花朝外种,开出来的花是给大家看,给大家欣赏的,他们把美丽同大家一起分享,同时自己也可以看见别人家的花,也可以欣赏美景,他们互相观赏,自己为别人付出的同时,也可以看见别人为自己的付出,这也就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我还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小男孩,他已经饿的不行了,他来到一位妇女家,妇女很善良,给了他一点面包和一杯牛奶,小男孩十分感激。过了几十年后,妇女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周围的医院都治不好,只有市里的唯一一个医生治得好,妇女的丈夫就带着她去到了那里。医生果然治好了她的病,当他们去交费时,服务台说已经有人付过了,而付钱的这个人,就是那位医生,也就是当年的小男孩,我十分敬佩这位小男孩,虽然当年给他的只有一点面包、牛奶,但他却一直铭记在心,他帮助妇女把昂贵的医药费付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帮助,就换来了自己的生命,这就体现了一个道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们也一定要学习妇女的无私奉献,乐于助人。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为他人着想,要无私奉献,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充满爱心。

《教养关系花园》读后感

学习了家庭心理学,掌握了一部分家庭成员的心理问题的知识,初步认识到家庭成员间的角色扮演、相互配合。认识了家庭是表现爱的地方,在家里唯有爱能够维持家庭的稳定。而后读了“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认识到沟通技巧是多么重要,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同的语言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虽然理解不够全面,至少还是学会了一些沟通技巧。通过家庭会议来相互探讨,探讨问题,让家庭成员都有责任感,为家做贡献。在到读“正面管教”这本书,开始管教孩子,怎样管教才能教出你想要的孩子了?书中通过对情形的分析,通过管教的方法来克服问题。

在到读《儿童技能教养法》这本书,这本书帮助我们用学习新技能的方式解决问题。问题的出现是某项技能的缺失,或者说某项技能没有被唤醒。这四本书的学习一步一步的让自己认清家庭教育是需要专业的指导和学习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翟老师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第一步:把问题转变为技能。

孩子不具备某项技能表现出的问题,当学会技能后问题就会消失。用技能消灭问题。技能的认定,发现问题背后的技能,了解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哪项技能的缺失产生的问题。找到这个技能,当问题多时应该从简单的问题开始,从生活的习惯开始,锻炼基本的生活技能。技能是要不断的做,是按照技能的要求去做。让我们在生活、学习中不断寻找我们要学习的技能,找到他,确定目标开始学习,直至拥有这项技能。

第二步:商定要学习的技能。

和你的支持者或者亲人商定要学习的技能,确定好技能后开始学习,按照书中说的四个技能区选择要开始学习的技能。第一个技能区:学校技能区;第二个:朋友技能区;第三个成年人技能区(学会和成年人沟通、听大人讲话的能力等)。第四个:勇敢技能区,有勇气表达自己。

第三步:探索拥有该技能的好处。

孩子怎样认识拥有技能的好处了?什么样的好处是孩子想要的或者是理解的。想办法把一件简单的技能让孩子拥有,并详细说明这个技能给孩子、父母和其他人带来什么。带来了便利、带来了快乐、带来尊重。这个好处应该是可以看到了,对自己有利的,对别人有利的,当获得好处的时候应该给予肯定。

第四步:给技能起个名字。

当我们和孩子认真的研究了技能,确认了技能的重要。并能够看到技能给我们带来好处的时候,那个我们会给这个技能起一个很好的名字,是一个符合这个技能属性的名字。当这个名字在我们的耳旁响起时,我们就想到了这个技能。

第五步:选择一个魔法宝贝。

当孩子为技能起了名字,这个名字我们都知道。为了更好的记忆这个技能,我们可以选择一个魔法宝贝作为这个技能的守护者。当我们看到这个宝贝的时候,宝贝就会赋予我们技能。让魔法宝贝帮助自己克服困难,让魔法宝贝帮助我们倾诉。

第六步:招募支持者。

当孩子为自己要学习的技能确定了目标、认识完成后的好处,并起了一个很好的名字,找了一个魔法宝贝,前面这些准备都是很有意思的,那么是不是把这些有意思的想法,名字,宝贝推荐给他人了,或者是告诉别人,让他们来支持自己,让他们帮助自己,让他们分享自己学习技能的快乐。

在邀请支持者的时候,你要确定哪些人是适合做支持者。通过自己的判断和了解,选择你的支持者,选定以后开始联系他们,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亲自把邀请交到孩子的手上。让邀请者和被邀请者都很开心。成为你的支持者后,你希望你的朋友怎样支持你了?获得哪些支持了?需要支持者说出来或做出来。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找到你的支持者,从哪里获得帮助或信心。

第七步:建立信心。

孩子准备好一切,找到了一路同行的伙伴,开始了技能的学习,可是学习的过程有时候会很长,有时候又仿佛看不到成功的路。那我们需要建立信心,对自己有信心。如何建立自己的信心,让信心满满,同时让你的信心具有可操作性。给孩子树立信心,通过支持者们的鼓励和帮助,不断获得学会技能的信心。

第八步:策划庆祝的方式。

当孩子朝着目标前进的时候,我们要和孩子提前策划一个学会后如何庆祝。庆祝的意义在于对成功的暗示,对技能学习的信心。和孩子一起策划技能学会后怎样庆祝,邀请那些人来庆祝?这些人在哪里庆祝?庆祝的时候吃点什么?喝点什么等等。策划一个庆祝的`方案。

第九步:为技能下一个定义。

今天能表演、明天就能做到。

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和技能明确,信心的树立等,我们要用简单语言和动作展示我们的技能,让这个技能极具操作性。当我们学会这个技能是应该是怎样的表现,表现出不同的样子。

第十步:告诉大家孩子正在学习的什么技能。

大家必须要清楚明白孩子在学习什么技能,在面对孩子的时候知道他在学习这个技能,可以帮助他完成这个技能的学习,提醒他这个这个技能的好处。一起讨论这个技能,讨论这个技能的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怎样去克服。广告的范围也是也要根据技能的特点而定。技能具有公开性,那就尽量多的让更多的人了解,反之,则只能有最为亲密的几个人知道和了解。

第十一步:练习技能。

在前面我们和孩子已经规划好了技能的学习的所有策划工作,也做了宣讲了,真正能够让技能学会,必须练习,花足够的时间练习。让孩子以自己的方式练习,制定一个演练的计划,按照演练的步骤开始演练。

演练时需要足够频繁,通过不断练习把技能固化下来。三重赞美的方法比较不错。刚读的时候才知道如何去赞美一个人或事情。每一层都很重要,相互衔接。学会赞美别人,还要学会使用必要的手段来赞美别人,那样就更好了。

惊叹:用你的语言、表情告诉孩子做到这个技能真的很不容易,很厉害。

承认难度:让孩子知道做好这件事的难度有多大,怎样克服困难的?

请求解释:让孩子告诉你是怎样做到的,通过孩子的语言来解释一下。

通过这三重赞美来鼓励我们的孩子。

称赞是一个团队活动,通过支持者称赞孩子、通过家人、孩子认识的人来称赞我们的孩子等等。

第十二步:提醒技能。

忘记或者退缩是技能学习面临的最大问题,当学习进入到重复阶段或者没有进展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退缩,退到原有的状态,这时候需要我们的支持者来提醒我们,提醒孩子,让孩子能够想起他的技能,学习技能的好处等。同时要激励孩子学习技能的动力,从他们给你自己的激励开始、从他们想要的好处开始激励。让他们不断的进步,直到他们掌握了这个技能,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当技能变成他学到的一部分的时候就不需要再提醒了,就可以学习下一个技能了。

第十三步:庆祝成功。

当孩子学会了技能就用第八步的策划庆祝成功。如果孩子没有学会这项技能,那么可能是技能定位不准,要帮助孩子找到准确的定位,找到适合的方法来学习这项技能。庆祝是为了展示自己学会的东西,也感谢那些支持学习技能的支持者,学会感谢他们,分享一下学习的过程,分享学会这项技能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增强自己的信心。为学习下一个技能做好准备。

庆祝的意义很多,用这种仪式感超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在学习后获得新技能感受。让自己获得让同感,也让哪些帮助过自己的让有让同感。

第十四步:把技能教给别人。

学会的技能能够教给别人是开心的一件事,让孩子学会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用自己的方式教会别人,也是对孩子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能够熟练的运用并交给其他孩子,这个过程应该是可以帮助孩子提升信心,觉得学习的知识能给别人带来好处。让孩子学习下个技能做好了准备,也让孩子有勇气和兴趣学习新的技能。

第十五步:学习下一个技能。

孩子在完成一个技能后,就可以准备学习她的下一个技能了。按照她学过的程序在来学习下个技能,应该是更为简单了,当每个简单的技能不断学习完成后,就可以学习更加困难的技能,就像攀登一座又一座山峰,当她站在山峰的时候,应该可以欣赏到不一样的风景。做为家长的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学会从简单的技能开始,一步一步的学习更多的技能,给予引导,或者求助专业的老师给予指导,帮助孩子能够学会每项技能。

坏习惯、攻击行为这些问题每个孩子都会有一点,怎样克服这些坏的行为了,从书中的例子来看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让后找到你一个技能来取代这些问题,让技能来帮助孩子。当孩子用这个技能的时候就解决了问题。

行为的问题可以用另一个行为技能来取代,另一个行为的开始是重要的,怎样开始?

强迫性行为。

书中的几个故事告诉我们,孩子在一个阶段会出现强迫自己做一个事情或行为。克服强迫行为的方法培养孩子忘记这个行为,淡化这个行为,帮助他克服焦虑,建立新的爱好和兴趣。

耍脾气。

这个故事从分析问题的原因开始,帮助孩子确定明确的技能学习。选择魔法宝贝,建立鼓励的机制,建立孩子学好技能的信心,在得到老师和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下,不断改变耍脾气的问题。在解决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又出现了另外问题,这个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前面做到工作,需要及时的处理这个问题,快速的制定了新技能的学习。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后,可以帮助孩子策划庆祝活动,对他的良好表现给予奖励。

利用这个工具来帮助孩子学习新技能,技能学会了,问题解决了,技能选择就是正确的。在学习技能的开始阶段、过程等都要和孩子商讨。讨论需要学习的技能,在技能学习过程中给予鼓励,帮助克服困难,给予专业的指导等等。都可以帮助孩子很快的掌握自己选择的技能。我们作为孩子坚定的支持者,要用真诚的心对待孩子,要认真对待孩子学习技能面对的问题,困难。要做一个正面的支持者,不说负面的言语,不能打击我们的孩子。要充分的理解你孩子,你自己和情形。

《教养关系花园》读后感

秘密花园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儿童文写作家伯内特写的这本书主要讲了小姑娘玛丽在印度的一次霍乱中失去父母,经过父亲的旧部属的大力协助,玛丽被送到她的姨夫克拉文勋爵在英国的庄园。这座庄园中有一个神秘的花园,她的姨妈就是从花园的蔷薇藤上掉下来摔死的,为此,克拉文认为那个花园是不祥的,吩咐永远将花园门锁上,并把钥匙藏在妻子的卧室里,并一直不愿意见到儿子以免勾起伤心。后来,玛丽通过一只有灵性的知更鸟找到了花园门。并偶然获得钥匙。玛丽还在庄园里发现克拉文的儿子柯林,他应生病而自我幽禁在房间中,玛丽不能秘密的去看柯林。还认识了保姆玛莎的弟弟狄肯。后来,柯林在玛丽和狄肯的陪伴下身体一天比一天好。经过一个神奇的魔法克拉文与柯林重逢,玛丽也成为他们家的一员。

这本书是关于友谊、决心和毅力的一本好书,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激情,对心灵和成长的的探索达到了一个很深的的地步。展示的是人的态度如何决定人的生活,生活可以无比美好,也可以非常悲惨,完全取决于你对他的态度。秘密花园充满了生命力,阅读的过程像在呼吸新鲜的氧气。

她们三个小孩,用自己的力量,让一座即将要死的花园活了下来,这是需要多大决心和毅力啊!

《教养关系花园》读后感

昨天去参加孩子学校的家委会,第一次听到了儿童技能教养法。学校正在五六班进行这样新的模式!是的,五六班多么幸运的孩子们,在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孩子的数学老师被调了过去,多受孩子们喜欢的老师去尝试和体验了这种方法!昨天在会场听到他们班孩子整体在各个方面都进步,我心里是既羡慕那些正在快乐无忧的学习的孩子们,同时心里也有一丝丝伤感,因为他们的幸运或多或少的建立在我孩子的不幸运上。

因为孩子们老师的调离,使得我的孩子心理难过了好一段时间,每次听到孩子抱怨的说:妈妈,我感觉最近数学课变得有些枯燥了,我不再像以前那么期盼上数学课了”。我一边安慰和鼓励孩子,一边暗自遗憾!可是我能做的只能是解释和想法让孩子尽快适应并喜欢上新的老师。

但是,我还是发现孩子在数学方面降低了自己的标准,从前偶尔失误的他,现在时有发生,我给孩子做了很多次沟通,可是效果并不明显,要知道他曾经也是全国数学素质杯一等奖的孩子,对数学曾是多么的热爱和痴迷!现在我深深体会到了老师在孩子心目中拿神圣的地位!就像千里马需要伯乐一样,孩子也需要懂他、欣赏他、鼓励他的老师和家长!

希望那些正在尝试这样新的教学方法的孩子们是幸运的。希望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可以轻松地学习,有个快乐的童年!

《有教养的男人》读后感

1,文明就是要造成有修养的人。——罗斯金。

2,修养的花儿在寂静中开过去了,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结实。——冰心。

3,修养之于心地,其重要犹如食物之于身体。——西塞罗。

5,如果通过修养达不到提高鉴赏力的目的,修养两字也就毫无意义了。——波伊斯。

6,要评判美,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康德。

8,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自己增强生活能力。——池田大作。

9,人之有礼,忧鱼之有水矣。——葛洪。

11,我们耐得住习以为常的恶习,我们非难新发现的恶习。——赛勒欺。

14,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15,探索别人身上的美德,寻找自已身上的恶习。——富兰克林。

16,真正以谦虚是最高的美德,也即一切美德之母。——丁尼生。

20,礼所以决嫌疑,定犹豫,别同异,明是非也。(关于教养的名言)——吴兢。

22,使人高贵的是人的品格。——劳伦斯。

23,自重、自觉、自制,此三者可以引致生命的崇高境域。——丁尼生。

25,有教养的人的遗产,比那些无知的人的财富更有价值。——德漠克利特。

28,慷慨,尤其是还有谦虚,就会使人赢得好感。——歌德。

29,人有拂郁,先用一忍字,后用一忘字,便是调和气汤。——陶觉。

30,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马南。

32,所谓从礼待人,即用你喜欢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对待遇别人。——查理德菲尔。

34,言非礼仪,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属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41,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札记》。

《良好的教养》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良好的教养》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人朱熹曾说过:“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他认为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行为举止透显着自身教养的高低,我们应该把教养这种美好的品德展现出来,延续下去。

前不久看了《良好的教养》这本书,里面描述了许多关于教养的故事,也教会了人们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这本书引发了我对“教养”的思考。我想起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情,事情是这样的:在长江三峡的一艘游轮上,一对外国老夫妇取餐时,发现吃的都被拿光了。而他们旁边的中国游客,每个人面前都是几个大盘子,食物聚摞成塔,根本吃不完。外国夫妇于是向工作人员投诉,让人吃惊的是;这对外国夫妇并不是投诉自己没吃到东西,而是觉得是食物浪费太可惜了。

从这件事情中就可以看出很多问题,一、取餐时,把食物都拿光,完全不考虑后面的人有没有吃,这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二、拿走的食物聚摞成塔,吃不完又成了一种浪费,这是对食物的不尊重;三、这种行为不仅有损了个人形象,也有损了国家形象,这是对国家的不尊重。这三个不尊重都是不文明的、教养欠缺的表现。由此我们就能懂得,很多事要为他人着想,珍惜粮食,行为注意形象,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在这我又想到了我们平时吃饭,总是剩饭剩菜的问题,我很想问大家,把饭吃干净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么?其实我们不想吃,完全可以不盛那么多。

吃饭时对食物的态度,可以反映出对“自由”的态度,换句话说,就是可以看出你的教养。所谓“自由”,不是说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能控制自己不去做什么,这是一种自律意识。自律的人,能按照自己的原则去行动,尊重自己的`需要,清楚自己该吃多少,能吃多少,并且把饭吃干净。

把饭吃的干干净净,本是一种生活常识,习惯性剩饭,不仅是浪费,更是教养欠缺的体现。无论在过去粮食匮乏的年代还是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节俭都应是根植于心的传统美德,珍惜食物也是一种教养。

《良好的教养》还让我联想到了关于美国运通公司总裁哈维的一个故事。哈维上初中的时候,校长带她们去参观博物馆,去到的时候,哈维看到在博物馆的门前坐着一位老乞丐,老乞丐的面前放了一个玻璃罐子,于是哈维往玻璃罐子里面丢了一枚硬币,罐子发出响耳的“哐当”一声,哈维觉得做了一件好事,正开心着,可是,老乞丐只是抬起头,面无表情地看了哈维一眼便低下头去了,哈维纳闷极了,正准备转身离去。然而,站在不远处的校长目睹了这一切,就把哈维喊了过来,校长问哈维:“哈维,你是不是因为给了老乞丐硬币他却没有跟你说谢谢,而感到郁闷呀?”哈维点了点头,校长就悄声告诉哈维应该怎么去做。过了一会,只见哈维轻轻走到老乞丐面前,轻轻把硬币放到罐子里,这时罐子没有再发出响耳的“哐当”声,老乞丐抬头,对哈维微笑了一下,亲切地说:“孩子,谢谢你。"哈维怔住了。校长对哈维说:“哈维,你看,想要别人说谢谢就是这么简单。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值得被尊重。”哈维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

对待弱者的态度就是一种教养,我们的一生都是无形的,没走到终点,谁也不知道自己是谁,可是教养会跟随我们的一生。“教养”是一个人身上最好的名字,做一个好人比做一个坏人重要,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比做一个没教养的人更受欢迎。强者对待弱者的态度,反映的是一个人的素质,一个社会的良心,善待弱者,只有有教养的人才做得到。不管自己有多强大,都会遇到困难,都不会过得一帆风顺,可是他的教养促使他帮助过别人,别人才会在他落难时帮他一把。

“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就很好地阐述了“教养”,在生活中,我们确实应该做到举止礼貌得体,因为,你的行为,体现了你的教养。